婴儿害羞的4个原因和3个应对建议,让宝宝早日成为社交小达人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30
手机版

  “真是奇怪,我和我老婆的性格都比较外向,但我们的宝宝看起来却十分害羞,都已经是一岁的孩子了,一见到陌生人就喜欢把自己藏起来,连个招呼都不不敢打,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办法吗?”

  给一岁的婴儿贴上害羞的标签未免有点为时过早,此时宝宝的社交经验和技巧都极其匮乏,大人认为的害羞对于婴儿来说其实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自我保护,毕竟他们所见的人多数都是陌生人且体型高大,把自己“藏起来”则是非常合理的应对方式。

  通常让宝宝害羞的原因有以下4点:

  1、陌生人焦虑

  婴儿对陌生人会有很强的戒备心理,因此当他们身边有陌生人存在时会表现得害羞甚至害怕。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宝爸宝妈以外,其他人在宝宝眼里都可能是陌生人。

  2、分离焦虑

  宝宝在社交场合经常需要和家人分开,这会让他们产生分离焦虑。

  因此当陌生人试图抱起婴儿时,他们对宝妈的依附并不是害羞的表现,而是不想与家人分开。

  3、环境焦虑

  对于刚掌握移动技能没多久的婴儿来说,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惊喜,也同样充满了恐惧。

  当他们在探索时遇到不确定的事物或者多变的环境时,常常会畏缩不前,并从家人那里获得慰籍。

  4、社交焦虑

  毋庸置疑,年幼的宝宝自然不会有什么社交经验,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学习。

  宝宝还不知道如何与比他们高大很多的成年人交流,因此在社交的过程中会感到很大压力。

  从上面的内容不难看出,宝宝表现出的“害羞”有可能不是真的害羞,而是对“陌生”的恐惧和社交经验不足的体现。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3个建议:

  1、不要给宝宝贴标签

  标签通常具有讽刺、嘲笑的含义在里面,如果把它用在宝宝身上会有很强的持续性,甚至影响到婴儿正常社交能力的发展。

  就拿开头的案例来说,“害羞”就是一个标签,家长应该避免用这些词语去形容宝宝。

  2、鼓励而非强迫式的引导

  不少家长为了给自己争面子或者炫娃,喜欢强迫宝宝去进行社交,这种做法不可取。

  比如说当宝宝已经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出惧怕和躲藏时家长仍然强迫他们去面对;

  或者说命令宝宝去和陌生人打招呼、微笑,甚至坐在某个人的大腿上等,这些都是强迫婴幼儿社交的做法。

  建议当宝宝畏缩时家长不妨先坐下来安抚一下,缓解他的紧张和不安,等到宝宝平复之后再鼓励他去大胆尝试。

  这些社交行为最好是让宝宝由心而发而不是强迫为之,两种不同的方式差别很大。

  3、让宝宝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应对

  面对社交上的问题,家长应该让宝宝按照自己的节奏去逐个解决。

  我们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宝宝强力的后盾,他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从我们这里找到慰籍和安全感,而不是一名监视员,用某种内在的力量和眼神去逼迫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这样他会感到十分委屈和无助。

上一篇:拥抱反射什么时候消失
下一篇:领导决策伦理.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