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的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青少年将成为糖尿病“主力军”!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30
手机版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根据统计,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位居全球第一,成年人总糖尿病患病率为12.8%!糖尿病已经严重危害民众健康。

  

  ▲图源:创客贴

   

  有50.1%的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此前,刊登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有50.1%的成年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前驱糖尿病),也就是说,每10个成年人当中就有1个人有患糖尿病的风险。

  

  ▲图源:jamanetwork

   

  前驱糖尿病是糖尿病的初始阶段,换句话说,它是糖尿病的门户或先驱,前驱糖尿病,有时候也被称为临界糖尿病。前驱糖尿病的严重程度,虽然不如糖尿病,但也绝对不能忽视。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血糖水平高,会极大地增加十年内患2 型糖尿病的风险。此外,它还会使心脏病或中风的发作风险增加50%。

   

  体重增加是中国人罹患糖尿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1993年,世卫组织将肥胖定义为BMI超过30。但是随后的研究却发现,亚洲人在较低BMI的情况下比白人更容易患糖尿病。2013年,英国医学机构曾将中国人的BMI预警值降低到27.5,以提醒中国人更早地关注体重和筛查糖尿病。

   

  BMI指数算法:体重指数(BMI)= 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体质指数适合所有由18至65岁的人士使用)

   

  2021年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一篇研究针对全球人群 BMI 肥胖临界值与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人的BMI在26.9的时候,患糖尿病风险就与BMI为30的白人相同了。因此,对于中国人,更应关注超重及肥胖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

   

   

  

  ▲图源:参考来源[1]

   

  青少年儿童将是我国糖尿病的“主力军”

   

  目前,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体重状况十分不乐观。6岁以下的儿童中,超重和肥胖率分别达到6.8%和3.6%;6~17岁的学龄期群体里,这一比例增高至11.1%和7.9%。并且这一趋势仍在恶化,这些超重和肥胖的青少年儿童将是未来我国糖尿病的“主力军”[2]。

  

  ▲图源:创客贴

   

  哪些人群最易患糖尿病?

   

  年龄>40岁的人群,并且年龄每增加10岁,糖尿病的患病率提高68%;

   

  有家族病史人群,即父母、子女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群;

   

  有不健康饮食习惯的人群,摄入过多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会增加患病风险;

   

  体重超重或肥胖人群,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6.28倍;

   

  吸烟人群,吸烟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比不吸烟人群增加42%,而且吸烟的累积量越高,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就越高;

   

  患有高血压或高血脂人群,这两种疾病与糖尿病可谓是“难兄难弟”,只要患了其中一种,另外两种很容易就会找上门来;

   

  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

   

  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或者妊娠糖尿病的妇女;

   

  缺乏锻炼的人群,经常“宅”可不是一件好事;

   

  长期精神紧张或抑郁的人群,或者长期接受抗精神病、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5句话帮你远离糖尿病

  01

  肌肉是天然降糖药

  多见的2型糖尿病,与肌肉的消失有关。因为胰岛素要发挥降血糖的作用,需要“助手(胰岛素受体)”的帮忙,而这个助手存在于肌肉细胞上。如果长期不锻炼,随着肌肉减少,“助手”的数量减少,降糖的作用就渐渐发挥不出来,血糖就上去了。

  运动锻炼,特别是负重锻炼,是保住肌肉最好的办法。所以要想远离糖尿病,一定要多运动!

  有效体育锻炼有三方面的要求

  频度,每周至少三次;

  时间,平均每天要达到半小时以上;

  强度,心率最好达到(170-年龄)次。

  只有达到以上三个要求,有足够的能量消耗,锻炼才是有效果的。

  02

  吃粮食学学老祖宗,吃得粗一点

   

  在三十年以前,大多数人吃的还是糙米,没有经过深加工。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得好,活动量减少,饮食也从粗粮变成精白米面,精米精面几乎不含纤维,吃进体内,很快被消化分解代谢,会让血糖急速升高。

   

  另一方面,人们一旦开始了“敞开吃、闷头睡,出门靠车”的生活,再要“管住嘴、迈开腿”,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要免受糖尿病之苦,从现在开始跟老祖宗学习“谷物为主、少油少盐、吃八分饱、辛勤劳作”的生活方式,或许还不晚!

  03

  没有哪一种食物是降糖的

   

  所有的食物吃进肚里,都会消化吸收,引起血糖升高,只不过速度快慢而已。笼统来讲,食物种类摄入越多,它们在肠道中通过时间也会相对复杂,升糖速度相应也比单吃某一种食物更慢些。

   

  所以,一顿饭不要只吃某一种食物,即使认为是血糖指数较低的食物。荤素搭配、干稀搭配、粗细搭配去吃。

  04

  先喝汤后吃饭,血糖减一半

   

  如果人们在饭前先喝汤,吃的东西通常可以比正常食量减少三分之一左右,“七八成饱”的度就容易掌控了。饭前喝汤的好处不仅仅是控制食量,还可以帮助人们防治多种消化道疾病。

   

  记住并坚持这样的用餐顺序,就向健康长寿又迈进了一步。

  05

  警惕体重和腰围同时增加

   

  肥胖的人会因为体内脂肪堆积导致胰岛素的抵抗,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超过正常值,继而诱发糖尿病;腰围越大带来的慢性并发症就相对更高,寿命相对越短。

   

  如果体重跟腰围同时增加的话,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糖尿病的风险极高。所以最好在今天开始进行腰围的控制,男性不超过85厘米,女性不超80厘米。

   

   

  参考来源:

  [1]Ethnicity-specific BMI cutoffs for obesity based on type 2 diabetes risk in England: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dia/article/PIIS2213-8587(21)00088-7/fulltext

  [2]Pan XF, Wang L, Pan A. Epidemiology and determinants of obesity in China.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1 Jun;9(6):373-392. doi: 10.1016/S2213-8587(21)00045-0. Erratum in: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1 Jul;9(7):e2. PMID: 34022156.

  [3]人民网、湖北省政府网、中国军网综合、健康时报

  - END -

  

  版权声明:本文为厚朴方舟原创内容,版权归厚朴方舟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于【厚朴方舟】(ID:hope-noah)或者后台联系小编开白名单。

  往期精彩回顾

  1

  消灭肿瘤的好帮手——放射治疗,这些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2

  肺癌、胃癌、肝癌、过敏等都是"省"出来的!这7种伤身的“好习惯”赶快改掉!

  3

  因胃痛就诊,却确诊癌症!胃痛,真的只是胃病导致的吗?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内容仅作交流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或专业医疗机构。

上一篇:成年人黄疸指数是多少
下一篇:汉中两人诈骗未成年人,被判有期徒刑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