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吗?(一)是,我们不是专家不是学者,连成年人都算不上,但我们也是最有资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30
手机版

  我们是最终感受者

  孤单让人恐惧,要么顺从,要么孤独

  你们永远不是我们,你可以有颗17岁的心,但你永远回不去十七岁,你们更具权威,更理性,更有可行性,你们可以肆意点评,嘲笑我们傻,太空想,。。。无论如何,教育的改变已与你们无关,你们早已过了那个年纪,被抛之脑后的单调记忆早已模糊不清,能记得燥热的操场,能记得熟悉的教学楼,记得同学稚嫩的脸庞,记得教室外阳光灿烂,记得厚厚的课本,记得老师在讲台的模样,但那份经历感,忆起来的,只是一声浅浅的叹息,那份十二年每一天的感觉,谁还可能记得清楚?

  而现在经受着的,感受着的,是我们,阳光青涩或是辛酸苦辣,是我们一天天,每时每刻在经历的,是我们现在生活的全部!我们着急,因为这是我们的生活,这与我们切实相关,但矛盾着,抵触着,纠结着,就渐渐选择了放弃“这是我们唯一的路不是吗”“我们不能改变什么,只能改变自己”,是,只有一条路,但难道从来。没有人想过同一条路,风景也可以不同,?不,肯定有人,但十几年来,政策改变,学习导向改变,不变的,是我们的感受......从未看到过希望,便也不在奢望了。一次次,一颗颗心重归寂静。谁在重视?

  不说,我对不起自己这十七年的那些“浪费”,对不起曾经那个好奇谨慎却又学会自信到无所畏惧与更优秀的大家谈天说地的自己;对不起那短暂美好又刻骨铭心的真正找到自我的时光;

  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在意或关注,我们无法预测,无法控制别人的选择,但说不说,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中国学生,太沉默了,习惯了,麻木了……很多时候很不理解——维权、表态、表达自己,为什么绝大多数都会去想——没有意义,白费力气,我能做什么呢,不可能改变的……为什么不可以去争取,出错了不就应该去辩驳,发出自己的声音不才是自我的意义所在,中国和外国学生的差别,真的太大太大,从行为到观念,没有要批判谁对谁错的问题,但至少,掩盖住真实的自己(同样也是长大后的世界),不是应该被提倡的吧,不应该是孩子、学生时代理所应当的“正常”吧。

  奇怪吧,本就是“最无忧无虑的年华,相比进入到社会后受复杂因素影响应该几乎没有的年龄”为什么?已经在绝大多数人无意识间,变了……一种回想起来断片一样,莫名其妙的,变了……更令人难受的,是现在回想,小时候的确是擅长的都被消磨光了,连我们自己都感觉到了,创造力的消失……更痛苦的,是极少数极少数能坚持到现在的,“提前有意识的人”,不是在无意识中改变的,是亲眼看着自己一点点被塑化,却无能为力,不想变,却被逼放弃,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死亡,但安逸惯了的我们,习惯“集体”的我们,几乎从未有人敢选择爆发,沉默是大家最好的保护,却也是最大的伤害。意识到了之后,感受到的,是与顺从截然不同的“待遇”,残酷的现实—反抗越大,压迫越大的反弹。“如果经历更多,体验更丰富,眼界更大带给我的是这样,我为什么还要前进,自讨苦吃”……

  这也的确是,自找麻烦……

  “忍过去就好了”“我能有什么力量”“我改变不了什么的”,中国和欧美简直就是两个极端,一个哪怕有能力了也在质疑自己不行,一个有了主意无论如何也要去尝试。

  沉默是我们这一代的一个特点,却也是绝大多数,不只是学生的大家的一种普遍状态。这个“沉默”含义很广……

  少说话,是“合群”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哪怕“融入”意味着的,是潜意识中消磨“自我”的存在。

  对不起自己曾经花费的心血,认识的优秀的大家,那些的“浪费时间”的经历和思考。

  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不求无愧天下,但求无愧我心。

  也要给这十七年的自己一个交代

  我也累了

  中国的学生就是太理智,不去表达,沉默不就是无言的默认,又有谁知道学生的矛盾。你们知道我们累,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要说了解我们,学习累,所以倡导减压减负?……难怪……你们到底对现在学生的现状了解多少?学生的失望早就转成了不抱希望。

  不被重视,有谁在意“童言童语”,我们不喜表达,于是对学习的矛盾,对现在生活的质疑,一次次被压在心底,一次次,没人在意,没人理解,同龄人之间就算理解又能干什么,慢慢成了习惯,要活得好,就要适应,于是捏圆揉棍,把自己压成现在需要的样子,你们看到的不是适合,是“被适合”。

  不去表达,谁会去注意,更不要提现在,就算去表达,“就像一块石头扔到水里”,还是,有谁在意。

  这些问题压在很多人心中过,不同的是,绝大多数选择了沉默,避开,因为不论想到什么都会影响到现在的平衡,另外的人挣扎过后,重归寂静,逼着自己去放弃,去找回平衡,所以说,这就是个坑,我还傻乎乎的跳了,还没想过爬出去。

  我们都不舒服,不同的是,批判不对的人,大都不在体制中,在体制中的人知道不对,也必须按对去分析,你真细想了矛盾,痛苦的只能是自己,用“因为没钱,只有这条路”来埋藏一切矛盾的想法。于是,会说话的人没立场去说,习惯沉默的人更不去说,再说休息时间都没了,你挤什么去说。

  ……习惯……习惯就好了……

  累了,坚持到现在,真的太累了。

  有些话再不说,就再没立场去说了。

上一篇:免费共享为了你高清资源,泰剧狂潮百度云开启
下一篇:未成年男女可以开同一间宾馆房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