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讨厌的微信聊天,它排第一
作者:谈心社
当代成年人的社交必备技能,“一句话怼死人”。
比如,你在手忙脚乱处理工作的时候,同事突然一脸笑意问你“ppt应该怎么做”的问题,立刻用一句“你不会百度吗”来让对方哑口无言。
最近,这个问题上了知乎热搜。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问题下面清一色的都是在反怼那些明明可以百度,却偏要向别人伸手问答案的人。
“我就是那个喜欢说‘你怎么不自己上网查’的人。”
“大多数时候,不存在互联网不知道而人知道的问题。”
“你来问我,我百度了再教你
”
“不懂就问式发问”,大概是这届成年人最讨厌的微信聊天方式。
伸手党有多讨厌?
事实上,这些不思考、不感恩、“不懂就问”的人代表了生活中的一类人——“伸手党”。
伸手党,顾名思义,就是在面对问题时,常常向他人伸手要答案而不自己思考的人。
这种人频繁地出没于各大社交、问答平台,其足迹所及之处,却都受到网友们的嗤之以鼻。
为什么?
首先,“伸手党”们懒惰:他们总是希望毫不费力就能得到帮助、轻轻松松就能享受劳动成果。
比如:听说你去过xx地方旅游,一点攻略也不做,立刻从哪里饭好吃到哪家宾馆好住到哪个景点值得去……大小问题问个遍,让你给他做私人导游;
知道你是office高手,明明最基础的功能教程一搜就有,还是张口就来:姐,这个功能我找不到,这个怎么做?
在问别人之前,自己力所能及能够处理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做过。
且不说职场中,没人有义务帮你解决这些本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
就算是亲戚、朋友,不动脑、不思考就不断去麻烦别人,只有单向的索取,感情再好,也总有损耗完的那天。
真正细思极恐的是“伸手党”们背后的逻辑。
看到你是英文老师,张口就来:“能不能辅导辅导我们家孩子口语啊?”
听说你升职加薪,聚餐时cue你为大家买单:“反正你有钱。”
说完再附加一句:我知道这点小事对你来说不算什么!
先放低自己、抬高对方,再以弱者的身份,对强者进行明目张胆的“道德绑架”。
《二十不惑》里,女孩姜小果借给同学300元,提醒她还钱的时候,自己反而成了“坏人”:
“才300块你至于吗?”
“为了300块钱,你就这样羞辱我?”
可恶的不是穷、笨、弱,而是“我弱我有理,我穷我应该。”
自己什么都不做、就把一揽子问题丢给别人,还理直气壮懒惰,无下限地依赖别人。
如同现实版的狗皮膏药,甩都甩不掉。
为什么有人对伸手党心软?
伸手党令人厌烦,但总有人“骄纵”着他们。
一部分人,也许是出于常说的,“自我认同”。
作为“社会性动物”,人需要在集体中找到自我的价值所在。
为了体现自己的参与感,找到集体的认同感,不少人会通过帮助他人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我在集体中是有用的。
所以,哪怕碰到他人无端地伸手,也默默将事情揽下来。
可不经意间,这种帮助,也成为了自己的累赘。
郭冬临二十几年前的小品《有事儿您说话》就经典展示了这一场景。
在单位中处于边缘地位的郭子,为了得到领导与同事的认可,谎称自己在火车站有熟人,能够解决单位的车票问题。
但实际上,他背地偷偷去火车站熬夜排队,买高价票,以此证明自己“有本事”。
时间一长,单位同事纷纷变成了“伸手党”,并且愈加过分。
从买两张车票,到五张车票,最后甚至要求郭子拿下两箱车皮。
将自己的价值拴在别人身上,只会助长伸手党对自己的依赖。
大学校园里最痛恨的小组作业,也凸显了几分类似的心理。
一个小组内部,往往是有一个能够carry全场的学霸,也有几个除了喊“能者多劳”就不再吱声的伸手党。
微博@语文指挥中心
尽管学霸心中满腹牢骚,但仍旧默默将其他人的任务包揽下来。
那个“学霸”的标签,无意识间成为了“我很重要”的证明,也理所当然分散着着伸手党们甩锅的责任。
也有一部分人,纵容伸手党的理由,是羞于拒绝。
美国心理学家曾这样说过:
有种人,过于友善。他们害怕敌意,用不拒绝来获得他人的认可。
忧于双方的面子,不想确立丝毫的敌意,于是将伸手党扔过来的锅,默默背起。
在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里,丁当的经历便令人心疼。
分组竞演时,指导老师需要众人选出组长。
姐姐们毫不犹豫统一指向了丁当——她唱歌最好,一定是组长的不二之选。
其实丁当自己也知道,她并不适合担当一个组长的职位。可自己根本说不出拒绝,就随着组员的性子来。
结果,在训练中时,她也无法阻止组员各种开小差、玩闹等行为,只能放任自流,让大家开心就好。
也因此,在排演之中,该组姐姐的成绩几乎是全员垫底。
不愿拒绝,勉强承担,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
这并非是个人现象,实际上,中国青年报曾对2万多名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遇到需要拒绝的情况时,有60.4%的受访者担心,说“不”会影响与对方的关系。
为了面子死撑,多少人在工作与生活中,活成了那个不断被别人甩锅的“便利贴女孩”。
我为什么劝你远离伸手党
善良是件好事,但善良的没有节制,就要小心掉进“便利贴女孩”的陷阱里。
“用过之后可以随手抛弃,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你把别人当朋友忙前忙后,别人拿你当工具人吆五喝六。
一旦哪天说了个“不”字,在别人口中的评价就瞬间从老好人变成了白眼儿狼。
过往的帮助也随风消散,一切都像理所应当。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里,新垣结衣面对的正是这种窘境。
难于启齿那个“不”字,甚至主动帮助别人承担工作。
到最后,慵懒的同事和蛮横的老板,将所有的工作都交给了她,自己做起甩手掌柜。
乃至于同事工作出错,受到批评的也是自己——
理由是,怎么不好好培养新人。
对伸手党的骄纵,最终会成为自己的梦魇。
一次次地做好人,只会让他们产生依赖,却起不到任何根本性的帮助。
所以经常有人调侃,“最容易失去校园朋友的三件事:小组作业,合买东西,借钱。”
对伸手党来说,抬抬手就能得到的帮助是廉价的,他们并不会珍惜和感恩。
你以为是自己的主动帮助,最后变成了他那里的理所当然。
你的好心、情谊,在他那里一文不值。
一个不愿思考和进步的人就像一个黑洞,当你向他伸出援手时,反而会损耗自己的能量。
与其陷入无限的帮与不帮的纠结中,不如告诫自己趁早远离。
本文转自公众号 谈心社(txs163),这是年轻人谈心的地方,我们为你提供一个聚集地,为你呈现年轻人的有趣生活方式,我们倡导年轻人应该在追求物质基础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生活。
上一篇:前列腺炎“快男”问题,健脾养胃,固肾助阳,中医如何治疗?
下一篇:《穿普拉达的女王》:职场小白 经历重重磨难 揭开时尚圈的光鲜面具
最近更新游戏资讯
- 秋瓷炫老公什么星座(秋瓷炫血型星座)
- 法国电影中的女性符号和觉醒
- 惊人的秘密:颜色政治背后的渗透与分化
- 让BB接受家庭伦理教育洗礼
- 语言礼仪十篇
- 美军欲打造AI战机部队 面临严重伦理问题
-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理论
- 豆瓣9.0分以上|50本好书推荐
- 达尔文的故事赏析八篇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四十)
- 东野圭吾本格推理极致之作《回廊亭杀人事件》开票5折抢
- 辩论赛包含哪些技巧?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徽州醉春丨水墨画里的徽州-婺源篁岭-江岭- 新安江- 西递- 呈坎丨六天五夜
- 心理治疗总论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 苏德超教授的新论文:道德绑架为何难以避免
- 企业社会责任综述十篇
- 政务礼仪的作用(五篇)
- 韩素希出道最大尺度 泄朴海俊指导秘诀 咬牙拍完《夫妇》只有2感想
- 《封神三部曲》:为什么要重述这个神话?
- 输血和喝血真的能帮助女性和老人保持年轻吗?
- 集齐九部《星球大战》,教你如何把家庭伦理拍成太空歌剧
- 这十部顶级英美剧,是当之无愧的业界巅峰,每一部都值得通宵去看
- 邪王宠妻之金牌医妃
- 【博览】《科奖在线》:“破四唯、立新标”典型案例官宣,项目/人才/成果未来可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