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影坛一姐”刘晓庆:结婚4次分手3次,她的爱情比你想得更狗血
原标题:“影坛一姐”刘晓庆:结婚4次分手3次,她的爱情比你想得更狗血
七年前,影后刘晓庆和富商王晓玉在旧金山的一家教堂里,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互敬互爱,携手同行。”
穿着一袭洁白婚纱的刘晓庆看着丈夫,动情地说出这句话。
而那时,刘晓庆已经60岁了。
祝福声外,人们对这位传奇影后的爱情也很是好奇,如此绝代风华的刘晓庆,为何60岁了才结婚?
其实,在此次结婚之前,刘晓庆就已经有过3段婚史了。
她的人生,可谓是阅尽人生春色。
1952年,刘晓庆出生于重庆。
在她还没呱呱落地时,生父就弃之不顾,只剩母亲独自抚养她长大。好在刘晓庆3岁时,继父的出现填补了父爱的空缺。
父母很是看重刘晓庆的教育,对培养孩子这件事上从不遗余力,在刘晓庆很小的时候就进行了对音乐的启蒙。
1963年,刘晓庆考入了四川音乐学院附中,主修扬琴,副科声乐和钢琴。
然而,从音乐学院毕业的刘晓庆并没有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反倒被分配到宣汉县农场劳动。
曾经坐在琴室的刘晓庆,如今却面朝黄土背朝天。
巨大的落差并没有让刘晓庆感到心灰意冷,反而让她更加的努力。
每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刘晓庆就起床练琴。
这样清苦充实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刘晓庆爬上进城的火车,出现在当地的文工团时。
她站在领导面前,表演着自己最拿手的乐器,只求一个机会。
领导看着这位毛遂自荐的少女,听着她悠扬的琴声,特例批她进了文工团。
然而,刘晓庆并不只甘心于进文工团,她渴望着更大的舞台。
正逢八一电影厂筹拍《南海长城》,刘晓庆得到消息后,下了很大一番功夫才拿到女一号,这也顺利开启了她的演艺之路。
随着出演越来越多的小角色,刘晓庆有了更大的野心,她想去北京发展。
但当时北京并不是谁想去就去的,束手无措之下,刘晓庆只好把目光放在结婚上面。
很快,她和小提琴手王立结婚,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北京户口。
这段充满目的性和利用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
结婚后的第四天,刘晓庆就外出拍戏,独留丈夫王立一人守空房。
夫妻再次见面时,已经是一年后了。
彼时,王立对刘晓庆还有些感情,久别的重逢让他想和妻子有上一晚春宵。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刘晓庆断然拒绝了他,态度还很是冷淡。
恼羞成怒的王立伸手就是一巴掌打在了刘晓庆脸上。
随着清脆的巴掌声响起,这段有名无实的婚姻也走到了终点。
没有分开悲痛和难过,刘晓庆的生活过得平淡如水。
直到1980年,她在《心灵深处》剧组中遇到了陈国军。
彼时,刘晓庆和王立还没办分手证,陈国军也有家室。
但这并不妨碍两人的相知相爱,爱到深切时,陈国军和妻子提出了分手。
妻子自然不同意,怒说刘晓庆是小三,破坏别人家庭。
顶着世俗的眼光和舆论的压力,刘晓庆还是义无反顾地爱了。
终于,在1988年,陈国军和妻子分手,和刘晓庆领了结婚证。
那时,陈国军的事业并没有多大起伏,刘晓庆却已经名气渐涨。
为了让丈夫的事业有起色,刘晓庆自掏腰包做导演,让陈国军参演,但最后因为题材的原因,电影并没能够如期上映。
再加上刘晓庆当时的事业也不顺,接二连三的事故让她受了不小的打击,感情也在一日日的磨砺中变得慢慢平淡。
很快,她就有了新欢,在《芙蓉镇》中认识了姜文。
她比姜文整整大了快10岁,从年龄上看,颇有一种老牛吃美草的意味。
但在名气上,刘晓庆绝对是能配得上姜文的,那时候的她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国民影后,而姜文只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罢了。
那时,姜文拍完在雨中的戏后,导演谢晋笑着递给他一坛酒,还拍了拍他的肩膀,“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啊。”
这让姜文很是受宠若惊,恰巧这时他看到了不远处的刘晓庆。
他抱着酒,兴致勃勃地追上了刘晓庆,腼腆又羞涩地说:“晓庆姐,谢谢这么长时间的照顾,今晚我请你喝酒,如何?”
刘晓庆看着这位奶油小生,诧异之中带着些许欣赏,也就答应了下来。
醉酒过后,俩人大吐心声,两颗心渐渐走到了一起。
1986年底,《芙蓉镇》一经播出,就引起一片好评,而这好评下,是已嫁为人妇的影后红杏出墙。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陈国军得知妻子不忠诚后,愤怒地拿着利器去找两人。
当看见刘晓庆和新男友你侬我侬、甚是甜蜜时,陈国军气昏了头,踢伤姜文的额角,推搡他至门外。
接下来,陈国军跑去厨房搬来煤气罐,划上一根火柴,声泪俱下地看着刘晓庆,语气满是绝望和痛苦。
“以前我俩多好啊,一起奋斗赚钱,你怎么就能爱上别人了呢?!”
面对着偏执而又疯狂的陈国军,刘晓庆害怕极了。
她不住地道歉,甚至还跪在陈国军的旁边,一个劲地忏悔,“我错了,我跟你好,我以后再也不变心了。”
不过,那时候的刘晓庆并不是为了爱情而忏悔,而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命委屈求全。
此事过后,陈国军很快冷静下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冲动和懊悔,但这并没能修复俩人支离破碎的感情,婚姻也在逐渐地走向灭亡。
1989年,刘晓庆正式与陈国军分手。
恢复自由身的刘晓庆越发得肆无忌惮,在事业方面用自己的资源帮助了姜文很多。
除了俩人一起参演的《春桃》、《大太监李莲英》外,刘晓庆还曾鼓励姜文转型当导演。
姜文心里很没底,犹犹豫豫地说:“如果要当导演,就必须去国外进修十年。”
而刘晓庆就很是老道了,“导演需要的是才华而不是经验,十年就晚了。”
在刘晓庆的大力支持下,姜文筹拍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可毕竟是第一次没有经验,一不小心资金就花超支了,原本计划的400多万变成了1000多万,这让姜文倍感苦恼,一度的心灰意冷。
而这时,刘晓庆挺身而出,找朋友借了300多万,填补上了这大窟窿。
所谓患难才能见真情,刘晓庆对姜文,绝对是有过真心以待的。
然而,有时候纯粹的真情也不能换来永恒的爱情。
八年的漫长时光,把所有的激情和最初的悸动磨砺的一干二净,在1994年,刘晓庆和姜文和平分手,彼此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同年,刘晓庆因拍摄《武则天》,认识了旅法作家亚丁。
亚丁儒雅通透的气息一下子就吸引了刘晓庆,在这次感情中,她并不像荧幕上武则天的威武霸气,反倒像个小女人般每日跟在亚丁身后。
亚丁对她也很是喜欢,带着刘晓庆去了很多国家,走了很长的路,赏了许多的花。
然而,浪漫在现实中被剥离的一丝不剩。
亚丁对刘晓庆的浪漫,也用在了别的女人身上,很快,俩人就宣布分手。
在两次结婚、两次分手后,刘晓庆仍不甘寂寞,依然走在追求爱的路上。
这次,她在客串《包青天》时认识了伍卫国。
当年的刘晓庆,因一部《武则天》火遍了大江南北,而伍卫国也凭借着一部《少女慈禧》声名大噪。
这让刘晓庆和伍卫国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在刘晓庆出演《火烧阿房宫》时,他们的恋情也随之曝光。
后来,刘晓庆和伍卫国和一起出演了《逃之恋》,俩人一度被称为金童玉女,名气也随之大涨。
但拥有更多名气的同时,俩人的工作也日渐繁忙了起来。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刘晓庆和伍卫国都在为自己的事业各自打拼,聚少离多让俩人渐渐产生了隔阂,感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之后,刘晓庆不再接戏,开始混迹商场,投资房地产、拍摄电视剧,赚的是盆满钵满。
在刘晓庆投资电视剧《皇嫂田桂花》时,她认识了孙湘光,也就是阿峰。
彼时,孙湘光有妻有儿,但自打见到刘晓庆后就再也挪不开眼了,为此,他不惜抛妻弃子,也要坚持和刘晓庆结婚。
或许是真的因为爱,在2002年刘晓庆因触犯法律,被带走关押时,孙湘光仍对她不离不弃,痴痴等着刘晓庆出来。
在经历422天的牢狱生活后,刘晓庆终于重见天日。
也许,是因为看尽了世态炎凉,她对感情也没那么渴求了。
2005年年底,刘晓庆结束了自己的第三段婚姻,并开始试图重新进入演艺圈。
起初,并没有导演敢用她,最后还是老熟人《芙蓉镇》的导演谢晋看不过去,给了刘晓庆《风华绝代》里一个女主角的机会。
除此之外,刘晓庆还跑过许多龙套,受过不少冷眼。
曾经的影坛一姐,落得了如此凄凉落魄的地步。
然而,刘晓庆非但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更加的拼命努力,很快就还完了所有的债务。
与此同时,她的第四段婚姻也来临了。
一见晓庆误终生,王晓玉追她追了足足有三十年,才得来和刘晓庆在一起的机会。
在这之前,所有人都不看好王晓玉,还有人打趣,“那刘晓庆就是天上的星星,你怎么能摘下来当老婆?”
然而,这颗星星还是降落凡间,落在了王晓玉的怀里。
如今俩人结婚也将近十年,刘晓庆时不时会在社交平台上秀恩爱,洗尽铅华后,七十岁的她仍然像个少女般,明媚如初。
一代潇洒一世情,回首刘晓庆的一生,可谓历尽春色。
她不在意世俗的眼光,不在意自己有过多少段感情,只要活得幸福快活就好。
就像映证了那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责任编辑:
上一篇:原创叶问全传「叶问1-4、外传」
下一篇:专业版win10系统多少钱(专业版win10系统能激活office家庭版吗)
最近更新游戏资讯
- 秋瓷炫老公什么星座(秋瓷炫血型星座)
- 法国电影中的女性符号和觉醒
- 惊人的秘密:颜色政治背后的渗透与分化
- 让BB接受家庭伦理教育洗礼
- 语言礼仪十篇
- 美军欲打造AI战机部队 面临严重伦理问题
-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理论
- 豆瓣9.0分以上|50本好书推荐
- 达尔文的故事赏析八篇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四十)
- 东野圭吾本格推理极致之作《回廊亭杀人事件》开票5折抢
- 辩论赛包含哪些技巧?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徽州醉春丨水墨画里的徽州-婺源篁岭-江岭- 新安江- 西递- 呈坎丨六天五夜
- 心理治疗总论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 苏德超教授的新论文:道德绑架为何难以避免
- 企业社会责任综述十篇
- 政务礼仪的作用(五篇)
- 韩素希出道最大尺度 泄朴海俊指导秘诀 咬牙拍完《夫妇》只有2感想
- 《封神三部曲》:为什么要重述这个神话?
- 输血和喝血真的能帮助女性和老人保持年轻吗?
- 集齐九部《星球大战》,教你如何把家庭伦理拍成太空歌剧
- 这十部顶级英美剧,是当之无愧的业界巅峰,每一部都值得通宵去看
- 邪王宠妻之金牌医妃
- 【博览】《科奖在线》:“破四唯、立新标”典型案例官宣,项目/人才/成果未来可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