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教育学考研 | 教育学考研十大热词汇总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31
手机版

  

  一、双减政策

  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双减”工作目标: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意见》主要提出以下内容:

  全面压减作业总量,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教师可“弹性上下班制”

  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

  不得在节假日及寒暑假期开展学科类培训

  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不良学习方法

  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考试排名等行为

  主流媒体及新媒体等不刊登校外培训广告

  二、普职分流

  教育部办公厅早在3月份就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坚持职普比例大体相当。

  其中具体写道——坚持把发展中职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推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科学制订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并严格实施。职普比例较低的地区要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

  三、《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实施

  6月1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签发了第50号教育部令,颁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将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

  《规定》就许多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如学生成绩、隐私保护、家庭作业、学生欺凌、校园性侵等制定了相应制度,明确了学校在保护职责、管理要求、工作机制和支持监督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四、《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

  3月,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评价指南》)。

  长期以来,社会上对教育功利的评价弱化了对教育过程质量的追求,刷题、应试、抢跑等问题层出不穷,短时间内难以明显改观。

  此次《评价指南》的指标设计从考察教育教学管理过程出发,规制了各类行为,让政府、学校、教师有抓手,有可检验的标准,引导社会各界,让教育回归本原。

  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要求持续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义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突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这个事关全局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城乡、区域差距,逐步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加快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文件中指出: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要做好三大重点任务:持续改善农村基本办学条件,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满足城镇学生入学需求;稳步提升学校办学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论及提高学校办学能力方面时,意见明确支持学校建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更加注重支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教学水平,推动线上教学开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加快缩小城乡差距。

  六、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堂,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 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拥有以下四大特点。

  1、能体现“混合式学习”的优势

  翻转课堂不仅仅是能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个性化学习时间的一种手段,它更是一种全新的“混合式学习方式”。

  2、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

  翻转课堂的“课前传授 + 课上内化”的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过程正好相反突出了两个关键点:第一,课外真正发生了深入的学习;第二,高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与观点的相互碰撞能够深化学生的认知。

  3、有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翻转课堂则完全改变了传统面对面授课形式:不管是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还是在课堂上师生面对面地互动交流,都是围绕着“学生为中心”展开;学生可以掌控自己看教学视频的进度,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想法,与教师或同伴交流,从而获得了学习上的主动权。

  4、能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研发

  “翻转课堂”对于促进教 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研发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它既是 促进教学资源利用的理想平台,又是推动教学资源进一步研究与发展的强大动力。

  七、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并创新有效的智慧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智能化和体验化学习环境,形成优质教学内容和合理资源分配机制,多层次培养并提高学习者信息化应用能罚和问题解决能力。智慧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习者的随时随地的深度学习,促进学习者智慧建构。

  慧教育是技术推动下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其核心教育特征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八、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都是“移动”的。因此将移动学习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将充分利用其特性发挥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潜能。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体现了自我识别、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调整、自我监控这五个特征。

  移动学习具有便利性、普及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上真正实现时空的超越;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员对象进行扩展,能使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使学习者真正实现终身学习。

  九、智慧学习

  智慧学习是一种面向实践的自主学习,它利用基于无线网络的、便捷的移动计算机,克服时间和空间限制,即刻完成个人或合作的学习活动,优势主要有以下三点。

  1、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需求

  智慧环境通过情境感知技术预知学生的学习需求, 并主动推送感兴趣的资源,使得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满足学习者的个性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智慧学习营造具有感知性、自然性的智慧环境,学生可以实时享受便捷的学习服务。学生可以灵活地选择学习资源,安排学习时间,不受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进度的限制,从而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虚拟现实技术的相关知识。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智慧学习通过云计算、 物联网、 大数据构建的智慧环境中开展学习活动,方便学习者深入虚拟情景进行系统开发,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应用的能力。相比于传统的非情景教学模式, 提高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十、泛在学习

  泛在学习(U-Learning),顾名思义就是指每时每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学生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学习。

  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是一种自然或自发的行为,其六大特点:持续性、可访问性、直接性、交互性、主动性和教学行为的场景性,帮助学习者关注学习任务和目标本身,而不是外围的学习工具或环境因素。

  以上就是用心团队为同学们整理的2022十大教育热点,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知识点对其深入复习,一战成硕。

  22考研精彩推荐

  ? 课程推荐

  教育学311网课班 | 专硕网课班 | 复试班

  ? 备考攻略

  22考研:择校攻略 | 学硕院校盘点 | 专硕院校盘点

  备考攻略:全年规划 | 读书笔记 | 经验贴

  ? 课程试听

  333:333教育学原理 | 333外国教育史

  311:311教育学原理 | 311教育心理学 | 311教育研究方法

  南师大:南师英语 | 南师语文 | 南师小教 | 南师学前

  江浙沪:扬大语文 | 上师学前 | 上师小教 | 浙师小教 | 江师小教 | 江师语文

  西南大学:教育心理学 | 333教育原理 | 904心理学 | 西南666考情分析 | 西南专硕考情分析

  其他:广大语文 | 广大学前 | 东师小教 | 重师数学 | 重师小教

  ? 考研宝典

  答疑汇总 | 教育热点

  用心教育团队:以教育学考研辅导和服务为宗旨,第一时间为你推送教育学考研相关政策、招录信息、最新考研动态。全程陪考,用心考研!【如有疑问,可留言咨询学长学姐】

上一篇:满洲里文明网
下一篇:德阿大战第三季:不管意义多么重大,就是一场比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