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五篇)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31
手机版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身边的材料:

  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按材料给物品分类:木材、金属、纸、布、塑料。

  我们身边的材料可以分为: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

  石油、木头、棉花、沙子都是天然材料。▲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2、塑料

  ▲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塑料可以代替钢铁作建筑材料。▲塑料和木头相比。

  优点:轻便、透明、防水耐磨。缺点:易污染环境。

  用塑料代替木头的优点;不怕水、不易弯形、透明。缺点:废弃后易污染环境。塑料杯遇热水会变软、说明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塑料手套和棉布手套比较: 塑料手套:透气性能差,防水性好。棉布手套:透气性能好,防水性差。

  天然材料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人们利用一些技术、设计、制选出许多人造材料。包括一些新材料。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融合而成的合金,具有更优良的性能。如铝合金、钛合金。

  认识新材料:变色材料,防弹材料。拓展: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旧塑料包装制品,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坪、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地周围等处的这种随处课件的污染环境的现象,成为:白色污染。

  3、倾听声音:

  活动1,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读书声。活动2:物体出声时的共同点:物体发生时都在来回运动,这种来回往复的运动可以用振动来表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使物体停止发生的方法是:停止振动。

  4、物体传声

  固体能够传播声音,液体能够传播声音。气体能够传播声音。

  游泳的时候,头浸在水下能听到声音。

  我们知道声音可以透过气体、液体、固体传到我们的耳朵里。

  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5、自制小乐器。

  声音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6、声音与生活

  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认识周围世界。

  有些声音使我们心情愉快,称为乐声。

  有些声音会使我们烦躁,称为噪音。

  减少噪音的方法:

  1、马路两边的树木不仅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还可以降低噪音的强度。因为浓密的树叶有很强的吸音能力。

  2、安消声器。

  7、光的传播

  太阳、星星、闪电、萤火虫为天然光源。

  电灯、手电、蜡烛等为人造光源。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8、透明与不透明

  让绝大部分光通过的物体称为:透明。有:玻璃、塑料纸。

  让部分光通过的物体称为:半透明。

  有:毛玻璃、白纸。

  几乎不能让光透过的物体称为:不透明。有:木头、砖、黑纸。

  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会出现影子。

  9、镜子

  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改变后仍沿着直线传播。

  当光照到物体上时,有一部分光线被物体的表面反射回去,这就是光的反射。

  镜子是反射光能力很强的物体。

  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和制造物体的材料有关。拓展:

  由于光的多次反射,可以看到镜中出

  现很多像,夹角越小,看到的像越多

  10、七色光

  光照在三棱镜上,慢慢转动三棱镜,会出现七色光带,因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白光。红光与绿光混合出现黄光,红光与蓝光混合出现品红色光。蓝光与绿光混合出现深蓝色光。

  激光是一种神奇的光,它不是一种天然光源,而是由激光器产生的。

  11、电在我家中

  1、电是人类的宝贵能源,电器的广泛使用是19世纪后期。

  2、家里哪些物品用到了电:电扇、冰箱、电脑、电磁炉等等

  3、电从发电厂来到家中的大致过程:电是电厂(水力发电、火力发电等)发电后,经过高压输电、变电站改变电压、长途输送,最后才成为我们家中的电源。

  4、停电对现代人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并说明理由: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电,停电后会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如停电后洗衣机不能用,只能用手洗,空调不能用,只能用扇子扇,晚上停电灯不亮,只能点蜡学习,而且不能

  用电脑上网查不了资料。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质,路上由于路灯不亮,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等等。

  5、列举三个以上实例,说明电在生活中和生产中的用途。

  电风扇通电后可以吹风,使我们在夏天凉爽些。洗衣机通电后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洗好衣服。电视通电后我们才能看到好看的节目。拓展:

  节约用电的方法:

  1、用完家用电器后及时关闭,不要让它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2、空调调到适宜的温度

  3、看电视时,亮度适宜,音量不要过大

  4、走廊的灯及时关闭

  5、天气不太热时,尽量

  少用电扇。

  6、使用节能灯泡

  7、电冰箱开门启用后随手关门,并减少开门次数。等等 12让灯亮起来

  1、什么叫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也可以说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元件组成。

  2、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电源、开关、电线,并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3、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方式:串联和并联

  4、在组成简单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电池的作用是一个持续的电流。导线的作用是连接各个部分;小灯泡的作用是发光;

  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通断。

  5、世界上第一个电池是2百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亚历山德罗·伏打发明的。

  6、常见的电池类型有干电池、纽扣电池、手机电池、蓄电池。

  13、导体和绝缘体

  1、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

  2、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可以导电的。

  3、安全用电基本常识:(1)不要用东西去捅交流电插孔(2)不要用力拉拽电线,防止拉断,发生漏电现象;(3)在检查电器时,仅仅关闭电器开关还不够,检查必须要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14、磁铁的力量

  1、磁铁有两个极:一个是北极,一个是南极。北在英文中是north,南是south。因此我们把磁铁指北的一端叫n极,指南的一端叫s极。

  2、磁铁的两端磁力特别强,我们称为磁极。不论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3、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

  15、制作小磁针

  1、两个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每个磁铁都有两极,同性磁极相互排斥,异性磁极相互吸引。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也有两个磁极,这两个磁极的位置大致就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地球的北极是s极,地球的南极是n极。这就是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的原因。

  16、磁的应用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最早发现了磁石,制作了司南。古代人们用司南来辨别方向。

  2、磁悬浮列车是根据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设计而成的。

  3、生活中应用磁的家用电器:电冰箱、电视机、收音机、音响。拓展:

  磁还可以用来记录信息。录音机就是用磁带记录声音的,计算机磁盘,信用卡也是用磁来储存信息的

  17、传递信息

  1、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有:语言、书信、电话、电视、书本、手势、旗语等等。

  2、传递信息的基本条件:发射器(发射信息)、解码器(转换信息)、接收器(解释信息)

  3、能说出公共场所常见图形及符号的含义:如注意安全、当心触电、当心中毒、厕所、废物箱、禁止吸烟、出入口、电话亭等等。

  4旗语优缺点:旗语是一种能在看的见的范围内有效的传递信息的方式,目前,海军在有些时候仍然用旗语传递信息,但旗语传递的距离非常有限。此外,不够准确,比较麻烦,也是其局限性。

  18、通信的发展

  1、通信在声、光、电、磁的广泛应用,使快速、简便,准确的远距离通信成为可能。

  2、从古到今的各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如喊话、驿站、烽火、信鸽、电报、电话、传真、网络等。

  3、从传递信息的快慢来看,通信永远向着“更远、更快、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19、畅想通信

  1、未来通信将向更快捷、更便利、更准确的方向发展。

  2、设计活动需要经历明确设计任务、查阅资料、设计图纸、交流讨论、修改完善、制出模型等过程。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汇编

  第一单元(1-4课)

  一、填空

  1、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两类。

  2、(脂肪)和(淀粉)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上要物质,(维生素)、(钙)、(铁)、(碘)等也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3、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后通常会(变蓝):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放在火上烧时会产生像(烧头发)那样的臭味

  4、米饭是从(稻谷)里来的,牛肉来于(牛)。

  二、判断对错

  1、牛奶是植物类食物。(×)

  2、按食物的生熟进行分类,苹果和米饭属于同一类食物。(×)

  3、我们一天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

  4、食物主要在大肠里消化。(×)

  5、色香味俱佳的食物更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6、既含有动物性成分又含有植物性成分的食物我们称之为混合性食物。(√)

  7、我们吃东西可以偏食。(×)

  8、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9、薯片属于五谷类食物,可以多吃点。(×)

  10、用完酒精灯后可以直接用嘴吹灭。(×)

  三、背诵营养物质的作用(课本第8面)

  四、填写人体消化器官的名称。

  ()

  ()

  ()

  ()

  ()

  五、观察现象回答问题。

  消化器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呢?

  答:爱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①饭前便后要洗手;②吃饭

  要定时,应细嚼慢咽:③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④不暴饮暴

  食⑤饭后不宜马上做剧烈运动。

  第二单元(5-7课)

  一、填空题

  1、食盐和白糖都能溶解在水中。

  2、食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食盐的来源多种多样,可以分为海盐、池盐、岩盐三大类。

  3、如果白糖中混有铁屑可以用磁铁把它分离出来。

  4、如果食盐中混有沙子,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把它分离出来。

  5、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6、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到烧杯壁。

  7、加热时要戴护目镜,以防伤害眼睛。

  8、用量筒取液体时,眼睛应该与量筒的湾面(最低线)相(齐平)

  9、相同容量的水溶解的食盐和白糖一样多(x)食盐溶解的多,白糖溶解的少

  10、酒精灯火焰中温度最高的部分是(外焰)

  1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①

  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②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③

  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④

  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1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对物体加热时要用

  外焰。

  3、用量筒量取水时,水面的最低面

  要与所要量取的刻度线

  相平,观看刻度线

  时与

  刻度线

  相平。

  二、问答题

  1、怎样使一块方糖在水中尽快溶解?

  答:(1)把方糖压碎,使它变小;

  (2)

  把装有方糖水的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水中加热的方糖。

  2、怎样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找回来?

  答:(1)把食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水晒干了,食盐就析出来了;

  (2)

  把

  食盐放在火上烤,水烤干了,食盐就析出来了。

  3、怎样把食盐中的沙子分离出来?

  答: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可以把食盐中的沙子分离出来。

  三、观察与实验

  1、往50毫升的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白糖,一勺一勺的加,待这勺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另一勺,如此这样一勺一勺地加,会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

  答:会发现食盐溶解的数量和白糖溶解的数量不一样多。这说明了不同的物质的溶解度不一样。

  2、制作一杯浓盐水,往蒸发皿中倒入少许浓盐水,用酒精灯加热,有什么现象发生?

  答:会看到蒸发皿的内壁上有许多白色的小晶体析出。

  第三单元(8-11课)

  一、填空

  1、手电筒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照明)工具。

  2、能使小灯泡亮起了的连接,形成了电流的(闭合回路)人们称这种闭合回路为(电路)。

  3、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

  4、人们一般用(开关)对电灯或其他电器的电路进行控制。

  5、人们把容易导电的材料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材料叫(绝缘体)。

  6、电路出了故障,(电路)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

  7、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电路故障。

  8、我们应该(安全)用电,避免触电。

  9、电的用途(很广),使用(方便)。

  二,判断

  1、灯泡没有发光,可能是电池没电了。

  (√)

  2、不能用电线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起来。

  (√)

  3、用电线把小灯泡连在一起,小灯泡就会亮。

  (x)

  4、在同一组电路中不能同时点亮两个小灯泡。

  (x)

  5、一个开关可以控制多个灯泡的亮灭。

  (√)

  6、塑料夹子也可以用来做控制电路的开关。

  (x)

  7、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导电。

  (x)

  8、电线是导体,但是它的外壳是绝缘体。

  (√)

  三、简答

  1、可能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是什么?

  答:电线断了,灯泡坏了,电池没电了,电池盒接触不好,灯座不通电,每一部分出现故障,都能造成小灯泡不亮。

  2、除了使用“电路检测器”,你还知道其他查找电路中故障的方法吗?

  答:检查法;替换法。

  3、我们应该怎样注意安全用电?

  答;书37面。

  4、如何预防雷电对我们的伤害?

  答:书38面。

  5、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电帮助人们做什么?

  答:电脑可以帮助人们上网,浏览新闻;电梯可以帮助人们上下楼;电饭锅可以帮助人们做饭;洗衣机可以帮助人们洗衣服。

  第四单元(12-14课)

  一、填空题

  1、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呼吸与空气有密切的关系。

  2、憋气一小会,我们会感到很难受。

  3、分别往两个杯中倒入大半杯澄清的石灰水,向一个杯子中呼气,我发现这个杯子里的石灰水立即变浑浊

  。往另一个杯子中注入空气,石灰水没有变化。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和

  肺。

  6、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有大量的小泡泡叫做肺泡,成年人肺泡约3亿个。

  7、肺泡上有血管,进入人体的氧气能从肺泡中进入血管,跑到全身各个地方去,与食物中的养料结合。

  8、填图

  9、肺活量代表了一个人潜在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

  10、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吸足一口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11、呼吸次数的多少与肺活量的大小有关,肺活量大的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就少一些,肺活量小的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就多一些。

  12、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我们的肺活量。

  二、问答题

  1、我们运动前后呼吸的次数有什么不同?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运动前我们呼吸的次数少,运动后我们呼吸的次数多。这种现象说明了运动需要的氧气多,需要的氧气多,呼吸的次数必然要增加。

  2、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答:1、多运动;

  2、洒水降尘;

  3、空气质量不好时戴上口罩;

  4、经常开窗通气;

  5、不抽烟;

  6、不随地吐痰。

  第五单元(15-17课)

  一、选择填空

  1、下面建筑材料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③⑤⑥)属于人工材料的是(①②④

  ⑦⑧)

  ①钢材

  ②砖

  瓦

  ③

  木材④水泥

  ⑤石头

  ⑥茅草

  ⑦玻璃

  ⑧钢筋混凝土

  2、哪种形状不容易变形(①)

  ①三角形

  ②正方形

  3、哪种结构承受力大(②)

  ①平面

  ②拱形

  4、巴黎埃菲尔铁塔至今屹立不倒的原因是(④)

  ①上小下大

  ②上轻下重

  ③三角形框架结构

  ④以上都是

  5、鲁班发明了(锯子)(墨斗)(刨子)

  二、想一想怎样让不稳定的正方形变得稳定?将你的方案画下来·

  三、实验与探究

  在纸筒上端和下端分别绑上重物,推一推,哪个纸筒更不容易被推倒?(下端绑上重物的)

  说一说,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上轻下重的物体更稳定)

上一篇:原创《奇遇人生》蔡宗菊首谈对手,宋佳:只有强者才能激发自己
下一篇:《权力的游戏》里面最美的是谁 《权力的游戏》剧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