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工证还值得考吗?社工还有前景吗?考了有用吗?怎么报名?(来自一位二战
写在开头:下文长达1w字,预估阅读时间7分钟,建议喝口水躺着或是坐着看~
———————————— 正文开始分割线 ————————————
因为口罩的原因,2021年的我将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社区的各种协调工作上。
本科毕业六年了,一直在从事社区工作。平时的工作还算清闲,但自从全民戴口罩以来,大家是普遍居家了,像我这样的社区工作者却一下子忙了起来。
后来当大家习惯了口罩后,当一切工作有了经验和规则之后,我才得以忙里偷闲在知乎上创作,也许是大数据的神奇,让我看到了不少关于社工的提问。大家尤其对考社工证感到疑惑和迷茫,作为一个二战社工证才上岸的过来人也是颇为感慨。
作为考证狂魔中的一份子,社工证是我自疫情以来,继心理咨询师证和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之后的第三个备考的证书。前两个证我都是一次通过,拿证周期也没超过半年。
当我抱有极大的信心去学习考取社工证的时候,却没成想在这里阴沟翻了船......
我是直接考的中级社会工作师,要学习三门课程,取证要求则是三门全达到60分及格线,但我去年自学只过了一门,因为考期是两年,所以在今年年中的时候终于在报了班后顺利通过了剩下的两门。
相信和我一样对社工证有标题上这些困惑的人不在少数。
所以根据我二战的报考经验来向大家解解惑,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人。指经过一定的选拔或公开招考程序,被各街道(镇)或社区的两委一站(党委党组织、居委会、社区服务站)选用的人员。并在以社会基层社区为基本的服务区域,为居住在小区内的各类人群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协同治理)与其他公益服务的专职工作人员。
★ 它的工作内容可以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社会救助到儿童保护,从灾后服务到疫情防控等等,社工都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虽说社工行业的工作岗位比较多,但其实目前最常见的、常听的社区工作者一般指的就是居委干部和网格员!
说白了就是为人民、为群众而服务。
正因为这样的理解,所以也就有好多人把社工和公务员这两个概念给混淆了,包括我自己当年进入社工行业、考证之前也有同样的错误认知。
★ 来和大家科普一下社工和公务员之间的区别吧:社会工作者是指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专职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并与街道(乡镇)签订服务协议的。它不算公务员,如果要成为公务员就要参加公务员考试,如果要成为社区工作者则参加社会工作师考试。
社会工作者工作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以及社区工作站等社区组织。
而公务员最低级别的工作在街道办事处等街道机关。
社工属于街镇社区工作者服务站聘用的工作人员,不属于公务员编制也不属于事业编制。虽然不是编制,但是稳定性跟编制一样,且考试难度比事业编和公务员要简单很多,上岸率比之公务员要大得多。
俗话说的好:“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细节”。
关于社工这个证书,从2006年9月1日起就一直属于职业资格证书。既然会被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大典中,肯定是有着相当规模的人才缺口,所以会被国家如此一直重视。
众所周知,近二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趋势,但任何社会的进步都不能只看经济,在高速增长的社会经济的背后,一大堆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从业人员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而社会工作者就起到了协调关系、处理矛盾的纽带作用。
比如,伴随着城市化、老龄化而来的农民工、社区治理、养老等问题。
我这个人平时没事也喜欢关注一些新闻,毕竟这些新闻也和从事的工作关联度比较高,想起之前看到的上海正在实行的“zf购买服务”。
怕大家懒得看,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下这条新闻的大纲,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
①社区民生服务:如社区就业服务、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社区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社区救助、社区安全、社区文化、社区环境保护、慈善超市、便民早餐等;
②行业性服务:如行业调查、统计分析、资质认定、项目评估、业务咨询、技术服务、民办学校的委托管理等;
③社会公益服务:如信访干预、法律援助、再就业教育培训等;
④社会管理:如外来人口管理、矛盾调节、家庭收养的评估等。
从上面四条来看,这无疑会为新涌入社工行业的待业者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
以下是一段来自网络的数据: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秘书长邹学银说,随着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的提升,社会工作职业分工也不断细化,社区、养老、医疗、禁毒、司法、教育等各领域社会工作就业需求越来越大。
比如民政部举行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曾说过: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建有近22万个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790多万张养老服务床位,同比分别增长26.6%和7.7%。连续4年实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整治40多万处服务隐患,初步建立起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养老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明确培训任务并分解到地方,制定培训大纲,推动各地落实,确保到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
邹学银还介绍称:按相关测算,我国需要200万至300万名社工,目前我国有163万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而截至目前取得社工职业资格证书的有73.7万人。
一方面,伴随城市化、老龄化而来的农民工、社区治理、养老等问题凸显,对社工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政府也在推动社工普及,购买服务力度加大,社工机构数量增加较快。
这么看来,社工行业的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
既然国家都这么支持社会工作者行业,那么必定是有着许多的职业空缺,或者是推动已有的相关职业,通过学习社工的系统知识和技能、考取社工的资格证书,以此来推动就业、促进社工行业的发展。
比如这张图里的这四个方向:
可能自己做的图有点模糊看不清楚,还是转成文字再发一遍吧:
① 公务员岗位系统主要是指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司法、公安等职能部门中从事社会政策制定、执行等有关工作的岗位。
② 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相关岗位包括老年人社会福利院、残疾人社会福利院、儿童社会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院、敬老院。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收养服务机构、社区服务中心、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复员军人慢性病疗养院、复退军人精神病院、光荣院、军休所等机构开展社会服务的岗位。
③ 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岗位从事动员社区资源、服务人民群众、解决社区问题、推动社区发展的工作。另外,社会工作者也可以经过政府批准,建立独立的民间社会服务机构,从事社会工作服务。
④ 与社会保障或福利相关的群团组织和民间组织的相关岗位包括为儿童、青少年、妇女、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专业社会服务的岗位。
总之,社工的就业范围还算是广泛,就业机会也比较多,就看你是否喜欢这种带有公益性质的服务型工作。还要看你是否擅长服务他人,是否有强大的思维逻辑能力,以便于更好地解决他人的问题,疏导他人的情绪,这些都是展开社会工作的关键因素。
据我所知,社工岗位有三大来源:
① 政府直聘; ② 企业自聘; ③ 政府向社工机构购买服务。
这三种入职社工行业的方式中,有需要“笔试+面试”的,也有符合条件后直接入职的。
★ 第一种:政府直聘
也就是说,我们在考到社工证后,还得参加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经过笔试(内容为行测、申论)和面试,考进前几名才能入选社区工作者,但这并不算政府的编内人员。
好多人以为社工岗位是有编制可以考的,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因为社工并没有事业编,虽然属于合同制,但却非常稳定。但话说回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动,以后的社工有没有编制不好说,我们可以期待一下。
★ 第二种:企业自聘
意思就是我们可以在招聘软件上,或者是在政府的人力资源招聘网以及其它各种招聘平台上找,然后去亲自去面试,面试合格后被企业聘用。
注意,这里提到社工证,作为社工行业的从业必备证书,也是社会工作相关专业出身的你们需要去尝试考取的,毕竟属于资格证范畴,考来为职业规划增加实现的可能性。
而且有社工证的话,是能在面试的时候被优先录用的。随手一搜
★ 第三种:政府向社工机构购买服务
就比如我在讲“社工的前景”时所举过的《上海正在实行的“政府购买服务”》这个例子。
在这条新闻中,政府购买的服务包括“社区民生服务”、“社会公益服务”、“社会管理服务”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社工行业的专业从业人员来承包的服务工作。
我看网上有好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有了社工证就一定能从事社工行业的工作吗?”
并不是说有了社工证你就十拿九稳的能从事相关岗位了,社工证只是从事社工行业的加分项,并不是唯一条件。
我在社工行业待了四年多,说实话,同事们之间有社工证的绝对是少数,就连我自己也是去年才把中级社工证拿到手,现在有不少同事还处于备考期间。
有没有社工证和能不能从事社工岗位之间没有太强的关联,但大家把社工证称为社工行业从业者的必备证书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社工证对你找相关工作还是有一定的加分作用的。
社工证对就业的帮助大概有这么三种情况:
★ 第一种: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持有社工证的求职者
好多地方政府在公开招聘社工专职人员时都会在招聘通知上标注这么一段话:“同等条件下,对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优先录用。”
比如我在上面随手搜的那个医疗社工的岗位,就是在招聘的时候优先考虑持有社工证的求职者。
★ 第二种:在需要笔试入职的时候,持有社工证者可以根据等级加不等的分数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陕西咸阳在招聘社工岗位,招聘通告中明确表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初级、中级、高级的分别加6分、8分、10分。
★ 第三种:某些地区招聘会限制年龄,有社工证的会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一般情况下没有年龄限制,但不排除个别地区会有相关要求,具体情况还是要参考当地招聘政策。在这里我还是拿陕西咸阳的社工招聘举例。
说句实话,有证书虽然不一定能百分之分就业,但有证书确实能提高就业的概率,最起码能提高自己在众多就业竞争者中的竞争力。
我觉得可以分为五种类型的人群:
①追求安稳工作和生活环境的人
社工这个岗位比较稳定,对于期待稳定的生活、不喜欢自己的人生中充满漂泊、随时发生变化,只想找一份稳定且变动小的工作的这类小伙伴,非常适合考社会工作师。
②需要照顾家庭的宝妈
大部分社工岗位离家近,在市区里面。不会像私企定很多工作目标和业绩,会有很多时间用于照顾陪伴家人,午休时间也方便回家吃午饭,家里有什么急事也能及时赶回家,需要照顾老人或者孩子的小伙伴非常适合考社工。
对此我是深有体会,我就是新晋宝妈,我和我先生是两个省份的人,但我们目前都在另一个省份——西安定居,所以我并不想麻烦婆婆大老远的跨省过来带娃,选择年纪轻轻就在社工行业深耕发展,主要是因为社工它双休啊,并且无特殊情况下朝九晚六(每个地方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大同小异)。
这样的话,不管是带娃也好,增加自己的娱乐时间也罢。我就可以留出来好多空闲时间来做我自己的事情!
③转行换工作的待业者
社工岗位门槛不高,对学历要求宽松,大专本科都可以录用。只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并且考试合格就可以持证入职,也不会花费很多时间。对于待业的小伙伴考个社工证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④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这几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逐渐好起来,国家也在大力发展社区建设,随着大势所趋很多地区招录社工人数较多,工资待遇也会提高,还会为社工上缴五险一金提供相应的补贴。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既能解决毕业难就业的问题,也能直接接触基层工作,积攒基层工作经历,为后续的公职岗位道路铺垫。
⑤想继续努力奋斗的中年人
三十多岁是个敏感的年龄,有人道路明确,有人犹豫辞职,也有人因为年龄原因被辞退。中年人群想要找工作远远竞争不过刚毕业的大学生,除非是专业技术人员。而社工考试的年龄限制很广,还有国家重视、收入高、工作稳定、年龄放宽等等优厚待遇,是提供给中年人群奋斗的一个不错途径。
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我想表达的意思只是这五类人群比较更加适合考社工证而已,并不是说这五类人想考就一定能考。毕竟众所周知的是,社工的报考条件比较严格,尤其是对考证者的学历和工作经验的要求比较高,想考证想学习的人,可以先看自己的学历以及工作经验符不符合社工的报考条件,然后再做其他决定。
至于社工的具体报考条件,我会在后面做一个详细的解释!
开玩笑,无利不起早,没用我考它干嘛,更何况社工证还属于资格证书呢。
对我来说,我本身就是从事社工行业的相关工作,考社工证是对我的职业生涯有着莫大帮助的,至于具体有哪些作用,我了解到的有这么六条,也是促使我考证的直接原因。
在面试社工行业的相关岗位时,拥有社工证的人会被优先录用。
好多地方政府在公开招聘社工专职人员时都会在招聘通知上标注这么一段话:“同等条件下,对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优先录用。”
你没听错,确实会有补贴,金额应该是1.5k~3k不等。
不同地区的补贴政策和要求是不同的,具体信息我们可以咨询自己所在地的有关部门。这种补贴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说我们领完第一次就不可能再领第二次了,毕竟天上不会平白无故的多次掉馅饼。
具体情况还是需要看自己所在地的相关政策,而且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补贴可以拿的。
前几天在知乎上就遇到一位小伙伴吐槽自己当地没有相关补贴政策,我还和这位小伙伴展开讨论了一会。
其实不止这位小伙伴,好多人对社工证能领补贴产生了疑问。我是行内人,平时也喜欢各种搜各地对社工福利待遇的相关政策(我可不是为了跳槽哈),前段时间还真了解到了不一样的信息。
真的有补贴这种福利可以领吗?
别不信,还真有这种一次性补贴。
前段时间搜到了我的邻省——山西省对于社工福利待遇的政策。
在山西人社局的官网,我看到了这些令人羡慕的政策。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总之,如果你是冲着领钱来的话,一定要详细咨询自己所在地的具体政策!
想要领取职业津贴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正在从事社工行业的在职人员。
在职且持有社工证书,那么就可以每个月都申请领取几百元不等的职业津贴,注意是每个月都可以申领哦。至于到底能领几百,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一样,具体信息请考生以当地政府的规定为准。
我在网上找到一些省份和城市的职业津贴金额信息,仅供参考哦~
ps:并不是说考了证就自动默认有补贴,这个补贴是需要持一些资料去申请的!
★ 那么如果要申请补贴的话,到底需要哪些资料呢?
我自己也是申请过相关补贴的,我当时是提交了这些资料:
①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奖励申请表;
②居民身份证(查验原件、收复印件);
③社保清单。社保清单可在政务服务网“社保证明打印”一栏打印出具,要求载明社保缴纳情况;如不能出具社保证明的,应配合查询有无社保记录。
这是我自己申请补贴需要的资料,仅供大家参考,具体情况还是需要咨询当地相关部门。
在每年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中,社工资格证可以抵扣固定金额3.6k。这也算是一笔退税后的惊喜收入了。
相信大家都对资格证书可以在一线城市积分落户这个传言有所耳闻,但并不是所有资格证书都符合积分落户的条件,好巧不巧的是,社工资格证正好属于“可以积分落户”这个范畴。
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拥有社工资格证,是可以直接申请工作居住证的。同时,在孩子教育家人医疗福利方面也是有着专属的优势。在异地落户的时候,这样的资格证书是可以加分的,比如我在网上搜到,广州地区就可以加20分。
至于其它地区到底加多少分,还是那句话,请参考当地的情况和规定。
助理社会工作师对应初级职称、社会工作师对应中级职称。
这些作用都是考完证的后话了,接下来的内容才是重中之重,都说社工证有用,那么到底该如何报名呢?
社工证一般情况下是线上报名,线下考试的。
众所周知,社工证是分等级的,总共三个等级分别是初级(助理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师)、高级(高级社会工作师)。助理和中级资格可通过考试直接获得,高级资格将根据“个人工作年限通过考试+综合评审”的方式获得。
所以目前备受大家欢迎和报考人数较多的就是初级和中级了。
但是不同等级的证书是有着不同的报考条件的,大家可要对号入座、量力而行啊。关于具体的报考条件可以参考老阿姨的原创表格哦~
以上,表格里的所有条件,比如学历、专业、毕业年限这三栏必须要同时满足才能参加社工证的考试。大家想考哪个等级的证书,自身具备什么样的条件,都要对号入座清楚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考试,千万不要做无用功。
可能有人就比较疑惑了:“怎么表格里说的是毕业超过固定年限就能报考了,但是为什么我了解到的是必须要从事社工行业的相关岗位超过固定年限才能报考呢?”
我当时也是对此感到不解,后来咨询了一个社工培训机构的老师,他说其实不影响,只要你的学历达到要求,毕业年限达到要求后就可以正常报考。但我还是不放心,在我的再三追问下,老师告诉我社工的报名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承诺制报考”,第二种是“非承诺制报考”。
★ 为此我还特意上网查过承诺制和非承诺制到底是什么意思?
承诺制报考:
报考人员须承诺本人符合报考条件,报名时所填报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有效,并愿意承担虚假承诺的责任。
也就是说你可以先提交其它个人信息去报名考试,成绩合格后会有监管部门去“抽查”你的报名资料,比如说学历证明、工作证明等等,但抽查的概率不是很高。
非承诺制报考:
就是你在报名的时候就得提交学历证明和工作证明,一次性解决所有后续资料核查的问题。
这两种报名方式是可以由考生去自由选择的,建议大家依照自己的个人情况去选择。
说实话,报名流程有点复杂,我当时也是摸索了好几次。因为社工证属于资格证书,所以是可以自己报名的,而报名渠道就是“中国人事考试网”。
其实,复杂就复杂在了信息填写上,且听我慢慢和你道来:
★ 第一步:先确定自己所在地的报名时间
各地的报名时间是不同的,我们要随时关注自己当地的人事考试网所发布的通告信息。
比如,我自己的所在地的人事考试网:
首先登录当地的人事考试网,然后点击报名考试,或者在右下角的通知公告中也可以查看。
像这种“正在进行”的标志,就是报名正在开展中。
★ 第二步:开始报名后,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
直接点击网上报名,没注册过的就填写相关信息去注册一下,注意一定要提前下载好照片处理工具,到时候提交报名的时候还要上传自己的证件照。
★ 第三步:注册好之后点击登录
然后会有各种选项,按照自己的考证需求和个人真实情况去填写相关信息(比如身份证号、学历学位号、专业工作年限等),在线核验通过后(一般24小时),选择所要报考的信息(如考试级别、科目、考区、报名点等)。
注意:如学历等信息无法在线核验,需上传相关证书材料后,方可继续选择报考信息。
★ 第四步:完成线上缴费
如果你考的是初级(助理社会工作师)的话,那就只考两门( 社会工作实务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每门的考试费也就几十块钱不等(30-80具体的还是参考当地人事考试网的通知),一次性缴纳完。
如果你考的是中级(社会工作师)的话,那就要考三门了( 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以及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单科考试费的价格都是一样的,只不过要多缴一门的考试费。
★ 第五步:记得要打印准考证哦
正式开考前一周,记得登录这个报名的网站就可以打印啦。
ps:其实报考需要填写的信息和上传的材料都在“人事考试网”的《报考须知》中有详细阐明,我知道大家都有跳过这种界面的习惯,但还是建议大家仔细阅读。
一般情况下,社工的报名时间要比考试时间早两个月。
考试时间一般情况下是在每年的6月份,所以报名时间一般在3、4月份。
因为社工证属于资格证书,所以考试时间是全国统考的,每年只有一次机会,错过就要等下一年。
当然也有不一般的特殊情况。比如2022年,也就是今年。因为口罩的原因,所以报考名额减半,6月份那次没能满足所有考生的考试期望(有的地区没能开展考试),所以11月份也会有一次加考机会,那么报名时间就在8、9月(ps:具体情况最好咨询当地的人事考试网)。
你如果要问具体是6月哪一天考试,那还真没有固定日期。
从历年的社工考试时间来看,大体就是中旬靠后那几天。2008年考试时间为:6月28日、29日2009年考试时间为:6月13日、14日 2010年考试时间为:6月19日、20日 2011年考试时间为:6月11日、12日 2012年考试时间为:6月16日、17日 2013年考试时间为:6月15日、16日 2014年考试时间为:6月14日、15日 2015年考试时间为:6月13日、14日 2016年考试时间为:6月18日、19日 2017年考试时间为:6月17日、18日 2018年考试时间为:6月09日、10日 2019年考试时间为:6月22日、23日 2020年考试时间为:10月30日、11月1日(口罩原因) 2021年考试时间为:6月18日、19日......
可以看到,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考试时间还是挺稳定的,基本上都在6月中旬的那几天。
我不想骗大家,真的有点难,尤其是那些干巴巴的专业理论。有些名词太过于晦涩官方,死记硬背根本就不起作用,还是要理解性记忆,每一个名词的每一个字都要给它“吃透”喽。
我是直接考的中级,所以必须要考过三门,分别是 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以及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不知道为什么,网上好多人都说教材易懂、考试不难,我曾经也是一度这样认为的,所以对社工考试根本就没放在心上,抽空自学记笔记,最后的结果就是第一次考试只过了一门,其他两门全挂了。
主要是社工没有统一的官方教材,所以说教材的版本很多,而且每年的考试内容都不一样,虽说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教材里的东西变着法的考,但是不能融会贯通教材全部内容的话,还是不要凑那个热闹去了。
★ 在中级的三门考试内容当中,“综合能力”和“法规与政策”都是选择题。
每门的总分都是100分,60分为合格线,考试时间是120分钟。其中单选题有60道/1分,多选题有20道/2分(选错不得分,少选的话每个正确的选项得0.5分)
★ 最后一门“社会工作实务”是案例分析题。
总共有五道题,总分也是100分,考试时间比前两门多出半个小时,是150分钟。
废话不多说,关于考试难度的事,我又做了张表格,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图中内容仅作参考,实际情况还是要以自身学习接受能力为判断依据
有些选择题的选项真的比较迷惑,如果你的死记硬背能力很强还好,但是对于“实务”这门来说,死记硬背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案例分析题就和公务员面试一样,给你一个案例,让你用自己的理解和观点,结合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来解答,公务员面试是让你当场口述解答,而这只不过是让你写出来,还算给你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所以自学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死记硬背式的学习不能更好地满足我们灵活记忆的要求,有时候自制力不足的话,学习的时间和效果就会递减,我自己就是个活生生的反面案例。
因为中级的考期是两年,所以我在第二年报了一个培训班,跟着老师的重点划分、真题详解、视频课程进度等等,最后才把剩下的两门一次性通过。
这也是我在标题里说的,想告诉大家的快速通关秘诀。
没错,就是报班学习!如果想要一次性通过,报班真的不可耻,只不过要付出点经济代价,但是对于学习能力和自制力差的人来说,报班跟着老师一起学习真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的人时间充足,学习能力较强,那么自学也是可以的。
有的人自制力差,学习能力较差,报班才是合适的选择。
通过不同途径学习的人,备考的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
我是既自学过,也报过班,所以对这两种备考方式也是有些自己的体会和经验的。
① 自学
自己上某宝买教材学习,但一定要注意,教材最好选“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如果实在有选择困难症的话,可以去“中国人事考试网”看看,那上面有考试网推荐的教材。
中国人事考试网的推荐教材也是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感兴趣的话自己去按照我教你的流程搜一搜,里面也有一些真题详解。
自学嘛,讲究的就是一个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理解能力。
看书学习对于大部分人来讲,的确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尤其是缺乏严格的规定和督促下的看书学习,任何一个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是干扰我们学习的因素。这也是在学校里有老师督促带领的学习和在家全凭自觉的学习之间的直接区别。
再一个就是自学全凭自我理解,因为是自己买教材学习,所以遇到问题只能上网搜索或者是慢慢消化理解,如果你要死记硬背的话,可能在同一种题型或案例下可以适用,但只要换一个新的语境去灵活应用的话,可能就有些困难了。
所以,自学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制定一个严密的学习计划。
我自己当时自学的时候,认为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 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比如说图书馆、自己的房间等等;
● 准备不同的记号笔和笔记本,一定要做好笔记详解,不会的去网上提问;
● 给自己留够充足的学习时间,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最忌断层;
● 可以在B站等网络视频平台去找一些学习资源,看看前辈是怎么划重点的,打牢基础;
● 了解每年大纲变动的内容,考试大纲一般会提前公布,变动的地方往往会是易考内容;
● 适当的死记硬背可以,但不要全部死记硬背,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
● 理解性记忆真的非常重要,不懂就问,不会就查,不要不好意思;
● 懂得划重点记忆或理解,教材有些内容很长,不要每句话都过于重视,容易浪费时间;
● 刷题真的很重要,在自购教材的时候,有些教材有题库的配套赠送,每道题都做一做。没有题库的去网上找找历年的社工考试题去练练手,刷个记忆感。
关于自学的话,没有什么太多要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备考方式,我只是提个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因为我自己自学才过了一门,所以也是惭愧惭愧,主要还是说说报班的备考经历吧。
② 报班
想要快速通过社工考试的话,还是建议报个班学学吧。
对我来说,报班后最直接的优势体验就在下面这几点了。
● 学习软件
会有一个专门学习的app,注册登录然后开始听直播课,直播结束后自动转为回放,既方便做笔记,也能在错过直播后及时学习。除了课程,软件上还有好多课后习题的练题库,题目也有答案和详解,最起码不用我自己去不懂装懂、强行理解了。
最关键的是,学习软件上的课程和题库都是一直在更新的。
每年的考试大纲和涉及内容重点都不一样,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和真题是非常重要的。
● 教材不用自己选择,机构会直接邮寄到家
● 有经验的老师去带领着学习
这也是我找培训机构的最主要的因素,我的自制力比较差,需要有人来督促我学习,与其自己没头没尾的瞎学,还不如让专业的老师带着自己去学习,有的老师确实行业内的大佬。
● 有一对一的班主任督促学习、刷题、上课、答疑
这真的是对我这种不自觉的人最好的办法,上课的时候会有专门负责的老师来提醒我;课后作业和刷题都有老师会联系我提交成绩;对平时的直播课有疑问的话,可以先反馈给班主任,然后班主任联系授课老师,然后亲自回答你的问题。
● 考试前一周有在线答疑、精讲、真题模拟训练
● 有的机构可能会有就业机会的推荐名额
上述一切优势,并不是所有培训机构都有的服务,如果你也想要报班学习,那就从课程、师资以及服务上对着重对比吧。比如每节课有多长时间,总课程有多少节,有没有一对一的督促学习服务、价格费用等等......
机构选不好,照样学不到有用的东西!
以上,是我的完整学习经历以及经验所得。
不管是自学也好,报班也罢,我们一定要能真正学到东西,能把社工的技能和理论知识都融会贯通了,这样即使没有证书,我们也具备远超他人的工作能力。
现代社会,个人能力往往比证书更重要,你不可能在社区领导派发给你任务的时候,拍出一张证书来糊弄领导,更不可能在处理社区盾矛盾或问题的时候,拍出一张证书去感化别人。
证书只是为简历添上一笔色彩,而个人能力却是一张简历或一纸证书所代替不了的存在。
最后,祝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备考方式,然后顺利取证!
暂时就先写到这里吧,后面想起什么新的内容再去补充吧~
———— END ————
最近新鼓捣出来一个「付费咨询」的功能,看着好玩就添加到文章末尾试试。
上一篇:原创黄轩与王凯握手,娱乐圈两大名手合影!
下一篇:关于林依晨的电视剧
最近更新游戏资讯
- 秋瓷炫老公什么星座(秋瓷炫血型星座)
- 法国电影中的女性符号和觉醒
- 惊人的秘密:颜色政治背后的渗透与分化
- 让BB接受家庭伦理教育洗礼
- 语言礼仪十篇
- 美军欲打造AI战机部队 面临严重伦理问题
-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理论
- 豆瓣9.0分以上|50本好书推荐
- 达尔文的故事赏析八篇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四十)
- 东野圭吾本格推理极致之作《回廊亭杀人事件》开票5折抢
- 辩论赛包含哪些技巧?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徽州醉春丨水墨画里的徽州-婺源篁岭-江岭- 新安江- 西递- 呈坎丨六天五夜
- 心理治疗总论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 苏德超教授的新论文:道德绑架为何难以避免
- 企业社会责任综述十篇
- 政务礼仪的作用(五篇)
- 韩素希出道最大尺度 泄朴海俊指导秘诀 咬牙拍完《夫妇》只有2感想
- 《封神三部曲》:为什么要重述这个神话?
- 输血和喝血真的能帮助女性和老人保持年轻吗?
- 集齐九部《星球大战》,教你如何把家庭伦理拍成太空歌剧
- 这十部顶级英美剧,是当之无愧的业界巅峰,每一部都值得通宵去看
- 邪王宠妻之金牌医妃
- 【博览】《科奖在线》:“破四唯、立新标”典型案例官宣,项目/人才/成果未来可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