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青春期孩子心理特点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8-06
手机版

  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有明显的改变,既渴望得到独立和自主性,又希望能依赖于父母,我们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积极的引导,保持家庭的平等和公正性。家长不能过分的监督和管理孩子,不然会让他们产生反感的心理,平时要和他们多进行沟通。家长做好应对措施,就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1、对权利的渴望

  为什么小孩子都喜欢向父母要权利这个东西呢?小的时候不挑不选,长大了反而喜欢提意见,弄的亲子关系不合。实际上,这是孩子在发出“权利渴望”的信号,他们之所以羡慕成年人,渴望自己长大,正是因为权利的拥有让他们觉得自由,比如几点睡觉再也不需要向父母报备,这就是孩子青春期最向往的事情。

  2、自尊心强

  亲子关系在青春期达到矛盾的最高点,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彼此之间不愿意退让和服软,家长放不下自己的面子和威严,而孩子同样会因为自尊心的强烈影响,变得不屈从。这在家长看来不容易理解,可是看看自己身边的孩子们就会发现,这是青春期孩子都有的面貌。

  3、情绪波动大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容易波动,而且表现为两极性,即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满脸春风,有时愁眉苦脸,阴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脸”来形容,父母在碰到这种情境时,千万要冷静,否则很容易发生冲突。

  4、厌学心理

  厌学是青春期孩子最普遍的心理他都。具有厌学心理的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对学习的情感上的疏离及行为上的消极令无数家长无所适从。每个家里有厌学心理的青少年的家长都想帮助自己的孩子走出阴影,因为操之过急,或方法错误,结果往往使得其反。

  5、自我意识出现质的变化

  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我”的体验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如果说,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基本是服从成人意见的,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则完全不同了。他们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热衷于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特点……显得十分“自恋”,同时又经常夸大自己的缺陷,因为自己不够“完美”而沮丧。

  教育青春期孩子的方式:

  1、学会表达自己的爱意

  家长和孩子之间也需要形式化的情感表达,亲子间或许不需要对感情的积累,但是需要感情上的表达。家长爱意的传递对孩子来说很重要,这是你们建立亲密关系、信任感的开始,帮助亲子建立一定沟通途径,有了交流的机会,办法随之而来,矛盾也会因此减少。

  2、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

  尊重并不代表着家长什么都要听孩子的的,尊重与答应并不是同一个意思。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们,家长不妨放下自己的担心,当两个人发生意见的冲突时,家长可以听听孩子的想法,别用成年人的思维去束缚孩子,每个人的思想都大不相同,更何况有着学历等多方面差异的亲子之间呢?一份尊重对于家长和青春期孩子的相处而言,很有用。

  3、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

  想要与青春期里的孩子和平交流,家长的态度、自己的角色设定需要着重注意,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不应该被“孩子”的身份所羁绊,变得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行。家长也不要把孩子当做自己权利底下的产物,用平等态度对待孩子,这既是尊重也是要求,它可以帮助家长更轻松地面对孩子。

  4、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对事物的自我辨知能力,做父母的如果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变化,而是一味地像以往一样,牵着孩子按自己设计的路线走,自然就会引起孩子不满,有意跟家长对着干。要与孩子融洽相处,父母就得正确认识孩子,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5、用商量的口吻代替命令的语气

  父母与孩子相处完全没有必要变得卑微,而只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尽量用商量的口吻来代替商量的语气。遇到事情的时候,最好多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商量沟通。这样对于青春期自尊心极强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尊重。也更容易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感受到父母是在乎自己的感受的。

上一篇:未成年人判无期要关多少年
下一篇:各种皮肤癣的图片大全-皮肤癣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