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叔说教育09:性侵在现实中很普遍吗?未成年人的性侵如何防范?成年人又该如何避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8-06
手机版

  

  这个数据是来自2013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文章,文章讲述的是,联合国针对亚太地区男性暴力案件进行了多国横断面的研究。他们对9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万名50岁以下男子进行了调查,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整个亚太地区,非伴侣间的强奸案发生率约为10.9%,被前任伴侣侵犯的强奸案发生率为24.2%,24%的男性承认曾对伴侣或非伴侣进行过强奸,16%的男性最近一年对非伴侣或伴侣实施过强奸。中国地区虽各项占比均低于平均值,但也都有着惊人的占比。

  就拿“承认曾对伴侣或非伴侣实施过强奸”的男性占比来说,中国地区的占比达到了22.7%。这意味着,将近四分之一的中国女性,即将近2.5亿人曾遭受过强奸(含未遂)。

  虽然此数据的样本量(9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万名50岁以下男子),在广大亚太地区来说其实并不算多,数据准确率不详。但有这份数据做支撑,参考叔可以断言:在现实中,性侵(强奸)的确是一个普遍现象。

  但是,我们如何定义性侵呢?

  一般我们说性侵,是指各种非意愿的性接触或性行为,强奸是性侵中最恶劣的形式之一,包括但不限于强迫亲吻、抚摸、性骚扰、性虐待等。[1]

  参考叔认为,为了避免对被侵害人产生实质性的身体和心理伤害,建议将性侵的含义进一步扩大,即只要被侵害人表示过明显的抗拒,而主动的一方依然继续进行的行为,均可认定为性侵。

  举几个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公司年会上,男性握住女性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女性表示抗拒后依旧不松手;某个场所内,男性眼睛直勾勾盯着女性,并岔开大腿,手部放在自己隐私部位抚摸,或露出器官;办公室内,男性未经女性同意便讲“黄段子”,在表达反感后不加收敛。

  上述情况,根据现行法律,其实并不构成性侵。

  根据联合国的不完全统计,性侵这件事已经对将近四成的女性造成影响,更多不敢发声的隐秘受害者更是不计其数。[2]因此参考叔认为,上述行为实质上已经具备对被侵害人实施进一步动作的主观动机,应在伤害动作发生前予以惩戒,提高他们进一步犯罪的成本,才能有效降低整体性侵案件的发生。

  且不说上述参考叔的建议能否被采用,即便被采用,直到被立法,其实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所以,我其实更想聊一下对性侵的防范问题。

  作为家庭教育指导师,我最关注的是针对儿童的性侵,实际社会上也对儿童性侵更为关切。

  数据是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和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共同发布的,名为《2021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3]

  数据显示,仅2021年全国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就有223起,被侵害的未成年人人数至少569人。这意味着,2021年中,每天至少1.5名未成年人遭受性侵。这些儿童中,最小的仅为2岁。

  如果说,成年人有能力跟性侵者走司法程序维护正义,那么针对未成年人的性侵更具隐秘性,被侵害的儿童往往不敢发声,恶劣影响有可能伴随其一生。从恶劣程度来说,针对未成年人的性侵更令人无法原谅!

  与其在伤害来临之后,由一些内心强大的的未成年人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如让伤害止步于发生之前。我们不能把筹码压在未成年人接触的所有人都是“善良”上,而应该让未成年人有能力识破、远离那些企图伤害他们的人。

  未成年人遭遇性侵,家长难辞其咎。

  很多家长对于性教育的话题讳莫如深,在这样的心理之下,家庭教育指导师说再多“性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都没用。如果您实在难以启齿,也请你做到以下几点,这是具备可实操性的做法:

  除了父辈和祖父辈(极少数情况下也有对亲生骨肉下手的个案),所有看似熟悉的朋友、亲戚,都要保持着一份警惕。

  就在上述提到的调查报告中显示,针对未成年人的性侵案件中,超过80%是熟人直接作案或间接提供协助;而这些熟人中,超过一半是他们的亲属、邻居和学校的老师。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个数字!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如果这些人都不足以信任的话,他们还能相信谁?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时刻告诫孩子:只要你对对方施加给你的肢体接触感觉厌恶,你可以立刻说不,并告诉家长,不论对方是什么身份!

  这其实是要改变家长们的意识问题,破除家长们头脑中以为的,性侵离我们很远。

  从开头数据中大家也都明白,性侵离我们很近,几乎每四个人就有一个人遭遇过性侵。虽然这里面包含了未遂,但未遂的性侵也同样会对被侵犯者的心理造成伤害。

  家长们自己要明确一个观念,被性侵不是孩子的错,并且家长也要把这个观念灌输给孩子:被性侵不是你的错,错的是性侵你的人。

  在现实中,我们总能看到有些家长因为脑子里是落后的封建思想和贞洁执念,他们认为性侵的发生错都在被性侵者。包括互联网上,一旦有性侵的案件发生,键盘侠的矛头往往都针对被性侵者。“这么晚还在外面,安全意识怎么这么差?”“穿这么少,这不是引诱人家犯罪吗?”“他怎么没性侵别人,只性侵了你?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更多时候,加上性侵者对未成年人的威胁和恐吓:“不许告诉家长,否则我就S了你全家!”

  凡此种种吧,通常情况下,被性侵者总是忍气吞声。如果在遇到一个封建思想的家长,被性侵者往往会选择走上极端。

  如果很不幸,性侵发生了,家长一定不要慌!

  首先,及时报警,并保留案发时的衣物,留下证据;

  然后,紧急送医,在医生的帮助下做好各项检查;

  第三,必要情况下服用紧急避孕药,或艾滋病阻断药物;

  一切结束之后,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完成心理治疗。

  第④点是最坏的结果,当最坏的结果发生后,我们也还是要最大可能地降低伤害。

  希望大家永远不要用到第④点!

  最后我们用一点篇幅聊聊针对成年人的性侵。

  与成年人不同,对未成年人性侵时,未成年人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并没有过于激烈的反抗,导致性侵者在犯罪过程中没有遇到强大的阻力。而针对成年人的性侵,因为成年人的反抗,犯罪过程往往伴随着恶性的人身伤害行为。例如,家暴、人格侮辱、迷药以及暴力致死等。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针成年人的性侵往往更加严重或致命。

  当然是要增强自我防范。但这不是一个空洞的建议,而是要有具体的实操性:

  虽然我们不提倡键盘侠所说“穿的少活该被性侵”的论调,但不可否认的是,穿的少的确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其中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很多女孩过分追求自己外表美丽,认为穿着性感就能够吸引异性的好感,殊不知也有可能吸引异性的不怀好意;而另一方面,过分追求外表的美丽,现实层面上的确会提高“激情犯罪”的概率。

  参考叔没有否认社会应该努力降低性侵案件的发生,也没有否认女孩穿衣打扮的权利,我只是从实操性的角度上讲,朴素一些的衣着和妆容对女孩的确是一种保护,何必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而让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呢?

  防患于未然永远没错,随身携带一些护具,例如防狼喷雾、强光手电筒等,绝对没有坏处。我们不会希望有一天会用到这些,但没有和有但不一定用这是两回事,有可能是两个人生轨迹。

  除了强奸案件以外,其他性侵行为,例如性骚扰、性挑逗等,都是一步一步由浅入深的。

  如果你在一开始就感觉不适,那就马上提出抗议,让一切都阻断在刚开始的时候。虽然有时候在对方看来有些过分抗拒了,但对于一个一开始就想占你便宜的人,得罪这样的人起码可以不让自己受伤害。孰轻孰重?

  平时就要多做心理练习,主要是在遇到性侵是从容不慌张,尽量不要忙中出错。

  比如,锻炼自己闭着眼睛拨出紧急联系人,遇到强奸犯如何与其周旋或逃跑,遇到“咸猪手”如何让身边人为你作证,等等。甚至包括在侵害发生后的自我疗愈,尽快让自己走出阴影,回归正常生活。甚至于勇敢地付诸法律,让性侵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更多的办法,可以去多多咨询心理医生,增强自己在这一块的抗压能力。

  不要一个人走夜路!不要一个人走夜路!不要一个人走夜路!

  即便当地治安非常好,但也请不要一个人走夜路!

  我们通过《柳叶刀》杂志的一篇文章,了解到了“性侵在现实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虽然文章中引用的调查报告样本量不大,或许并不严谨,但却不影响我们得出上述结论。

  然后,参考叔给到了我对性侵的定义,并希望有机会推动对性侵定义的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提高性侵者犯罪成本,降低被性侵者的实际伤害。

  针对未成年人的性侵,参考叔尤为关切,并给到了家长四个切实可行的做法:

  1,警惕熟人

  2,警惕性侵就在身边

  3,性侵错不在我

  4,及时止损

  针对成年人的性侵,参考叔给到成年人五个切实可行的建议:

  1,降低对外表美的过分追求

  2,随身携带防护工具

  3,超前拒绝

  4,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5,结伴

  好了,如果您还有其他不明白的,可以点击下方卡片咨询哦:

上一篇:学生放假前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下一篇:深夜书店在线观看完整版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