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该戒掉情绪吗?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8-06
手机版

  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可成年人就一定要坚强甚至

  戒掉情绪吗

  也许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不是“戒掉”情绪,而是和情绪和平共处。

  如果一个人一直没有情绪,那么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的情绪被压抑/隔离掉了,在这种情况下,情绪会不断积压,然后在某一天压断树枝的最后一片雪花到来时突然爆发;另一种,也许这个“人”是混入人类世界的机器人~┓( ′?` )┏~

  与情绪和平共处意味着,我们不去否认自己的情绪,而是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或许是和人诉说,或许是用合适的方式宣泄……总之,情绪得到释放,这样就不会让我们压抑到崩掉~也只有在我们能够承认情绪的存在之后,我们选择表达或是不表达(这时候的不表达是选择的结果,而非压抑的结果)才不会使情绪“挫伤”我们自己。

  ps:不仅负面情绪如此,正向的情绪也是如此。举个例子,你能想象你一直感到开心,但是永远都无法讲出自己的开心的那种难受么?

  另外,成年人要坚强,并不意味着成年人不可以脆弱。坚强和脆弱在这个语境下并非“非此即彼”的。我们得相信,一个人如果能够在需要坚强的时候保持坚强,在感受到难过的时候展示脆弱,那么他也许是一个更加有心理弹性的人,或者换句话说,更真实和更健康的人。

  最近刚和我在法国的博士同学讨论了这个问题,她遭遇了一个负面情绪爆棚天天抱怨的法国朋友,因此她得出结论负面情绪是坏的,因此要戒掉负面情绪,让自己充满阳光,并且不再向任何人诉说。

  我帮她分析了一下问题。首先,情绪是本能,在脑神经学中,控制情绪的脑区是我们的边缘系统,这个系统是我们的原始脑,在漫长的进化中形成。当我们遇到危险或者一些突发的事件,情绪是我们的第一反应,所以从生理的角度讲,完全戒掉情绪是不可能的。就像饿了,我们看到美食会有反应,性欲高涨,看到美丽的人儿,我们也会产生愉悦感,这都是自然属性。又或者有时候我们感到来路不明的敌意,也会产生情绪。情绪产生的积极作用是驱动我们去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时候甚至能救我们的命,比如看到一个怪兽,很害怕,可能会拔腿就跑,遇见危机了,采取合理避险的措施。

  但是人毕竟不总是理性的,有时会采取错误的措施来应对情绪。比如,我们遭遇了一件棘手的事情,那么我们应该做的应该是顺着情绪理清头绪,找到问题的核心,并且去处理问题。但很多人却并没有积极的去解决问题,而是采取不停的抱怨的方式,找不同的人去讲述着同一件事。事实上这样,我们永远得不到好的解决方案,反而越陷越深,并且让不停听我们抱怨同一件事情的人感到反感。有心理学家曾经分析过,社交的根本目的是有一定利己性的,比如结识很有能力的人提高自己的社会阶层,听别人讲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获得人生智慧,在自己遇到同样事情时也能有更多解决方案。而那些不停抱怨的人,无法给他人提供任何好处,最初听一下也许是出于好奇,但时间久了,陷在同一件事情里打转,找不到出口,连听的人都会无比厌烦,就像自己被困在一个瓶子里永世不能超生一样。

  事实上,任何事情通常都是有解决方案的,只需要换一个视角,哪怕表面上可能是暂时遭遇了牺牲,但从长远来说未必是坏事。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人找工作,她把目标定在非常狭窄的行业,对工资预期也特别高,自身能力又比较欠缺,每次都是碰壁,她就不停地跟朋友抱怨。那么换一个视角,就是要么通过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去适配目标,要不降低目标先从一个较低的目标进入职场,再慢慢的提升自己去接近目标。至少这样自己不至于一直停滞在挫败中,成为一个碎碎念的人。总之,总会有一些事情可以去做,使自己变得更好。

  另外一种经常引发情绪的情况是人际关系,别人的情绪经常会影响我们。有些人表面看着和和气气,但总用一些阴险的方式对付我们。我认为这样的时候不要怕冲突,既然对方不友善造成了我们的情绪,我们已经陷入在一个虚假的和谐关系里,与其在那里痛苦怨恨,不如表达出来,如果震慑住对方,以后他改了,问题不会再出现。 如果彻底把关系搞僵了,老死不相往来,至少也终结了尴尬的局面。虚假的和谐很多时候造成的伤害比断绝联系更大,但人通常出于面子等原因,宁可停留在一段坏关系里,也不敢去撕毁它,那就只能冷暖自知了。

  我是个反射弧很长的人。

  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能够短暂的封闭掉自己的情绪【尽管不是我主动的】但是,除了遇到事情让人觉得我很处变不惊,并没有其他什么好处。

  生气一样会生气,事后还更加生气。

  情绪本身其实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所谓肾上腺素爆棚,其力量就来源于瞬间的情绪爆发。

  惊恐,愤怒,怨恨,都是——当然产生的后果不可控,惊恐往往会让人连奔跑都会摔跤。可有时候你确实就需要那么一点情绪作为动力。比如强烈的不甘。

  这就是情绪,或者说感情反应好的部分。

  然而为什么总有人说要能够控制情绪呢?因为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有那么一点:过犹不及。

  过了,伤人伤己。

  且不说人是否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感情。我觉得没有感情的人或者没有任何喜好的人,连活下去的动力都会失去。无忧亦无怖,无喜亦无悲。既不会因为喜乐而留恋人间也不会因为恐惧而害怕死亡,面对汲汲营营充满艰辛的生活,还有谁会愿意继续活着?

  只要控制好不让自己强烈的情绪让一切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活得肆意一点又有什么不好?哭过笑过闹过才是真实的人生。

  真实与虚幻,若无始无终仅有此时此刻,却连爱恨都不能品尝而要舍去,岂不是早就没有了自我?没有了自我,仅剩肉体的物质存在,那又哪里谈得上一个【活】字?

  你确实应该坚强,却这与“是否戒掉情绪”无关!

  情绪是我们本身的东西,失去了情绪,我们只能是一具“行尸走肉”……

  不过既然你说了要“戒掉情绪”,那我们何不去“分解”一下,这背后存在着哪些可能。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内心是“玻璃心”很脆弱,无法承受外界给予我们的“毒打”,会因此情绪化。那我们其实可以去好好认识一下“玻璃心”。聆云心理:“我,敏感又脆弱”|一颗玻璃心的自白

  如果你觉得无法控制情绪,常常因此承受一些“非议”和“指责”,亦或者你很想去知道有什么简单、易操作的办法能帮助自己去控制情绪。那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去练习控制情绪。聆云心理:你应该知道也可以掌握的情绪管理法!

  那我们再进一步,正如你说的那样,你想戒掉情绪。会感觉你现在非常“讨厌”情绪,与情绪“水火不容”。那我们何不去考虑去和它谈谈、与它“和解”。聆云心理:来,让我们和负面情绪“谈判”!

  你是个成年人了,你应该明白成年人都会有难处。而这些难处的表现往往就是情绪。这样来看情绪其实只是一个“背锅侠”。我们要做的其实是学会控制和管理情绪,让影响我们情绪的事情(或问题)显露出来,我们才能去解决问题。

  - end -

  这里是聆云心理

  我们希望心理学是贴近生活的,所以希望能用最易懂的语言来表达!

  欢迎关注我们,更欢迎随时提问哦!

  同时,你也可以通过“聆云心理“APP,得到专业的线上心理咨询服务。

  聆云心理,你的心理健康管家

  “情绪”这个话题,在心理咨询里,就好比音乐排行榜里的情歌,是一件常常被提起,时时被谈论,却仍然经久不衰,贯穿始终的话题。

  情绪从不是该被戒掉或是能被戒掉的,情绪是需要被看见的。如果你还在为情绪问题深受困扰,或许是因为你还没有学会如何解读成年人的情绪仪表盘。

  

  “情绪仪表盘”是什么?

  每个人来到咨询室的原因都不尽相同,有的人是因为觉得和伴侣之间沟通不畅,相处得不愉快而来;有的人是因为学习、工作效率低下,却又无法得到改善而来;有的人是因为想要去做一些什么却一直无法行动而来;还有的人是因为觉得人生空虚无意义,不知道为什么而活而来。

  但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来到咨询室,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感觉到了一份不太好的情绪,一份让我不安不悦的情绪,一份让我低落看不到希望的情绪,一份让我焦急而无助的情绪,又或是一份孤独落寞伤感的情绪。

  这纷繁芜杂的情绪,就像一个一个的指示灯一样,显示在我们的表情上,呈现在我们的言语中,反映到我们的动作里。

  我们就把这些信号统称为情绪仪表盘。

  

  我们为什么要去读懂“情绪仪表盘”?

  咨询室里常常被人问起说:我们谈论情绪有什么用呢?这不能解决我的问题呀!

  我的回答常常是:“情绪,就好像是汽车的仪表盘。如果我们只顾开车,不去看仪表盘,我们就不知道这辆汽车的状况是怎样的,我们也就无法正确地理解它,也就无法顺利地驾驭它。”

  当我们感觉到想去做点什么却一直无法行动的时候,这就好比汽车想要跑却又跑不起来。或许,是汽车的发动机出了问题,油箱里没油了,又或者是刹车被死死地踩住了。但如果我们不去看仪表盘,我们就不知道,问题到底发生在哪里,是什么原因让汽车跑不起来。

  反之,如果我们不去看仪表盘,明明是油箱里没油了,我们却只顾低头猛踩油门,其结果是车子跑不起来不说,同时还会让我们感到挫败而无助;明明是发动机出问题了,我们却只顾着往油箱里加油,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不说,还看不到一点效果和进展,久而久之,这也只会让我们感到沮丧和无望。

  由此可见,了解情绪这个“仪表盘“不但很重要,而且很有用,可以帮助我们随时随地了解我们的内心感受,情绪情感,并由此知道在我们的内心正在发生着什么,我们需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我们的生活正在以什么样的方式在运行着,有哪些问题可能是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

  

  我们如何去读懂“情绪仪表盘”?

  要读懂一个仪表盘,我们就要去看看仪表盘上都有些什么,有什么警示灯亮起来了,它意味着什么,又在提醒着我们什么?

  1)假如我们看到“愤怒“的指示灯亮起,这往往提示我们,我们遭遇到了某种不恰当的对待。

  例如,有人不经过我们的同意就拿走了属于我们的东西;有人在我们费尽心思做好一件事情之后却对我们百般挑剔和责难;有人在我们打转向灯后偏要挤上来不让道。

  在这个时候,我们心中冒出一股无名之火: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你只会挑刺,我的努力你根本没看见!我好好地打个灯准备变道,你却偏不让我,这简直就是耍流氓!这些都会让我们感觉到不爽,生气,甚至是愤怒。

  2)当我们看到“悲伤“的指示灯亮起,这常常提示我们可能遭遇到了生活中的某种丧失。

  比如交往了十多年,昔日朝夕相处,亲密得无话不谈的好闺蜜因为一次误会从此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比如辛苦努力了好久,结果离公司的业绩要求还是有一点距离,又一次与加薪升职的机会擦肩而过;比如爷爷去世了,这个世界上最理解,最懂我的人走了。

  这些丧失都会让我们感觉好难过,好沮丧,甚至是悲伤。

  3)当我们看到“恐惧”的指示灯亮起,这往往告诉我们,有些东西让自己感到害怕,或者给我们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压力。

  比如,一个人独自走过一段没有路灯的夜路;考试临近却还剩下好多内容没有复习完;年终考核的时间到了,听说公司为了削减成本,要通过考核淘汰掉一些员工。

  4)当我们看到“惊讶“的指示灯亮起,这往往提示我们,生活里有些事情在以某种我们意料之外的方式发生,这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

  比如说被一直以来自己最信任最亲密的那个TA劈腿了,TA出轨的对象竟然还是自己多年的挚友!这简直叫人难以置信,无法接受!有句流行的网络用语说:”这简直是毁三观!“当我们感觉到”三观尽毁“,这表明我们过去的认知结构和框架遭遇到了强大的冲击。我们的认知结构和框架是支撑我们生活的重要支柱,驱动着我们去做一些什么,不去做一些什么。

  一旦认知结构和框架受到强烈冲击,相当于我们的心理支柱在某种程度上被动摇了,这会影响到我们对自己的感知,对他人的感知,还有对世界的感知。

  反过来这样的感知也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反应和行为举动。

  “原来在TA心目中,我其实不是那么好”,“原来最亲密的人,也是不值得信任的” “亲密关系如此令人受伤,我还是不要谈恋爱了,一个人过总好过被人伤害”。

  5)当“爱”的指示灯亮起,我们会感觉到温暖,愉悦,有力量。

  当我们走在半路上却突然下起了雨,这时身边有人给我们撑起了一把伞;当我们正加班加点,万分焦灼地在赶deadline时,同事伸出援手帮我们完成了其中的一个模块;当我们把满肚子的牢骚苦水吐出来,而电话那头的人一直在耐心地倾听和陪伴着,我们会感觉到被关心,被支持,被爱护。

  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情会更加愉悦,愿意去承担更多,把满身的精力和满怀的能量投入到工作与生活当中去,愿意和他人有更多的相处和交往,也愿意为他人付出更多。

  情绪是一种能量,它会反作用于人的身体、想法和行为。

  打个比方说,如果我们去坐过山车,当过山车带着我们跌宕起伏,急速地上升和下降的时候,我们的小心脏都紧张得砰砰直跳。害怕到一定程度我们会忍不住大叫出来。可是我们叫出来有什么用,不是照样还害怕吗?

  但是如果我们害怕又不叫出来,试想一下,我们的身体会是什么感觉?我们会感觉到胸腔一阵憋屈,苦闷,压抑,好像整个人都不好了。如果长期这样下去,那我们可能就要生病了。

  情绪没有得到处理,堆积在那里,就会成为垃圾,不但占据了我们的心理空间,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还会以某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心情,想法,感受和行为。

  

  在解读“情绪仪表盘“时,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我们需要去识别情绪的种类,因为不同的情绪所包含的意义不同,我们要采取的应对策略也不一样。比如说,我们碰到的情绪到底是表层情绪还是深层情绪?是初级情绪还是次级情绪?是即时情绪还是历史情绪?是别人的情绪还是我们自己的情绪?在分清楚这些东西之前,如果我们贸然采取行动,很有可能会是盲目的,无济于事的。

  只有当我们清楚了解了情绪的含义时,才有可能做出理性的选择,和有利于我们的决策。

  1)表层情绪vs.深层情绪

  表层情绪往往是比较清楚,一目了然的,比如上班没赶上车快迟到了我们心里很焦急。

  而更多的时候情绪的表现却不是那么地明朗,需要我们做深入的了解和解读。比如我们今天为什么没赶上车可能不只是因为碰巧出门晚了几分钟,出门晚了几分钟是因为今天HR要找我谈话,不知道找我有什么事情,心里忐忑不安,于是对上班这件事就变得有些抗拒……

  在咨询室里的某些时候,我的很多来访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状态:TA看上去非常地坐立不安,在座椅上来来回回地换姿势但还是觉得不舒服。Ta隐约感觉到心里很难受,但又说不出来到底是什么感觉。

  难受,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它可能是委屈,愤怒,难过,纠结,或者是沮丧悔恨、挫败和无助,也有可能是上述情绪以某种比例混杂在一起的结果。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往往难以用一两句话来说清楚此刻我们是什么感觉,我们处在一团混沌和混乱当中,甚至完全地被情绪所压垮,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多数时候,我们的情绪往往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么简单,它的背后可能蕴含着多种情绪。

  一件开心的事情里,也有可能混杂着一些悲伤和难。比如婚礼上的新人,一方面为两个人终于修成正果,建立家庭感到满足和喜悦,一方面也为离开父母,离开原来的家庭而感到失落而难过。

  3)初级情绪vs.次级情绪

  按照情绪发生的顺序,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初级情绪和次级情绪。

  初级情绪,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基本情绪。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具有独特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并有不同的适应功能。

  次级情绪指的是在初级情绪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更高级也更为复杂的情绪,是人类所特有的。比如羞耻与内疚,羡慕与嫉妒等。

  当小A发现同事圣诞节背了个限量的包包,心里很不爽,但是转念一想,觉得这样很不对,自己不应该嫉妒别人,于是又感到些许羞耻。在这里,小A感受到的嫉妒和羞耻就是次级情绪。

  4)即时情绪vs.历史情绪

  有的情绪是当下发生的事件导致的,跟当时的情境密切相关;而有的情绪可能是积累已久的,当时的情境只是一个触发器,引爆了这个情绪炸弹。

  比如妻子忙了一天回到家,看到老公和孩子在家里吃零食看电视,脏衣服臭袜子扔得家里满地都是。妻子顿时很生气,一脸怒色。这个也许是妻子的即时情绪,妻子累了,回到家一看这么乱,所以生气了。

  这个也可能是妻子的历史情绪,这样的一个情境让妻子回想起过去很多时候回到家都是如此,丈夫不光不帮自己打理一下家务,反而只会添乱,如果哪天下班晚了,回到家不光没有热饭热菜不说,还要收拾一屋子的狼藉。甚至妻子会再一次体验到自己小的时候,要操持家务事,没有人陪伴,没有人帮忙,即便累得快要趴下了还得自己来的伤心往事。这些体验可能在瞬间淹没了妻子,刹那间引爆妻子心中的那个情绪炸弹。

  5)他人的情绪vs.我的情绪

  有的时候我们感知到的情绪是自己的情绪,而有的时候我们感知到的实则是别人的情绪。

  情绪是会传递和感染的,如果我们长期处在某种负面能量中,有时候我们会忘记了到底是自己不开心,还是对方不开心。我们可能会错把对方的沮丧当成了自己的沮丧,把对方的焦虑当成了自己的焦虑,把对方的无力当成了自己的无力。

  小王告诉我说,他每次一回到家,女友就要跟他抱怨现在的工作压力大,随时可能会被炒鱿鱼,要他想办法如何投资,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财富的指数级增长,不然没有办法结婚生孩子。小王一开始也认同了女友的说法,觉得日子真得不好过,也开始忧心忡忡,愈发苦闷和焦灼。后来,他发现周围的朋友似乎并不像他们这样,成天有这样那样的担心,虽然也有来自生活各方面的压力,但也不至于到女友所说的这种程度。

  

  有些什么因素,可能会阻碍我们正确地解读“情绪仪表盘“?

  1)所谓的正能量/毒鸡汤;

  有许多的媒体文章,公众号推文,都会大张旗鼓地发布很多看似很“正能量”的东西,比如告诉我们要“知足常乐”,“凡事莫生气“,告诉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告诉我们要“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

  这些东西乍一看似乎颇有点道理,但是如果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如果不假思索地吸收这些东西,会让我们陷入到情绪的不协调里。

  当我们生气得恨不得打人的时候,这些话却让我们不得不收敛起怒火。情绪的本质是一种能量,如果我们收起了愤怒,看上去好像没什么事了,但这些愤怒的情绪实际上被我们压抑或者潜抑在了心里,造成了内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攻击”。

  在咨询室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绪不协调”。同事老是把事情推给小雯,这让小雯很愤怒,但她却依然微笑着答应了同事的要求,一点也看不出来生气的样子;明明亲人的离世是一件令人很悲伤的事,阿强却说得满不在乎,甚至哈哈大笑。

  情绪情感不协调,就像汽车的仪表盘发出了错误的信号,甚至根本就没有发出任何信号。比如明明没油了,却还显示满格的油;明明轮胎被扎破了,却显示一切正常,没有任何报警信号。

  可以想象,在这样错误的信号中,必定会给我们带来错误的应对方式,我们会接着踩油门,而不是去找个附近的加油站加油;我们会把车危险地开上高速,而不是去找维修点补胎。

  2)旁人的否定,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重要他人。

  有一句古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放到情绪上来说也是如此。

  如果你身边的人常常在你有情绪的时候批评你,指责你不应该这样,如果不加甄别不假思索地接受,那么你很可能会陷入到对自己情绪的否定中。

  你会觉得自己有这样的情绪是不对的,甚至连有情绪这回事都是不对的。你会尽量去避免自己有这样那样的情绪,让自己看起来“若无其事”,“一切都好”的样子。

  尽管表面上看起来仿佛没什么事,没什么不正常,但是心里总感觉有一个疙瘩,总有点觉得不对劲,好像哪里出问题了,但又说不出来哪里有问题。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那么要警惕,你是否正处在一个有毒的环境中。有毒的人不会在脸上写上“toxic”的字样,反而,他们在很多时候看上去可能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3)长期以来的习惯和模式:自我忽视,自我否定等。

  如果你曾经成长在一个情绪常常被忽视的家庭环境中,你可能会对情绪这个东西一点也不敏感。

  小A小时候,无论是感到孤单,还是因为快考试了有些紧张,父母都不会询问和关心小A,没有人在意小A的情绪。于是,小A也不知道自己心里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好像发生了一些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对孩子来说,了解自己正在经历一些什么情绪,是需要大人给出回应来确认的。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情绪也就无从被确认,没有被确认的情绪只是一团混沌,无法识别,也无法进行消化和处理。没有人确认小A的情绪并给出回应,于是小A对自己的情绪也无感,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就好比仪表盘失灵了,不工作了,各种指针没有了相应的反应。

  又或者,在原来的家庭互动模式中,当你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常常是被批评的,“这算什么”,“没关系呀”,“别想了,睡一觉明天就好了”。

  当你感觉到某些不适时,这些声音很快又把它压了下去。你会告诉自己说,“没事的,这算什么“,”没什么大不了,我不应该这么在意”。

  排除外界干扰,轻松“解读情绪仪表盘“的五大秘诀:

  1)停下来,不要立刻行动;

  当我们被某种情绪所裹挟的时候,通常处在一种强大的张力下,这股张力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要去做点什么。

  比如每当Tina感到焦虑的时候,就开始在房间里各种打扫,各种不爽和抱怨也冲着伴侣脱口而出了。

  这个时候,也许我们需要先放下扫把,停下来,感受一下自己,这一刻我身体的感觉是什么?我现在是什么心情?我需要些什么?也许Tina的身体是紧绷的,她的表层情绪是焦虑,深层情绪其实是悲伤,她很想要好好地大哭一场,并希望得到男友的关心和照顾。

  2)聆听内心的声音,不做任何评价

  当我们的情绪比较复杂的时候,可能停下来依然无济于事,我们在房间里踱来踱去,一刻也安定不下来。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让心里的一些想法和感受自由自在地,无拘无束地冒出来。

  我们可以说出来,也可以像写日记一样把它写下来。无论我们想到了什么,都让它自然而然地出来,不去做任何的评价和批判,就像一条溪流一样让它汩汩而出。

  当我们这样做了之后,我们会看得更清晰,刚才这一幕发生了一些什么,在我们的心里经历了一些什么。

  3)制作情绪对照表,给予自我关怀和照顾

  当我们感知到一些负面情绪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我们的身体和心灵在发出一些信号,提示我们要关照一下自己了。

  我们可以提前制作好一张情绪对照表,在情绪涌上来的时候按照对照表询问一下自己,我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我是不是累了?我是不是感到害怕,想要找个人聊一聊?别看都是这么简单的问题,在情绪来临的那一刻,我们很可能是察觉不到这些的。

  当回到自己的身体和心情上时,我们可以找一些方法来关心和照顾自己。

  比如我们可以给自己泡上一杯热茶,在冬日的暖阳下晒晒太阳,给许久没联系的老朋友打个电话,出去户外走一走,做个15分钟的健身操等等。

  4)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

  如上所说,如果我们一直和某个人在一起,而忽略了与其他人交往,与其他朋友的联系,很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到一个孤岛中。

  在这座孤岛上,你的思维、情感、行为都会无形中被对方所影响,所操控,长期下去,你可能会失去自己原本的想法和感觉,变得不相信自己,怀疑自己。

  而建立一个广阔的,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始终保持着对世界连接的一个动态窗口,当你感到有所不适的时候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系统中的其他人去确认自己的感觉,从而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

  5)离开不健康的关系,让“情绪仪表盘”恢复正常

  如同好的关系值得去经营它一样,不好的关系也值得去结束它。

  做工再精致的仪表盘也害怕遭到磁场的扰乱,如果你不幸遇上了人际关系中危险的 “百慕大三角”,TA让你的情绪仪表盘发生了紊乱。那么,勇敢地离开TA,让你的“情绪仪表盘”恢复正常的运转吧。

  读懂情绪仪表盘,“命运由我不由天”!关于情绪仪表盘的解读,你get到了吗?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心得体会。

  本文作者:姚源源,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了解作者更多信息,详戳↓↓姚源源 心理咨询师 在线心理咨询

  【简单心理Uni】 心理咨询师的终身成长学院,汇聚海内外名师,针对不同阶段的心理咨询学习者,提供40+种培训课程,专业针对性强,体系化程度高,直播/录播、音频/视频、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目前已有20万+人参与学习。

  更有20+门免费课程等你来开启哟,课程学习戳 →「http://jdxinli.cn/q199xq」

上一篇:K8经典影视
下一篇:王牌对王牌杨紫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