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启蒙书籍《苏菲的世界》概述与感悟
《苏菲的世界》概述与感悟
(如果您对哲学有兴趣而又恰好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了解,那么您可以花几分钟的时间读一下这篇文章,也许会让您对整个哲学史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和了解)
经朋友推荐阅读,我对这本书最初的了解仅限于朋友几句话的简短介绍:“这是一本有助于哲学启蒙的书籍,比较生动形象,几乎贯穿整个哲学史的内容。”
当我读完之后,对哲学史的理解和认识确实更加立体化了。书中借一个名为乔安的小女孩的视角展开叙述,以她对哲学的学习历程引导着读者同步学习,书中不乏引经据典的论述而同时也兼具很多轻松明快又贴合生活的语言,读起来让人既觉得有趣又能真正地一步一步地靠近哲学。
当我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觉得熟悉又陌生,所以我先去查了一点资料:伊甸园,《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居住地,神·耶和华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的祖先,男人亚当,再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女人夏娃,并安置这对男女住在伊甸园中。之后我翻开这本书读了起来,乔安经神秘人的引导,开启了她的哲学课程。她拿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谁?”,这样的一个问题不经让人们开始思索我们活着的意义,书中是这么说的:人们唯有清晰地意识到有一天终将死去,才能够体会活在世上是多么美好。
当人们的基本需求都获得满足之后,是否还有一些东西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呢?
哲学家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他们相信人不能只靠面包过日子。
探讨哲学最好的方式就是问一些哲学性的问题。探讨和研究哲学的方式。
书中关于哲学的含义有一个极好的比喻:
我们知道这世界不全然是魔术师妙手一挥、掩人耳目的把戏,因为我们就生活在其中,我们是它的一部分。事实上,我们就是那只被人从帽子里拉出来的小白兔。我们与小白兔之间唯一的不同是:小白兔并不明白它本身参与了一场魔术表演。我们则相反:我们觉得自己是某种神秘事物的一部分,我们想了解其中的奥秘。
关于小白兔,最好将它比作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皮毛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
当我读到这个比喻的时候,真的让我心里亮了一下。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出现在世上,就像有一个魔术师变出来了这一切。我们是人类,思考是我们独特的能力,我们都在这只小白兔里,多数人藏在兔子的皮毛深处,习惯了周围了的一切。可是存在一部分人,他们“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他们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对这个神秘的事物(小白兔),他们总尝试着能看得清楚一点,再清楚一点。
哲学家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哲学家从不会过分地习惯这个世界,他们终其一生都像一个孩子一般敏感。
书中提到了一个小例子,我觉得很有内涵。当一个三岁的小孩和他的妈妈在一起看电视的时候,电视里播到了这样一个情节,有人在天上到处飞,此时的妈妈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但是这个小孩子却表现地异常兴奋。为什么面对同样的电视剧情,他们的表现却大相径庭呢,因为在孩子的心里并没有构建起“人类本身是不会飞的”这样的一个概念,他并没有这样的一个认识,所以当他看到电视中飞起来的人的时候,他会非常好奇非常兴奋。哲学家就是要永远像孩子一样,永远在心里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永远充满好奇心,哪怕是对生活里貌似很平常的事物也要时刻保持敏感!
神话之缘起,是人们试图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比如冬天时大自然死亡,是因为索尔的铁锤被偷到约腾海,但是春天时索尔便把它取回,如此这般,神话的作用便是为人们不了解的事物寻求一个解释。
为什么说是善与恶之间脆弱的平衡呢?我想可能是因为当时的人类对大自然知之甚少。大自然的善,人们感恩,而大自然带来的“恶”,人们其实几乎无动于衷。出于对未知的恐惧和向往,人们开始借助一些神话和神话人物来拉近人类和大自然的距离,因为这些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从事实上看,这只是人们构想出的平衡,大自然对当时的人们来说几乎还是在主导一切,所以这样的平衡其实是脆弱的,但是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这已经很足够了。
为大自然的变化寻找自然的---而非超自然的---解释。
没有一位哲学家会企图探讨哲学的所有领域。
每一位哲学家提出的问题都不可能涵盖所有哲学的所有领域。事实上,我觉得可以这么解释:哲学从来就不会给出一个完全绝对的答案。我们对哲学不可吹毛求疵,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哲学提出的问题上,而不是答案的准确性和问题范围的合理性。
“自然派哲学家”:自然派的哲学家朝科学推理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成为后来科学的先驱。
从刚开始的对大自然的了解,慢慢地对人们的思想认识和思考方式带来了影响,后来发展到逻辑推理,宗教和科学。
现有的一切物质都是存在的,没有任何事物会来自虚无,已经存在的事物中也不会消失于无形。
理性主义:坚决相信人的理智的态度被称为理性主义。
其实他透过感官,也发现了世界确实存在着变化,可是他极度理性,他完全相信理智。
”所有的事物都是流动的“我们不可能”在同一条河流中涉水两次“。当我第二次涉水时,无论是我还是河流都已经与从前不同了。
他看到了自然的流动性和变化性。
前两者第一位从理性的角度认为没有一件事物会改变,另一位则是从感官的角度指出大自然不断地在改变。
恩培窦克里斯则在认同二者的基础上提出:首先我们应该信任我们看到的事物的变化,同时我们不应该接受时间只有一种基本物质的观念,他相信大自然由四种元素组成(“根”):土、空气、水、火。
他认为大自然的变化是由于这四种基本元素的结合分离所致,而促成这种变化的力量他称之为“爱与恨”,爱使他们聚集,恨使他们分离。
他的逻辑是:如果我们要接受自己亲眼所见的各种大自然的变化而又不想违反自己的理性,那么只有承认世间存在着一种以上的基本物质,所以他提出了四元素的观点。因为如果世间只有一种物质的话,那么它是永恒的,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只要我们选择相信我们的感官告诉我们的这些变化,那么就要承认世间不仅只有一种物质。
万物中皆含有各物的一部分,他主张大自然是由无数看不见的微小粒子组成的,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被分为更小的部分。这样一来,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粒子存在万物之中,促使这些粒子变化的力量则是秩序,他称之为”心灵“或是”睿智“。
他是最后一位伟大的自然派哲学家,他相信大自然是由无数形状各异的原子组成的。
他是一个只相信物质的人,我们称之为唯物论者。
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其自然的理由,这个原因存在于事物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力量驱动,他相信有自然的法则。他认为事物的发生都是机械化的。
德谟克里特斯是这样用原子论解释认识论问题的:从事物中不断流溢出来的原子形成了“影像”,而人的感觉和思想就是这种“影像”作用于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这就是他的“影像说”。他还区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为感性认识是认识的最初级阶段,人的感官并不能感知一切事物,例如原子和虚空就不能为感官所认识,当感性认识在最微小的领域内不能再看、再听、再嗅、再摸的时候,就需要理性认识来帮助,因为理性具有一种更精致的工具。
德谟克里特斯把感性认识称做“暧昧的认识”,把理性认识称为“真理的认识”。因为在他看来,原子本身之间没有什么性质的不同,人们感觉所感知的各种事物的颜色、味道都是习惯,是人们主观的想法。德谟克里特斯的原子唯物论思想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重要成果。
德谟克里特斯主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受因果必然性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他认为,原子在虚空中相互碰撞而形成的旋涡运动是一切事物形成的原因,他称之为必然性。在强调必然性时,他否定了偶然性,把自然界的一切作用都归结为必然性。
宿命论: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注定的。
命运不仅操纵个人生活,同时也左右着世界的历史,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
三位伟大的古典派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他们批评传统的神话,但是他们不屑与从事在他们眼中没有益处的哲学性思考,他们认为哲学问题或许有答案,但是人类永远不可能解开大自然和宇宙之谜。哲学上一般将他们称之为“怀疑论者”。
他们肯定了人类必须学习如何共同生活。
怀疑主义是哲学上对客观世界是否存在、客观真理能否被人们认识表示怀疑的学说和体系。知识的有限程度。一种以系统化怀疑和不断考验,以达到求知的方法。武断、相对或主观的道德价值观。知识反冒进及暂缓的判断。对人类行为的正面动机、或对人类经营过后而得出正面结果欠缺信心。亦即犬儒主义、悲观主义。
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一件事情的对错好坏,完全要看它与人类的需求有何关系而定。
一个无法确定世上是否有神的人,称之为无神论者。
他很想从和他人的谈话中学到一些东西。
苏格拉底认为他的工作是帮助人们“生出”正确的思想,因为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
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
雅典是一匹驽马,而我就是一只不断叮它,让它具有活力的牛蝇。
苏格拉底的思想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无知就是大智慧,他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第二点是他相信人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存在人的理性当中,而不存在社会中。
柏拉图关心的是永恒不变的事物和“流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柏拉图相信永恒不变的东西并非”基本物质“,而是形成各种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者抽象模式。
形式永不变
你能用积木搭出来一匹马是因为你的心中已经有了一幅马的画像。
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存在一个实在存在,他称之为”理型的世界“这是各种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
按我的理解,他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其实是他所构想的理型世界的一个影子。每一种生物都是理型世界中的永恒形体的不完美复制品!
我们永远不可能对那些不断变化的事物有真正的认识,因为我们的感官带给我们的总是变化的,所以从这一点出发,柏拉图认为感官带给我们的只能是一些感受意见或者是看法,它们不能称之为认识,也不是知识,我们想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唯有运用理性!
柏拉图把我们生活的世界分为两个部分:感官世界和理型世界。
我们的身体的“流动的”变化的,处在感官世界,但是我们拥有不朽的灵魂,那就是理性的天下。因为灵魂不是物质,不属于感官的体验范围,所以它就可以用来探索理型世界。
这里我说一点自己的理解,柏拉图这个理型的世界是从一开始就有的,灵魂在栖身于我们的身体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所以不需要什么过程,理型不但永恒,而且从一开始就存在。
亚里士多德运用自己的感官驳斥柏拉图的理型论
柏拉图认为我们都活在理型的影子之中,但是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生活的现实其实本身就是理型!
柏拉图发现了比感官世界层次更高的完美理型世界!因此他认为理型比所有的自然现象都真实。
比如他认为世间是先有了马的理型,才有了马的实体。
然而亚里士多德则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马的躯体是“流动的”,但是马的形式是永恒的。他认为马的理型不是一开始就有的,马的这个“理型”是人类在看到了好多好多匹马之后形成的一个综合概念。
亚里士多德驳斥柏拉图的两个点
首先他反对理型一开始就存在的观点,他相信理型是人们从现象中总结而来的概念和观点。
其次他反对理型高于现实世界的观点,他认为理型本身也是现实世界,这二者是一体的。“形式”本就存在事物中,所谓的形式其实就是事物本身的特征!
亚里士多德并不反对人天生有理性,他认为拥有理性是人类最大的特征,但是在我们的感官经验到各种事物之前,我们的理性是完全真空的,因此人并没有天生的“观念“!
他认为形式并没有超脱事物本身,一切事物的形式就是它的特征,人类要做的是运用自己生来的理性和感官去经验去体会去总结出一些概念和观念,从而柏拉图所认为的---理型,也就出现了!
亚里士多德说明人类在区别世界事物时,强调了”形式“和”质料“的区别。
我们区别万事万物的方法就是分门别类。
他创立的逻辑学这门学科,他致力于澄清我们的概念。
他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无生物,另一类是生物。
无生物没有改变的潜能, 只能通过外力改变。生物自身拥有潜能改变。享乐自由而负责的公民思想家和哲学家
人既不能懦弱,也不能太过鲁莽,而要勇敢;既不能吝啬也不能挥霍,而要慷慨等等。
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如果人不生存在社会中,就不算是真正的人,人类休戚与共的精神只有在国家中才能表现的淋漓精致!
女人是”未完成的男人“
男人提供”形式”,女人仅仅贡献“质料“
在今天看来,这是十分谬误的见解!
人们无须担心自己的健康,不应该因生老病死而苦恼,也不必担心别人的痛苦而让自己活受罪!
犬儒主义:对人类的真诚轻蔑不信,暗含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的态度和行为!
一元论:个人是宇宙的一部分。
对人类而言:人类是神圣的!
不为外界所动(有点类似犬儒学派),不感情用事,接受命运。
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相依。
追求最高度的感官享受,纯纯的享乐主义!
强调我们在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乐趣时,必须同时斟酌它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乐趣的泛化的概念,不止是感官的,也可以是文化的艺术的等等。
普罗汀
世界横跨两极,一段是他称之为上帝的神圣之光,另一端是完全的黑暗。但同时他认为这一端的黑暗其实并不存在,它只是缺少了神圣之光的照耀。
我们自然界的一切是由于受到了上帝的神圣之光的照耀才拥有形式,最靠近上帝的是我们永恒的灵魂,我们要追求灵魂和上帝合二为一!
希腊人和罗马人属于印欧文化。相信宇宙有许多天神(多神论)。历史循环。万物皆有神性。源自阿拉伯半岛,犹太人属于闪族文化。西方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英国圣公会),伊斯兰教都出自闪族文化。坚信宇宙只有一个上帝,”一神论“。历史直线发展,并不循环。印欧人最重要的感官是视觉,而闪族文化认为最重要的感官是听觉。印欧人经常以图画或者雕刻来描绘神的形象,然而闪族人并不这样。
(待补充:以色列、耶稣、法利赛人传教士保罗,教义)
中世纪(The Middle Ages),指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的灭亡,最终融入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中。中世纪历史自身也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术语“黑暗时代”“黑暗时期”一般指中世纪早期。
"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比昂多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天主教会对人思想的禁锢,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同时也是社会与思想转型的时期。(关于其名称,也叫做Medieval Ages或Middle Times,也称之为Dark Ages)。西欧:拉丁式的基督文化,以罗马为首都。东欧:希腊式的基督文化,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后改名为”拜占庭“。北非和中东地区:讲阿拉伯语的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将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和巴格达视为圣城!耶路撒冷(阿拉伯语: 、英语:Jerusalem、希伯来语:??????? 、拉丁语:Yerushalayim或Yerushalaim),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有的首都(双方都有争议)和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耶路撒冷区的首府、原巴勒斯坦最大城市。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包括逊尼派、什叶派)的圣地。---百度百科麦加(阿拉伯语: ?;罗马化:Makka Mukarrama,英语:Mekka、Mecca、沙特:Makka),沙特阿拉伯城市,全称是麦加·穆卡拉玛,意为“荣誉的麦加”,中文较罕见的翻译有满克、墨克等译名,麦加是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城市,拥有克尔白,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 (Mecca) 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它坐落在沙特阿拉伯西部赛拉特山区一条狭窄的山谷里,面积不到760平方公里,人口约179万 ,四周群山环抱,层峦起伏,景色壮丽,麦加,在阿拉伯语中是“吮吸”之意,它形象地表达了这里地势低、气温高,饮水困难的特征,麦加城因为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诞生地而被选为圣地,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创立和传播伊斯兰教,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率兵攻占麦加,把圣殿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麦地那,也称麦迪纳、麦迪莱,旧称叶斯里卜或雅斯里布,位于沙特阿拉伯王国境内西部赛拉特山区中的一个开阔平地上,东经39.36°,北纬24.28°,四面环山,海拔620米,属于山区高原城市。与麦加、耶路撒冷一起被称为伊斯兰教三大圣地,是伊斯兰教的第二圣城。巴格达(阿拉伯语: ?;英语:Baghdad),伊拉克首都,同时也是巴格达省首府,伊斯兰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巴格达这个名称来自于波斯语,含义为“神(bagh)的赠赐(dād)”。旧译“报达”、“八哈塔”。巴格达跨底格里斯河两岸,距幼发拉底河仅30多公里,处于东西方的交通要道,铁路、公路和航空构成陆地和空中的立体运输,十分便捷。铁路向北通往叙利亚和土耳其,向南延伸至波斯湾,也是国际东方快车的必经之地。罗马(英语:Rome;意大利语:Roma),是意大利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已有2500余年历史,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因建城历史悠久而被昵称为“永恒之城”。公元1-2世纪是罗马历史上鼎盛时期为西方最大帝国,与东方的东汉帝国遥相呼应,并称“西罗马,东洛阳”。罗马是全世界天主教会的中心,有700多座教堂与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学,市内的梵蒂冈是天主教教皇和教廷的驻地。罗马与佛罗伦萨同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心,现今仍保存有相当丰富的文艺复兴与巴洛克风貌。1980年,罗马的历史城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伊斯坦布尔(土耳其语:?stanbul;英语:Istanbul),原名君士坦丁堡,是土耳其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为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面积5343平方公里,市区已扩大到金角湾以北,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的于斯屈达尔也划入市区,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现代化城市。前658年始建在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地岬上,称拜占庭。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将罗马帝国迁都至此,起初称为新罗马,不过很快就以其创建者君士坦丁命名——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又译康斯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首都。1453年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 (来自百度百科)西边罗马天主教文化:新柏拉图派哲学 东边东罗马帝国文化:柏拉图哲学南边阿拉伯文化:亚里士多德哲学
在哲学和教会同步发展时就出现了两个问题:圣经和理性的关系?信仰和知识的关系?
他认可柏拉图哲学,他把柏拉图所说的理型放在上帝的心中,借此保存了柏拉图有关永恒理型的看法,上帝永恒的同时理型也就永恒了。
他是将历史纳入哲学理论的哲学家,推崇线性历史观,”上帝要借历史来实现天国理想!“。
基督教化:把两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腊大哲学家的思想家的观念,用一种不至于对基督教教义造成威胁的方式加以诠释。
圣多玛斯视图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基督教教义相融合。
他认为:哲学、理性这两者和基督教的启示和信仰并不一定存在冲突。我们可以通过理性推断的真理时常和圣经上所说的真理相同。
他提出我们可以有两条途径接近上帝:经由信仰和基督的启示经由理性和器官
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对了一部分,因为他不曾受到基督的启示,可对了一半并不代表错!
亚里士多德理性的思考和感官的证据可以得到一部分的真理,而另一部分的真理是由上帝通过圣经对我们加以启示得来。
所以说这两方面的真理在一些重要的点上的相互佐证的,是相互重叠的!
圣经是上帝的自传,世界是上帝的创作,上帝赋予我们理性和感官,让我们在世界中体会真理,同时又用圣经对我们加以指导!
十四世纪末期起文化蓬勃发展的现象,最开始在意大利北部,并在十五与十六世纪期间迅速向北蔓延。是指古代艺术与文化的复兴,是人道主义的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使得人们对大自然有了新的看法,这时候的人们比较能够尽情享受生活,不再认为人活着只是为死后的世界做准备,因此他们对物质世界的看法也完全改观了。
整个中世纪期间,人们过度迷恋理性思考,在文艺复兴期间,人们开始意识到实证法的重要性。
实证法:以亲身经验,而不是以古人的著作或者凭空想象之物来作为知识的基础。
把科学观察得到的结果用数学词汇表达出来。
在这期间涌现出多位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牛顿等等。
马丁路德认为人们并不需要教会或者传教士代为祈祷才可以获得上帝的赦免!
他说,人们只能通过信仰得救,而这种信仰是不可以用金钱作为交换的,他重视个人的重要性,强调个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
巴洛克这个词的意思是“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它充满了对照鲜明的形式,在各种矛盾对比中凸显张力。
巴洛克建筑特色在于屋角和缝隙有许多细部装饰。
巴洛克时期的戏剧和舞台剧往往是整个人生的缩影,人生如戏的说法在那个时代盛行。
巴洛克时期的诗人将生命比喻为梦境。
哲学的强烈冲突:理想主义:生命基本上具有一种崇高的特质。唯物主义:相信生命中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从肉体感官而来的哲学。
笛卡尔被奉为现代哲学之父。
他希望使用全新的一种数学式的方式来进行哲学思考。
他的目标是希望能在生命的本质这个问题上获得某种确定的答案。人是会思考的生物上帝是存在的(上帝就是我们完美概念实体的来源,完美概念从一开始就存在,但是由于我们的不完美性,所以这一概念必定来源于上帝。)宇宙有一个外在的真实世界(如果我们理智很清楚地认知一件事情,那么它就必定如同我们所认知的那样真实,因为上帝是不会欺骗我们的。)
宇宙间有两种不同形式的真实世界:
一种实体称为思想或灵魂,这是纯粹的意识。不可分割,不占空间。
另一种实体被称为“扩延”,这是纯粹的物质,可以分割,占空间。
他认为人是二元组成的生物,会思考也会占空间,拥有物质的身体和意识的灵魂,但是二者分别独立。
人的身体是一部十足的机器,我们用理智思考的一切都是来自灵魂,灵魂和身体时常相互作用,但是笛卡尔认为灵魂高于身体,他让理性占在绝对高的高度。对于他来说,理性就是灵魂!
他认为上帝创造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置身事外,他与这个世界共存,或者换句话说,上帝就是世界。
伦理学:研究的是人们过善良的生活所需要的道德行为。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由自然法则决定的,上帝就是自然法则。
人可以争取自由,但是无法真正地获得自由意志,因为人的灵魂或多或少地被囚禁在身体中。
什么是经验主义:如果不是通过感官的体验,我们心中将一无所有。
什么是经验主义者:从感官的经验获得一切关于世界的知识的人。
我们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反映我们曾看过听过的事物,在我们听过看过任何事物之前,我们的心灵就像一块空白的板子。
我们唯一能感知的事物就是那些”单一感觉“,比如我吃一个苹果时,我并不能同时感觉到它的味道和它的颜色。
感觉分主次,主要感觉能更多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他相信人们凭理性就自然而然可以知道上帝的存在。
上帝的概念从一开始就存在人的理性之中。
休谟肯定人有两种知觉:一种是印象,这是对外界实在的感受,强烈生动。另一种是观念,这是对印象的回忆,往往没那么强烈生动。
这是指一个怀疑上帝是否存在的人!
休谟只接受他用感官认知的事物。
世界存在自然法则,但是我们的期待往往让我们妄下定论。
哲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们不要妄下定论。(我这一辈子只见过黑色的乌鸦,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世间不存在白色的乌鸦,而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去找寻着白色的乌鸦!)
经验主义:我们的言语和行为不是由理性决定的,比如当你决定要帮助某个人的时候,那是出自你的感情而并非理智,再比如你的同情心其实和理智并没有多大关系。
世间存在的只有那些我们感受到的事情,但是我们并没有感受到”物质“或者”质料“。
我们无法查知我们所感受到的事物是否确实存在,他认为如果我们认定自己所感知到的事物之下有”实体“存在,那么我们就是在妄下定论!他认为我们所有的观念都有一个意识不到的成因,这个成因是精神的而并非物质的。
理型会干扰感性,会左右经验。
康德将时间和空间称为我们的两种”直观形式“,强调这两种直观形式先于一切经验。
也就是说,我们天生就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感知事物。
理性主义者几乎忘记了经验的重要性,而经验主义者则无视了我们心灵对我们看世界的方式的影响。
康德认为”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同的。
重点来了:
人类对于世界的观念受到两种因素的左右,一个是我们必须通过感官才能知道外界情况,这些我们可以称之为知识的原料,另一个因素就是人类内在的情况,也就是理性的思考,比如我们感知的事物发生在时空之中,而且符合不变的因果律。
其实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们想要认识事物,首先要使用感官经验得到”知识原料“,而后运用人内在的东西,可以简单理解为理性来对这些原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得到我们的认知。
我们的知识原料从感官而来,然而当我们本身就是知识原料的一部分的时候,我们永远也无法完全了解这个事物。
举个例子,比如问题:宇宙是有限还是无限,因为我们本身处在宇宙之中,我们的感官带来的知识原料中带有自己本身,因此从知识原料上看,它本身就不具有理性特性,所以我们没有经验可用,没有知识原料,也就无法再运用理性得到认知。
康德指引了一条道路,让哲学走出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僵局,他重新审视了这两者的关系,把二者综合考虑在一起,得到了一个全新的哲学观,从这时起,哲学史开始向着浪漫主义发展!
康德墓碑上的名言: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推崇世界精神和世界理性,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类共同的知识!不同事情的对错要视历史情况而定。我们的理型实际上是动态的,是一个过程。
下面这个观点是让我非常有感触的:
每一种新思想通常都是以前人的旧思想为基础,而一旦有一种新思想被提出来,马上就会出现另外一种和它抵触的思想,于是这两种对立的思想之间就会产生一种紧张的状态,但这种紧张的状态又会因为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种融合了两种思想长处的思想而消除。这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观念和说法究竟谁对谁错,必须由历史来决定,可以站得住脚的就是有道理的!
”事实的特性“就是会有相反的事物,因此要描述事实就必须同样描述与事实相反的事物。
举个例子:当我们说出这世间存在正义的时候,就必须论证一下什么是不公正。
个人不能发现自我,只有站在世界认识和人类知识的立场上才可以发现自我!
推崇个人主义!批判黑格尔的世界精神和浪漫主义的故弄玄虚!他是一位存在主义者。
如果我能够客观的抓住上帝,我就不会相信他了,但正是因为我无法如此,所以我必须相信他。
我有一点自己的想法,他是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相信,什么才值得相信。在我看来,看不见的不确定的不知道的才需要我们去相信,那些确定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也许就不太需要我们去相信了,我们要去相信那些有相信价值的事物,实际上我感觉我们的一些认识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础之上的!
哲学家只诠释了世界,可是重点在于他们应该去改变这个世界!这句话显示了哲学史上的一大转折点!从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们的工作方式影响我们的心灵,同时我们的心灵也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方式。
一个工厂不断剥削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同时又不断提升机械化水平,这会导致工厂需要的人越来越少,也就是失业的人越来越多,社会问题会因此增加,而这些危机在资本主义的引导下只会加剧,这象征着资本主义正迈向毁灭的道路!
在我看来,他主要研究的领域在于人的心理学、情绪等方向。不理性的冲动。我们会把所有的记忆和经验藏在内心深处。我们可能会很想要某样外界无法接受的东西,因此我们会压抑我们的欲望,这表示我们要努力赶走这个欲望,并且将他忘记!他说的潜意识是指那些被我们”压抑的经验或者想法。“理性思考会扼杀想象力!超现实主义是一个媒介,让创作具有了潜意识的影子!
小结:
从自然哲学到非自然哲学(从自然到人),再到后来的宗教和科学。这其中有几个关键的点,比如柏拉图推崇完全的理性,亚里士多德推崇完全的感官,之后的哲学几乎总是在这二人的观点之间争辩发展。笛卡尔的数学理性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之后由康德总结前人的哲学经验,提出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分别存在一些缺憾,同时他把这两者综合考虑,提出全新的哲学观。康德之后出现了浪漫主义等新的哲学发展形势,而黑格尔再次对哲学历史进行了重新审视,他把历史的元素正式引入哲学,认为历史在研究哲学问题上拥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提出了逻辑的动态变化性以及辩证法的观点,并由此阐释了在哲学发展史中为什么不同的哲学观点会对立出现之后又会归于统一而这样得循环往复。马克思成功地开辟了哲学新的天地,他指出哲学不止要帮助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更要帮助我们改造世界、改变自己!这把哲学的作用和领域再次扩大,提出了哲学应具有实践意义,有力地科学地抨击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提出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观点!之后的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弗洛伊德站在人类心理学和精神领域等角度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对心理学和教育学有突出贡献。在这之后的哲学、宗教和科学”百花齐放“,在我们生活的当代它们仍在发展着,指导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上文的总结也许会有很多不太完整甚至不太准确的地方,大家敬请批评指正。我仅愿通过简单的回述让自己对这本书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希望同大家分享交流!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上一篇:我的休夫日常:富二代美人因前夫们成头号剩女
下一篇:建议未成年人办卡谨慎选择建行
最近更新游戏资讯
- 秋瓷炫老公什么星座(秋瓷炫血型星座)
- 法国电影中的女性符号和觉醒
- 惊人的秘密:颜色政治背后的渗透与分化
- 让BB接受家庭伦理教育洗礼
- 语言礼仪十篇
- 美军欲打造AI战机部队 面临严重伦理问题
-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理论
- 豆瓣9.0分以上|50本好书推荐
- 达尔文的故事赏析八篇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四十)
- 东野圭吾本格推理极致之作《回廊亭杀人事件》开票5折抢
- 辩论赛包含哪些技巧?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徽州醉春丨水墨画里的徽州-婺源篁岭-江岭- 新安江- 西递- 呈坎丨六天五夜
- 心理治疗总论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 苏德超教授的新论文:道德绑架为何难以避免
- 企业社会责任综述十篇
- 政务礼仪的作用(五篇)
- 韩素希出道最大尺度 泄朴海俊指导秘诀 咬牙拍完《夫妇》只有2感想
- 《封神三部曲》:为什么要重述这个神话?
- 输血和喝血真的能帮助女性和老人保持年轻吗?
- 集齐九部《星球大战》,教你如何把家庭伦理拍成太空歌剧
- 这十部顶级英美剧,是当之无愧的业界巅峰,每一部都值得通宵去看
- 邪王宠妻之金牌医妃
- 【博览】《科奖在线》:“破四唯、立新标”典型案例官宣,项目/人才/成果未来可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