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underlying logic: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读书笔记(2/6)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8-08
手机版

  1. 以万达为代表的线下经济和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线上经济,在底层逻辑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从本质上来说,二者都是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和复购率四部分的不同组合。可能一方的做法与另一方不一样,但是双方服务的客户、提供的价值是一样的。就好比一个做鞋子的干不掉一个卖水果的,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太多相同之处。两个人发生争执的时候,一定是因为他们之间有更多的相同之处,而不是不同之处。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是吵不起来的。

  2. 事物间的共同点,不同之中的相同之处、变化背后不变的东西,就是底层逻辑。底层逻辑+环境变量=方法论。如果只教给你各行各业的“干货”(方法论),那只是“授人以鱼”,一旦环境出现任何变化,“干货”就不再适用。但如果教给你的是底层逻辑,那就是“授人以渔”,你可以通过不变的底层逻辑,推演出顺应时势的方法论。掌握了底层逻辑,探寻到万变中的不变,才能动态地、持续地看清事物的本质。

  3. “底层逻辑”并不局限于商业世界。希望你在看到千变万化的世界后,依然能心态平静、不焦虑,本书接下来分享是非对错、思考问题、个体进化、理解他人、社会协作五个方面的底层逻辑,带你看清世界的底牌。

  1. “课题分离”理论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提出,原意指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绑架索要赎金,是绑匪的课题,而因绑架遭受损失,是首富的课题。从法律上来说,肯定是绑匪错了,所以绑匪要接受法律的制裁。但我们站在首富的角度看,也许这种事情通过加强安保等措施是可以避免的,他却因为没有做,导致儿子被绑架,最终花了数亿元赎回儿子。还好最终破财消灾了,如果被撕票,那损失就更大了。到那时,即使用法律手段制裁了绑匪,又有什么用?损失已经发生,且无法挽回。所以,首富这时说他错了,是他真觉得自己错了,不是客气。

  2. 再举个例子:坏人A诱骗好人B进入C的没有锁门的工地,B失足摔死了。这是谁的错?

  1) 法学家(评论家)可能会说:“这当然是A的错,这就是蓄意谋杀,还有什么好讨论的!” 在法学家眼中,谁证据确凿就是谁的错。但是,这种“大快人心”的对错观,不一定能避免类似案件再度发生——法学家做不到的事情,经济学家也许能做到。

  2) 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可能有不同看法:是C的错。在经济学家眼中,整个社会为避免B被A诱骗进入C的工地要付出的成本,比C把工地的门锁上的成本高得多,虽然惩罚C会让有些人觉得冤,但是以后所有工地的拥有者就都会把门锁上了,于是这样的事情会大量减少。谁“社会总成本”低就是谁的错,虽然有时这样的判断看上去不合理,但会比从“纯粹的道义”的角度更有“效果”。

  3) 商人(真实人生事件中的主角)可能这样想:不管让谁承担责任,B都无法起死回生——从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当一件事情出现不好的结果时,责怪、埋怨、后悔都是无用的,它们改变不了结果。B只能怪自己。“谁的损失大,就是谁的错”,比如我的时间比他的值钱,浪费同样的时间,我的损失大。如果将要失足摔死的就是你自己,只能怪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改变事情最终的结果——靠自己,自强者万强。

  1. 法律:维护群体存在的道德底线

  1) 在更多具体的规则当中,法律人克制了对上限的追求,(比如“人人平等”的宣誓性条款都是全人类的共同期待,只是法律不会给这样的表述附加法律责任,变成强制性的义务),法律更多地关注下限,避免本应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律,成为社会的灾难。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保证下限的基础上,努力地追求上限的目标。

  2) 法律是道德的子集,是一旦触犯必然受到惩罚的道德。一个人插队,我们说他“不道德”,但不会说他“没有人性”,因为“保护群体利益”属于道德。一个人因口角之争而杀了另一个人,我们说杀人者“触犯法律”,应当受到惩罚。他们对彼此的谩骂属于对社会影响不大的 “不道德”,但杀人者的举动及造成的结果是会极大地影响群体繁荣的“不道德”。

  2. 人性只涉及两点:追求个体生存和繁衍的本能,来自“自私”的基因。这两点无善无恶。母性,爱美,炫富都可以归为人性,希望最终获得繁衍的机会。感恩和宽容都不是人性。

  3. 道德:约束个体的人性,达成群体的繁荣。

  1)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个体的生存、繁衍和群体的繁荣、衰退有着互为因果的复杂关系。不受约束的个体的人性,一定会使个体彼此伤害:如果每个人只追求自己的生存,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不劳而获”,抢夺同类的食物,甚至不惜杀死同类。那么群体的规模会逐渐变小,小群体中的个体也会因无法对抗外敌而死掉。经过多年的进化,人类的社会属性部分渐渐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规范。这套规范,约束个体的人性,实现群体的繁荣,就叫作“道德”。

  2) 个体之所以愿意接受道德的约束,是因为群体的繁荣最终会让个体受益。道德不是人性的内在要求,甚至在大部分情况下,道德是反人性的。恰恰因为道德常常是反人性的,才需要大量的引导和约束。

  A. 引导,采用的是宣传、舆论等有长效但见效慢的方法,比如通过文化、价值观等引导

  B. 约束,采用的是惩罚、驱逐等“剧烈”但立竿见影的方法,比如通过社会结构、利益结构、法律等约束。

  3) 感恩是道德。感恩的本质是“预付费制的交换”:“你先帮我,我必将帮你”。这将润滑群体的协作关系。

  4) 宽容是道德。宽容的本质是“允许犯错的协作体系”:以协作为目的带来的意外伤害,可以被原谅。这将鼓励群体拥有协作的勇气。

  1. 博弈的智慧:有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博弈。即便我们知晓所有的“戏码”,也无法估量人心的“疯狂”。

  1) 一要靠心态:共赢和感激。用这样的心态“以不变应万变”地参与博弈,可能眼前会吃小亏,但长远看会赢得大利。

  A. “要么共赢,要么不干”: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与世界进行价值交换。价值交换只有一个原则——共赢,即合作双方都可以获得价值。三种心态对应不同的境界:“我一定要赢,你一定要输,为此我愿意费尽心机,不择手段”,这是“鸡”的心态。“我一定要赢。你如果输了,那对不住,别怪我。我消灭你,与你何干”,这是“雀”的心态。“我一定要赢,你也一定要赢。如果一方的胜利要建立在另一方的失败之上,那就不做了”,这是“鹰”的心态。

  B.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每到一个新阶段,我们都要感激上一个阶段帮助过我们的人,尤其是那些在最艰难的时候还愿意信任我们的人。创业刚开始时最喜欢你、支持你的用户,你给予最用心、极致的服务了吗?最初无条件信任你的合作伙伴,你给予最优惠的价格了吗?陪着你吃方便面、睡公司的员工,你给予最丰厚的激励了吗?请记住,雪中送炭,永远比锦上添花难得多。

  2) 二要靠策略:“一报还一报”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在博弈论计算机模拟实验中,重复对方上一次的动作,最终得分最高——重复对方的动作,是最好的“生存策略”。“一报还一报”,是对自己的保护。你的善良,应该有点儿“锋芒”。

  2. 定力的智慧:一切围绕长期价值展开,“It’s all about the long term”

  1) 三条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树洞(树洞只有一个出入口),突然,一只兔子钻出了树洞,飞快地奔跑,然后爬上了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没站稳,掉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条猎狗,最后兔子逃脱了。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兔子不会爬树?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三条猎狗?这些说的都对,但怎么没人问土拨鼠到哪里去了?我们常常会跟丢了“土拨鼠”,就像丢了自己的目标。太多东西抢夺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失去目标,偏离方向。

  2) 在生活中,最容易让我们迷失的,往往是金钱。有些钱,是专门来诱惑我们放弃长远目标的。赚不赚这些短期的钱,做这个选择是艰难的,期间可能会有来自各方的压力,会令人想要放弃,为了更长远的目标,要有定力,或者说“长期主义”。

  3. 选择的智慧:知道有的选,有勇气放弃

  1) 人生是由一连串选择题串起来的,我们要不断地选择:上哪所大学?在哪个城市打拼?做什么样的工作?找什么样的人当伴侣?……人生的轨迹,往往就是由那么几次关键的选择决定的。

  2) 有些人很幸运,他们能在工作中找到意义,并愿意为此付出一生的时间“燃烧”自己;有些人,“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个工作日,工作对于他们而言,只是在固定的时间出现在固定的地点,做着固定的事情——重复,重复,再重复。他们或许想的是,“就这样吧,反正也没的选”;还有些人,他们甚至承受了更多的苦难,也不愿意交出自己的选择权。维克多·弗兰克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送进奥斯威辛集中营, 维克多没有因绝望、恐惧而选择放弃,而选择了高贵地面对苦难,积极主动地活下去。在绝望中选择生存态度的自由,是人最后的自由。后来,维克多终于重获自由,他写下了那本著名的书,《活出生命的意义》。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可能是身陷囹圄却还借用四三拍锄草的音乐家,可能是说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普通人,也可能是意识到自己可以拥有选择权的你。

  3)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和平时代,生活在物质丰饶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拥有许多前人梦寐以求的权利,只是不知道自己有的选,或者也没有勇气选择。有些时候我们意识到自己可以选择,但可能患上了选择困难症:“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都想要!” 想得挺美,当然不行——成年人,更要选择。

  4) 学会选择,常常就是学会放弃:选择一个,放弃其他。选择有时比努力重要,但放弃有时比选择更重要。我们应勇敢选择,然后享受好处,承担坏处。人生的悲剧,往往来自看着前方,又想着后方,最后无路可走。

  4. 如何博弈,如何保持定力,如何做出选择,都决定着人生的走向——选择做某件事情,凭借长期主义形成自己的定力,和这个世界重复博弈。多方共赢,拒绝诱惑,保持定力,勇于选择而不后悔,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能拥有智慧,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1. 在数学这个有公理体系的世界里,大师们几乎从不吵架。在有公理体系的世界里,只有能证明的和不能证明的:能证明,我甘拜下风。不能证明,你就输了。有什么好吵的,打一架多干脆。大师与大师的差异,是智商的差异,不是口才的差异。

  2. 吵架是人文学科才用的“研究方法”, 如经济学。这并不是说,这些领域的研究者智商不如数学家,而是说在这些领域,仅仅靠智商是没用的。因为没有公理体系,只靠逻辑演绎,想要得出不容置疑的结论是不可能的。他们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模型,但是只要举出支持的例子,就总有人举出反对的例子。紧接着,就开始吵架了,都说对方是特例。他们遇到的挑战,远不如数学那么单纯。

  3. 中国人用四个字来形容这种“研究方法”:文人相轻。数学家们说,我们才不相轻,我们相杀。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差别用八个字来形容: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兹杰拉德把“文无第一”这四个字翻译为“The test of a first-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opposed ideas in the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 同时持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别吵了。你们都对。” 但是,你们都对,那我学谁的“更对”呢?如何同时持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呢?实践出第一流智慧有三个建议:

  1) 学李白,也要学杜甫,换句话说,学习经济学,一定要兼听。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最近在学经济学,你问他“你在学习什么经济学?谁的经济学这么认为?” 这时,他只要稍微一愣,就说明,他其实还不懂经济学。

  A. 亚当·斯密,经济学之父,“看不见的手”、分工理论……他的贡献人们耳熟能详,这些理论在今天被称为“古典经济学”, 被放在了书架的最高层;但其提出的“劳动价值论”,在当时就不被他的徒子徒孙--以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供需理论的提出者,微观经济学的奠基者)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所认可。马歇尔提出,价值不是由劳动创造的,而是由用户的需求决定的,比如不管钻石是捡来的,还是人类制造出来的,价值都是一样的。而且,一个人的需求是会变的。比如,当你饿的时候,吃的第一个馒头的价值比第二个的大,第二个馒头的价值又比第三个的大。马歇尔更大的贡献,是提出了供需理论:供需关系决定价格。这个理论让罗纳德·科斯(经济学中最常用的词之一“交易成本”的提出者)叹了口气:当你说供需决定价格时,就预设了一个条件 ——“当所有其他要素不变时”。其他所有要素都不变,这可能吗?你们这些“黑板上的经济学”!

  B. 一些经济学家立刻嘲笑科斯:你的“交易成本”才是被滥用得最多的吧?你说谁的损失大谁负责,因为这样交易成本低,社会福利高。那法院在判案的时候,是不是要调研一下商品的市场价,看看谁的损失大呢?如果市场价格波动快的话,会不会刚宣判就要翻案呢?

  C. 约翰·凯恩斯反驳“新古典”学派:“自由市场” 的逻辑就是有问题的,会导致经济危机,需要国家干预。新古典经济学家们说:不对,你说的是短期,我们说的是长期。凯恩斯说:长期?那时我们都死了。

  D.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关键人物)站出来说:凯恩斯,你才是错的。经济周期是必然的,我可以证明给你看。某些新古典经济学家呵呵一笑:奥地利经济学派,民间经济学家的最爱。在我们主流经济学面前,你就闭嘴吧。

  E. 不同学派对宏观经济学问题的看法

  2) 给每个模型找个反例

  A. 在经济学世界,没有一个观点具有普适的解释力。所有的观点,理论上都可以被驳倒,至少能举出反例。没有一个模型,能解释所有的经济现象。如果有,一定是因为提出这个模型的时候,一些新的经济现象还没有发生,或者提出者没有注意到。

  B. 比如,亚当·斯密认为: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个体追求私利的行为,反而会促进集体利益最大化。举个例子,早餐店卖豆浆油条,是因为老板可以赚钱,让他们填饱肚子,并不是怕你饿着,这个看上去自私的行为,客观上却帮助你省了做早饭的时间,让你把精力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可以赚到更多的“油条”,整个社会的财富因此增加了。这就是著名的“为己利他”的假设。而反例则是著名数学家艾伯特·塔克的“囚徒困境”, 两名囚徒A和B“都不坦白”肯定是最优策略,但太考验人性。就算一方守口如瓶,万一另一方背叛了,守口如瓶的一方反而会被判15年,风险太高。“都坦白”才是理性的选择。但这样一来,个体追求私利的行为,并没有促进集体利益最大化。

  C. 还有很多“为己利他”的反例,比如公地悲剧、1美元拍卖,等等。这并不是说,亚当·斯密的假设是错误的。这个假设在很多情况下依然是正确的。但是,你必须知道,它至少是有反例的。为己,并不都能利他。

  D. 因此,验证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一个经济学观点,不仅要看你是否认同能证明它的例子,更要看你是否理解能推翻它的例子。如罗曼·罗兰所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3) 每个理论都有前提,是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素养。我们分析一下“价格决定成本,而不是成本决定价格”的对错:

  A. 正面例子:卖钢笔的人说它的成本是180元,200元卖给你,不贵。可我认为“在我心里这支钢笔就值100元,再贵我就不要了。”于是,卖钢笔的人为了做成这笔生意,只好回去降低成本到90元,再100元卖给我。

  B. 反面例子:这句话有一个前提,就是“当所有其他要素不变时”。很多人,都把这个前提扔掉了。这里的“其他要素”可能是科技,也可能是政策,等等。比如技术进步使钢笔变成了流水线工业产品,钢笔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从90元降到了50元,销售钢笔的利润就从10元涨到了50元,钢笔行业一下子变成暴利行业。大量企业家疯狂地进入这一行,分享这个暴利,新进入者通过价格战获得竞争优势,钢笔价格的市场价从100元一路降到了60元,利润重新回到了均衡状态下的10元,这时,成本的降低,决定了价格的降低。事实上,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本降低,令整个世界的东西,都变得越来越便宜。那么,“价格决定成本,而不是成本决定价格” 这句话没错。

  C. 所以,这句话表述的,只是单一市场里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忽视了不同市场之间、生产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很多人忘了这句话的成立是有前提条件的。

  D. 科斯定律最流行的版本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或足够低的情况下,不管最初资源的主人是谁,资源都会流到价值最高的用途上去。简单来说,就是“谁用得好就归谁”。 很多人听到这句话马上就兴奋了。他们自动在脑海中划去了科斯定律中“交易成本足够低或为零时”这个前提。事实上,科斯晚年的时候,曾经专门写文章解释这个不断被提到的问题:在真实的世界中,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而且可能是很高的。后面的推论未必会发生。可惜的是,大家只记住了推论,而忘掉了前提。

  E. 记住查理·芒格说的:“如果我不能比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更能反驳这个观点,我就不配拥有这个观点。”这样,你才能时刻提醒自己,每个理论都有前提。

上一篇:侵权责任法小孩侵权如何处理?
下一篇:锡林浩特1月天气预报 锡林浩特西乌旗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