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民 画 家 米 勒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8-09
手机版

  这时,夕阳向晚了,播种者的“雄姿”一直融于暗红的夕阳逆光和黄昏的暗影中,他脸上的线条是模糊不清的,他的神色是模糊的,读者完全想象得出是坚毅、顽忍,对生活充满信念和热望,他希望播下的是温暖,收获的是幸福,他向大地铺写自己的宣言,整个画面色调十分低沉、朴实、沉稳,健壮高大的农夫,像泥土一样坚忍、厚实。暗红的夕阳和黄昏的阴影,虽然投射在劳动者脸上模糊不清,但分明透出劳动者的喜悦,这是苦涩生活中的一种神秘之美、朴实之美。米勒喜欢乡村的黄昏、残阳、夕晖,模糊的景物,昏暗的光影,朦胧得像诗,像印象派的大自然景物,正是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给画家抒情的艺术空间,充满创造力和蕴含着难言的艺术魅力,凝练着画家对生活深刻而细致的感受。

  他说:“他们沐浴着夕阳的光,肩上负着重荷的模样,是多么平稳和壮观啊!那是美,而且是神秘。”只有走进生活,真正体验乡村劳动者在夕阳向晚、赶着活路的农民,才会有这动人感悟、蕴含着真实的艺术魅力。

  凡·高是米勒的粉丝,追星族。米勒的《播种者》深受梵·高喜爱、推崇。凡·高用他火焰的色彩,一再重复临摹米勒的《播种者》,这不仅寄托着凡·高对贫困农民的深深的同情,也反映出凡·高对基督教徒吃苦耐劳思想的深切感受。

  米勒是最接地气的画家,他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土地,没有过离开农民,他已是他们中的一员,只是一手拿锄头,一手拿画笔,在他的色彩和线条上的奏鸣中,永远是田野、土地、庄稼、农民,还有伴随他们的家禽、牲口和狗。

  走廊里另一幅画,便是米勒的杰作《依锄者》,这幅画又是黄昏,薄暮降临,一位壮年农夫被累得倚锄小憩,背景是辽阔的田野,无边无际,空旷、孤独、沉寂,连棵树都没有,劳作的农夫一脸倦色,身穿土布粗衣,满身泥土汗渍,脚下是翻开的泥土,画幅中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农民的悲剧命运和他们隐含着坚忍力量的悲剧性格,那呆板的表情中透露出苦涩不堪的靥容,他不知欢乐是何物,长期艰苦沉重的劳动弄得精疲力竭,狼狈不堪。但他的眼睛迷惘地望着远方,他的嘴微张着,走近画面似乎能听到沉重的喘息声,“他要伸一下腰,喘一口气”“他自从来到人间,何曾想过欢乐?”(米勒语)这是艺术家的自白,通过画面,从那农夫结实有力但过于疲倦的形象中,我们可体会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活,纯朴和充满无奈的悲哀,依锄者稍事喘息,这具有典型意义细节的描绘,给人深刻的悲剧感。

  米勒让劳动者在疲倦不堪时停下来轻轻地叹息一声,他说,“这是大地的呼声”,是劳动者对不幸命运的抗争。千百年来农民不都是这样默默挣扎着生存下来,一代一代在土地上而劳作?简直是一幅耶稣受苦受难的“农民版”。那位劳累过度的男人,拄着锄柄,弓着腰,用锄柄支撑着疲倦的躯体,他的神色阴郁,眼睛迷茫,木然地望着远方,远方是什么?是幸福吗?有挣脱贫苦的方舟吗?脚下是荒凉的土地,满布着沙石和野草,疲惫的农夫倚锄大口地喘息,大滴大滴的汗粒从脸颊上流淌下来。从那苦涩不堪的脸容上,看出他已经精疲力竭了,烈日吸去他多少汗水,生活的风雨几番折磨着他的生命,他无力站立起来,只好用锄柄支撑着瘦弱的躯体……

  这就是农民,世世代代是农民用结满厚茧的双胛支撑着历史的天空,他们呆涩的眼睛是迷茫和空虚,又蕴含着希望……

  米勒喜欢画面的时间背景是黄昏。黄昏,按说不管在哪里都应该是美丽的,夕阳在山,人影散乱,落晖斑斑,夕阳是温暖的琥珀色的阳光,把横阔的天地拉得遥远、空旷,天地宇宙是壮丽辽阔的感觉。但是在米勒笔下,黄昏总是给人苍凉、悲戚、倦庸、孤独的意韵,他画面的色彩都是沉着、凝重、冷清,这和画家情绪一致,所画主人公的情感一致,乡村的生活庄严、静谧,和单纯朴素的大自然魅力一致。

  长期农村生活,塑造出米勒的沉默性格,隐忍、坚毅的个性。有时他也喜欢晨光、浓雾叠叠透出一缕灿烂的阳光,树木像镀上一层金色,泥土土垡也反射出亮光,天空朝霞出现温暖的鲜艳。这是米勒绘画中少有的现象,那是大自然强烈生命力的再现,阳光、彩霞、阴云,斑驳陆离,这对立的因素又构成一曲和谐的交响乐。这是大自然的欢乐颂,实际上是画家郁闷情绪的倾泻和对美的渴望。

  “我就是农民,农民中的农民!”米勒说,“我不属于浮华的都市……我要把农民画进艺术里!”于是《晚钟》出现了。我久久地站在《晚钟》画框前。

  这是他又一幅杰出的代表作,画面背景是辽阔的田野,远处露出教堂的塔楼的尖顶,夕阳的灰红,画面的主体,一对中年夫妇,听到教堂传来悠远的钟声,立即停下手中的活儿,低着头,站在田野上,默默祷告,聆听上帝的声音。身旁是他们劳动的工具。

  落日的余晖温暖,却也忧郁,刚翻过的土地像海洋一样波涛滚滚,无边无际。垂首而立的夫妻停下手中的活路,双手抱十,虔诚地祈祷,他们显得心平气和,顺天安命,任凭上帝的恩赐和惩诫,他们从不唠叨,不怨不恨,也从不为生活的艰难而痛恨命运的不公,当然也没有过多的奢望。《晚钟》迷人的艺术魅力是光、色彩、影,落晖飞洒在田野上,耕过的土地泛着波浪,像大海一样雄阔、浩瀚,垂首而立的男女在逆光中显得高大沉重,和地平线交叉成双十字架形。

  画面上既不见教堂哥特式建筑,高高的钟塔,更不见钟的影子,但读者似乎听到,一声声凝重而忧郁的钟声隐隐传来,大地一片宁静,万物都屏息静听,画面弥漫着庄严圣洁的宗教气氛。夫妇垂首站在自己血汗耕耘的大地上,不言而语表达了劳动者的虔诚、忠厚和听凭命运之神摆布的无奈和顺天安命的姿态。这是逆来顺受的草根阶层的小人物的凄苦命运,沉郁的精神状态和隐忍的悲剧性格。米勒的画面上的色彩都比较沉着、浑厚,与画家的情绪一样,在朴素中他又追求色彩的多样性、丰富性,极力地表现大自然的庄严和静谧的魅力。

  米勒有天生的农民气质,一身汗水一身泥,拿画笔的手也像老农民一样,磨出硬茧。他衣着破旧,皮肤粗糙,脸上过早地出现皱纹,苍老的目光沉静、淡定。他站在农民堆里,谁也不会辨出他是举国闻名的大画家。

  其实,在欧洲,在法国,画家、音乐家、诗人、作家,都是极普通的,这是一种职业,并非比别的职业伟大,像银行家、企业家、商贾老板一样,只是工作的对象不一样。当然,你成功了,事业辉煌,令国人震惊,才受到应有的尊重。

  米勒的名气并不显赫,他像农民一样辛勤耕耘,一种虔诚、质朴、善良和坚忍的基督教徒的牺牲精神。他不是艺术家深入生活,也不是像陶渊明那样辞官归里,以殉道者的精神,过着一种艺术化的人生,把乡村生活审美化。

  他不像那些山水画家,游遍名山大川,把激情泼向烟村雾树,枯藤老树、山泉飞瀑,他笔下几乎都是普通农民,播种者、依锄者、簸谷者、收割者、晚钟做祈祷的农民夫妻、牧羊妇,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他们的辛勤、劳苦,生活的艰难,都出现在他的画布上,没有对备受艰辛的农民生活体验和同情,不理解农民的虔诚的基督教思想,和安贫乐道的道德伦理,你很难画出农民的精神风貌,塑造出活生生的农民形象。

  米勒有着农民的沉默、敦厚、朴拙的性格,他不事张扬,甚至拒绝加入法国巴黎艺术家协会,他一年到头劳作在田野和画案,他的生命融进绘画里,他的汗水流进了大地。罗曼·罗兰说,“他的一生从幼年到老死,不但过着辛苦的农夫生活,甚至有农夫的热情和偏见——对土地强烈的爱……他不但能描写大地,也能耕作大地。”

  人生是个谜,宇宙是个谜。米勒临终时,有一头受伤的牡鹿跑到他家院子里,死在那里,几天后,米勒告别了人世。(郭保林)

上一篇:LX-039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I期临床试验 2022-
下一篇:形容脚踏实地的诗句万丈高楼平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