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8-09
手机版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1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酒店妇女形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古代文学中“酒店妇女”形象,但确切的说“酒店妇女”一词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并不存在。据考证酒店作为饮食场所在春秋战国即已出现,而作为固定行业名称则在南北朝才开始出现,如《南史·颜延之传》:“文帝尝召延之,传召频不见,常日但酒店裸袒挽歌,了不应对。”[2]但这种称呼在文学作品中并不多见,“酒肆”“酒家”还是更为普及。因此将古代文学作品中与酒店相关的女性形象称为“酒店妇女”并不贴切,如果追本溯源那么“当垆女”是大概更能概括其含义,古代酒店中放置酒的台子被称为“垆”,因此“垆”字也成了酒店的代称,“当垆”就成了卖酒的意思。因此“当垆女”一般指卖酒女或酒店女主人。本文中“酒店妇女”一词实为“当垆女”的现代称谓,即指酒店的女主人或买酒女。只是为迁就当今时代的语言习惯,而称“酒店妇女”。酒店妇女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是《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有关卓文君的描述。从这个才子佳人故事开始,“美女当垆”成为文人笔端的花朵,一代一代的绽放着,更绚丽多彩,也更迷离复杂。

  1.1酒店妇女整体形象的整体演变

  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被今人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上古(先秦、两汉)、中古(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近古(明清鸦片战争前)。[3]这一分法的科学性我们在此不做讨论,最起码它对于我们研究古代文学中的酒店妇女形象的演变历程来说,是正确的。古代文学中酒店妇女作为主角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大概应是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开始,这一段的描写为我们奠定了当垆女明快健美的基调,此后,乐府诗中的《羽林郎》《陇西行》更可见一斑。而到了《西京杂记》《世说新语》等笔记小说中以及后来的传奇话本以及唐诗宋词,则是豪放洒脱的“胡姬”,如李白的“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胡姬招素手,延可醉金樽”但是随之王朝落日的到来,她们的形象也染上了沧桑。而到了明清以来,社会安定了,则出现了是女豪杰与女夜叉并存、顺从者与挣脱者同在的的分裂形象。这些丰富的人物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时代画卷。

  1.1.1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汉代文学被汉赋“铺张扬厉”四字奠定了风格,人们也理所当然的认为它就是汉代文学的风格,而由汉乐府所代表的另一种风格,似乎为人们所遗忘。汉代酒店妇女的形象其实也代表了汉代文学清新明丽的另一种风格,在《乐府诗集》中的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谣中有许多这类作品,《陇西行》和《羽林郎》就是这类代表。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酒店妇女的形象多是年轻美貌,明丽但不轻浮,活泼但不。如辛延年的《羽林郎》中:“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4]极尽笔墨写出年青的胡姬独自守垆卖酒,在明媚春光的映衬下的艳丽动人。前人评此句云:“须知不是论鬟。”可谓一语中的。在明丽诗风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活泼可爱而又勤劳坚韧的女孩。同样,在《陇西行》中我们看到的是持门有方的“好妇”,她“颜色正敷愉。”又知礼守节,作者的一句赞叹“取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充满了赞美艳羡之情。这也代表了这个时期一般士人对酒店妇女的评价。

  1.1.2美艳胡姬到沧桑

  两汉以后到了魏晋时期,酒店妇女依然是人们心中美丽而有节操的明快少女,但是已经开始出现分裂。刘义庆《世说新语》与无名氏的《西京杂记》(一说是葛洪作)中对当垆女的不同描述就体现了这一点,《世说新语·任诞》:“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沽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5],而与之不远的《西京杂记》中对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描写,则相对有贬义。其中记载:“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居贫愁懑,以所着鹔鹴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既而文君抱颈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贳酒!”遂相与谋,于成都卖酒。相如亲着犊鼻裈,涤器,以耻王孙。王孙果以为病,乃厚给文君,文君遂为富人。文君姣好,颜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然终不能改过,卒以此疾至死。文君为诔,传于世。”[6]这两则描写对比,前者不光有美色,且具有妇德,而后者“放诞风流”四字尽现春秋笔法,也体现了人们对当垆女认识的变化。而以后一直延续到唐代他们的形象可用这个词形容——“美艳沧桑多是非、。”唐代是诗酒的时代,也由此当垆女和文人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大唐帝国的最辉煌的时代也是当垆女的春天,她们不单受到文人们的青睐,而且也多与之神交,唐代文人比任何时代的士人都爱酒,其实他们爱的不光是酒,还有那美貌绝伦,蕙质兰心而又开朗活泼的当垆女——胡姬。所以在盛唐诗人的笔下当垆女和前代文人笔下的当垆女没什么两样,如有李太白的“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酒肆留别》)“胡姬招素手,延可醉金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其一)“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江夏行》)“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前有樽酒行二首》),杨景山的“珍簟华灯夕阳后,当垆理瑟矜纤手”(《大堤曲》)“妍艳照当头,春风好客留,当垆知妾惯,送酒为郎羞”(《胡姬词》)可是随着盛唐气象的陨落,胡姬女也由阳光少女变成沧桑,这一转变在唐诗词传奇讲唱艺术和后来出现的话本中都体现得十分明显,也许是生活的变迁,盛唐之后的当垆女已不是纯粹的当垆女,还兼任歌女的成分,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青楼色彩逐渐加重[7]。而我们中唐以后的文学作品中,这类形象,都是经过时代沧桑的中年,她们曾经年貌俱佳,可如今已年长色衰,都怀着一份生活的重担经营中小小的酒店维持卑微的生计,如《孟姜女变文》《茶酒论》中的描写。这一描写传统发展到宋代话本出现了更多的同彩,当垆女依然貌美,但却更加薄命,做人不成,最终沦为鬼,洪迈《夷坚志》中金明池人鬼恋正是这样的例子。洪迈是道学家,所以他的作品中直接让共历生死的人鬼恋中的女鬼直接死亡,绝无半点怜惜。而宋元话本对她的描写则同情居多,结局也好了很多,虽然终不免为鬼的命运,但是,让她死后容颜不改,成全了爱人,还让吴生给了她名分。这已经算是让这些沧桑少女有了好归宿了。

  1.1.3沧桑到泼辣悍妇

  也许是宋明理学的作用,也许是为取得化美为丑的艺术效果,不管出于何种原因,美丽的当垆女从宋代往后,外形不再明丽美艳,她们有的是粗豪、勇猛、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更有临危不惧的胆识、谋划周全的精细、善于应变的机敏,《水浒传》中的“母大虫”和“母夜叉”可以算是她们的极致。《水浒传》从民间传说到成书经历了宋、元、明三个朝代,所写人物有七八百人,其中女性人数仅为全书总人数的十分之一,但在有限的对于女性的叙述中,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武松在孟州杀人,逃到张青酒店,孙二娘巧妙地把武松化装成行者,从而免除了一场灾祸;顾大嫂软硬兼施劫牢救二解、混入敌牢救史进更显机智细心。她们是女英豪,但更是泼辣悍妇,试看水浒中对他们的描写:

  1.2卓文君形象的特殊处

  如前所述,当垆女受士人青睐始自卓文君的“当垆卖酒只为情”,虽然一篇篇当垆女的浪漫诗章在各个朝代有着不同的演绎,但卓文君的故事却依然牵动着士人们才子佳人的梦,他们从未停止的演绎着这个美丽的故事。然而,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文学,不管故事老套的演绎,但思想境界终归不同,卓文君的形象也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1.2.1.历史上的卓文君

  历史上对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描述并不多,只四百余字。《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临邛多富人,卓王孙僮客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请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临。临邛令不敢尝食,身自迎相如,相如为不得已而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时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心说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令侍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不材,我不忍杀,一钱不分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谓长卿曰:‘弟俱如临邛,比昆弟假贷,犹足以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车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卢。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既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与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8]太史公笔法精炼,秉承春秋笔法非大是大非不轻易露褒贬之情,对二人私奔行为也未给予道德审判,只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叙述。所以我们可以说历史上的卓文君当垆只是短暂的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她的形象在此是模糊的,不清晰的,除了知道她“好音”“新寡”之外并不知道其他的有关信息。当然这不明晰的的形象也为后人的不同演绎提供了不方便。所以,到了后人笔下,她或为追求自由爱情而挣脱家庭束缚的自由女性代表,或为厌倦功名富贵,甘心过着市井闲人的隐逸之人。

  1.2.2.多才多艺的当垆女

  如上述,等过完汉代那个文化政治昌明的时代,人们总是把二人私奔之事结合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予以评论,由此魏晋时期人们开始对“凤求凰”的故事开始关注和评论。如前文中说过的《西京杂记》中所说的,这一时期人们对卓文君的评价是“为人放诞风流”,因此她的形象是“姣好”而“风流”的。等到了唐代有《司马相如琴台》等诗的出现,也算是对美女明君的渴望了。但卓文君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明丽而清晰的,只是从此时开始,她的当垆形象被逐渐夸大,逐渐的趋向于一个“完美的不折不扣的”当垆女,这在人们对唐诗做的补注中散见。

  1.2.3.纲常的拥护者和伦理的挣脱者

  今人认为中国封建社会以宋代为分界线,由高峰走向没落,而文学是绝对不能这么说的,因为古典文学进入宋代以后,还有更多的成就。但是,卓文君的形象从宋代开始出现了分裂,分裂的原因或许是时代精神所致(宋明理学)或者是人类智慧的发展导致对事情认识的不一,我们在此不做讨论。但是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一时期人们对卓文君私奔之事的分裂认识,一方面,肯定卓文君爱才的举动,另一方面又否定她悖理的行为。以现存的二十八种文君戏为例,仔细分来不外乎两类,一种站在才子佳人理当婚配的立场,赞美反抗,如孙柚《琴心记》和袁于令的《鹔鹴裘》,一种是站在对立面,想以剧本惊醒世人。后一种的立场的人似乎发现了他们的方法不得人心,于是,改头换面,将私奔之事美化一番,使其尽可能的合乎礼教。如朱权的《卓文君私奔相如》让文君始终坚持“男尊女卑”的伦常;无名氏的《汉相如献赋题桥》让卓文君的婚姻成了一个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正常”婚姻;而汤式的《风月瑞仙亭》更洗掉了卓文君的“私奔”形象,让她只是“及笄未聘”而心属相如之才,如此等等。[9]可以说现存的文君戏一大部分是后者的版本,而最优秀的确是前者。但不管怎样,它们造成了两个分裂对立的卓文君形象:纲常的拥护者和伦理的挣脱者。

  2酒店妇女形象所蕴含的价值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倘若浏览一下伟大的文学作品,就会发现它们都表现了一个深刻而经久的特征,特征越经久越深刻,作品占的地位越高。那种作品是历史的摘要,用生动的形象表现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性格,或者一个民族的原始的本能与才具,或是人事演变的最后原因”。[1]酒店妇女形象具有“深刻而经久的特征”,在中国古代文学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中国古代士人都有个宏伟的人生目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此他们笔下的文字无不寄托着这个理想,因而也必然具有丰富的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伦理、文化、艺术三个方面。

  2.1.伦理价值

  当垆女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特殊群体,她们所处的酒店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热闹地方,而饮食服务业自古就是社会的窗口,尤其是酒店女主人更是引人注意的对象,在他们身上可以反应一个时代的风气,而人们对她们的评论和看法则体现了当时的伦理价值观念。

  2.1.1当垆女的形象体现了对自由平等的两性关系的向往。

  当垆女的形象从卓文君开始就在追求自由爱情,挣脱家庭束缚,这一点在汉乐府辛延年的《羽林郎》,其云:“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2]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女子之美,作者采用了铺陈夸张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年少当垆的美艳胡姬;而她绝不软弱,反抗采取了巧妙的斗争艺术;结尾更是是喜剧性的戛然而止。这里的胡姬不单是追求的前夫后妇的关系,她更看重的我想是人格的自由平等。“家奴”本不过是条看家狗,却混充高贵的“金吾子”招谣撞骗,而“酒家胡”虽地位低贱,然究竟不必仰人鼻息过生活,在“高贵者”面前她坚持的是“贵贱不相逾”,寻找的也许是“自由为连理”。这些比同时期的《陌上桑》中罗敷靠夸耀自己的丈夫来拒绝使君,更显得对健康两性关系的向往。同样,在后来的当垆女形象中都传承了这一特色,所以《世说新语》中的当垆妇可以坦荡的睡在异性的旁边,从《夷坚志》到《情史》再到“三言”中的《金明池吴清逢爱爱》爱爱的形象也一直没变,而宋明以来的戏曲不管将卓文君怎么改,都改不了她总是一定程度上违背父命的与司马相如生活。连《水浒传》中的“女强盗”在丈夫父兄主张不对的情况下,也会做出惊人之举。

  2.1.2对“仁”与“智”的推崇是当垆女的共同特点

  张岱年先生在其《中国伦理思想研究》艺术中得出这个结论:中国的社会史伦理性社会,而控制中国伦理思想主流的是儒墨显学,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又是对“仁”与“智”的推崇。[3]在多姿多彩的酒店妇女人物中,她们对“仁”与“智”的推崇体现了国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我们不能知道当初卓文君为何对司马相如意见钟情,但是从后人的演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是由于“落魄书生万古心”,即对司马相如才能的肯定与同情。同样在唐代文人之所以那么热衷的去胡姬酒肆,无外乎胡姬能歌善舞而对他们的才华给予肯定并与之唱和,所以李白在提出“踏花落尽归何处”自己又回答“笑入胡姬酒肆中”原因在于,胡姬们对他们的崇拜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而酒的作用又加深了这种崇拜和流连程度,所以才有“天子呼来不上朝。自言臣是酒中仙”的千古佳话。

  2.1.3对隐于市的自由精神境界的向往

  中国古代的士人讲究“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隐于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古今士人认为隐的最成功的是清代的纪昀,而“隐于野”的也不胜枚举,最知名的算是陶渊明了,但说到“隐于市”,还没有哪位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但“隐于市”确是无数文人的追求,自己本身不能做到,那就只能让自己笔下的人物成为理想的化身了。这种现象是从宋代开始的,因为在宋代士大夫在禅宗的影响下,终于完成了外在与内在的统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冷静踏实成了他们的生活作风,他们只是把自己的理想诉诸笔端,而且是不动声色的叙述。这样,在宋词中才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素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贺铸《小梅花·菩萨蛮》)的华章,才有了后来戏剧中不断将把司马长卿与文君写成一对隐姓于成都酒家的神仙眷侣,如明代的传奇《凤求凰》的描述,其首出梗概云:“蜀郡文豪,临邛女侠,才情雅合成双。幽居作赋,书剑偶游梁。回马都亭访故,逢奇艳,独怨秋霜。瑶琴里,芳情暗度,邂逅夺孤凰。穷愁无计遗,解裘贳酒。四壁凄凉。共当垆涤器,共笑清狂。凤召宠征入诗,酬知遇谏猎长扬。标奇迹,通夷定蜀,归隐茂陵乡。”作者最后也花了大篇幅对他们的逍遥生活做了一种

  2.1.4当垆女的形象的不断塑造体现了人们对“健妇持门”理想的追求。

  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低下已成不争之事实,然而,低下之外,男权社会对他们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班昭的《女戒》开始,似乎就让她们不单要成为男性温柔的玩具,还要成为他们的一种智能工具——贤内助。男性通达时她们要躲在成功的光环背后,默默地等待着男子的回眸施舍,男性穷困时她们是坚强的后盾,而且还要等待说不定那一天丈夫实在混不下去把自己当成商品卖掉的准备。这些是当时女性的命运,而最重要的是他们对她们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健妇持门,即人们通俗的说“男主外,女性内”、“外强不如里强”等等。酒店妇女就被当成这一类理想女性的典范来塑造的,卓文君无论在《史记》《汉书》《西京杂记》还是后来的《当垆记》中都是在司马相如最困难时出来支持他,并为他出谋划策的角色;《水浒传》中更是如此。而说的最露骨的是《陇西行》中的“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取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而象卓文君类的女子,在持家有道,使夫婿飞黄腾达之后,却不得不悲吟《白头吟》、数字诗。一方面,要求女子是温顺的小猫,坚守三从四德;另一方面,又让她们做持门的健妇,旺夫贵子,这是中国社会独特的社会理想,而这一理想,在酒店妇女身上体现的淋淋尽致。

  2.2文化价值

  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的血脉,中华民族之所以遭受那么多苦难,而文化血脉犹存,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先辈不是用他们的智慧去开疆扩土,而是用他们的智慧建造“文章”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以说每一部传世至今的文学作品中的光彩照人形象,都有其不灭的文化价值,酒店妇女的形象亦不例外。

  2.2.1酒店妇女形象体现了当时社会酒文化的特色

  在中国几于年的历史中,围绕着洒本身,其实便已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系列。这在整个中国文化中,在整个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都可谓独树一帜。而酒店妇女天生就与旧结缘,在她们的生活中少不了酒也离不开酒。而我们研究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酒店妇女形象自然也少不了对酒文化的分析。首先,我们看到的是这类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时代酒文化的实体文化如酒器、酒旗、酒楼等的特色。就以前文中举的例子来说,先秦两汉并没有酒文化或酒的专著,所有有关那个时代酒的记录都是从其他文献的摘抄,《史记》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所以,我们读《司马相如列传》不光是看其所著大赋的词章华美,更重要的是看其所体现的酒文化。举例来说,“着犊鼻裈,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就可看出这时的酒可能是没有过滤的“浊酒”,然后我们由《羽林郎》中“清白各异樽”可以假设汉末清酒也出现了。由此我们推断清酒在西汉时可能还没出现,进而经过其他渠道我们研究可发现至迟在唐代出现。同样我们参看不同时写作文君相如故事的作品,对他们的经营酒家的不同描述,可以反映不同时代的酒店实体文化特色。其次,我们还可以从对酒店妇女言行的记述中感受,酒文化的内质,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作赘述。

  2.2.2酒店妇女形象体现了当时社会及时代特征。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非文学作品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从中学语文教材的角度来看,关于阅读及阅读教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文学作品。很多理论的应用,也以解读文学作品为主,非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文章学、阅读学、文体学等相关研究成果表明,中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的非文学作品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而不仅仅只有实用性、工具性。并且,非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类型与文学作品既有彼此交叉和渗透的一面,又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价值和意义。

  诚如段国梁在其硕士论文中所言,非文学作品不同于文学作品,但要界定其概念,却并非易事。在众多文体分类研究中,非文学作品的概念仍然是个说不清楚的问题。完全科学准确的分类方法,至今也没有出现过。但是,本着灵活科学的原则,结合文章学、文体学、阅读学等学科的相关分类,以及中学语文教学,分析两者异同,便可以得出一个相对科学的分类。本文所研究的非文学作品主要是指与文学作品不同的功能和目的的一类文体,包括说明文、实用文和一般议论文。

  教师在讲解非文学作品阅读的时候,通常会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提取信息、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上。但对于语文课程及其教学,学科整合的同时必须保留并突出语文学科的特性。在非文学作品的教学中,这一要求尤其突出。这一点无疑是对语文教师的文体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看,非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观立意

  明代王夫之曾提出,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统帅,没有统帅,那些由字、词、句组成的“军队”则是一帮乌合之众。选进中学语文课本的作品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非文学作品的立意并没有特别关注,将教学内容多放在具体的文体知识,甚至在教学过程中偏离语文学科特性。学习叶圣陶先生《苏州园林》时,作为说明文学习,教师设计教案是多从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出发,概括说明对象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从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教学的重点落在文章所运用的分类别、作比较、引用等说明方法的学习;最后回归到说明文语言特色的整体把握。这样的教学把握是抓住说明文的文体特色,是可以体现语文学科特色。但从立意角度来看,叶圣陶先生在创作《苏州园林》一文时,绝不仅仅是作为一篇规范的说明文教学,更深角度上是慨叹中国建筑的魅力,想传达给读者的也是一种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非文学文本教W中,教师当然不会再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忽略这一点,但立意的深刻与实践的落实以及落实的程度都是值得语文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

  2品语言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外衣,品味语言魅力是文学作品赏析并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相较而言,非文学作品是以客观性地再现事物特点、功能、用途或阐明事理为主,语言教学主要体现在准确、简练、朴实几个方面。例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中“比较”、“几乎”、“约”这些词都可以体现文章用词的准确性。作为驳论文的典型代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简单一个“中国人”在文章中就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如“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指的是“所有中国人”;“假使这也算是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指的是“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指的是“大部分爱国的人民”。不同含义范围的用词更能体现鲁迅用词的精准。同样,讽刺的语言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文章第九段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如“脂粉”比喻统治阶级的欺骗性宣传;“状元宰相”比喻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比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语言极富有力道,直击人心。由此可见,非文学作品的语言也是值得细细品味,抓住不同文体的特点,或赏其严密性,或品其深刻内涵。

  3看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外部表现形式,是构建中心思想的骨架。文学作品同样也追求结构的严谨、完整、统一。叶圣陶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议论文展开议论是以说服读者为目的的。一个完整的证明,必须由论题、论点、论证几个部分组成。这几个部分也既是构成议论文特点的要素,也是议论文严密行文结构的体现。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为例,文章总体结构为“总一分一总”,开头总领全篇;然后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分论敬业和乐业;最后总结全篇。全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如果说《敬业与乐业》是典型的议论文结构,那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则是从另一个方面构建议论结构,即驳论文结构:首先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然后通过两个方面驳斥论敌的论点,即针对对方的三个论据,运用层层剥茧的方法,指出其虚伪性和欺骗性,抨击其卖国行径;以及正面歌颂我国有史以来前仆后继战斗着的中国人民,揭露反动派凶残毒辣的行径,驳斥论敌的论点。最后立下自己的论点:从古至今都有不失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行文严密,论据一步一步展开,直击论敌心脏。

  4鉴手法

  文学作品之所以吸引千千万万的读者,源于它多样化的艺术魅力。选入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优秀文章,更是集大家之典范、承时代之气息,融贯古今、博采中外。其魅力之源很大一部分在于它的表现手法,写作上称之为写作特点。常用的表现手法有:以小见大,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象征,悬念,伏笔,铺垫,渲染等20多种。非文学作品中文学作品中的叙述,娓娓动听,平中见奇;议论则入情入理,指点开合;说明综合多种说明方法,多角度表现说明对象。表现手法的学习主要是体现在各种说明方法、论证方法上,但其中不乏有运用更为生动的手法。以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为例,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在精读1、2两段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思考生动形象的根源在哪里?引导学生对修辞格的运用的关注,原来说明文也可以这样来写。学生在阅读思考后发现文章1、2两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学生从初有体会其语言不同于以前学过的说明文到思考原因,到体会到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到,说明文写作手法并不仅仅局限于各种说明方法,更是有其生动形象的表达,带来全新的体验。

  5理思维

  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较于文学作品的写作思维非文学作品既有形象思维,更多的是逻辑思维,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挖掘、体会思维之美。从议论文文体来看,要表达鲜明的立场和观点,要以理服人,在论证过程中,就要体现出思辨美。思维清晰、条理清楚,雄辩的事实让人折服,对问题深入浅出,一分为二的分析都是具有教学价值。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为例,“初步了解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是本文学习的一大教学目标。以论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来看,作者就按照“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确立创造性思维方式――拥有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坚信人人都有创造力――创造性人才必备的条件”的行文思路进行有条不紊的论述。而对于说明文而言,说明顺序的安排正是作者思维方式的体现,从《故宫博物院》一文来看采用的

  说明顺序是先总后分再总。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学生在这一类文章的学习中除了各种写作的方法的学习之外,更是一种写作思路的反复训练。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学 外国文学作品教学 教学研究 综述

  胡适翻译的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等4篇外国文学作品于1920年进入了中国第一套中学白话文教材《白话文范》。自此,外国文学作品进入语文课程已近百年,并由此改变了语文教材的结构,丰富了语文课程的内容,开阔了母语教育的视野,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情感培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占比越来越重,人们对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研究也日渐重视,尤其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诸多研究者从不同维度对此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拓展了研究视域,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材的编选和教学策略的选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因此,对近百年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有利于促进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理性开展及语文价值的有效呈现。

  一、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研究进展

  相关研究大致可以以1979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1.1979年以前

  通过查阅知网全文数据库、晚清和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翻阅《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中国语文教育史纲》《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母语教材研究》等资料发现,1979年以前关于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尚未形成明确的研究意识,偶尔的只言片语也只是附着在其他关于教育教学的文章或资料中,未发现完整意义上的相关研究成果[1~6]。

  2.1979年以后

  真正成文的研究成果始于1979年。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研究情况,首先以“语文”并含“外国文学”作为主题检索词,对知网全文数据库进行精确检索后,手工剔除了不符合的条目,最终1979-2015年间的141项成果被确定为研究样本,其中期刊文章65篇、硕士论文76篇。在相关信息的甄别过程中发现,1979-1999年间有关论文共有13篇,其中1979年1篇,1980~1989年3篇,1990-1999年9篇;2000-2015年间有关论文128篇,其中期刊论文52篇、硕士学位论文76篇。研究成果年度分布具体见图1。

  3.研究进展分析

  (1)数量增加

  以1979年为界,之前还没有真正成形的研究成果,之后至1999年21年中研究成果仅13项。但21世纪以来,主要是新课程改革之后成果明显增多,2001-2010年10年间成果有51篇,其中期刊论文35篇、硕士论文16篇。2011年之后,每年的成果更是都超过了10篇,5年成果总数达到77篇,超过了前面31年成果数量的总和。仅2014年的成果就有24篇,是20世纪80-90年代20年成果总数的两倍。

  (2)质量上升

  1979年之前普遍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形成专项研究成果。1979-1999年部分研究者有所关注,但还没有形成专业研究的自觉。1979年仅有1篇相关文章是针对青年教师对《竞选州长》的写作背景、文化常识和主题认识等方面的困惑进行解答;1980-1999年间的成果基本是以漫谈感想和总结经验为主,部分成果甚至还带着较为鲜明的思想政治色彩。2001年以后开始了有意识的研究,不少成果显现了真知灼见,成果质量自此明显有所上升。

  (3)发展趋热

  研究的自觉始于2001年,这既与不断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关,也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不少高校的硕士生对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开展了研究,仅2014年有关硕士学位论文就多达19篇。从研究成果年度分布的总体趋势来看,今后一段时期内,这将成为研究者开展研究的新的热点领域。

  二、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研究内容

  纵观样本中的141项研究成果,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教学内容研究、教材编选研究、教学现状与教学法研究等三大类,其中以教学现状和教学法研究居多。以近五年77项研究成果为例,其中教学内容研究9篇,教材编选研究9篇,教学现状与教学法研究59篇,各占五年成果总数的11.7%、11.7%、76.6%,可见研究者加强了对语文课程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的关注和反思,其试图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探索来改变现状的愿望非常迫切。

  1.关于教学内容研究

  教学内容的确定一直是困扰语文学科教学的难题,也是进行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研究首先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而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外国文学作品的进入本身就具有特殊性和争议性,其教学内容的确定更显迫切和必要。实际教学已近百年,但如何确定教学内容,也就是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到底应该“教什么”“学什么”,却一直没有真正得到有效的讨论和研究,教师基本是凭着个人的认知和判断在进行教学。事实上,教学内容先后已经经历了多次变化:五四至建国前,其作为白话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传统文言的不足,满足语言学习和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等诸多需要;建国后到2000年,主要藉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000年以后,意在“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近年来,孔松红等人从语文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角度,在渗透文化精神、人文精神,利用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审美教育、伦理教育、品德教育和生命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探索[7];周洪和陈淑芳分别提出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身份建构的主张[8][9]。这些研究成果拓宽了语文教育研究的视野,体现了新的时代背景下对语文教育的特征和功能变化的思考。

  此外,郭睿从近代教育话语变迁等角度研究了外国作品入选语文教材的历史由,给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10]。相对于民国初年,如今文化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语言文字学习的资源也非常丰富,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还要不要编录外国文学作品以及如何认识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等问题很少有人提及,可贵的是刘洪涛曾对此有所关注,他认为目前状况下语文教材选编外国文学作品一是对外开放的时代需要;二是翻译文学内容丰富、思想多元和文化多样,可以弥补其词采不足的缺陷;三是大陆地区语文的特色[11]。

  2.关于教材编选研究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物化形式,解决的是教学中“用什么教”的问题。不少研究者对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选编的内容、原则、历史轨迹、编排体例及合理性等进行了研究,成果形式以硕士论文为主,对此研究较早且较为系统的是何岳球。研究成果基本集中在高中,初中次之,对小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作品进行教材研究的成果比较少见。研究对象大多数集中在人教版和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上,研究的思路基本都是对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进行梳理,对选文的数量、结构、内容、编排的体例或教学的可行性、编排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探讨,继而提出建议。如付毓《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选编研究》肯定了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外国文学作品选文、编排等方面的独创性,也指出其割裂世界文学发展史、混淆学科功能等不足之处,对选文和编排提出了避免“欧洲中心”、“男权现象”和改进教参、开发读本等建议,相对来说比较新颖独到[12]。

  关于编选原则,张秋红和杨澄宇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学理色彩。前者依据翻译学理论,认为要重视译本甄别和尊重源语言文本,少用甚至不用与学生接受水平不匹配的译文或来源不明、资料有误的作品,改编要重视不同译文的类型特征;后者则以新课改为背景,分析了选文变化的特征、原因以及变化带来的不适和焦虑,呼吁重建经典[13][14]。相对而言,胡春梅和仇晓健的研究比较接地气,前者从教师实践教学的角度、后者从学生实际接受效果的角度,对教材选编提出建议[15][16]。此外,李彩彦借助安德森认知能力完善分类表进行分析,为语文教科书建设包括练习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新颖的视角[17]。成果中不少研究者借鉴了高校《外国文学史》的编排思路,如何岳球等认为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可按文学发展史、按文体和按文学运动与思潮的编排体系进行编排等[18]。因缺乏实践操作层面的检验,还无法证明这些编选思路是否更具优越性,但这些成果无疑给教材编选和探索提供了新的基点。

  研究主要采用比较研究、调查研究、历史研究等方式,既有从历时角度探讨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编的历史沿革的,如王汝祥以异域文化为切入点,分析了人教版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异域文化的状貌、变迁及发展趋势,并据此提出教材编写和使用建议;也有以共时眼光审视当前某些版本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取与编排的异同的,如吴罕砚、张晓帆从选材数量等四个维度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材开展了比较研究[19][20]。总体上定量方法应用较少,仅高校教师和学者运用得相对熟练,如管贤强和郑国民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对1920-1928年共六套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外国翻译作品开展研究,视野开阔,资料详实,论证严谨充分,值得借鉴[21]。

  3.关于教学策略研究

  外国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其教学策略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通过样本分析可以看出,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尤其是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落实推进,更成为部分研究者尤其是不少硕士研究生关注的热点。其中大多数研究是以选文为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侧重研究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一是对教材中外国作品的选取进行追溯,对教学内容及教师的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开展研究,如周佳丽《高中语文教材外国作品选文及教学研究》、张慧颖《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编现状及教学策略》等[22][23]。二是调查、描述实际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成因,提出策略。其中丁宗林以湖北省新课程改革为研究背景,探讨了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24]。三是通过文艺学和翻译学等学术视角省察教学现状,提供教学策略。如葛桂录主张把比较文学观念带入中学语文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和能力素质[25]。

  除了以上或宏观或中观的研究,杜勇婴通过选取《项链》《哈姆莱特》(节选)等具体课例,从教学内容合宜性、教学方法有效性角度切入,对二期课改中的上海市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开展了微观研究。这种通过具体课例进行微观研究的方式相对于部分结论空泛、对一线教育实践的启示和帮助效果不甚明显的研究而言,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推进[26]。

  三、关于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研究的反思

  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研究正逐渐引起重视,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尤其近五年在教学内容、教材编选和教学策略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总体看来,研究进展不一,甚至还存在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的盲点。

  1.关于研究内容

  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材编选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往往还缺乏语文课程论的审视,有很多问题尤其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迫切需要从语文课程论的角度进行学理上的梳理和明确。比如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角度对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进行关注和思考,但对课程工具性的忽视极易使得教学滑出语文学科的边界,上成公共文化课、社会伦理课或近似于大学外国文学课;比如外国文学作品进入语文课程的合理性、语文课程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与中国作品教学的区别等等问题,至今还没有清晰明了和有足够说服力的说法,急需从语文课程论的角度发出权威的声音。

  同时,因为缺乏语文课程论的有效指导,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和教W内容难以获得明晰答案,由此教学方法策略的研究往往也无法向纵深发展,于是关于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如何教的问题无论再怎么讨论,意义终究有限。正如王荣生所说:“对语文教学方法的讨论,如果不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切入而单从教学方法着眼,就无从说明教学方法之所以不同的原因,也无从判断那些教学方法合理与合适与否。”[27]

  2.关于研究方法

  一是借鉴意识不强。比如关于翻译文学的文化重构、多元系统理论等研究成果无疑会开拓研究的视野和深度,对研究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学科属性和教学定位带来诸多启示,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还没有得到研究者的足够重视。二是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开展有效研究的还不多见,研究者尤其是一线教师要尝试着用定量研究方法开展研究,从而使得研究成果减少一些主观意向性而更增加客观真实性。

  3.关于研究人员

  目前研究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主体力量不够稳定,合作意识不强。一是研究者主要是来自外国文学方向或学科教学方向的高校研究生和部分从事外国文学教学的高校教师,少有语文课程论专家和其他学者参与其中,来自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研究者更是罕见;二是能坚持持久而系统地开展研究的研究者比较少见,大多只是偶尔涉猎其中,发表一篇论文或完成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写作的研究者较多;三是几乎看不到高校学者、语文课程论专家与中小学一线教师等几个层面研究者之间合作研究的成果,存在理论和实践各居一端的现象。如果语文课程论方面的专家和更多学者能关注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研究,尤其是加强一线教师与课程论专家、高校学者的合作,相信相关教学研究的成果会因此更丰厚,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会进一步得到彰显。

  ――――――――

  参考文献

  [1] 李杏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2] 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 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4] 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5] 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6] 洪宗礼,柳士镇,倪文锦.母语教材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7] 孔松红.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审美教育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8] 周洪.基于汉译外国文学作品选文的阅读教学培养中学生跨文化意识[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9] 陈淑芳.文化身份建构视野下的中学生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10] 郭睿.语文教科书录用外国作品的历史考察――从“中体西用”到“启蒙”[J].中国教育学刊,2009(3).

  [11] 刘洪涛.中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12] 付毓.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选编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4.

  [13] 张红秋.译本甄别与原典考校――从翻译问题看语文教材选编外国作品的原则[J].课程?教材?教法,2015(7).

  [14] 杨澄宇.语文教科书经典选文问题研究――新课改后选文变化的焦虑与重建[J].教育研究,2014(3).

  [15] 胡春梅.外国文学作品译本选取须慎重[J].语文学习,2013(4).

  [16] 仇晓健.对统编教材外国文学作品接受情况的调研[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3).

  [17] 李彩彦.知识与认知维度:语文教科书练习分析――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中外国作品的“研讨与练习”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4).

  [18] 何岳球,曹占平.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编排体系的设想[J].咸宁学院学报,2005(5).

  [19] 王汝祥.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异域文化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20] 吴罕砚,张晓帆.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材对比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0(8).

  [21] 管贤强,郑国民.新文化运动时期初中国文教科书中外国翻译作品研究[J].基础教育,2015(5).

  [22] 周佳丽.高中语文教材外国作品选文及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23]张慧颖.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编现状及教学策略[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24] 丁宗林.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25] 葛桂录.比较文学观念与中学语文教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1(3).

  [26] 杜勇婴.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语文外国文学课例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27] 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毕业论文(thesis)是每个本科生在毕业之前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毕业论文写作是总结、检验、深化所学专业知识的过程,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为毕业后继续学习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奠定基础。我院2011届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已经顺利完成。本研究通过剖析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其折射出的外国文学教学的不足之处,探寻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以此来提高改进我校外国文学教学,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同时,指导我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提升我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学术价值。

  二、我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选题偏文学方向且陈旧、缺乏新意

  通观我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有一半以上(53.7%)的学生选择文学类题目。而在文学类毕业论文选题中,大多数学生的选题集中在少数经典作品上,并且重复研究的现象比较多。英国文学选题集中在分析《简•爱》、《呼啸山庄》、《苔丝》、《傲慢与偏见》等作品上,美国文学选题无外是评论《红字》、《飘》、《老人与海》。这并不是不可以,但对于一般本科生而言,要就这些作品的某一方面进行较为深入、有创意的探讨,是非常困难的。

  (二)论文内容肤浅、缺乏文学理论支撑

  毕业论文内容肤浅这一现象暴露出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没有养成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思维习惯,同时反映出本科外国文学教学的一项不足之处——忽视对文学批评理论讲授。就同一部文学作品而言,不同的人和不同的阅读视角对作品做出的诠释往往大相径庭。教师上课时应运用不同的文学批评理论,对作品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通过教授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

  (三)结构不清晰、逻辑性差

  这在很大程度上突显了英语专业毕业生阅读能力薄弱的问题。相当多的毕业生由于自身阅读能力差且效率低,他们往往只能在学校借阅三到五本相关书籍或者杂志就开始毕业论文写作,并且他们根本不能有效提取参考书籍或者杂志的信息,往往就直接引用原书或者杂志的文字或观点,或者直接从互联网上查找相关资料,然后简单的复制、粘贴,一篇论文就完成了,这样使得论文结构混乱、逻辑性差。日益严重的毕业论文抄袭、雷同等问题就这样出现了。怎样以外国文学课为契机,增加学生对各种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是文学课程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四)语言表达不规范,存在大量语法、句法、文法错误

  我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反映出的最严重问题即是:语言表达不规范。相关要求规定学术论文要用正式的书面文体,从布局谋篇到段落、句子之间的衔接,从提炼主题句到每个句子的结构、措辞乃至标点符号的使用都讲究严格的规范,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语言功底。英语表达能力是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基本功,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论文的选题可以通过教师的细致耐心的指导比较容易的改进,但是语言运用能力则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大量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且最有效的途径。

  三、由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所存在的问题折射出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补充文学批评理论、流派及术语等方面的知识。当今外国文学教学大多采取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结合的讲解模式,忽略对文学批评理论、流派及术语等方面知识的传授。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研究方法已经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化的诠释。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的问题是要转变文学观念,更新文学批评的内容,向学生讲授二十世纪的文学批评流派,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形式主义、新批评、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通过引导学生用这些批评方法解读作品,为学生今后毕业论文的写作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2.增加当代文学知识。现有的文学教材大都写到二战前后,很少涉及英美当代文学,这种厚古薄今的做法已经成为外国文学教学的通病。其实无论是英国文学还是美国文学的二十世纪乃至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都不乏优秀作品,作为教师应适当扩充对英美当代文学的介绍,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一些距离我们时代较近的文学作品。介绍和补充当代外国文学,不仅使外国文学教学与当今时代紧密结合,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宽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视野,避免对经典作品进行重复性的研究。

  3.在文学选读方面,要强调阅读完整英文原著的能力。要求学生结合这些内容,每月读一本英文原著小说,必须是没有经过缩写、简写或改写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强调从整体上去感受、领会文学作品,以期学生能够对作家的写作风格和作品的寓意有所体会。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要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师唱主角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法。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不要满足于现有的“权威”结论。如果学生对名家的评论或名家的译本存有一种敬畏心理,那他们就不敢提出任何质疑,束缚了他们创造性。

  2.娱乐法。影视资源的利用及多媒体设施的普及为外国文学课教学的形象化、生动化和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播放根据外国文学名着改编的电影,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性认识,帮助其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三)英语文学创作模拟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选;大学生;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05(2009)01―0001-03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人文素质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诸多方面。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这种教育理念已经在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古代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以及作品所塑造的鲜明的艺术形象,包容和体现着博大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美德、良好的民族心理,因此,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过程既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宣扬民族伦理道德、渗透民族心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过程。可以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理想的课程之一。

  首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所包含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跨度非常广,可以从史前文明一直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在这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比灿烂的精神文明,各个领域――包括文学、哲学、语言、艺术、军事、伦理、政治、经济――都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通过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播到大学生当中去,让他们能够从中领会到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增强自身的民族自信心。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又是一个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历代作家人生理想和信念的精髓,那些“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者们;那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寻者们;那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贤良们;那些“舍生取义”的斗士们;那些“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爱国者们无不是我们学习和歌颂的对象,将古代文学中的这些经典篇目介绍给大学生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的民族精神渗透到他们的思想意识中去,从而逐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其次,古代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的美育功能。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一门非常具有美学氛围的课程。从别有韵致的诗词到骈俪的辞赋,从意蕴优美的散文到情节曲折的小说,古代文学作品呈现着多样的形式美,具体到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离骚》的语言美、李白诗歌的韵律美、韩愈散文的格调美、柳宗元散文的自然美、辛弃疾词的崇高美、苏轼词的意境美、《牡丹亭》的心灵美、《红楼梦》的人性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就是一座美的圣殿。在这座圣殿里中徜徉,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让人们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前进,养成高尚的人格和高品位的审美价值取向。

  古代文学的优秀作品,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今天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必须继承和借鉴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古代文学作品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道德素质

  德育是育人的根本。上海大学的钱伟长曾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是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爱国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家。”。’古代文学作品内容生动、感情强烈,其中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利用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的教育,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达给大学生,以提升其内在的人文素质。

  1、爱国情感教育

  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情感,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历代文人都以饱满的爱国主义激情唱出了感人肺腑的爱国情怀,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曹植的“戮力上国,流惠下民”,从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菜”到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陆游的“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仁人志士所体现出来的为国家、为民族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能够感染大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唤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人们的爱国精神以及他们的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捍卫国家尊严,坚持民族气节的文学主旋律。因此,在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文学作品中的爱国思想、爱国精神进行深入的讲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报国精神。

  2、道德素质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素质,孟子“舍生取义”的道义精神,孔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仁爱精神,《礼记》中的“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的诚信精神,《牡丹亭》中“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良好爱情观,《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的正直品格,《张中丞传后序》中张中丞和南霁云视死如归的精神,陶渊明“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中体现的亲情,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体现的友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了无数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善待他人、关爱他人,真诚、善良、正直、无私、宽容等美德,都是我们今天培养大学生良好伦理道德素质的深厚文化基础,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情感资源。

  (二)加强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一个优秀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树立民族信念,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这样才能把古代文学作品中那些民族精神的优秀部分精准地传达给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不仅体现在语言上、形式上,还体现在思想上。这就需要教师要全身心地

  投入,彻底地理解作品,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吸收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

  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内外兼修,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气质。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师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对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学识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一刻也不能放松对自己教育和教养的提升。要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各朝各代的文学家、文学作品如数家珍。与此同时,还应该及时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及时更新看法和观点。

  教师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不仅会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极大的兴趣,而且也会对学生良好文化素养的形成产生很好的影响。因此,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古典气质,具有一种不问世事的洒脱之气,从而能够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中恰当地引导学生,逐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由于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具有很强的情感性,这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胸中有情,先感动自己,进而感动学生。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对传统文化、对古代文学有着强烈的爱,并把这种爱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避免枯燥乏味的知识性介绍,而是将自己对作品的欣喜之感、激愤之感、无奈之感等情绪传达出来,以此来感染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学习一些诗词、散文等的朗诵技巧,用自身充满感情的朗诵打动学生,吸引学生。

  (三)充分改良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环节

  善于引导,提倡“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他强调: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并认为“发现不仅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所获得的知识,即使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但只要这些知识是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有几个重要的步骤: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可用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分析资料,作抽象概括并从中引出结论――引导学生从逻辑上和实践上证明自己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比较合适的。高校的素质教育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辅助手段,让教师有发挥研究专长的机会,突出培养学生的治学能力、科研兴趣和科研方法。 减少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多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和讨论的机会,允许并且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甚至是有悖于固有结论的独到看法,并且给予帮助和指导,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治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调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都是采用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的形式。这种方法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但是如果在新时期依然采用这种死气沉沉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求新、求变。

  1、多媒体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试听手段引入到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中来。例如在讲《诗经?秦风?蒹葭》的时候,可以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给学生完美的视听感受;在讲李白诗歌的时候,可以找一些老一辈艺术家如乔榛、丁建华的朗诵音频,让学生可以在他们激情的朗诵中深刻理解诗歌的内容;在讲《杜丹亭》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视频,让学生既能领会杜丽娘“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也以感受昆曲那优美的曲调。这些方法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比较教学

  我们还可以将古代文学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采用比较教学的方式来加深大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将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作品结合起来讲,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国文学的传承与变革。另外,如果我们将古代文学作品与外国文学作品相比较来讲授,学生就可以认识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文学韵味的独特之处。

  3、实践教学

  在讲授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毕竟教会学生某个知识不如教会他学习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加强他们自身动手、动脑的能力。关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首先是课程论文的形式。写论文是文学课程考察学生动手动脑实践能力的最好途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写论文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如何选题、查找资料、提出创新点,以至最终完成论文的撰写,让学生在课后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相应的论文,这个完成课程论文的过程会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于所研究的对象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不仅如此,今后在对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作家作品进行研究的时候,也可以利用所掌握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这就在无形之中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另外,还可以采取专门的实践课程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开始了尝试。我们设立了“古代文学专题研习工作坊”的课程,共2个学分,每周2课时。采取小班上课的形式。根据古代文学作品选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朝纵深的方向拓展,给学生布置专题,让学生结成小组在课下根据专题内容来查资料、准备教案,并在课堂上组织教学,由教师做相应的指导。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并通过查资料、准备教案的过程对本专题有了清晰深入的认识。这种方式的学习效果要远远高于单凭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更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总之,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育工作者们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此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李 琨

  [摘要]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近些年来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以及它强大的美育功能,承载着这方面的重任。首先,我们应该强化古代文学作品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道德素质。其次,要加强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另外,还要在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以此来逐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选;大学生;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05(2009)01―0001-03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人文素质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诸多方面。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这种教育理念已经在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古代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以及作品所塑造的鲜明的艺术形象,包容和体现着博大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美德、良好的民族心理,因此,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过程既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宣扬民族伦理道德、渗透民族心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过程。可以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理想的课程之一。

  首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所包含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跨度非常广,可以从史前文明一直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在这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比灿烂的精神文明,各个领域――包括文学、哲学、语言、艺术、军事、伦理、政治、经济――都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通过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播到大学生当中去,让他们能够从中领会到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增强自身的民族自信心。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又是一个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历代作家人生理想和信念的精髓,那些“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者们;那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寻者们;那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贤良们;那些“舍生取义”的斗士们;那些“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爱国者们无不是我们学习和歌颂的对象,将古代文学中的这些经典篇目介绍给大学生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的民族精神渗透到他们的思想意识中去,从而逐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其次,古代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的美育功能。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一门非常具有美学氛围的课程。从别有韵致的诗词到骈俪的辞赋,从意蕴优美的散文到情节曲折的小说,古代文学作品呈现着多样的形式美,具体到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离骚》的语言美、李白诗歌的韵律美、韩愈散文的格调美、柳宗元散文的自然美、辛弃疾词的崇高美、苏轼词的意境美、《牡丹亭》的心灵美、《红楼梦》的人性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就是一座美的圣殿。在这座圣殿里中徜徉,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让人们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前进,养成高尚的人格和高品位的审美价值取向。

  古代文学的优秀作品,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今天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必须继承和借鉴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古代文学作品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道德素质

  德育是育人的根本。上海大学的钱伟长曾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是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爱国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家。”。’古代文学作品内容生动、感情强烈,其中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利用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的教育,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达给大学生,以提升其内在的人文素质。

  1、爱国情感教育

  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情感,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历代文人都以饱满的爱国主义激情唱出了感人肺腑的爱国情怀,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曹植的“戮力上国,流惠下民”,从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菜”到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陆游的“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仁人志士所体现出来的为国家、为民族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能够感染大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唤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人们的爱国精神以及他们的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捍卫国家尊严,坚持民族气节的文学主旋律。因此,在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文学作品中的爱国思想、爱国精神进行深入的讲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报国精神。

  2、道德素质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素质,孟子“舍生取义”的道义精神,孔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仁爱精神,《礼记》中的“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的诚信精神,《牡丹亭》中“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良好爱情观,《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的正直品格,《张中丞传后序》中张中丞和南霁云视死如归的精神,陶渊明“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中体现的亲情,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体现的友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了无数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善待他人、关爱他人,真诚、善良、正直、无私、宽容等美德,都是我们今天培养大学生良好伦理道德素质的深厚文化基础,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情感资源。

  (二)加强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一个优秀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树立民族信念,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这样才能把古代文学作品中那些民族精神的优秀部分精准地传达给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不仅体现在语言上、形式上,还体现在思想上。这就需要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彻底地理解作品,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吸收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

  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内外兼修,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气质。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师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对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学识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一刻也不能放松对自己教育和教养的提升。要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各朝各代的文学家、文学作品如数家珍。与此同时,还应该及时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及时更新看法和观点。

  教师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不仅会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极大的兴趣,而且也会对学生良好文化素养

  的形成产生很好的影响。因此,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古典气质,具有一种不问世事的洒脱之气,从而能够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中恰当地引导学生,逐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由于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具有很强的情感性,这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胸中有情,先感动自己,进而感动学生。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对传统文化、对古代文学有着强烈的爱,并把这种爱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避免枯燥乏味的知识性介绍,而是将自己对作品的欣喜之感、激愤之感、无奈之感等情绪传达出来,以此来感染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学习一些诗词、散文等的朗诵技巧,用自身充满感情的朗诵打动学生,吸引学生。

  (三)充分改良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环节

  善于引导,提倡“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他强调: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并认为“发现不仅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所获得的知识,即使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但只要这些知识是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有几个重要的步骤: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可用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分析资料,作抽象概括并从中引出结论――引导学生从逻辑上和实践上证明自己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比较合适的。高校的素质教育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辅助手段,让教师有发挥研究专长的机会,突出培养学生的治学能力、科研兴趣和科研方法。 减少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多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和讨论的机会,允许并且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甚至是有悖于固有结论的独到看法,并且给予帮助和指导,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治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调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都是采用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的形式。这种方法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但是如果在新时期依然采用这种死气沉沉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求新、求变。

  1、多媒体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试听手段引入到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中来。例如在讲《诗经?秦风?蒹葭》的时候,可以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给学生完美的视听感受;在讲李白诗歌的时候,可以找一些老一辈艺术家如乔榛、丁建华的朗诵音频,让学生可以在他们激情的朗诵中深刻理解诗歌的内容;在讲《杜丹亭》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视频,让学生既能领会杜丽娘“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也以感受昆曲那优美的曲调。这些方法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比较教学

  我们还可以将古代文学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采用比较教学的方式来加深大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将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作品结合起来讲,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国文学的传承与变革。另外,如果我们将古代文学作品与外国文学作品相比较来讲授,学生就可以认识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文学韵味的独特之处。

  3、实践教学

  在讲授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毕竟教会学生某个知识不如教会他学习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加强他们自身动手、动脑的能力。关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首先是课程论文的形式。写论文是文学课程考察学生动手动脑实践能力的最好途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写论文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如何选题、查找资料、提出创新点,以至最终完成论文的撰写,让学生在课后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相应的论文,这个完成课程论文的过程会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于所研究的对象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不仅如此,今后在对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作家作品进行研究的时候,也可以利用所掌握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这就在无形之中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另外,还可以采取专门的实践课程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开始了尝试。我们设立了“古代文学专题研习工作坊”的课程,共2个学分,每周2课时。采取小班上课的形式。根据古代文学作品选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朝纵深的方向拓展,给学生布置专题,让学生结成小组在课下根据专题内容来查资料、准备教案,并在课堂上组织教学,由教师做相应的指导。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并通过查资料、准备教案的过程对本专题有了清晰深入的认识。这种方式的学习效果要远远高于单凭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更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选;大学生;人文素质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人文素质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诸多方面。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这种教育理念已经在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古代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以及作品所塑造的鲜明的艺术形象,包容和体现着博大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美德、良好的民族心理,因此,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过程既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宣扬民族伦理道德、渗透民族心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过程。可以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理想的课程之一。

  首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所包含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跨度非常广,可以从史前文明一直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在这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比灿烂的精神文明,各个领域——包括文学、哲学、语言、艺术、军事、伦理、政治、经济——都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通过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播到大学生当中去,让他们能够从中领会到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增强自身的民族自信心。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又是一个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历代作家人生理想和信念的精髓,那些“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者们;那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寻者们;那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贤良们;那些“舍生取义”的斗士们;那些“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爱国者们无不是我们学习和歌颂的对象,将古代文学中的这些经典篇目介绍给大学生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的民族精神渗透到他们的思想意识中去,从而逐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其次,古代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的美育功能。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一门非常具有美学氛围的课程。从别有韵致的诗词到骈俪的辞赋,从意蕴优美的散文到情节曲折的小说,古代文学作品呈现着多样的形式美,具体到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离骚》的语言美、李白诗歌的韵律美、韩愈散文的格调美、柳宗元散文的自然美、辛弃疾词的崇高美、苏轼词的意境美、《牡丹亭》的心灵美、《红楼梦》的人性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就是一座美的圣殿。在这座圣殿里中徜徉,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让人们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前进,养成高尚的人格和高品位的审美价值取向。

  古代文学的优秀作品,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今天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必须继承和借鉴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古代文学作品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道德素质

  德育是育人的根本。上海大学的钱伟长曾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是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爱国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家。”。’古代文学作品内容生动、感情强烈,其中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利用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的教育,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达给大学生,以提升其内在的人文素质。

  1、爱国情感教育

  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情感,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历代文人都以饱满的爱国主义激情唱出了感人肺腑的爱国情怀,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曹植的“戮力上国,流惠下民”,从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菜”到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陆游的“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仁人志士所体现出来的为国家、为民族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能够感染大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唤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人们的爱国精神以

上一篇:穿进国产影视剧[快穿]
下一篇:历史上的日美关系是怎么演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