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的诗歌范文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雪莱的诗歌篇1

  关键词:雪莱 爱伦·坡 影响

  雪莱和爱伦·坡(下文简称坡)有很多相似性,都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对美、想象力、死亡、灵魂等有着相似的看法。雪莱的死亡比较蹊跷,而坡的死亡至今也仍是一个谜。评论界对他们的文学地位生后和生前都出现过褒贬不一的现象,雪莱被人误解是由于他的宗教信仰和所谓道德观念,坡却是因其创作风格及其作品异质性而屡遭误解甚至讥斥。坡虽因其小说而极富盛名,但事实上坡的诗歌创作先于其小说创作,其诗歌生涯肇始于对雪莱等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模仿。坡与雪莱年龄上的差距,使得这种模仿关系成为可能。1809年坡出生时,雪莱刚好十七岁,正在牛津大学求学;而雪莱1822年遇难时,坡是十三岁的少年,正值阅读雪莱作品的年龄。从坡的诗歌和诗论可以看出,坡一方面继承了康德的艺术自主理论和施莱格尔的哥特风格,另一方面深受英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细读其诗行不难发现,坡一直以雪莱为老师,模仿和学习雪莱。坡受雪莱的影响一方面可以从坡对雪莱诗歌的评论中找到直接的证据,另一方面可以在坡不同时期的诗歌作品中挖掘出雪莱的印迹。

  一、“战斧手”笔下的雪莱:爱·伦坡对雪莱的评论

  “战斧手”是坡19世纪30年代任职《南方文学信使》期间因其笔调犀利而赢得的别号。对雪莱诗歌的众多评论有力地证明了雪莱对这名“战斧手”有着持续的影响。1833年,坡在《谜》中所说的那位诗行才华横溢但不为当局所接受的吟游诗人正是雪莱。1836年4月坡在《南方信使报》的评论文章中论及了雪莱的《含羞草》一诗中的理想,将其和济慈的《夜莺》中的理想称为最纯粹的理想之典范,把他们与埃斯库罗斯、但丁、塞万提斯、弥尔顿、彭斯以及柯勒律治等古今文学大师相提并论,由此可以见雪莱在他心目中的影响力。1844年7月,在写给评论家洛威尔的一封信中,坡表达了自己对诗的音乐性的迷恋,并坦承了自己对雪莱、丁尼生、济慈、柯勒律治等诗人诗作的欣赏,并称他们是“the sole poets”,意思是唯有他们才配称作诗人。后来,坡在《民主评论》月刊再次高度赞扬了雪莱诗歌的音乐性。坡在1845年对伊丽莎白·巴雷特的《流亡戏剧及其他诗歌》的评论中,不仅指出了雪莱的天才,而且还认识到了雪莱对于丁尼生的影响。1846年坡在《诗歌原理》引用并评论了雪莱的《小夜曲》,称其是一首“精致可爱的”小诗,并热烈赞扬了诗中“热烈但又不失优雅和缥缈的想象”。

  二、栖息在黑暗中的夜莺:坡对雪莱诗歌理想的践行

  雪莱在《为诗辩护》中论述何谓诗人时说:“诗人是一只夜莺,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歌喉唱歌来慰藉自己的寂寞。”坡无疑是这一理想最忠实的践行者。坡特立独行的评论、惊悚诡异的题材,还有那追求至善至美的“为诗而诗”的诗学理论回应着雪莱对于诗人的定义。坡的诗歌创作生涯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在各个时期的诗歌作品中或多或少地可以见出雪莱的影子。第一个阶段为1829年前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主要包括《帖木尔与其他诗选集》和《艾尔·阿拉夫以及其他短诗选集》,这两部诗集中有几首明显受《解放的普罗米修斯》的影响;第二阶段是1829年到1832年。这一阶段主要有1831年的《诗集》第二版。坡在这一阶段受雪莱的影响稍弱一些,而受拜伦、济慈、柯勒律治等人的影响较大;第三阶段是从1833年到1840年,即从坡的《罗马圆形大剧场》获奖,并由《游客报》刊登到美国出版雪莱的抒情作品。这一阶段主要是雪莱有关美和想象力的诗学理论对坡的影响;第四阶段是1840年后坡对于雪莱的《为诗辩护》的熟悉以及把关于美的诗学理论应用到他的诗歌创作中,并以1945年创作《乌鸦》一诗为结尾。这一阶段坡的诗主要收在《乌鸦与其他诗选集》中。

  第一阶段为1829年前的早期阶段。雪莱长诗《普罗米修斯的解放》对坡的影响是一而再的,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坡1829年的《仙乡》的部分诗行使人联想起《普罗米修斯的解放》第二幕“永生不死形体的强光,笼罩着爱的

  辉煌”的诗行等特点。坡用《仙乡》中的那轮使所有星光都“黯然失色”的月亮回应着雪莱《为诗辩护》的“诗掀开了帐幔,显露出世间隐藏着的美”;坡在诗中模仿雪莱的手法,借用了“高山”“大海”“山崖”“光”等意象凸显了大自然的伟力,与“昏昏欲睡的生灵”“世间万物,芸芸众生”的渺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并在“下降——下降——下降——”的短促而重复的音律中强化了这一对比的效果。坡的早期作品中对雪莱诗歌的这种主题和意象上的借用,还突出表现在“火”“光”“灵魂”“痛

  苦”“永恒”等关键词中。如在1829年出版的坡第二本诗集《艾尔·阿拉夫以及其他短诗选集》中的第一部分诗句与雪莱《普罗米修斯的解放》的第二幕产生了这种主题上的呼应与共鸣。“火”成为两位诗人探讨灵魂与永恒的共同话题。

  第二阶段是1829年到1832年。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中坡逐渐摆脱了对浪漫主义诗歌主题和内容上的一味模仿,开始对诗歌的音律审美与诗歌的画面感产生了兴趣,创作了一批短小精悍、节奏明快、音律优美、画面清新的诗作,其中以《致海伦》和《以色拉费》最为突出。前者中诗人借天使以色拉费的琴声歌颂了爱情中“燃烧的韵律”和“美的神韵”。诗人在结尾处清亮的用词和狂放不羁的联想,如“可一支更狂放的将会飞

  出,/从我的竖琴飞上天堂”等诗行回应着雪莱的论断:“诗人是一柄闪着电光的剑,永远没有剑鞘,因为电光会把藏剑的鞘焚毁。”这两首诗是坡诗歌中罕有的清

  新之作,在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上与雪莱的部分短诗(以《印度小夜曲》代表)及其相似,证明这一时期坡对于雪莱的想象和音律美的诗论已经有所了解并有所实践。 第三阶段是从1832年到1840年,这一阶段雪莱对坡的影响力逐渐衰减,坡原创的东西在增多,并确立了自己的风格。《罗马圆形竞技场》是坡的诗歌走向成熟的标志。雪莱诗歌中的冰火两重天的对峙,在作品中被放大并得以提升。英勇、激情、狂放不再与青春、清纯、美丽、光明、火相伴,而与庄严、阴郁、沉寂、苍凉、混沌幽冷的黑夜相生。这首诗能见出坡早期《帖木儿》一诗气势磅礴的影子,但更多的是后来《闹鬼的宫殿》一诗中所体现的浮华不再、萧肃凄清的空洞感。雪莱笔下那“傲然不顾,壁垒森严的暴风雨在逼近”的“雄鹰”在坡的笔下变成了“曾闪闪发光”的“镀金的雄鹰”。

  这一时期的坡在阴郁、恐怖中找到了自我,与雪莱正面迎对风雨的阳刚之气不同的是,坡另辟蹊径开始更多地从“令人销魂”的神秘中汲取阴柔之力,并由此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哥特式诗风。在此后的诗歌创作中坡一直延续了这种惊悚恐怖与优雅美丽对峙共存的叙事风格。不同的是到了这一时期的后半段,随着生活的历练和年龄的增长,他的作品中开始多了几分沉重的哲思。以1839年的《闹鬼的宫殿》为例,该诗既有直接来自雪莱的影响,在结尾处也反映出济慈和柯勒律治的影响。诗中诗人追忆往昔天使的宫殿,曾经何其光彩夺目,如同雪莱笔下的那位“万王之王”奥西曼迭斯的伟业一般,一切辉煌不过是过眼云烟,古今的强烈落差折射出诗人对于浮华易逝的感伤情怀,同时也道出了人世普存的真理。此诗复现了雪莱名诗《奥西曼迭斯》所传达的哲思和韵味。但坡的《闹鬼的宫殿》并非对雪莱的《奥西曼迭斯》纯粹的模仿。首先,他打破了十四行诗的限制,使得诗歌内容更加丰富、意象更为饱满。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在最后的诗行中,坡用极具哥特式的意象为自己的诗歌烙上了独有的印迹。虽然同样极具画面感,但是与《奥西曼迭斯》中“寂寞、荒凉、无边的平沙伸向远方”的单调枯燥和萧索沧桑相比,坡的“鲜红的窗口”“苍白阴森的宫门”“影子般的怪物”和“不见笑

  颜——只闻笑声”的《闹鬼的宫殿》创造出的孤寂空洞却更加强烈而鲜明。坡的这种哲性思考在1840年的《十四行诗——静》中得到进一步发挥:“有某些质——某些无形体的东西,/具有双重生命,就这样被造成/一种孪生的实体,实体从物质/和光中涌出,在实和虚中证明。/有一种双重的静——大海和海岸——/灵与肉。”这首具有哲理气质的诗歌明显是在尝试回应雪莱在《普罗米修的解放》中表达的诗学理论:以永恒的艺术咏叹瞬息即逝的个体生命。

  第四阶段是1840年后。年龄上的成熟、生活的打击、婚姻中的不幸、事业上的颠簸、文学评论生涯的经验,加上酒精和毒品的刺激,促使坡用一种另类而极端的方

  式对人生有了更多的阐悟。诗中阴郁、死亡、恐怖、荒诞等假丑恶的典型成为坡表现至善至美至真的方程式,最后随着死亡的真实临近,一切幻化成为绝望与虚无。在这种背景下,雪莱《致夜》中“编织了欢悦与惊惧”的“梦”在坡1844年《梦境》中被改造写成了“凄清而死寂”“忧伤而冰凉”“裹着尸衣的过去的记忆”,成为“对于那充满悲哀的心/那地方有一种安慰和宁静/对于走在阴影中的灵魂/那是——哦,那是个理想的仙境”。1845年的《乌鸦》是作为诗人的坡最后一个时期的代表作。对生命无常重复的咏叹是雪莱诗歌的一个特色,坡继承了这一点。1845年的《乌鸦》中“永不复还”共重复了十一次,可以看出雪莱的某种虚无情调在坡那里得到了发挥和改造。在雪莱的《哀歌》和坡的《乌鸦》中,尽管表述方式不一样,但在内涵上两位诗人表现出空前的一致性,都将苦难升华为诗歌艺术,把人生的苦难融入了诗歌。不同的是雪莱对苦难所表达出的是愤懑与隐晦,坡则沉醉于苦难并感受这种经验。坡在《乌鸦》用梦魇里乌鸦的回答“永不复还”接续着雪莱的“永远不再”的不断回响,回应着雪莱反复喟叹的血流遍体的苦难世界。

  这一阶段,雪莱的《为诗辩护》及其有关美和想象力的诗学理论对坡的影响深远,在模仿雪莱的《哀歌》创作了《乌鸦》之后,坡进一步认识到了诗歌创作的独立性。1946年《创作的哲学》的发表标志着坡逐渐摆脱了雪莱的影响,他不再需要这位老师了。但不管怎么说,坡对雪莱的研究和借鉴功不可没,虽然他的诗歌从来都没有达到雪莱的高度。事实上,坡直到写《诗歌原理》时才意识到自己对雪莱的诗歌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借鉴。他认为想象力是诗歌的灵魂。雪莱纯粹的理念对坡最直接的影响是他写了至少三篇文章来谈论美的原理,坡的《诗歌原理》与雪莱的《为诗辩护》平行。很容易观察到,两篇论文非常相似,坡在论述中不仅运用了雪莱的思想,而且用同样的顺序安排了它们。

  结语

  作为雪莱诗歌理想的忠实践行者,坡无论是在诗歌创作实践中,还是在诗学理论的建构中都表现出了对这位前辈大师的尊崇之情。总体上,坡经历了从模仿到借用再到气质性转变的过程;模仿主要见之于风格、借用主要体现于主题,而气质性转变主要是指坡在批判性地接受了雪莱诗歌的音乐性和审美观后所形成的自成一体的诗歌美学,这其中有继承、有升华,也有背叛。坡一方面通过借用、戏拟、互文等手段直接模仿着雪莱的诗歌,另一方面通过对雪莱诗歌中的阴郁、恐怖、神秘、空洞、死亡、灵魂等主题的放大,确立了自己的哥特式诗风。坡受雪莱启发所关注的诗的音乐性和“为诗而诗”的诗歌目的论,涉及到了诗歌审美的领域,拓宽了浪漫主义诗歌研究的领域。同时,坡继承发扬雪莱的纯粹诗论,形成了独到的纯诗效果论,在推动浪漫主义运动在美国的发展和启发表现主义、唯美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流派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雪莱不愧是坡精神上的良师益友,坡也无愧是雪莱笔下那位犹如黑暗中独自唱歌的夜莺的诗人。

  参考文献:

  [1] julia power. shelley in america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his relation to american critical thought and his influence[m]. new york: gordian press,1969.

  [2] 刘晓春.灵魂对肉身的消解:雪莱《含羞草》的隐喻之谜[j].国外文学,2011(1).

  [3] [美]帕蒂克·f·奎恩编.爱伦·坡集:诗歌与故事[m]. 曹明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4] [英]雪莱.雪莱全集(7卷本)[m]. 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雪莱的诗歌篇2

  关键词: 拜伦 雪莱 诗歌艺术 比较研究

  拜伦和雪莱,这两个不同的名字在许多时候都会被联系在一起。的确,他们有太多的相同处:出身相同,经历相似,思想相通;同是英国19世纪的著名诗人,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都以诗歌作为武器,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和嘲讽,热情歌颂自由和解放;甚至他们的婚恋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这么多的相同点却无法掩盖这对被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双子星座”在诗歌艺术方面表现出的显著不同。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带着诗人的个性烙印,而个性则是在生活中形成的。所以要比较研究拜伦和雪莱的诗歌艺术,首先应该了解他们的生平。

  一、拜伦和雪莱的生平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生于伦敦一个破落贵族家庭,青年时期在剑桥大学接受了启蒙思想。大学二年级时,他就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懒散的时刻》,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上流社会的鄙视。大学毕业后去欧洲大陆旅行,有机会广泛认识社会和接触各阶层的人物,回国后发表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表达了对封建专制的憎恨和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向往。1812年发表了著名诗篇《〈压制破坏机器法案〉制订者颂》,愤怒揭露了英国国会反人民的本质,以及立法者的凶残面貌。接着,他又以东方故事为题材,写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传奇诗《东方叙事诗》,塑造了不少反抗一切社会制度的叛逆者形象。这引起了英国统治阶级极大的仇恨,他被迫永远离开英国。在移居瑞士时,他遇到了雪莱,结为知友。在雪莱的影响下,他写了英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号召工人斗争的诗歌《卢德分子之歌》。1817年他迁居意大利,与当地的秘密组织烧炭党人取得联系,积极准备起义,反对奥地利的统治。这时他写了许多优秀作品,如《唐?璜》。1823年拜伦离开意大利,到希腊参加反土耳其压迫的解放斗争,并成为希腊民族独立斗争的领袖之一。但此时他却患了寒热病,不幸于1824年4月9日病逝。

  波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出身于贵族家庭,却与父辈格格不入。19岁那年,因《无神论的必然性》(The Necessity of Atheism),雪莱被学校开除。次年雪莱写了《告爱尔兰人民书》,并去爱尔兰鼓动当地人民反对英国的统治和奴役,可惜没有成功。回到英国,雪莱决定以诗歌为武器,与反动统治者继续斗争。1813年他写了第一首长诗《麦布女王》,批判了封建统治者的专横,谴责了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并表达了建立美好社会的理想。英国统治者对此极为不满,迫使雪莱永远离开英国。1818年雪莱定居意大利,完成了抒情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诗剧不仅描写了被压迫人民的苦难,而且预示了革命一定会到来,一定会取得胜利。这部诗剧既是诗人创作的高峰,又是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典范,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1819年英国反动统治者制造了残杀工人群众的“彼得卢事件”,这对雪莱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他认识到仅靠文字宣传是不能改变现有秩序的,因此他一方面创作《给英国人民的歌》等一系列著名诗篇,揭露统治者的罪行,另一方面号召被压迫被剥削者为争取自由而起来斗争。他还写有不少优秀的抒情诗,如《西风颂》、《致云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822年7月8日,雪莱因渡海途中遇风,不幸溺死。马克思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

  两个人不同的童年体验和早年经历,对他们日后的生活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支配着他们性格的形成。拜伦童年的不幸给他的一生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被父亲遗弃,天生的跛脚和脾气暴躁的母亲,使拜伦渐渐形成了一种既好强又脆弱,既高傲又自卑,既热情又冷漠,既激进又消极的人格心理定势。天生残疾,却苦练击剑、骑马和游泳;积极参加希腊远征军,却轻视希腊人民;猛烈抨击上流社会,却又沉迷于他们的恭维。1809年,拜伦世袭了上议院的贵族席位。由于贵族的优越感和偏见,他终生以拥有爵位和议席而自傲,并助长了郁愤孤傲的性格和个人英雄主义,以及轻视人民和机械地同情弱者的心理。对社会热情而深刻的批判与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交织着;“反抗反动势力的怒吼、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与对人类前途深深失望的、怀疑战斗徒劳无益的悲观情绪交织着”。可以说,拜伦一生始终处于这种钟摆式的两极情感之中,始终自我否定着又自我斗争着。

  相比之下,雪莱的性格就比较单纯。如果说拜伦以其丰富和复杂显示出十足的诗人品性,那么雪莱则更偏重于革命者的气质。可以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战士,他的一生就是不停地反叛和斗争的一生。在伊顿念中学时,他便反对教师们施行体罚。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后,他又因印行《无神论的必然性》而被开除。这件事使他顽固的父亲极为震怒,断绝了对他的经济接济,雪莱只得自谋生活。但年轻的雪莱没有屈服,而是继续为解放和民主而斗争。他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序言中写道:“I was averse from a catastrophe so feeble as that of reconciling the Champion with the Oppressor of mankind. The moral interest of the fable,which is so powerfully sustained by the sufferings and endurance of Prometheus,would be annihilated if we could conceive of him as unsaying his high language and quailing before his successful and perfidious adversary.”热情洋溢的雪莱坚信民主和解放。同时,空想社会主义者威廉?葛德文(William Godwin)又在雪莱的思想形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雪莱终生追求美好的明天,憧憬未来,不能不说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他的影响。

  二、拜伦和雪莱的诗歌艺术比较

  1.在思想倾向和中心主题上呈现出明显的相似性

  (1)揭露现实的黑暗和腐朽,反抗统治阶级的奴役和专制,可以说是他们二人诗歌创作共通的思想倾向。

  拜伦在《唐?璜》中,对英国官场的种种丑恶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讽刺:

  Besides the ministers and underlings,

  Who must be courteous to the accredited

  Diplomatists of rather wavering kings,

  Until their royal riddle’s fully read,

  The very clerks――those somewhat dirty springs

  Of office or the house of office,fed

  By foul corruption into streams――even they

  Were hardly rude enough to earn their pay.

  And insolence no doubt is what they are

  Employed for,since it is their daily labour

  In the dear offices of peace or war;

  And should you doubt,pray ask of your next neighbour,

  When for a passport or some other bar

  To freedom he applied(a grief and a bore),

  If he found not this spawn of tax-born riches,

  Like lap dogs,the least civil sons of bitches.

  雪莱则通过对反动的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人民悲惨痛苦的生活之间的对比描写,来表达他对社会现实黑暗的批判。在《“虐政”的假面游行》(The Masque of Anarchy)中,诗人写道:

  “‘This to see your children weak

  With their mothers pine and peak;

  When the winter winds are bleak:

  They are dying whilst I speak.’”This to hunger for such diet,

  As the rich man in his riot

  Casts to the fat dogs that lie

  Surfeiting beneath his eye.

  (2)为民主和自由呐喊斗争,则可以说是他们二人诗歌创作的中心主题。

  拜伦的《路德分子之歌》(Song for the Luddites)虽然只有三节,却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杰作。在这首诗里,拜伦坚决支持路德成员的行动,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革命热情和斗争决心:

  As the Liberty lads o’er the sea

  Bough their freedom,and cheaply,with blood,

  So we,boys,we

  Will die fighting,or live free,

  And down with all kings but King Lord!

  而雪莱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 )整篇就是一部自由斗争的宣言,其中充满了对独裁统治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2.在艺术表现上各具特色

  拜伦和雪莱都属于积极浪漫主义诗人,风格特色方面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背景广阔、想象瑰丽、气势磅礴。两人共同完成并超越了由“湖畔派”(“Lake Poets”)诗人开始的诗歌革新,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格。

  拜伦师法18世纪的大诗人蒲柏(Alexander Pope),但他学习的是蒲柏写警句和讽刺诗的深厚功力。在《审判的幻景》(The Vision of Judgment)、《青铜世纪》(The Age of Bronze)等诗中,拜伦都充分运用了他的讽刺天才。但拜伦没有采用蒲柏常用的英雄双韵体,而是寻找和发展了更适合自己风格的诗体。《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的一、二章,他采用的是比较典雅的九行体(斯宾塞(Spenser)创造)。《唐?璜》、《审判的幻景》则是用意大利八行体所写,这是一种更能表现拜伦口语风格的诗体。拜伦运用这种诗体将诗写得雅俗共赏,挥洒自如,为英国诗体注入了新鲜的空气。

  雪莱则把诗提高到哲学的高度,在诗歌中很注重抒情性和哲理性的结合。他称自己的第一部长诗《麦布女王》(Queen Mab)为“哲理诗”,其后的《阿拉斯特,或寂寞的精灵》(Alastor,or the Spirit of Solitude)、《智美颂》(Hymn to Intellectual Beauty),甚至《伊斯兰的起义》,都充满了诗人对人的命运、道德、情感、理想的探求和思索,带着浓厚的哲学色彩。可以说,雪莱将自己的哲学思想用诗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这也使他的诗歌有些晦涩难懂。

  3.在诗歌性格上大相径庭

  “诗如其人”。拜伦和雪莱的诗歌一定程度地“具有”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心理特征,不妨称为诗歌的性格。

  拜伦的诗歌往往表现出两种性格:一种是对社会和当权者的不满和敌视,另一种则是失望悲观和孤傲。如在《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中他写道:

  I have not loved the world,nor the world me;

  I have not flattered its rank breath,nor bowed

  To its idolatries a patient knee,

  Nor coined my cheek to smiles,nor cried aloud

  In worship of an echo; in the crowd

  They could not deem me one of such――I stood

  Among them,but not of them――in a shroud

  Of thoughts which were not their thoughts,

  and still could,

  Had I not filed my mind,which thus itself subdued.

  这正体现了拜伦双重性的性格。自负而又自卑,同情却轻视弱者。

  而雪莱的创作从一开始,就颂赞美好的明天。“雪莱在诗歌创作中一贯地表现了对社会光明未来的执着追求,深情地预言: 人类必将战胜暴政,大地必将获得新生”。他所有的长诗,从《麦布女王》开始,到《伊斯兰的起义》,再到《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结尾都是热情的歌颂和向往,留给人们无限的希望和动力。在《伊斯兰的起义》中,莱昂夫妇被处死后,雪莱写道:

  These perish as the good and great of yore

  Have perished,and their murderers will repent,

  Yes,vain and barren tears shall flow before

  Yon smoke has faded from the firmament

  Even for this cause,that ye who must lament

  The death of those that made this world so fair,

  Cannot recall them now; but there is lent

  To man the wisdom of a high despair,

  W hen such can die,and he live on and linger here.

  正是雪莱美好热情的天性使他写下这样美好热情的诗句,其中充满乐观主义,让人读后不仅不会为主人公的牺牲而悲观沮丧,反而会产生更坚定的信心。

  4.在诗歌形象上有显著不同

  拜伦和雪莱笔下的主人公也烙下了两人精神个性的印痕,透射着二人不同的思想和热情。

  在拜伦的很多诗歌中,他创造的是一系列“拜伦式的英雄”(Byronic heroes)。这些主人公都与社会对立,是具有反抗性格的叛逆者,但多是个人反抗。他们高傲孤独,没有人民的支持,结局悲惨如哈洛尔德、曼弗雷德。毫无疑问,“拜伦式英雄”的实质是拜伦个人的写照。但拜伦诗歌中也有一些以人类幸福为己任、为人类而斗争的“民主斗士”,像普罗米修斯、该隐。

  与拜伦不同,雪莱笔下的文学形象显得统一、单纯。他们以未来为动力,以热情为主导,都是坚持到底、始终没有丧失希望,并终将取得胜利的乐观主义者。甚至连“被缚的”古希腊典型的悲剧形象普罗米修斯也是被“解放了的”。雪莱为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设计了战斗的、胜利的结局: 普罗米修斯被赫拉克勒斯(Hercules) 救出,他派精灵向人类宣布了解放的消息,整个宇宙沐浴“爱”的光辉,人类万物幸福欢欣。雪莱笔下的人物既概括了资产阶级革命家反抗专制统治、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精神和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又集中体现了诗人自己坚定的立场、伟大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雪莱本人曾于1819年写过一首长诗,题为《朱理安与马达罗:一次谈话》(Julian and Maddalo:A Conversation)。事实上,诗里的马达罗(Maddalo)就是拜伦,朱理安(Julian)则是雪莱自己。诗中通过两人的谈话鲜活地表达了两个人思想上的差别,可以说是一幅生动的人物画。马达罗是个悲观主义者,认定个人斗不过命运;朱理安则是个理想主义者,这也许能解释两人在创造主人公上的差异。

  5.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也存在有明显不同

  拜伦的诗歌创作有“浪漫主义抒情”与“现实主义讽刺”相结合的两个方面,尤长于讽刺和议论。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叙事、抒情、描写、讽刺自然地融于诗歌中,信笔挥洒,气势磅礴。如《哀希腊》(The Isles of Greece)深沉抒情、讽刺英国,是广为传诵的篇章。在拜伦的诗歌中,一切都显得自然和谐、结构统一、浑然天成。

  雪莱的诗歌天才则突出地表现在优美的抒情和丰富的想象上。雪莱曾在他重要的文学论著《诗辩》中申明:“在通常的意义下,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雪莱是一个具有浓厚民主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的沸腾的战斗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所以他的诗歌作品除了反映出他的崇高的理想、澎湃的热情、杰出的才华、博广的知识之外,还贯穿着一系列大胆瑰丽的想象。他认为宇宙、天地、自然界的景色能“激发诗人的想象,唤起诗人的灵感,想象随理想起伏,灵感随理想泉涌”。长诗《麦布女王》、《西风颂》、《云雀颂》就是这些瑰丽想象的结晶。

  三、结语

  在西方抒情诗的领域里,拜伦和雪莱是一直被公认为英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虽然他们的诗歌有着众多的不同,但同是西方语言文学宝库中灿烂的瑰宝,同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这些诗歌将和双子星一起永放光芒。

  参考文献:

  [1]Lord Byron.Don Juan[M].Penguin Books Ltd.,Harmondsworth,Middlesex,England,1986.

  [2]Percy Bysshe Shelley.The Work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M].Copyright by Random House,Inc.Black’s Readers Service Company. Roslyn,New York,1951.

  [3]雪莱.诗辩[A].外国文学教学参考资料(第三册)[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4]外国文学五十五讲(上)[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

  [5]张伯香主编.英美文学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杨岂深,孙铢.英国文学选读(Book 1)[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7]外国浪漫主义文学三十讲[Z].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雪莱的诗歌篇3

  罗伯特·彭斯生于农民家庭,辛勤从事田间劳动20年,他的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他37岁时,在贫病交迫中离开人世。

  罗伯特·彭斯是苏格兰著名的农民诗人。他通过自修,深入地研究了古典文学和民间歌谣。他以诗歌为武器参加民族解放运动。1776年的美国独立革命,使他写作《华盛顿将军生辰烦歌》。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写了《自由树》,寓言诗《两只狗》和《威利神父的祷告》等诗篇,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教会的专制和教士的伪善:1786年他的第一部诗集《苏格兰》方言诗歌出版,震动苏格兰文坛。从1787年起,他积极从事收集和改编歌谣工作,有370多首古歌曲经过他的创造性的艺术加工而得到广泛传播.如,赞美爱情的《红红的玫瑰》,歌颂友谊的《往昔的时光》等。

  罗伯特·彭斯虽然生活困顿,但他始终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和饱含着乐观情绪,这充分表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我们读他的诗篇,就会感受到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他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歌颂自由战士反侵略反奴役的无畏精神,抨击一切伪善的、贪暴的、荒淫的压迫者、权势者和宗教界人士。

  罗伯特·彭斯写了大量的爱情诗,其中有热恋、有失恋、有欢乐、有痛苦。对爱情的忠贞是他的重要主题,他的爱情的特点是率直。如叙;.抒情长诗《爱情与自由》:“我曾经是年青姑娘,/多久以前己经记不清,/我喜欢如意的年轻男人,/一直到如今。/我的父亲原是轻骑兵,/难怪我见了大兵就相亲.”从中可以看到十八世纪苏格兰农村男女青年质朴无华的性格和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纯真气质。这些诗毫无雕饰痕迹,近乎天籁。

  罗伯特·彭斯的诗作,无论是抒情诗、讽刺诗、诗札和叙事诗,都具有淳厚的民歌风味和浓烈的地方色彩。他的诗作仿佛不是写出来的文字而是流出来的音乐,他的许多诗篇被谱成歌曲至今在各国传唱。《往昔的时光》一诗仿佛成了全世界的“国歌”。

  当代的彭斯研究家詹姆士,巴克说:“彭斯是最伟大的天才—贝多芬、莎士比亚:伦勃朗……等一群中的一员。”这不是过誉。当然彭斯的诗歌在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种种美德的同时,也宣扬了小生产者知足常乐的保守思想,这是他的诗歌所不足之处。但要知道.任何作家都不能超越他生活的社会环境,我们就能理解他们而不是苛求.

  波西·比希·雪莱也同样是英国19世纪上半叶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出身于贵族家庭,深受卢梭和葛德文的思想影响,1811年因写《无神论的必然性》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年发表第一部长诗《麦布女王》,抨击封建制度的罪恶和宣传空想社会主义,因而受到英国统治阶级的仇视。1818年他被迫离开英国,定居于意大利。他接连创作了长诗《伊斯兰的起义》,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诗歌悲剧《沈西》。从雪莱最早的第一部长诗《麦布女王》看,它显示出诗人的诗风的最大特点是表现未来和乐观主义,轻快明朗,炽热奔放。如雪莱所说:“这首诗无疑是在一种颇为激烈情况下写的,是全力反对宗教、政治与家庭等方面的压制的。”在长诗《伊斯兰的起义》中更加鲜明地表现了雪莱的诗歌风棺。诗作中的黄金城革命暗喻法国大革命.反抗暴政的男女主人公被处死,然而他们死而复生,预言自由的最终胜利。诗人让他们在临刑前引吭高歌:“瞧!春天来了我们的生命虽告终,但春天的诞生早在我们心中,犹若山间的阴影烘托出朝阳,我们的死亡会促进人类的前进!”

  诗剧《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是雪莱的典型代表作。这首诗借用古希腊神话题材,颂扬了反抗专制暴政的斗争精神,赞美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并预示人类反抗专制暴政一定会胜利,美好的理想一定会实现。

  抒情诗《西风烦》中一句优美深邃的名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动人的情感表达了对光明和美的追求。激励了许许多多置身逆境中却充满希望、执着追求的人们。

  统观雪莱的诗作,不难看出,雪莱的浪漫主义理想并不是诗人的主观臆想,它源于一定的生活现实.在他的长诗《伊斯兰的起义》的序言中,雪莱说:“我看到了专制和战争造成的,看得见的灾难场面;城市和村庄化为零落、烧焦无顶的房屋,赤身裸体的居民坐在自己的凄凉的门口挨饿。”他通过对现实的诗化,使人们知道应该如何去求索、奋斗。他的诗作以想像的丰富,音韵的和谐,比喻的美妙,哲理的深刻和进步的思想内容著称于世。马克思对雪莱的评价颇高,称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而且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急先锋。”

  雪莱的诗歌篇4

  摘要:Percy Bysshe Shelley(雪莱,1792-1822),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雪莱的诗才很是壮阔。他既有富于政治理想的诗,充满了对于残暴的君主专制的抗议和对于自由民主的向往和追求,也有优美柔和的浪漫抒情诗,尤其是爱情诗,显示出了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雪莱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给世人留下的文学营养确是丰盛的,令人无法忘怀的。

  关键词:政治诗,抒情诗,自由民主

  1.引言

  雪莱在1819年写下了不少针对英国政治局势并且具有战斗性的诗歌。1819年8月16日在曼彻斯特发生了彼得卢屠杀案,这起惨案更是激起了雪莱正义的愤怒。那一天约有6万人举行和平集会,提出要求拥有普选权并且要求议会每年开会,反对谷物法案等改革要求。曼彻斯特当局下令命武装骑警向手无寸铁的普通民众冲击,导致十余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此时正在意大利的雪莱听到此消息之后,气愤之下于9月底写出了这首诗,并且急忙送回伦敦想印成小册子在失业工人中散发,并希望以此来鼓舞工人阶级团结起来进行反抗。但是迫于政治压力出版商们不敢承印,结果这首诗一直到雪莱死后多时,于1839年才得以发表。

  雪莱是一个热爱生命,渴望自由和幸福的诗人,同时他也充满了反抗和斗争精神,他痛恨社会上一切不公平的现象。他的这种革命热情和勇于抗争的精神在他的政治抒情诗当中显而易见,尤其是在这首“英国人民之歌”当中,同时这首诗也是抒发雪莱政治态度的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之一。笔者将通过对本首诗歌的韵律,写作方法和所表达的主题三个方面的简要分析,来抒发一下笔者对这首诗歌较浅层的认识,如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请各位大家多多海涵。

  2.诗歌的韵律,写作方法和结构

  这首诗一共有八个小节,且这八个小节采用的都是双押韵。这种押韵的方式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洁有力,慷慨激昂,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励和鼓舞人们的士气,让人们能够充分地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从而投身到实际的斗争当中去。这也是当初作者想将它印成小册子从而达到他预想的鼓舞人们勇敢抗争的原因。除此以外该诗歌还运用了头韵,重复和规则韵律等写作方法。

  在诗歌的前三节,诗人运用了四个排比句“英格兰的人们,凭什么要给蹂躏你们的老爷们耕田种地?凭什么要辛勤劳动纺织不息,用锦绣去打扮暴君们的身体?凭什么,要从摇篮直到坟墓,用衣食去供养,用生命去保卫那一群忘恩负义的寄生虫类,他们在榨你们的汗,喝你们的血?凭什么,英格兰的工蜂,要制作那么多的武器,锁链和刑具,使不能自卫的寄生雄蜂竟能掠夺用你们强制劳动创造的财富?”指明了政府的暴行以及给人民造成的伤害和不公。这种排比句加重了诗句批判的意味,从而使那种气愤之情更加的强烈,诗句也显得更加有力量。一些词语比如“剥削”、“压榨”、“掠夺”等,也使诗句显得异常的沉重和悲愤。雪莱不但揭露了当时政府的黑暗暴行和专政,并且对工人们所遭遇的不公正待遇感到气愤。在诗歌的第四小节,诗人用两个反问句“你们是有了舒适,安宁和闲暇,还是有了粮食,家园和爱的抚慰?否则,付出了这样昂贵的代价,担惊受怕忍痛吃苦又换来了什么?”对比了统治阶级和工人阶级截然不同的生活现状。通过这两个反问句,雪莱第二次强调了人民大众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他指出工人们所遭遇的痛苦和付出没有得到任何应有的回报,反而是毫不劳作的所谓的统治者们享受了工人们所创造的全部财富和幸福。第五小节同样使用排比句“你们播下了种子,别人来收割;你们找到了财富,别人来占有;你们织布成衣,穿在别人生上;你们锻造武器,握在别人手里”具体地指出了工人们所遭受的那些不公平待遇。一些对比性的词语:播种和收割,发现和占有,编制和穿戴,锻造和掌握都格外地强调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区别并且进一步强调了该诗的主题,工人阶级和统治阶级的不平等。本诗中作者所呼吁的对象是所有从出生到死亡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始终在遭受着这种苦难的英国人民,诗人强调的是这种苦难是伴随他们一生的,如果他们不起来反抗,那么这种苦难还将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想借此来鼓舞人们反抗的勇气。

  在诗歌的第六小节,诗人第三次运用排比句的手法“播种吧,但是不让暴君收;发现财富,不准骗子占有;制作衣袍,不许懒汉们穿;锻造武器,为了自卫握在手。”来呼吁人们为了属于人民的权利勇于与统治阶级抗争。不难看出这一小节与上一小节是相呼应的关系,四组对比动词没有变,但是作者换了一种语调,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了。这种语调的变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首诗的感情色彩,将这首诗从一种悲愤和被动的感情转换成了一种更加积极和主动的感情色彩。最后两个小节向那些消极地屈服于资本主义剥削者们的工人们用一种反讽的语气提出严肃的警示“你们装修的新房厅堂让别人住在里面,自己却钻进地窖、牢房和洞穴去睡。为什么要挣脱你们自己造的锁链?瞧!你们练就的钢铁在向你们逞威。就用锄头和织机,耕犁和铁铲构筑你们的裹尸布吧,终有一天美丽的英格兰成为你们的葬身窟。”以此来唤醒劳动者们做自己的主人并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将魔鬼驱逐,为自己的权利而战,为自己幸福的,自由的,和平的生活而战。

  3.诗歌主题

  雪莱一直渴望把诗歌作为治愈他人痛苦的力量,用诗歌来净化个人的灵魂,从而净化这个社会。他总是用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将底层人民的生活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下,抒发那种虽然直白但是意义深刻的主题。通过对雪莱的写作特点的分析,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为什么雪莱被称作是一个激进的社会哲学家,他的这种激进的革命思想是怎样受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的,他为什么会被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的。雪莱一生厌恶社会的不平等,政府独裁,苛刻的宗教制度和虚伪的社会制度,他反对战争和暴政。他始终坚信,虽然他处在被压迫者与压迫者不断抗争的时代,而且这种抗争有可能会持续很久,但是终究会有一天这种混乱无序的政权通过不断地抗争会被废黜。此外,由于受到基督教人文主义的影响,雪莱对于社会制度的改革也非常感兴趣,他认为只有通过对现存的社会制度进行逐渐的并且适当的改革才能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一切的罪恶才会被完全消除,人们才能过上幸福,自由,和平的生活。通过对诗句直观而详细的分析可以看出雪莱在诗歌中表达了他对自由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于暴政的深恶痛绝。这首抒情诗不仅仅呼吁所有的劳动者们向压迫他们的统治者们进行抗争,也呼吁他们向对他们进行经济剥削的资本家们要求本该属于自己的财富和权利。

  4.结语

  在这首诗歌中,雪莱将社会分成了两个对立的阶级,一个是剥削积极,另一个是被剥削阶级。他指出社会的大部分财富都是由这些工人阶级们创造的,而他们却没有得到他们本该享有的权利和回报,反而遭受剥削者们的压迫和欺侮,他替这些遭受苦难的被剥削者们感到悲愤和不满。同时他也在诗歌中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以及统治阶级贪婪残暴的本性。他呼吁英格兰人民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财富和自由勇敢地与统治阶级进行抗争。(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佐良,李赋宁,周珏良,刘承沛主编,《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2]赵蜀嘉,读雪莱诗《献给英格兰人民的歌》,江汉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雪莱的诗歌篇5

  恍若诗歌在飘摇;

  海把沙滩轻轻拍打,

  仿佛诗人在吟唱;

  圣灵存在的空间,

  总有诗歌相萦绕;

  我的渴望,

  用诗歌唱!

  --题记

  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洒到书上,枝叶摇摆,层层叠叠的光斑不停晃动。午后最舒适的时光莫过于此:翻着雪莱的诗集,坐在窗口,一边品味激情洋溢的诗句一边享受柔情似水的阳光,气温舒适的让人产生朦胧的睡意。四周被静谧的气息包围着,闹钟的滴答声似有似无。

  一阵西风吹来,绕着我转了个圈儿,随即又走了开去。冷风刺醒了我,我打了个寒战,继续徒步前行。云雀在鸣叫,悦耳的歌声令人陶醉。我兴奋的一路小跑,小径的尽头,一个男子正在编织下一部作品……我步入了雪莱的视镜中。

  我的父母希望我从小就有一颗勇敢,坚强的心。我很感谢父母。最初接触到的雪莱的作品,便是那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措辞温柔的诗句背后,我看到一个强有力的灵魂在支撑着它。从此,我对写诗燃起了满腔的热情。我爱使,就好像天空爱海洋,山林爱大地一般。读诗,品诗,写诗,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曾模仿着写:

  我悄悄走入星空,

  怕打破柔和的夜曲;

  我默默端详浮云,

  怕吹散梦的故乡。

  轻音乐在空气里弥漫,

  如同夜的精灵与我相伴;

  凉风在树叶间盘旋,

  沙沙声这般和谐。

  我不敢与雪莱相媲美,但如今的欠缺又能算什么呢?雪莱在《无常》中提及;“我们的明日从不再像昨天,唉,除了‘无常’一切都不肯停留。”我渴望明日能成为一名诗人;我渴望读遍所有的诗歌;我渴望身边无处不充溢着最美的诗句,最美的心灵。

  读诗本就是令人十分愉快的事,他带我去感受西风,感受那个世界冲击腐朽的势力的浩大,感受生命力的顽强;他反复在我的心中诵读“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啊,春日怎能遥远”;他带我去听云雀啼叫,听那倾诉钟情的最甜的歌声,看它们从地面一跃而起时鄙弃尘土的样子;他带我去看那多枯萎的紫罗兰,让我与他一同抽泣…

  噢,感谢你,雪莱,感谢你带我的思维一起舞蹈,感谢你为我的未来导航……

  拾起脚边的叶子,

  精心用诗歌缝制。

  挂上希望的树枝,

  雪莱的诗歌篇6

  关键词: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古典主义;继承

  【中图分类号】:I【文献标识码】:A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这一阶段,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这离不开古典主义文学的基础积淀,正因为有古典主义文学这一有力支柱,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才实现了继承与超越。古典主义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根植土壤,其在主题思想与体裁、题材及技巧上都继承了古典主义文学的精髓部分,因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之间具有密切的继承关系。

  一、主题思想和体裁的继承

  主体性的体现、主观情感的表达、想象性思维的发挥,这些都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者所重视的三大元素,而这些元素通常都是凝聚成文本主题思想的关键部分,于是乎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其主题思想纷纷达到了一定的理性程度及文学高度,但这些都离不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创作主题思想上对古典主义的充分继承。无论是一首浪漫主义的诗歌作品,还是一首古典主义的诗歌作品,其都是创作者心灵、情感与体验的表达,融入了创作者理性的主题思想,因而读者才能从诗歌作品中感受到其所特有的审美魅力。

  如在浪漫主义诗歌作品《西风颂》中,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不仅在诗歌体裁上继承了古典主义,而且还将古典主义的理性创作思想运用在诗歌创作当中,于是乎这首浪漫主义的诗歌作品备受广大读者喜爱。在创作中,雪莱虽然继承了古典主义诗歌的十四行诗体裁,但是为了突出其诗歌中的理性主题思想,雪莱对十四行诗体裁进行了重新创造,具体表现在采用三行诗的结构形式,在诗歌创作中运用跨行诗与跨段诗的手法,还巧妙互换十四行诗与三连韵诗的位置。因而,《西风颂》这首浪漫主义的诗歌作品在体裁上就具有了一种恢宏的气势,当然要完成这样的创新,这与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具备理性的创作思想密不可分,因为只有诗人雪莱在诗歌创作中充分植入理性思想,这样才能驾驭整首诗歌在体裁上的重新创造,从而确保诗歌作品的浪漫独特性与主题思想内涵的深远性。

  二、题材和技巧的继承

  由于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主题内涵、主题意识的表达需要通过作品题材与内容才能得以被读者感知,因而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在对作品的题材与内容选取上十分用心,这一点在古典主义文学创作中同样备受作家们的重视,所以足以表明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在题材选取上对古典主义文学的继承性。当然,选取具有现实意义、针对性的题材与内容对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家来说十分重要,但作家们借鉴与运用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技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将讽刺技巧、比喻技巧、幽默技巧等运用到浪漫主义诗歌作品当中,能够进一步升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文学意蕴,从而更好地传达浪漫主义文学作家的创作思想及情感。

  在选取题材上,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家大多都会选择那些极具表明自身主题思想与主题意识的题材,包括社会中统治者的残暴一面,从而传递出作家们对社会的关注,对民众的文学关怀,对一切残酷、阴暗现实的辛辣批判。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布莱克、拜伦等,这些诗人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都具有古典主义的影子,在作品题材与技巧上借鉴及继承了古典主义;雪莱的《麦布女王》、布莱克的《经验之歌》、拜伦的《唐璜》等,这些优美的浪漫主义诗歌作品都传达了诗人们对黑暗社会与残暴统治者的批判,寄寓了诗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在济慈的诗歌《赫坡里昂》中,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则借用古典主义幽默写作技巧在诗歌中传达他对英国民众的文学性关怀。

  结语:综上分析,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我们知道不同时期的文学都是在相互继承与相互超越中实现发展的,对于古典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文学同样适应。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是建立在古典主义文学的基础上实现发展,浪漫主义文学作家对古典主义文学进行了充分的借鉴与继承,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作家们对古典主义主题思想、体裁选用、题材选取、技巧运用的明显继承性。不可否认,古典主义文学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力,正因为有着古典主义文学的积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继承其精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超越,进而推动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不断完善及成熟。

  【参考文献】

  [1]王莎烈.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古典主义的继承与超越[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1):84-86.

  [2]田春,孙辉.论康德艺术观的古典主义倾向[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3(3):21-24.

  作者简介:

  崔伟丽(1977年―),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石家庄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与教学。

  雪莱的诗歌篇7

  关键词:郭沫若 诗歌翻译 风韵译 《西风颂》

  一、引言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其除了能够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外,也会反映一定的社会现象。因此诗歌翻译并不容易,对译者资质具有很高要求。郭沫若既是著名的诗人也是著名的翻译家,尤其擅长诗歌翻译。他结合自己的诗歌翻译实践提出了“风韵译”这一翻译理论,认为诗歌翻译重在重现诗歌的内在韵味,而非外在形式。然而,这一诗歌翻译理论却引发了众人的批评和争议,有人甚至认为郭沫若译诗是在“胡译”。本文将以雪莱的《西风颂》为例,从诗歌形式、诗歌内容和诗歌意象这三个方面来评析郭沫若的“风韵译”,探究郭沫若译诗是否是在“胡译”,希望能对外国诗歌“引进来”和中国诗歌“走出去”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诗歌翻译和“风韵译”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就有了英语诗歌作品的汉译,它比林纾通过别人口译开始翻译小说至少要早四十多年,开创了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之先河。[1]111由此看来,诗歌翻译的历史由来已久,而关于诗歌翻译的理论也不在少数。早期如胡怀琛曾在《海天诗话》序中写道:“欧西之诗,设思措词,别是一境。译而求之,失其神矣。然能文者,撷取其意,锻炼而出之,是合乎吾诗范围,亦吟坛之创格,而诗学之别裁也”[2]192。与郭沫若同是创造社创始人之一的成仿吾认为:“有些人把原诗一字一字译了出来,也照样按行写出,便说是翻译的诗;这样的翻译,即很精确地译出,也只是译字译文,而绝不是译诗”[2]274。而著名的诗人闻一多则认为:“翻译都得经过理解与表达这两个步骤,而译诗的第二个步骤则更有特殊的要求,即必须也是‘诗’,必须以诗译诗”[2]278。由此看来,这些大家虽然对于译诗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认为译诗时最重要的是要译出诗的内在韵味。

  1920年春,田汉请郭沫若代译《歌德诗中所表现的思想》一书中所引的歌德诗,郭沫若在为此文写的《附白》中首次提出了“风韵译”。他在《附白》中写道:“诗的生命,全在它那种不可把捉之风韵,所以我想译诗的手腕于直译意译之外,当得有种‘风韵译’”[2]260。1923年4月,他在《讨论注译运动及其他》一文中对“风韵译”进行了细致的阐释,他指出:“我们相信理想的翻译对于原文的字句,对于原文的意义自然不许走转,而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在不损及意义的范围之内,为气韵起见可以自由移易”[2]261。郭沫若“风韵论”的一大特色在于认为译文是可以不用忠实于原文的,所以这引起了许多批评和争论,有些人甚至认为郭沫若译诗是在“胡译”。下面笔者将以雪莱的《西风颂》为例,从诗歌形式、诗歌内容和诗歌意象这三个方面来评析郭沫若的“风韵译”,探究郭沫若译诗是否是在“胡译”。

  三、郭沫若译《西风颂》

  《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代表诗歌之一,写于1819年,那时正值工人革命运动时期。在英国,工人阶级正与资产阶级展开斗争,努力争取自身的生存权利。在这样的背景下,雪莱写下了《西风颂》,通过咏唱象征革命力量的西风,表达诗人对革命终将胜利的信心,以及对英国即将拥有光明未来的展望。

  (一)诗歌形式

  诗歌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韵律和节奏上。韵律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一个重要方面。韵律不仅能够起强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节奏是诗人表达自己情感的关键,每一次停顿都能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

  1.韵律

  韵律对于诗歌至关重要,诗人的情感可以通过和谐统一的韵律传达出来。而英语是多音节的语言,汉语却是单音节的语言,因此完全保留下原诗的韵律形式绝非易事。为了尽可能保留原诗的韵律,在韵律上做些改变是必不可少的。而郭沫若则认为,在译诗过程中保留原诗的内在韵味才是至关重要的。

  雪莱的西风颂一共五节,每节都是一首十四行诗,其韵脚都遵循aba, bcb, cdc, ded, ee的模式。以这首诗的第一节为例,郭沫若的译诗完全没有保留原诗的韵脚模式。但就郭沫若的译文而言,它有着自己的一套韵脚模式。首先,全诗韵脚以/ang/和/i/为主,局部则采用了中国诗歌的押韵方式,如/chuang/、/shi/、/yang/和/xiang/这四句就模仿了中国古诗四言绝句的押韵方式。其次,因为郭沫若是四川人,前后鼻音不分,所以最后两个对句/yin/和/ting/其实是押韵的,符合原诗的/ee/的押韵方式。最后,郭沫若特别注重局部的押韵,他将“wild West Wind”译成“不羁的西风”,以尾韵代替原诗的头,希望能重现原诗的风韵。郭沫若译诗没有顾忌原诗十四行诗的形式,这是他译诗的不足之处。然而,他译诗时重视的是内在气韵的传达,并且以读者中心,重视读者的感受,就这些而言,他的译诗是成功的。

  2.节奏

  节奏是诗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英汉语言不同,所以中文诗歌和英文诗歌在节奏方面是有所差异的。在译英文诗歌时,中国诗人普遍采用以顿代步再现原诗的节奏,以顿代步即以诗行中的意组或音组作为顿[3]66。英文诗歌以重音作为节奏点,而中文诗歌则用顿作为节奏点。

  再以这首诗的第一节为例,这一节采用的是五音部抑扬格,节奏十分整齐且错落有致。而郭沫若的译诗并没有遵循原诗的节奏,他的译文每行长短不一,也没有以五顿来体现原诗的五音部。郭沫若译诗采用的是自由诗的形式,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全社会提倡用新文学取代旧文学,所以郭沫若创造了自由诗体。他的代表作《女神》就是采用了自由诗体,文学成就颇高,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由此可见,郭沫若译诗虽然没有重现原诗的节奏,但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看出他译诗并不是在胡译,他重在传达诗的内在气韵,他对全诗总体气韵的把握是比较成功的。

  (二)诗歌内容

  诗歌的内容是指诗人意图向读者传达什么。原诗内容的传达对译者来说并不容易,而遣词造句则是诗歌内容传递的一个重要方面。遣词是指词汇的选择,造句则是指句法的整合。郭沫若在遣词造句方面精心雕琢,意图传达出原诗歌的内容。

  1.词汇

  亚里士多德认为“词是语言中最小的意义单位”。[4]300郭沫若身处五四时期,那时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影响颇大,尤其中国的新诗明显受到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也正因为五四时期正是新诗蓬勃发展的过渡时期,所以郭沫若的翻译用词古雅,传其神韵,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5]20

  在译诗的选词方面,郭沫若向来随性、偏于古典。以《西风颂》的第三节为例,首先,郭沫若善用动词,在译文第一句中,一个“睡”字就为读者勾勒一幅平静的画面,突显出地中海的平静。后面又用“摇漾”、“吹破”、“掀起”等动词突显西风的强烈。其次,郭沫若选词时偏向于选取四字格。汉语四字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其语言短小精悍,蕴意无限。“灿烂晶波”、“城楼宫殿”、“苔G花香”、“画里韶光”、“熏风沉醉”、“狂涛巨浪”、“怆惶沮丧”等四字格的使用使得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后两个词更凸显出了西风的威力。还有最后一句的“西风哟”,这个词带有中国传统的民歌色彩,使得译文具有犯星移木咧泄特色。郭沫若的用词不仅传达出了原诗的情感,而且体现了汉语的特色,有利于读者接受。

  2.句法

  因为英语讲求“形合”,而汉语讲求“意合”,所以翻译时做到完全的对等是不能的,尤其对于诗歌翻译而言更是如此。为了传达出原诗的内容,郭沫若译诗时就句法层面做了一些整合。再以《西风颂》的第三节的前六句为例,郭沫若的译文几乎把原诗的顺序全部打乱了。他以“The blue Mediterranean”开头,并将“where he lay”和“Beside a pumice isle in Baiae’s bay”连在一起翻译,并在“Quivering within the wave’s intenser day”前添加了主语“楼殿”,而且句数也从六句整合成了五句。经过这一整合,突出了主题,表现出了地中海的平静和西风的强烈,而且行文符合汉语的习惯,便于读者理解。

  (三)诗歌意象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6]∫虼耍欣赏诗歌时除了要对诗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外,对诗歌意象的分析也是至关重要的。意象是内在情感的外在物化,寓意之象、以象写意。

  1.比喻意象

  比喻意象是诗人在物与物、情与物之间创造、设置、构建出的一种新的关系。[7]12比喻意象有两种表现形式,明喻和暗喻。

  原文:

  Thou, from whose unseen presence the leaves dead Are driven, like ghosts from an enchanter fleeing[8]72

  Are driven, like ghosts from an enchanter fleeing[8]72

  译文:

  你虽不可见,败叶为你吹飞,

  好像魍魉之群在诅咒之前逃退[9]99

  这两句诗句选自《西风颂》的第一节,因为有“好像”和“like”,这两句诗句明显采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原诗将“leaves dead”比喻成“ghosts”,“west wind”比喻成“an enchanter”。在西方,“ghosts”指的是幽灵,“an enchanter”指的是魔法师,如果郭沫若直接将它们译成“幽灵”和“魔法师”的话,对于当时还不太了解西方文化的中国读者而言,这会造成他们理解困难。所以,郭沫若将“ghosts”译成“魍魉之群”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四字格,将“an enchanter”译成“诅咒”,这样的译文有助于中国读者的理解,领略原诗的韵味。

  原文:

  Wild Spirit, which art moving everywhere;

  Destroyer and preserver; hear, oh hear![8]72

  译文:

  不羁的精灵哟,你是周流八垠;

  你破坏者兼保护者,你听哟,你听![9]99

  这两句诗句选自《西风颂》的第一节,这里的“art”是动词“be”的变体,与后面的“moving everywhere”构成了现在进行时,原诗用定语从句和现在进行时描述了西风此时所处的状态。在郭沫若的译文中,他采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将“Wild Spirit”喻为“周流八垠”,“周流”指环绕着流动,四周绕一圈地流动,“八垠”出自《魏书?高允传》:“四海从风,八垠渐化”,指的是八方的界限。“周流八垠”不仅与原诗的“moving everywhere”相契合,描述出了西风四处流动的状态,而且沿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易于中国读者接受。

  2.象征意象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认为,象征就是运用有声有色的物象来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10]26在诗歌中,诗人通过对物象突出的特征进行描绘,引发读者产生联想,使读者能够领会诗人的情感。

  原文: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8]80

  译文:

  严冬如来时,哦,西风哟,

  阳春宁尚迢遥?[9]102

  这句诗句选自《西风颂》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这里的“Winter”代表的是冬天,象征着英国此时所处的黑暗时期,而“Spring”则代表的是春天,象征着英国革命成功后的美好未来。郭沫若将“Winter”译成“严冬”,将“Spring”译成“阳春”,“严”寓意“严寒”,“阳”则指的是“太阳”,象征着“温暖”。“严”和“阳”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突显出革命终将胜利,光明的未来终将来临这一主题。所以,就笔者而言,笔者认为郭沫若的译文更能向读者传达原诗人的内心情感,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四、结语

  通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郭沫若译诗时虽没有一字一句地按照原诗来翻译,但是显然并不是在胡译。在研究郭沫若的译本时,我们不能仅仅只关注诗歌形式这一点,而是要从诗歌形式、诗歌内容和诗歌意象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同时也要考虑到郭沫若所处时代的时代背景等等,这样才能对郭沫若的译诗做出公正中肯的评价。

  因为中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完全的翻译是不可能的。所以,郭沫若译诗以“风韵论”为指导思想,重视翻译原诗的内涵意义,而非外在形式。同时,他在译诗时以读者为中心,充分考虑读者的感受,使译诗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中国诗歌想要“走出去”,首先得“引进来”,郭沫若的译诗可以对外国诗歌“引进来”起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而有利于指导中国诗歌“走出去”。

  参考文献

  [1] 孙慧慧.郭沫若的诗歌翻译研究――以《雪莱诗集》英译本为例[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 王东风.诗人译诗的诗学解读:兼评查良铮译《西风颂》[J].外语研究,2014(3):63-70.

  [4]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5] 梁建.雪莱诗歌的翻译比较[D].山西: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6] 宋蕾.诗歌意象与翻译[D].北京:外交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2.

  [7] 祝菊贤.论魏晋南朝诗歌中的比喻意象[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12-17.

  [8] 雪莱,著.吕一奇,编译.雪莱诗集[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4.

  [9] 郭沫若.沫若译诗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雪莱的诗歌篇8

  >> 《西风颂》两个译本的比较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下《西风颂》译本比较研究 《西风颂》的翻译对比 《西风颂》中的矛盾与调和 《西风颂》的诗歌特点及其不同译文的探析 《西风颂》所体现的雪莱的自由主义 浪漫主义在《西风颂》中的体现 西风颂 从文体翻译角度比较《匆匆》的两个英译本 跨文化视域下《黄帝内经》两个译本比较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当你老了》的两个译本对比研究 原型理论视角下《荷塘月色》两个译本的对比研究 切斯特曼翻译伦理下《苔丝》两个译本的比较 从《西风颂》的翻译谈英诗中译的气韵美 论浪漫主义文学特征在雪莱的诗歌《西风颂》中的体现 从诗歌《西风颂》中看到的中英跨文化差异与交流 浅析雪莱《西风颂》中的自然意象和神话典故 《西风颂》赏析 西风颂(之四) 文体学视角下希拉里Get Started演讲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

  [1]边立红,熊艳.意识形态与翻译——从郭沫若翻译《西风颂》谈起[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胡壮麟,刘世生.文体学研究在中国的进展[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

  [3]姜春兰.从《西风颂》的译本比较中看卞之琳的诗歌翻译[J]. 海外英语(上),2012,(11).

  [4]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5]钱佼汝.英语文体学的范围、性质与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2).

  [6]瞿宗杰.浪漫范畴下的中西浪漫主义诗歌——明朝中晚期和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7]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8]王敏.风格与气韵——雪莱《西风颂》三家译文之比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2.

  [9]万兵,林小寒.文体学视角关照下唐诗《长相思》的英译[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1,6.

  [10]许渊冲.翻译的艺术(论文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11]朱珊珊.形神兼备——论江枫的译诗艺术[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上一篇:男人为何容易沉溺网络色情
下一篇:《白百合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