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程2022年311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解析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1.下列选项中,教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的核心价值观对应正确的是( )

  A.实验教育学-狄尔泰一分析与批判

  B.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杨贤江-实验与观察

  C.文化教育学一布雷岑卡一理解与唤醒

  D.批判教育学-弗莱雷一批判解放

  【凯程解析】D基础知识点记忆联线题 难度级别★★★

  A.实验教育学-狄尔泰一分析与批判? 狄尔泰是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实验教育学强调量化研究,分析批判是批判教育学的核心价值观。

  B.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杨贤江-实验与观察?错在实验与观察是实验教育的核心价值观。

  C.文化教育学一布雷岑卡一理解与唤醒?布雷岑卡是元教育学代表人物。

  (老师你怎么知道?因为21届学生的名著导读里我带着你们师兄师姐读了他的一篇文章,出自凯程名著导读《教育思想的花园》,来自日常积累。)

  D.批判教育学-弗莱雷一批判解放? 弗莱雷是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主张改造社会,你们觉得算不算批判和解放,听听他的书名,凯程上课讲过《被压迫者教育学》。

  总结:CD确实很迷惑,可是,有推导办法。我们在学习课程即社会改造这个含义的时候,鲍尔斯、金帝斯、阿普尔、弗莱雷他们是站在一起的兄弟,说明他们是一伙的。

  2.《论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上述各句中“教”字相同的含义是( )

  A.反求诸己 B.养子使作善 C.以身垂范 D.上施下效

  【凯程解析】B古文翻译能力+理解能力 难度级别★★★★★

  翻译题干:都是教师教育、教学、教导的意思

  《论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意思是孔子以四项内容来教导学生:文化知识、履行所学之道的行动、忠诚、守信。

  《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族,不能教育好自己家族的人,反而能教育好一国之民,这是从来不会有的事情。

  《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所谓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利用其长处并纠正其短处。

  选项翻译:

  A.反求诸己? 意思是学习者要反思、要反省。

  B.养子使作善?意思是教育者要教导孩子让他多做善事

  C.以身垂范? 意思是教师要亲身示范做表率

  D.上施下效? 上面教育者怎么做,下面学生怎么效仿

  总结:四个选项里只有B体现了教导的意思。

  考场解题:如果每一句古文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只能猜测。如果题干三句能读懂一句,如我读懂了《学记》最常见的“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是教师教的意思,就可以做题。我猜测四个选项大家唯独不会翻译B,那么排除法,A是学生反思;C是亲身示范,这不是教导的意思;D是效仿的意思,都没有教师教的意思,那么我就选择B。

  3.下列选项中,可以说明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起制约作用的是( )

  A.乡村学校规模日益缩小,而城市学校范围不断扩大

  B.新冠疫情促使世界各地的学校纷纷采取混合式教学

  C.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良性互助

  D.学业竞争中学生关系日益紧张

  【凯程解析】A理解能力 难度级别★★★

  A.乡村学校规模日益缩小,而城市学校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步入城市化进程,乡村人少了,所以乡村学校规模小了,城市人口多了,所以学校不断扩建,这确实是社会发展引起的。

  B.新冠疫情促使世界各地的学校纷纷采取混合式教学?

  原因:社会发展指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是生产力的发展,疫情是突如其来的扫荡人类的传染病。我们会说疫情在推动社会发展,或阻碍社会发展。但是,我们不能说疫情是社会发展的内容。

  C.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良性互助? 这是教育内部发展对自身的制约

  D.学业竞争中学生关系日益紧张? 这是学生方面对教育的制约

  4.基于夏山学校实践,尼尔认为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当孩子的自我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其自我中心就会变成利他观念,以及对别人的自然关心。这种观念涉及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

  【凯程解析】A理解能力 难度级别★★★

  为什么选A??

  分析题干,为什么孩子变成了利他观念 ,因为孩子的自我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对别人的关心都是自然而然的。这里充分体现了教育适应自然,只有A顺序性最体现自然过渡,即随着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很自然的达到利他观念。

  为什么不选B阶段性:?阶段性就非常强调某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题干只是孩子,没有说明孩子的具体年龄,并且凯程基础班特意8分钟详细讲解夏山学校,是混龄编班,人数少,从小孩子到16、17岁的孩子都有。

  为什么不选C差异性:?题干里没有说明个体的差异,倒是更体现个体共同发展的自然趋势,就是从自我中心变成利他观念。

  为什么不选D不平衡性:?不平衡性是同一个体内的身心发展不均衡,题干里没有在讲一个人的身体内的变化和发展吧,我们读到的是很多个体的共同发展趋势。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各时期教育目的综述虽然有所不同,但始终坚持( )

  A.培育四有新人 B.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C.发展核心素养 D.社会主义性质

  【凯程解析】D理解+记忆能力 难度级别★

  A.培育四有新人。?依据生活常识,80-90年代初,我国流行四有新人的说法,今天我们不流行了。

  B.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两处讲到:1按照311大纲新增知识点,我国培养目标的演变(培养目标体现着教育目的的变化),我国教育目的一开始提出德智体三育,后来加入美育,直到今年2021年4月我国新修《教育法》已经加入了德育。这一知识点是我上课说过的必考选择题,只是考法很高明。2.凯程基础班、强化班多次讲到历年的教育目的的演变会出1-2个选择题,这里细碎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放弃,并上课时给予助记,助记为:三育——四育——五育真正并举了(2021年今年的事)。

  C.发展核心素养。?凯程多次讲课,核心素养新课程有开展了10几年了,直到2015年左右才提出核心素养,我上课说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延伸与纵深发展。

  D.社会主义性质。?我国自建国开始就姓社会主义了,我们的教育性质当然是社会主义性质,这一性质在社会主义国家不会改变。

  如图1:来自凯程311新增知识点的补充宝典,徐影老师公众号可以随意下载。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发展先行”“教育预见”“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三种现象,其中“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现象产生根源在于( )

  A.制度化教育弊端 B.非正规教育的弊端

  C.学校教育的过度发展 D.学习化社会来临

  【凯程解析】A理解+推断能力+研习已考真题的能力 难度级别★★★

  答题方法1:2012年第3题考过这个题,请阅读已考真题的选项C,如图所示。什么导致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是僵化的制度化教育,回到今年的这个题上,几乎原题再现,问法不同,选择A制度化教育的弊端即可。

  答题方法2:学生说,我可背不下来每个已考真题,非常理解,我们开始现场做题,用生活常识和强化班里讲的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等概念以及优缺点解题(见强化班原理第2章的视频课程)

  常识告诉我们,社会为什么拒绝使用毕业生?因为他们学的不实用,会记忆没能力。——为什么学生是这样的?

  A.制度化教育弊端。 因为我们说制度化教育就会僵化、不灵活、模式化、固化。导致培养人才失策。?

  B.非正规教育的弊端 制度化教育包括非正规教育和正规教育,凯程专门讲过n遍,谁说我没讲过,站出来瞧瞧。有人说这里讲了一个小时多余,你现在品一品,多余吗?非正规教育的弊端是不是属于制度化教育的弊端。?

  C.学校教育的过度发展 制度化教育里的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确实过度发展,但是这也属于制度化教育的弊端?

  D.学习化社会来临 这是311新增知识点。这是终身教育的配套建设,终身教育在我们课堂有木有感觉它就是圣母玛利亚的曙光照耀大地,我们和我们后代能不能学好,就要靠终身教育,谁敢说这个理念有问题。同样,学习化社会里包含各种教育,有制度化教育,也有非制度化教育,学习化社会是一种环境、一种举措、一种很灵活很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建设。以后看到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就告诉自己,它们没毛病,如果有,那也是我们建设的时候走了歧路。就像社会主义制度没毛病,有毛病的是苏联领导者走向歧路不回头。?

  总结:之前讲历年真题,我说过注意选项的包含关系,如果像这个题A的内涵包含B和C,请问哪个说的更全,当然是A。就是这么简单,技巧做题而已。正如课堂所讲,我们选择题选的是最优项。

  7.李老师习惯用更加准确的语言复述学生不甚清晰或不甚完整的发言,引得学生频频点头,表示那就是自己的意思。根据古德莱德的观点,这属于( )

  A.正式的课程 B.教师理解的课程

  C.理想的课程 D.学生经验的课程

  【凯程解析】D理解能力 难度级别★

  A.正式的课程。国家正式实施的课程,与题干不符?

  B.教师理解的课程。教师通过国家培训,对正式课程的理解领会,并不是对学生所学内容的领会。?

  C.理想的课程。是学者头脑里勾勒的完美的课程,与题干不符?

  D.学生经验的课程。是学生自己理解到的课程内容,题干里,教师复述了学生的意思,是老师在挖掘学生到底学到的是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其实老师感受到了学生目前的经验课程,与题干相符。?

  我再加一个选项E.教师的运行课程。是教师把自己领会到的课程讲解出来。并不是教师把学生理解到的内容在复述出来。?

  总结:考生会在B和D之间迷糊。解题关键在于考生怎么理解这些课程概念的含义,这道题出的很巧妙。

  8.我们希望教育所培养人的品格是,不仅具有善意,而且能够坚定实现善良的品格。其他任何品格都软弱无力,是伪善,而不是真善。这种教育观点的哲学基础( )

  A.存在主义 B.永恒主义 C.实用主义 D.要素主义

  【凯程解析】A理解能力 难度级别★ 外教史的题

  A.存在主义——重视品格?

  B.永恒主义——古典名著?

  C.实用主义——活动经验?

  D.要素主义——知识中心?

  只要听过强化班,不求背会,就是对各个派别的关键词有点理解,即可做题。

  9.罗伯特.斯莱文教授提倡多种形式的小学小组合作学习,其中“学习小组成绩划分法(STAD)”在学业评价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与前次成绩相比较计算学生的提高分,以全组提高分数总和作为小组学习成绩

  B.将学生测验的原始成绩转化为标准分,以全组标准分总和作为小组学习成绩

  C.各组之间开展一对一的学习竞赛,根据胜负场次对各组成绩进行排名

  D.各组各自合作完成作业,据此评定各组成绩

  【凯程解析】A超纲题 难度级别★★★★★

  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 Student-team Achievement Divisions)的教学程序一般由五个阶段构成。

  ①知识传授:教师以讲座方式授课,将主要概念传授给全班学生;

  ②小组学习:学生按异质分组原则(成员在成绩水平、性别,性格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形成若干个4人或5人合作学习小组,以小组合作活动的形式使每个组员都做到完全掌握所教内容。

  ③个人测验:每位学生就所学内容参加个人测验,此时不允许他们互相帮助;

  ④得分计算:教师将每个学生的得分与其以往的测试得分(基础分)相比较,并计算其个人提高分,接着根据各组的个人提高分总和的平均值,计算出每组的最终小组得分。

  ⑤小组奖励:根据一定的标准按最终小组得分给予各组相应的公开认可或某种形式的奖励。

  按照以上说明,A最符合。

  10.王老师在道德与法治学的课中将学生分组,组织各组围绕课本里描述的同伴冲突事件编写同伴调解的剧本。最后,各组登台演出相互评议,形成了一个最优质的方案。这堂课使用的学习方法有( )

  A.角色扮演法、实践锻炼法、情境模拟法

  B.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

  C.实践锻炼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D.实践锻炼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

  【凯程解析】B理解能力,考311新增知识点 难度级别★

  凯程311新增知识点课、冲刺课多次讲解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的不同(凯程的自编题更体现这两种方法的区别,比真题难),也是我们预料之中肯定会在这里出的选择题,冲刺必背题的凯程自编选择题里有类似的一系列练习题。如下图:

  角色扮演法:扮演的不是学生真实生活里的场景,而是扮演了一个假想场景,如教材里的场景。

  情境模拟法:扮演的是学生真实生活里的场景。

  实践锻炼法:该题干是一点都没有体现实践锻炼,实践锻炼属于学农活、劳动实践等。

  讨论法:体现在题干的各组登台演出相互评议中,这里的“评议”体现讨论。

  所以,排除所有的带有实践锻炼的选项即可。选择B

  11.宋老师除了给学生上语文课之外,还经常对学生进行生活和心理指导,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这表明他扮演的职业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也是( )

  A.学习者 B.教育管理者 C.研究者 D.家长代理人

  【凯程解析】B理解+日常推理能力 难度级别★

  这道题是凯程真题班教过的典型的配对法或叫做对词法来做题。按照下图的分析逻辑,你最终选择的这一项一定是对标“组织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这一条的。

  A.学习者——题干没有说教师要学习,与题干不符。?

  B.教育管理者——题干里的组织活动就是管理者做的事情,与题干符合。?

  C.研究者——题干没有说教师在搞研究,与题干不符。?

  D.家长代理人——题干提到教师要进行生活和心理指导,但题干里已经谈到了教师是心灵培育者,这里也包含了家长代理人的角色,但不能选重复项。?

  总结:就像真题班总结的一样,教育学一部分选择题不需要专业的知识,需要联系日常生活,进行合理推断就好。

  12.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小学、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列选项中,列入师范生“毕业 要求”的是( )

  A.学会创新、学会发展、学会育人

  B.学会创新、学会发展、学会教学

  C.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

  D.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创新

  【凯程解析】C理解+日常推理能力 难度级别★★★★★

  方法1:日常推理法。按照以往真题课所教的套路,去分析哪一项不是所有师范生都能达到的,我们用日常生活的感悟去推理即可。同时,请注意题干既然是毕业要求,那么这个“要求”是基本要求,人人达到,还是最高要求,一部分可以达到?我想绝大多数同学都会说应该是基本要求。下面解题:

  学会教学——师范生毕业了不会教学,哪来哪去。?

  学会育人——师范生毕业了不会育人,哪来哪去。?

  学会创新——师范生当然要创新,但是不能要求每个教师刚毕业就都会创新,创新这个要求很高,不是每个师范毕业生都可以达到的。?

  学会发展——师范生毕业了当然还要求发展。发展这个词非常中肯,师范生在大学里获得了发展,发展的高端是创新,发展的一般是促进了职前教师专业化的水平。这个更能讲得通,也更符合常理。?

  所以,选择C

  方法2:我去查了,2017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在漫长的文件里看到了几个核心词,师范生毕业要求是n践行师德(包括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会教学(包括学科素养、教学能力)、学会育人(包括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学会发展(包括学会反思、沟通合作)。但是考生在考场上,怎么查找?只能使用方法1,你们细品,方法1非常靠谱,311选择原理题,但凡出选择题都不需要考生真的去查,几乎都是利用日常生活的理解去推断做题。

  13.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这个战略强调了( )

  A.教育重构社会秩序的功能

  B.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功能

  C.教育是确定社会发展方向灯塔

  D.教育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最终钥匙

  【凯程解析】B理解+日常推理能力 难度级别★★★

  按照凯程真题班传授的真经,用日常生活的逻辑去感受,去推理,选项的说法是不是符合常理、符合实际情况,就可以推断做题。这种题你就没法背。

  A.教育重构社会秩序的功能——什么是重构社会秩序?是指改造现有社会吗?换了统治阶级吗?改变一个社会的政治结构或经济结构吗?我们是不是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我们目前社会主义制度挺好的,我们是要沿着这个方向去内部改革,但是没有一个统治阶级自己想革掉自己的命。

  B.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功能——符合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投入社会,社会加速发展。?

  C.教育是确定社会发展方向灯塔——教育就确定社会发展的方向了,共产党的听了该多么伤感,没看到共产党员们为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没日没夜在干吗?你们领会不到党对国家发展的领导力和一片好心吗?我是领会到了。?

  D.教育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最终钥匙——强化班第一章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里,我就讲了一个真题,教育学非常讲究用词中肯,向“解决”、“最终”这样的词太过度,因为教育真的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至少我们拭目以待,减轻学生负担后到底人口能不能增长。西方国家学生负担都不重,为啥他们还不想生?D项用词不中肯,教育决不能解决很多社会问题,更不会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最终钥匙,你们细品吧。?

  14.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学术自由 B.待遇优厚 C.不治而议论 D.政教合一

  【凯程解析】A记忆能力+推理能力 难度级别★

  A.学术自由——这是稷下学宫最基本的特点,也是最主要最明显的特点。?

  B.待遇优厚——不是最突出的特点?

  C.不治而议论——其含义是学者不承担官职,可以对国事发表批评性的议论,可见学者言论和学术自由,它反映的还是学术自由。?

  D.政教合一——稷下学宫没有政教合一,政教合一的是学在官府。?

  A与C容易混淆,需要推理找到包含关系,A包含者C,C是A的主要表现之一。

  15.王守仁主张“心即理”,但并不忽视儒家经书的学习,体现这一主张的经典原文是( )

  A.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B.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C.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D.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

  【凯程解析】D时代背景推断题 难度级别★★★

  方法1:推断法。我们不可能真的去把每个古代学者的文章都看一遍吧。结合时代背景来推断。同时,审核题干,这句古文应该反映的是①“心即理”+②“但并不忽视儒家经书的学习”。

  A.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文意大概是文意主要突出其核心思想或者志向,与题干没有关系。

  B.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文意大概是学习会进入耳朵、进入心里。古文似乎涉及了“心即理”,但是谈的是学习的过程,没谈学习儒家经典。

  C.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文意大概是读书会开拓眼界,让人心里开心,有利于人的行动吧。谈的是读书的价值,没有涉及儒家经典。

  D.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王守仁确实有个词我们非常熟悉,“六经皆史”“心即理”,而这句古文,谈到了六经,谈到了“心”,文意大概是我心里要好好记住六经,要充满我心的意思吧。那就大概推断选择D。

  总结:下面就是一句古文都看不懂,就给我对词,看看哪一句反映了①“心即理”+②“儒家经书”。

  方法法2:查阅法。但是行不通,因为你在考场上。使用方法1.

  A.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摘自《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解释:不要拘泥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泥于个别词句而误解作品完整的意思;能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才是懂得了阅读作品的正确方法。

  B.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篇》高中学过。君子的学说,要听到耳朵里,记在心中,举止要有礼仪,言行要合乎道德标准。

  C.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颜氏家训》卷三《勉学》

  解释:所谓读书学问,本来就是要开阔自己的胸襟,提高自己的鉴别力,从而有利于自己的行动。

  D.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明代王守仁的《尊经阁记》。

  解释:所以六经就是我们心中的账簿,而六经的根本实质就存在于我们心中。

  16.从19世纪70年代四批留美幼童的籍贯看留学意愿和本地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当时留美幼童求学最多的两个省份是( )

  A.福建、广东 B.江苏、浙江

  C.浙江、福建 D.广东、江苏

  【凯程解析】时代背景推断题 难度级别★★★

  这道题我不能真的去背细节吧,这也太细节了,这绝对不是考试的意图,而是出题者希望我们可以到历史大背景大概推断,尽可能靠近最正确的答案。

  方法1:排除+推断法。

  我首先排除福建,因为福建的孩子肯定近水楼台先得月,乘着福建船政学堂的留欧的热潮,去欧洲的多,这是地域近的优势。

  然后,我们来想想,但是刚刚启动留学,社会风气未开,很多人家都不愿意送儿童留学吧,只有最富有和思想先开化的地方会有一部分人愿意送孩子留美。广东和江苏、浙江其实都挺富有的,但是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的《南京条约》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这点历史我估计中国人都知道吧,还开放了广、夏、福、宁、上五个地方为通商口岸。香港在英国的管理下最被西化,靠近香港的是广东,该省肯定深受西学影响,人们的思想相对更开放,那么其中一个地方大概率是广东。 我们应该选择D。

  当然,如果你的知识背景越多,你越容易做题。如:凯程多位老师读书读到:容闳(广东人)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的中国人,回国后担任曾国藩的幕僚,1868年,容闳向丁日昌(广东人,江苏巡抚)提出了他酝酿多年的派遣留美学生的设想,后来,容闳在自己的家乡广东去招收学生,他的好友丁日昌后来任江苏巡抚,积极推动此时,所以江苏和广东的留美儿童最多。其他地方推得非常困难。我个人还知道一段:来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323页,容闳招收不到学生,没有人家愿意孩子远赴他国,他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去香港的英国人创办的学校里选择了聪颖儿童留美。主要还是在广东片区选择学生。

  总结:个人认为这道题的出题意图是,你不要背历史,你要去了解历史背景,去了解历史故事,去感悟历史的生动性。

  方法2:查找法。考场行不通。广东、江苏是留美幼童最多的两个省份。

  17.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维新运动蓬勃发展,维新人士通过开办学堂培养维新人才,传播维新思想。下列不属于维新派开办的学堂是( )

  A.经正女学 B.南洋公学 C.广雅书院 D.通艺学堂

  【凯程解析】C推断题 难度级别★★★★

  这道题要求选出不属于维新派的一项,选出C

  A.经正女学——梁启超等人?

  B.南洋公学——维新派代表学校?

  C.广雅书院——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1888年在广州创设的。且可以推理得出,维新派主张改书院为学堂,那么维新派创办的就不会叫做书院,只会叫做学堂,所以C不是维新派的机构。?

  D.通艺学堂——严复协助创办的学习西学的学堂?

  总结:我们可以轻松排除A与B,如果记忆不清,确实在C和D之间不好选,我只能靠概率选C或D都可以。但是,从学习的特点看,严复是我们学习的主要教育家,他的创办学堂其实应该掌握。内容见孙培青《中国教育史》334页。

  18.我国最早将手工、图画、音乐列入中小学课程的学制是( )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戊辰学制

  【凯程解析】B 推断题 难度级别★★★★★

  方法1:推断做题:刚刚建立民国时,政府请蔡元培来做教育总长,蔡公提出五育并举,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把这一思想确立为教育方针,在落实为教育方针的时候,去掉了世界观教育,重视其他四育。

  于是,接下来制定的民国初年的学制就突出了四育,在美育上,学校开始开设美育课程,体现为将手工、图画、音乐列入中小学课程标准,清政府不重视美育,那么进入民国初年,在蔡元培五育并举的影响下,1912-1913年的壬子癸丑学制一定是最早体现美育的,所以选择B

  方法2:考记忆做题。 B。1912年11月颁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展示了壬子癸丑学制关于小学课程设置的一般原则。初等小学校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共7门课程,女子加缝纫课。如因故不能开设手工、图画、唱歌、缝纫之一科或数科,应增加其他课目的教学时数。属于大纲内容,属于细节记忆题。

  19.1921年,巴顿教育调查团对中国基督教教育展开调查,提出了所谓“更有效率,更基督化和更中国化的建议,其中“更基督化”是指( )

  A.增加宗教必修课程 B.强化礼拜等宗教仪式

  C.以宗教精神影响学生 D.非信教学生不得入学

  【凯程解析】C时代背景理解题 难度级别★

  C是宗旨,A、B、D都是服务于C的外在手段。我们当然选择宗旨。

  20.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在教育方面提出了( )

  A.实行教育普及化 B.推动教育实用化

  C.提倡教育科学化 D.推动教育方法论化

  【凯程解析】A 时代背景推断题 难度级别★★★

  方法1:时代背景推断法。你不要在意中共几大,反正是共产党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要求办教育,为了让广大劳工和农民理解共产党的纲领,他们得受点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共产党当然希望普及教育了,搞科学化和实用化那是胡适这些亲美派的高大上的举措,主要教育家才在教育内部推行方法论。像李大钊这样的共产党员,早已经深入劳工,教育劳工,团结劳工了。看过《觉醒年代》的应该更有推理感吧,所以绝大概率选择A。

  你在意1922年这个时间以及这是

  方法2:查找法。我给你查找,你考场就行不通。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会上制定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也随之提出。“二大”通过的《大会宣言》提出了七项具体奋斗目标,在第七项“制定关于工人和农民以及妇女的法律”之下,明确提出“废除一切束缚女子的法律,女子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教育上一律享受平等权利”;“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保护女工和童工”。

  21.称老百姓和儿童为“最伟大的老师”是( )

  A.晏阳初 B.梁淑溟 C.陶行知 D.陈鹤琴

  【凯程解析】C 依据人物思想推断题 难度级别★

  方法1:推断法。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体现在对儿童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充分尊重,而且,陶行知也深入乡村,也是乡村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凯程课堂讲过,那么他一定尊重百姓。

  A.晏阳初——乡村教育,但没提到尊重儿童。?

  B.梁淑溟——乡村教育,但没提到尊重儿童。?

  C.陶行知——乡村教育,尊重百姓和儿童?

  D.陈鹤琴——没去乡村,但尊重儿童。?

  方法2:查找法。考场用不到。

  陶行知曾说,教师要进行自我教育就要请“第一流的教授”,即有真知灼见,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诳话的人。因此,在所有的老师中,有“两位最伟大的老师”,一是老百姓,二是孩子们。

  22.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即( )

  A.民主大众科学的文化教育 B.民主科学革命的文化教育

  C.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教育 D.民族科学革命的文化教育

  【凯程解析】C 很明眼的记忆题 难度级别★

  就是大纲里最常见的要背的题,毛泽东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教育,选C。

  23.20世纪30年代前后,国民政府对中学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其重要举措有( )

  A.高中不分文理科,废止综合中学 B.高中不分文理科,建立综合中学

  C.高中分文理科,建立综合中学 D.高中分文理科,废止综合中学

  【凯程解析】 A推断题 难度级别★★★

  方法1:推断法。我虽然没怎么背30年代前后,但我是背会了五星级的1922年学制,该学制在中学改革是核心,要求建立综合中学,高中实行选科制和分科制。到了30年代,那国民政府再改革,肯定是和1922年学制不一样了。

  1922年:建立综合中学,文理分科制。

  30年代:废止综合中学,不分文科课。这才叫对中国进行改革。所以选A。

  况且,《凯程必背题》里有一个新增知识点自编选择题,有一个题就是希望考生记住这里的细节,容易考试。如图在绿框框里,凯程就认为这里最容易出题,如果你通过这个练习题知道1935年后国民政府已经废止了综合中学,也就好做题了,给这个真题很多启示。

  方法2:考记忆做题。

  1932年12月,教育部相继公布《师范学校法》、《职业学校法》、《中学法》,废止综合中学制度,将普通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分别设立,而高中不分文理科等。

  24.古代印度教育等级色彩鲜明,其主要表现是( )

  A.首陀罗种姓享有教育权,吠舍种姓被剥夺教育权

  B.吠舍种姓被剥夺了学习《吠陀》的特权

  C.刹帝利种姓被剥夺了受教育权

  D.婆罗门种姓享有当时最完备最高级的教育特权

  【凯程解析】D 记忆题+历史背景理解题 难度级别★

  在凯程强化班,恕我多嘴,讲了印度种姓制度从高到低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A.首陀罗种姓享有教育权,吠舍种姓被剥夺教育权——首陀罗日子过得苦着呢,享受不了教育权。?

  B.吠舍种姓被剥夺了学习《吠陀》的特权——婆罗门教的《吠陀经》只有婆罗门、刹帝利能享受,吠舍级别不够。?

  C.刹帝利种姓被剥夺了受教育权——婆罗门、刹帝利多有受教育权。?

  D.婆罗门种姓享有当时最完备最高级的教育特权——正确,婆罗门是最高种姓,什么都享有最好的。?

  总结:这个题不难,只要记住了种姓排位,就容易判断了。

  25.古代罗马共和时期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为( )

  A.道德与公民教育 B.知识与技能教育 C.自由教育 D.骑士教育

  【凯程解析】A 推断题+排除法 难度级别★★★★★

  A.道德与公民教育——共和早期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道德-公民教育见《外国教育史教程》63页。?

  B.知识与技能教育——共和时期培养雄辩家需要雄辩的知识与技能,昆体良和西塞罗都是干这个培训雄辩家的工作的。但是学校教育,不是家庭教育。?

  C.自由教育——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

  D.骑士教育——中世纪时期的世俗教育之一。?

  26.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教育与新教教育的主要区别为( )

  A.具有精英性与平民性 B.现代与古典性

  C.实践性与理论性 D.职业性与学术性

  【凯程解析】A 理解题 难度级别★★★

  关于人文主义、新教教育和天主教教育三种力量的异同已经从强化班、真题班、冲刺班挨着强调过来了,入选《必背题》38页。

  A.具有精英性与平民性——人文主义主张精英性,天主教教育主张平民性。?

  B.现代与古典性——二者都有?

  C.实践性与理论性——二者都有?

  D.职业性与学术性——二者都有,人文主义研究人文性,新教研究义务教育论。?

  如图:

  27.关于人为教育、事物教育和自然教育的实施,卢梭的主张是( )

  A.人为教育、事物教育配合趋同于自然教育

  B.自然教育、事物教育要配合趋同人为教育

  C.自然教育、人为教育要配合趋同事物教育

  D.人为教育、事物教育、自然教育要分别独立实施

  【凯程解析】A 记忆题+理解题 难度级别★

  讲过n遍了。卢梭主张人为教育、事物教育配合趋同于自然教育。选A。

  28.19世纪后半期德国中等教育发展的主题是大力发展( )

  A.皇家中学 B.文实中学 C.实科中学 D.综合中学

  【凯程解析】C 理解题 难度级别★

  大脑里马上调出德国法案总表。如图总结的答题即可。说明19世纪下半叶德国主要是继续发展传统的文科中学,并改革文科中学,同时,顺应时代的潮流,大力发展实科中学。是凯程课堂我们总结好的。

  A.皇家中学——没涉及过?

  B.文实中学——这种中学登录美国在美国发展很好?

  C.实科中学——19世纪后半叶,实科中学大力发展。?

  D.综合中学——美国1913年《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开始建立综合中学,但是19世纪后半叶没有在德国发展起来。?

  29.19世纪上半期,英国新大学运动开始,标志是( )

  A.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改革 B.伦敦大学的成立

  C.曼彻斯特学院的创设 D.伯明翰学院的开办

  【凯程解析】B 记忆题+理解题 难度级别★

  B伦敦大学的成绩里新大学运动的开始的标志,它一开始叫伦敦大学学院。

  30.关于教育学科性质,乌申斯基的看法是( )

  A.探讨个人生理学和心理学知识

  B.人类教育问题:科学

  C.了解人和培养人的高级艺术

  D.学校教学目的的高级艺术

  【凯程解析】C 大线索记忆题 难度级别★★★

  乌申斯基更多出选择题,主要出题点“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建立教育学学科,培养教育人才,大学要有教育系;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相结合。此外,注意审题,找出关于教育学科性质的选项,我们要突出“性质”一词。?

  A.探讨个人生理学和心理学知识——这是指学习内容。但是乌申斯基认为教育学的学习科目非常广泛,不止心理学和生理学,、逻辑学、语言学等等什么都要学。

  B.人类教育问题:科学——指学习内容?

  C.了解人和培养人的高级艺术——从性质看乌申斯基真的认为教育学一门最高级的艺术。?

  D.学校教学目的的高级艺术——这是教育目的,不是性质。?

  31.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哈多报告》提出的教育改革的目标是( )

  A.初等教育均衡发展 B.中等教育面向所有儿童实施

  C.高等教育大众化 D.普通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

  【凯程解析】 B大线索记忆题 难度级别★

  凯程课堂强调过《哈多报告》是为了中等教育面向所有儿童实施,改变双轨制的现状,为了体现中等教育的平等性。选B。

  32.20世纪70年代美国“回归基础教育”改革运动提供理论指导的教育思潮是( )

  A.泛爱主义教育 B.要素主义教育

  C.进步主义教育 D.自然主义教育

  【凯程解析】 B大线索记忆题 难度级别★

  A.泛爱主义教育——针对德国17-18世纪初等教育?

  B.要素主义教育——针对美国上世纪50年代《国防教育法》和70年代回归基础。?

  C.进步主义教育——针对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步教育运动。?

  D.自然主义教育——针对欧洲17-19世纪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潮。?

  33.关于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造主义教育家主张( )

  A.编制实施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学校课程

  B.以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课程的核心

  C.古典学科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应居于中心地位

  D.学校课程内容应贯穿渗透基督教精神

  【凯程解析】A 大线索记忆题 难度级别★

  A.编制实施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学校课程——改造主义?

  B.以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课程的核心——要素主义?

  C.古典学科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应居于中心地位——永恒主义?

  D.学校课程内容应贯穿渗透基督教精神——新托马斯主义?

  34.白居易在不同地方听到了同一种早莺的呜叫,感受却不一样。他用优美的诗句感慨道: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这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具有( )

  A.情境性 B.客观性 C.社会性 D.主动性

  【凯程解析】A 理解题 难度级别★

  题干的含义:鸟的叫声本身没有区别,只是人的情绪不同造成了理解的不同。

  A.情境性——人们所处的情境不同,感受不同,也是因为不同的情境带给了人们不同的情绪。?

  B.客观性——指客观事物不变,不会提到人的情绪或“人情”。?

  C.社会性——强调个体融于社会,与他人友好相处。与题干不符合。?

  D.主动性——个体很主动的做各种事情,题干不涉及人的主动性。?

  35.根据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下列反映学生的自主需求的是( )

  A.小张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尊重

  B.小王希望自己规划假期活动

  C.小赵希望自己的英语发音越来越好

  D.小李希望得到最新款手机

  【凯程解析】B 理解题 难度级别★

  审题关键是反映学生的“自主需要”。我们找的选项反映的是自主需要。

  自我决定理论该理论是一种人本主义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涉及人的三个基本需要:胜任需要、归属需要与自主需要。如凯程强化班ppt图所示三者的含义:

  A.小张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尊重——关系需要?

  B.小王希望自己规划假期活动——自主需要,不受他人控制,自己做决定?

  C.小赵希望自己的英语发音越来越好——能力需要?

  D.小李希望得到最新款手机——与三种需要无关?

  36.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某同学特别注重单词运用情景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 D.资源管理策略

  【凯程解析】C 理解题 难度级别★

  A.复述策略——指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与题干不符合。?

  B.组织策略——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如做框架笔记,与题干描述不符合。?

  C.精细加工——指精细加工策略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增加新信息意义的策略。题干学生为了对单词产生意义,所以重视与运用情景的联系。?

  D.资源管理策略——指对环境和资源进行管理,如学生找个有学习氛围的地方学习,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学习等。?

  37.下列属于解决结构不良的问题的是( )

  A.根据背景推测照片中人物的身高

  B.预测神舟飞船返回地面的时间、地点

  C.测算某一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D.评价某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凯程解析】 D理解题 难度级别★

  结构不良的问题:答案多样或开放、没有标准答案、评价标准多样化、目标界定模糊等特点。如试论“双减”政策的价值。

  结构良好的问题:具有明确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解决方法的问题。如求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A.根据背景推测照片中人物的身高——按比例尺可以得出准确答案。?

  B.预测神舟飞船返回地面的时间、地点——可以得出精准答案。?

  C.测算某一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得出精准答案。?

  D.评价某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答案是开放性的,不同的人评价不同,答案很多元。这是结构不良的问题?

  38.中共十九大报告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要求在观念学习应达到( )

  A.接受水平 B.组织水平 C.性格化水平 D.反应水平

  【凯程解析】C 理解题 难度级别★★★★★既属于原理题,也属于教心题

  审题方面:你不要关心这是十九大报告,是不是考政治?你关心的主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转化成人的情感认同感。

  知识点链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情感领域的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布鲁姆不是原理的知识点吗?布鲁姆在陈琦教心书上和原理的大纲要求上均有,布鲁姆本身就是教育心理学家。两个学科都需要学习这一知识点。做题就好,不必关心它是哪个学科。布鲁姆爷爷是每年的必考点)

  A.接受水平——你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我接受你的观点,但未必认同你的观点。?

  B.组织水平——个体将自己接收到的各种价值观进行系统化的过程。?

  C.性格化水平——学习者具有了一种价值体系,这一价值体系在相当长的的时间控制着他的行为,并使他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与题干最为贴切。国家当然希望当代青年不仅是认可核心价值观,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更是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众的性格,变成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追求。与题干最符合。?

  D.反应水平——也代表这认同水平,学习者可以接受价值观并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39.研究者开展了一项关于学生内隐学习神经机制的实验研究,该研究属于( )

  A.基础研究 定性研究 B.基础研究 定量研究

  C.应用研究 定性研究 D.应用研究 定量研究

  【凯程解析】B 理解题 难度级别★★★

  基础研究是指以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丰富和完善教育理论为主旨的研究,以认识为基本目的,以发展和完善教育理论为最高目的,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关于学生内隐学习神经机制的实验研究”是以丰富和完善内隐学习神经机制理论为主旨,是基础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法,为定量研究,因此选B。

  假如是应用研究,一般题目是这样的,如《农村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问题、成因与对策》,与题干所给例子不符合。

  40.某研究者对500名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其性别,年级,专业的关系,最恰当的取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凯程解析】C 理解题 难度级别★

  先审题:最终研究者要分析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与性别的关系;与专业的关系;与年级的关系。

  再分析:A、B、D项抽样不一定保证样本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不具有差异性。只有C分层抽样最能保证各个群体按比例抽样。分层抽样事故将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层次和类别、然后再根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大小及其各层或各类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提取一定数目的样本单位。

  如何进行分层抽样?如题目中所讲的性别,年级,专业等,然后进行类型取样。这种取样方法兼顾了总体的各个层面、不同类型的观测单位,因而获取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

  41.研究者在研究师生关系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时,以“师生关系”“学习动机”为关键词,以“师生关系”和“学习动机”以并合为检索关系词在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若他想进一步扩大检索范围,正确操作是( )

  A.检索条件由关键词改为篇名

  B.文献来源与类型由核心改为CSSCI

  C.关系词由“并”改为“或”

  D.检索要求由模糊改为精确

  【凯程解析】C 理解题 难度级别★

  凯程高歌老师311真题分析题课堂强调过的考点。且2019年分析题考过这个知识点。上次的真题解读对今年做这个分析题很有帮助。当时凯程真题班课堂也讲透了,到底这个“或”字和“并”字怎么用。

  A.检索条件由关键词改为篇名——篇名更长,搜索文章的匹配度更低。

  B.文献来源与类型由核心改为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这比核心期刊的级别更高。

  C.关系词由“并”改为“或”——关于“并”字和“或”字问题(本来就是311重要考点):“A并B”,搜索出的仅有两个关键词都并含的文章。“A或B”搜索出的是含有A、B、A并B的文章,使用“或”字可以扩大搜索范围。

  D.检索要求由模糊改为精确——一旦要求“精确”,搜索范围就变得更小。

  42.为了比较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在语文“草船借箭”教学中的不同效果。某小学语文教研组从全部五年级12个自然教学班中随机抽取三个班作为实验班,并选择了三位教学水平接近的教师任课,该实验属于( )

  A.单因素 真实验 B.单因素 准实验

  C.三因素 真实验 D.三因素 准实验

  【凯程解析】B 理解题 难度级别★

  1.真实验:指随机分派被试,要保证三个班的学生水平相当。能有效控制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能系统地操作实验因素。

  2.准实验:指不能随机分派被试,也不能完全控制无关变量,只能尽可能予以控制的实验。教研组没有随机分派被试,也没有完全控制无关变量。

  3.多因素实验:又称组合变量实验,指需要操纵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实验。多因素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往往是多因一果或多因多果。

  4.单因素实验:仅需要了解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自变量与因变量是一因对一果,或一因对多果。

  分析题干:题目中的取样方法是12个自然班里整群随机抽取三个班作为实验班,不能保证这三个班水平相当,因此是准实验。题目中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属于教学方法,是教学方法这个自变量的三个水平。所以选择B。

  43.某研究团队采用观察法研究幼儿游戏中的冲突事件。事先制定了观察记录表,记录幼儿冲突行为主体、起因、过程和结果。为了不干扰幼儿园正常活动,经与幼儿园沟通,研究者每周二上午入园观察。这种记录方法是( )

  A.事件取样法 B.行为检核法 C.时间取样法 D.轶事记录法

  【凯程解析】A 理解题 难度级别★★★★

  A.事件取样法:注重对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题干已说明要求采用观察法研究幼儿游戏中的冲突事件,简言之,只记录冲突事件,这是研究主题。?

  B.行为检核法:用来核对某种重要行为的出现与否。观察者将要观察的行为项目预先列成清单式表格,当出现该行为时,就在该项上做标记(划√)。题干没有说明行为检核的观察表来核对行为。与题干不符合。?

  C.时间取样法:以时间作为选择标准,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行为。虽然题干要求每周二上午入园观察,时间满足了特定性,但是题干的观察表里没有以时间作为取样标准,故而错误。?

  D.轶事记录法:研究者只记录有价值的或感兴趣的行为或事件。考生或许会混淆事件记录和轶事记录,事件记录是记录研究员规定的事件,如题干里的冲突事件,其他研究者认为有意义和价值的事件不用记录。轶事记录是对研究者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都记录,如在周二上午研究者观察记录了孩子们的友爱表现、冲突事件、小明生病时间、有趣的手工课过程等,它并不局限于只记录一件事先规定好的事件。

  总结:选项里有迷惑项,有的考生在A和C摇摆不定,原因是审题不清;有的考生在A与D摇摆不定,原因是内涵理解不透。

  44.某研究者对15位优秀乡村教师的教学日记进行了逐级编码分析,以探索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源性影响因素,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 )

  A.行动研究 B.叙事研究 C.民族志研究 D.扎根理论

  【凯程解析】 D理解题,考查311新增知识点 难度级别★

  A.行动研究:由一线教师为解决实际教育教学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题干没有体现教师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行动。?

  B.叙事研究: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意义理解的一种研究方法。题干没有叙述故事。?

  C.民族志研究:民族志旨在研究自然、持续进行的环境中人们的行为,研究者聚焦于文化角度去诠释这些行为。?

  D.扎根理论:扎根理论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一定会构建理论。题干特意提到要建构相应的理论模型,所以这是扎根理论研究。?

  注意1:《凯程冲刺必背题——311新增知识点》出了很多类似的选择题,内容如图,凯程自编题的出题方式与本次真题卷如出一辙。凯程学员应该觉得完全是练习过的题吧。

  注意2:高歌老师在311新增知识点课堂上给所有学员发了一个案例附件——《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实习伦理困境——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这篇文章与真题题干相似度高,不知是否唤醒大家的记忆。

  45.在教育测量中,难以控制偶然因素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这种误差被称为( )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抽祥误差 D.操作误差

  【凯程解析】 理解题 难度级别★

  之前真题给与我们很多启示,2019年45题考过这个知识点,且两道题换汤不换药,考的一样啊!如下图所示:

  A.系统误差:不可避免的一些误差,如计算班级平均分时四舍五入而产生的误差。与题干不符合。?

  B.随机误差:也叫偶然误差,指人们不可控地发生了一些偶然事件导致影响了学生的测试结果。符合题意。?

  C.抽祥误差:抽样过程中造成的误差。题干没有涉及抽样。?

  D.操作误差:人为的因素造成的误差结果,这种结果可以避免,是可控的,如本年度吉林师范大学中途换试卷考试。?

  46.无论科技如何先进,教师这个职业永远不可替代。

  【参考答案】:正确。

  (1)从科技看:

  ①先进的科技无法应用于渗透文化的传承与陶冶。②科技无法实现培养人的情感、道德、价值观以及艺术性。③科技很难替代人文关怀度很高的工作,如教师。

  (2)从教师的特点看:

  ①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精神发展。但是科技没有人的情感,难以实现育人的目标。②教师劳动的特点是复杂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科技难以做到创造性、主动性和复杂性,包括因材施教、情意学习等。

  (3)总结:科技只是替代教师的部分劳动,并不能取代教师的所有角色。人工智能可以替代教师批改作业等部分劳动,但教师角色的创造性与示范性是难以被取代的。综上,题目中的观点是正确的。

  【凯程分析】我们热点班39-40页直接讲过,给你们原题答案,应该大家可以作答。

  47.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教育和教学是可以分开的。

  【参考答案】:错误。

  (1)在赫尔巴特以前,教育家们通常是把道德教育和教学分开进行研究的,教育和教学通常被规定了各自不同的任务和目的。

  (2)赫尔巴特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他认为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3)赫尔巴特运用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具体阐明了教育与教学之间存在的内在的本质联系,使道德教育获得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题目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凯程分析】答案重在理解作答,我们强化班这一页ppt完整讲过。

  48.人不可能在自己一无所知的领域发挥创造。

  【参考答案】:正确。

  (1)一般而言,知识与创造性发展呈正相关。知识为创造提供原材料,创造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脑中已有知识在较深层次上的改组或重建。

  (2)个体的知识储备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就谈不上创造。知识越完整越丰富越合理,越有利于改组或重建,从而促进创造力的生成。人在任何自己有建树的领域都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知识。

  (3)有知识也不一定具有创造力,僵死、混乱的知识不仅不利于创造,反而会阻得创造。因此,对的知识一定要灵活和善于变通,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创造。

  综上,题目中的观点是正确的。

  【凯程分析】这是考的是311新增知识点,影响创造性发展的主要因素。凯程宝典补充资料如下图,而且真题班高歌老师的课堂做过一个辨析题:智力是创造力的充要条件。

  49.简单论述下列三句话涉及的教学原则。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

  (2)杂乱而不孙,坏乱而不修。(学记)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参考答案】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和量力原则。这句话的意思是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体现了量力性原则与因材施教原则。量力性原则要求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凯程认为主要答到因材施教原则即可)

  (2)“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性原则。这句话的意思是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指导学生学习的门径,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凯程分析】见《凯程中教简史笔记》68页。后两句都是凯程强调的《学记》全文,不用背全文,看懂翻译即可,每一句翻译我们都给出来了。可惜只有第一句需要依据高中古文能力去猜测意思来回答。

  50.泰勒主张普通中学在确立各科课程目标过程中,向学科专家咨询的问题应该是:“你们这门学科对那些不会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年轻人的教育有什么贡献?你们这门学科对外行一般公民有什么贡献?”而不是请教他们“将来要在该领域从事更高深研究的学生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基础教学。”请概括泰勒关于普通中学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其合理性。

  【参考答案】

  泰勒被誉为“课程理论之父”“教育评价之父”和“行为目标之父”。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泰勒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实施、评价结果。被称为“泰勒原理”。其中,关于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观点是:

  (1)课程目标的设计要考虑知识的基础性因素。如“你们这门学科对那些不会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年轻人的教育有什么贡献?你们这门学科对外行一般公民有什么贡献?”

  (2)设计课程目标抓基础性的合理之处在于:

  ①课程目标在编制课程的整个过程中非常重要。他认为确定目标是主要的基础的一环,是课程设计开发与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开发的归宿,目标因素构成课程开发的核心。其他步骤都要依据和围绕目标的确定与实现而展开和落实。

  ②设计课程目标的基础性重在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未来从事工作的特点。依据材料学生不一定达到专家水平,学生需要的基础性称为公民的知识,过难过高都不利于多数学生的学习。学生所学知识达到绝大多数公民生活需要的程度即可。

  【凯程分析】这个题出题太巧妙,考查的是阅读材料的本领,它不考察学生背会的泰勒原理,要求依据材料作答课程目标设计的观点。所以,这种情境性的简答题答案恰恰就在材料里,如果你谈到一点基础性就会得分。

  【参考答案】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兴起了初级学院运动,它所创立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芝加哥大学率先改革。初级学院是一种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教育。

  (1)主要内容:①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②传授一些比高中稍广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的知识;③初级学院由地方社区以及私人团体和教会开办,不收费或收费较低;④学生就近入学,可以走读,无年龄限制,也无入学考试;⑤初级学院课程设置多样,办学形式灵活,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转入四年制大学的三年级继续学习。

  (2)评价:美国初级学院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是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进程的产物,适应了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初级学院发展速度加快,并影响到其他发达国家,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凯程分析】考查记忆性的题目,按照上课所讲去答就好。内容见强化班ppt如图所示。相信同学们看到会觉得很熟悉。

  52.操作技能和程序性知识联系。

  【参考答案】

  (1)两者各自的含义:

  ①操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指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以合理的程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的特点。

  ②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一种实践性知识,主要用于实践操作,因此也称作操作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

  (2)程序性知识内隐在活动的动作方式中,而操作技能是一种合乎规则的动作方式。二者虽属不同层面的经验,但是相互联系:

  ①程序性知识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程序性知识是技能学习的起点。操作技能只要求熟练掌握技能。但是,在操作技能学习之初,学习者必须先学习程序性知识,如学习游泳这一操作技能,必须要传授给学习者,下水之后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等程序性知识,学习者才能顺利的进行操作。

  ②程序性知识是理论层面对操作技能的指导,而操作技能是实践层面对程序性知识的操作。如游泳这一操作技能需要游泳相关的程序性知识进行指导,游泳相关的程序性知识也需要通过实际游泳这一操作技能来体现。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快更好的掌握游泳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凯程分析】这个题我们强化班高歌老师讲过二者的关系,可惜,凯程写的不多,我们下年把这个点从口头到完整书写完整。

  53.材料:(在调查女童辍学原因过程中对一位母来的访谈)

  访谈者:您的女儿不念书了,您觉得可惜吗?

  母亲:不可惜呀,丫头念上三两年就行了。

  访谈者:让您的丫头把小学念完,好不好?

  (访谈者将“女儿”一词改为“丫头”)

  母亲:(面带怒气地)那不行,丫头大了不能念了!

  (为了缓和气氛,访谈者换个话题)

  访谈者:您平时看电视吗?

  母亲:不看,也看不懂人家在干啥。

  仿谈者:那,您丫头看电视吗?

  母亲:(马上高兴地)看,她看得懂。她还给我讲。

  访谈者

上一篇:美少女战士的作者(美少女战士的作者是谁的夫人)
下一篇:N号房事件两周年回顾:将“数码性犯罪”作为社会共同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