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相爱相亲》?
经过几轮小范围试映,豆瓣已经8.2分,且赚足了观众的眼泪,究竟张艾嘉这部《相爱相亲》让观众看完之后有怎样感受呢?
感动与戳心同在,泪水与笑声齐飞。
这部电影虽然有着一个温馨平和的片名,但却以一场死亡作为开篇。外婆逝世,妈妈执意把外公的坟迁到城里,与外婆合葬在一起。
外公去世多年,埋在老家乡下。他的坟被一个农村老太太守着,老太太(阿祖)是外公的原配,外公生前她在家守着,外公死后她还守着。老太太不同意迁坟。由此引发了一段关于坚守与自由、代沟与理解的故事。
用一个家庭事件作为导火索,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揭开家庭成员间的内心隐秘,进而探寻三代人的情感世界,在平淡生活的表层之下,触摸内里的冰与火。不得不说,这样的文艺片是我的菜。相对于高逼格、神神叨叨、不知所云的“大师”片,我更偏爱像本片这种既有一个好故事,又是导演通过镜头讲述把故事讲出来的电影。
作为导演的张艾嘉,其镜头焦点一直对准了女性。本片中的三位女性阿祖、妈妈岳慧英、女儿薇薇可以说是三代女性的代表。
阿祖这一代女性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坚守。阿祖守了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一辈子,作为包办婚姻的原配,她在外公的生命中几乎可以被直接忽略,她连外公的一张照片都没有,即便如此,她把外公的父母养老送终,外公死后她还一直守护着他的孤坟,甚至早早做好了棺材等待和外公合葬。她能拿出的与外公存在婚姻关系的唯一证据就是:她的名字写入了家谱,虽然只是那名字只是“岳曾氏”。
她赢得了全村人的尊重,却无法得到一个男人的心。她像那座矗立在村口的贞洁牌坊,既是过去时代的荣光,却也是当下被人们消费的话题。
影片结尾,她看到了自己守了一辈子的男人,与另一个女人生活在一起的照片。照片上那种幸福洋溢的微笑,她此生不会拥有了。是遗憾?是释怀?总之她同意迁坟了,对着外公的遗骨说了一句:我不要你了。而那座贞洁牌坊,在话题度过去之后,便不会再有人来关注,只被孩子们当成爬高玩游戏的工具。
与阿祖相反,岳慧英体现出了女性的独立和权威,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到了退休的年龄却依然不松懈。她与女儿的关系愈发紧张,对自己的老公有着各种各样的不满。迁坟事件让整个家庭陷入了一团糟,但她固执己见,即使外婆临终时并未说出合葬的遗愿。
这一点,她与阿祖很相似——她们有着相同的执拗。表面上看他是一个女强人,里里外外一把手,但她终究是女人,所以,丈夫与王太太表现亲昵让她吃醋;女儿的对抗让她生气;在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她会梦到一个少年;在闹剧结束后,她会感动于丈夫笨拙却真挚的告白。
正因同为女人,阿祖在看到外公外婆的合影时,岳慧英会完全理解阿祖。看到对方,试着理解,这让两个固执的女人最终都选择了退步。
女儿薇薇像所有当代年轻人一样,对老一辈的恩恩怨怨并不感兴趣,吸引她的是乡村风景、传说中的贞节牌坊和她无法理解的岳曾氏。
她对待岳曾氏,既不是被村民高高供起的阿祖,也不是母亲眼中的敌人,她只把岳曾氏当作一位普通的老人,和外婆一样的老人。
她与阿达的感情,似乎也面临着与祖辈相同的困扰。当阿达为了她放下梦想和红颜知己,停留在这个城市的时候,她的处境像是外婆;而当阿达最终离开这个城市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时,她的处境似乎更像是阿祖。如果说阿祖代表坚守,母亲代表务实,那么薇薇这代年轻人就在坚守和务实之间徘徊着、迷惘着。
与三位女性相对应的是三代男性:未出场的外公、爸爸尹孝平、阿达。外公面对身不由己的原配婚姻,他一方面去追寻自己真正的幸福(娶了外婆);另一方面也尽最大努力补偿原配(给阿祖寄钱)。
相比于外公,爸爸似乎更能逆来顺受,在婚姻里自甘承受着妈妈的强压。田壮壮把这个老实男人表演得不露痕迹,让人觉得很有可能是他本色出演。给即将退休的妻子写卡片,在结尾开车带妻子去兜风,那种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爱意更能打动人心。
外公离开阿祖,是因为不爱;爸爸陪伴着妈妈,是因为爱。他们这两代人,爱的逻辑相对比较简单,而阿达这样的年轻一代,其爱情似乎更复杂了。坚守与自由,爱情与理想,年轻人比老一代有更多的机会,有更多选择和可能性,但也愈加彷徨。阿达温柔对待红颜知己,不惜引起薇薇生气。他在乡间呼喊,他躺在棺材里,在乡下的日子,似乎让他的理想死而复生。最终他要离开薇薇去北京。
除了一众主演,众多客串的熟脸也迸发出了光芒。喜欢演戏的学生家长耿乐、无奈的法律顾问李雪健、推脱懈怠的办事员王志文、逐梦的单身妈妈谭维维、中年太太刘若英,他们出彩却不搅戏,是星火,却不燎原,给本片锦上添花。尤其是李雪健、王志文各自的戏份都体现出了中国特色,让观众不禁一笑。
电影在郑州拍摄,但张艾嘉故意模糊了电影具体的城市背景。正在建设中的高楼大厦,虚假刻意的“求真”节目,破败凋零的乡村,这是中国内地所有城市的共同写照。
影片结尾是关于错过的。一场雨把阿达ps合成的阿祖与外公的合影给淋湿模糊了,老天爷似乎并不希望他们在一起,即使是在照片上。阿祖让村民把外公遗骨挖出迁坟,妈妈则抱着外婆的骨灰盒去乡村。
结局并不圆满,但真实自有其力量。正如电影中的人们,我们大多数时间都在与身边的人“相爱相杀”,但底色终究是“相爱相亲”。
“爱”这个字该怎样说出口?听张艾嘉为你讲述跨越三代人的相爱与相亲。
《相爱相亲》:张艾嘉的“爱”与“家”
在《相爱相亲》首次点映之前,已经得知该片获得本届金马奖7项提名的消息,并成为韩国釜山电影节闭幕影片,这些消息无形中提升了观众对影片的期待。影片结束之后现场的反应也很热烈,对出面致辞的导演张艾嘉褒奖有加,但这份褒奖更多出于对导演本人的热爱。从电影本身来说,其丰富庞杂细腻的内涵意味,观影结束短时间内恐怕很难领会。张艾嘉的电影作品,有两个特色一直没有变,其一是永远鲜明的女性视角,其二是爱情与成长,对家庭具有永恒的关注,她的导演作品《20,30,40》,《念念》等都是如此。这使得她的作品难以在电影市场上票房大热,但却一向有良好的口碑,影响深远。“爱与家”,这是大众每天都谙熟在心的话题。这些年流行的各种段子,诸如“贾君鹏你妈叫你回家吃饭”、“春运抢票”、“相亲奇葩”等等,无不与此有关,但段子背后的孤独和艰难都在一笑之后被有意无意忽视,或许是每天太忙而无暇思考,或许是现实已经如此凄凉而人艰不拆。因此,《相爱相亲》这样一部正面刻画普通人家“亲情爱情友情”的温情电影,带来的不光是感动,还有更多画外余音需要思考。
有幸在观影后获得与张艾嘉导演和主演田壮壮半小时对话时间,张艾嘉很忙,送走一批采访者,喝口水迎接下一批,为了新片上映的宣传,她一个月内四处飞行,日程安排以分钟计算,面对各种问题永远笑容温和,掌控全场。田壮壮则坐在边上的沙发上默然旁听,间或做一些到位的补充,恰如电影中的角色关系,一搭一档,一唱一和。若不是这样两位资深影人的鼎力演出,很难想象一个琐碎平常的家庭故事,能够有现在的感染力表现。短短一番交流,创作者在银幕内含而不露的话语进一步浮现。知影将采访对话与影评结合在一起,让创作者的阐述和观众感受一同呈现,或许会让进场的观众更好理解这部电影。
= 要爱,先恨 =知影:能否谈一下《相爱相亲》的创作初衷?过去已经拍了很多这样的家庭亲情爱情片,为什么不寻求些变化,拍些别的题材?张艾嘉:家和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任何题材,缺少这两个元素都会变得单薄。好莱坞那么多出色的类型片,无论是灾难片,动作片,英雄片,家人和爱情一定是核心的情感驱动力,区别在于故事的讲述方式不同。大众熟知的好莱坞电影是比较传奇的类型,我的电影就比较家常,这和个人擅长的叙事方式有关,我不是不能写个传奇的故事,但总觉得距离观众太远。我想让观众对电影可望也可及,《泰坦尼克》那样的爱情,生死离别,轰轰烈烈,全世界都感动,都想有那样浓烈的爱情,问题是现实中几乎不可能。不是说普通人在那种情况下不能坚持,而是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遇不到那么极端的爱情环境,而是面对着家长里短,柴米油盐,这种环境下的爱情,该怎么看,怎么选,怎么回味。这种故事观众更有共鸣,也更容易反馈到现实生活中。《相亲相爱》中的三位女性,选择不同,但宽容善良体贴是共有的素质,这是她们最后达成和解,消除矛盾的根本。我的创作初衷,就是将生活中长辈对于生活,对于爱情的理解,直观的传递给年轻观众。
《相爱相亲》的英文名为“Love Education”,意思为“爱的教育”,这个英文名称其实更直观,导演的创作意图在于“爱的传承”。面对这个有些虚无缥缈的概念,张艾嘉亲自执笔,用了很长时间创作剧本,试图用一个覆盖面尽量大,但内核又尽量清晰的故事来展现。从结构看,整个故事有些像从前的《20,30,40》,同样以三个不同年龄的女性入手,展现她们各自的生活和爱情。但与前作不同,这次的三位女性是一个家庭的三代,关系更紧密复杂,有矛盾,也有牵挂。这使得整个故事像一个“王”字,在三位女性的横向社会(爱情)关系和纵向的家庭关系中交织,冲突迭起,却又错落有致。
如何展现爱?张艾嘉的办法是先展现“恨”,有爱才有恨。影片的开场,三位女主角很快就出现在一个画面,母亲带着女儿去看“姥姥”,引发了一场“迁坟”的争执。回程路上女儿薇薇埋怨母亲多事,又引发了母女之间的口舌冲突。三个女人从开场,相互之间矛盾多于感情,而“爱”这个字眼,就在矛盾的解决过程中浮现出来。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妙的开场,立刻将观众拉进了生活的情境,交代了人物关系,并且将主线冲突直接摆上台面。但影片的魅力不在于怎么解决主线冲突,导演刻意放缓了节奏,将三代女性各自的生活烦恼依次展现。什么是爱?爱就是面对困境时,不得不认真思考,做出取舍,从而所意识到内心的真正珍视。生活的小问题很多,于是,爱这个概念就在影片的日常选择中被编织成型,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看到自己依稀的身影。
“爱的教育”,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选择的教育。在选择中意识到爱的本质,影片的后半程,矛盾的解决也顺理成章,姥姥,母亲,女儿都做出了合适的选择,不同程度上做出了牺牲,无须判断这种牺牲值不值得,她们为了爱改变了自己,而非去改变别人,这就够了。
= 爱情男女有别 =
知影:电影更多的从女性视角表现“爱与家庭”的概念,作为影片主演之一,那个家庭中的另一半。田壮壮老师认同导演的创作表达么?男性在这个故事中该如何思考“爱与家庭”。田壮壮:我当然完全认同导演的表达,接这个角色就是因为认同,不然不会接。电影或许是从女性的视角来表现,但“爱与家庭”这个概念,应该不只有一面,男性看到的是真实,女性看到的也是真实,并不对立。“爱与家庭”本身就是要学会相互理解,从对方的角度看待事情。很多家庭出现问题,就是因为双方都过于坚持自己的视角,没有学会尊重对方。生活是复杂的,琐碎的,电影创作也是。我们试着用电影还原生活,创作逻辑和观赏逻辑都相同,学会尊重不同的观点和视角,学会理解别人的处境。从这部电影里来说,起先看起来不可调和的冲突,最后得到解决,也源于此,老人,中年人,孙辈,最终达成和解,因为她们都为对方着想,不再斤斤计较。这事无关男性女性,而是和想有家,有爱情的人相关,是人性。
“迁坟”的主线冲突之外,三个女人的感情生活各有特色。但有个共同点,就是其中的女性都在一种守望的状态,而男性则总想着离开。连田壮壮的角色,那个沉默体贴,耐心细致的好丈夫好父亲,在影片结尾买了新车,也和母亲说“你要跟着我最好,不跟着我,我也要出去旅行一下,走走看看”。于是三个女人的生活中,爱情可以有,男人却似乎总有些不可靠。都处在一种沟通不畅的状态,这使得她们烦躁不已。
这种源于女性爱情感受的烦躁感源自于爱情感受中的付出不对等。男性的世界中,爱情很重要,但只是一部分,事业,友情,娱乐……能与爱情并列的还有不少。但女性则会把爱情和家庭放在第一,为之牺牲许多其它。因此看起来,女性在爱情关系中付出的比男性更多,可能改变现状的人几乎没有,区别不过是面对现实能妥协多少。
故事中的女性,对于爱情关系的选择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姥姥选择忍辱负重,对畸形的婚姻关系不承认,不否认,孤独一生从一而终。母亲和父亲其实婚姻中不是没有危险时刻,看着父亲扶着喝醉的邻居王太太从电梯里走出来似笑非笑,片尾在新车上哭着对父亲说“不许王太太上这辆车”,可见她心里不是没有芥蒂。但母亲很聪明,没有听风就是雨,大吵大闹,或者说,她更信任她选择的男人,暂时的隐忍带来圆满收场。薇薇的爱情浓烈,也最果断,她知道爱上了不合适的人,选择放手,留下爱情的回忆。
很难说,三个女人的做法谁对谁错,又适合台下的谁参考,她们的爱情都不完满,但爱情就是这样,念念于心,却总是磕磕绊绊,有得有失,之所以知道这是爱情,就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取舍中,明白了什么最珍贵。
身为男性,观影过程中略有些尴尬,因为看到一部女性视角电影中的男性作为,也觉得男人有时挺自私。幸好田壮壮的角色给男人挽回了一些形象,一个沉默宽厚,细致可靠,还有些浪漫的丈夫,让夫妻之间吵吵闹闹的家庭生活不仅仅只有亲情,更有爱情的味道。可以说,女性“爱的教育”感受如何,男性未必理解,田壮壮的这个角色确实给男性扎实上了一课。
= 爱要怎么说 =
知影:《相爱相亲》是亲情爱情片,华语电影过去有不少这样的作品,比如李安的《喜宴》、《饮食男女》,黄健中的《过年》等等,但近些年来很少,好像观众对这类影片有了倦怠感,缺乏市场,创作者也没热情了,您觉得这是为什么?张艾嘉:这个变化首先和观众有关,新一代的年轻观众和过去不一样。眼界更开阔,选择更多。家庭亲情爱情片,在市场上本身就不是主流,现在能记住的都是其中的精品,不代表这种电影需求旺盛。观众的口味变化导致创作变化,未必是倦怠。另一方面,这种题材创作难度比类型片创作难度要大,情感看不见摸不着,必须通过人物和故事体现,但相关的细节必须丝丝入扣,严谨细密,否则观众每天都在和情感打交道,感觉非常敏锐,很快就会感觉到缺陷。这非常考验创作耐心和团队。所以选择做这种电影的人少。你这种“倦怠”的观感,根源和我的创作初衷共通,我电影里表现了一些现实,亲人爱人相互之间都很关心,但表达出来的方式有问题。母亲爱薇薇,但教导总是很严厉,结果就是吵架。姥姥和薇薇睡一起讲话,很温和,只是说自己的过去,让她理解个体做抉择的难处,薇薇很快就接受,并学会了姥姥的爱情逻辑。现实社会父母对子女,丈夫对妻子,都缺少“爱”的有效表达,没有寻找到合情合理的方式,更多是直接给要求,“你要这样要那样”。所以大众对于“爱”这个概念,其实理解很单一,就是我爱你,我对你好,你要理解我一切作为。这种单一的概念形成氛围之后,创作思路也狭窄,观众看着也没兴趣。我不敢说我电影中的一切都是对的,但《相爱相亲》至少能给观众多一些不同角度的思路做参考,学习多用一些方法去表达爱。
20多年前,赵传唱着《爱要怎么说出口》,让很多人记住了他,也记住了这句话。一代人老去,一代人成长,“爱”这个字,说出口变得容易很多,但如何说明白,却是另一回事。
“父母皆祸害”,“宁愿一个人”,现实中出现这样的口号让人惊诧,亲情,爱情竟然淡漠到这个地步?但如果追问细节,会发现这种冷漠和决绝并不是无缘由,这个社会很多人并不懂如何爱——多少人以爱的名义,“我是为你好”,做出很多不可思议的选择?将孩子送去戒除网瘾学校受伤害,逼着子女不停相亲早日结婚等等,有这样的作为,引发强烈的反弹就不奇怪。恰如电影中薇薇和母亲时时口角,为了男朋友的话题争执激烈到收拾东西离家出走,偷户口本结婚,山穷水尽时宁可去找一面之缘还有矛盾的姥姥,也不肯回家。对薇薇来说,姥姥虽然有些陌生,但至少不会对她指手划脚,操纵她的生活,远比熟悉的母亲更容易接近,这就是用错误的方式表达“爱”的结果。
“爱”这件事,需要传承,也需要正确的方法。正如《相爱相亲》中那样,三代女性中最年轻的薇薇,是如今市场主流观众的对应。影片的结尾,她和原本陌生的姥姥成了亲人,原谅了母亲的作为。源于夜谈中姥姥的言传,书店中父亲偷偷给母亲买爱情手写卡的身教。理解,尊重,宽容,上一代合适的作为,下一代恰当的回应,才能让爱落地。
当电影的大幕拉开,张艾嘉把她眼中的生活全貌展现在观众眼前,喜欢与否并不要紧,重要的是,有没有想起自己的爱,自己的家,这是《相爱相亲》的最大价值所在。
若进电影院,最好带上父母子女,“爱”这个字怎么说才合适,不同年龄的人都需要学习。
“相爱总是简单,相亲太难。”
今天来看一部很暖的电影——张艾嘉自编自导自演的新作《相爱相亲》。
上一部导演作品《念念》的实验失利,使得观众对这位偶尔过分文艺以致于矫情的女导演,少了点信心。
尽管小十君个人,非常喜欢这部温柔入梦的意识流影像。
而这一次为抵冷风而来,未上映之前,《相爱相亲》就已经入围了今年金马奖的七项大奖。
豆瓣评分8.6分,提前抢占国产十佳的席位,又一度被宣传定位为年度催泪情感大作。
就小十君的观感来说,以上评价都没错。
但它不苦情挺煽情,会哭也好笑,甚至让人发笑的地方还不少。
戏中,张艾嘉饰演的母亲慧英和郎月婷饰演的女儿薇薇,母女间接连不断的吵架场景,让人非常有代入感。
久不露面的导演田壮壮,似乎要效仿与他同为老导演的冯小刚“转型”争影帝,加入这个三口之家过把戏瘾,完成度也的确很高,不抢戏却走心。
只见他们难得同住,又分床而睡,各玩各的手机,看了免不了要会心一笑。
这不就是你爸、你妈还有你吗?
现代家庭的“冷漠”相处模式,被捕捉在镜头之中。
最大的彩蛋莫过于刘若英的客串,这位由张艾嘉一手带出来的女徒弟,竟然演起了她和田壮壮的“小三”。
每次看张艾嘉带有醋意地凝视,互动过于亲密的两人,那种微妙感颇值得玩味。
处处是生活化的幽默啊。
还有在《北京遇上西雅图2》中已经催泪过一次的老奶奶吴彦姝,再次发力。
虽然气质不像个农妇,但是演技过人,每一场有她的戏都好看。
其他人的出现,小十君就不说了,留作电影的惊喜点吧。
张艾嘉算是作者风格挺明显的一位导演,本片就有许多她以往作品的影子,就很像是升级版的《20 30 40》。
三代女人,一个家庭。
一场迁坟风波,给卷入其中的每个人,都好好地上了堂“爱的教育”课。
所以,英文片名为Love Education,至于中文片名为什么是十个人有九个会记错的《相爱相亲》呢?
留个悬念,后文再说。
回到剧情中来,迁坟?迁谁的坟?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场葬礼,去世的人是慧英的母亲,薇薇的外婆。
外婆的临终遗言是要和外公合葬,不过外公的坟在乡下,需要迁到城里来。
夫妻俩死后葬在一块,天经地义,可难就难在外公乡下还有一个老婆,正守着那座孤坟。
旧制度漏洞下的一夫二妻,正房二房扯不清楚。
外公渣不渣我们不评判,慧英一家人倒是和乡下的老婆相处融洽,薇薇还会叫她“姥姥”。
姥姥不答应迁坟,慧英无论如何也要迁,两者立场都没有问题,双方因此陷入了“你来我赶”的情理纠葛中……
迁坟风波如何变成爱的教育?
原因可能在于,片中的几个人物都被困住了,困在这件事上,或是困在眼下的人生里。
困得最多的,是慧英。
母亲刚离世,自己即将退休,女儿不听话,丈夫不说话,中年危机让她变得脾气古怪,难以被理解。
执意迁坟,是想完成母亲的遗愿,也是给自己找件事做。
为了证明父母的合法婚姻关系,她一个人东奔西跑、忙前忙后,却搞得自己越来越心力交瘁。
困得最久的,是姥姥。
一辈子的时间,都用来等丈夫回家。
两人经介绍结婚后,男人进城打工养家,结果他爱上了别的女人,从此就留在了城里。
直到死后,才被放在棺材里运回乡安葬。
意难平,情难断,如果连丈夫的坟都守不住,那她的婚姻、爱情、等待到底还有什么意义呢?
不知道为什么被困的,是薇薇。
就像年轻人不知为何而丧,她想逃离家庭,不再受母亲管束。
她想搬去和玩音乐的男友一起住,甚至说领证就真的要付诸行动。
她以为这样自己就能变得快乐自由,好像也没有吧。
因为相爱,男人们也被女人困住了。
慧英的丈夫老尹,一直在等她退休,好兑现年轻时许下的一个承诺。
薇薇的男友阿达,在前往北京的寻梦路上,遇见她后留了下来,歌手梦被搁置。
每个人都有他的困境,是与别人产生关系织出的密网,更是自己原地踏步地作茧自缚。
坟迁没迁成已是其次,关键在于他们将如何从自己的困境中走出来。
这就要来解释,为什么片名不是更顺口的“相亲相爱”了。
除了它过于通俗早被人抢占,再暗暗悟起这颠倒了的片名,倒也有点“柳暗花明”的深意。
“爱是人天生具备的能力,如果想要再与对方‘亲’一点,可能就需要懂得什么是爱,了解怎样去爱。”张导如此说道。
相爱是前提和结果,相亲则是过程,显然后者更漫长也更难些。
这一过程,无非就是电影中展现出的找回、醒悟及放手。
慧英有些懊悔:我梦里的那个人,原来就是你。
薇薇无可奈何:我是不会等你的。
姥姥终于释然:我不要你了。
对着所爱之人,她们说出了心底的话,不是不爱,是该换一种方式重新去爱。
为了不剧透更多,小十君只说一处尤为戳心的段落。
五十几岁的慧英,仍然会被一场春梦搅得心绪不宁,梦中男人的脸模糊不清。
却在这种奇妙暗示下,使得她对别的男人产生了复杂难说的情感。
可转身回到家中,还是会被老尹不经意的用心打动。
她和丈夫多年婚姻生活的琐碎,磨光了柔情,磨出了脾气,彼此最美好的模样被深藏在梦里。
慧英最后才意识到,梦里的那个人,其实是丈夫老尹。
她哭了出来,在《花房姑娘》的歌声里,成全了年度最动人的一个结尾。
一旁的老尹,前面还在感叹“现在车有了,歌有了,你倒没兴致了”。
让我觉得,若此时放的是《爱的代价》,也挺应景。
开头一句是这样唱的: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
人们总是为爱所困,相亲也不过是教会他们更好地相爱。
这是张艾嘉首次拍摄大陆题材的电影,在李屏宾摄影的帮助下,她的影像风格和自身表演都很好地融入在其中。
尽管有些地域特征不明显(看不出故事设定在河南),缺少足够的生活细节支撑。
多藏了对电视制作与机关办事流程进行讽刺的野心,也不妨碍她这回真切地接了生活的地气。
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电影中很多对话镜头不进行常规的正反打拍摄(镜头根据说话一方来回切换),而是将视点全落在演员的面部表情上。
其中最明显的一段设计,慧英三进三出薇薇的房间。
第一遍女儿抗议母亲进来不敲门,第二遍母亲敲门了,她又说自己还没让她进来呢,第三遍……母亲直接走人了。
画外音里争执的台词,总显得刻薄,带攻击性,对准另一方呆滞的、无措的脸。
是为我们换了一种视角去思考,在日常摩擦中,我们都是如何刺伤自己的亲人或爱人的。
这是生活中不起眼的小刺,却不得不从亲密关系中拔掉。
小十君更清楚地感知到,六十四岁的张艾嘉,老了。
一开始改变的是她的容貌,那种柔弱文艺的形象逐渐消散,现在面相上有点显凶,言辞又犀利老练,似乎很不好伺候。
随后是身上加重的生活感,别人约访谈,她带对方去自己常去的咖啡店吃早餐,或者在北京的街头,随意地牵条狗来溜。
这种外表与内在的状态,和她在《相爱相亲》里,表现一致。
再也不必像《20 30 40》里那样,急于撕掉女性身上的年龄标签,给她们重新活过的机会。
如今的她更关心的是,怎样活好当下,如何与自己和解,甚至试图去消化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和她们这代人的冲突……
《相爱相亲》中,包含了诸如此类的话题。
比如特意安排姥姥和薇薇两代人躺在一块谈心,就是很好的佐证。
只不过,张艾嘉一直以来都在拍的——女人与爱情,没有被丢下,此时此刻最想探询出答案的——家庭与生活,成为一大焦点。
而女人与爱情,走入家庭与生活,那不也就是相爱与相亲的故事。
至于命题再扩大到,究竟如何和自己和解呢?张艾嘉自身以及作品的改变,就可以给出很好的答案。
用许知远形容她的那首歌名——You Turn Me On I'm A Radio,来说吧:
认老服老,放下执念,一直前进,让生命始终处于被“打开”的状态。
该原创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第十放映室(dsfysweixin)
微信版详见:今年最动人的华语片终于出现了
本文由本人(微信公众号:luowj1996)原创,已授“sir电影”首发权。
我对这届影迷有些失望。
前阵子,《追龙》票房口碑双收,一文青朋友对我说:
王晶幡然醒悟,开始用心拍片,说明观众已经成长,烂片圈不来票房了。“谁还不会看个豆瓣评分?”
我信了,以为前景大好。
结果没多久——
平庸无新意的好莱坞流水线《全球风暴》,豆瓣6.3,票房近4亿。
与此同时,瑰丽如诗的科幻巨制《银翼杀手2049》,豆瓣8.5,票房不到8000万。《全球风暴》(上)与《银翼杀手2049》(下)
有人说,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银翼杀手》的赛伯朋克,中国人看不懂。
好,勉强说得通。
然而,就在眼下,《雷神3》讲着美国搞笑段子,用狂轰滥炸的视效,稳坐本周票房第一。
倒不是质疑《雷神3》该拿多少。
只是与此同时,一部有可能成为我们年度最佳的电影,正在悄然落幕。
豆瓣上,20245人给出8.6高分,票房却……不到1200万?
要知道,它可不是什么“赛伯朋克”。
它是一部纯正的中国电影,深熟表达我们的国情文化。
趁着还没下线,我想为它说一些话——
看《相爱相亲》,像饮一杯茶。
初入口味烈,中间段暖缓。尾声过后,回味无穷。
它的海报上,写着:
她相信一辈子我相信一句话你只相信,一刹那
这段话,概括了三个年代下,三个女人的三种状态。她们很多地方相似,细微之处却又不同。
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说过:个体是文化的缩影。
在我看来,影片中的三个女人,也象征三种文化的缩影。
以下内容含剧透,但鉴于本片主打艺术人文,因此建议未观影者也可阅读全文
片中,有三位老人:
外公、外婆,以及姥姥(吴彦姝 饰)。
影片开场一幕,外婆病危,脑中闪现出关于外公的美好影像。随后,外婆回光返照,与外公一同踏入天堂。
他们共赴天堂,是因彼此有爱。
而正如韩寒所说:爱情之外,他人皆是第三者。
姥姥,既是外公的原配,同时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第三者。
许多年前,外公与姥姥被包办婚姻。
可没过多久,外公就独自进城,与外婆另组家庭。
他以寄钱的方式,替代对姥姥的责任,从此再没回村。
姥姥则关上心门,自愿在农村守活寡,直到四十年过去,迎来丈夫的一座尸坟。
望着尸坟与那座“神圣”的贞节牌坊,她误认为,自己赢了。
事实上,她只是不自觉中,度过自己凄苦的人生。
这样的中国故事,那个年代并不少见。
辛亥革命后,受西方浪潮影响,封建伦理文化遭遇空前冲击,不少新青年开始追求自由、誓要摆脱传统的约束。
历史上,外公、外婆与姥姥的关系,实际也是鲁迅、许广平与朱安,或者蒋介石、宋美龄与毛福梅的关系。
电影里,姥姥用一种古老文字符号,画成外公的名字,装裱到墙上。
从心理学角度讲,这被称为:我们的孩子不能白白牺牲综合症。
翻译成人话,就是说——
姥姥、朱安与毛福梅,为自己的错误婚姻注入意义,“我不能白守这么多年活寡”。从而越陷越深,用尽一生去坚守自己的愚蠢。
闯进姥姥房门,搅乱这意义符号的,是岳慧英(张艾嘉 饰)。
岳惠英,是外公外婆的女儿。她生于男女平等的新中国,性格强势。
外婆过世后,她幻想出一套美满愿景,并将这愿景强加于人:
“我知道我妈的意思,她要我把我爸的坟迁过来,和她一起合葬。”
这种偏激且一厢情愿的“我知道”、“为你好”,是社会主义中国女性的特征之一。
社会人文主义者,往往是勤劳、明确,且高效的。
早年间,岳惠英爱上尹孝平(田壮壮饰),便采取强力攻势,为其父母扫地刷碗,以互助互利俘获对方。
俘获了人,却未必栓得住心。
多年后的宾馆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薇薇:姥姥等了外公那么多年,一定很爱外公岳惠英:什么爱不爱的,根本没在一起住多久尹孝平:就算住一起一辈子,也不能说就是相爱吧
上一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2021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最近更新游戏资讯
- 秋瓷炫老公什么星座(秋瓷炫血型星座)
- 法国电影中的女性符号和觉醒
- 惊人的秘密:颜色政治背后的渗透与分化
- 让BB接受家庭伦理教育洗礼
- 语言礼仪十篇
- 美军欲打造AI战机部队 面临严重伦理问题
-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理论
- 豆瓣9.0分以上|50本好书推荐
- 达尔文的故事赏析八篇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四十)
- 东野圭吾本格推理极致之作《回廊亭杀人事件》开票5折抢
- 辩论赛包含哪些技巧?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徽州醉春丨水墨画里的徽州-婺源篁岭-江岭- 新安江- 西递- 呈坎丨六天五夜
- 心理治疗总论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 苏德超教授的新论文:道德绑架为何难以避免
- 企业社会责任综述十篇
- 政务礼仪的作用(五篇)
- 韩素希出道最大尺度 泄朴海俊指导秘诀 咬牙拍完《夫妇》只有2感想
- 《封神三部曲》:为什么要重述这个神话?
- 输血和喝血真的能帮助女性和老人保持年轻吗?
- 集齐九部《星球大战》,教你如何把家庭伦理拍成太空歌剧
- 这十部顶级英美剧,是当之无愧的业界巅峰,每一部都值得通宵去看
- 邪王宠妻之金牌医妃
- 【博览】《科奖在线》:“破四唯、立新标”典型案例官宣,项目/人才/成果未来可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