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爱国思想的诗通用六篇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爱国诗词;思想政治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思想和信息多元化的当今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在人文素养培养欠缺、人文环境不浓的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是面临层层阻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曾经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古典爱国诗词蕴含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天下黎民苍生的关切、对民族命运前途的担忧,曾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为国不懈奋斗、流血牺牲,诗词中塑造的伟人形象为凝聚民族向心力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时至今日,古典爱国诗词和高校思政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在塑造青年价值观念、完善青年人格仍然不谋而合。
古典诗词不仅短小精悍,而且韵律美,诗词格律包括篇章格式、声律、韵律、句律诸方面,让读者读起来顺口产生美感。另外,诗词通过塑造景物形象、人物形象向读者生动地传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并产生思想或感情方面的触动以感染读者。以其凝练、形象、含蓄的优势,古典诗词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和对个人的影响比枯燥的理论所能达到的更为直接、更占优势。清人刘毓嵩在《古谣谚序》中说:“千古政教之源,未有先于‘言志’者矣。”他这里所表明的,是作为“言志”之诗的文学形式所具有的政治教化的功能,同样也揭示了古典诗词具有鲜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仅以南昌航空大学这一理工高校为例,下面将分析该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以及古典爱国诗词在该校推行的可行性和推广形式。
自2003年,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决定以我校为试点单位,着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面改革以来,该校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形成“大思政”教育教学组织格局。学校于2008年设置了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下设4门必修课程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和5个"大思政"素质教育拓展课程教研部(时政与国情省情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党团理论教育、心理健康与公共安全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研部)。该校探索建设思政课必修课程、特色课程、实践课程与专业渗透课程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另外,该校设有国学班,聚集着一批爱好国学的青年,此外每年该校开设有古典诗词的选修课,也吸引着大批学生前往。
问卷调查显示,78.6%的学生相对于思想教育理论课,则更喜欢学习古典诗词相关课程,大多数学生喜欢通过诗词所塑造的形象、所表达的感情来进行思想熏陶,而非单一的政治理论内容的灌输。古典爱国诗词语言的优美凝练、意象塑造的巧妙、感情抒发的含蓄让所要表达的思想鲜活地为读者所接受。然而,政治理论虽然是思想的结晶,却没有让读者易于接受的一种载体,理工科高校学生在高中文理分科后就与政治理论知识逐渐疏远,因此在对理工科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单纯的政治理论课的作用远不如古典爱国诗词。
理工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我国培养高科技人才的摇篮。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本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但是,许多理工科院校只把培养学生的技术作为终极目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由于古典诗词是高校学生自从小就学习过的,通过对理工科学生开设古典爱国诗词相关课程,使青年学生在重温诗词经典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的教育与熏陶。对于随着自己长大的伟人及其诗篇,理工高校学生怀着自己心中已有的熟悉感,对古典爱国诗词更容易接受。
数尽历史进程中古典爱国诗词篇章,屈原为民族命运而担忧无奈投江,辛弃疾为国英勇杀敌、心怀英雄气概,文天祥忠肝义胆宁死不屈,谭嗣同义薄云天为国捐躯……都集中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诗人置个人安危与不顾,把国家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挺身而出,奏响了一曲曲壮丽而豪迈的人生之歌。岳飞精忠报国,戚继光抵御外辱,秋瑾巾帼不让须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高校学生通过学习爱国人物的爱国诗篇从而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可以作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伟人的榜样作用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中表现出来,日复一日的熏陶让爱国主义思想和对民族的向心力变得更为强烈。
以南昌航空大学这样的理工科院校为例,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光靠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够的,还应该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进行引导。首先,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当代大学生获得知识经验的第一渠道是课堂,另外还有社团活动、自主学习、实践工作等。在大学生接触到的大量信息中,会影响到这些年轻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南昌航空大学的全体学生都要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等公共课程,这是全国高校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之一。但是在理工科高校中,这样的课程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效果。很多被调查者表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样的课上得没有什么意义,老师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着一直以来都知道的残旧历史,自己并不是不爱国,但是这种政治课实在是很枯燥乏味,有些老师也只是为了完成学时任务而向学生展示一些在网上也能搜索出来的PPT,学生也只是为了修满学分而坐在教室里无奈,并没有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初目的。那么,如何使大学生在课堂上接受“陈旧历史”的同时,激发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怀呢?
第一,为理工科高校的(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大学生提供接受爱国主义精神洗礼的平台。具体来说,大学生有必要深入学习《大学语文》等公共课程,尤其是文言文中的古典爱国诗词篇。在教材的选择上,此类普及型语文教材也应该收录更多爱国作品,如《满江红》、《十五从军行》等诗词名作。相对于中小学时代的应试教育压力下的背诵学习,高校语文课应该注重文言赏析,品味和分享古典爱国诗词中的精粹,提取并加以吸收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将当代大学生的教学课堂模式由“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合作求知为主”的模式,老师在课堂上充当“指路人”的角色,而不是单向的课本知识灌输。对于《思修》、《毛概》等理论知识较强的课堂,老师应该加强引导学生将政治思想、爱国情操与专业相关联的现实思考,让学生在课后主动去了解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钱学森排除万难回到祖国”等等鲜活的实例,然后在课堂通过与其他学生分享这些实例而把爱国精神融入自己的思想和平时的言行当中。高校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已经属于成年人,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创造力,他们已经懂得在纷繁的世界里挑取于己有益的东西。虽然中国古典爱国诗词已经经过了几千年的冲洗和沉淀,但是其中的精髓和养分仍然可以使当代的年轻人获益匪浅。所以,以当代大学生的智商以及判断力,他们会从主动的角色中找寻一条路径,以求得到达成熟彼岸的通行证。
第三,将爱国诗词与现代教育相结合,走出单纯的课堂。在高校中经常举办一些节日性的活动,如清明节的祭祖祭孔活动等。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校方应该有组织地开展系列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如古典爱国诗词诵读活动、爱国诗词书法展等),通过大型活动的形式提高古典爱国诗词在理工类高校的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在调查中,很多学生都表示现在学校很多的活动都是流于形式,而没有实际意义。所以,校方应该加大学生实践活动方面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创办一些能够体现南昌航空大学特色的传统文化的学习交流的平台。
总之,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是每一个时代都不容忽视的,当代高校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高校的大学生(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接触古典爱国诗词的机会比较少,但是这些文化精粹对高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又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校方应该将教育放在首位,在“大思政”指导下,利用古典爱国诗词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出更多全面加特长型的现代化高校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英国文学;华兹华斯;丁尼生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61-02
徐志摩,在短暂的35年生命中,才华横溢的他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经典诗歌。徐志摩的诗歌中普遍体现着个人自由主义的色彩,这一点主要得益于欧美自由民主思想的熏陶与培养。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我们能够很明显地看到徐志摩与英国文学尤其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关系。
一、哲学思想
徐志摩出身于富裕显赫的商人家庭,从小接受了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化的培养,后来又多次赴欧美留学,结识了当时欧美著名的文学家与思想家,对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诗歌的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信奉欧美先进的政治制度的民主思想,热情的歌颂所有生命的个性解放,在他身上体现着明显的个人主义的色彩,体现了五四以来启蒙文学的显著特点。同时,他大胆鲜明地歌颂美好纯真的爱情,借助歌颂爱情来表现他对于人性解放的崇尚。他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心灵纯洁,对世界充满了美的理想。这样一个追求爱、美、自由的过程也是一个从理想主义到悲观主义的转变过程。在他诗歌创作的后期,徐志摩的情感也转向了虚无与悲观。早期诗歌中那样一种激越浪漫的气息不复存在。
早期的徐志摩受英国浪漫主义的影响颇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W.Wordsworth,1770-1850)曾说过“We live by love,admiration and hope”一句话,这也是徐志摩在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他热情地歌颂美好与自由的爱情,信奉资本主义博爱的精神,把爱情与人类联系起来。他的“合理的生活,动机是爱”相近于英国现代思想家罗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的著名论断:“美好的生活失意情爱相鼓励”。在《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这首诗歌中,徐志摩用澎湃的感情写就了这样一曲反封建的高歌:
“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 披散你的满头发,\ 赤露你的一双脚;\跟着我来,我的恋爱,\抛弃这个世界,\殉我们的恋爱!……\恋爱,欢欣,自由--\辞别了人间,永远!”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正是诗人否定和拒绝黑暗的现实世界、肯定和向往理想世界的作品。这首诗写于1925年,时值徐志摩与有夫之妇的陆小曼相爱,他们恋爱遭到许多人反对,徐志摩痛感传统的道德观念对人的束缚,深深感受到重荷压制下的精神痛苦,他写作这首诗与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他咒诅“懦怯的世界”,“容不得恋爱”,决心“逃出牢笼”,“恢复我们的自由”。我们理解这首诗时,自然不必拘囿于诗人的恋爱生活,一首诗一旦完成,就形成自己独立的品格和价值。
然而在当时那样一个黑暗的没年代,徐志摩的改良主义思想根本行不通。他所信奉的英国的资产阶级模式成为了空想,爱情与人生的悲剧使得徐志摩从乐观转向了虚无和悲观中。在这个问题上,英国小说家兼诗人哈代对徐志摩的影响似乎更大一些,哈代的这些看法与徐志摩理解为“黑沉沉的大口”最后将会把所有的人“吞下去完事”的观点很为接近。《残破》正是徐志摩后期的一首极具悲观主义精神的诗歌: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当窗有一团不圆的光亮,风挟着灰土,在大街上小巷里奔跑:\我要在枯秃的笔尖上袅出\一种残破的残破的音调,\为要抒写我的残破的思潮。……”
1931年11月,诗人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在济南附近触山而机毁人亡。诗人正值英年,非正常的辞世,可以说他的人生是残破的;回过头来看,他死之前几个月发表的诗作《残破》恰成了他自己人生的谶语。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选择夜的意象,不仅出于审美的安排,还体现了一种深层的文化无意识,即宿命论。夜的展开必然以黑暗为基调,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生存的空间,却无法逃离时间,时间宿命地把人限制在白天和夜晚的单调的交替循环中,逃离时间即等于否定生命。作者用人与时间的关系注释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这种认识或安排表现了诗人对个体无可选择的悲哀、对社会的绝望。
二、诗歌理念
华兹华斯对于自然的描写也影响了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在华兹华斯的《黄水仙》和徐志摩的《云游》中我们可以看到徐志摩受其深厚影响。《黄水仙》中,诗人把自己描绘成一朵流动的云,高高的飞越峡谷和高山。随着云的漂走,这一切又时过境迁,只在诗人的心中留下一个永恒的美德印记。《云游》的主题也是流动的云,自在,轻盈,在地面的一流涧水中投下明艳的云影,使流水从梦中惊醒,流水叹息不能在风光中静止。两首诗都是以流水引出美的图画,有相同的空间,和相同的运动轨迹,还有相同的的结果。只不过,华兹华斯是从天上俯瞰地面的花,而徐志摩则是从地上仰恋空中的云。而且,两首诗的节奏、音韵、情调也都非常接近。
I wandered lonely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
as a cloud,云游,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自在,轻盈,你本不想
and hills. 停留。
华兹华斯所写的自然,并非仅仅是自然本身,它的每一首诗歌实际上都有深刻的含义。他在描绘自然的时候,实际是在表白自己的内心,自然的图景常常是他的复杂心情的变化。徐志摩同样认识到了这一点,他的那些通过自然来揭示自我的情景诗,多少是受了华兹华斯的启发,《五老峰》《乡村里的音籁》等都是人类情感与自然的美好景象相结合的诗作。
以上是从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思想和他的创作风格谈了他所受西方的影响,但同时也应看到,在五四时期那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徐志摩迫切地希望解决中国落后的根源,他如饥似渴地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他阅读了大量国外的文学作品,用自己的激情来用母语创作,试图激发国人的灵魂。徐志摩模仿和借鉴了国外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创作,但他并不只是单纯的抄袭。徐志摩对于外国文学地吸收主要还是重在观念和题材选择以及形式方面。这是与“拿来主义”一脉相承的,中国的新文学正刚刚开始,正需要一个这样一个摹拟的阶段,以后才是融会和创新。
徐志摩,他的诗歌充满着童真的灵性,他纯洁的思想是那个时代伟大的憧憬。然而他的理想是在那个时代无法实现的,他正象唐吉诃德一样,为空想而奋斗着。这种精神同他的诗歌同样感动着我们,正因为有了徐志摩对于西方诗歌的模仿和创造,中国白话诗歌在以后才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徐志摩.徐志摩选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 毛迅.徐志摩论稿[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华东交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摘要:《诗经》开创了“诗言志”的文学传统,不仅抒发了先民的情感和抱负,也承担起了记录先民重要史实的重担。“诗圣”杜甫极大地发扬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精神,继承发展了《诗经》的诗学观,用诗歌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本文首先对“诗言志”的发展由来以及《诗经》的表现手法进行了论述,通过论述引出了杜甫对《诗经》诗学观的继承和发扬。这些继承主要体现在“兴”的运用和诗史同构的思维方式,以及致君尧舜的价值观。此外,杜诗发扬了现实主义创作诗风,把言志和抒情结合在一起。最后论述了杜甫对《诗经》诗学精神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仁爱精神,忧国忧民,重道尚意,性僻耽佳句”等方面。
关键词 :杜甫;《诗经》;诗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I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150-03
在中国文学史上,历代诗人及诗评者都倡导“诗言志”的诗学观。“言志”是《诗经》留下的文学传统,在杜甫的诗歌中得到充分体现并有所发展,这确立了杜诗的“诗史”地位,也使杜甫成为现实主义诗风的代言,被后人称为“诗圣”。诗意味着一种精神方式,史意味着精神指向,这种精神在杜诗中表现为强烈的悯世情怀和直面血肉人生和正视人间疮痍,以及执着于现实的超越。
一、“诗言志”内涵的发展演变
对于“诗言志”,历代都有不同的解读。先秦时以诗作为记事的志,到汉代诗与志已经有较明确的区分。志的含义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这三个意义正代表诗的发展途径三个阶段,最古的诗实当于后世的歌诀”。①《尚书·尧典》里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②这说明在先秦,诗和歌是分开的。闻一多认为“古代歌所据有的是后世所谓诗的范围,而古代诗所管辖的乃是后世史的疆域”。③所以,最早的诗是用来记录和描述历史的,这和后来学者所认为的诗歌主要抒发个人情感和志趣抱负并不一致。他还认为,“无论以志为意或为情,是只有歌与诗合流才能产生的。但把事完全排除出诗外,所谓‘志’是与‘事’脱节的志是不完备的”。④《诗经》的两个源头即歌与诗,而当时所称的诗在本质上是史。
任何民族文明都不会忽略去记录先民的智慧和事迹。在原始时期,简单的口耳相传是记录历史和传承历史的方式,这种方式决定其形式内容必然要使诗容易记诵。所以自然押韵、句式相对整齐划一的记录方式就成为先民所谓的“诗”。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创了“诗言志”的文学传统,也承担起了记录先民重要史实的重担。《诗经》不仅作为抒情文学的重要篇章,更重要的是表达了对现实的批判,比如《硕鼠》《东山》《氓》《伐檀》《七月》等。这是《诗经》记史与抒情统一的体现,在揭露现实的同时也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喜怒哀乐。
在早期,儒学家从功利的角度对《诗》做了不同的解释,认为《诗》是一种修养身心、社会教化的工具。“诗言志”的内涵也经历了由嬗变到逐步定型的过程。“诗言志”作为诗歌的理论标准,指引文学朝社会性、思想性、理性的方向变化发展。社会公共要求的“志”逐渐超越个人的“志”,从而“文以载道”和“诗言志”的含义变得相似起来。为了宣扬、运载封建伦理道德,《诗》沦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和意志的载体。到魏晋时期,诗逐渐有了更丰富的理解和阐释,抒发个人情怀和抱负也成了诗的旨趣,诗也成为了表达个人情感和忧思的途径。作为文学创作的主体,追求个性化和私情化,强调对文学情感、形象和审美等方面的表现已成为一种共同的认识。这不仅脱离了记史的诗学观,也淡化了社会性和群体意志。但到了唐朝,诗歌的抒情性和社会功用都得到了人们良好的认识,到杜诗这里终于达到统一和发展。
二、杜诗对《诗经》诗学精神的继承
杜甫继承了《诗经》的风雅传统,极大地发扬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精神,用诗歌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杜诗所反映的内容,与时代生活紧密相关,记录了重大史实,也形象地表现了战乱年代普通百姓的艰难生活及其情感反应,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其诗以“善陈时事”见长,故被后人称为史。这表明了杜甫对《诗经》中“诗言志”的诗学观的继承和发扬。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之一,杜甫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不仅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辉煌的篇章,也对我们解读中国诗歌史,了解未来诗歌的走向有重大的意义。
(一)诗可以兴,可以观民风
《诗》可以兴指的是《诗经》能使人“振奋联想,感发意志,导广显德,耀明其志”,⑤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诗歌创作表现手法。《诗经》可以让人的感情引起共鸣,主要表现在诗歌的内容和诗歌的表现手法上。杜甫发扬了“诗可以兴”的诗学理念和艺术手法,运用比喻、象征来表现作者深远的寄托,集中精练又具体地描绘事物,将感情融于事物,使事物表现感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可以感伤,鸟会惊心,这其实都是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让读者产生共鸣,达到比兴。施补华说,《登高》《秋兴八首》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结合天衣无缝。《述古》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反思,讽刺当权者腐败和黑暗,把深刻的情感融于细致描绘之中。
和《诗经》中积极反映现实,反映广大人民的普通生活和喜怒哀乐的精神相一致的是杜甫的作品中不乏同情百姓的诗篇,从中可以“观民风”,充分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政治思想。杜甫深谙官场黑暗,“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⑥杜甫坦露了自己的无能为力,于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现状的描绘来反映出当时的历史。杜甫带着深情描绘出了百姓的苦难和宫廷的景象。这些诗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而揭示出时代背景最本质的内涵。如《丽人行》中杜甫叙述了杨贵妃、杨国忠从贵倾天下到乱世飘零,最后在马嵬丧生的历史事实,表现出唐王朝由盛转衰再到乱的社会现实状况。在《羌村》《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等诗篇中记载了作者艰苦的旅程、社会的万象、人民的生活以及民众间许多富有戏剧性的言谈动作,十分生动自然。
(二)诗史同构的创作思维
诗史体现了诗歌对历史的记录,诗史同构在《诗经》中已体现出来。《诗经》中记史篇幅虽然不够宏大,但它们却具备着史诗的基本要素,历史上曾经经历的一个个阶段都能够在这些作品中记载。《诗经》记述了华夏民族从诞生到不断发展强大的过程,这些史诗是“中国式的史诗”,它是整个民族文化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商颂》中的《玄鸟》《大雅》中的《生民》分别记述了商人和周人的起源,歌咏了其祖先诞生的神奇与灵异。《公刘》《绵》两篇,将周人迁徙定居的艰难与热忱展现得淋漓尽致,不断发展壮大的创业历史跃然纸上。在战争历史方面,商史诗与周史诗也分别体现了对战争的不同描述。《诗经》折射出上古历史发展的轨迹,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幅关于先民生活的风俗画。
杜诗描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变化过程,记叙了当时一些重大史实,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面貌和作者以及社会中大多数人的惨痛遭遇。杜甫的《秦州杂诗二十首》既是国家时局和命运的写照,又表达了作者飘零孤独的心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既写出杜甫和妻子的激动和喜悦,又渲染出消息传达后整个大环境的欢快和欣喜,这是以人物心情烘托时代情感的表现。“‘诗史’思维本质是一种异质同构的创造性思维,诗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心理情感的时空,注重抒情性;史展示给人们的是一个自然发展的时空,注重叙事性。”⑦在历史事件和社会情景之中,杜甫通过他敏锐深刻的诗性直觉,把事件和情境点化为审美意象,从中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境遇以及自然运作的一般法则。史使他的诗变得沉重厚实,诗使他的史变得富于情感,在这种结构中,瞬间的整合可以爆发出动人心弦的审美力度。杜诗不仅反映时代面貌,反映社会矛盾,叙写人民生活状况,记述重大事件和社问题,同时也全面表现了他个人的生活和情感。杜诗不仅抒发了自己私人的感情,也再现了民情和时事,这也是杜诗如此韵味悠长、感动人心的重要原因。
(三)致君尧舜的创作目的
在春秋时期,歌者与采诗者有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⑧后来才出现了“诗言志”的理论概括和《诗经》这部诗歌总集。这一诗学思想从而代代相传,为众人所遵循。杜甫的“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⑨的目的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也成为杜甫诗学观中的核心部分。杜甫忧国之忧,乐国之乐,我们从杜诗中不仅可以领会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⑩的人生信条,看到诗人在人生中遭遇的各种苦难,也可以看到国家的盛衰变幻和生民的疾苦。在这些充满着现实主义的光芒的诗篇里,杜甫以满腔热情为黎民百姓呼喊,让统治者们了解百姓的疾苦,让他们明白自己穷奢极欲的挥霍和享受,给百姓带来的都是血泪和苦海,很多百姓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杜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忠君爱国、念时忧民的情感。“霜天到宫阙,恋主寸心明。”(《柳司马至》)“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可叹》)“致君之诚,在困弥切。”(《祭故相国清河房公文》)这些我们都能体会到作者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心和致君之情。杜甫抨击了社会的不公,指出正是剥削阶级残忍地掠夺了百姓的血汗,才导致百姓痛苦地颠沛流亡。剥削阶级的腐败导致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和“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诉”的悲惨场面,诗人渴求“众僚宜洁白,万役但平均”(《送陵州路使君赴任》),要求统治阶级体察下层阶级的民生疾苦,呼吁采取一定措施改善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
(四)“言志”与“抒情”的统一
杜甫发展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用朴实浑厚的字句表达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这是对《诗经》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继承。现实主义的基本特质就是写真实,写生活和历史的真实,体现在精雕细琢与客观现实相结合。杜诗是“事”与“情”相互交融的产物,杜诗中首先表露了自己的苦难遭遇和感情的痛苦,这也是由于他身处于动乱的时代并体验着艰辛的生活。杜甫的诗描写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写了百姓在战争中承受的苦难,是因为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能够深切地体会战乱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故其能形象地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是杜甫继承《诗经》“诗言志”的诗学观的表现。诗的时事化是作者对时事进行选择加工,注入自己的体会和思想情感,并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这样时事也具有了诗化的特征。比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让我们重新体味到诗人对现实变幻的感慨和对国家时事的关切,在这种诗史思维的心理感受和时事情节的配比中,“心事”的色彩比“时事”来得重。杜甫把抒情言志与反映现实结合起来,艺术形式上不断追求完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陶冶性灵”的特点得到有机的融合和统一,促成他诗歌创作的伟大成就。
三、杜诗对《诗经》诗学精神的发展
(一)“仁爱”精神的追求
杜诗的创作已不同于先民的群体歌谣,它更多地凸显了杜甫个人的意志和理想。其中“仁”的思想是杜诗思想内容的核心,“仁爱”作为一种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几乎贯穿在所有杜诗中。杜甫对亲情、友情的眷恋,对平民百姓的同情,对统治者的忠诚与批判,以及对自然的热爱,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他“仁爱”的思想。《垂老别》中“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遣兴三首》之二:“穹庐莽牢落,上有行云愁。老弱哭道路,愿闻甲兵休。邺中事反覆,死人积如丘。”表现出杜甫哀怜百姓疾苦的仁爱之情。
杜诗中的理想是附着于现实而存在的,它指向的是普天下艰苦幸酸的历史人生,体现了深厚的仁爱情怀。杜甫把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对社会的观察和人生的阅历结合起来,从而使仁者情怀增添了平民化和难民化的特征,杜诗也具有了丰厚鲜活的历史内涵。杜诗展示了社会底层的疾苦,比如在《兵车行》中杜甫与平民为伍,把描写对象扩大化,用很近的视角仔细描绘出自己的所见所闻,与平民的交流中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体察和感悟。杜甫的这种仁者情怀没有脱离平民的视角,这种对历史多维度的透视给我们带来了立体的观感,这表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反省。杜甫以一种博爱和悯世的姿态同情民生疾苦,是源于他的社会危机感和仁者情怀的平民化。而让杜甫成为切身的感受者和体验者是因为他仁者情怀中的难民化,因此,杜诗具有悲慨和深重的意味。
(二)“重道尚意”的哲思
杜甫对《诗经》诗学观的发展,还体现在“重道尚意”等方面,这正是对上古儒家诗学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杜甫在诗歌中传达了一种忠君爱国的精神气质和人生追求。比如《垂老别》这首诗:“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杜甫切身体会到了平民百姓的幸酸,同时更加赞颂了他们的不惜牺牲自己的爱国精神,这和杜甫的理想追求是一致的。杜甫更多地思考国家大事,充满着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杜诗全面深刻地表现时代的重大主题。这和我们通常所看到的爱国诗不一样,这也是杜甫精神中的难能可贵之处,即在众人沉醉的时候保持清醒。在杜甫的诗学观里,不仅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情绪,还有强烈的忠君爱国思想,这也是杜诗的一大特色。
中国文学的自觉意识始发自魏晋时期,到盛唐之后变得更重“情韵”;在中唐社会的转型时期开始重视“尚意”,这是中国诗学上重大的转折。杜诗在描述重大史实、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同时不忘表达自己的人生哲思,即他从日常生活、人生经历中感悟出来的深刻哲理。这也是杜甫诗注重诗中的议论说理,即“尚意”的内在原因。杜甫一生中经历了困顿、饥饿、生老病死的折磨和历练,因此杜甫在诗中多处表现出对“道”的思考,对生死的态度变得达观,即生死自知,有生必有死,生死只是万物的一种循环往复。如《发秦州》中的诗句:“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遣兴五首》其三云:“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这些都表达了诗人对生死豁达的态度和宽广的胸襟。
“诗言志”诗学观的继承,透露出诗人对饱经忧患、壮志难酬的坎坷遭遇的感慨与不平。通过杜诗我们不仅能发现盛唐安史之乱之后那段充满坎坷与灾难的历史,也能发现那个时期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精神世界。由于杜甫秉承《诗经》中“诗言志”的诗学观,对社会现实积极关注和对史实记叙和深思,使得他的诗歌中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韵味。对《诗经》诗学观的继承与发展,丰富了杜诗的思想内容,表现了杜诗别具一格的创新精神,唱响了杜诗伟大乐章的主旋律,铸就了唐诗的辉煌成就。
注 释:
①④闻一多全集[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0.
②尚书·尧典[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25.
③闻一多.诗经研究[M].巴蜀书社,2002.132.
⑤王钧林,周海生.孔从子[M].中华书局,2009.68.
⑥⑧⑨杜甫诗集.[M].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01,134,231.
⑦姚莹,汤梓顺.论一叶诗的艺术特色及诗学传承[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7):81-82.
⑩陆游诗[M].崇文书局,2014.121.
参考文献:
〔1〕杨义.李杜诗学[M].北京出版社,2001.
〔2〕闻一多文选[M].四川文艺出版,2010.
〔3〕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袁愈荽,唐莫尧.诗经全译[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6〕浦起龙.读杜心解[M].中华书局,1978.
[关键词]陆游;“梦诗”;爱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6-0077-03
陆游是我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数量最丰富的诗人之一,现存诗作9000多首。在他数量庞大的作品中,“梦诗”以其特有的风韵独领。
所谓“梦诗”,是指一切与梦境有关的诗,或是从梦境中获得创作灵感,或是以梦境作为创作素材,或是借梦以直抒胸臆……南宋王朝苟安一隅、不思光复国土,士大夫苟且偷安,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这种现实使得陆游报国理想难以实现,这极容易造成其心理的严重失衡。浓烈饱和的爱国激情亟待找寻依附之物,梦境这一荒诞的形式正好暗合了陆游的心理需求。梦与“梦诗”境界的构造为陆游暂时缓解心中的块垒,实现难酬壮志搭建了一块临时的虚拟平台。所以,这可能是陆游常写“梦诗”的原因:当炽热的爱国激情遇到无法克服的阻挡时,便借酒醉这一梦境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细读“梦诗”,诗人内心深处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陆游那跳跃着的感情之火,感受到汹涌澎湃的爱国激情,时而激越奔放,时而婉转凄迷,时而荡人心魄,时而又催人泪下,时时拨动我们的心弦。陆游的“梦诗”按其主题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收复失地的期望
由于时代、社会与家庭的氛围,使陆游自小受到民族意识的熏陶,所以他一直主张积极抗金,以期能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然而现实却偏偏不能如意,于是他只好在自由自在的梦境里实现它。陆游以梦为题材,写下了《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的七言古诗:
杀气昏昏横塞上,东并黄河开玉帐;
昼飞羽檄下列城,夜脱貂裘抚降将;
将军枥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长;
阶前白刃明为霜,门外长戟森相向;
朔风卷地吹急雪,转盼玉花深一丈;
谁言铁衣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
腥臊窟穴一洗空,太行北岳元无恙;
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喝。
诗题中便有“九月十六日夜”,时间确凿,梦象森然。对于陆游这首“梦诗”背后的深刻寓意,朱东润在《陆游诗选》概括为:“乾道九年诗。陆游在嘉州任职,无法实现他的希望,只有把收复失地的意图,寄托给不能实现的梦幻。他梦到收复河北的太行山、桓山和河西走廊,一直到天山的地区,把敌人的政治机构一扫而空,让西北的健儿高唱凯歌。我们必须从欢乐中理解他的悲哀,同时也必须从他的梦中玩味他的理想。”梦中的欢乐,映衬了现实的悲哀,多年的理想竟然幻化为梦中的激烈情怀。
尽管失望和郁愤包裹着陆游,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主张,他又写了一首《记梦》:“梦里都忘困晚途,纵横草疏论迁都。不知尽挽银河水,洗得平生习气无?”在诗中,陆游借梦境重新提出迁都主张,以作为恢复山河的第一步,原因为“车驾驻跸临安,出于权宜,本非定都,以形势则不固,以馈饷则不便,海道通近,懔然常有意外之忧”。 陆游在南郑这期,其诗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表现出了一种沉雄、轩昂的气势。同时,四川宣抚使王炎也是一位积极、抗战的统帅,他勤于练兵,做好了北伐的准备,只等最高统治者的一声令下。但是就在这一年,王炎从四川调回临安,北伐又变成了令人失望的泡影。国事使人忧虑,却也促人奋进。在陆游的诗中,始终激荡着爱国的豪情,他念念不忘收复失地,即使夜半作梦,也不断幻想“东阁群英鸣佩集,北庭大战捷旗来”。
即使在他56岁的时候,也在梦寐之中看到了收复汉唐以来的失地,于是喜不胜收,马上作长诗以记之,将圣主亲征收复失地的雄伟场面和凉州人民欢欣鼓舞的喜悦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其感情之奔放、气势之雄壮,确实无愧于“亘古男儿一放翁”的美誉。当他再次遭贬居住在山阴老家时,仍不忘国事,写下了“我诗欲成醉墨翻,安得此雨洗中原。长河滚滚来昆仑,鹳鹊下看黄流浑”的豪情诗句,表达着内心浓烈的恢复中原的渴念。
这是陆游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不受人打扰的世界里,他的精神在自由翱翔,但是却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那便是何日才能收复中原,这是他日夜所思的。于是,即使在梦中观赏牡丹时,看到那繁丽辉煌的景色,他也会发出“寄语毡裘莫痴绝,祈连不汝旧风沙”的怒吼。在他81岁高龄时,仍写下了“少日飞扬翰墨场,忆曾上疏动高皇。宁知老作功名梦,十万全装入晋阳”的诗句,再次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在《异梦》中,陆游重新提出自己至死要做一名“重铠奋雕戈”的战士,去战场拼杀,收复天地。这是一颗不平凡的心,也是一颗不断追求的心,洋溢着滚烫的爱国之情,如喷薄而出的熔岩,灼烧着人的灵魂。睡梦中的人是最真实的,在这个虚幻的世界中,白日所遮掩的面纱都被掀开,因此梦境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期所望。可以看到,在这一部分“梦诗”里,作者直接倾吐了他火一般的热情,把一位期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拉诗人情怀毫无遮掩地袒露到了我们面前。字句之间,洋溢着他那深沉而又执著的爱国之情,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的火花,将爱国情怀消融在整个画面之中。
二、报国无门的悲愤
陆游的祖父陆佃是个正直的官僚,父亲陆宰也是一个以国家、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士大夫,所以他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后来,陆游又投靠于极力主张抗金的名士曾几的门下,再次接受了“抗金”、“雪国耻”思想的教育。如《楼上醉书》:
丈夫不虚生世间,本意灭虏收河山;
岂知蹭蹬不称意,八年梁益凋朱颜。
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
中原机会嗟屡失,明日茵席留余潸。
益州官楼酒如海,我来解旗论日买;
酒酣博为欢娱,信手枭卢喝成采。
牛背烂烂电目光,狂杀自谓原非狂;
故都九庙臣敢忘?祖宗神灵在帝旁!
诗中描写了自己在酒楼豪饮博戏的场面,但这并不是他真正愿意做的。因为诗人在首句开门见山地表明了自己“灭虏收河山”的夙愿。接着写八年入蜀,事业无成,对无法达成心愿耿耿于怀。“抚枕大叫”、“梦中夺关”、“茵席留潸”,又通过这些“梦境”表达了他斗志未消的情怀,这也正是诗人“本意灭虏”、“蹭蹬不称意”的形象化、情绪化的表现。在诗中,陆游还化用晋代王衍“你看我眼光乃出牛背上”的典故和《诗经•文王》中“文王陟降,在帝左右”的诗意,表明自己不移的报国志向和对最高统治者及投降派讳言恢复的蔑视。陆游还有不少写“喝酒买醉”的诗,表现的往往都是酒醒之后更加悲愤的心情,对自己不能实现救国济民的理想而痛心疾首。
在写《楼上醉书》的同年夏天,还写了为范成大送行时的《送范舍人还朝》,此诗也可以看作是陆游在酒醉中仍无法消解心中的块垒以及酒醒后更加悲愤的心情的最好诠释。“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诗中的“欲将万事付醉中”,直言企图借酒醉来麻痹自己,幻想求得一时的洒脱,然而他不仅没有做到,“酒为旗鼓笔刀槊”,酒反而成了他进军的旗鼓。未醉时念念不忘的是报国,大醉时长思不倦的仍是报国,强烈的爱国情绪简直是饱和在他的整个生命里。“因情成梦”是陆游如此浓厚的爱国情结在现实无法消解的情况下自然转嫁到梦境中表现。诚如钱锺书先生评价陆游的那样,“他看到一幅画马,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来”,以至“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
报国无门,对一位爱国、爱民的诗人来说,又是怎样的一种屈愤?也难怪他会发出“平生铁石心,志家思报国。即今冒九死,家国两无益”的悲叹。《记梦》中直接倾诉了自己的心声:“久住人间岂自期,断钻残角助凄悲。征人忽入夜来梦,意气尚如年少时。绝塞但惊天似水,流年不记鬓成丝。”诗中作者将自己的抱负、依旧的豪情和不为所用、报国无门的悲愤表达了出来,同时又希望后人能够理解自己的这份心情,“此身死去诗犹在,未必无人粗见知”,在这里展现出了一位虽备受挫折,但爱国之心仍至死不渝的志士形象。
从这些诗中可以体会到陆游内心的悲苦。他执著地追求着生命中的闪光点,却屡遭不幸,他热切地想投入到抗敌生活之中,统治者却又向他关闭了大门,所以他又时时感到悲哀。但是,陆游是坚强的,他抱怨着、诉说着自己报国无门的不幸与悲凄,但字句之间,又分明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的火花。同第一部分“梦诗”相比,报国无门的诗作虽然凄凉哀婉了一些,但二者在本质上却是统一的,因为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他那平凡而又伟大的爱国思想。
三、大好河山的浸润
在陆游的“梦诗”中,有许多是写他曾游历过的山川名景。在他的《梦游》诗中,他将太华峰的妙景尽展眼前:“太华峰头秋意新,醉临绝壁岸纶巾。世间事迈惟堪笑,禹迹茫茫九片尘。”从而道出了人在饱经磨难后恍然彻悟的心境。陆游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也只有对生活充满乐观精神的人才会如此痴迷于山水景物。他游历过许多地方,在他看来,这些地方都有值得眷恋之处。他忘不了“堆盘两穴鱼腴美,下箸峨眉木耳脯珍” 的蜀州,忘不了“地瘴霜常薄,林深日易昏” 的藤驿。
在他的诗中,以“记梦”为题的诗颇多,而在这些“梦诗”里,大多记述了他梦中游历的“异境”,或“翠壁苍岸立千尺,楼台缥缈出奇上”,或“海山万峰郁参差,宫殿插水蟠蛟螭。碧桃千树自开落,飞桥架空来者唯”,这样的美景的确让人惊叹不已。神思缥缈中,忽然又到了云台宫,展现在眼前的是这样一种仙境,“曲廊下阚白莲沼,小阁更对青萝峰。林间突兀见古碣,云外缥缈闻疏钟”,面对此情此景,也难怪作者会提出“何当真过此山下,百尺袅袅龙旗风”的希望。当陆游的愿望在现实世界中受到挫折的时候,他就会将情感转以寄托在他物上。这部分梦诗从表面看只是一些游历之诗,但仍体现出了他对国家永不熄灭的挚爱之情。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倾泻,才更显得这份情感深刻而真切。
陆游的作品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表现了时代精神。所以,读陆游的诗,不仅仅要注意其作品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去感知融汇于其中的浓厚的爱国思想。从对“梦诗”的内容分析中,我们感受到了陆游那汹涌澎湃的爱国激情,体味到他那豪壮、赤诚的爱国情怀。“梦诗”不仅是他自己思想的反映,也表达了广大南宋人民的愿望,因而更具普遍意义。也正基于这一点,他的诗在后世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反对异族侵略之时,就更显示出了其无穷的生命力。通过对“梦诗”的品读,也更进一步让我们感受到陆游平凡而又伟大的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宋•陆游.陆游全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76.
[2]清•赵翼. 瓯北诗话[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黄宝华,刘师华.中国诗学史(宋金元卷)[M]. 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
关键词:爱国主义;诗歌;情感;情感美
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有勇于奉献,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表现爱国主义的文学作品犹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诗歌作为“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是许多名家用来抒发爱国主义情感的载体之一。著名的篇章如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在国家危难之时,诗人们怀着对祖国执着而深沉的情绪,创作出无数篇感人至深的爱国佳作,充满着慷慨激昂之气。在和平年代里,赞美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诗作也是比比皆是。这样的爱国诗篇,很多都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么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瑰宝,来引领学生读出爱国主义诗歌的情感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是摆在每一位语文老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在美学范畴上,审美类型一般涉及优美和壮美两种。优美具有形体小、力量弱、性质柔、质量轻、速度慢等特点。壮美的特征则是空间大、力量强、质量重、速度快、气势壮等。爱国主义情感在诗歌作品中往往会体现出浩荡的气势和充沛的激情,犹如大江奔流,一泻千里。让人读后荡气回肠,灵魂得到净化,因而属于壮美类型。“与优美形象的塑造相比较,壮美是能带给人们更多感动,更深震撼的美学境界。”因而高亢的激情、博大的情怀、热烈的情感共同构成了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美学特征。既如此,要读出爱国诗歌的情感美,就要精确地把握诗歌所传递的爱国主义情感。我认为引导学生把握诗歌中的爱国情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抓住文章情感基调,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以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整首诗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较,这首诗并非单纯热情地讴歌对祖国的赞美,而是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
诗人开头首先回溯了祖国数百年贫困、落后的历史,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意象,将祖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展现在读者面前;紧接着笔锋微转,祖国并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第三节叙述了新生的祖国目前的状况——已经站在了“雪白的起跑线上”;最后曾经“迷惘”过、“深思”过的作者“沸腾”了,她希望祖国“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并且又一次发出了深情地呼唤“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由此可见,整首诗都是一种深情的呈现,由开头凝重、低沉发展到高昂、亢奋,最后又归结到深情。教学这首诗,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握整首诗的深情的基调,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来,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在1976年,作为一家工厂的一名普通女工的作者对祖国的那种质朴而又厚重的情感。
2.挖掘诗歌中所呈现的情感的源头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离骚》就是屈原蒙冤被疏后,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也可以说是用爱国激情,饱含血泪写成的一首悲伤怨愤之歌。因而,教学《离骚》这首诗,除了让学生体会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外,还要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屈原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情感。
屈原“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这样一个有才能的人,却屡遭流放。但他的一腔爱国热忱却始终如一,以至于最后选择了以身殉国。所以《离骚》全诗都蕴藏了诗人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诗人希望改革弊政。“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以救国家于危难。但是这却触及了楚国旧贵族的利益。于是他们就对屈原造谣中伤,昏庸的楚王听信谗言,贤惠不分。屈原得不到理解和支持,于是心中充满愤怒、苦闷和怨恨。“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尽管如此,自己仍旧不愿向奸佞小人妥协,与那些小人同流合污,而是要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和生活态度。虽然饱受极端痛苦和苦闷的煎熬,但他忧国忧民的心志始终不变。因此,忠怨之情是贯穿全诗始终的。但是诗人的这种怨也是来源于忠的,由怨才产生了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正是这种忠和怨,才更有力地表现了诗人始终不渝的爱国之情,也成就了诗人人生中极为华美的爱国篇章。
3.深入文本,发挥想象,进行换位思考
学习诗歌,感悟诗歌的情感,引领学生“走”进去是关键。“走”进去,不仅仅是“走”进文本当中,还要“走”进诗人所创设的情境里,“走”进诗人的心里。与诗人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沟通和交流。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走进作品中所塑造的那个瑰丽奇特,绚丽多彩的世界。比如学习《离骚》,就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屈原,设身处地的去品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的矢志不渝,去感受“及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的爱国热忱。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就让学生想象一下“山河破碎”、“身世浮沉”的孤苦之感,再去品味“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民族气节。由此学生就会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不仅陶冶了心灵,净化了思想,同时更深刻地理解了诗人们那份浓郁深沉的爱国之情,并被这种爱国情所触动。
4.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升华情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因此,爱国主义诗歌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感悟到诗人对祖国的深沉的热爱之外,还要立足于现实,立足于当下,使学生正确理解那种爱国情怀的跨时代意义。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新兴的交流媒介不断涌现,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作为语文教师,一定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这样的和平年代里,厚植民族精神,理国。
列宁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最深厚的情感”。让这种情感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得到传承,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品味爱国情感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爱国主义诗歌的过程中,就要致力于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美,进而感受到语文之美。(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惠军明.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赏读[J].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2009(4).
[4] 徐秋玲.论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从离骚的忠怨之情谈起[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14(4).
【关键词】 个性意识;“五四新诗”;革新;自我价值;情感价值
一、“美国精神”与个性意识的觉醒
个性意识是“美国精神”的表现特征之一,他隐含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之中,而在一个封建王朝统治的国家,个性意识受到压抑是普遍的事实。中国历来是一个注重礼法制度的国家,在伦理纲常和宗法制度的约束下个性意识是不被允许的,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草民百姓大体都是如此。封建礼教的森严规范中,任何的个和个性意识即使“发乎情”也必须接受“止乎礼仪”规范的安全审查。然而,在中国历史上也存在着无数个例子。如胡适的《老鸦》中,作者把“我”比喻成“老鸦”,暗示个性意识在“人家屋角上”受到的排斥。还有周作人的《小河》中,作者用“一条小河”来指代“个体思想”,叙述了小河经过的地方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但由于“农夫”用锄筑起了一道堰,小河只能在堰前乱转,最后堰不仅没有被拆除,反而由“土堰”变成了“石堰”,充分体现了个性意识在封建礼教的规范下受到的约束。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个性意识受到不断强化是集体意识的制约。群体意识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而儒家文化同样也在教化人们注重“群体”,就以自古传下来的谚语中也能看出中国人的这种群体心理。人们的意识中个性以及个人利益都应该从所谓的更高、更重要、更有意义的家族、国家利益。这种群体认知在从平等方面是值得赞扬的,但人人平等的背后却忽视和压抑了个性意识的发展。
中西方文化从本质上就存在着差异,徐行言先生就在《中西方文化比较》中提过:“西方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要求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而中国文化则主要把人理解为类的存在物,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仅把人看作群体的一分子,是他所属社会关系的派生物,他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借此体现。因而只有无条件地将自己的命运和利益都托付给所属的群体。”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曾出现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真正以民为本的群己思想。这种以家庭为本位的群体原则却在更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人的个体价值和个人创造活力的实现。有了这种思想和意识的教化,人们也无法跳出这个“文化圈”去寻找自我以及自己的个性意识。直到出现了走出国门的“留学生”,他们漂洋过海,负笈求学,本质上是为了要学习外国人的知识来富强自己的国家,他们勇敢的走出国门也是值得学习的。从小身处的环境一下子改变了,变成一个周边充斥着自由、个性气息的环境,他们的思想就像囚禁在鸟笼里的囚鸟获得了自由一样,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天空。这样,他们的思想慢慢开始改变,同时也把他们压抑在内心深处的自我和个人意识挖掘出来了,他们渴望的自由得到了实现,他们的种种被压抑着的感情开始觉醒。与此同时,他们也认识到自己国家的文化已经开始不适应时代进步的潮流。而想得到意想之中改革的效果,需要所有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冲破固有的“牢笼”。因此,“新诗”的出现是有必要的。
二、自我价值的歌颂
个性意识要得到解放,首先应该要对“自我”进行肯定,而个性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宣扬是五四“新诗”的显著特色。五四时期“个性、自我”的最佳写照就是沈尹默的《月夜》。胡适评价这首诗就说:“就如《新青年》四卷一号所登沈尹默先生的《霜风呼呼的吹着》一首,几百年来哪有这种好事!老兄一笔抹煞,未免太不公平了。”废名也评价道:“这首诗不愧为新诗的第一首诗。”[1]
对于“自我”的歌颂,五四诗人中就莫过于郭沫若了,他的诗歌中最能让人深刻体会到自我的突现,当然,这种内容的体现对他受惠特曼影响是密切相关的。他自己也曾说过:“当我接近惠特曼《草叶集》的时候,正是‘五四’运动发起的那一年,个人的积郁,民族的积郁,在这时找到了喷火口,也找到了喷火的方式,我在那时差不多疯狂了。”[1]众所周知,“五四”时期,郭沫若的热爱祖国、热爱劳动者的感情,为自由、人道、正义而战的叫喊,破坏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想,反对一切对于个性的束缚,要求爱情自由的呼声,狂放不羁的性格,都与那时的时代精神合拍。因而,他的“抒写自我”的主张,恰好便于充分表现时代精神,便于表现他的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便于充分表现抒情诗主人公的个性。表现时代精神与表现自我,在当时的诗人郭沫若身上,是二而一的东西,是没有矛盾或较少矛盾的。
五四时期能体现“自我价值”的除了郭沫若的诗歌以外,前文中也提到胡适以“自我”作为评价《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名著的标准。
自我价值的肯定也受到中国强烈的群体意识的制约,在古代以个人、自我为中心的一切会受到社会强烈的抨击,因为个人利益要无条件服从更高的群体利益,相应的也就没有自我价值的肯定,在当时那种社会中,个性意识及自我的歌颂是不被允许的,而“新诗”就开创了先河,因此个人的情感价值也就开始宣扬。
三、个人情感价值的高扬
诗人写诗是要注重感情的,而中国文艺理论史上也是赞同诗人的情感的。但这些情感多是内敛、含蓄的,还有多为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而这样的感情是对个性价值的忽视,疏忽了诗人个人内心强烈情感的表达。先秦时代,情感问题受到各派思想家的关注,从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史来看,荀子《乐论》、《礼记·乐记》都是在强调诗人的情感和“志”的结合。后来《毛诗大序》中进一步发展了从荀子《乐论》等以来的情志相结合的思想,比较明确地指出了诗歌通过抒情来言志的特点,这也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史上的“诗言志”。其中它肯定:“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但又强调“吟咏情性”。除了强调“情”和“志”的统一外,它还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仪”的原则,绝对不能超越礼义的大防。而《楚辞》中抒情言志观点也是认为无论情或志,都必须受“礼义”的约束,服从于“礼义”的规范。诗人情感倾注入诗歌是自然而然的,但必须以“礼义”为规则,这样无外乎让诗人把个人情感隐藏起来,由此,“托物言志”和“借物抒情”的手法一直在文坛上盛行。
到了五四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界也渐渐有了改变。“五四”作为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改观了人们的思想,人们也逐渐重视个性、自我的价值。与此同时,这个时代是人的解放的时代,也是情感解放的时代,就从诗歌本体角度看,以胡适为代表的早期白话诗注重“诗的经验主义”,偏重写实和说理,强调人道主义。因此诗歌从以前的“礼义”制度中摆脱出来,越加注重个人主义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同时也强调情感价值的高扬。
情感价值得到更多的重视之余,诗人更加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诗人也创作了越来越多的爱情诗。五四时期的爱情诗开启了中国爱情诗歌的新局面,而且常常被解读为诗人对自由理想、个性解放的追求。就如汪静之《伊底眼》这首诗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浪漫无比的情愫,诗人大胆而丰富的爱情表现在诗中一目了然,既能体现出情感表现自我、个性存在的特性,又能看出情感是否定传统束缚的工具和武器。作者自己也在晚年的时候回忆说:“有了爱情,我的一生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对人生有了最高的希望,我的生命力大大发扬,对一切都很有兴趣,都有使不完的劲,诗兴勃发,有爱情的动力,才能写诗,才有爱情诗。”[2]既有此情,方有此诗,这就是爱情诗诞生的逻辑与事实。
中国五四“新诗”已经走过将近百年的风雨历程,其获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而就在轰动的五四新诗运动发生的同时,大洋彼岸的北美大陆也发生了一场同样声势浩大,同样影响深远的诗歌现代化运动——美国新诗运动。“美国精神”作为新诗运动的核心思想在文学界备受关注,它也通过各种如诗歌翻译和留学生出国留学等的渠道多多少少的对五四“新诗”产生了影响。在各自国家的社会文化发展的条件下,借助各种“外力”的推动,让诗歌更接近时代前进的步伐。个人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被宣扬的现代思想潮流的出现,在五四“新诗”中受到热捧,从新诗创作到新诗批评,这种思想都全程、全面、全方位地“参与”了中国新诗的历史进程,同时也对新诗的爆破、创造、重建工程都产生过深远影响,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中国诗歌的面貌和发展道路。
【注 释】
[1][2] 废名.沈尹默的新诗.论新诗及其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35.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马以鑫.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 王锦厚.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66.2.
[6] 曾小逸.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最近更新游戏资讯
- 秋瓷炫老公什么星座(秋瓷炫血型星座)
- 法国电影中的女性符号和觉醒
- 惊人的秘密:颜色政治背后的渗透与分化
- 让BB接受家庭伦理教育洗礼
- 语言礼仪十篇
- 美军欲打造AI战机部队 面临严重伦理问题
-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理论
- 豆瓣9.0分以上|50本好书推荐
- 达尔文的故事赏析八篇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四十)
- 东野圭吾本格推理极致之作《回廊亭杀人事件》开票5折抢
- 辩论赛包含哪些技巧?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徽州醉春丨水墨画里的徽州-婺源篁岭-江岭- 新安江- 西递- 呈坎丨六天五夜
- 心理治疗总论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 苏德超教授的新论文:道德绑架为何难以避免
- 企业社会责任综述十篇
- 政务礼仪的作用(五篇)
- 韩素希出道最大尺度 泄朴海俊指导秘诀 咬牙拍完《夫妇》只有2感想
- 《封神三部曲》:为什么要重述这个神话?
- 输血和喝血真的能帮助女性和老人保持年轻吗?
- 集齐九部《星球大战》,教你如何把家庭伦理拍成太空歌剧
- 这十部顶级英美剧,是当之无愧的业界巅峰,每一部都值得通宵去看
- 邪王宠妻之金牌医妃
- 【博览】《科奖在线》:“破四唯、立新标”典型案例官宣,项目/人才/成果未来可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