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有关的联想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8-14
手机版

  一、关于书

  “书”这个字能够赋予多种含义,它可以是名词,如书籍(或称书本)、书卷、书报、书信、书画、文书、经书、证书、诏书、说明书、书桌、书柜、书屋、书店、书包等;可以是动词,如书法、书写、读书、念书、看书等;也可以是形容词,如书痴、书林、书虫子、书呆子等,还可以是词组或成语,如临池学书、著书立说、四书五经、书香门第等。此外,还可以是机构或职务名称,如书协、书办、书社、书记、秘书等。而本文所谈及的书,专指供人们学习、阅读的有形之书,即纸质书籍。在现代,除纸质书外,也可加上电子书等新的知识载体。

  书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智慧、意志、理想的最佳体现,是人类传播知识、积累文化、表达思想的物质载体。

  书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但总体上可归为两大学科,即人文类基本学科和自然类基本学科。人文类学科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宗教、伦理、逻辑、美学、心理、语言、文学、艺术、法律、教育、体育、传媒、资讯、管理、商学、考古、民族、社会等。自然类学科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电子、水利、电力、纺织、食品、建筑、矿山、冶金、能源、交通、航天、医学、农学、林学、养殖、环保等。

  人类书史和人类历史一样源远流长。

  早在3000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正式的书籍,是在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叫简或牍。制作方式是,把竹子或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书写,每片可写8-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 这个“册”字,象在几片竹简中穿上绳索的样子。也写做“策”,如战国策。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竟用了3000片竹简,并雇了两个壮汉才抬到朝堂,现在听起来就像笑话一样,但当时确实是这种情形。

  春秋末期,出现了写在绸子上的书,这种书叫帛书,或缣帛书,它可以卷起来,一部书就是一卷或几卷绸子,用木棒做轴,所以也叫它卷轴。后来,卷成了书的量词,也是代名词。人们常说的书卷,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就是这样来的。这种书比竹简轻便,但成本高,价格贵,不容易普遍采用。

  纸的发明,为书的发展提供了理想材料。据《后汉史》记载,东汉和帝时有个宦官叫蔡伦,改进了西汉时的造纸技术,他造的纸轻巧实用,成本低,保存方便,人称“蔡侯纸”,成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史载,公元751年,在恒罗斯城(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江布尔城附近)的一支唐朝军队被大食(古阿拉伯帝国,今伊朗地区)军队击败,被俘唐军中的造纸工匠被挑出来传授造纸术。从此时起,中国的造纸术开始西传。

  虽然有了纸,但用手抄写仍然费工费时,人们通过反复摸索,到隋朝时终于发明出雕版印刷技术。所谓雕版印刷,就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刻工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一套木刻版可以印几百部到几千部书。不过,雕版印刷的质量差,效率不高,雕刻一套书版要好几年,而且一部书要刻好多版,占用大量房间存放,发现了错误也不好更改。

  宋朝庆历年间,平民发明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就是用粘性胶泥做成厚块,再把字刻在胶泥上,然后用火把泥块烧硬。印书时,就把一个一个活字块按照书稿的内容和顺序放在一块铁板上,用松香、蜡和纸灰等东西把它们粘在一起,用平板把字压平整就可以印刷了。活字印刷速度快、质量好、制版比较容易,发现错误可以随时纠正。印完,把版拆掉,活字可以继续使用。这项重大创新成果同样被列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改革,据说比欧洲早了整整400年。

  纸张和活字印刷的先后问世,突破了书籍成批生产的瓶颈,使反应知识和文化的书籍出版能量得到了空前释放。尤其是到了近、现代,又出现了铅字印刷、激光排版等更为先进的技术,使书籍的产生几可以天量计。现在全世界究竟有多少书,每天可出多少书,恐怕谁也说不清,有时只能用“浩如烟海”之类的形容词来反映其数量庞大。

  我们非常熟悉这样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仲尼就是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没有孔子,整个世界就如同漫漫长夜,失去光明,意在赞扬孔子思想对后人的巨大影响。但孔子并不能长生不死,他的思想的流传,也要经过书本这一载体。同时,世界的发展日益呈现出多样性,光靠孔子的思想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而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在世间传播,其载体也只能是书籍。所以,也可以把“天不生仲尼,万苦长如夜”,引申为“世间无书本,万古长如夜”。正是因为有了纸张,有了活字印刷,才使得各类知识能以书本的形式大量流传于世。使人们能够依靠书本的帮助来驱除黑暗,迎来光明,驱除愚昧,走向科学。

  古往今来,许多深有体会者都对书籍的神奇和巨大作用发出种种赞叹和评论。其形式大体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言简意赅,一语中的,直观易懂,比如下面一些说法:

  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培根)

  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雨果)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的长明灯——(寇第斯)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考莱尔)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的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波罗果夫)

  另一种是以艺术和诗化的语言,磅礴的气势,对书本发出充满激情的歌颂和赞美。

  比如,有人这样认为:如果说地球是经度和纬度编成的,书籍则是伟大的双重结构的生命,具有兼收并蓄的胸怀,这里有悲剧与喜剧,壮剧与闹剧,正与反,深与浅,珊瑚与礁石,洪涛与微波,火山与流泉,巨鲸与幼鱼,狂暴与温柔,明朗与朦胧,清新与混沌,怒吼与死亡,日出与日落,诞生与死亡,都在这里冲突着,交织着。大海千秋不灭,是因为自身强大,健康,倔强的流动着》;书籍终古常新,是因为它不仅有历史的水系、时代的水系,还有未来的水系。

  太阳是宇宙裂变生成的,书籍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太阳给人类以物质元素,书籍给人类以精神元素。太阳是永恒的,书籍是能动的。人类从猿到人,从古代人到现代人,从现代人到地球人,再到宇宙人,书籍既是基石,阶梯,又是航程,矢的。书无愧为人类、人类社会、人类历史的投影。

  还有人认为:书籍构成的世界,是一个瑰丽的世界,圣洁的世界,高尚的世界,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这个世界向每一个人都洞开着一扇神秘的窗户。它不同于现实世界、梦中世界、幻想世界、网络世界、虚拟世界,但却是一个活生生鲜灵灵的美妙世界。走进她那广阔的天地,她能给软弱者以力量、给犹豫者以鼓舞、给善良者以智慧、给胆怯者以勇气、给愚昧者以启迪。书籍作为人类的良师益友,确实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伴随终生,难分难解的精灵。她曾引发过多少涕泪激昂,塑造出多少不朽典型,改变过多少江山秉性,导向过多少邪途愚人,谱写过多少正气壮歌?真是数不胜数。她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神奇富矿。她是一股奔腾不息,生机不老的无尽宝泉。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之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只有她,神奇而壮阔的知识宝库——书籍。

  平民百姓虽然不会讲哪些文绉绉的话,但他们对书的认识不见得比别人就差,诸如“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日月长随天地在,诗书终疗子孙贫”,“耕云播雨忙中乐,把卷临池晦日迟”,“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读书是起家之本,勤俭是持家之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等实用性很强的话,他们领会得比任何人都深刻透彻,这就不难理解许多农村家庭为什么宁愿全家勒紧裤带,艰难度日,甚至砸锅卖铁,卷起袖子卖血,也要供孩子上大学的缘由所在。因为他们知道,书本虽不会说话,但只要自己的孩子掌握了它,全家就有了改变命运的希望。

  我本人对书可以说是情有独钟,我虽然由于家庭贫穷等原因,过早地辍学回家,但我和书好像有一种天然的缘分,对它产生了一种极为虔诚的崇拜感,觉得它作为知识载体,非常地神秘、神奇,非常地了不起。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书就是我视之如命的财富;在幼时因家贫过早离开学校以后,书就成为与我形影不离的学校;没有了同学和我作伴,书就成为我亲密的伙伴。我常常陶醉于书本所散发出来的油墨清香,常常对有书人家羡慕不已。只要我口袋里有一角钱,想到的不是先填饱肚子,而是先去买书。记得1966年,我哥哥去当兵,父亲带着我到城里送他,因为第二天才能出发,父亲给了我一元钱,让我买些吃的先回家。我一离开父亲,就跑进新华书店,用那一元钱买了一本早已盯上的文学作品。虽然没有吃饭,心里却觉得很满足。长大以后,生活逐渐好起来了,经济也能自主了,所以,无论走到哪里,我的一大爱好就是逛书店,就是买书,读书、藏书,这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成了我人生的一大享受。究竟花了多少钱,买了多少书,已很难记清,反正家里到处放的都是书。许多书被借走后,就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只好再买。即使一些书已经绝版,也要千方百计四处向有书人家搜罗。总之,书是我须臾不可离开的精神食粮。它在我心中,永远是一座神秘的文化图腾,是一盏照耀我心灵的万丈灯塔。

  二、关于读书

  人来到这个世界,有多种需求,读书就是许多人生活和生命中的重要需求,甚至是第一位的需求

  古人们留下了很多关于读书的忠告,如: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先——(欧阳修)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出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现代不少政治家、文学艺术家也留下了许多精彩之论。如文学大师巴金说:人是不能仅靠吃米活着的。金钱可以买来物质和欲望的满足,但它购买不到心灵的充实和喜乐。权力可以让一些人增加控制外部的能量,但它同样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优秀文化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具有超越性,能让人们从内心自然而然地生长出力量,这种力量能让生命于平凡中获得高贵和尊严,能让生活于平淡处展现出诗意和浪漫,这就是优秀文化的魅力,其最大的功能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当生存的条件满足以后,优秀文化也就成了人们进一步提升生命境界和生活质量之必需。

  多么深刻的思想!

  知识就是力量,甚至知识就是生产力、是社会前进的动力,这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真理。知识从何而来?除从实践中获得以外,大多数还是要从书本中得来。因为,人不能事事取得直接经验。前人通过反复实践凝聚而成的知识总结——书本,可以称之为间接经验。我们向书本学习,也就等于向实践学习。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我国存在着一种金钱至上、读书无用的错误倾向。据有关资料披露,我国近几年来18周岁—70周岁的人均读书量(只指纸质书)是:2011年,4﹑35本,2012年,4﹑39本,2013年,4﹑77本。而2011年人均读书量排名前5名的国家及其读书量分别为:俄罗斯,54本,以色列,50本,德国,67本,日本,45本,奥地利,43本。这个统计肯定有水分,如日本,有专家说,它的实际数是人均8﹑4本。即使真是这样,这也高于我国的平均水平。其它国家即使砍去60%---70%,也高出我国很多。有人说,中国现在写书的人比读书的人还多,这话或许有些夸张,但买书的,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却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在那些发达国家的地铁里、火车上及其它一些交通工具上,很多人都在静静地看书,就连莫斯科地铁,也有为看书者专门设计的灯光。而中国人的业余生活在干什么呢?唱歌、跳舞、洗浴、足疗、美容、炒股、打麻将、玩游戏、玩手机……世人都道读书好,真正灯下能几人?普遍浮躁的心态,造成一部分人忙着为生计奔波,一部分人忙着享受,剩下的少数人才是读书一族。

  一个不重视学习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有人说,终身学习是提高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免疫力的不二法门,而阅读又是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如果除了学者以外的人们都不去读书,所谓中国梦也就无从谈起。我认为这话说得非常恳切,有恨铁不成钢之意。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话很有道理,但功利性太明显,是一种赤裸裸的利益导向。其实,读书对人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利益追求,它还能够改变人的思想观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重塑人的心智模式,增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管什么书,只要是正面、正派、正能量的(不包括哪些淫秽、迷信等教人学坏的书),都可以使人心明眼亮,茅塞顿开。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中说的那样:“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书中世界很大,范围广阔,种类繁多,只要把心沉下来,读什么书都有用。对于坎坷的人生道路而言,读书便是最佳的润滑剂。面对苦难,我们曾经苦闷、彷徨、悲伤、绝望、甚至低下了曾经高贵骄傲的头。然而,读书则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将慰藉缓缓注入我们干枯的心田,使我们明白,唯有克服苦难的奋斗,才能拯救我们自身的命运。从而让我们在并非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勇,做命运的真正主宰者。在书籍的带领下,我们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而我们的心灵也将渐渐充实成熟。

  读书能够使人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读书可使人拥有善良美丽的心灵,淳朴真诚的品质,平静从容的气质和不卑不亢的风度,内心折射出耀眼的光彩;读书可使人拥有诚实舍弃虚伪,拥有充实舍弃空虚,拥有踏实舍弃浮躁,平静而从容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开窍。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人生充满甜蜜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读书是一种使人感悟的艺术。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功课,能帮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简言之,书是灯,读书能照亮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能接近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能推动人生的船。因为读书,我们的人生才更精彩。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当枯燥烦闷时,读书能使人心胸开阔,感觉生命的美好和精彩;当迷茫惆怅时,读书能使人心明眼亮,鼓起勇气奋力前行;当心情愉快时,读书能使人发现许多美好的事物,并学会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惬意的享受,是“生命的美容”。

  既然读书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国学大师王国维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他说:“古今之成就大学问、大事业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查了一下出处,第一境引自晏殊《蝶恋花》一词,以此形容学海无涯,只有登高望远,才能寻找到自己的目标,只有不畏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第二境引自柳永《凤栖梧》一词,比喻为了寻找真理或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哪怕累得脱皮掉肉,形体消瘦,原来的合体衣服变成了宽袍大袖,也绝不后悔。第三境引自辛弃疾《青玉案》一词,比喻经过长期努力却无所获,快要失望之际,突然间柳暗花明,成功的奇迹出现。总体上的意思是,读书好比进行一场大战役,没有坚韧顽强的毅力,就很难持之以恒,夺取胜利。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读书要有如饥似渴、矢志不移的精神。以高尔基为例,他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四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只念过两年小学就退了学,但他十分喜爱读书。他说,我扑在书本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他为此受尽了屈辱。他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钱买书,就到处借书。劳累一天后,晚上在自制的小油灯下刻苦攻读。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经常到阁楼上搜书,搜出来就撕碎,并对高尔基进行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他说:“假如有人向我提议,你去广场上,让人用棍棒打你一顿,我也是可以接受的。”由于高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勤奋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成为伟大的作家,他写下了《海燕》、《母亲》、《在人间》、《我的大学》等大量有影响的作品,被列宁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读书要有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耐力。在波兰,一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管怎么吵,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玛妮雅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听见没看见,专心地看自己的书。姐姐和同学们想试探她一下,就悄悄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她一动,凳子就会掉下来,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安静地竖在那里。从此姐姐和同学们再也不逗她了。长大后,玛妮雅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读书要持之以恒,困难再大,也绝不言弃。汉朝的匡衡,勤奋好学,由于家穷,白天须多干活,挣钱糊口,晚上才能坐下来读一阵书,但买不起蜡烛,想向邻居家借块方寸之地,邻居瞧不起他,挖苦说,买不起蜡烛,还看什么书呢?匡衡回到家,悄悄在墙上挖了个洞,烛光就从洞上透过来了,他就借着这微弱的光读书。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晋朝时,有一个叫孙康的,非常好学,但家里穷,买不起灯油,使他夜晚不能读书。他就动脑筋想办法。冬天,他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当时,还有一个叫车胤的,也因家穷,买不起灯油,夏日之夜,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着看书,这就是“映雪囊萤”的故事。

  读书要有学而不厌、深钻细研、不耻下问的韧劲。宋朝著名的学者杨时年轻时好读书,遇到不明处就虚心向人请教。一天,杨时读书遇到疑难,就去找大学问家程颢求教,但程颢正在睡觉,他就站在门外等候。程颢醒来,外面的雪已下了一尺厚了,而杨时站在雪中一动不动。程颢很受感动,立即为杨时解答了难题,成语“程门立雪”就是由此而来。

  读书要驱除杂念,心无旁骛。南朝宋国人刘义庆著《世说新语》,里面有一个故事讲:“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石与瓦石不弃,华捉而掷之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矣。”这段话的意思是: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种菜,看见地上有一片黄金,管宁挥锄不停,像看到瓦块石头一样。华歆捡起金片看了看又扔掉。他们又曾经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个坐着华贵车辆的官员从门前经过,管宁还象原来一样静心读书,华歆则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割断席子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这个故事说明两个人做事的态度不一,管宁心念专一,华歆心气浮躁,甚至有追求荣华富贵的倾向,这是读书人之大忌。

  读书要立足应用,将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养料。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叫亚克敦的英国人,他的书斋里杂乱地堆满了各种类型的书,而且每本书上都有他的手迹。但是,亚克敦虽然零零碎碎地记住了不少知识,可当人们问他问题时,他总是七拉八扯说不清。由此可以看出,亚克敦只是一个小丑型的读书人,他读书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为了装潢门面,哗众取宠,这就决定了他不能够也不善于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见解。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就是逐渐深入提高。如果只是读别人的书,变不成自己的思想,那就成了“读死书”、“死读书”、“食古不化”的书呆子。百无一用是书生,指的就是亚克敦这种人。有志于通过读书成就事业的人,则不会这样。比如拿破仑,他即使在繁忙的战争中,他的指挥车后,也总是跟着一辆拉书的车,在战争空隙,他总是捧着书读个不停,但他并不是为了附庸风雅,如果有谁这样认为,那他的脑袋离落地也就不远了。拿破仑读书是在为打赢战争充电。如果有谁知道拿破仑读的是什么书,就会知道他的下一个攻击目标是哪里。莫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指的就是拿破仑这种人

  读书要发奋用功,坚韧不拔。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头悬梁是说汉朝信度(今河北冀州)人孙敬年少好学,嗜书如命,晚上看书常常通宵达旦。有时不免困倦,醒来惭愧不已。为了克服睡意,他用绳子把自己的头发拴起来吊在房粱上,如果打瞌睡,头一低,绳子就会拽一下他的头发,惊醒后又继续苦读不止。正因如此,孙敬后来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锥刺股是指战国时期的苏秦。他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就是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他一改过去粗枝大叶,浮光掠影的读书方法,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苦下功夫。他在身旁放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在大腿上刺一下,用疼痛赶走了睡意,再继续读下去。最后,苏秦终于成为战国著名的纵横家,并成为战国身佩六国相印的第一牛人。。

  在读书方面,我比不上那些杰出人物,但我认为自己也达到了非常刻苦,非常投入,甚至走火入魔的地步。我少时因家贫买不起书,就常常厚着脸皮向有书人家借书来读,无论是什么样的书,都饥不择食,囫囵吞枣,似懂非懂地乱看一通,走的是一条由简入繁、由粗到精的路子,其中特别偏爱政治、历史、文学,最开始是看小说,举凡五、六十年代的中外著名文学作品,如《红岩》、《红日》、《红旗谱》、《苦菜花》、《暴风骤雨》、《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林海雪原》、《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山西作家赵树理的《三里湾》、《灵泉洞》、《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变迁》、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胡正的《汾水长流》、慕湘的《晋阳秋》、《满山红》以及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无论是小人书,还是大部头,都想方设法地借来,如饥似渴地阅读。即使文化大革命中把大部分书打成毒草,也偷偷地躲在偏僻处看个不休。后来,就又扩展到对历史和政治感兴趣。三国演义、水浒传就是我对历史的入门书,五六十年代盛行的革命文学,就是我对政治的入门书。不管哪种类型的书,遇到对自己有用的地方,我都要赶紧抄写下来。没有纸,就拣大人们扔掉的烟盒皮,只要有能写字的地方就行。天长日久,我和书结下了很深的感情,行走立坐,吃饭睡觉,都要把书带在身边,几至到了“昼则讴吟,宵则发梦”的地步。一旦没有了书,就觉得缺少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抓头挠耳、坐立不安。正是在书海中长期浸泡,才使我渐渐有了书卷气,并使之转化为战胜命运奋发有为的才气、勇气和底气。为了看书,我没少受大人的气,父母嫌我不干活,经常把我的书扔掉、烧掉、撕掉。我常为此伤心不已。我母亲常骂我:“看那些东西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当我在工作和事业上小有成就后,我在一次闲谈中问她:“您不是说书不能吃吗?您看我是不是凭书吃的饭?”她老人家难为情地说:“那时候只恨你光看书不干活,谁能想到那么多。”在此,我要提醒一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千万不要扼杀他的爱好,你看不惯的爱好,也许正是他打开命运之门的一把钥匙。

  现在,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化,供人们学习的方式逐渐增多,尤其是网上阅读和手机阅读,对传统的纸质书提出了很大挑战。我无意于贬低新兴的阅读方式,我也经常上网浏览,深感网上阅读最大的优势,就是信息量大,让人们选择的范围广。但时间长了,我又慢慢感觉到,网上信息虽然来源很广,但存在的不足是,它提供的东西大多是碎片化的,还有不少真假难辨,,需要进行反复试读和筛选。时间长了,会逐步影响到阅读的情绪和耐心。有人将其称为”浅阅读”,我认为有一定道理。而纸质书由于它的固化性,完整性,系统性,它有着电子书不可比拟的另一种优越性,即可以使人们“深阅读”。所以,现在好多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网上阅读以后,又开始回归对纸质书的青睐。我个人认为,网上阅读、手机阅读,与纸质书阅读,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认为哪一种绝对地好,哪一种绝对地不好,而是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使我们的学习方式不断更新和完善,在对多种阅读方式的借鉴中,提升我们自己的知识素养。

  三  关于写书

  前面两个部分,讲了书的起源和作用,以及读书的重要性及要求,接下来就又出现一个问题,世界上那么多书是从哪里来的?毋庸置疑,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而是由人蘸着心血一本一本写出来的。

  读书增长学问,而学问具有裂变之特点。叔本华说过,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吸收了知识却结不出成果,那是读书人的悲哀。读书人要避免这种悲哀,就要善读、善思、善作。古人云,“学而不化非学也。”何况,随着社会环境的宽松和书报检查出版管制的放开,给读书人提供了著书立说的良好氛围和政策空间,从而也使许多人情难自禁之下滋长了创作意识,产生了创作冲动。过去是少数人写书多数人看,现在则是作家满天飞,说写书的比读书的多有点言过其实,但写书的人很多,不管你是什么人,什么层次,只要不违背规定,不损害党和国家的利益与形象,谁都可以写书出书,甚至包括监狱中的犯人也不例外,这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著书立说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作家的名头很好听,但真要拿出硬头货(像样的作品),不掉几斤肉,不脱几层皮,是做不到的。古往今来,凡有亲身经历的人,无不将写作称为“苦差事”,“活受罪”。请听他们的感叹:“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李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推敲”一词就是由于此公对一件作品中用“推”字还是“敲”字而形成的)。

  即使在现代,也有不少人不断道出作家的辛苦。诗人柯炽写道:“说到编歌也是难,工夫又多心又烦。人多屋窄兼头疼,吃也不安睡不安。”“夜夜熬到骨冒汗,朝朝写到手背酸。腰如牛轭难伸直,脸似葡萄阴晒干。”另一个诗人食指写道:“我流浪儿般地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有人说,作家大多数是行为艺术家,这话有些刻薄,但又接近真实。因为对创作的专注,许多人反而迷失了自我。以上描述或形容,就把创作者进入写作状态后那种“心如枯井、面如死灰,呕心沥血,状似囚奴”的惨状揭示得玲离尽致,但反映得并不全面。据说一些人进入状态后,身居斗室,与世隔绝,终日独坐,苦思冥想,阴阳颠倒,昼夜不分,边幅不修,衣衫不整,食不知味,寝不安席。若与家人或亲友相会,则是人在眼前,魂飞万里,神不守舍,答非所问,一门心思沉浸在自己构筑的氛围里不能自拔,比和尚修行还清苦。

  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艺术劳动在本体上永远是一种个体劳动。这并不是无可奈何的消极现象,而是无法替代的积极方式”。他把写作命名为“艺术创造工程”。他在以此为题的书中写道:“这是最屑小的工程,行动着的只是一只颤动的手;这又是最宏大的工程,横跨着渺渺千年,茫茫空间,扣动着古往今来无数人的心弦。艺术家们一只只颤动的手在写作、绘画、谱曲,这正是人类的历史和将来、个体和群体高度融合的时刻。这些通贯古今、囊括方圆的手,正合力铺排着一个个隆重的精神典仪,引导人类走向健全和永恒。”

  “一切传世的优秀艺术作品,都让我们看到这样一种堪称壮美的遇合:极高的精神气流冲天而下,与极深极广的现实土壤冲撞并交合,于是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锻铸出一个个不作寻常之态的厚重珍品。艺术家便在高天与大地的惊人距离间跳跃。他们的创作潜能发挥到何种极致?可想而知,上摩云天,下贴大地,既似天帝,又似地母,把大地提升到天宇,让天宇抚慰着大地,这才是艺术创造。”

  由上可知,写作、创作并非一些人所认为的轻而易举,而是一个艰苦而复杂的过程,是一项高难度的艺术创造工程,不存在凭空而来的灵感,也不存在什么捷径,每篇文章、每部作品背后,都有看不见的思考立意、谋篇布局、层次结构、情节设计、文字推敲等呕心沥血的辛勤劳动。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满树香?只有艰难困苦,才能玉汝于成。清代文人蒲松龄曾撰写过这样一幅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幅自勉联的意思是:一个有志气的人,对自己所做的事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必定能够取得成功。蒲松龄本人就是这样,他经历了许多磨难,最终为后人留下了《聊斋志异》这样一部传世奇书。还有许多著作丰厚的大师,无不是吃尽了人间之苦,犹如凤凰涅槃,最终达到浴火重生。以下事例可以佐证: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生于史官世家。十岁起诵读古文,并接受父亲启蒙教育。后到长安,拜师学习《尚书》、《春秋》,并继其父之职任太史令,开始撰写《史记》。公元前99年,西汉大将李陵在对匈奴作战中,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后继不至,战败后被迫投降。司马迁为李陵仗义执言,说了几句公道话,竟被朝廷判了死刑。按汉朝律法,判死刑者,只要交上足够的钱,就可以免刑。没有钱,又想活下去,可以自请宫刑(即割去男人的命根子)。司马迁拿不出钱赎死刑,为完成《史记》,他就毫不犹豫地自请宫刑。此刑对任何男人都是奇耻大辱,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悲愤地描述受刑后的心理:“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意思是说:肠子在肺腑中每日多次回转,在家心神不宁,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一样,出门则不知道往哪里去。每当想到这件耻辱的事,冷汗没有不从背上冒出来而沾湿衣襟的。但是,为了他心中惦记的《史记》,他坚强地活了下来,他认为,只有那些卓尔不凡之士,才能在世上著称,他列举了这样几个例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作也。”他以这些先贤圣人为榜样,在恶劣的条件下写作不止,终于完成了名传千古的煌煌巨著《史记》,上自黄帝,下至当今,表10篇,本纪12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130篇。鲁迅将其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李时珍,我国明朝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出生在医学世家, 早在青年时代,他就立志要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1551 年,明宗室武昌楚王闻知他医术精湛,聘他到王府主管祭祀礼仪和医务。他为了重修本草,于是就打点行装进了王府。不久,便因治愈楚王世子的暴厥和其他不少人的疑难杂症而名扬朝廷,被举荐担任了太医院的医官。太医院是明王朝的中央医疗机构,院中拥有大量外界罕见的珍贵医书资料和药物标本。他在这里大开眼界,一头扎进书堆,夜以继日地研读、摘抄和描绘药物图形,努力吸取着前人提供的医学精髓。与此同时,他多次向院方提出编写本草的建议。然而,他的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而遭到无端的讥讽挖苦与打击中伤。他很快便明白,这里绝非自己用武之地,要想实现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只有走自己的路。一年后,他毅然告病还乡。1552年,34岁的李时珍着手按计划重修本草。由于准备充分,开头还比较顺利,后来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药物是那样的多种多样,对它们的性状、习性和生长情形,很难全部心中有数。为了获得第一手准确资料,李时珍走出家门,深入山间田野,实地对照,辨认药物。除湖广外,先后到过江西、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行程达两万余里。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医学书籍,一边读,一边认真做笔记,他认为哪些对,哪些错,哪些需要验证,哪些应该补充的地方,都一一记录下来,并且到处访问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收集民间治病的验方、土方,还亲自去荒僻的深山里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为此还中过毒。就这样,他历尽了千辛万苦,积累了大量的医药资料。从30多岁动笔,到54岁,李时珍终于把《本草纲目》初稿写出来。以后又连续修改了三次,到了61岁,这部190多万字的大书才全部写完。《本草纲目》全书52卷,收录了药物1892种,分为16部、60类,其中有374种是过去没有记载的新药物。该书对每一种药物的名称、性能、用途和制作方法都做了详细说明。书中还附有1100余首药方,1160幅药物形态图。 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一直流传到今天,成为我国珍贵的医药文化遗产。这部书17世纪初传人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地,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直到现在,《本草纲目》仍是世界医学的一部重要文献。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先原为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一生经历了家庭盛极而衰的过程。他13岁时,曹家被皇帝抄家。家道急剧衰落,由“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般的生活,走向 “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的落魄状态。在这一巨大变化中,曹雪芹饱尝了世态炎凉。生活备加艰辛,但这并没有消磨曹雪芹的志气,相反更促使他嗜酒狂狷,对现实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态度。他在凄凉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了传世名著《红楼梦》。此书创作过程十分艰苦。在小说第一回里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减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惜没有完稿,就因幼子夭折,感伤成疾,在贫病交迫中搁笔长逝。曹雪芹死后,只留下“琴剑在壁”、“新妇飘零”,是几个好友草草将他埋葬的。《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定稿时只有80回。一直到30年之后。即乾隆56年(1791年),才由程伟元、高鹗第一次以活字版排印出版,已是120回,书名亦由《石头记》改为《红楼梦》。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的。 虽然思想性不及曹雪芹的原著,但确有不少地方写得非常精彩,更重要的是使《红楼梦》有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由于《红楼梦》这部不朽名著,曹雪芹被称为世界文学巨匠。晚清和民国年间,《红楼梦》在社会上十分走红,有“开谈不讲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之说。与曹雪芹同时代有一个叫永忠的人,在曹雪芹死后5年,才看到《红楼梦》。他读后泣泪赋诗一首“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华罗庚,世界级的数学大师,但他是经过艰苦的自我奋斗才达此境界的。华罗庚小时候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在家,他非常具有数学天才,没有书,他就从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及一本50页的从老师那儿借来的《微积分》开始学起。白天,他在小杂货店里站柜台,顾客来了,他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顾客走了,就又埋头看书或演算数学题,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招待顾客。时间长了,父亲很生气。他把华罗庚演算的一大堆草稿纸拿来就撕,有时甚至往火炉里扔。每到这时,华罗庚总是拼命抱住他视之如命的演算纸,不让他的父亲撕掉和烧掉。经历了令人心酸的曲折、艰辛、磨难、坎坷,华罗庚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数学家,全世界一流的杰出科学家。他不仅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还留下了《堆垒素数论》等10部巨著,被公认为“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蜚声中外的“数论大师”。

  二月河,山西人,随父母定居河南,现代传奇人物。他是“文革”时的老三届,当过工程兵,在山沟里挖煤、打洞,被水淹过、炮崩过、电打过、房屋倒塌扣住过,还出过车祸。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爱好,晚上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书,地下有片日历纸也要捡起来看半天。转业后,他从事宣传工作,业余时间进行红学研究,逐步成为中国红学研究会会员,河南省红学会理事,但尚未有大的成就。1982年10月,他到上海参加红学研讨会,会上有学者感叹,康熙在位61年,天文、地理、历算、诗文、音乐样样精通,治理国家也很成功,却没有文学来表现他。二月河听后心里一热,腾地站起来说,我来写。此时二月河37岁,从那时起他开始了创作上的沙漠之行。白天,他带着无人照看的女儿上班。晚上,在全家居住的29平米的斗室里,他在地板上铺满报纸,蹲在地上汗流浃背地查资料,为了不使手臂沾上纸,他在两臂上绕了一圈毛巾,每天晚上要熬到凌晨两三点。经过两年多反复考证,又在大量野史、清人笔记中寻幽探微,钩言稽沉,感觉体味风土人情,官场世态和时代风貌,然后开始了首部扛鼎之作《康熙大帝》的创作。冬寒夏暑,笔耕不辍,每日少则千字,多则万字以上。当深夜困顿难耐时,他就用烟头烫自己的手腕,致使两个手腕上烟痕斑斑。最终,他写出了150万字的四卷本《康熙大帝》,在全国引起轰动,由此一举成名。此后,他又马不停蹄,一鼓作气,拿下3卷本的《雍正皇帝》、6卷本的《乾隆皇帝》,完成了“落霞三部曲”这一浩大创作工程,共520万字。又有人将之称为“帝王系列”。在此过程中,他的头发一绺一绺往下掉,还得了糖尿病,但他一直挥笔不止。也正是他的这种忘我的甚至拼命的精神,使他由一个籍籍无名的文学爱好者,终于进入大师行列。

  我还想不厌其烦再举一个钟连城的例子。钟连城,1962年生,湖南长冈人,文学爱好者。高考落榜后参军,训练之余每天爬在地板上拼命写作,多次投稿,但却鲜有发表,退伍后,他每日为生存奔波劳碌,同时也未放弃爱好。母亲和妻子对他看书写稿深恶痛绝,经常粗暴干涉,并骂他“懒鬼”。有了孩子后,负担加重,他只好忍痛割舍爱好。为了洗涮“懒鬼”的名声,他用超负荷的体力摧残自己,除了种责任田,还当小贩,卖苦力,并曾用肩膀把6吨水泥一袋一袋扛到6层楼上。做米花生意,别人一天一担,他要卖两担,一天,他卖米花完毕,鬼使神差到县城邮局翻看《小说月报》,突然发现后面所附的《报刊小说选目》上印着他的两个战友的名字,刹那间,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刺激得他再也难以平静。回到家,他指着杂志上战友的名字,用近乎哀哭的声音告诉母亲和妻子,我的才气不在两个战友之下,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没有写作时间。看到他的样子,母亲和妻子心软了,默默地答应了他的要求。有了家庭特许,钟连城写出了第一篇小说《堑坑》。寄出去后,他又得寸进尺,写了中篇小说《盗墓疯狂录》。但两篇小说都如石沉大海,音讯全无。母亲和妻子再也无法容忍,说:“只要你写的东西变不成钱,就永远也不要再动这个念头”。此后,只要他写稿,她们就抢笔、摔墨水、烧稿纸,还动员亲戚朋友出面劝阻,他的婚姻也亮起红灯。在巨大的家庭压力下,在希望与绝望的矛盾中,他在家乡苦熬了10年。1994年,钟连城鼓起勇气南下广州找到战友白谨,已成为某刊物总策划的白谨安排他当临时编辑,但他粗糙土气的“包装”使人很看不起他,稿费只有别人的一半,两个月后还被炒了鱿鱼。他又去投奔另一个战友肖悟了,这才给他带来机会。在肖悟了斡旋下,他用一个月时间为广州“金羊毛系列”写出自传体小说《痛史》,原来还担心被退稿,没想到却被组稿者一眼看中,一下子出版了5万册。此书完成后,他又应书商要求,在6个月时间内写出60万字的《毛人凤》,90万字的《戴笠大传》。在这几个月的创作中,他没有下过一次楼,以致当完成任务后,他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到外面去看看树上的绿色。从1996年到1997年,他在广州出租屋中,共写了12本书。鉴于他的书为书商带来丰厚利润,他除稿酬外,每月还有2000元基本工资,这时,他终于摆脱了窘境,把老婆孩子接到了广州。香港回归前后,他写了《香港三大教父》,成为年度火爆畅销书,销量18万册。2002年,他的长篇历史小说《政坛杀手》被八一电影制片厂看中,并由他亲自改编成20集连续剧《风云黄浦江》,播出后立即在全国引起轰动。2006年,湖南人民出版社推出他的长篇小说《匪王》、《赌王》,引起市场强烈反响,从2007年起,又相继推出他的《内线》、《谁是卧底》、《澳门教父》、《盗墓王》、《孤独的刽子手》、《秘方》等。在全国图书市场卷起一股又一股“钟连城热”。这位带着憨厚笑容的农民作家,终于在中国文坛上大放异彩,写下自己重重的一笔。

  以上所举各例,均为大家,名家,就我个人来说,在大师面前,只是个无名小卒,或大或小只出过四五本书,按照契诃夫对作家的比喻(他把作家比喻为会叫的狗,并称其有大狗,小狗之分),我充其量只是个小狗,虽然也在叫,发出的声音却很微弱。但是,对于写书人的艰难和辛苦,我也一样深有体会。我在创作长篇革命斗争历史纪实文学《红色山村》时,一年多时间里,白天坚持上班,晚上和星期天,节假日进行写作。别的不说,由于长时间坐在椅子上苦思冥想,仅里边穿的秋裤就磨烂了四条。我不大会敲键盘,大部分时间还习惯用手写,光积下的稿纸用量就达几十斤。整理成正规书稿时,整整装订了五大本。整理出版小说集《生命之河》时,是在自己动手术五个月之后。我忍着创痛和术后反应,坚持伏案对原著《蓝光闪过之后》进行改写和增写,全书文字从原来的不足20万字增加到40余万字,所收篇章由原来的10余篇增到25篇。2014年7月,在我术后一年,我就将《生命之河》这部集子向读者推出。紧接着,我又拖着病体,马不停蹄地开始整理和创作散文集《刻在心底的记忆》。这部书的基础是我的一本名为《眼底河山》的小册子,只有8万字,由于当时赶得仓促,一直不太满意,总想再做一遍,这也是我很长时间以来的一个心愿。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把它变成了40多万字的大书,几乎是重写了一遍,可以说我是拚了一点老命的。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体会到,写书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世有非常之人,方有非常之书。

  一滴墨水,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滴墨水,也可以改变许多人的命运,甚至改变历史和社会的命运。所以:

  让我们热爱书籍吧,因为它是我们知识的源泉。

  让我们发愤读书吧,因为它是我们进步的阶梯。

  让我们著书立说吧,因为它是我们生命的升华!

  (责任编辑:韩玉芳)

上一篇:梦到大树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梦到大树开花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暗战在拂晓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