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查语文
虎山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2022.12)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要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红楼梦》,那可说而未经人说的就是那悲剧之演成。悲剧为什么演成?辛酸泪的解说在哪里?曰:一在人生见地之冲突,一在兴亡盛衰之无常。我们先说第一个。“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余者皆无大异。”仁者秉天地之正气,恶者秉天地之邪气,至于那第三种却是正邪夹攻中的结晶品。《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便是这第三种人的基型。普通分三种人为善恶与灰色。悲剧之演成常以这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惟《红楼梦》之悲剧,不是如此。《红楼梦》里边,没有大凶大恶的角色,也没有投机骑墙的灰色人。悲剧之演成,既然不是善恶之攻伐,然则是由于什么?曰:这是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见地之不同。在为人上说,都是好人,都是可爱,都有可原谅可同情之处,惟所爱各有不同,而各人性格与思想又各互不了解,各人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说话,不能反躬,不能设身处地,遂至情有未通,而欲亦未遂。悲剧就在这未通未遂上各人饮泣以终。这是最悲惨的结局。在当事人,固然不能无所恨,然在旁观者看来,他们又何所恨?希腊悲剧正与此同。国王因国法而处之于死地,公主因其为情人而犯罪而自杀,其妹因其为兄长而犯罪而自杀。发于情,尽于义,求仁而得仁,将何所怨?是谓真正之悲剧。善恶对抗的悲剧是直线的,显然的;这种冲突矛盾所造成的悲剧是曲线的,令人失望的。《红楼梦》写悲剧已奇了,复写成思想冲突的真正悲剧更奇,《红楼梦》感人之深即在这一点。
(摘编自牟宗三《<红楼梦>悲剧之演成》)
材料二:
鲁迅先生曾经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意义的人生一定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正因为如此,价值的毁灭才构成真正的悲剧。以曹雪芹笔下的金陵十二钗为例,她们认同不同的价值,选择不同的生活,但所有的这些价值最后都无一例外地落空。《红楼梦》描述的毁灭,针对的不是某一种价值或人生,而是几乎所有的价值和人生。不是某一个人的毁灭,而是大观园的灰飞烟灭。《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作品,原因正在于这种彻底的毁灭。
构成悲剧的诸要素中,不幸和死亡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在欧洲,最早的古希腊悲剧表现了命运的不可抗拒,基于神的意志和人的性格,无奈或者悲惨的结局都无法避免。同时,其中蕴含的人对于自由、正义和伦理的追求,与命运的冲突和抗争,让悲剧充满了崇高的意味。而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人世间内在于人性和社会的矛盾,无一例外把罗密欧和朱丽叶、奥赛罗、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等主人公带入死亡。比较起来,《红楼梦》似乎更接近于莎士比亚作品。虽然有一个神话的背景,但整部小说描述的不过是处在欲望、情感、秩序、伦理、宗教之间的心灵冲突和生命挣扎,不幸和死亡贯穿其中。十二钗中,元春、迎春、秦可卿、王熙凤、林黛玉的生命各个不同,却都无法躲过香消玉殒的结局。而在十二钗之外,作者不断地安排着冯渊、贾瑞、林如海、宝珠、秦钟、秦业、金钏儿、尤三姐、尤二姐、晴雯等的死亡,让那些刻意营造的成功或者欢乐显得非常苍白和脆弱。每个人的悲剧被安放得自然而然又合情合理,更突出了生命和世界之间无法克服的矛盾。
(摘编自王博《<红楼梦>的悲剧让美好的东西获得根基》)
材料三:
我认为《红楼梦》是康、雍、乾三朝的社会生活、社会矛盾、历史趋向的一个艺术的总概括和总反映。《红楼梦》里写了两种毁灭,一种是新生事物的毁灭,这就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毁灭;另一种是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的毁灭。前者的毁灭是新的生命由于它还未成熟,经不起狂风恶浪的摧折而毁灭,但它健壮的根系和茁壮的幼芽仍在适宜的土壤里保存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有适当的气候,它会继续生长,最终长成大树;而后一种毁灭,是腐朽加腐烂,是生命的尽头,最终是化为粪壤,永远成为过去、不可能再生。
所以这两种毁灭,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意义。前者反映的是历史前进的客观趋势,后者反映的是由荣、宁二府象征的那种腐朽势力的必然死亡。
曹雪芹的笔是非常狡狯的,他一再声称此书“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表面上说得非常好听,都是对封建皇帝和朝廷的歌功颂德,但一开头他就写了一桩贪赃枉法的人命案,同时带出了炙手可热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此开头,也就开始了他对封建社会的大揭露,大批判。贪赃枉法的贪官贾雨村,是全靠贾府一手提拔起来的,他枉断了薛蟠所犯的人命案以后,还直接向贾府和王子腾报告,这说明一切横行不法的事,都与“四大家族”有关。通过对这个具体的“贾”府的描写,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具体情况,而且“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这就是封建社会政治势力的一张关系网。所以“葫芦僧乱判”一案,实际上是对封建社会、封建官场的一个总揭露和总批判。
当然《红楼梦》最最动人之处,是贾宝玉、林黛玉的生死不渝的爱情和他们的爱情悲剧,《红楼梦》是以宝、黛的爱情悲剧来贯通全局的。这个爱情悲剧的内涵是誓死捍卫爱情和婚姻的自主、自择权,主张爱情和婚姻的自由。
(摘编自冯其庸《读<红楼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悲剧之演成常以善恶与灰色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惟《红楼梦》之悲剧,不只如此,还在兴亡盛衰之无常。
B. 鲁迅认为有意义的人生一定要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因为只有如此,价值的毁灭才能构成真正的悲剧。
C. 金陵十二钗认同的价值不同,选择的生活不同,但她们追求的价值和生活最后尽都落空,这体现了小说的悲剧性。
D. 曹雪芹在《红楼梦》创作中虽有意规避“伤时骂世”,表面上对封建朝廷歌功颂德,但仍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义。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的悲剧是各人性格、思想、见地、立场等方面上的冲突矛盾所造成的情有未通、欲亦未遂的真正的悲剧。
B. 早期的古希腊悲剧蕴含着人在面对不可抗拒的命运时所表现出的对于自由、正义和伦理的追求,与命运的冲突和抗争,赋予悲剧以崇高的意味。
C. 十二钗的悲剧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看都突出了生命和世界之间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与莎士比亚的悲剧所反映的人性和社会的矛盾有相似点。
D. 宝黛爱情的毁灭,反映了新生事物在历史前进中难逃灭亡的客观趋势,荣宁两府的毁灭象征着腐朽势力的必然死亡,两种毁灭的社会意义不同。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与《红楼梦》所体现的“真正之悲剧”不同的一项是( )
A. 《孔雀东南飞》 B. 《哈姆莱特》 C. 《雷雨》 D. 《边城》
4. 材料二是如何增强论证说服力的?请从论证方法、语言、论据中选择两个角度加以说明。
5. 材料一认为《红楼梦》的悲剧产生的原因,一是人生见地之不同,二是兴亡盛衰之无常。请结合三则材料,以“宝、黛爱情悲剧”或“宝、钗婚姻悲剧”为例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案】1. C 2. D 3. B
4. ①综合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如开篇引用鲁迅对悲剧的阐述,论证有力。②论证语言严谨。如“几乎所有的”“似乎更接近于”等,表述严谨。③论据选择典型,文中选择了莎士比亚悲剧和《红楼梦》以及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为论据,说服力强。
5. 示例一:①宝、黛的爱情悲剧,主要源自于他们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与当时周围人的人生见地不同。贾府人看重封建大家族政治势力关系网的维系,而宝黛誓死捍卫爱情和婚姻的自主、自择权,主张爱情和婚姻的自由,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毁灭。②宝、黛爱情是发生在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这一大环境中的,封建大家族的兴亡盛衰直接影响到生活于其中的人物的命运,而这一腐朽势力的必然灭亡,也加剧了宝、黛的爱情悲剧。
示例二:①宝、钗婚姻悲剧,主要源自于宝、钗二人的人生见地不同。宝玉追求自由本真,厌恶仕途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而宝钗却理性现实,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支持者。二人志趣见地不同,最终也只能是悲剧。②宝、钗婚姻是发生在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这一大环境中的,封建大家族的兴亡盛衰直接影响到生活于其中的人物的命运,而这一腐朽势力的必然灭亡,也加剧了宝、钗的婚姻悲剧。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惟《红楼梦》之悲剧,不只如此”错,曲解文意。根据原文“惟《红楼梦》之悲剧,不是如此”“《红楼梦》里边,没有大凶大恶的角色,也没有投机骑墙的灰色人”可见,原文是“不是如此”,而非“不只如此”。
B.“鲁迅认为有意义的人生一定要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错,曲解文意,“有意义的人生一定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正因为如此,价值的毁灭才构成真正的悲剧”这是作者的观点,而非鲁迅的观点。
D.“有意规避‘伤时骂世’”错,根据原文“他一再声称此书‘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表面上说得非常好听……”可知,是表面上说“伤时骂世”,“有意规避”的说法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难逃灭亡的客观趋势”错,曲解文意,过于绝对。根据原文“《红楼梦》里写了两种毁灭,一种是新生事物的毁灭,这就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毁灭……前者的毁灭是新的生命由于它还未成熟,经不起狂风恶浪的摧折而毁灭,但它健壮的根系和茁壮的幼芽仍在适宜的土壤里保存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有适当的气候,它会继续生长,最终长成大树”可知,作者认为新生事物的毁灭是新的生命由于它还未成熟的缘故。而且只要有适当的气候,它会继续生长,最终长成大树。“难逃灭亡的客观趋势”说法曲解文意,且过于绝对。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悲剧之演成常以这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惟《红楼梦》之悲剧,不是如此。《红楼梦》里边,没有大凶大恶的角色,也没有投机骑墙的灰色人。悲剧之演成,既然不是善恶之攻伐,然则是由于什么?曰:这是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见地之不同”分析可知,《红楼梦》的悲剧不是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是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见地之不同而造就的悲剧。
ACD中《孔雀东南飞》《雷雨》《边城》中悲剧均源于社会以及个人之思想、性格、人生见地之不同,都未涉及善恶之攻伐。
B.《哈姆莱特》讲的是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的故事。这已经涉及到了善恶之征伐。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从论证方法来看,文章开篇引用鲁迅对悲剧的看法“鲁迅先生曾经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利的论证了“价值的毁灭才构成真正的悲剧”这一观点;然后举《红楼梦》的例子“以曹雪芹笔下的金陵十二钗为例,她们认同不同的价值,选择不同的生活,但所有的这些价值最后都无一例外地落空”来佐证,论证有力。
从论证的语言来看,用语严谨,如“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几乎所有的”“似乎更接近于”等词语的使用,表述严谨。
从论据的选择来看,文中选择了莎上比亚悲剧来论证“在欧洲,最早的古希腊悲剧表现了命运的不可抗拒,基于神的意志和人的性格,无奈或者悲惨的结局都无法避免。同时,其中蕴含的人对于自由、正义和伦理的追求,与命运的冲突和抗争,让悲剧充满了崇高的意味”。选择《红楼梦》以及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为论据,说服力强。论据与论点高度统一,论证有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结合“《红楼梦》是以宝、黛的爱情悲剧来贯通全局的。这个爱情悲剧的内涵是誓死捍卫爱情和婚姻的自主自择权,主张爱情和婚姻的自由”分析可知,宝、黛追求爱情自由,而他们的这种追求与身边人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毁灭。
结合“这是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见地之不同”“各人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说话,不能反躬,不能设身处地,遂至情有未通,而欲亦未遂”“悲剧就在这未通未遂上各人饮泣以终”分析可知,宝、钗的婚姻悲剧主要源自于宝、钗二人的人生见地不同。宝玉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而宝钗却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支持者。二人志趣见地不同,最终也只能是悲剧。
结合“《红楼梦》里写了两种毁灭,一种是新生事物的毁灭,这就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毁灭;另一种是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的毁灭”“后者反映的是由荣、宁二府象征的那种腐朽势力的必然死亡”分析可知,荣国府、宁国府的毁灭是“腐朽加腐烂,是生命的尽头,最终是化为粪壤,永远成为过去、不可能再生”,是必然的,而宝黛爱情是发生在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这一大环境中的,封建大家族的兴亡盛衰直接影响到生活于其中的人物的命运,而这一腐朽势力的必然灭亡,也加剧了宝黛爱情的灭亡。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莽昆仑
田洪波
凌厉的风裹挟着雪花,纵横肆虐,北国天地一片苍茫。在浩渺的大兴凯湖和小兴凯湖之间,雄阔的浑然一体的雪幕中,缓缓移动着几个小黑点。
他们没按既定的两个大小湖之间的湖岗路行进,而是从兴凯湖泄洪闸出发,蜿蜒斜插于小兴凯湖的冰封湖面。他们的目的地是距此近20公里的地处蜂蜜山脚下的知青农场三连队部。为驱寒气,他们刻意选择在午饭后出发,尽管天地依然混沌无序,根本见不到阳光。
他们是兴凯湖农场总部的十一名知青,大多是文艺宣传员。全会召开,他们连夜写好了大红喜报,编排了节目,要在短时间内把盛会召开的喜悦分享给战友。
一夜狂飙,冰上积雪已半尺盈余。此刻,大颗的雪粒依然在天地间飞舞,他们尽管几乎武装到了牙齿,都穿着厚重的棉军大衣,戴着狗皮帽子、耳包及棉手闷子,穿着军用大头皮鞋或棉乌拉,但依然抵御不住刺骨的寒冷,蜷缩着身躯艰难前行。
孙红梅向天空喊出一声高八度。她是宣传队的顶梁柱,此刻只有她有这样的底气。向面而来的雪花与呼出的热气相遇形成冷霜,几乎把她的眼睛凝住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有人抬头向天吟诵伟人的诗句。孙红梅的笑声刺破天宇:“接着来!”
于是有人呼应:“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孙红梅挥展两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紧接着响起众人的朗诵声:“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澎湃和激昂的情绪浸染了他们,他们脚步轻巧了,刚刚还肆意妄为的雪粒,此刻似乎也一下缩减了纷扬的频率,变小了。他们继续前行,开始讨论还有多少公里,感叹幸亏穿插走小兴凯湖,如若走湖岗路,指不定何时才能到达呢。有人提醒说还不是孙红梅的主意,大家起哄乱嚷,北京妞儿就是不一般!
距离在不觉间缩短,似乎明天的太阳就要在前方升起,引得众人忘了寒冷,倍添活力。不知谁起头,又高声吟出:“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这回不待引领,早有人接上:“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孙红梅笑吟:“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犹如亲人间的默契,大家又一起吟诵:“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大家把“环球同此凉热”一声高过一声吟诵了好几遍,然后齐刷刷看向远方的蜂蜜山。此时的蜂蜜山白雪皑皑,与正在阔大冰面上行走的他们形成强烈反差。在他们眼里,它不就是莽莽昆仑山一样,令人难以企及吗?在它面前,人是渺小的,可若较起真儿来,他们并不惧怕它的高度和遥远。
“等一下!”孙红梅突然声音颤抖着喊了一声。
大家定睛看孙红梅。孙红梅摩挲着戴着棉手闷子的两只手,脸上的表情僵硬,嘴角微微抽搐。有人问她怎么了,孙红梅示意别出声,然后,他们似乎共同听到,脚下的冰面传出一声清脆的断裂声。这声音让他们头皮发麻,他们四肢无力地杵在原地,呆若木鸡。
“不会吧?”孙红梅颤着声音像在问众人,又似自语。没人回应她。奇怪的是,那断裂之声再未出现,这让他们迷茫,莫不是出现了幻听?再次辨识,确认刚才听到的就是冰层的断裂声,这让他们又躁动起来。
孙红梅让大家静下来,她似乎已思考出对策。她让大家拉开前后距离,减慢行进速度。特别是不要扎堆走在一起,要散开。交代到最后,她说出自己的判断:现在是12月底,冰面应已冻实,只要不垂直重压,应该没问题。
大家点头称是,脚下依然令人胆战,他们不敢再用力走,似乎每踩一步,都会把冰面压裂一层,从而加速冰面的坍塌。
没人敢掉以轻心,小湖与大湖迥然不同,大湖水底平坦丝滑,游至百米才齐腰深,小湖湖底则水草丛生,且多为沼泽地,一旦陷进去,将无能为力。
孙红梅停下脚步,提议帮她把身上背的黄书包解下来:“喜报在包里装着呢,宁肯我掉下去,也不能毁了喜报。若真要是掉下去了,你们就把我理在蜂蜜山下吧,让我看着你们改天换地。另外告诉我爸妈,让我妹妹也来下乡,算是实现我的理想吧。”
有人带着哭腔说,别胡说,我们还指望你演节目呢。在孙红梅心事重重的笑声中,大家蹒跚着,默默前行。笑声不再,也没人再诵读诗句,他们形成的小黑点,像印在大地上的惊叹号,直指蜂蜜山。
不知何时,风力似乎小了,抬头间,蜂蜜山已遥可相望。
走出小兴凯湖冰面那一刻,孙红梅瘫在了雪地上,几个女孩子抱在一起痛哭。不久,蜂蜜山下的三连队部响起欢呼声,惊得雪花一时间满天飞扬,乱了分寸。
(有删改)
注:文中知青们吟诵的两首诗词分别为毛泽东《沁园春·雪》《念奴娇·昆仑》。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听到全会召开的消息后,知青们连夜写喜报,编排节目,冒着大雪赶路,直接说明了这次会议的重要性。
B. 知青们此行遇险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改变了既定的路线,这说明知青们缺乏生活经验,对危险预估不足。
C. 孙红梅听到冰面的断裂声能很快镇定下来,是因为她知道12月底的冰面已经冻实,不会发生危险。
D. 文章的结尾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态,烘托出大家听到喜报极度兴奋的心情。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一开篇描绘了无垠北国雪花纵横肆虐的场景,将人物与广袤雄阔的自然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写文艺宣传员们的言行精神做铺垫。
B. 文章两次把在雪中行走的知青们说成是小黑点,生动形象,突出表现了人在面对大自然时显得格外渺小,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C. 文章采用了插叙,补充交代了风雪中前行的一行人的身份、出行原因以及出行路线安排,既为下文的情节发展服务,又有助于表现人物形象。
D. 文章运用了第三人称全知全能视角,将叙事与写景有机结合,叙述了11名知青的出行壮举,展现了严冬之时蜂蜜山一带冰天雪地的自然之景。
8. 请结合送喜报的经过简要分析文中知青们的心理变化。
9. 小说用知青们吟诵毛泽东的两首诗词来代替人物间的对话,这样写有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 D 7. B
8. ①一开始心情激昂澎湃,希望快点把喜讯传给战友;②听到冰层的断裂声,感到非常震惊和害怕;③孙红梅留下“遗言”后,感到悲壮和沉重;④成功走出湖面后,感到激动。
9. ①毛泽东这两首诗词豪迈乐观,抒发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烘托出知青们澎湃激昂的情绪,表现了他们对恶劣环境毫不畏惧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积极为国家做贡献的拼搏精神。
②吟诵诗词的场景渲染出豪迈愉悦的氛围,同时也暗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③两首诗词中雪描写与小说中的大雪互相映衬,更加突显出环境的恶劣。
④开始时的激情诵读与后文遇险的经历形成对比,展现了知青们心情的变化,情节紧凑有起伏。
⑤突显主题,吟诵毛泽东的诗词,抒发博大的胸怀,表达作者对知青们勇敢乐观、积极作为的赞美。
⑥吟诵毛泽东的诗词,增添小说文学性,丰富文章内容,引发读者情感共鸣。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直接说明了这次会议的重要性”说法有误。知青们想早点通知会议召开的消息的直接原因是文中说的“要在短时间内把盛会召开的喜悦分享给战友”。
B.“这说明知青们缺乏生活经验,对危险预估不足”错误。知青们改变既定路线是因为他们想早点把全会召开的好消息告诉战友,这说明他们心情急迫,并且根据后文的内容可知,他们是知道改变既定路线的危险性的,所以他们并非缺乏生活经验,对危险预估不足。
C.“能很快镇定下来,是因为她知道12月底的冰面已经冻实,不会发生危险”错误。孙红梅只是看似镇定下来,这是为了安慰别人,且由原文中的“她说出自己的判断……应该没问题”可知,“不会发生危险”只是孙红梅的推测,不是既定事实。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B.“点明了文章的主题”错误。“突出表现了人在面对大然时显得格外渺小”并不是本文的主题,本文的主题是歌颂知青为国家做贡献的拼搏奉献精神。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描写手法,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的能力。
从“连夜写好了大红喜报……分享给战友”,可得出答案第①点,一开始心情激昂澎湃,希望快点把喜讯传给战友;
从“这声音让他们头皮发麻,他们四肢无力地杵在原地,呆若木鸡”,可得出答案第②点,听到冰层的断裂声,感到非常震惊和害怕;
从“有人带着哭腔说,别胡说……笑声不再,也没人再诵读诗句……直指蜂蜜山”,可得出答案第③点,孙红梅留下“遗言”后,感到悲壮和沉重;
从“孙红梅瘫在了雪地上,几个女孩子抱在一起痛哭”,可得出答案第④点,成功走出湖面后,感到激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语句作用及鉴赏写作手法的能力。
从原文“孙红梅笑吟:‘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犹如亲人间的默契,大家又一起吟诵:‘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可知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队员们依然欢声笑语,无不畏惧、退缩,文章借助毛主席诗词,歌颂了队员们高涨的革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表现了他们对恶劣环境毫不畏惧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积极为国家做贡献的拼搏精神。
根据上一条分析可知,他们所吟诵的毛主席的诗词是豪迈的、壮阔的,而这激情豪迈地吟诵的场景也渲染出了一开始豪迈愉悦的氛围。此外,吟诵毛泽东的诗词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建国时间不太久,国家提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支援国家建设的时期。吟诵诗词的场景渲染出豪迈愉悦的氛围,同时也暗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沁园春·雪》,“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这是《念奴娇·昆仑》。这两首诗词一写北国风光,尤其是雪后的壮丽景色,一写巍巍昆仑,可知两首诗词中雪的描写与小说中的大雪互相映衬,更加突显出环境的恶劣。
与后文形成对比,凸显小说的主题。“大家把‘环球同此凉热’一声高过一声吟诵了好几遍”,可知开始时知青们激情诵读,而后文“也没人再诵读诗句”,不再诵读,前后形成对比,展现了知青们心情的变化,突出了此行的凶险,也使情节变化更有起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有人抬头向天吟诵伟人的诗句。孙红梅的笑声刺破天宇:‘接着来!’”等语句,说明这两首词不仅歌颂了祖国山河的壮丽,还表达了伟人博大的胸怀,革命者的豪情壮志,而这正契合了小说中11名文艺宣传员在及其恶劣的环境中顶风冒雪行走20公里去给战士们报告好消息的情景,也表达作者对知青们勇敢乐观、积极作为的赞美。
两处引用同时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给文章增添了文学性和文化底蕴,更容易给读者双重的感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襄公①如楚,及汉,闻康王卒,欲还。叔仲②曰:“子之来也,非欲安身也,为国家之利也,故不惮勤远而听于楚。非义楚也,畏其名与众也。夫义人者,固庆其喜而吊其忧,况畏而服焉?闻畏而往,闻丧而还,苟芈姓③实嗣,其谁代之任丧?王太子又长矣,执政未改,予为先君来,死而去之,其谁曰不如先君?将为丧举,闻丧而还,其谁曰非侮也?事其君而任其政,其谁由己贰?求说其侮,而亟于前之人,其仇不滋大乎?说侮不懦,执政不贰,帅大仇以惮小国,其谁云待之?若从君而走患,则不如违君以避难。且夫君子计成而后行,二三子计乎?有御楚之术而有守国之备,则可也;若未有,不如往也。”乃遂行。反,及方城,闻季武子④袭卞⑤,公欲还,出楚师以伐鲁。荣成伯曰:“不可。君之于臣其威大矣不能令于国而恃诸侯诸侯其谁暱之若得楚师以伐鲁鲁既不违夙之取卞也必用命焉守必固矣若楚之克鲁,诸姬不获焉,而况君乎?彼无亦置其同类以服东夷,而大攘诸夏,将天下是王,而何德于君,其予君也?若不克鲁,君以蛮、夷伐之,而又求入焉,必不获矣。不如予之。夙之事君也,不敢不悛。醉而怒,醒而喜,庸何伤?君其入也!”乃归。
(节选自《国语·鲁语》,有删改)
材料二:
公还,及方城。季武子取卞,使公冶⑥问,玺书追而与之,曰:“闻守卞者将叛,臣帅徒以讨之,既得之矣,敢告。”公冶致使而退,及舍而后闻取卞。公曰:“欲之而言叛,只见疏也。”公谓公冶曰:“吾可以入乎?”对曰:“君实有国,谁敢违君!”公与公冶冕服。固辞,强之而后受。公冶致其邑于季氏,而终不入焉。曰:“欺其君,何必使余?”及疾,聚其臣,曰:“我死,必无以冕服敛,非德赏也。且无使季氏葬我。”
(节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有删改)
[注]①襄公,鲁襄公。②叔仲,鲁国大夫叔仲带。③楚王芈姓。④季武子,鲁国大夫,名宿(一作夙)。⑤卞,鲁国公室的一座城。⑤公冶,季武子的私属大夫。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之于臣/其威大矣/不能令/于国而恃诸侯/诸侯其谁暱之/若得楚师以伐鲁/鲁既不违夙之取卞也/必用命焉/守必固矣/
B. 君之于臣/其威大矣/不能令于国/而恃诸侯/诸侯其谁/暱之若得楚师以伐鲁/鲁既不违夙之取卞也/必用命焉/守必固矣/
C. 君之于臣/其威大矣/不能令于国/而恃诸侯/诸侯其谁暱之/若得楚师以伐鲁/鲁既不违夙之取卞也/必用命焉/守必固矣/
D. 君之于臣/其威大矣/不能令/于国而恃诸侯/诸侯其谁/暱之若得楚师以伐鲁/鲁既不违夙之取卞也/必用命焉/守必固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汉,闻康王卒”与“农人告余以春及”(《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及”字含义不同。
B. “而何德于君”与“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于”字含义相同。
C. 玺书,文中指季武子以印章封记送给鲁襄公的文书。“玺书”秦朝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D. “固辞,强之而后受”与“固一世之雄也”(《赤壁赋》)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叔仲带认为大家应该借鉴君子“计成而后行”的智慧,凡事要考虑周密,既然两国开战在所难免,鲁国就应该提前谋划好抵御楚国的办法。
B. 材料一中,荣成伯认为,尽管鲁国大夫季武子夺取下城的举动不合规矩,但是如果请求楚国出兵来讨伐季武子,无论胜负,对鲁襄公来说,都是不利的。
C. 材料二中,鲁国大夫季武子侵占下城,却谎称下城有人叛乱,自己率部下去平叛,已经取得了卞城。鲁襄公识破了季武子的谎言,看出了他的不臣之心。
D. 《国语》和《左传》对鲁襄公回国后的记述,显示出不同的侧重点,《国语》重在记言,以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左传》也记言,但叙事较为翔实,刻画人物生动形象。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义人者,固庆其喜而吊其忧,况畏而服焉?
(2)夙之事君也,不敢不悛。醉而怒,醒而喜,庸何伤?
14. 公冶临终前对他的部属所说的话,表现了公冶的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10. C 11. A 12. A
13. (1)认为别人有正义,本来是应该庆贺他的喜事,慰问他的忧患,何况我们是出于畏惧而服从楚国呢?
(2)季武子侍奉君主,不敢不改。喝醉后发怒,醒来后欢喜,这难道会有什么伤害?
14. 正直,拒绝不是靠德行得到的奖赏。忠于国君,痛恨欺骗、背叛国君的行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君对于臣,权威应该是很大的。如今君主命令在鲁国国内行不通,而依赖其他诸侯国,天下诸侯还有谁来亲近鲁国呢?如果搬来楚军讨伐季武子,鲁国民众既然不违背季武子袭取卞城的意志,那么就一定会听从季武子命令,他们的防守一定是很坚固的。
“于国”做“不能令”的状语,状语后置,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
“暱”做“诸侯其谁”的谓语,“之”做宾语,主谓宾句子结构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两句中的‘及’字含义不同”错误,两句中的“及”字含义相同,意为“到”。句意:到达汉水,听说楚康王去世。/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
B.两个“于”都是“对”的意思。句意:他们对您会有什么恩德。/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
D.“固辞,强之而后受”中的“固”的意思是“坚决”。句意:公冶坚决推辞,襄公坚持要给才接受了。“固一世之雄也”中的“固”的意思是“本来”,句意: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A.“既然两国开战在所难免”错误。由材料一原文“且夫君子计成而后行,二三子计乎?有御楚之术而有守国之备,则可也;若未有,不如往也”可知,况且君子先成计谋而后行动,你们的计谋形成了吗?如果有抵御楚国的战术,有守卫鲁国的防备设施,那么我们是可以不去楚国的;如果这些都还没有,那就不如到楚国朝贡。由此可知,叔仲昭伯论述了两种情况,且明显认为鲁国不宜得罪楚国,更不宜与楚国开战。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
(1)“义”,意动用法,认为……有正义;“固”,本来;“吊”,慰问。
(2)“事”,侍奉;“悛”,改变;“庸”,难道。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原文“及疾,聚其臣,曰:‘我死,必无以冕服敛,非德赏也。且无使季氏葬我’”可知,到病危时,公冶召集身边人,说道:“我死后,一定不要用冕服入殓,因为这不是靠德行得来的奖赏。同时不要让季氏来安葬我。”由此可知,公冶正直,拒绝不是靠德行得到的奖赏。
由原文“公冶致其邑于季氏,而终不入焉。曰:‘欺其君,何必使余?’”可知,公冶把自己的封邑还给季武子,就再也不进季氏的家门。他说:“他要欺骗国君,何必派我去?”再结合“且无使季氏葬我”可知,公冶忠于国君,痛恨欺骗、背叛国君的行为。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鲁襄公到楚国朝贡,到达汉水,听说楚康王去世,便想返回鲁国。叔仲带说:“您来楚国,并不是想找一个安身之处,而是为了鲁国的利益,因此才不怕劳苦路远而听命于楚国。我们并不是认为楚国有正义,而是怕它的大国之名和甲兵众多。认为别人有正义,本来是应该庆贺他的喜事,慰问他的忧患,何况我们是出于畏惧而服从楚国呢?由于畏楚而前往朝贡,听到楚王去世就返回,如果楚国仍然是芈姓继承王位,谁又能代替楚国嗣王作为丧主呢?楚王太子已经年长,而执政的人又没有换人,我们为先君楚康王而来,康王去世后就返回,谁能说楚国嗣王以及执政的人不如先君康王呢?鲁国本来应该为楚丧有所举动,如今闻丧之后却返回,谁能说鲁国这种行为不是轻侮呢?楚国大臣侍奉新君而当政,谁能说他们对新君已有二心?楚国君臣追求除掉那些轻侮自己的国家,比他们的前人动作还要快,这样楚鲁之间的仇恨不是更大了吗?楚国君臣除掉那些轻侮自己的国家毫不手软,执政大臣对楚王没有二心,以楚国这样大的敌国来恐吓弱小的鲁国,谁又能抵御楚国呢?跟随君主走向祸患,还不如违背君主意志来规避灾难。况且君子先成计谋而后行动,你们的计谋形成了吗?如果有抵御楚国的战术,有守卫鲁国的防备设施,那么我们是可以不去楚国的;如果这些都还没有,那就不如到楚国朝贡。”于是鲁国君臣继续前往楚国。鲁襄公从楚国返回,走到方城时,听说季武子袭取卞城作为己有,鲁襄公想返回楚国都城,请楚国出兵讨伐鲁国正卿季武子。荣成伯说:“不可以。君对于臣,权威应该是很大的。如今君主命令在鲁国国内行不通,而依赖其他诸侯国,天下诸侯还有谁来亲近鲁国呢?如果搬来楚军讨伐季武子,鲁国民众既然不违背季武子袭取卞城的意志,那么就一定会听从季武子命令,他们的防守一定是很坚固的。如果楚国战胜了季武子,姬姓诸侯国连窥测鲁国土地的机会都没有,何况是您呢?楚国也会安置他们的同姓来镇服东夷,排除华夏诸侯国,这样楚国就会称王天下,他们对您会有什么恩德,难道会把下城还给您吗?如果楚国不能战胜季武子,那么您率蛮、夷讨伐鲁国,如今又要求进入鲁国,季武子一定不会答应的。不如把卞城送给季武子。季武子侍奉君主,不敢不改。喝醉后发怒,醒来后欢喜,这难道会有什么伤害?君主您还是归国吧!”于是鲁袅公一行回到国内。
(节选自《国语·鲁语》,有删改)
材料二:
鲁襄公回国,到达方城。季武子攻占了卞城,派公冶去问候鲁襄公,公冶走后,季武子派人追上公冶,带给他用印章封好的书信,让他交给襄公,信中说:“听到守卞人要叛变,下臣率领部下讨伐,已经占领了卞城,谨此报告。”公冶拜见襄公后退出,到了住处以后才知道攻取卞城之事。襄公说:“想要得到它却借口说它叛变,只能说对我表示疏远。”襄公问公冶道:“我可以入境吗?”公冶回答说:“国君拥有国家,谁敢违背国君?”襄公奖励公冶冕服。公冶坚决推辞,襄公坚持要给才接受了。公冶把自己的封邑还给季武子,就再也不进季氏的家门。他说:“他要欺骗国君,何必派我去?”到病危时,公冶召集身边人,说道:“我死后,一定不要用冕服入殓,因为这不是靠德行得来的奖赏。同时不要让季氏来安葬我。”
(节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有删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①。
少小虽非投笔吏②,论功还欲请长缨③。
【注】①蓟城:唐朝的边疆重镇。②投笔吏:指汉人班超,曾投笔从戎,终以功封侯。③请长缨:指汉代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15.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先写诗人登临燕台,却着一“惊”字,下句点明诗人是因为国家处于战乱之中而惊惧忧思。
B. 诗人看见积雪闪着寒光,曙色中旌旗飘扬,这肃穆的景象暗写出军营气势的庄严、军容的严整。
C. 颈联前句写前方烽火连天,表现出征战的激烈;后句写蓟城背山靠海,可见此地防守非常牢固。
D. 全诗紧扣诗题中的“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与之类似的还有《观沧海》的“观”字。
16. 《批点唐诗正声》评价此诗:“全诗充满壮健之气。”请从写景和抒情两个方面分析本诗的“壮健之气”
【答案】15. A 16. ①写景的角度。首联中“笳鼓喧喧”写出了军营的威风,颔联中写到闪着寒光的万里积雪、四方曙色中高高飘扬的旌旗,颔联中写到连天的烽火、气势宏伟的蓟城,所选意象雄奇阔大,景象雄壮奇丽。
②抒情的角度。前三联通过写雄壮奇丽的景象,抒发了内心的“惊”,即震惊、震撼,壮怀激荡;尾联借用典故,抒发了想要像终军一样主动请缨、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A.“惊惧忧思”错误。首联中的“惊”并非“惊惧”,而是震惊、震撼。诗人为边塞豪壮的景象而“惊”:汉营中笳鼓喧喧,震天动地;边塞万里的积雪、飘扬的旌旗等景色雄奇伟丽;虽然烽火连天,但是蓟门稳如磐石,异常雄壮。这一切,让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让他心潮翻涌。另外,“国家处于战乱之中”的说法也不妥。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四字倒装,固然是诗律中平仄声排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一个“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客心因何而惊呢?首先是因为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叠。表现军营中号令之严肃。
冬季本已甚寒,何况又下雪,何况又是多少天来的积雪,何况又不止一处两处的雪,而是连绵千万里的雪;这些雪下得如此之广,又积得如此之厚,不说它是怎样的冷了,就是雪上反映出的寒光,也足以令人两眼生花,这是往远处望。至于向高处望,则见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了。颔联中写到连天的烽火、气势宏伟的蓟城,所选意象雄奇阔大,景象雄壮奇丽。
诗人虽则早年并不如东汉时定远侯班超初为佣书吏(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定西域三十六国,可是见此三边壮气,却也雄心勃勃,要学西汉时济南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番王来朝,立一下奇功了。末联连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是“投笔从戎”:东汉班超原在官府抄公文,一日,感叹说,大丈夫应该“立功异域”,后来果然在处理边事上立了大功。第二个是“终军请缨”:终军向皇帝请求出使南越说服归附,为表现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他请皇帝赐给长带子,说是在捆南越王时要用它。祖咏用了这两个典故,意思很明白,更有豪气顿生之感。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最能揭示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离骚》中借早上采摘一种香木来表现自己勤勉修德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2)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样是描写塞外黄昏时的风景,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的《燕歌行》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凄凉与悲壮。
【答案】 ①.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②. 朝搴阰之木兰兮 ③. 其志洁 ④. 故其称物芳 ⑤. 大漠穷秋塞草腓 ⑥. 孤城落日斗兵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执、敲、鞭、笞、搴、阰、腓、孤。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报道,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近年来的人才招聘,总是 ① 。前不久举行的编制内岗位人才招聘,报考者依旧寥寥,而且就这几位报考者最终也都没来参加面试,让该研究所所长感到分外遗憾。作为我国考古文博事业的标志性机构,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人才招聘遇冷,折射出当前文保人才匮乏的现实困境。长期以来,我国文保事业就面临人才不足的状况。考古发掘需要长时间在户外工作,每天风吹日晒雨淋,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并且野外发掘往往一干就是好几个月,难以兼顾家庭,行业的平均薪酬也不高,其艰辛与孤寂令许多人 ② 。与此同时,考古文博又是一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职业。用丰富的知识积累与长期的专业训练对待遗址的考古与发掘,或文物的保护与修缮,是对文物和历史负责。几十年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一代代杰出的敦煌学者,离开繁华都市,扎根大漠戈壁,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敦煌珍贵文物的保护、开发和研究当中,让这一方精美的艺术遗存得以被更多人欣赏。这种情怀,在今天仍然是吸引后继者接棒奔跑的精神磁石。当文保工作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文博行业定会 ③ ,文博事业定会兴旺发达。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用“不论……还是……都”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无人问津 ②望而却步 ③人才济济
19. 不论是遗址的考古与发掘,还是文物的保护与修缮,都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与长期的专业训练,这既是对文物负责,也是对历史负责。
20. 构成:①“接棒奔跑”喻指后继者继承一代代杰出的敦煌学者的事业;②“磁石”喻指敦煌学者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敦煌珍贵文物的保护、开发和研究当中的精神(情怀);
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敦煌学者的精神对后继者的吸引力,对敦煌学者精神的赞美之情。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处,从下文“报考者依旧寥寥”“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人才招聘遇冷”等信息看,此处语境是指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近年来的人才招聘总是无人过问,受到冷落,所以应该用成语“无人问津”。意思是:没有人来打听渡口。比喻无人过问或尝试,受到冷落。
第②处,从上文“平均酬薪不高”“艰辛与孤寂”等信息看,此处应是让人不敢上前而往后退缩的意思,所以应该用成语“望而却步”。意思是:看到了可怕的或力不能及的事而往后退缩。
第③处,从上文谈吸引人才来看,此处语境是指文博行业定会有很多有才能的人,所以应该用成语“人才济济”。意思是: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首先确定“不论……还是……都”的内容,原句“用丰富的知识积累与长期的专业训练对待遗址的考古与发掘,或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应改为“不论是遗址的考古与发掘,还是文物的保护与修缮,都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与长期的专业训练”;原句“是对文物和历史负责”应改为“这既是对文物负责,也是对历史负责”。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包含两个暗喻,分析其构成时,要结合上文分别指出其本体,分析表达效果时可以综合起来。
构成:结合上句“几十年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一代代杰出的敦煌学者,离开繁华都市,扎根大漠戈壁,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敦煌珍贵文物的保护、开发和研究当中”可知,句子“这种情怀,在今天仍然是吸引后继者接棒奔跑的精神磁石”中的“接棒奔跑”喻指后继者继承一代代杰出的敦煌学者的事业;“磁石”喻指敦煌学者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敦煌珍贵文物的保护、开发和研究当中的精神(情怀)。
表达效果:结合“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敦煌珍贵文物的保护、开发和研究当中,让这一方精美的艺术遗存得以被更多人欣赏”可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敦煌学者的精神对后继者的吸引力,对敦煌学者精神的赞美之情。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山水”是人格化的图像,其重点是借用自然的形态, ① 。中国绘画的精髓不在于形似而在于传神, ② :一是画家描绘出所画对象的精神,二是画家通过描绘对象表现出自己的精神,三是画家通过描绘的对象及运用的笔墨表达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所以,在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标准中, ③ ,重要的是通过造型元素的组合来表达画家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理想。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写道,“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就是赞扬画家曹霸的绘画充分表现了其内在的精神气质。
21. 下列句子中的“丹青”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丹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唐代陈子昂《江上暂别萧四刘三旋欣接遇》:山水丹青杂,烟云紫翠浮。
B. 《晋书·文苑传·顾恺之》:尤善丹青,图写特妙。
C. 宋代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D. 《史记·李斯列传》: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 B 22. ①表达自己的理想和精神境界 ②这里的传神可以有三个层次 ③形似并不重要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原文“丹青”指“绘画”。
A.指绚丽的色彩;
B.指绘画;
C.指史籍;
D.指丹砂和青雘,可做颜料。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前句说绘画“借用自然的形态”,后句应说绘画的目的,结合“人格化的图像”“表现出自己的精神”“表达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可知,目的是表达画家个人的精神和理想,据此应填:表达自己的理想和精神境界。
②处,冒号提示这句话有总结作用,下文“一是”“二是”“三是”从三个方面具体解说“传神”的不同层次,此处应填:这里的传神可以有三个层次。
③处,语境强调中国画的审美,下文“重要的是通过造型元素的组合来表达画家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理想”强调“神似”的重要性,此处应评价“形似”,据此应填:形似并不重要。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属于每个人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余华
每个人都想要更好的生活,很少人想成为更好的人。——阿兰·德波顿
所有智慧和理解力的根源包含在这句话中:人,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要求:以上名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扫码关注我们
公众号对话框回复
高中语文试卷
获取更多语文资料
最近更新游戏资讯
- 秋瓷炫老公什么星座(秋瓷炫血型星座)
- 法国电影中的女性符号和觉醒
- 惊人的秘密:颜色政治背后的渗透与分化
- 让BB接受家庭伦理教育洗礼
- 语言礼仪十篇
- 美军欲打造AI战机部队 面临严重伦理问题
-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理论
- 豆瓣9.0分以上|50本好书推荐
- 达尔文的故事赏析八篇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四十)
- 东野圭吾本格推理极致之作《回廊亭杀人事件》开票5折抢
- 辩论赛包含哪些技巧?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徽州醉春丨水墨画里的徽州-婺源篁岭-江岭- 新安江- 西递- 呈坎丨六天五夜
- 心理治疗总论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 苏德超教授的新论文:道德绑架为何难以避免
- 企业社会责任综述十篇
- 政务礼仪的作用(五篇)
- 韩素希出道最大尺度 泄朴海俊指导秘诀 咬牙拍完《夫妇》只有2感想
- 《封神三部曲》:为什么要重述这个神话?
- 输血和喝血真的能帮助女性和老人保持年轻吗?
- 集齐九部《星球大战》,教你如何把家庭伦理拍成太空歌剧
- 这十部顶级英美剧,是当之无愧的业界巅峰,每一部都值得通宵去看
- 邪王宠妻之金牌医妃
- 【博览】《科奖在线》:“破四唯、立新标”典型案例官宣,项目/人才/成果未来可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