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颜色,也有讲究。看了就知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8-14
手机版

  古代的颜色,也有讲究。看了就知道。【引】

  中华名族有着很长的文明史,其中也包括了服饰文化的发展史,经历了从粗陋到成熟的过程。服饰始终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古代文明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人们对于服饰的认识首先是来自于其色彩,色彩是服饰构成的三大要素之一,从色彩的构成上进行一定的研究是对于中国服饰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华夏服饰文明中审美意识的体现。

  中国古代服饰色彩的基本特征

  色彩是美感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在中华民族的神话时期就已经开始对于人们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原始时期开始到秦汉时期古代服饰的色彩经历了从单一的红色独尊到黑白两色并行再经历青红白黑黄五色并行的漫长的色彩变化历程。

  (一)红色独尊

      经考古发现,早在两万多年前,先祖山顶洞人就开始对红色有了崇尚之情。考古发现的装饰品上都是用赤铁矿染红的,而且在尸体的周围都遍洒红粉。这段时期被称为以红色为神圣之色的一种图腾现象。而后,又相继在西安半坡、永昌鸳鸯池、洛阳王湾、胶县三里河等的墓地中发现尸体上具有红色的颜料等物质,某些尸体上还有残留的大片绛红色料。从这些遗留的信息上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最早的服饰色彩是崇尚红色。

  (二)崇尚黑白

      古代人民对于服饰的色彩认识有着一定的改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变化。史料记载,夏代崇尚黑色,在各文献中均有一定的记载。例如,墨子和他的弟子就是遵循夏道,所以其服饰色彩都是黑色,由此可见其对于黑色的崇尚。从商代开始,中国的古代服饰就开始实行上下两件的样式了,而且在颜色上也开始尊崇白色,提花织品绫纹绮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出现在世界上的。从此,丧服也改用白色来表示对于死者的尊敬和缅怀。《吕氏春秋》中更是明确指出,商汤时期“其色尚白,其事则金”。

  (三)青赤黑白并行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服饰的色彩上也有着更加复杂的分化,色彩也逐渐的呈现出多样化。旧的历史王朝中是黑白两色为尊,从周代开始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即四色并行。周代人们重视对于时空交错褒贬分明的四方崇拜的神话内涵,用四种色彩去代表四方和四季,形成时间和空间上的交融。青色:东方,春,晨。红色:南方,夏,午。白色:西方,秋,昏。黑色:北方,冬,夜。其中青色是代表能够有战胜的生机的春天,受到人们的欢迎。红色是代表吉祥之意,也受到推崇。士兵们的服饰都是以赤青为主,天之之衣采用的是赤色。殷商使其推崇的白色到这个时期就变为丧服使用色,黑色到此使其更是沦为奴隶的服色。

  晋武帝司马炎

  (四)黄色为尊

      春秋时期,由于礼崩乐溃,服饰的崇尚也发生了挑衅性的变化,充满明显而刺激的意味。周王朝的灭亡也带动着其时代确立的四色模式的变化,五方五行的思维模式将其取代,在战国时代逐渐成熟起来。五方是指东西南北中,五季代表的是春、夏、季夏、秋、冬。在五季的时间中需要穿戴物种色彩的衣服,即青、朱、黄、白、黑。其中黄色被视为中央尊色,黄色为尊的色彩文化逐渐形成,代表的是帝王和富贵的象征。所以自隋唐以来,帝王的服饰都是以黄色为主,黄色也成为了帝王之家的专用色彩。

  古代的服色审美定位

  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服饰色彩的选择上不仅是按照审美因素,而且十分重视色彩的内涵和象征意识,所谓:“服色娱目,衣饰见德。”服饰的演变一方面是由于色彩组成此类的外在因素,内因则是审美观与道德和登记等观念的制约和影响造成的。审美意识的构架如下:

  (一)色彩寓意化

  《尚书·益稷》说:“帝舜以五彩施于五色作服。”服色发展比较早,在受到五行思想的影响后服色的则有了更多的象征意味。五行中土是代表黄色,居中属于重要的位置,与其他的四种元素相合。黄色在皇权至上的社会中代表的是统治者,普通人民是不允许使用的。官员的服装使用其他色彩,在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服饰色彩上的安排,祭司的时候更是要加强注意。《后汉书·舆服志》有:“服衣,深衣制,有袍,随便五时色。”白色在那个时候代表的是没有功名人士,在柳永的《鹤冲天》一词中就曾经嘲笑自己为“白衣卿相”,同时白色也是也不吉利之事联系在一起,比如丧事。红色代表的是喜庆之事,所以民间有红白之事的说法,代表的是婚丧两事。这样将服饰色彩赋予了各种寓意是人们对于环境的感知,反映其内心的结果。

  (二)色彩伦理化

  服色的伦理观念在先秦哲人树立德风的时候开始盛行,重视等级的庄严。孔子在《论语·阳货》中宣称:“恶紫之夺朱也。”紫色是间色,朱是主色,他想要人别尊卑,尊崇等级制度。“绿兮衣兮,绿衣黄里。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出自于《诗·邶风·绿衣》,在儒家思想的解说下认为这是一种不齿的着衣方式,黄色应该显于外,绿色这种间色应该是做夹里的,表示的是一种上下颠倒的穿衣模式,象征妾侍上位,夫人心伤。在色彩的搭配上来说紫色作为点缀本是没有问题,绿黄的搭配也会显得明丽,与道德本质没有联系。

  (三)色彩的装饰化

  服色的在受到了社会等级的约束之下,人们对于其选择就有了一定的制约。但是服饰的色彩搭配上还是需要有赏心悦目的目的,尤其是妇女的服色装饰上。如《陌上桑》上就对于罗浮的服饰颜色进行了描述,上衣是紫色,裙子是缃绮,缃是淡黄色。紫色和淡黄色是互补且减少了色彩互补的冲击,有很好的视觉美感。还有《红楼梦》中对于凤姐的装束的描述,“身上穿着镂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褙袄,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身艳丽的打扮上加上图案的点缀就有了更好的装饰感,增加了服饰的华美。

  汉 彩绘木桶

  (四)色彩的流行化

       中国古代的服饰色彩也会随着人们的心理变化而形成一时兴起的状况,这就是一种流行的张扬,就如近代社会中的潮流是一个概念,并且越来越多见。在唐代的时候就曾经有石榴裙的流行,风靡一时。有歌唱到“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还有安乐公主的百鸟群上刺绣流行广泛,是官家女子竞相效仿的对象,其图案的每个细节都受到充分的模仿,这显示了时尚的强大力量在当时的影响。在乾隆时期,也曾今出现天蓝色流行的时期,后来乾隆喜爱玫瑰紫,后来又流行深绛色。在当时的服饰潮流中变化节奏不是很快,但是还是有着一股力量。

上一篇:校园纯爱、都市虐恋,2017年所有的现代爆款剧全在这了!
下一篇:原创“兽父”毁两个女儿连儿媳也遭殃,禽兽不配当爹!98年山东弑父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