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大专辩论赛范文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8-14
手机版

  华语大专辩论赛篇1

  有关语言的美丽童话

  什么是语言?让我们首先参考《辞海》对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把语言定义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工具,这是无可厚非的。同样道理,语言也是辩论、甚至赢得辩论比赛的工具。可是,一旦语言被定义成人类的文明或文化水平的标志,就会产生这样一个结论,即语言是中性的、客观的、自然的、不含任何偏向性的。无独有偶的是,《现代汉语词典》注明语言"一视同仁地为各个阶级服务"。

  按照以上定义,语言对人类具有两种不可或缺的作用:1)语言作为思想载体的工具性作用;2)语言作为文明标志的中立性客观标志性作用。从这两个作用可以推论出两个引伸意义,即: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语言,以及谁的语言说得更好谁就更文明更高级更伟大。在历届国际汉语大专辩论赛上,汉语做为攻城拔寨、克敌致胜的刀枪,其工具作用自然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汉语作为思想水平和文化文明水平的标志也得到无微不至的彰显。

  随着国际汉语大专辩论赛历史的延伸,语言的引伸意义,即作为思想文化水平的标志,远远超越其工具性作用。而且,语言本身越来越异化成艺术,而不是思想表达、沟通和交锋的工具。资深辩论教练和评委张霭珠女士曾撰文指出,汉语已"达到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汉语不仅有丰富的词汇、灵活多变的语法结构;历代积累的典故成语、诗词、警句、谚语、箴言之丰富堪称世界之最,使汉语在世界各种语言之中出类拔萃、魅力无穷"。语言的艺术化,表现在汉语大专辩论赛上的结果是,辩论不再是思想观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交锋,而是语言艺术的展览。据张霭珠女士称,"华语既是辩论的工具,对华语掌握运用的水平又是评判的标准……"。汉语大专辩论赛展示的可能就是上面罗列的种种语言美妙之处吧。

  对语言有什么样的定义,对辩论就会设制什么样的标准,最终必然会造就什么样的辩论风格和辩手。由于我们把语言理解成思想、艺术和美的结晶,导致辩论成为语言秀,导致辩手成为语言的表演者或者--说得难听点--成为语言的卖弄者。我们反省一下历史,就会发现历届汉语大专辩论赛确实是一出不断自我重复的语言秀。虽然每位辩手的发言时间通常只有3分钟,但他们通常都会表现出如下的几种语言秀色。

  首先,历届辩手大都喜欢使用散文诗歌型语言表达方式,陈词中既少不了比喻、成语和排比式修辞,也不缺易于煽情的诗词或哲理,但缺乏朴实的语言和朴实的道理,没有自己的鲜明的观点,根本就不象是青年人在讲话。正如李霞所说的,"辩论稿的语言有越来越华丽的倾向,(因为大家以为)华丽的语言气势如虹、富有感染力"。1995和1999汉语大专辩论赛的总导演潘跃(1998)也曾抱怨,如今的辩论过分依靠积累堆砌华丽的名词和煽情性的形容词。

  其次,辩论稿里古文和旧体诗词,特别是带有某些肤浅哲理的警句或语录泛滥成灾。据刘春观察,"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历届辩手百用不厌的诗句。除此之外,屡被引用的诗词多的是,包括一、两百年前西方古典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词、中国古代诗词和现代主义朦胧诗。1999年西安交大队的四位辩手就在决赛中反反覆覆地朗诵毛泽东诗词。1997年加拿大队的四辩在初赛的结辩时曾引用一段古文,连在座的主办人员都听得"一头雾水,幸亏他背诵完之后解释一句:''''''''也就是我们都知道的拔苗助长'''''''',(主办人员)才明白其意"。

  再其次,很多辩手尤其热衷于引用伟人圣贤的语录为自己撑腰壮胆,最经常被抬出来示众的包括中国的孔子、孟子、鲁迅、金庸和西方的布拉图、培根等人。1995大赛的台湾辅仁大学代表队一辩在半决赛陈词时,3分钟之内先后引用了孔子四段话,王阳明、亚里士多德、马克斯韦伯和邓小平各一段话。除此之外,他还提到马克思伦理学,并引述了一段当代中国流行的一段顺口溜。别人的话林林总总加在一起,远远比他自己的话要多。更有甚者,有时候,一方刚朗诵出某位古今中外圣贤的一句话说明己方的观点,另一方马上背出同一位圣贤的另一句话进行针锋相对的反驳。其实,早几年老边(1995)等人就批评了言必孔子老子的辩风,可时至今日,辩论一如既往仍然是名副其实的比赛背诵语录哲理和诗词警句。

  另一种语言秀是李霞所抨击的"妙语翻版"现象。即对某些家喻户晓的语录哲理诗词警句格言稍加处理,加减或替换一两个词以后再洋洋自得地抛出来博取掌声。比如:把屡屡被人引用的"梅花香自苦寒来"稍加改动变成"梅花香自温饱来"。这种耍小聪明的伎俩,可能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也可能是为了避免过多旁征博引暴露出自己缺乏思考力、想象力不足、应变能力差,反正许多辩手乐此不疲,蔚然成风,使"妙语翻版"成为汉语大专辩论赛的唯一御用出彩手段。我注意到,俞吾金(1993)在总结如何用幽默感人的语言取代贫乏枯燥的陈述时,举的三个例子都属于"妙语翻版"的范畴,其中包括对裴多菲和柳宗元的诗的翻版。

  华语大专辩论赛篇2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辨风气养成

  曾经,在大学的课堂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这么一幕:“一下课,学生们意犹未尽,立马围拢到讲台周围就相关问题追问老师”,但是在如今的大学里,尤其在独立学院中,这种情形难以见到。究其根源,是因为当代大学生缺乏思辨精神,更多的时候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试想一下,如果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学习、生活及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中营造出一种“敢于与同学辩论,敢于同老师交流”的氛围,对于学生的素质提高,对于大学校风、学风将起到何其大的促进作用。

  一、思辨的概念及起源

  思辨源自古代哲学,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苏格拉底和中国古代教育家老子、孔子等就先后以唯物主义的辩证思想开启了希腊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大门,也引领着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思辨在哲学上是指运用逻辑推导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衍生到现代生活中是指人们对某一问题的思考辨析,即相关的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和对该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思辨也可以理解为 “兼容并包”的态度,而思辨风气就是要求人们以“兼容并包”的态度和观念展开沟通和对话。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指出:“吾日三省吾身”,不仅强调反思对处事、交友、学习的重要性,而且把反思看作是人的优秀品质之一,《墨子?小取》也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指出了思辨的重要性;而《礼记?中庸》中的名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更是深刻诠释了“思辨”一词的含义。

  二、独立学院辩论活动现状

  日前,笔者对江西省内的十余所独立学院及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武汉大学东湖分校等省外独立学院的辩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分别从辩论队成立情况、辩论活动及相关社团组织情况、学院政策及经费支持情况、参加辩论赛事情况等方面进行了了解分析,认为当前独立学院辩论活动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1、建院晚,基础薄,对辩论关注不够。独立学院普遍成立于2001年以后,历史积淀相对薄弱,主要依附母体和其管理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建院时间短,学生特点与母体有异,所以过去十年,多数独立学院还处在教学管理规范化的过程,对辩论活动的关注不够,理解不深,辩论活动单一存在,没有与日常管理、教学有机结合;

  2、管理松、队伍散,辩论梯队不健全。从调研中,我们不难发现,各独立学院辩论队成立时间普遍较晚,有近八成成立于2008年以后,辩论队因比赛集中,无比赛分散,缺乏日常系统训练和规范的组织架构,缺少专业教练,长期以“精英教育”为特色,很少同学能参加到大赛当中,很难调动更多同学的参与积极性。

  3、投入少,资金乏,辩论活动形式单一。要想让辩论活动深入学生心中,形成思辨风气,就必须将“辩论赛”的精英化模式向大众化模式转移,从调研中,我们发现,各独立院校对辩论活动的重视程度有限,由于校园文化活动多彩多样,因此只是单纯的把辩论赛看成一种校园文化活动,而未深入探求其价值,对其经费倾斜也很有限,有超半数的被调查独立学院辩论活动经费在千元以下,有的甚至无经费,有三成左右独立学院辩论活动经费在2000―3000元之间,而只有不足两成的独立学院辩论活动经费在万元以上。而且,多数学院一年只开展一次学院辩论赛,有的独立学院连参加省级本科院校辩论赛资格都没有。

  三、以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为例简析独立学院营造思辨风气的途径

  1、辩论融入教育,营造优良学风。针对独立学院学生个性突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特点,该院把辩论融入课堂教学和主题班会中,通过辩论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辩论让同学们在竞赛的环境下刺激和加速学习。相对日常“填鸭式”教学,学生在此环境中为争取占上风,自然会对辩题的思考、资料的分析和演辩的组织方面力求做得比对手更为出色,无疑有效加深了学生的思考力和学习自主性。通过将辩论引入专业教学和主题班会,使得应试教育真正给素质教育让路,有利于培养有创新、思辨能力的大学生,对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批判思维和有目的的阅读理解能力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社会问题与现象的能力。

  2、搭建辩论平台,丰富思政教育形式。为了让同学们长期浸淫在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该院把辩论融入到思政课的教学中。结合《形势与政策》中的时政热点,教师在每次课堂教学中会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同学对这些热点问题展开辩论,在各个班级中选出表现比较优秀的32人次(不含三年级以上)就当学期的四个专题话题展开辩论表演赛,作为《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实践辅助内容。为引导学生关注两会,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热点,在每年三月份,学院都会举办 “辩论文化节” ,把学院辩论赛与两会生活学习辩论会等辩论活动有机结合。从学生班级到专业系,再到各学生组织,都洋溢着思辨的气息和氛围。班级同学们针对诸如“火车票该不该实名制,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解救流浪乞讨儿童过程中,是国家政策重要还是社会公益重要”等辩题展开激辩,将辩论融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既给普通学生提供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平台,又增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3、加大对外交流,拓宽辩论视野。一支辩论队伍的组建很容易,但如何发展却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尝试的课题。为此,该院以对外参赛、交流、学习等方式加大对外交流的力度,以此拓宽辩论视界和思路,树立良好的辩论形象和优秀的辩论品牌。通过平日里在华语辩论网等媒体平台上与各专家学者、辩论爱好者的交流,加之邀请世界华语辩论高手讲学,该院辩论队水平不断提升,2007年和2009年先后受邀参加了 “第二届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和“第三届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2009年承办了“首届中国独立学院辩论邀请赛”,2010年承办了“江西省本科院校辩论赛”。通过参与省内外、国内外的辩论比赛交流活动,大大拓宽了辩论视野,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优秀的品牌,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4、全员参与辩论,创大众化文化活动。辩论讲台上两队的交锋、八个人的表演,可能产生不少学生明星和学生粉丝,但是却很难形成一种思辨的氛围。为了使辩论成为一项全员参与的大众化的文化活动,该院通过举办或参与课堂辩论、学院辩论赛、校辩论赛到江西省本科院校辩论赛、中国独立学院辩论赛再到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多层次辩论活动,更好的丰富了辩论活动形式,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到辩论中,营造一种人人爱辩论、人人参与辩论的全员辩论校园文化氛围。此外,该院以辩论与演讲社为基础,形成了辩论队的智囊团、后备梯队,既有效提高了大赛备战的质量,又为辩论队的发展提供的选拔梯队的保证。这样一群喜欢辩论的人在一起,更加营造出了该院“辩论普及化”的氛围,为其辩论队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基础,也让校园活动从精英参与走向了大众参与,真正践行了胡锦涛总书记“两个全体青年”的工作要求,增强了团组织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纵观当前独立学院发展状况,我认为,独立学院的存在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了我国教育的需要,但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针对学生实际特点,创新学生素质教育新模式,以“思辨风气”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更好的端正思想,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把辩论与青年团员思想引领相结合,与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思辨精神作为青年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包的态度为四海学子提供了一个宽松而自由的学习生活环境,让思想碰撞出的光芒在校园里尽情绽放。

  参考文献:

  [1]文秋芳,王建卿. 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 外语界, 2009,(01) .

  华语大专辩论赛篇3

  最近,华少出了新书,首次曝光他从一个内向男孩成长为一名电台DJ,从一个电视台打杂的临时工成为著名主持人的成长经历。

  突破自我是最难的

  2013年5月28日,我坐在《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宣传片录制现场的后台化妆间。看着镜子里的我,恍惚觉得第一季的录制还是昨天的事情。一年的时间就这样掠过

  英文中有一句谚语,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用在电视圈,却只对了一半。《中国好声音》虽然第一季大获全胜,但第二季的压力比第一季大得多。我从镜子中看到现场的计时器,大脑一片空白,眼前也变得有些模糊,只有那闪烁的数字告诉我,离《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开播,已经没有多久了。

  华少,你准备好了吗?

  2013年,《中国好声音》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不少卫视都推出了类似的节目,“选秀战”不断升级,这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个参与第二季制作的人都不敢稍有懈怠。

  但在我看来,《中国好声音》唯一的对手是自己,是《中国好声音》第一季。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要想超越第一季,的确很难,因为第一季实在太好。我和第二季的制作人员闲聊,他们甚至“抱怨”说:“真后悔去年做得那么好,早知道这样。把效果降个30%,我们今年就好过多了!”所以,又有人说:太成功了往往就没有了未来。这样的情况。你一定也非常熟悉吧?

  当然,话可以这么说,但事一定不能这么做。文化产品的一个可怕之处是无法在销售前做出准确的市场评估,降低30%的效果,也许《中国好声音》就会沦为一档平庸的选秀节目,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的烦恼”了。

  说到第二季的制作,我们必须把第一季的成就完全抛诸脑后。所有《中国好声音》的同事都有这样的信念:不留恋过去,只超越自己。于我也一样,第一季我“野蛮生长”得很欢快,这一季要怎么办?

  在第二季的《中国好声音》里,还有很多亟须突破之处。有些甚至是瓶颈。其一,在全国各地。有更多的学员希望自己被发掘出来,我们如何给他们创造机会。其二,这一季还是会有很多广告,用什么方式去处理,到现在都是一个让我头疼的问题。快是不能再快了。我的舌头天天锻炼也就那么三两肉。慢?不能慢,慢了肯定被人骂:做作!此刻的我,正在抓耳挠腮,满脸愁云,从没想过口中之肉会成为我最大的负担。其三,我在思考。如何运用去年的经验并积极创新,在第二阶段的对战赛和最后总决赛的部分,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在自己和导师之间寻找平衡,制造合理气氛,为节目服务。如何让大家认为,华少除了嘴快,还是一个有些风格的主持人?

  在第一季结束之后,我们举办了一个庆功宴,我和几位导师都参加了。大家都特别自豪,觉得节目和选手都很出色。席间,刘欢老师和我举杯,有那么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开始,我们听说是你主持的时候,有点儿担心”。

  担心的原因是,他们不希望在这样的节目里,主持人影响导师,或者通过影响观众的方法去影响导师。主持人在现场一起哄。带动观众给某个选手一呐喊,导师的意见就很有可能被大众的意见绑架,这样很可能给导师造成压力。削弱导师的专业判断力。所以,他们很庆幸我没有变成那样的主持人。

  虽然在第一季中的表现还过得去,但我一想到第二季。心里就总是战战兢兢,甚至有一种等待审判的感觉,可这些是《中国好声音》和我本人都绕不开的“必修课”。

  让我开口说话的女神

  成为主持人,可能最吃惊的要数我的家人。小时候的我,性格与如今大相径庭,不仅极其内向,见了陌生人还会害怕,几乎到了能不说话就不开口的地步。

  上了小学后,我的“社交恐惧症”略有好转,跟老师、同学多少有了些交流,但我对说话这件事产生特别的兴趣,是从第一届国际大专辩论赛开始的。

  那届辩论赛中,我认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偶像——姜丰。她是那一届复旦大学队的女辩手,也是辩论队的一辩。

  辩论赛在全球华语地区掀起了收视高潮,就像我们现在追着看《中国好声音》一样。当年的姜丰,亦如而今的李宇春,一战成名。她和队友们过五关斩六将,为中国拿下了首届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冠军。

  从那时起,姜丰便成为我的偶像。她唇枪舌剑、针锋相对所折射出的魅力与智慧,每一场都令我折服:她和队友与对手之间你来我往的缜密逻辑,更是对我触动颇深。

  不用说,我坐在电视前直直地盯着画面的一幕,肯定被父亲看在了眼里。他对我的这种爱好很是鼓励,还在辩论赛结束后给我买了本《狮城舌战》。

  1995年,第二届国际大专辩论赛来到了中国,那时我正上小学五、六年级。我自然是一场不落,守在电视前看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

  就这样,小学的时光悄然而逝,在说话方面,我虽然跟老师、同学有了些交流。但依然对说话比较恐惧。我依旧沉默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

  然而,小学毕业假期的那一次远行,让我敞开心扉“开口说话”,成为生命中一次里程碑式的转折。

  珠海是我母亲常年工作的地方,珠海之行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飞机。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忐忑新奇是必然的,可是母亲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我忽然成了放养的孩子。

  没有母亲的时刻照顾,我性格又内向,只好整天一个人待在屋里,百无聊赖。刚开始的时候,为了解闷,我就自己跟自己说话,后来跟着电视节目学说广东话。再后来,只要有叔叔阿姨来家里做客,我就主动凑上去跟他们聊天。不仅如此,渐渐地我还发现,只要我叫声“叔叔”“阿姨”之类的“哄哄”他们,他们就会带我去吃好吃的,去买好玩的。我恍然大悟,原来会说话能有这么多好处。

  回到杭州,初秋九月,开学升了初中,由于这次远行和大专辩论赛的影响,我一改小学时的内秀,变得活跃了很多。尤其是对于辩论赛的热情,相较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至于在初中第一个学年,我就迫不及待地组织了一场小型辩论赛。

  当时辩论的主题已经记不太清了。但我仍记得自己最后引用的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的这句诗,我是从《狮城舌战》里看到的,那时候似懂非懂,并不能全解其意,但经常被我挂在嘴边,成了口头禅。

  华语大专辩论赛篇4

  2006年,邱晨辞了记者工作去香港中文大学念硕士,在任香港中文大学国语辩论队教练七年间,带队获得五次本港地区冠军和数次国际冠军。或许是忙于辩论,她才在前不久领了香港身份证,港漂9年算是有了实质性的身份认同,人家就一句话:“哎呀办证太麻烦了,我好懒。”

  邱晨就是率真,率真得让人夸她几句都难。拍照时,邱晨穿着黑色T恤,上写“活泼老僵尸”――这是她和几个辩论朋友现在参加辩论比赛的队名。刚想赞她对队伍爱得赤诚,她却说了句:“早上出门发现衣服全洗了,只有这件了。”

  “我们这群早就该进棺材的人,理论上应该是被人家辩论队挂在墙上的,现在还出来打辩论赛,那就是老僵尸。我们很活泼啊,所以叫活泼老僵尸。”队名是马薇薇起的,姜还是老的辣,一群人兴致勃勃杀到马来西亚,连着拿了3次冠军。

  一次,队友激战正酣,邱晨却在座位上单手托腮,跷着脚坐得瘫软,像个花痴小观众。比赛当然不会输,只是赛后队友会责怪她:“你怎么就花痴一个,不晓得为队友着急!”傲娇中带有几份自信,她回答:“用得着着急吗?我们赢定了,只是精彩程度的差别而已,欣赏下队友的表现就好了!”

  其实,邱晨是很认真的。2007年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身为教练的邱晨带着港中大的队员打进四强,但无缘决赛。宣布结果的那一刻,邱晨“哇”地哭了,哭得很伤心。

  2003年作为中山大学辩论队的一员,邱晨牢记教练的话:忘掉所有之前打过的“破比赛”积累下的所谓经验,从零开始。她从教练的手中接过书单,在政治、哲学、自然等扎堆的概论书里选了本自以为简单的《历史学概论》,没想到刚翻开就被那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折磨得头疼,但她还得坚持把它记下来。接着就是紧锣密鼓的模拟赛,队伍准备了一两百道辩题,编号抽签对打,每次准备20到30分钟,每天打3场,早上8点练到晚上10点。对于“身体和脑力遭受双重摧残”的训练,好多队友吃不消,邱晨却说:“我们只有不被自己打倒,在辩场中才能站得住脚,才不至于被对手击败。”

  一路辛苦,邱晨注定成为被导师争抢的对象。在2015年5月2日第五集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中,她机智幽默的演讲,得到了导师李咏和林志颖的青睐,最后被林志颖“抢入”战队。

  就在人们一路看好她,认为在玩辩手的辩场中一路“玩”下去时,邱晨却很意外地宣布:把精力投入新成立不久的蜂巢公司。其实,她人生第一个兴趣就是画画。

  初中想考美院附中,学校说:“你可以高中考美院啊。”到了高二下学期,老师找她谈心,“学画画以后也不好找工作啊,你那么有才,不觉浪费吗?”到了大三差点退学学设计,校方说:“大学念完,考研究生吧。”考研途中,大专辩论赛开始招队员,集训回来都快12月了,没考上,她第三次和美术失之交臂。直到和朋友合伙开了蜂巢从祖辈开始,我们家就喜欢种树了。

  老家有一片“长林”,狭长而拥挤,郁郁葱葱,五十来棵,间距不大刚好能容人。老辈人说,一棵树就是一个人,不正是“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祭祖的时候,我曾偷偷摸过舅舅的树,树干板结坚挺,略显粗糙,质感并不平实,甚至纹理略显凌乱,但树长的倒是十分茂盛,不蔓不枝。这种触感让我想起了2012年的冬天,欠款、外债纷至沓来,境遇惨淡,但舅舅毅然将工资发给工人,让他们能够回家过年。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了舅舅的树迎着凛冽的寒风,傲然挺立。

  隔着低浅的河流,“长林”对岸就是老屋。老屋周围都是田,大有被庄稼包围了的气势,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通向低平的房屋。橘黄色的砖墙顶着枯黄的茅草,屋前长着应景的蔬菜,屋侧的一个大大的水缸蓄满了水,上面漂着用葫芦做的水瓢,颜色有些黯淡。进入屋内,空气里湿漉漉的,有一股低低的霉味,唯一通光的就属那扇门了。屋内陈设也是极简单,灶台与床铺在同一个空间暴露了年代,一张小桌,几把板凳,大件似乎就是这些。这便是太婆晚年生活的写照。

  印象里的太婆却是极爱笑的,笑对生活,泛着晚年的余晖,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激起层层涟漪。她所带给我的并没有什么大道理,更多的是简单的践行。我已经忘记最后一次见她是什么时候了,通过大人们语气里透出的悲伤,对太婆笑的印象偶有萦怀……

  懂事了,我便喜欢看着老屋发呆,它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以身后的“长林”为背景,也不孤单了。屋外长满了杂草,很久没人来过的凄凉样子,门是紧锁的,门板已经泛白了,许是怕我们这些后辈打破这种宁静吧。如血的夕阳照在这片土地上,石板间的草越长越高,树也日渐挺直了。

  像这荒废了的老房子,是存不过几年的,估计有人盯着这块地很久了吧,屋子是被推倒的,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柏油路。但那“长林”还在,只觉深深扎眼,眼前的世界有点模糊了。太婆幽幽的话总能落在耳边:“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笔直的白杨捅破了寂静的夜,却给土地无穷的慰藉,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我的祖辈们,亦如这白杨树一样坚定地守护着这片沃野,而这千百次我想逃离的地方,却给了我深深的慰藉,说来讽刺,却真实存在。仓惶出逃,在暗夜里徘徊,却摆脱不了对这片故土的留恋……

  泥土的芳香,桔梗的味道,还有炊烟袅袅……北风呼啸而过,树叶飘累了,便抱紧了树根,安稳入眠。彼时的白杨,微微枯了,笔直地安身在这片土地上,在人们深情的眸光中,以野蛮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很多东西不再见了,我们却继续奔跑……地还在,像树一样坚实。

  祖辈们虔诚地种树,我默默地看树。才算贯彻了一直以来的梦想。

  有人担心,32岁的邱晨“转行”画画,能像玩辩手那样“玩转”人生吗?邱晨笑着说:我走上辩论之路,是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的。父亲为了“治疗”我不爱举手说话的毛病,买了本《狮城舌战》。如果这叫歪打正着的话,那“转行”画画就是“有心插柳”了。一个歪打正着的事我能做好,梦想的事情我更会用心去投入的。

  华语大专辩论赛篇5

  辩论的前世今生

  苏格拉底

  史上最出名的擅长辩论的人,恐怕就是苏格拉底了吧!这位古希腊三贤之一,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师公,一生都在致力于将真理愈辩愈明。他每天走在街上见到人就和人家辩论,搞得大家都闻苏格拉底色变,远远见到他便赶紧躲开。

  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

  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

  苏格拉底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我们从他的这些辩论的经历也可以看出,他奠定了西方哲学中大家对广泛流传的这些概念和人们行为的一个认知,告诉人们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人们崇尚的东西,人们所做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到底有何意义。这,也是辩论的意义吧!

  中国古代的辩论

  在中国,辩论的历史可谓久矣。战国时代,著名的纵横家们所做的,就类似于辩论,都是说服人的艺术。苏秦合纵,说服六国国君联合对抗秦国,配六国相印,说明了他口才的强大。张仪连横,以三寸不烂之舌将六国各个击破,将楚怀王玩得团团转,最后客死秦国。纵横家的手段,无非晓以利害,将事情层层剖解,将利弊展开,让国君选择有利的一面。

  战国时代诸国争雄,百家争鸣,各个领域皆有开创性的人物,他们的各种学说纷呈,提出了各自的解决办法,导致各流派之间的辩论。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的空前活跃,必然引起思想界的激烈冲突。如墨子、孟子、庄子、荀子等人,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才学和雄辩演讲能力,进可以得卿相,退可以著书立说,成为当时学术界、政治界最活跃的人物。其中孟子是当时著名的雄辩大师。他好辩又善辩,有很高的论辩技巧。能根据不同对象,掌握对方心理,善设机巧,层层紧逼,步步追问,表现出强有力的气势和严密的逻辑力量。孟子的论辩简练、明快而又有极强的说服力,可称得上是雄辩。孟子的雄辩一是得力于严密的逻辑力量,二是得力于磅礴的气势。还有赵国平原君门客公孙龙作为战国诸子百家中名家的代表人物,因其“白马非马”论,使得公孙龙以诡辩著称。

  狮城舌战

  上述是历史上关于辩论的记载。而离我们较近的真实可观的并造成较大影响的,无疑是1993年的狮城舌战。1993年,在之前三届亚洲大专辩论赛的基础上,新加坡广播局扩大了参赛范围,举办了首届国际大专中文辩论赛,代表中国大陆参赛的是复旦大学辩论队(一辩姜丰、二辩严嘉、三辩季翔、四辩蒋昌建)。复旦大学辩论队舌战狮城,力挫群雄。决赛辩题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复旦大学为反方,沉着应战,在立论中从事实与价值两个层面分别阐述辩题,即在事实层面肯定人性本恶的同时,在价值层面积极强调教化对转变人性的巨大作用。决赛中,复旦大学发挥出色,最终以五比零的绝对优势战胜了台湾大学。点评嘉宾杜维明给予了复旦大学辩论队极高的评价。而复旦四辩蒋昌建在结辩陈词最后的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注定用它寻找光明”也成为了华语辩坛不朽的经典。

  1993年的这场辩论赛,可谓是一场经典赛,社会反响极为热烈,许多人都为之振奋。赛后不久,央视就播出了国辩全部7场赛事的实况录像。随后,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狮城舌战: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纪实与评析》一书,被誉为“辩论圣经”。

  后来,央视的《12演播室》节目将几位辩手请到演播室,与观众见面,一夜之间他们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8年后,身为武汉大学辩论队主力的周玄毅,就是那场国辩最忠实的听众之一。在他看来,1993年的国辩真是开了眼界。“在公开平台上针锋相对的大学生展开辩论,成了一件开天辟地的新鲜事。大多数国人从来不知道,人居然还能这么说话。”中国大学生在国际舞台上洒脱的表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国人“讷言敏行”的传统印象,展现出了大国国民不凡的形象,那次辩论赛在当时,被看作是社会开放的缩影。

  至此,一股辩论热潮在全国掀起,辩论成了上世纪90年代高校的“流行文化”,班级之间、系科之间、社团之间纷纷举行辩论会,参与辩论或者去听辩论成为了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如今,“国辩”已远离大众的视线和媒体的焦点,主要是因为社会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同时,在应试教育的逼迫下,辩论与演讲也渐渐淡出中学校园。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好事,说明辩论回归到了常态。

  奇葩说

  华语大专辩论赛篇6

  2003年九月下旬的北京,两年一届的国际大专辩论会又拉开了序幕,1986年中央电视台第一次转播亚洲大专辩论赛让中国老百姓见识到一种“在电视上吵架”的活动,而在93年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上复旦大学的夺冠掀起一阵辩论热潮,距今已是整整十年。在今年这短短的十天内来自世界12个不同地区地的青年学子用华语展现了思考和表达的水平,赢得鲜花和掌声。作为本次东道主代表队的中山大学代表队,更是下了血本,集中庞大的顾问教练班子,提前一年就开始准备集训,学校方面对次一路绿灯,几乎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很有势在必得的架势。非独中山大学,前几届参赛的大陆高校大体如此,莫不把在中央电视台露脸辩论队当作自己的门面。

  但这些年从社会特别是网上舆论来看,辩论活动获得的美誉度远没有关注度高。很大程度上在国人眼中辩论始终被视为一种小儿科的抬杠,毫无意义的口舌之争,尤其某些自认为有些文化的人更常以对这样的活动不屑为荣。曾有南京大学的一位女辩手,回学校后因受到这样的压力而表示“以后再也不辩论了”,有不少热爱辩论的朋友也曾向我表达过类似的苦恼。

  这样的苦恼表面上是辩论赛的问题,实际却不能孤立的来看,它背后折射的是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甚至就是社会本身的问题。

  在我们的文化场中,几千年来不同的声音是可怕的,中国人从小生活中就有太多不容置疑的权威和预先设定且不容争议的结论。一个人的双脚被束缚的太久,即使松绑以后,也要很长时间才能找到走路的感觉。所有这一切折射到大学生辩论赛中,便是对真问题的回避,没有真问题便不会有真思考,辩论赛失去了思维碰撞的灵魂而退化为浮华的电视秀。

  早年的国际大专辩论会中对其他国家地区的代表队有一个公认的评价就是“比较老实”有问必答,当年大陆代表队有一句套话就是“对方同学问我们……,我倒想请问对方辩友……”,辩论场上看不到对于对方质疑的真诚回应,充斥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我却注定要用它去追求光明”之类,由教练事先设计,可以用在几乎任何场合的诗歌背诵表演和掉书袋,就这样倒也所向披靡。辩论场由一些擅长朗诵和背诵的人占据,他们负责把集众多队友教练之功的辩词在现场表演就可以了,辩论成为清谈和闲谈,这样的辩论赛,调动的是辩手的口腔肌肉而不是头脑,除了一开始能给公众带来一点新鲜感,看多了不厌倦才怪。从这样的辩论赛中走出了很多精美的男女花瓶,他们的去处都不错,不少人被陈列在各大电视台的银屏里,忠实的继续愉悦大众,这样也足以让很多人羡慕。

  一颗种子在不同的土壤里有时会开出不同的花朵结出不同的果实。辩论赛在美国则是另一番情景,如果看一看那里的大学生都在辩论些什么,简直要让我们瞠目结舌,以全国校际辩论(CEDA)为例,其中涉及都是以下类型的题目:

  1971-1972【美国是否应该全部撤出驻扎在西半球以外的军事基地的所有地面作战部队】

  1984-1985【美国进行总统大选的方式是否有害于民主】

  1987-1988【美国司法系统是否过分强调出版自由】

  1988-1989【总统大选中第三大政党的加入是否有利于政治进程】

  1992-1993【联合国人权宣言的履行是否比保护国家主权更加重要】

  这些都是典型的“肉食者谋之”的事情,轮的着平头百姓来操心么,何况还这么大精力组织几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他们懂什么呀?

  而美国辩论研究会(AFA)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人们通过公开演讲、讨论和辩论等活动,对公共事务自由交换看法和客观评价各种思想,是维持一个民主社会的基石。辩论活动为公民有效地参与到一个民主社会中去做准备。宪法规定言论自由,而议会、法庭和大多数私人组织都把辩论作为行动工具。因为辩论在各级决策机构中广泛应用,所以公民如果没有辩论知识,合理有效地使用言论自由权,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要求,公民权力便仅仅停留在纸上。

  在它的宗旨中有这样的内容:

  辩论活动应该为当代重大问题的深入细致的调研创造机会。

  辩论活动应该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促进逻辑推理的应用,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得到的证据。

  辩论活动应该训练学生清楚有力地选择、安排和组织资料的能力。

  辩论活动应该训练学生真诚和具有说服力地把这些资料呈献给观众。

  他们相信历史的教训,不运用或不充分运用的自由权利不久就会丧失。受过辩论训练,善于且勇于表达的公民才有希望真正有效地参与到一个民主社会中去。

  在这样的传统下,一些时间就是金钱的西方国家,从谈恋爱到上床恨不得只用五分钟,用在辩论上的时间却毫不吝惜。打官司要辩论、议会开会要辩论、连选总统这种正经大事都要辩论,在中国人看来简直是视同儿戏。

  还是以美国为例,一九五九年的总统选举日(十一月三日),一些从事演说教学的教授开始组建"总统竞选辩论委员会",号召总统候选人以1858年传统的林肯-道格拉斯辩论形式进行面对面的辩论。这一提议很快得到了美国公众的响应,不久出现了一批支持这一主张的社论、专栏和文章。电视网表示他们愿意合作。一九六零年九月二十六日,参议员约翰F•肯尼迪和副总统里查德M•尼克松进行了第一次总统竞选辩论。在竟选期间他们共进行了四次辩论,《纽约时报》称这几次辩论为选举中"真正决定性因素"。

  当公众期待着总统公开辩论,便没有哪一个候选人能够拒绝参加。在一九八零年的总统竞选期间,卡特总统自持身份拒绝与里根及第三党候选人约翰•安德森进行一场三方辩论。里根同意与安德森辩论,并因"风格高"而得分;相反,卡特因"没有风度"而失了分。在后来的竟选中,卡特不得不极不情愿地答应与里根进行一场辩论。大选之后,里根和卡特的支持者及许多独立的评论员都称那次辩论为选举中的"转折点"和导致里根以绝对多数获胜的重要因素。

  这一活动逐渐成为了一项传统,1988年共和党候选人副总统乔治•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迈克尔•杜卡基斯90分种的电视竞选辩论中,双方必须按规则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事先不知道的任何问题。CNN的节目主持人伯纳德•肖要求双方在两分钟限定时间内回答超过时间就要被打断的前两个问题是这样的:“州长,如果基蒂•杜卡基斯(杜卡基斯夫人)遭到了强奸和杀害,您是否赞成坚决判处杀人犯以死刑呢?”问布什的则是“现在我引用宪法第二十次修正案第三款:"如果在规定的总统任期开始之际,当选总统故去,当选的副总统将成为总统"意思是说如果你当选总统而在就职日前故去,自动地--丹•奎尔会理当成为美国的第41届总统。你对那种可能性有什么可讲的吗?”杜卡基斯因为回答的都是冷冰冰的套话而在选民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而在接下来的1992年,在任总统布什在第一场辩论中揭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的伤疤,指责当年他在英国组织反对越战示威的行为,说克林顿是在外国的土地上反对自己的国家,并且称这不仅是一个爱国主义的问题,而是人品和判断能力的问题。克林顿冷静而又智慧的回应:"当麦卡锡在国内到处攻击人们缺乏爱国主义精神的时候,他是错的。当时一位来自康涅迪格州、名叫普雷斯科特•布什的参议员,也就是你的父亲,挺身而出和麦卡锡做斗争。你父亲和麦卡锡斗争是对的。而你对我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出的批评则是错的。我虽然反对越战,但我却热爱自己的祖国。"一举赢得了选民的理解和尊重,并令海湾战争中踌躇满志的布什黯然失色。

  如今总统竞选辩论已成为美国政治舞台上必不可少的一幕。在全国观众的众目睽睽之下,展现自己对公共政策和美国价值观的理解,总统候选人不仅思考和表达能力甚至风度人格都在质疑与挑战中经受公众的检验和评价。公开辩论为公众营造多向思维的环境,做出成熟的判断,一个领袖要让公众走向他所指引的方向,只有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唯一途径。如果没有一个讲道理的平台,按照权术的逻辑,林肯这样无凭无恃的穷律师不可能成为合众国的总统。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社会走向文明是从学会讲道理开始的,当一个家长开始和自己的孩子讲道理时这是一个文明的家庭,当一个政府开始和老百姓讲道理时这是一个文明的政府。而当一个社会从每一个细胞里都崇拜权力的时候,它根源出于对权力的恐惧,在一个用拳头和枪杆子来制定规则的社会里,丛林逻辑以外的一切都是“空谈”,无论圣雄.甘地还是马丁.路德都会显得象一个喋喋不休的迂腐白痴,马踏河山的铁血枭雄才是真正的智者。在这样的文化土壤里,其实不仅辩论赛,所有和讲道理有关的行为都往往被会视为“书生气”甚至“迂腐”的。

  前不久有这样一则令人刺目酸心的报道,孙君志刚的父亲对记者痛心地说,他后悔让孙志刚上大学,要是少念些书,就少明白些事理,也就不会硬要讲道理而跟人"顶了嘴",就不会死了。象孙志刚父亲这样善良的中国老百姓在生存经验中往往不相信讲道理会有好处,但给逼急了会找领导“评理”,“讨个说法”,因为“理”不是讲出来的,而掌握在权威手里。秀才遇见兵,并非有理说不清,而是有枪杆子在手的人常常可以不讲理,没有权力的人讲道理也没用,甚至会惹来麻烦。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富有生存智慧的中国人便一代一代讲道理的能力逐渐退化,甚至爱讲道理的习惯都被视为“祸从口出”的缺点而从小加以纠正。

  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着显著的转变,一种开放的观点市场正在形成中,众多有不同思考角度和思维方式的意见领袖们,把各种议程带入公众视野,帮助公众全面的认知问题,并在政府决策和广大公众意见的良性互动关系中发挥媒介作用。从电信改革到三峡工程,从9.11事件到磁悬浮技术采购,中国老百姓又开始找到了谈论国是的热情。

  但如果留心的话,往往会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包括知识阶层中很大一部分,甚至是很著名的学者、文化人,都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讲道理的习惯,意见相左的双方常互斥对方“小人”、“伪君子”、“卖国贼”,理不直而气壮的言论比比皆是。在这个角度上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一些西方国家教育系统辩论的训练如此重要。

  套用一句话“讲道理要从娃娃抓起”。前不久我遇到了一位美国IrvineValleyCollege口语传播学系的系主任GaryRybold教授,这位老先生是位辩论迷,他指导的队伍曾数次获得美国大学生辩论联赛的冠军。在交流中,反复解释后这位老先生还是有两件事很不理解,一是中国的大学生辩论赛为什么都是由电视台发起的,二是为什么中国大学生参加辩论为什么都要由学校来出面组织。他说美国有多的数不清的大学生辩论赛事,都是由各高校自发组织的,只要凑上几家愿意缴纳会费,就可以拉一杆大旗,组织上一个辩论联合会,全国搞巡回赛,各家轮流坐庄,大多数都没有电视转播,主要重在参与。而且美国年轻人参与辩论,非但不需要学校下力气组织,而且需要自己承担颇高的训练费和聘请指导老师的费用,就这样仍然十分踊跃,从小学、中学就开始了。

  如果说现代辩论比赛的有什么益处,最重要的不是眼前被发现的它能给学校和个人扬名,而在于它深层的文化意义。它从根本出发点上不同于我国文革中的大辩论,它尊重程序和规则,不论是什么不同的意见,任何一方都有同样的话语权,有相同的发言时间,不能以政治权威压人,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更不能进行人身攻击,胜负不在谁拳头大、嗓门高,能压服对手,或者用骂街的语言让对手落荒而逃,而在于谁能打动听众。在针锋相对的辩论场上每一位辩手面带微笑,不仅为对方精彩的陈词鼓掌而且言必称“对方辩友”和“请问”,礼貌坦诚的面对质疑挑战,最让人难忘的是,比赛结束时,失利的辩手常会主动上前,真诚祝贺对手的胜利。这种尊重对手、尊重异见的风度就算作为一种姿态也足以打动我。而这也正是我们的文化中历来缺少和漠视的。

  至今经过文革浩劫的人还常会把大学生辩论会和文革的大辩论联系到一起而产生恐惧的联想。其实文革的大辩论不是错在讲道理而恰是蛮不讲理。而当有一天真正“摆事实,讲道理”成为我们的社会解决不同观点和矛盾的途径,这才将是一个真正民主和文明的国家。

  有人说,一个国家是否民主只要看它对待辩论的态度就可以了,一个国家的人民是否接受过民主意识的浸染熏陶只要看他们在辩论时的风度就可以了。从这个角度讲,大学生辩论赛对于塑造将要投身社会实践的青年群体独立思考和宽容精神的意义非小。

  在西方文明的滥觞之地希腊,传说当时智者派哲学家的代表人物普罗泰哥拉和伟大的政治家伯里克利两位老兄居然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来辩论:究竟是标枪,还是扔标枪的运动员,还是主持竞技会的人应该对不幸被标枪刺死的人负责。还有苏格拉底,他的弟子柏拉图的三十余篇脍炙人口的对话记录了这位自诩为“雅典的牛虻”的哲学家整天蓬头赤足与人争辩的业绩。恰是这种对讲道理的执著甚至吃饱了撑着的痴狂,哺育了追求真知的科学精神和宽容平等的民主意识。

  在今年的国家大专辩论会结束后,又会在年轻人中掀起一轮辩论的热潮。但遗憾的是,在各高校辩论被看重,更多的是因为到如果取得好名次,可以产生招生宣传的效果。辩论被赋予了太多功利的考量,一些高校决策依据是“能否取得前X名”,如果留心就会发现,这些年来还有一些著名高校比如清华、北大从不参加公开的高校辩论赛,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取胜的把握,而输了害怕有损学校荣誉。

  华语大专辩论赛篇7

  于是,1993年“一不小心”插进复旦辩论队的行列,进而远征新加坡,朦朦胧胧地被授予了“最佳辩论员”的殊荣。在回答星洲敬业无比的记者提问时曾多次语塞。因为我至今仍没弄懂究竟为什么把这份荣誉给了我。绝不是过分谦虚之词,姜丰的亲切温文、季翔的睿智严谨、严嘉的机敏幽默都是我无法比拟的。电视播映时间安排严格,超时即被“咔嚓”,授奖仪式不能拖沓;我是四辩,距领奖台最近,评委可能为了表达对导播的充分体谅,就……不过,有一点必须肯定的:辩论场上每一个队员的出色表现都是辩论队内外集体智慧的结晶。

  据说自人类有语言之始便有了辩论。确实,人是社会的动物,走东或是向西、吃茄子还是啃辣椒,都得辩论一番才有结论。

  人类有语言固然可以自傲于动物界,但语言衍生出的辩论极易引发综合病症,大约是第一个产生语言的部落始料不及的,就像会功夫的人从来不会想到,人类多少非正常死亡的惨烈皆出自武门侠客。而辩论如固无际的大海,不同时空的人们前赴后继地演绎其中“沉者自沉、浮者自浮”的历史,有始无终、绵延不绝。惯于言辩、笔辩的黑格尔对人生的许多尴尬的游戏尤为豁达。一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便被尽归于这一简单的逻辑程式之中,更何况“辩论”两字呢?大到老美参众两院铿锵有力的辩论,小到菜市场一分一厘争议,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又离得开辩论这出戏呢?

  辩论本身有如此这般的是是非非。古往今来,对能言善辩的评议更是莫衷一是。能言善辩者的另几种形容词句就是巧言令色、巧舌如簧、嘴尖皮厚等,从“鲜矣仁”、“颜之厚”到“腹中空”都是能言善辩者漫画肖像。至于其背后为人所指为“耍嘴皮子的、会吹牛的、……”更是司空见惯。的确,能言善辩者如杜维明先生所说不能离开“仁厚”这一核心。否则,犀利的辞锋、华丽的言词失去理趣就只能是徒然的浮华语句的堆砌,宛如一幅抽象装饰拼贴画,只能迷人眼目却没有多少实际内涵。以理据持辩,以平和的心态说理是真正辩道所倡之原则。《史记》有言,“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晏子、管仲又何尝不是以其卓越的辩才,成功辅佐其王成就霸业呢?苏格拉底、柏拉图、黑格尔、马克思、孔子、孟子、朱熹又有谁不是以其卓越的辩才而载入历史的典册?可见能言善辩之于个人、社会、国家之重要。

  辩论出输赢决不是辩论本身的宗旨。魏徵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辩论的目的恐怕是以辩论形式充分展开对立双方的观点、相互比照、以利接通趋近真理的线路罢了。故能言善辩者,应以求真、求善、求美为己任。这也是举办大专辩论会的意义之一。对于现代社会的经济人来说辩论意义可能远不在形式上的这些,经济谈判、法庭申辩、公关辞令都与辩论息息相关。据此,尽管善言辩者饱经风吹雨打、历经伤悲苦痛,仍有众人对辩道趋之若鹜、跃跃欲试跻身辩伍之中,大专辩论会也不至于后继乏人。在此,我们满心希望健康、纯真、理性的辩论之花能够盛开在祖国的各个角落。

  既然有语言就有辩论,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辩论员。在此意义上谈辩论是无法谈清楚的。我们都知道,世上最说明不了的不是貌似博大精深的问题,而是最平淡的日常事件。这里主要是基于自身参加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会所思所感,依据新加坡举办的数届大专辩论会的基本规则与大家共同商讨有关辩论的一些事宜。

  我正式参与所谓严肃认真、正规类型的辩论只有不到四个月的历史。起初的动机不是来自多么宏大的志向,只是为了报答系领导和同学们热情洋溢的推举。初上辩论场,就仿佛是柬埔寨泥沼地赶鸭的农夫面对各位久经辩论场的刘易斯。那时的心情紧张得如死寂一般,这莫非是大凡处于绝路、大势已去的人都有一份貌似冷静的姿态?承蒙上天开恩,允我如段誉般稀里糊涂过关斩将、成为复旦辩论队一名正式队员。校园小报上将我那个灵魂出窍的木然,美称为“从容”,曾几次让我心甘情愿地成为这一形容温柔的傀儡。熟悉我的朋友适时对我响起警告:当心瓶子里的水晃光!也是,我自稍有觉醒于作戏之中,开始从每次都希望辩论早些结束的心态里看到自身知识修养的苍白与贫乏。如此下去,只怕那个美丽的“从容”很快就会变成滑稽的“充聋”了。

  十几年沉溺于象牙塔书香氛围里面,自觉肚子里的墨水如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大江大河。有衬衫挂笔处一片片青蓝为证。实际,一切据以自傲的知识库存,如已经风化的土坯,一经反驳便支离破硅、尘土飞扬。语言似闸,知识似水。话语越多就越显知识的贫乏。孔子不断告诫君子“讷言敏行”也不无道理。圣人的知识在那个时代因客观条件所限本来就不多,而大到国际战争,小到夫妻吵架都要为数不多的几个圣人去解决。知识用完了、无以补充的,“讷言敏行”就更为重要。现在不同,印刷业出奇发达,信息传播迅速,又有知识爆炸之势,况且辩论之时,开口是金,沉默是土。知识必经受一次次磨练。悟空受炼成器,事先需承受大山的重压,何况如我般的下品凡人呢?

  文化历史学者朱维铮教授在对我们的知识观察把脉之后,处方上赫然跃出两字:恶补!英雄所见略同,政治学教授王沪宁先生对我们的思想稍做听诊,二话没说,径直率我们进入图书馆,尝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滋味。每当我沾沾自喜于方才流出的名言佳句时,年轻的哲学教授,我们的俞吾金教练不失时机顺口引经据典直指我引证不当之处,反应之快,引证之准确,古今之贯通,每每令在座的各位辩手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身教重于言教。见识了知识渊博之“庐山真面目”,青年人难免的血性与自尊促我暗下决心,要以练习瑜伽的那种耐性和长性在知识的海洋中风雨飘摇一番。不料,作为青年学者的顾问与教练为我们开出的第一道知识快餐竟是四书五经。试想一下,杰克逊的摇滚还在耳边缭绕却要即刻转听大秦古音会有怎样的心情?这就如同少年听戏,事先就有油然而生的倦意,我称之为思想过敏。在过敏中求耐性与长性几乎成为不可能。在我搔首皱眉之际,反观周围几位伙伴已是尚未开卷却满腹经纶,一触四书有如迷途于沙漠里的牧师发现一本圣经一样欢声雀跃,我立刻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借此探一探杜维明、刘述先是如何用现代人纤纤之手触动中华文化的键盘,将花果飘零奏成一阳来复,进而响成新的春天的。此时,对知识的欲求似乎已超出辩论输赢之功利需要。这一难得勃然升华之感不失时机地转成催我钻入文化典籍的兴奋剂。虽说人生业已二十多个春秋,心智却仍幼稚,自己的观点见解极易为名人雅士所动,故大谈之乎者也。孔孟之道同时也念念不忘身旁摆上几本萨特与福柯的文章,以求在古今之间求得一个平衡点。学识的中庸绝非由老成练达所铸,是恐为他人左右的堡垒,知识脆弱的屏障。

  久而久之,终究也学会了一点中西纵横比较参照,古今上下贯通串联的方法。“唯手熟尔”是卖油老翁谦虚之词,辩论场上的论点应对,引证反驳,词锋相接要做到总体上处于从容自如的境地,在人眼中也算是无他,唯眼熟尔、唯耳熟尔、或唯嘴熟尔!孰不知一个“熟”字该是由多少辛苦酿成!孟子云:“人之有德慧求知者,恒存乎病疾”。

  训练场毕竟只是世界小小的一角,推广至社会、国家、国际的空间,人类智慧与文明的提升发展不正是知识的竞争与撞击的结果吗?适者生存在现代社会中不再体现为用坚强的体魄与寒冷、巨兽、顽石作抗争,而是用智商与知识同外界恶劣的环境作搏斗。丹尼尔的科学技术决定论,托夫勒的信息独霸论,王沪宁先生的智商优势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辩论场不是一般的人际交往场。思想、智慧的撞击与反弹尤为直接、激烈。当对方陈词中所蕴含的种种观点、原理、逻辑推导如排山倒海般向你倾来的时候,当然你可以不理不睬自说自话,此种对对方的攻击毫无反应的做法只能算是下品的辩论技巧。真正果敢勇猛、准确、犀利的应对,才能博得评委的青睐,奠定胜局的基础。他谈甲对乙的决定作用,你必谈乙对甲的反作用;他谈孔子云“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你必反诘孔子不也曾如痴如醉欣赏南子的美貌吗;他言康德的善良意志,你必云康德对人之恶性、自私性的肯定;他搬韦政通,你必抬杜维明……对方陈词中的观点、立论、逻辑事先皆在暗处,场上不及一秒的反应时间是谈不上同辩友耳语商榷,或做什么翻书看笔记的把戏的。若不是平时知识积累具一定规模,辩论队员必将会在场上王顾左右而言它,甚至到一时语塞、不知所云的境地。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固然有自命清高的酸味与等级观念的腐气,但辩论立场的依据确不能来自街头巷尾的鸡毛蒜皮之琐谈,或是江湖艺人之谐语,而应出自大家巨匠之鸿篇巨论之中,固要求辩论员具有极高的理论素养和知识功底,也就是个个要是青年才俊。既是才俊则必也是孔子之“中人以上”者。参加辩论赛的各路辩手大多具有任对方古今中外、东西南北之侃侃引证,自己持机滔滔不绝上下纵横,本末源流作反驳的本领,真可谓是任你如何“语上”,我也能接“上语”。辩论赛实际上是知识的较量,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有不慎,犯了将奥古斯丁等同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错误,将自己归依到“中人以下”,任对方恣意拥“语上”之态做反驳,其结果可想而知:非但轻松地成为输家,且过于潇洒地成为贻笑大方的楷模。

  心理素质的好坏是运动竞技取胜的重要一环。辩论场队员的心理素质也是辩论取胜的关键。运动场上心理冷静平稳可只管你沉默地如风驰电掣的奔跑就成。辩论场上的心理冷静平稳绝对不是要求你沉默不语,实践“沉默就是最好的反驳”的格言,而是要求你冷静平稳地调动以往的知识资源做有效的回应。“知识就是力量”,则是辩论场遵循的重要原则。说到底,辩论场上心理素质的好坏取决于知识修养的多少。

  辩论场上心理素质好坏不仅体现在刀来剑往的应对上,且体现在唇枪舌剑的反驳中队员的风度气质上。凡在必分输赢的场合,总能看到因赛场争雄,同窗好友一夜之间顿成路人的事例。辩论赛有胜方、败方之分,冠亚军之物质奖励也颇为悬殊,其间火药味不会不浓,但辩论赛毕竟必须贯穿以辩会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境界。常言道:“说时容易,做时难”。倘若对方引证一个几乎可置你方立场于死地的观点,你又想不出妙招挡架,便极可能以为对方丝毫情面不讲,从而自己血压升高,语速加快,苛刻挖苦之辞鱼贯而出,原先那个绅士淑女派头荡然无存,落入了谩骂、无端攻击的窘境。反之,当时若能及时调动知识底蕴,行以毒攻毒之招,用避实就虚之计,言词自然可入情入理。将成稳大度、从容不迫之风度气质昭然于众,必令评委和观众赏心悦目。言之以理,晓之以情,驳之有度,辩之有节才是真正辩论之道,否则辩论与街头巷尾的吵架叫骂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组队辩论不但要求每个队员才高过人,更要求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一个人的文化知识底蕴不可能在短期里为其他队员所了解,其深浅厚薄队员之间只能略知一二。辩论场上你来我往的应答不能单靠个别人独领风骚,得靠四人集体智慧联合出击。一辩谈伯夷、叔齐在饥寒交迫之时仍恪守道德,不失高风亮节之君子风度。二辩便要有伯夷、叔齐曾是王子贵族的知识准备,以防对方攻击。二辩谈孟子也有“形色、天性也”的思想,三辩必即刻反应到孟子是即心说性,荀子是即生说性,两者说性之始发不同,以防对方找岔。三辩巧将“争则乱,乱则穷”改为“争则乱,乱则饱”以归谬对方立论的逻辑。四辩必准备应接出“天下大乱才能达到天下大饱”之三辩欲置对方立场于死地的潜词。若没有知识结构与内涵的相互配合、对应,他说康德超验的善良意志,你云良知的经验体会;他论恶的进步意义,你谈善的社会历史性……结果,辩论场上展开辩论的不是正反两方,而是矛盾百出的自己。祸起萧墙,矛盾既出,即使你欲竭力弥补,无奈对方并非酒囊饭袋,早就针对你方矛盾穷追猛打,最终只能痛尝败果。

  由于辩论赛正反两方命题都已给定,相互之间战略意图昭然若揭,双方的智慧与机敏就体现在确立立场、组织反驳的战术策略之上。如高考前老师绞尽脑汁猜题一般。双方赛前必费尽心思揣度对方可能摆出的招式与机巧,组织反攻的弹药,准备一些维护自方立场的独门暗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辩题涉面辽阔,经济、文化、哲学、传媒、环保、医药、法律等等无所不包,且又是世人关注的焦点,有些辩题可谓是既白了孔子也老了康德,至今仍尚无定论。因此,可供双方参考的观点可谓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纵使赛前相互之间有千千万万个估计也难保全面。这样,辩论场上如何了解对方所持的理据至关重要。“以学心听”是辩论队员应有的基本素质。辩论会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场争夺桂冠的比赛,输赢得失远胜于四位辩手的切身利益,牵涉到所代表学校的荣誉,更何况是区际、乃至国际的大型辩论会,其关联的方方面面就远不止上述了。辩论队员担负的压力不可谓小,又是倍具血性的青年,一俟辩论场上风雨突变,难免情绪激昂,以感情统摄思维与辞令,从而犯下辩论之大忌:冲动与急躁。荀子之“以学心听”言即要以探讨学习的心境去听。对方虽说与自己共为华族,但毕竟所处的文化环境与自己大相径庭,其观点有中西合璧之妙处,有的或许是自己闻所未闻,虽光怪陆离,却又不失理趣的理论。假使让自己开始就处于以“攻”心听的状态,以绝对斗争性的姿态相对立,必导致心情过于紧张、脑力失调、语言的子弹多却乱飞,反而无法击中要害。“以学心听”要求辩论队员以较为宽厚、平和的心态去聆听对方的论证,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对方陈词中何为直持了当的理喻,何为弦外之音、机巧之设,又何为核心概念,何为逻辑线路……在充分了解对方观点之后,才可将其观点与我方的立场参照比较,听听是否有可供我方用来转换立场的方面、是否有明显的矛盾之处、是否有可将其逻辑推导演绎出荒谬结论之所在,甚至弄清其长处如何,以利实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以上决非是以一种非常焦虑的心态去听所能成就的。待对方言毕,心明耳聪的结果便是你的言辞犀利而不刻薄、反驳有利而不强词夺理、申辩圆满而不偏狭、攻击勇猛准确而不漫无边际……从而让辩论场真正成为一种“真理的探讨”、“智慧的交流”、“感情的交融”之文化交流场。

  言辞表达、思维方式、逻辑路线是辩论之中特别重要的三个方面。不同文化背景之下有其不同特点。有的重定量、重事实、重罗列各家观点,有的重定性、重哲理、重独家之说;有的语句深长、意喻复杂,有的简短明了,中心突出;有的持单线决定论,有的持多元发展观;有的抽象深奥,有的平实质朴……总之,各自充分体现以所处的文化背景为依托而展开的辩论风格。尽管风格各异,但各有各的长处。输赢得失并不意味着在风格上有优劣之分。作为代表中国大陆大学出战,辩论队自然要体现以中华文化为根基的辩论风格。提及中华文化,难免有人会问:在科学与民主的现代社会,以中华文化这一“粗糙”的历史“陈迹”去应对“先进”的西方文化为依托的表达方式,岂不相形见绌?其实不然,操华语辩论本身就无法摆脱中华文化的影响,华语的结构之丰富、表意之精妙、节奏之优美是其它语言不能比拟的。将语言形式作欧化的转换,无疑是重蹈东施效颦之覆辙,复演若真葬花之笑剧。中华文化培育成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与逻辑线路在塑造民族性格、培养社会心理、规定价值取向方面起了巨大作用。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无外乎有这几个特点:整体性思维,对待性思维,辩证性思维,意向性思维,历史性思维,直觉性思维等,而这些思维特点对辩论队员在变幻莫测的辩论场上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大有益处。从几场中国大陆学生参与比赛的辩辞中看,中国学生都能本着对人类整体利益的关切,以对对方立场真理性因素的宽容襟怀,以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以恰到好处深入浅出的比附,以对大历史演绎的观照,以简洁自然的喻意来建构自己的立场,申辩自己的观点,赢得大多数评委与观众的认同。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适当用其来表达相当严谨复杂的理论问题有着独特的妙处,非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更有其意境悠长、耐人寻味之美感,其趣其妙不是其它形式所能代替的。

  辩论赛不只是辩论队员之间的辩论活动,而是集辩论员、评委、观众于一体的综合行为。辩论赛不同于专业评定职称的答辩,专业性强,高度抽象,且需辅助于各种图表图象来加以说明。辩论赛是借助辩论员娴熟的语言技巧将自身立场、观点充分展示的比赛,它更多的显要在现场来激发评委、观众对某个论点与事实的直觉与联想,以求他们对某个立场的了解,。因辩题涉及面极广,不可能每个评委或观众对某个辩题有其专业性的见解,需要辩论队员一方面要引证各家学者高度抽象严谨的理论证明逻辑过程;另一方面要求辩论队员能够化繁芜为简明,变抽象为具体,以清楚明了的历史事实或日常行为等来阐明原理与观点。古语云:“谈中知真味,常里知识奇。”辩论表达的语言主要不是诉诸专家,而是诉之于评委与观众。尽管可能两队队员都是学富五车,言必称希腊、罗马,语必出老庄、马克思,势必令四周笼罩灰蒙蒙之理论氛围,多数观点及其论证博大精深,却晦涩难懂,曲高和寡,评委与观众木然观赏,即便是有几个附庸风雅者偶发掌声,也难免其音寥落。最终场上队员也因缺乏相应气氛烘托,盛气转为泄气。辩论赛的观众逃之夭夭,不敢附合,辩论赛的命运也算是到了尽头。为此,辩论评判有语言表达和幽默感这两个重要栏目,皆在于让辩论会不仅要展示各路健儿智慧之美,也要让辩论会成为社会上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说,辩论会表达形式如何、幽默感如何将决定辩论会未来发展的命运。幽默似乎是西方人的专利。其实,孔老夫子就是一位不苟言笑的老师,其一言一语免不了有贯穿历史的沉重感。然而其自身矛盾的种种生活举动则让你忍俊不禁。其实,中国人缺乏的不是幽默,而是没有将幽默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而已。幽默是可以培养的。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社会,及至一个国家都有可能因各种原因做出令人捧腹的事儿,关键要培养发现幽默眼的才能。通常我们不难发现,我们一以贯之的生活常识与逻辑往往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稍稍利用理论与逻辑的力量就可归结出一种荒谬绝伦的结论。辩论也是如此。辩论中双方为了深入浅出说明自身的观点,必采用大量的类比、比喻来解释并攻击对方论点,这极可能造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局面。因为所采用的类比与比喻本身较难做到严密与精确。被攻击一方稍加处理便会反驳出一个高人一筹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高招来。所以,辩论场上幽默的运用从来就不是说出去引起评委与观众开怀大笑就了之的事,大多要瞻前顾后,三思而言之。

  辩论不应是导致争斗的序曲,而应是逼近真理的前奏。在多元文化、多元社会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社会巨变时期,各种理论、观点如潮水般蜂拥而至,精神世界的不确定性,从来就是人类发展的屏障。“以公心辩”,便要求人们有为真知而申辩、而理论的情怀。对事物的认知尽管因地理环境、思维方式、生活形式不同而有所不同,一旦人类能够通过各种符号系统进行信息互换,那就预示着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对话的存在意味着辩论的必然。真知从来就没有打上肤色、语言、国别的烙印。可以说世界上的每个民族都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独特的见解与思考,尽管各自角度不同,立场有异,观点有别,但不失有真理性的因素。民族的未来在于能够走向世界,世界的未来在于能够了解民族。

  “以公心辩”则是要充分地调动人类共同创造的智慧与理性的宝贵资源,澄清人类对自身、对外界的茫然与混沌,让人类真正实现苏格拉底在二千多年前提出的那个绮丽的梦想——认识你自己!

  华语大专辩论赛篇8

  【关键词】思辨文化;独立学院;行动研究

  思辨源于古希腊的哲学思潮,在希腊文明中发展和传承了两千年。思辨从纯哲学的思考以衍生到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同一问题正反两面的辩证分析,能极大地锻炼人们对问题分析、推理、判断、归纳、总结和反驳能力。孔子在《论语》中的“一日三省”即使强调反思,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而墨子在《小取》中也强调“明是非之分,明同异之处”,在社会中辩证地看待事物。思辨能力能提高大学生课外的活动的层次,以辨促思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并且在思辨中提高自己判断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和思辨文化在大学生能力中不可或缺。

  我院2005年9月,学院成立了辩论协会并于同年10月举行了首届“新生杯辩论赛”开始,陆续取得了一些成绩:2006年12月荣获陕西省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冠军,得到了省内兄弟高校和媒体的普遍关注;2007年7月受邀赴台湾参加第三届亚太华语辩论公开赛,首战就遇到华语辩坛强队——澳门大学辩论队,经激烈角逐胜出,最终取得8强;近几年学院辩论队也曾参加两届世界华语大专辩论赛、两届IDEA-SUFE中国公开辩论赛、首届独立学院辩论公开赛等等。实践证明,独立学院辩论队和辩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国内、国际高校进行同台竞争的潜力。然而,思辨文化却没有持续得到的发展和推广,各独立学院的思辨文化却不甚活跃。本文将对思辨文化的萧条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一、管理模式落后是校园思辨文化活动处在低位主要原因

  笔者在带学生在省级和部级的比赛中,对同级院校的辩论活动进行了了解和调查。独立学院的校园思辨文化活动不能得以发展和推广,主要存在如下原因:

  第一,学生自身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虽然个性突出,但自制不足。学生整体暴露出知识面狭窄的不足,不能够满足涉及面广的辩题的需求;对时政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过于形式化、表面化,缺乏个人见解;部分学生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思想严重,带有功利思想,大局意识不强。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个人主义意识较强,也导致了团队打比赛中集体意识薄弱,不利于协调和统一。

  第二,社团运作方面:专业的辩论队和大学生辩论社团没有区分,导致辩论的精英化专业训练被降格为大众化的娱乐活动。辩论队队员现大都是辩协成员,辩协过于繁重行政事务和组织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拖累着辩手对辩论的热情追求、能力提升和精神投入,辩协与辩论队的“合二为一”发展模式成为大学校园辩论近年来一直处在低位发展的重要原因。另外,辩论队员人员不固定、更替过于频繁,辩论队管理较为松散,造成思辨文化和辩论技能传承的断层现象十分严重。社团管理的单一模式使团队不稳定,使思辨文化不能得到有效传承。

  第三,学院指导方面:独立学院成立较晚,文化积累比较薄弱,依附于母校的管理模式使院校对思辨文化的关注薄弱,造成对辩论活动重视不够、理解不深、活动单一、脱离常规管理规范等问题。另外,团委人员队伍的不稳定,对辩论的理解和认识差异较大,造成对辩论的重视和组织常会出现忽冷忽热,制度执行断断续续,缺乏长效的运行机制。

  总之,学生辩论队管理松散,思辨社团建设缺乏文化传承,学院的指导和关注较少,是导致校园思辨文化活动处于低位的综合原因。因此如何有效地打破恶性循环,积极建设思辨文化,并在校内外进行推广,需要在学生队伍管理,社团机制管理和学院导向管理上的整体配合。

  二、“多点开花,分层促进,重点配置”的思辨文化发展思路

  为了加强思辨文化的推广,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和批判性分析能力,提高思辨团队的竞争和协作精神,配合建设创新活力的校园文化,笔者基于思辨文化的特点,对兄弟院校的调查和建设学院辩论社团和取得佳绩的经验,提出如下“多点开花,分层促进,重点配置”的思辨文化发展思路。

  (一)辩论队去行政化

  近几年,辩协学生负责人和辩手多次反映学院思辨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辩论队的指导老师也觉得有些被动运作。学生反映,学院辩论队有被“忽略或异化”的感觉,很多时间被一些与辩论无关的事情所干扰,队员激情减退。将辩手从繁杂的行政事务和组织工作解脱出来,使辩论队和辩协错位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真正将辩论队建成一个“博学、多闻、慎思、明辩”学术型、交流型和竞技型学生团队,让辩手在一种开放、自由、活泼和激情的氛围中,扩展知识层次,交流辩论技巧,提升思辨素养,坚决避免有辩论潜质和热情的辩手因不喜欢繁杂的行政事务和社团内部的“官僚”作风过早地离开辩论队,造成辩手结构和层次上的断层现象。辩论队应该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比如学生对学校的严格管理方式有抵触,我们提出“大学严格管理与宽松管理哪个更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样的辩题,让学生在正反思辨后更客观地认识社会现象,而不只随波逐流简单抱怨。

  (二)区分辩论队与思辨社团的职能

  辩论队的主要职能:引领学院的思辨文化发展方向;普及辩协会员的思辨知识和技能;指导、担当学院 “新生杯”辩论赛和辩论群英会的技术指导和评审;代表学院与校外辩论团体进行学习与交流,参加各类辩论比赛;完成学院在思辨文化建设方面的其他事宜。思辨社团的主要职责:聚集有辩论爱好的学生;“新生杯”辩论赛和辩论群英会两大赛事组织工作;给学院辩论队培育和输送有辩论潜质的新鲜血液。辩论队和辩协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合作与共赢的关系,互相制约、互为促进的关系。辩论队伍的成立需要提高层次,并加大本院与兄弟院校的参赛、交流和学习,以提高认知水平,拓展交流视野。

  (三)积极构建“以赛促建”的长效机制

  目前,在校外竞赛机会较少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开辟校内竞赛平台。基本模式:第一学期的新生杯辩论赛以发掘具有辩论潜质的新生力量;第二学期:的辩论群英会以锻炼新生代,充实辩论队,完善辩手结构。再从长远的角度分析,逐步成立系级学生辩论队,不定期组织系级辩论队学习与交流,拓宽我院学生在思辨文化的继承和延伸,营造良性竞争氛围,不断提升全院学生的口才技能和思辨素养,真正起到文化育人的功效。在院内选拔完毕后,推荐学生参加部级的各类辩论赛,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四)开设《演讲与口才》公共实践类选修课

  演讲与口才是一门艺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演讲与口才已经成为现代人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其作用越来越大。演讲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交际的重要技能;是求职成功的桥梁;是树立自我形象的渠道。该课程主要介绍演讲与口才的实用知识,各种演讲词的写作方法;介绍演讲、辩论、求职等通用口才的技巧和职业口才的技能。强调基本知识理论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突出人文性、交互性、参与性、操作性。利用公选课这一平台,普及广大学生的写作、思维、演讲、辩论等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思辨文化品牌建设的深度与广度,实现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终极目标。

  总之,“一言之辩,重于九鼑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思辩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对一所学校来讲,可以有效地将辩论与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相结合,与青年学生的思政教育相结合,引导广大学生学生以博大的胸怀和兼容并包的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个体来讲,也是一个提升个人素质、锻炼个人能力的有效载体。学校层面可以适度加以组织与引导,让思辨文化在大学校园里起到活跃第二课堂,辅助第一课堂,强化批判性思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Roy Wood.Strategic Debate\[M\].Illinois USA: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1995.

  \[2\]孔子.论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郑晓燕.论校园辩论活动的优化\[J\].江西教育科研,2006.

  \[4\]陆楚真.开展辩论活动,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

  \[5\]钱激扬.不同辩论模式引发的文化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2004.

  \[6\]韩献芬.谈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内江科技,2009.

  【作者简介】

上一篇:与机器人共赴巫山云雨,需要考虑伦理问题吗?
下一篇: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