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教育论文十篇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传统美德教育论文篇1

  一、职业中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最值得注意和忧虑的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腐蚀和毒害。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和贪图享受的思想,正扭曲着一些人的灵魂,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协调,并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多地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必须创造能够适应新经济关系的新道德体系,即适应时代需要的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不但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且能够保证物质文明按照既定的价值导向健康地发展。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对教育青少年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职业中学政治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中学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挖掘丰富多彩的典型素材(寓人生观教育于政治知识的传授之中),可以对职业中学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职业中学政治学科的特殊功能所在,是职业中学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职业中学政治教材蕴含着不胜枚举的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极好素材,针对当今改革开放形势和青少年学生思想的实际,我认为当前在职业中学政治教学中应大力提倡的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民族精神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创新精神的教育。

  2.理想信念教育。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教育。

  3.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往礼仪以及职业礼仪的教育与训练;珍爱生命、远离的教育;保护环境的教育。4.遵纪守法教育。法律基础知识教育;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教育;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

  除以上各系列教育内容外,中等职业学校还要随着经济、政治形势发展进行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教育。如何加强职业学校政治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笔者试就职业学校政治教学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这一个侧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职业中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最值得注意和忧虑的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腐蚀和毒害。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和贪图享受的思想,正扭曲着一些人的灵魂,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协调,并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多地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必须创造能够适应新经济关系的新道德体系,即适应时代需要的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不但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且能够保证物质文明按照既定的价值导向健康地发展。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对教育青少年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职业中学政治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中学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挖掘丰富多彩的典型素材(寓人生观教育于政治知识的传授之中),可以对职业中学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职业中学政治学科的特殊功能所在,是职业中学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职业中学政治教材蕴含着不胜枚举的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极好素材,针对当今改革开放形势和青少年学生思想的实际,我认为当前在职业中学政治教学中应大力提倡的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民族精神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创新精神的教育。

  2.理想信念教育。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教育。

  3.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往礼仪以及职业礼仪的教育与训练;珍爱生命、远离的教育;保护环境的教育。

  传统美德教育论文篇2

  李岚清同志说得好:“凡是现在需要提倡的好品德,都可以从我们古代的资料中原原本本地找出来,不要‘包装’”。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出传统道德中“美德”之本,作为学校德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有针对性地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灌输、熏陶和引导。

  从当代青少年的实际出发,我在实践中认识到传统美德教育应当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养当代青少年的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

  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十分强烈,历史上有无数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这种忧患意识又总是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青少年生活那么幸福,有什么好忧患的呢?首先,我国还是个发展中的国家,改革开放虽使相当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富了起来,但还有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在温饱线上徘徊。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其次,21世纪的竞争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人的素质的竞争。竞争就要有压力,当代青少年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三,当前要充分利用国际和平、国内稳定的有利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应使青少年具有忧患意识,并把它与责任感结合起来,与“祖国同发展”、“与上海同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融入社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

  二、引导青少年对社会尽责,勤奋学习,刻苦锻炼

  对社会尽责,勤奋刻苦,古往今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迈向新世纪的今天,特别是肩负历史重任的当代青少年,更有必要学习、发扬这种美德。

  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不是一句空话,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要负责任,就要有本领;要有本领就要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当代青少年是喷薄而出的朝阳,正处在勤学苦练的最佳时期。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流传着“韦编三绝”、“悬梁刺股”、“怀书而耕”、“凿壁取光”、“羲之墨池”等许许多多刻苦自励、发奋读书的故事,这些都是值得当代青少年学习的。

  艺校学生要想占领一流剧院,没有技压群芳、艺惊四座的一流艺术技能技巧是不行的。戏谚常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久久为功,方能成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只有勤学苦练过硬、扎实的基本功,才有可能去为人民、为社会尽责。强烈的责任感要转化为刻苦勤奋、吃苦耐劳、忠于职守的具体行动,因为人的一生对社会、对人民的奉献主要是通过职业实践实现的。

  三、提高青少年美德修养的自觉性,持之以恒

  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需要下一定的苦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更需要天长日久地积累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将传统美德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而内化为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格力量,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艰巨的战略任务。

  传统美德教育论文篇3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1990年从吉林辽源发起,逐步走向全省、全国,走出国门。20多年来,在国家领导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广大实验研究者、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系统构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探索多层面、多渠道、有效的实践模式、运行机制和实施方法策略,为丰富和发展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方法和理论做出了贡献。该课题研究时间之长,成果之丰,规模之大,效果之好,社会影响之广泛,为建国以来少见,是我们吉林省学校德育的一大亮点与特色,也是教育科研的光荣与骄傲。该国家重大课题的第一次学术会议就是在辽源市召开的。

  尤其令我们高兴的是,东丰县于1991年在中小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多年来不仅能够始终坚持,而且不断创新、深化、拓展,使传统美德教育由学校逐渐扩展到家庭、扩展到全社会,由学生扩展到成人,由学校道德教育扩展为县域文化,由教育行为上升为县委、县政府行为,探索出传统美德教育与经典诵读活动结合,与家庭教育结合,与社会教育结合,与书法教育结合等,多渠道、多层面有机结合,协调推进的实践模式和长效机制,丰富了县域文化,在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应向东丰的同志们表达敬意和谢意,当然他们还要不断探索。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民族精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疑对传统美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希望吉林省参加会议的同志能够学习、消化好会议交流的学术成果和“东丰实践”,在新的工作起点上,进一步深化研究,提升和推广传统美德教育成果,整体提高学校德育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这里,简要谈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和工作建议,供大家在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参考,指正。

  一、根据时代要求,不断深化对传统美德教育的认识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生生不息的源泉。因此,我主张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深化,不断发展传统美德教育。党的十对我国改革和发展作了新的部署,尤其是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高度概括为中国梦,并深刻而明晰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我们要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角度,来深化对传统美德教育(包括教育的内容、目标体系、实践模式等)的认识,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根基,我们要从深化德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来深化对传统美德教育的认识。中华传统美德又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软实力,必须着力打造、世代传承。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传统美德教育研究和实验工作者要自觉担当。凝聚、壮大了传统美德教育和研究队伍,是我们这个课题研究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二、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推出传统美德教育的新成果

  传统美德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有20多年历史,但我认为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在普及与推广方面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方面,社会和教育实践在不断发展变化,为传统美德教育提出很多新问题、新挑战;另一方面,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的不断涌现,需要我们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重新审视、完善和改造。因此,我们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继续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总结新的教育实践经验,回答新的实际问题,探索新的发展规律。要努力做到在实践中不断有新的创造、新的探索、新的举措,在理论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概括、有所进步,进而实现教育科研成果的自我超越和突破。这也是我省一些地方近年来的成功实践,我们还要不懈努力。

  三、强化成果推广,切实提高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效性

  应当看到,转化与推广教育科研成果是发挥科研先导作用,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从我所进行的调研看,长期以来,我省一些地方偏重研究、追求标新立异,而对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重视不够,存在“成果多、转化少,研究多、实效小”的现象。这是应当引起重视的。2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传统美德教育积累了丰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今后应更加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力度,在追求实效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大功夫。应把传统美德教育科研成果切实纳入教育教学和学校长远发展规划之中,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将传统美德教育科研成果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更好地结合起来,在更大的范围内加大推广力度,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整体实效性。力争做到在研究中应用,在应用中研究,在推广中提高,在深化中扩展。这虽然是很高的要求,但却是深化研究的题中应有之意。

  四、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传统美德教育可持续发展

  我在这里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传统美德教育的结构以及与其它德育和整体教育相互联系的内在需要,逐步建立推动传统美德教育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应建立健全包括传统美德教育在内的学校、教师评估、考核和奖惩制度,力求把成功的规律性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以确保德育为首工作地位的权威性、稳定性和科学性,使传统美德教育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五、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办好吉林省教育学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专业委员会

  今年7月,吉林省教育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新一届理事会将坚持“学术引领、科研创新、强化服务、规范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学术立会、服务强会、民主兴会、依法办会”的原则,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建设现代教育学术团体),三个提高(提高群众性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水平,提高为会员和会员单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接受政府及部门购买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四个建设(学会组织建设、学术资源建设含会刊、网站、课题、学风等,体制机制建设,秘书处建设)。相关工作正有序展开。传统美德教育专业委员会是省教育学会重点建设的学术机构之一,应按上述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在深化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提高我省德育工作整体水平上发挥应有作用。在办人民满意教育过程中我们对传统美德教育专业委员会寄予厚望。

  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一项继往开来的伟大育人工程。研究和传承中华美德,自己首先要践行美德。我们大家应以十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科研先导作用,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研究正能量,传播正能量,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整体水平,造就一代具有优秀民族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无愧于历史和当代的贡献。

  注:关于国家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

  传统美德教育论文篇4

  一、诵读文化经典,增强美德理论渗透

  针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学习。我校设立了专门的时间段。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明确的任务和内容。我作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师首先向各年级教师了解其所学内容。在课前3分钟经典诵读。开发和利用文化经典,对提升在校学生的道德素质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在我校已经把《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论语》、《诗经》、《孝经》以及《唐诗》、《宋词》等文化经典列入校本教材,进入课堂。将经典诵读贯穿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从对传统经典的好奇,到对内容的初步理解,到彼此间的相互传诵。学生每天利用晨读或道德课时间,饱览古今传统经典,理解内容深邃含义,注重理论实践结合,阐述表达现实意义,从“学而知”到“知而行”,逐步达到“行更知”的道德教育途径。

  二、建设美德环境,创造美德教育氛围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很长,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好坏和健康成长。要使传统美德在学生中广为传诵,并发挥其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校园环境建设尤为重要。我校为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建设,购进了很多有关传统美德的故事图书。并开放图书资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美德的系列内容,学校不仅在理论上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材及图书,还应广泛开放图书资源,如建立经典文化走廊、班级图书角等,让学生始终“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同时,课间十分钟在校园内播放诵读碟片、歌曲,让学生时刻呼吸书香浓郁的空气,在中华经典文化优雅和谐的旋律中陶冶心灵。我以此为契机,课前、课中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讲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从中使学生受到教育。校园文化从名人名言到经典传闻,展示传统美德的做人之道;从浅显语句到卡通造型,从学生简短体悟到稚嫩诗画,渗透学生对传统美德的理解,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使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挖掘教材资源,领悟美德教育实质

  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有很多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事例。我在实际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全面融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发现并利用课程教材中的传统美德教育素材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其与当代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例如在讲品德的试金石一课。提到儒家伦理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提倡“仁”、“礼”“德”,并把“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这种社会伦理道德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以仁爱宽容为核心的社会道德思想包括。我就添加了许多有关孔子的思想理论。孔子第一个把“人”和“仁”联系,并把“仁”解释为“爱人”。“仁者爱人”,倡导“爱人”要以互爱为前提,认为只有从“爱人”出发,才能达到“人恒爱之”,彼此相爱和谐.因此,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应该“和为贵”;“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已复礼为仁’,这是一种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社会公德.。这样结合课程内容特点,有机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四、活动体现成效,深化美德教育内涵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结合德育内容,大力开展序列主题活动。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非常宽泛,结合学校实际确定教育德目,选准切入点,将传统美德的教育内容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学生接受能力的高低进行分类,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如“忠孝”教育,是学生首要学习的,但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并以队、团等活动为主线,遵循“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的德育原则,开展“读、讲、赛、评”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序列活动,使学生在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感知、体悟、探究、思考和积累,使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

  五、结合现实生活,开展节日庆祝活动。

  “生活即教育”,对传统美德的学习,不能仅停留于讲古人、学古人的层面,要赋予传统美德的时代内容,因此我们不能不重视精神生活中的重要节目――节日。尊重自己的传统节日及民俗文化,是尊重和热爱自己民族的表现。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创新庆祝、纪念活动形式,使传统美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如母亲节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知恩、报恩、施恩”,对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将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六、拓宽教育阵地,推进美德教育进程

  传统美德教育论文篇5

  [论文摘要]美国品德教育运动涉及的内容和人员都比较广泛。品德教育运动虽在实践模式和概念表述上有差别,但其中有一些被基本认同的观点。客观分析品德教育运动,同时结合文化背景对我国的德育实践进行有益的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美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直对其他国家产生着重要影响。近年来,美国教育领域出现的旨在回到过去的品德教育运动(character education movement)同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思考。如何认识和借鉴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我认为应该分析运动产生的背景和了解运动的基本内容,同时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与德育实践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反思。

  一 道德教育“回到传统”

  20世纪以来,美国的道德教育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传统德育阶段、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阶段、品德教育运动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美国德育表现出不同的德育理念和实践模式。

  传统德育阶段的道德教育基本上属于赫尔巴特式的传统教育范畴。在这个阶段,德育强调正面直接地灌输;强调纪律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强调学生自律。在这个阶段,伴随道德教育过程的有被广泛阅读的品德教育读本《麦加菲课本》,呈现给孩子们的是关于英雄与美德的故事。

  传统的德育模式在20世纪20-30年代受到了两方面的冲击:一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另一是休·哈兹霍恩和马克·梅所做的著名的“品德教育调查”。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强调儿童中心、儿童自主,提出“生长之外无目的”,这些观点对直接德育、成人权威、道德价值灌输提出了挑战。休·哈兹霍恩和马克·梅的品德教育调查选取了一万多名调查对象,涉及33个行为指标,所得到的结论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课堂品德教育能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增加利他行为”。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影响下,美国的道德教育实践和道德教育理论都发生了变化:在实践上,道德相对论使学校放弃了道德教育;在理论上,出现了以道德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为特征的价值澄清学派和道德认知主义学派。这两个学派都把道德教育的重点指向道德思考、判断和选择,强调道德行为产生的过程,不提倡教师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但是实践证明,仅仅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对于儿童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巩固的效果都是很有限的。

  道德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与美国20世纪60, 70年展起来的极端个人主义相结合,导致了美国糟糕的社会状况。传统的道德环境转变为一个相对主义的道德环境。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而完全成为个人的选择。在学校里,教师不敢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否则就有推广自身价值观的嫌疑。在家庭中,父母也逐渐失去正面教育的信心。美国的青少年缺少一个用作态度与行为引导的基本价值标准,再加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加快,以及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家庭结构与功能的改变等,这些都使青少年处于一个不利的道德发展环境(50%的离婚率、1/3的婴儿一出生在单亲家庭等)。这种不利的成长环境导致青少年产生很多社会间题:暴力与破坏行为、偷窃、性早熟与待、自毁行为等。例如,每年美国有1,4万14岁以下的女孩子成为妈妈。1988年美国卫生局调查显示: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有自杀企图的占1/7 。

  从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德育专家批判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呼吁加强品德教育,主张回归到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这些呼吁逐渐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及行动、资金的支持,“品德关注联盟”、“品德教育伙伴组织”等组织相继成立,“回到传统”的呼吁与行动进一步发展成为涉及很多人和很大范围的品德教育运动。

  二品德教育运动的基本观点

  如何理解“品德教育”的含义?目前争论很多,下面介绍两个用得最多的定义。一个是阿兰·罗克伍德的定义:品德教育就是指以学校为基础并与社区机构合作进行的,通过直接、系统而非相对主义的价值影响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一种教育;另一个是“品德教育伙伴组织”提出的:品德教育就是学校、家庭与社区在帮助孩子理解、关心和实践核心伦理价值的有意识的活动。虽然在实践模式和概念表述上有差别,但品德教育运动仍然有一些大家基本认同的观点:

  1多元社会中仍然存在普遍认同的价值

  品德教育运动的支持者认为,普遍价值是存在的,学校可以理直气壮地传授它们。以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为重点的柯尔伯格也逐渐认识到,道德教育的内容是道德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柯尔伯格的妻子(也是他的合作者)安·希金斯曾经写到:“作为一名道德心理学家、教育家和倡导者,柯尔伯格认识到他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哲学家,回答诸如‘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公正?’等问题。最后,他相信,在学校和社会中培育道德发展,须由哲学家们评判是公正的。为了界定公正,柯尔伯格求助于柏拉图、康德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约翰·罗尔斯和于尔根·哈贝马斯。”

  品德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托马斯·里克纳提出,尊重与责任及其派生的价值是学校能够合理传授的价值。另外,还有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组织提出的各种价值观标准。这些标准在内容上有差异,在产生过程上值得推敲,但普遍价值观存在并可以在学校传授这一点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2强调正面直接的道德教育

  在品德教育运动中,教师的职责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学校要求教师努力把鲜明的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他们的全部教学活动中,期望教师和学校的工作人员成为学生品性学习的典范。芬斯特马赫(g " fenstermacher)指出,教师从3个方面扮演着道德代言人和道德教育者的角色:第一,他们可以非常直接地进行道德教育,这种指导形式被称为说教式指导;第二,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与道德有关的内容;第三,教师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道德行为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诸如诚实、公平竞争、替他人着想、宽容和共享等品质。学校实践证明,德育的很多工作需要教师进行直接的解释说明。在某些问题上,学校要求教师有明确的价值观,并让学生感受到这种价值观。

  3要求学校与社区、家庭相互配合,建立立体综合的德育系统

  20世纪以来,一些社会因素的变化降低了 家庭、社区等传统养育机构对孩子的影响。例如,迅速的工业化,从融合着核心价值观的乡村来到大都市的移民,多元文化的迅速出现,媒体提供的多视角的道德与文化观点给父母和孩子带来的困惑,妇女进人职场对孩子养育环境的影响等,这些都使得社会向教育机构寻求帮助。美国德育工作者也强调学校要充当道德教育的主要角色。

  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学校在努力地影响家长:i>让家长重视孩子的道德发展,如提供家长课程,举行早餐会,午餐后在家长工作的地点进行演讲;2)让家长参与品德教育过程,如向家长通报最近时段的活动主题,与家长一起设计品德活动,让家长参加孩子们的主题活动和各种仪式;3)成立家长支持性团体,举办经常性的讨论会。

  学校还寻求社区的帮助。例如,社区邀请专家和家长交流品德教育问题,社区为经常缺课的孩子提供帮助等。

  4强调实际的行为训练

  为纠正价值澄清学派和道德认知学派只关注道德教育过程的不良倾向,很多学校在培养学生品德的项目中都努力给学生提供实践道德价值观的机会,每个品德发展项目都有实践计划支持,如义务服务、校园巡逻队、自主经营管理学校商店等。

  对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变化的评估不是仅仅依据道德知识的测验和道德两难故事的判断。德育效果评估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行为的变化。在对一所学校的品德教育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估时,评估者要做的事情是将计划实施之前的有关学生行为的基线数据与受计划影响的数据做比较。

  5体现关怀伦理的思想

  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受到了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德育工作者从关心孩子所面临的问题人手设计品德发展项目;2)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爱,为无障碍的师生交流和建立教师个人的积极影响奠定基础;3)在品德发展目标中,把情感教育、关心与自尊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从品德教育运动的兴起及其基本的实践模式与观点看,它是对道德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的否定,同时又体现了关怀伦理的思想。

  三对“品德教育运动”的分析

  品德教育运动是美国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在对这一现象考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

  1)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本身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概念问题;“回到传统”与传统德育的本质区别问题;在价值多元的社会如何产生核心价值观、如何避免灌输;等等。

  2)结合我国的德育实际和文化背景对其分析和借鉴。以“回到传统”为口号的品德教育运动并不是真的要回到传统德育状态,传统德育赖以存在的社会与文化条件已不存在,品德教育运动是在美国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我国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基础的德育实践与美国德育实践有较大的差别,以重群体价值观为特征的文化背景与美国注重个体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我国德育实践的出发点和德育工作重点都应有所不同。

  四 品德教育运动的启示

  美国品德教育运动可以给我国的德育实践以下一些启示。

  第一,关注文学作品对道德教育的价值。工s.列明((j.s.leming)认为,儿童在文学作品中的体验是一种道德观察学习,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亦支持这种道德观察学习观点。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参与美德行为模式的机会,还建立了德育目标与榜样之间的联系,并把道德认知转化为可欣赏的道德行为。

  第二,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哲学思考。虽然在品德教育运动中,一些德育工作者批判只注重道德判断的德育,但他们并没有完全放弃道德思考。道德教育的假、大、空是不行的,但是仅仅停留在行为习惯和规则层面的道德教育同样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教育者应该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价值与信仰方面的。

  第三,重视建立家庭、学校、社区相互配合的品德教育体系,并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

  传统美德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民族 传统文化 美德 教育

  1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够反映民族特征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意识, 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前赴后继, 英勇顽强形成的精神支柱, 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基本精神。得到普遍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含

  以下几方面。

  1.1 崇尚伦理道德

  所谓“在其位, 谋其政;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要求形成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道德价值体系, 作为个人必须要有做人的底线。每个人都有相适应的个人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说自己该说的话, 做自己该做的事。

  1.2 注重人文理性

  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实体存在, 重视人的精神存在, 注重对人进行礼乐的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 人被看作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人为贵, 重视人生、重视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构成了以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1.3 强调和谐观念

  即一种天人关系的和谐, 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过无不及的行事原则。而这当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 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事物的方法论。例如《黄帝内经》论述问题的一大特色就是把天、地、人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考察。它无形中让人形成了从联系中和整体中看待问题、强调整体、强调和谐的思维方式。

  1.4 倡导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人们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 面对现实的状况所产生的一种理性思考, 是以沉毅的思想面对显示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理智富于远见的精神状态, 是充满了辨证思维和中和思维的理性精神,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所宣扬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 几千年来就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 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 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 高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 是与传统文化的长期孕育分不开的。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 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 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 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 赋予新时代内容, 容纳新的代精神, 达到承前启后, 与时俱进, 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胡锦涛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在今天的中国, 需要用传统美德来教育学生, 鼓舞学生, 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

  义的意识,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 当前社会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心理特征、伦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影响。其积极的层面都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 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巨大力量。

  当今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 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 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 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为基础、为依据, 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为归宿。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 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 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 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 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教育效果, 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 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 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 担当起历史重任。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教育者首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 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 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

  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 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 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 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教育形式, 结合时代特征, 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 巩固德育成果, 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 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 同时, 发动家长, 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 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 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 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

  因此,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追求“和为贵”、“家和万事兴”, 倡导好善乐施、扶危济困, 把人的生命和尊严, 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越是危难之际, 这些传统越是得到发扬。如九八抗洪时, 抗非典时; 今年初南方冰雪灾难, 四川5 ·12 特大地震灾难面前的“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举国上下及时伸出了无私援助之手。这些传统美德以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格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是现代的根基, 青少年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 掌握着先进的知识文化, 是未来的主人, 应当加强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学习,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传统美德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素质教育 传统美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115-01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与特征

  1.素质教育的含义

  具体而言,素质教育主要是为提高受教育者方方面面的素质而开展的,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培养、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发展等多方面。

  2.素质教育的特点

  素质教育的特征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总结出来的,首先是全体性。素质教育的对象是针对全体受教育者,其主张与孔子的因材施教有很多共同点,是挑选教育方法适合学生,而不是挑选学生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第二全面性,改变传统应试教育考什么教什么的错误方式,而是注重学习内容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并且加强传统美德教育。这种教育形式不仅符合个人的发展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发展极其需要的。第三基础性,素质教育不仅为学生的升学提供合理的教育,也在无形中为其做人、生活、生存打下坚固的基础,最后是素质教育的发展开放性,作为新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本身具有发展性,它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其开放性主要体现为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三中心论,使教育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宗旨。

  二、为什么要在素质教育中重视传统美德教育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素质的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充分证实了,新时代下,党和国家注重传统美德的发展及道德素质的建设。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碰撞,也造成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特别重视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也滋生出来,腐蚀着经济全球化的果实。面对这种情况,只有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才能扭转人们的错误观念,因为教育肩负着影响经济和政治发展的职责,我们需要传y文化教育来凝聚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凝聚力和自心力。

  另一方面,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处于一个稳定并匀速上升发展的状态,这个时候的教育应该着重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所以在素质教育中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是重中之重,因为它会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道德层面引导和教育学生成为仁义礼智信全面发展的人。传统教育首先会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友善的为人处世之道,在使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自身的道德素质也达到应有的标准。因此,为了高中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在当今时代备受关注,而作为其主体内容的传统美德教育更是重中之重,不容忽视。主席说过,高校在素质教育中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既是应有之义也是时代命题,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三、中学生素质教育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具有针对性的传统美德课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要用无产阶级的理论去武装工人群众,问题是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并不高,因此只能通过外部灌输的方式。传统美德教育亦是如此,它需要达到分阶段和分层次两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应该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对传统美德的学习呈现出由一般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阶段的学生叛逆心理比较严重,应该加强对他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法治教育的引导;高中生在能力和素质方面已经趋于成熟,但对于一些人生的选择还会左右不定,所以应该加强对他们的革命理想教育和为人民服务的爱国主义教育,还要辅之以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2.通过其他学科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不同学科之间的教育虽然是分开来学习的,但是不能割断它们之间的联系,无论文科理科都与传统美德教育有着深厚的渊源,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素质,不仅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还要有系统的传统美德知识,并将二者自然地结合起来,渗入到自己的学科当中。政治课对于传统美德传承是最直接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忽略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样在语文学科中,可以通过一些文言文塑造出来的伟人形象来渗透传统美德教育,鼓励学生学习文章中的道德精髓,感受古人爱国主义情怀和忧国忧民的责任感,理科科目学习中,可以发掘科研人员发明家身上的不屈不挠的坚韧品质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

  传统美德教育论文篇8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从时间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指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文化。因为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中国文化开始大幅度的震荡,调整。这种变化一直持续至今。从地域范围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国地理概念,还包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清晰的地域界限。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今天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仍在不自觉中深受其影响。纵观历史,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方面。

  二、多视角看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和体现

  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各抒己见。有些学者们论证了儒学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认为儒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具有极为有益的作用。还认为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有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和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人文精神及传统文化思想受到挑战。对学生进行儒学教育,坚定信仰教育有利重建精神家园,凸显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加强儒学伦理教育,倡导道德体验教育。

  〔1〕有学者从美育及传统美德的角度看其德育的促进作用。也认为当代德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受以现代传媒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影响,人的审美受到侵蚀、精神世界也被无情的挤压着。青少年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受到巨大影响,自我意识强全局意识差、竞争意识强合作意识差、好胜心强抗挫折能力差等不健全人格结构。而美育与德育的终极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审美教育与价值观的培养及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我国把美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当前可以通过艺术教育、经典导读、看经典戏剧电影、文学导读、注重课程教材改革、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来实施美育。

  〔2〕对于美德作为知识可教性,有学者论证了其可教的限度和方式。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但美德作为知识被教师有限度的。原因是它主要通过理性去获得、美德本身的内涵在当代社会中的失落、合格的美德教育教师的失落。所以传授也有其特殊的方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3〕香港中文大学刘国强教授阐述了中华美德教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儒家伦理教育之特点,尤其分析了仁的不同层面的含义和与诸德的关系,认为它们都是相互关联和融通的一个体系。他的关于中华美德的当代意义提醒了我们不要一味的追求现代的、西方的、流行的价值观,而忽略中华传统美德所蕴涵的价值。

  〔4〕 至于道德榜样、榜样教育问题,部分学者论述了榜样的道德价值,道德榜样的类型、可能和功能。一般的榜样并不特指道德榜样,它们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只有具有正面价值的榜样都有道德的崇高性或崇高的道德价值。从道德主体的角度看,可分为个体道德榜样与群体道德榜样:从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看,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道德榜样,主要是:掌握和控制社会道德资源者、对社会负有重大责任和具有重要影响者以及成年人。道德榜样有几种产生的可能,即先验论、发现论、需要论、实践论。不管怎样,道德榜样产生的条件至少应该是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的诉求。道德榜样的功能如下:传统优秀道德的典型承载者,现实主导价值的积极弘扬者,未来理想道德的开拓创新者。这三种内在功能决定了道德榜样具有示范和激励的外在功能。

  〔5〕现实教育中要积极发挥道德榜样的外在功能,使其转化为内在功能,以不断扩大的道德榜样的力量和影响力。但如何处理好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呢?有学者指出要合理运用它们之间的耦合,来建设新时期的文化和进行学校道德。需正确认识偶像崇拜语境下的榜样教育。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传播媒介产品的普及,新的文化形态和现象的出现冲击并改变着传统的文化模式和文化观念。时下榜样曲高和寡,偶像却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找出新时代文化背景下榜样与偶像的差异与共生,建构它们间的耦合机制。需要我们贯通理性思维与情感体验;协调价值目标与现实生活。

  〔6〕民族精神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重要价值,当前有学者对学校如何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作了研究和思考。指出民族精神教育应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发展性,体现民族性和全球性的统一,且要设置专门的民族精神教育课程。拟定民族精神教育目标,不同的学习阶段,目标层层深入。至于其教育方法,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而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开展教育,这样民族精神才可能真正被内化。

  〔7〕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现代社会里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下,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着危机和价值困境,即如何处理好国家认同和个人自由的关系。学者认为,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本身而言,强调个人自由与国家认同各有优缺点,因为他们反映人的精神需求中既渴求自由又希望有所归依的二重性,因此有学者要建立一种必要与可能的民族精神教育价值取向:基于个人自由的国家认同。根据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通过达致共识的对话教学来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用讨论、辩论、说服教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获得些道德规范和自己的价值观。

  〔8〕有学者指出负面道德经验也有其德育价值,负面道德经验是指在道德生活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假、恶、丑性质的道德事件或行为。但它在学校教育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人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因而在实践中采取回避或拒斥的态度。他们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一旦被课程化,就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发展学生处理负面道德经验的意识和能力,适应真实的道德生活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力、更好的理解正面道德经验和进行道德反省。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是矛盾的统一体,道德经验也不例外,学生不应该只知其一面,而不知另一面。那么负面道德经验在当前德育中缺位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有些人认为呈现负面道德经验与学校教育的性质不相符合;有些人认为学生的德性很大程度上是环境熏陶的结果,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呈现负面的道德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德性成长;有些人认为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缺乏道德免疫力,因而不宜向学生传递负面的道德经验。但它们不应成为学校摈弃负面道德经验的理由。学校德育不只是教师和学生过道德生活的地方,更是学生学习如何在社会上过道德生活的地方。社会上永远存在着真、善、美与假、恶、丑。学生不可能完全封闭在学校内,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社会打交道。既然和社会交往,学生就不可避免的遇到负面道德经验。如果学校不让学生掌握面对负面道德经验的智慧,那么他们在遇到负面道德经验时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学校应该将负面道德经验课程化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9〕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显然先秦时期的礼就是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有学者说其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内化、示范和传承等方面。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礼仪则以理想的模式向社会成员展示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供他们效仿的行为准则。礼仪还通过礼仪活动标准化的语言和动作,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可以习得的东西。先秦时期的礼具有传统礼仪的共性,另外,它的德育功能有其特殊性,第一,先秦礼教与乐较大配套进行,相辅相成;第二,先秦礼的道德教化与国家机器的推动密不可分。礼的法制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礼的道德教化的作用,还有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机制是礼的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

  〔10〕也有学者分析了人生礼仪的德育内涵,它是一种特殊的民俗事象,指围绕着人的生命历程的关键时刻或时段而形成的仪式活动,具有丰富的德育功能。因为人生礼仪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连接着寻常百姓的人生追求和需要,另一面连接着受儒家文化支配的传统价值观念,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规范人生和化的作用。当然人生礼仪德育功能的实现,要注意在开展礼仪活动时讲究实效性;要在庄重神圣的场合下,以富有象征和表现力的方式使受礼者完成道德教化过程。这对于今天的德育有借鉴意义。

  〔11〕和谐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和状态,它是发展着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有和谐的思想,如:“天人合一”、“整体和谐”、“和而不同”的思想都包含有和谐的意义。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助于提升公论文联盟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观念,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正是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在现代的延续和升华。中国文化传统中追求和谐的思想由来已久,讲求和谐是往圣先贤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把构建和谐社会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智慧和精神动力。例如: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修身”,强调个人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提升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极其宝贵的启示;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就是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宽容和谐。儒家“和为贵”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和谐理想的追求。

  〔12〕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为“和”的思想赋予崭新的时代内容,进一步倡导以和为贵的新型人际关系准则,无疑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人际摩擦和社会内耗,在全社会形成“贵和尚和”的价值取向,增强人际关系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处于和谐关系中,才能得到发展并生生不息。儒家认为包括人类在内

  传统美德教育论文篇9

  摘 要: 开展高职美育教学改革实践,可以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融于高职教育之中,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美育渗透 高职教育

  一、传统文化与美育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刻,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综合,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特别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以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追求真、善、美的统一,重视对人生、社会、道德的探索和追求,其中许多元素在现代人生和现代职场中都能发挥独特而持久的积极作用。传承优秀文化,推进社会文明,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使命。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好教材。”

  高职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高职教育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贯彻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高职美育现状分析

  目前,高院校的美育发展不平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很多做法值得探讨。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核心的高职教育,存在一定的办学功利倾向。高职很多课程是如何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专业技能,使学生如何更积极地生活,在生活工作中如何获得持久的和谐却很少涉及。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等,往往在成长过程中比职业技能更重要。高职教育往往将“做事”和“做人”双重目标分离,忽视了高职院校教育的人文内涵。同时,高职院校美育师资的匮乏、课程建设的缺失使学校的教育作用不断衰微。

  第二,高职院校一些学生在入学后,除了被动接受一些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外,没有主动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意愿。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在学习上有畏难情绪,尤其是理论上的学习,往往处于力不从心的状态,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样表现出负面情绪。其次,在个性上两极分化。一方面,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又因较多的失败,缺乏自主精神、自信心明显不足。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往往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对于互动性和参与式的活动有浓厚的兴趣。

  目前,国内对高职美育的研究还无法满足高职美育建设的要求与目标。一是有些研究只停留在美育思想层面,如:就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思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通过对美育进行历史的考察,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理论体系。二是有些研究只局限于美育的功能分析,如:就结合学科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完整人格结构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进行探讨;论述了美育视阈下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与现实实践等。这些研究存在这样的缺陷:一是缺少融合。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美育的融合,高职美育与课堂创新教学改革、与校园文化、社会服务的融合;二是缺少高度。没有把高职美育建设放置在时代要求的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将美育融于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面向现实的紧迫需要,更是高职院校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弥补职业教育人文精神淡化而实用意识过浓的不足,实现其历史使命的重要途径。

  三、传统文化对高职教育的意义

  近些年来,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原因是在社会快速发展、职场快速变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可持续性、社会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与大众的期许存在一定的差距。党的十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对美育做出重要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重视中华民族创造的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党的十提出的教育任务和提出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职教育除了立足于打造“职业人”、为解决学生的现实生存问题提供技能准备外,还要面对学生的未来、引导学生追求更高质量的生存和追求人之为人的更高的生命境界,因此,将美育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和“做事”的本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对高职学生的修养提升、人格塑造、和谐身心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容易唤起学生潜意识中的道德情感,是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是推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发展的重要助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文化改革提出新的要求,以此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

  1.爱国精神。爱国就是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不卑不亢、忠于职守、维护国格。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确立爱国主义思想,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正气和气节。

  2.合作精神。职业需要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合作品质,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一脉相承。中国文化注重协作、大局意识,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工作,都需要他人的协助,都需要高度的群体合作。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意义重大。

  3.人生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等例子有很多。让高职学生学习面对挫折、逆境时,懂得如何智慧应对,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学生抗压、抗挫折的能力,了解胸怀远大的人生态度,培养出知识经济时代智慧型的劳动者。

  4.伦理规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是社会进步、个人成长中精神文明、道德行为规范等。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个人综合素质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学习,教育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明白一个当代社会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四、传统文化与高职教育的融合

  当代教育提倡素质、道德、新和与时俱进,美育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息息相关,是素质培养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构建完整、有序、彰显美育功能的高职美育模式,促进审美素质养成的美育环境建设,将传统文化与德育相结合、传统文化与经典作品相结合、传统文化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潜移默化构建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的重点是努力开拓美育新途径,将美育融于高职教育教学之中,力求完成三个融合:国内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国外先进教育理念融合、学生生源特点和未来发展需求与美育内容相融合、人文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要完成这三个融合,我们的思路是以调研为基础,在分析传统文化教育特点和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从美育体系、美育资源入手,提出高职院校推行美育的制度设计、具体路径与方法。在制度上,将美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师生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以学分制和课程分类为核心,通过与学分制、考核制接轨,总结经验与规律,从而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以此加强高职美育的探索研究工作,提高高职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五、融合的方法与路径

  将传统文化融于美育之中,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息息相关,是素质培养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开展对高职教育中的美育教学改革实践,可以弥补职业教育人文精神淡化而实用意识过浓的不足,实现教育的协调发展。

  1.从认识上。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融于美育的重要意义,构建符合高职特征的美育体系和运行机制构。整合教育资源,把美育纳入专业建设,完善美育保障机制。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主动提高传统文化素养,积极将传统文化寓课堂教学之中,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2.从观念上。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中,坚持取其精华的辩证的文化观,更好地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高职教育的实际,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避免单一、抽象的理论方法学习,采取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方式把美育的特殊性和教育的普遍性相衔接,结合课程特点进行审美教育。

  3.从素质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民族精神、爱国情感、道德标准、责任态度、诚信敬业等传统美德,对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健全人格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生动教材,通过营造有利于高职学生发展的环境氛围,使高职教育充满活力。

  4.从创新上。首先,将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主渠道,将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学习有机结合、教师的课堂讲授与学生的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其次,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日常化、传统文化教育具形化、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化等方面推进,依托项目,统筹联建,多种方法并用,开拓立体式的传统文化教育路径,强化美育在高职教育中的浸润,使综合效益、受益面积(包括学生、教师和单位)最大化;第三,营造促进审美素质养成的美育环境。高职院校要把传统文化融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营造富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校风校貌、人文氛围、人际关系等),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突出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道德意识,进一步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多又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平.高等职业教育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现实意义分析[J].学园探究,2016(8).

  [2]李洪荣.美育视阈下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研究[J].求知导刊,2016(12).

  传统美德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美国品格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6-0133-04

  从古至今,道德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能。在美国历史上,品格教育曾经是一种传统道德教育流派,从美国建国以后便牢牢占据学校德育的主流位置。在20世纪中叶,品格教育一度走向衰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品格教育运动”的复兴,并不是对传统品格教育的简单回归,而是在继承传统之上有了新的超越。研究美国品格教育的兴衰,探讨美国品格教育成效,总结美国品格教育得失,对我们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益借鉴。

  一、美国品格教育概要

  美国的品格教育始于殖民地时代,19世纪开始,随着移民潮的涌入,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转向培养具有美国精神和民主价值观的公民。20世纪初,品格教育是每一所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每个城市或州都有明确的品格教育指南。1911年全国性的“品格教育协会”(The Character Association)成立,制定了《儿童道德规范准则》(Children's Morality Code),提出“十项正当生活的规则”[1],多次举办有关品格教育全国性的讨论和竞赛,同时,一些青少年组织也建立起来,以推动品格教育。

  20世纪20年代以前,传统的品格教育模式一直在美国学校中占统治地位。传统的品格教育有这样的基本特点:在教育性质上,它是一种强制性、灌输的教育;在教育目的上,它旨在维护社会的道德秩序,塑造一定社会所需要的社会公民或使年轻一代社会化;在内容上,是教给学生诸如诚实、勇敢、节俭、忠诚这样的相对固定的和具体的规则和美德;在方法上,一般采用说教、训诫、榜样、纪律、奖惩等直接的教育方法。

  然而,传统的品格教育模式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受到了巨大的挑战。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和宗教研究机构就学校品格教育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评估,得出的结论是,现行的道德教育的方式和道德行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对学校传统德育是巨大的打击。同时,受到达尔文主义的影响,进步主义教育者对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提出了批判,认为“道德”和宇宙间其他事物一样,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绝对正确的真理和永恒不变的美德。[2]二战的爆发进一步动摇了人们的道德信念,在强权和技术面前,道德和道德教育显得苍白无力,人们对科学技术顶礼膜拜,唯科学主义泛滥。二战结束和冷战的到来改变了人们对教育的看法,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主旨,人的德性的培养退到了次要位置,在科学和技术课程的冲击下,学校品格教育形同虚设。

  20世纪中叶以后,忽视道德教育的种种弊端开始显现,美国青少年的自杀率、暴力犯罪率、非婚生子女出生率等指标明显上升。于是,道德教育以一种不同于传统品格教育的形式重新回归学校。这一时期学校德育奉行价值相对主义,强调价值的相对性以及道德教育的过程而非道德教育的内容。价值澄清理论是这一时期有影响力的德育观点之一,它认为价值观来自个人经历,不同的个人经历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经历的不同会导致个人价值观的变化。因此,价值是相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并且,每个人都可按他个人的价值观行为。同时,价值观也是不能够进行教授的。因此,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将教师认可的价值观教授给学生。[3]

  然而,相对主义德育模式虽然在反对传统、机械的品格教育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也导致过分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削弱家庭、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责任,缺乏核心价值,滋长极端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等。70、80年代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实效低下,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急剧滑坡,社会道德风气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面对如此严重的道德危机,美国民众强烈要求联邦政府采取行动重建道德价值观,改进教育。在反思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品格教育的传统价值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认识到相对主义德育模式是对传统品格教育的矫枉过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了“新品格教育”运动(New Character Education Movement)。这一运动不仅得到了美国总统和国会的大力支持和倡导,而且也得到了广大企业、宗教团体和市民的拥护和响应。新品格教育肯定“美德”的客观存在,但抛弃了机械灌输的教育模式,综合了多种现代德育方法,注重在德育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习惯,并且借鉴和运用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以及价值澄清理论的许多积极因素,是对传统品格教育的扬弃。

  二、美国品格教育的特点

  纵观美国品格教育发展,尤其是新品格教育,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正面教育,回归传统教育模式

  品格教育随着相对主义德育模式的兴起而式微,又随着对相对主义德育模式的批判而复兴。传统品格教育采用强制灌输的教育模式,在简单的教育方法下,学生学到的只是关于道德的知识和各种道德规则。价值澄清模式让学生通过道德推理选择自己的价值观,教师对学生的选择不做任何价值评判,适应了人们对主体性发展的要求,但同时也消解了道德的作用。新品格教育重新采用正面教育为主的方式,强调学校、教师及课程在品格教育中的地位,树立道德榜样,使用道德纪律规范学生行为,纠正相对主义道德观,形成了崇尚道德的氛围。

  2.肯定传统文化的价值,强调核心价值观

  在经历了20世纪中期的衰退后,品格教育在20世纪后期又重新占领了美国道德教育的主流。新品格教育并非抛弃原有的美国传统文化和美国精神,而是在坚持吸收传统品格教育精华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变化和受众特点进行革新。1992年,美国成立了“品格关注联盟”(Character Counts Coalition,简称CCC),这个联盟确认了品格教育的六大支柱:可信赖性、尊重、责任、公平、关怀、公民责任,并认为这六大支柱就是人们所应当遵循的共同价值。另一个成立于1993年的团体“品格教育联盟”(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简称CEP),提出的价值为:关心、尊重他人、负责、公平、关心他人的幸福、诚实。[4]另外,各州、学区、教育组织和教育专家也都提出了不同的品格教育的核心价值。纵观这些不同组织提出的林林总总的核心价值,可以发现以下美德被广泛提及并认同:慎思、勇敢、自律、公正、关心、尊重、负责、诚实。前四个属于西方传统的四主德,后四个则是针对当今社会青少年的道德现状提出来的,传统道德文化和现代道德要求结合,构成了新品格教育的核心价值。

  3.吸收各学科研究成果,采用综合性的教育手段

  从品格教育到新品格教育,始终坚持以正面教育的方式,直接向学生传输道德价值规范。但在价值多元化时代,面对学生个性张扬的特点,仅仅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实现教育的目标,新品格教育运动的倡导者们将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成果和教育理论吸收到品格教育的实践中。美国品格教育研究所(the Character Education Institute)设计了一门品格教育的课程,采用故事教学法进行品格教育。波士顿大学“伦理与品格促进中心”(the 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Ethics and Character)提出的“促进品格教育100法”中包括了名言警句、社区服务、从业人员座谈、发现榜样等多样化的方法。[5]这些综合性的教育手段都指向道德养成和品格培养的教育目标,以其灵活的形式和丰富的载体,与课程正面教学相得益彰,有效提升了品格教育的效果。

  4.倡导全民参与,重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融合

  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除了学校注重对学生的品格塑造外,更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教育体系。经历过上世纪中叶道德危机的美国社会深刻意识到,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受到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的影响,同时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又关系到未来社会的道德风尚。品格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全社会都应当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承担起责任。因而,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在学校教育以外,还注重运用家庭、社区、企业的力量,共同塑造德育环境。

  5.构建质量评价体系,监督教育效果

  此外,美国品格教育还注重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品格教育联盟(CEP)依据品格教育专家的研究提出的《有效品格教育的十一条原则》与《品格教育质量标准》对于学校与教育机构设计开展品格教育、选择品格教育项目、评价品格教育进展有着综合的指导意义。

  《品格教育质量标准》以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为标准,并在每条标准下提出3~4条细则,细则下又有若干观测点。[6]接受评价的学校在学校教育共同体或其他机构中选择客观、中立的评价者,评价者针对每一细则进行打分,平均后得出该校品格教育的综合得分以及每项标准的具体得分。这样的一套量化标准可以比较不同学校品格教育的实施情况,还可以发现某一学校品格教育的优点与不足,得到下一步的改进思路。

  三、对美国品格教育的评价

  美国品格教育复兴以来,很多品格教育研究机构对品格教育的效果进行调查显示,当代美国品格教育运动卓有成效。根据对加利弗尼亚某中学的调查显示,自1997年该中学进行品格教育以来到2000年,“违纪现象减少了88%,退学现象减少了88%,勒令退学现象减少了73%,排他现象减少了88%。”在内布拉斯加州,“85%的教师认为他们教的学生的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善。73%的教师认为学生一直在使用他们从品格教育课上学习的规范语言。75%的教师认为品格教育也改变了他们自己的行为。61%的教师承认他们发现学生比以往更加愿意互相帮助。55%的教师承认他们不大发现有学生相互指责。55%的教师承认他们发现学生比以往变得更加值得信任。”[7]品格教育的效果得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一致认可。

  在肯定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效果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美国青少年道德问题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校园枪击案件、暴力案件时有发生,吸毒、酗酒和非婚屡禁不止,奥运会8枚金牌获得者、美国“飞鱼”菲尔普斯也难逃吸毒丑闻,在美国热播的电视剧《Gossip Girl》中,高中生们表现出的阴谋诡计、拜金攀比、欺凌弱小等种种行为也让我们不得不对美国品格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阻力担忧。由于品格教育在理论建设方面存在先天缺陷,在品格教育的定义、内容、方式、组织和教育者等方面都没有统一定论,这也使得品格教育遭到了一些学者、教师和家长的质疑,品格教育运动的前路依然漫长。

  1.品格教育缺少统一的理论指导

  品格教育借用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构建了综合性的理论框架,然而,就品格教育本身而言,并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在品格教育研究中,以实践研究为主,缺少系统理论研究。也许品格教育本就是以行动为目标,通过实践策略,改变受教育者的认知和行为模式,然而,不同的品格教育的实践者们采用的却是不同的理论和方法。美国曾经一度盛行价值澄清教育模式,并导致了价值相对主义,就是品格教育自身理论缺位的结果。

  2.品格教育缺少统一的组织领导

  美国品格教育的相关组织繁多,全国性的品格教育研究组织和机构有“品格关注联盟”(CCC)、“品格教育联盟”(CEP)、“价值观驱动学校联盟”、“公民教育中心”、“伦理与品格促进中心”、“第4和第5R中心”、“社群主义者之网”等,这些组织有的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有的是学校的研究机构,有的由某些社会组织或宗教团体建立。各地还有地方性品格教育组织,以华盛顿特区为例,就有“美国教师联盟”、“公共社区成员网络”、“关怀社区”、“伦理资源中心”等组织机构。[8]这些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品格教育组织各有其推崇的价值观、教育主张和评价标准。虽然这些组织都致力于推动青少年道德教育和品格塑造,但由于各自为政,缺乏统一领导,大多数精力都耗费在说服学校、社区及家长接受并施行其组织的主张,而学校、社区和家长也疲于应付不同组织的声音,难以形成推动品格教育的合力。

  3.品格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均含混不清

  品格教育在美国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其内涵和外延依然模糊不清。什么是品格教育?品格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品格教育教授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品格教育的方法、步骤和计划是什么?这些问题在理论界都没有形成共识。在全美各地开展的品格教育,成为了各州、各社区乃至各学校自治的行为,按照自己的价值判断塑造他们认为符合美国传统伦理道德形象的“新美国人”,这样势必导致本意在于形成统一道德价值的品格教育,最终依然产生了多元化的效果。由于品格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模糊,对品格教育的实效性研究也陷入困境。

  4.来自学校内外部的阻力影响了品格教育的开展

  即便在学校教育中,品格教育的开展也非一帆风顺。品格教育要求所有教师都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即使是非道德类课程也应当有道德养成的功能。这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增加了工作压力,也超越了他们的能力。并非每个教师都是道德模范,也并非每个教师都具有从事道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能力,成长于道德滑坡年代的教师可能自身就缺乏道德素养。这些都使得品格教育在学校教职员工中间步履维艰。

  同时,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多元社会,每个民族有自身的道德传统,一些家长对于子女在学校接受统一美国价值观教育心存疑虑,认为这样会抹杀本民族传统价值。一些宗教团体也担心品格教育会破坏学生的。由于得不到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同,品格教育的成效也受到影响。

  四、美国品格教育对我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必要条件。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特点的变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挑战和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思路、新途径。美国品格教育历百年发展,经兴衰成败,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地方,也有一些值得我们思索和借鉴的经验。

  1.从教育发展历史看,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道德教育,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学生思想

  在美国历史上,品格教育曾一度陷入低谷,道德教育不被重视,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只注重科技和经济的进步,忽视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其结果必然是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影响社会发展的步伐。因而,无论在何种社会环境下,都必须旗帜鲜明地进行道德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品格,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社会的急剧变革造成了多元价值观的并存,道德自由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也有一定市场,我们必须以开放的胸怀接受多元价值,但这并非说社会不需要核心价值。美国品格教育虽然有诸多内容,但其教育内容中从未放弃对于美国精神和统一价值的追寻。在当前社会,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统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学生思想,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从教育的方法看,要将课堂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合力育人的氛围。

  长期以来,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在道德类课程建设上花大功夫,而在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实践类课程的建设中,却没有融入德育的内容,造成德育智育两张皮的现象,解决了学生道德认知的问题,却没有解决学生道德行动的问题,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的知行不统一,甚至形成双重人格。品格教育提倡所有教师都负有道德教育的责任,所有课程都具有道德教育的功能,要让学生有道德实践的机会,要形成学校、社区、家庭联动的道德教育环境,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现在,我们大力推动学生社会实践以及志愿者服务的开展,就是给学生提供了道德实践的机会,然而,在如何形成全员育人、全社会育人的氛围上、调动非道德类课程教师参与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等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2.从教育的实施看,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结合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美国品格教育组织繁多、各行其是的现象是品格教育有效性受到影响的一个原因,然而,美国品格教育的各种组织结合所在地和所在社区的不同情况提出教育主张,易于被学校、家长和学生接受,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在我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教育部、等中央部委的统一领导下部署开展的,具有美国模式无法比拟的组织优势,但是有时无法顾及到各地各校的差别,有些要求只能流于形式。因此,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应在统一领导的基础上,各地各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3.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看,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对象性关系,他们互为前提、相互作用,通过互相之间的能动作用,履行各自的角色,和谐互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受教育者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对教育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给学生表达

上一篇:我国战后时期类型电影研究.doc
下一篇: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