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纪录片《海洋》的生态解读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摘要]法国纪录片《海洋》作为一部生态学纪录片,在展现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的同时,直面生态危机的严峻现实。海洋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以生命的独立主体而存在,有其内在的价值和生命活力,体现了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人类凌驾于海洋之上,肆意破坏海洋,影片深刻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生态系统的肆虐。影片同时也期盼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该片能唤起人类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海洋》;生态整体论;人类中心主义;和谐

  法国电影《海洋》是导演雅克·贝汉耗时7年,花费5 500万欧元打造出来的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该片于2011年在法国上映,创造了不菲的票房收入。导演动用了12个摄制组、70艘船,辗转于54个拍摄地,聚焦 100多个物种,超过500小时的海底世界及海洋相关素材,是历史上投资最大的纪录片。凭借着完美的制作,该影片荣获了2011年第36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纪录片奖。

  这是一部以环保为主题,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的生态学纪录片。导演深入探索了海洋这个幽深而富饶的神秘世界,并且完整地呈现海洋的壮美辽阔。真实的动物世界比动画片更令人感动和震撼,大海中各种美丽的动物在影片中都一一呈现,大到鲸鱼,小到微生物,从海滨天空到海洋深底,从南极到北极,各种生命形态都在演绎着自然的奇迹,令人叹为观止。影片一方面向人们展示了海洋这个大生物圈中各种物种和谐相处的美好场景,另一方面又思辨性地引导人们从生态批评的视阈去思考,深刻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灾难性的毁坏,期待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终唤起人类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生态良知,蕴涵着非常丰富、深厚的生态思想。

  一、生态整体思想

  王诺在《欧美生态文学》一书中阐述:“万物皆兄弟,万物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体与每一个个体紧密相连;自然是个整体,整体内的所有物种休戚相关。”这种生态整体思想的核心是万物平等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细心品味《海洋》会发现其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整体的思想。影片用四分之三的部分来塑造了奇妙的海洋世界,纯洁美丽的水母群,可爱憨厚的企鹅们,在海面翻转舞动的海豚,身形庞大气势震撼的鲸鱼群,色彩斑斓的深海鱼………导演用这些美丽的生命展现了海洋生命的奇妙和震撼。在这里人们看到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反映出食物链的基本规律,它们与水、植物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海洋的活力就来源于这个系统的活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和谐是海洋自身的平衡和和谐。在影片中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没有丝毫差别,他们是平等的,都是这个生态圈中的一部分,这种描述让人感觉到一种微妙的和谐的关系。人们也深深感受到海洋作为有生命的独立主体而存在,有其内在的价值和生命活力。

  通过影片中对海洋的生动描述,人们深刻体会到海洋所代表的大自然的非工具性价值,海洋这个存在物本身就具有内在的生命目的性。大自然中所有的自然存在物都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价值,它是与人类的生存密不可分的一种生命共同体,海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不是一个片段,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态,而是有生命有意识的灵动之物。因此,大自然生物共同体中的一切存在物,都有其内在的价值和生命活力。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它记载着历史的久远,它拥有不同寻常的生命力,它震撼的生命力代表着自然的伟大。《海洋》所呈现的多姿多彩的生命代表着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并且体现了生态意义上的自然物种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影片中的海洋生物具有生态意义上的重要价值。如果海洋仅仅是水,那即使它千姿百态也不具有生命的活力,海洋将何等地单调。海洋作为生物共同体,它的一切存在物都具有生命的目的性,而且有其本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证明了生态系统的和谐性与稳定性。这部影片的魅力在于它让人们感受到海洋的内在生命价值,一方面能够唤起人们生态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关怀,另一方面能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深深的眷恋敬畏之情: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根基,心灵的栖息地,因此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所谓人类中心主义是指以人类的利益为尺度来解释和处理整个世界的观点,具体地说,即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张惟有人具有内在价值、非人类存在物只具有对人的工具价值的观点。”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者,大自然只是被人类所利用的对象。人类对于大自然只有控制、利用、索取的权利,却没有保护和善待大自然的责任和义务。生态学家们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是深刻的,而《海洋》这部影片给人们的反思则是深刻而久远的。影片一开场只听见海浪哗哗地响,一群孩子们第一次看到大海,眼睛里充满了好奇,这时一只火蜥蜴爬上岸,凝视远方,远处有一只火箭在升空,它的目光被映红。这时,旁白:有生命以来上亿年,自然界一直保持着绝妙的平衡,而如今人类破坏了它。我们往往忽略了身边的东西,却一味在向外寻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创造了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工业和科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它如同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危机。如何正确处理好工业、科技高速发展和生态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难题。生态思想并不是要求人类止步不前,而是要求人类在发展的同时重视生态的持续发展。因为大自然是人类的栖息地,保护生态整体,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接着,影片把镜头对准了人类肆意破坏环境的行为,向人们展示和剖析了海洋的现状,人类贪婪地向海洋索取,不惜破坏海洋生物,海水被污染,生态环境正在一步一步地恶化。大量废水、垃圾污染了海洋,海豹发现身边出现了很多陌生的东西,渔网,垃圾,匪夷所思的是还有超市的手推车,它好奇地游上去用鼻子打探……看看我们生存的地球吧,它正在各种自然危机中苟延残喘,“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过度捕捞,沙漠扩大,物种减少……生态危机是人类的文化和精神危机的产物,我们应深刻反思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使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大自然被作为征服的对象,只是人类可利用的工具。人类如果做不到合理利用自然,必然会干扰自然进程,违背自然规律,破坏大自然与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就会处于对立状态,导致自然生态的失衡。

  影片最后直击人类残忍行为的极限。鲨鱼被密集的渔网包围,残忍的人类打破了海洋的平静,鲨鱼被活生生地割去鱼鳍后又被扔回海里,海水被鲜血染红,鲨鱼慢慢地绝望地沉到海底,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叩击着人类的心灵。观影现场不少孩子看着被割掉鱼翅扔入大海流血的鲨鱼,不解地问身边的大人: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面对孩子的提问,大人如何去回答?是为了满足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吗?一定范围内的欲望会促进人类的发展,然而,一旦欲望过度膨胀,就难以控制了。人类在过度欲望的刺激下,一般的饮食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他们把欲望伸向了海洋,人们用“最先进”的捕捞工具,将巨网伸向海洋的各个角落。连鲨鱼、鲸鱼这些巨型生物都不能幸免于难。持有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在人类的眼里,动物只是人类娱乐、赚钱的工具,已经失去了作为生命的本质。事实上,人类的物质欲、金钱欲、享受欲正在不断地扩展着。欲望的过度膨胀导致人类疯狂地掠夺自然,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遭受了极大的破坏。生态学家托夫斯警告人类:“由于人类贪欲或疏忽,整个空间可以突然一夜之间从地球上消失。”在欲望的驱使下,人类无限度地向自然索取,近乎疯狂地掠夺大自然,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必然的。人类应该意识到,作为生态圈中的一分子,每个人都对生态系统负有责任。电影结束时,雅克·贝汉带着孩子出现在水族馆,他指着那些鱼类说:“将来我们所能看到的生物只能存在于动物园的栅栏里还有水族馆的水槽中,到那时该怎么办?丰富的自然成了过去一个久远的梦。”多么尖锐的问题,人们只有在梦里才能看到这些可爱的生物。人类要想不让这一幕发生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努力过一种“简单”的生活。物质的需求,工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应该被限制在生态系统可以承载的限度内。人类追求丰富的生活固然不错,但这种丰富不应该只是物质方面的丰富,而更应该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富。

  三、对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期盼

  尽管《海洋》向人们展现了人类残忍的一面,但是它仍然包含着对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期盼。在影片最后导演设置了优美的人鲨共舞的画面。与捕杀鲨鱼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与鲨鱼翩翩起舞,这是一个多么和谐的画面,它包含着对美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期盼。人与动物都是生物圈这个共同体中的一部分,人对自然真挚的感情,就像保持自己的童贞;自然不仅是人的朋友,更是人的生命的一部分,人热爱自然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因此我们要努力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还应该意识到大自然中的每一个存在物都有自己的内在价值,它们都应该成为人类终极关怀的对象。在生物圈的共同体中,人类要亲近自然,珍视大自然中的所有存在物。影片最后的旁白:所有的生命都应该在这里共存,这样才有希望,物种的多样性,对于我们的未来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醒悟还来得及,在几百万年间,大自然几经磨难,坚定地相信吧,大自然的力量!影片在这里呼吁人类的欲望应该得到控制,人类应该觉醒,在生态平衡面前,人类没有太多的特权,只有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必须用符合生态伦理的行为去缓解人与自然岌岌可危的紧张关系。自然是崇高的,因为它拥有伟大的力量,人类也是崇高的,因为他是智慧的,情感的。这两种崇高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将自然的崇高与人的崇高契合在一起,就要求人的崇高不应以征服自然为标准,而应该以人保护自然,并且将保护自然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海洋》这部纪录片不仅用美丽的拍摄角度、新颖的拍摄手法向人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同时它又对人类肆意破坏海洋、破坏大自然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不难看出“保护环境,爱护海洋”是影片《海洋》的精髓。在当今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形势下,导演雅克·贝汉将影片的主题紧扣人类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观影者中引起了极大的共鸣。人类应该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树立强烈的生态意识,勇敢而无私地承担起保护生态的责任,同时要意识到人类和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因此人类应该保护大自然,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自然生态,进而形成和谐的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

  [参考文献]

  [1] 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周丽.电影与生态文化[J].电影文学,2010(01).

  [作者简介] 李晶晶 (1978—),女,河南郑州人,硕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上一篇:田园东方张诚:当代乡村现代化的四个阶段
下一篇:欲望之魂|情殇情感伦理虐杀犯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