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内地上映的台湾电影,是它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没有家哪有你?

  没有你哪有我?

  这四句唱词,也将影片推向最后的高潮,它所表现的是感人的亲情。

  因此很多人认为,亲情就是本片的主题。

  

  但影片中还有一首非常重要的插曲——

  《一样的月光》。

  这首由吴念真、罗大佑作词,同样由苏芮演唱的歌曲,虽然和《酒干倘卖无》一样歇斯底里,但它们所表现的主题却截然不同。

  你只有同时读懂了这两首歌,才能明白《搭错车》究竟在讲什么?这部影片,又为何叫“搭错车”?

  事实上,这部影片包含两大主题。

  主题之一,确实就是亲情。

  而它所对应的歌曲,就是那首广为传唱的《酒干倘卖无》。

  从这个主题来解读,这个故事其实很简单。

  1958年冬天的一个清晨,以收废旧酒瓶子为生的哑叔,在高级住宅区捡回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并为她取名为阿美。

  

  哑叔之所以叫“哑叔”,因为他是个哑巴。

  阿美的到来,让哑叔本来就不富裕的生活,变得更捉襟见肘,连他爱的女人都因此离他而去。

  可哑叔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小孩,他省吃俭用,既当爹又当妈把她拉扯大。

  

  长大后的阿美亭亭玉立,歌也唱得好,所以很快被一家唱片公司发掘。

  为了捧红阿美,公司不仅让她改名换姓,还为她制定了一整套包装计划。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为她打造“大家闺秀”的人设。

  她不再是被哑叔捡回来的弃婴,而是刚从美国回来的富商之女。

  总之,他们要把阿美打造成可望而不可即的白月光。

  阿美虽然不乐意,但为了赚钱改善哑叔的生活,她还是和公司签下合约。

  这份合约,也几乎成了她的“卖身契”。

  从此以后,阿美必须切断与过去的联系,不能与哑叔相认。

  

  

  在公司的包装和助推下,阿美迅速走红。

  当已经成为大明星的阿美被公司安排去世界各地巡演,哑叔依然在走街串巷收酒瓶。

  因为过于思念女儿,哑叔一病不起,最后在思念与悲愤中撒手而去。

  哑叔死后,阿美悔恨不已。

  她不顾公司的反对,在演唱会上唱出了那首声泪俱下的《酒干倘卖无》。

  “酒干倘卖无”是一句闽南语,意思是“有酒瓶子要卖吗”。

  这首歌的灵感,正是源自哑叔收酒瓶时用小号吹奏的那首曲子。

  小时候,哑叔也总是吹这首曲子来逗阿美开心。

  当阿美在演唱会上唱出这首歌,也就意味着,她开始以真实的面目面对世界......

  

  这个故事虽然感人,但它确实有点单薄。

  尤其是和1988年那部同样表现亲情,并在大陆引起轰动的《妈妈再爱我一次》相比,它显得粗糙,中间并没有太多细腻、跌宕的情节。

  但奇怪的是,《搭错车》不仅毫不逊色于《妈妈再爱我一次》,甚至比它更具震撼力。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部影片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穿插了另一个更深刻,更宏大的主题:

  对社会和时代的拷问。

  这个主题的重要性,甚至比前者更重要。

  没有这个主题,这部影片顶多是一部催泪的家庭伦理片,而不能成为一部具有社会批判性的现象级力作。

  只要稍微留心,我们就会发现,片中几乎所有的人(包括那只叫来福的狗),都是被社会和时代抛弃的。

  比如,阿美是被生母所抛弃。

  而哑叔是被整个动荡、流离的时代所抛弃。

  哑叔并非天生哑巴,而是因为在战争中声带被割伤,退伍后,他只能以收破烂为生。

  

  50年代的台湾有两种弱势群体,一是原住民,二是退伍老兵,尤其是后者。

  影片以台北信义路的眷村为背景。

  眷村,指的是1949-1960年期间,随军从大陆迁徙到台湾的军人,及其家属所居住的简陋房舍。

  而哑叔,应该就是其中的一员。

  实际上,当时的眷村到处弥漫着一种莫可名状的惶恐和不安。

  一是因为当时很多人逃到台湾的时候是很狼狈的,逃亡途中几乎家财散尽。

  二是因为,他们对命运感到强烈的不安和迷茫,就像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所展现的那样。

  

  这部影片虽然也讲述了很多苦难,但它不像《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那般令人窒息。

  比如,阿美小时候最惨烈恐怖的记忆,是隔壁的满叔失足落水。

  随之发生了一场大火,傻子阿坤葬身火海,大片房屋也被烧毁(包括阿美家)。

  然而,即使是这样,他们依然满怀希望迎接明天的到来。

  他们重新盖起了房子,邻友们依然日作夜息,守望相助。

  

  但他们所努力维持的平静,最终还是被一个新的时代所毁灭。

  那时,阿美已经长大成人,当她开始走向一个崭新而奇异的世界,她曾经所赖以生存的家园,却开始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一天,一位公务员跑来通知居民们,这一带马上就要拆迁了,请大家尽快搬走。

  居民们当然不答应,因为当时的拆迁还不是一场“造富运动”,一旦拆迁,很多人可能会流离失所。

  

  没过多久,拆迁队就浩浩荡荡地进了村。他们开着铲车、抡着铁锤,把房子砸了个稀烂。

  居民们不顾一切地阻拦拆迁队,结果双方发生了冲突。

  与阿美青梅竹马的邻居阿明,最后惨死在倒塌的屋檐下。

  

  但一个小老百姓的死,又能改变什么呢?

  很快,那片承载着阿美无数美好回忆的土地,彻底成了废墟。

  曾经的邻友们也各奔东西,有人找到了新的住处,有人灰溜溜地回了老家,也有人从此流离失所。

  那些曾经苟活在这里的人,终究彻底地被时代抛弃了。

  当年被遗弃的阿美被骑着破三轮的哑叔捡回家,是“搭错了车”。

  而这些饱经苦难,最后却颠沛流离的人,又何尝不是“搭错车”的一代?

  当时,台湾虽然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经济飞速发展,高楼拔地而起。

  但与此同时,它也彻底告别了田园牧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脉脉,取而代之的,是自私、冷漠、金钱至上、贫富分化、娱乐至死……

  

  哑叔的死看似是因为思女心切,但真正的原因,是他在一次次被社会和时代抛弃后,对世界彻底丧失了信心。

  影片中的阿美看似是从鸡窝飞出的凤凰,她跳出“火坑”,以“富商之女”的身份搭上了通往新时代的列车。

  但实际上,她也是一个悲剧。

  因为她不过是娱乐公司用资本和谎言制造的一个傀儡,一枚棋子,一个赚钱的工具。

  她不仅失去了自由、亲情、友情和爱情,而且迟早有一天,她也会被资本抛弃,就像那个过气的女歌手沈妮。

  当沈妮不再有利用价值,唱片公司立马一脚踹开了她,转身捧红了阿美。

  阿美的前男友是一个有艺术追求的作曲家,他一直瞧不上以艺术为名,实则只为圈钱的唱片公司。

  当年和唱片公司签约,前男友就提醒阿美,唱片公司的老板市侩又俗气,沈妮唱了那么多年歌,却没有一首是有水准的,所以一转眼,她就被观众抛弃了。

  

  说到底,这些娱乐公司并不追求艺术,他们只利用流量来追逐金钱。

  所以,阿美看似是光芒四射的明星,实则是一个牵线木偶,活在华丽而虚幻的泡沫中。

  阿美的觉醒,开始于她目睹曾经的家园变成废墟,曾今的邻友各奔东西。

  在巨大的悲痛中,她以全新的的情感唱出了那首《一样的月光》:

  什么时候儿时玩伴都离我远去,什么时候身旁的人已不再熟悉,人潮的拥挤,拉开了我们的距离......

  

  家园被摧毁,温情被淹没,对于阿美小时候的那些邻居们来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消失了。

  如今,他们分散各地,只能独自在冷漠而拥挤的城市中艰难求生。

  就像在星爷的《功夫》中,假如连猪笼城寨也没了,那些曾经报团取暖的穷人们,又将何去何从?

  在这首《一样的月光》中,最震撼人心的是这句唱词:

  谁能告诉我,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所以,虽然那首《酒干倘卖无》更广为流传,但这首《一样的月光》,也许才是影片真正的题眼。

  这部影片不仅歌颂亲情与真情,更拷问着社会和时代。

  1984年在大陆上映后,这部《搭错车》之所以能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也许正是因为它契合了当时很多人在新时代下的迷茫与无助,并由此产生的返璞归真的强烈愿望。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无论是艺术水准,还是对社会的反思,这部电影并没有过时。

  影片中所展现的社会乱象——

  金钱至上、人情冷漠、浮躁的娱乐业、底层百姓的艰难求存……

  至今仍在上演着。

  : 流量年代,这种国产佳作绝迹了

  微信&微博:局外人看电影

  顺手 点赞| 在看,谢~

上一篇:从烽火到学术:刘家和先生口述史
下一篇:论村田沙耶香《生命式》中的解构主义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