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历史悠久却陷入窘境 棋手有限市场冷清
图为棋手:孙勇征(左上)、王天一(右上)、吕钦(左下)、胡荣华(下中)、许银川(右下)。
制图:宋 嵩
题记:在诸多运动项目中,象棋是一个几乎已经被人们遗忘的项目。但就是这个象棋项目,曾是全民都能从中获得乐趣的项目。
是受到时代进步给人们提供太多娱乐选项的冲击,还是象棋从业者无意中贻误了发展良机?是受到被全运会抛弃而处于边缘化境地影响,还是象棋从业者在被动中的应对方寸已乱?无论怎样,象棋日渐式微是不争的事实。而象棋的式微究竟是一种损失、一种失落,还是该理解为社会进步的必然?全面了解象棋当前的发展现状,感受象棋从业者逆境中的种种努力,读者朋友或许能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6月15日,一个普通的周末。在中国棋院的比赛大厅里,中国国际象棋队总教练叶江川正在一场棋类比赛中坐镇二台凝神思考。不过,这次棋桌上摆的不是国际象棋,而是象棋。
叶江川此次参加的是中央国家机关象棋团体赛,他此次代表的队伍是国家体育总局代表队。事实上,叶江川作为棋手参赛的场景已经颇不多见,但参加这种以推广棋类项目为目的的业余比赛,他乐于做,也有能力做。要知道,没成为国际象棋名将之前,他曾是一名象棋棋手。即便是在国际象棋界成名之后,叶江川在偶有闲暇时依然很享受同好友切磋几盘象棋的乐趣。
与叶江川享受象棋推广的轻松和惬意相比,有着悠久发展历史和深厚群众基础的象棋发展处境却并不美妙。
倾斜的市场
此次中央国家机关象棋团体赛,共有29支队伍参与。但这样的参赛规模,显然并不能令中国象棋协会副秘书长郭莉萍满意:“我们原以为会有更多的队伍参与其中……好在赛事已经办起来了,期待今后会有更多队伍参与。”
郭莉萍的失落,隐含着对这一赛事的看重。
在象棋界,办赛从来都是买方市场。市场看重的是明星,围绕明星办赛也就势成必然。以前的五羊杯、银荔杯如此,现在的茅山杯、韩信杯同样如此。
明星棋手之外,民间棋手随时可以在街头巷尾找个对手杀上几盘。处在相对尴尬位置的是为数众多的、具备一定水平的象棋爱好者,他们一年到头基本上是既无比赛特别眷顾、又无活动可以参与。组织类似中央国家机关象棋团体赛这样的赛事,应该是中国象棋协会开始为象棋爱好者搭建赛事平台的试水之举。
对于象棋来说,不同层级棋手和爱好者的市场关注度有别实属正常,真正对项目形成挑战的则是市场的冷清。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不再是全运会项目之后,象棋便开始在市场上求生存。而对同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的“三棋(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一牌(桥牌)”来说,象棋的处境无疑又等而下之。只举一例便可验证象棋在市场上的被动处境:已经步入第十一个赛季的象甲联赛,冠名赞助商频繁更替,甚至一度面临“裸奔”的窘境。如今的象甲联赛,已经成为众多棋手最重要的赛事依托和收入来源。一旦象甲联赛不能正常运转,全国仅有的100多名专业棋手能否安心下棋就会打个大大的问号。
有限的棋手、冷清的市场、流失的基础、滑坡的窘境,共同构筑了象棋的生存状态,当然也在考验着棋界人士逆境突围的韧性和耐力。
远去的大师
市场需要明星,明星引领潮流。一个项目有多大牌的明星,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这个项目有多大的社会影响力。
在象棋界,胡荣华是一个不老的传奇,更是一个标志性人物。15岁成为年龄最小的全国象棋冠军,唯一成就十连冠的棋手,唯一获得14届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的棋手……惜乎,时年68岁的胡荣华已经逐渐淡出棋坛一线。
其实,胡荣华之所以能成为棋坛一代宗师,其无法复制的赫赫战绩自然最具说服力。但仅有赫赫战绩,还不足以成为大师级人物。在胡荣华依旧坚持在一线征战后期,其棋力已不足以与后起之秀每盘都做针锋相对的抗争,但只要他打起精神,依然足以令任何对手心存忌惮。更为重要的是,纹枰对弈之外,胡荣华开始在事关象棋发展的关键问题上大胆发声。针对一些棋手不思进取、墨守成规,他大声疾呼:棋手不能混日子,吃老本,必须在棋艺上有所钻研、有所创新;针对一些赛事“和风”劲吹,他力主赛事改革:和棋太多已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比赛的观赏性,如不迅速改变,象棋将在“死胡同”里越走越窄。
胡荣华之外,象棋界在棋艺上称得上大师的棋手不胜枚举,但在影响力上称得上大师的却少之又少。象棋进入市场之后,棋手不乏一夜成名的机遇,但要成为大家却需经受住更多考验:这种考验既来自于棋局之内是否足够专注,更来自于棋局之外能否秉持操守。在中国棋界,许多棋手在尚未抵达棋艺和人生的高点前,就已经在荣誉、利益前迷失了自我,实在令人痛心。
大师逐渐远去,象棋正在爬坡,斯时斯地,的确太需要优秀年轻棋手勇敢站出来,树立形象、承担责任、引领潮流,为象棋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摇摆的定位
中国棋院的小楼就坐落在北京南二环的玉蜓桥边,对于很多棋手和棋迷来说,这里堪称心中的圣殿。并不为人熟知的是,中国棋院还有一个名字——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一看到“棋牌运动”这个字眼,相信很多人就会明白:包括象棋在内的几种棋和牌是作为几项运动在推广。
强化象棋的竞技性,曾使象棋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的几十年内盛极一时。很多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棋手都对当时的全民下象棋热潮记忆犹新。忆及当年繁盛的同时,胡荣华等老棋手也曾进行过反思:在象棋群众基础最好、市场前景最好的时候,忽略了对那个时期年轻人的兴趣培养,是象棋从业者的最大失误。尤其是当围棋、国际象棋日渐走红之后,当年的失误让象棋界付出的代价是在三棋中敬陪末座。
强化象棋的竞技性,也使象棋本该具有的文化、教育属性被淡忘和忽略。而从本质上讲,象棋的文化属性、教育属性比竞技属性更为重要。时下,象棋界已经意识到维系象棋群众基础、挖掘象棋多重属性的重要性,但在飞速变化的时代环境中,往往是“一步晚步步晚”“一步慢步步慢”。过去的无心之失,如今用数十倍、数百倍的精力和投入去弥补,往往仍难取得预想成效。
即便是具体到象棋赛事开展和推广本身,象棋界也一直在尝试多种方式、多种路径。上世纪90年代,为了电视转播需要,电视快棋赛的风头曾经一度盖过了传统棋赛;到了21世纪,当网络开始与普通人的生活发生越来越密切的联系,网络象棋赛又开始成为象棋界的新宠……遗憾的是,象棋界的种种努力似乎都很难长久坚持,就更不必谈这些努力会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象棋到底该向何处去?这应该是一个不断用实践纠偏的行动课题。历经数十年艰辛探索,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时代在变,象棋不可能一成不变。在象棋的变与不变间,能否传承象棋的固有魅力、能否使传统象棋绽放现实光彩、能否让更多人从懂棋爱棋观棋下棋中受益,应当成为一个标准、一种尺度。
( 李中文)
最近更新游戏资讯
- 秋瓷炫老公什么星座(秋瓷炫血型星座)
- 法国电影中的女性符号和觉醒
- 惊人的秘密:颜色政治背后的渗透与分化
- 让BB接受家庭伦理教育洗礼
- 语言礼仪十篇
- 美军欲打造AI战机部队 面临严重伦理问题
-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理论
- 豆瓣9.0分以上|50本好书推荐
- 达尔文的故事赏析八篇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四十)
- 东野圭吾本格推理极致之作《回廊亭杀人事件》开票5折抢
- 辩论赛包含哪些技巧?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徽州醉春丨水墨画里的徽州-婺源篁岭-江岭- 新安江- 西递- 呈坎丨六天五夜
- 心理治疗总论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 苏德超教授的新论文:道德绑架为何难以避免
- 企业社会责任综述十篇
- 政务礼仪的作用(五篇)
- 韩素希出道最大尺度 泄朴海俊指导秘诀 咬牙拍完《夫妇》只有2感想
- 《封神三部曲》:为什么要重述这个神话?
- 输血和喝血真的能帮助女性和老人保持年轻吗?
- 集齐九部《星球大战》,教你如何把家庭伦理拍成太空歌剧
- 这十部顶级英美剧,是当之无愧的业界巅峰,每一部都值得通宵去看
- 邪王宠妻之金牌医妃
- 【博览】《科奖在线》:“破四唯、立新标”典型案例官宣,项目/人才/成果未来可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