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细品|《黄帝内经》第19篇:素问·平人气象论 (原文及译文)
如尺肤不热,脉象滑,
乃为感受风邪而发生的病变;
如脉象涩,是为痹证。
人一呼一吸脉跳动八次以上是精气衰夺的死脉;
脉气断绝不至,亦是死脉;
脉来忽迟忽数,为气血已乱,
亦是死脉。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长夏胃微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译文】——
健康人的正气来源于胃,
胃为水谷之海,
乃人体气血生化之源,
所以胃气为健康人之常气,
人若没有胃气,
就是危险的现象,
甚者可造成死亡。
春天有胃气的脉应该是弦而柔和的微弦脉,
乃是无并之平脉;
如果弦象很明显而缺少柔和之胃气,
为肝脏有病;
脉见纯弦而无柔和之象的真脏脉,主死;
若虽有胃气而兼见轻虚以浮的毛脉,
是春见秋脉,故预测其到了秋天就要生病,
如毛脉太甚,则木被金伤,现时就会发病。
肝旺于春,春天脏真之气散于肝,
以养筋膜之气。
夏天有胃气的脉应该是钩而柔和的微心脏有病;
脉见纯钩而无柔和之象的真脏脉,主死;
若虽有胃气而兼见沉象的石脉,
是夏见冬脉,
故预测其到了冬天就要生病;
如石脉太甚,则火被水伤,
现时就会发病。
心旺于夏,故夏天脏真之气通于心,
心主血脉,而心之所藏则是血脉之气。
长夏有胃气的脉应该是微耎弱的脉,
乃是无病之平脉,
如果若甚无力而缺少柔和之胃气,
为脾脏有病;
如果见无胃气的代脉,主死;
若软弱脉中兼见沉石,
是长夏见冬脉,
这是火土气衰而水反侮的现象,
故预测其到了冬天就要生病;
如弱火甚,现时就会发病。
脾旺于长夏,故长夏脏真之气濡养于脾,
脾主肌肉,故脾藏肌肉之气。
秋天有胃气的脉应该是轻虚以浮而柔和的微毛脉,
乃是无病之平脉;
如果是脉见轻虚以浮而缺少柔和之胃气,
为肺脏有病;
如见纯毛脉而无胃气的真脏脉,就要死亡;
若毛脉中兼见弦象,这是金气衰而木反侮的现象,
故预测其到了春天就要生病;
如弦脉太甚,现时就会发病。
肺旺于秋而居上焦,
故秋季脏真之气上藏于肺,
肺主气而朝百脉,
乃是无病之平脉;
如果脉见沉石而缺少柔和的胃气,
为肾脏有病;
如脉见纯石而不柔和的真脏脉,主死;
若沉石脉中兼见钩脉,
是水气衰而火反侮的现象,
故预测其到了夏天就要生病;
如钩脉太甚,现时就会发病。
肾旺于冬而居人体的下焦,
冬天脏真之气下藏与肾,
肾主骨,故肾藏骨髓之气。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则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译文】——
胃经的大络,名叫虚里,
其络从胃贯膈而上络于肺,
其脉出现于左乳下,
搏动时手可以感觉得到,
这是积于胸中的宗气鼓舞其脉跳动的结果。
如果虚里脉搏动急数而兼有短时中断之象,
这是中气不守的现象,
是病在膻中的征候;
如脉来迟而有歇止兼见跳动甚剧而外见于衣,
这是宗气失藏而外泄的现象。
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病。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脉滑曰风。脉涩曰痹。缓而滑曰热中。盛而紧曰胀。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
臂多青脉,曰脱血。尺脉缓涩,谓之解惰,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已死,是谓真藏见皆死。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已食如饥者,胃疸。面肿曰风。足胫肿曰水。目黄者曰黄疸。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译文】——
切脉要知道寸口脉的太过和不及。
寸口脉象应指而短,主头痛。
寸口脉应指而长,主足胫痛。
寸口应指急促而有力,
上搏指下,主肩背痛。
寸口脉沉而坚硬,主病在内。
寸口脉浮而盛大,主病在外。
寸口脉沉而弱,
主寒热、疝少腹疼痛。
寸口脉沉而横居,主胁下有积病,
或腹中有横积而疼痛。
寸口脉沉而急促,主病寒热。
脉盛大滑而坚,主病在外。
脉小实而坚,主病在内。
脉小弱而涩,是为久病。
脉来滑利浮而疾数,是为新病。
脉来紧急,主疝瘕少腹疼痛。
脉来滑利,主病风。
脉来涩滞,主痹证。
脉来缓而滑利,为脾胃有热,主病热中。
脉来盛紧,为寒气痞满,主胀病。
脉与病之阴阳想一致,
如阳病见阳脉,
阴病见阴脉,病难愈。
脉与四时相应为顺,
如春弦、夏钩、秋毛、冬石,
即使患病,亦无什麽危险;
如脉与四时相反,
及不间脏而传变的,病难愈。
臂多青脉,乃血少脉空,乃由于失血。
尺肤缓而脉来涩,
主气血不足,
多为倦怠懈惰,但欲安卧。
尺肤发热而脉象盛大,
是火盛于内,主脱血。
尺肤涩而脉象滑,
阳气有余于内,故为多汗。
尺肤寒而脉象细,
阴寒之气盛于内,故为泄泻。
脉见粗大而尺肤常热的,
阳盛于内,为热中。
肝的真脏脉出现,至庾辛日死;
心的真脏脉出现,至任癸日死;
脾的真脏脉出现,至甲乙日死;
肺的真脏脉出现,至丙丁日死;
肾的真脏脉出现,至戊已日死。
这是说的真脏脉见,均主死亡。
颈部之脉搏动甚,且气喘咳嗽,主水病。
眼睑浮肿如卧蚕之状。
也是水病。
小便颜色黄赤,而且嗜卧,是黄疸病。
风为阴邪,下先受之,面部浮肿,
为风邪引起的风水病。
水湿为阴邪,下先受之,足胫肿,
是水湿引起的水肿病。
眼白睛发黄,是黄疸病。
妇人手少阴心脉搏动明显,
是怀孕的征象。
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译文】——
脉与四时有像适应,
也有不相适应的,
如果脉搏不见本脏脉的正常脉象,
春夏而不见弦、洪,
而反见沉、涩;秋冬而不见毛、石,
而反见浮大,
这都是与四时相反的脉象。
风热为阳邪脉应浮大,今反沉静;
泄利脱血,津血受伤,脉因虚细,
今反实大;病在内,
脉应有力,乃正气尚盛足以抗邪,
今反脉虚;病在外,脉应浮滑,
乃邪气仍在于表,
今反见脉强坚,脉证像反,
都是难治之病,着就叫做“反四时”。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 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
——【译文】——
人依靠水谷的营养而生存,
所以人断绝水谷后,就要死亡;
胃气化生于水谷,如脉无胃气也要死亡。
所谓无胃气的脉,就是单见真脏脉,
而不见柔和的胃气脉。
所谓不得胃气的脉,
就是肝脉见不到微弦脉,
肾脉见不到微石脉等。
太阳主时,脉来洪大而长;
少阳主时,脉来不定,
忽快忽慢,忽长忽短;
阳明主时,脉来浮大而短。
正常的心脉来时,圆润象珠子一样,
相贯而至,又象安抚琅杆美玉一样的柔滑,
这是心脏的平脉。
夏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钩。
如果脉来时,喘急促,连串急数之中,
带有微曲之象,这是心的病脉。
将死的心脉来时,脉前曲回,
后则端直,如摸到革带之钩一样的坚硬,
全无和缓之意,这是心的死脉。
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译文】——
正常的肺脉来时,
轻虚而浮,
像榆荚下落一样的轻浮和缓,
这是肺的平脉。
秋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毛。
有病的肺脉来时,不上不下,
如抚摩鸡毛一样,
这是肺的病脉。
将死的肺脉来时,
轻浮而无根,如物之漂浮,
如风吹毛一样,飘忽不定,
散动无根,这是肺的死脉
平肝脉来,弱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译文】——
正常的肝脉来时,柔软而弦长,
如长竿之末梢一样的柔软摆动,
这是肝的平脉。春天以胃气为本,
脉当柔和而微弦。
有病的肝脉来时,
弦长硬满而滑利,
如以手模长竿一样的长而不软,
这是肝的病脉。
将死的肝脉来时,弦急而坚劲,
如新张弓弦一样紧绷而强劲,
这是肝的死脉。
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译文】——
正常的脾脉来时,
从容和缓,至数匀净分明,
好象鸡足缓缓落地一样的轻缓而从容不迫,
这是脾的平脉。
长夏以胃气为本,脉当和缓。
有病的脾脉来时,
充实硬满而急数,
如鸡举足一样急疾,
这是脾的病脉。
将死的脾脉来时,
或锐坚而无柔和之气,
如乌之嘴,鸟之爪那样坚硬而锐,
或时动复止而无规律,
或脉去而无不至,
如屋之漏水点滴无伦,
或如水之流逝,
去而不返,这是脾的死脉。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译文】——
正常的肾脉来时,
沉石滑利连续不断而又有曲回之象,
按之坚实,有如心之钩脉这是肾的平脉。
冬天以胃气为本,
脉当柔软而微石。
有病的肾脉来时,
坚搏牵连如牵引葛藤一样,
愈按愈坚硬,这是肾的病脉。
将死的肾脉来时,
象夺索一般,
长而坚硬劲急,
或坚实如以指弹石,
这是肾的死。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