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与同龄孩子差距很大?多半是因为它!自闭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7-29
手机版

  动作不协调表现为:容易摔倒,平衡能力差,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流畅地翻滚、系鞋带、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五)本体感觉失调

  本体感觉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消极退缩,语言表达能力差,手脚笨拙,方向感较差,容易迷路、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等。

  (六)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

  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招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爱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特别表现为怕冷(在夏天穿高领、长袖衣服),或特别不喜欢穿衣服等,在群体中很难交到朋友。个性顽固,容易冲动或与他人争吵,攻击性强,经常欺负别人。

  (七)学习能力障碍

  学习能力障碍表现为:分辨不出相似的图形或物品,不会玩拼图游戏,左右经常混淆。常把数或字颠倒写,例如,把“9”写成“6",把"79"写成“97”,把“朋友”写成“友朋”等。

  怎样对感觉统合障碍的孩子进行居家康复,家庭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俗语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出王羲之、郭沫若、矛盾、爱迪生等名家大家,这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反之,若人在幼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则会影响其智力的发展,例如,印度的“狼孩”卡玛拉,人小被狼叼走,8岁时被人发现,但生活习惯几乎与狼一样,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在他17岁时,智力仅达到正常3岁孩子的水平。家庭教育具有连续性,孩子出生后,几乎2/3的时间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均产生着重要影响,伴随着人的一生。父母长辈对孩子来说具有权威性。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及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性,这就决定了父母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父母的教育更易被孩子接受和服从。

  不同家庭关系、结构,对孩子会造成不同的影响。良好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婚姻关系美满融洽的父母能更加积极、敏感地感知到孩子的需求,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往往能给予更多的耐心、爱抚、表扬等正面的激励。在抚养及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多会用一致的积极行为方式对待孩子的行为。在这种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心理可以正常发展,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病率就会大大地下降。相反,家庭氛围较差,如父母受到婚姻的困扰(经常吵架等),往往会影响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可能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带有更多的负面情绪和行为,使用提问、命令或强制性的语气来控制或干扰孩子的活动:有时候甚至还把孩子当作“出气筒”,发泄过后感觉到自己的过失时,又想通过溺爱来补偿孩子。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会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病率就会大大地增加,常无法与其他同龄孩子和谐相处。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应该在提高家庭环境的同时,不断提升个人的总体素质,增加家庭凝聚力,给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减少孩子感觉统合障碍的发生,避免孩子出现心理行为问题。

上一篇:上尉的曼陀铃
下一篇:来自科学家的有趣发现:青铜时代的欧洲人不能喝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