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阅读经典实用指南——《为什么读经典》与《如何读,为什么读》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7-29
手机版

  阅读的乐趣是自私的,而不是社会的。——哈罗德·布鲁姆

  

  阅读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随时随地都在阅读。当你看到这行字的时候,你正在阅读;当你关掉这一篇文章,打开另一篇文章的时候,你也在阅读。 然而在这个时代,对于一个有选择权的成年人而言,狭义的阅读又是困难的,尤其是阅读一本书——一本可以被称为经典的书。 层出不穷的冷笑话、令人见而忘忧的短视频、酣畅淋漓的电子游戏、甚至是笑点频出的电影美剧……这个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太多的娱乐快餐,以至于阅读经典的难度,不亚于饥饿的时候面对一份炸鸡,却要选择更为健康清淡的蔬菜沙拉。

  那么,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而选择纷杂的世界里,阅读经典是否是已经过时了、甚至与时代脱节了?又或者只是一场掉书袋的、学院派的自娱自乐? 在这个话题中,搬出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寓言作家之一”的卡尔维诺,与作为耶鲁文学教授的哈罗德·布鲁姆来,似乎坐实了“学院派自娱自乐”的说法。但请不要着急下定论:往下看去,你会发现,这是一篇相当接地气的《成年人阅读指南》。

  哈佛、耶鲁的文学教授,哈罗德·布鲁姆 “专业读书的可悲之处在于,你难以再尝到你青少年时代所体验的那种阅读乐趣……我们现在如何读,部分地取决于我们能否远离大学,不管是内心方面的远离还是外部方面的远离,因为在大学里阅读几乎不被当成一种乐趣来教。”——哈罗德·布鲁姆《如何读,为什么读》 作为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文学院教授,《西方正典》的编纂者,哈罗德·布鲁姆听上去就显得学院派十足。但事实上,哈罗德最为反对的就是纯粹学院派的阅读方法:阅读变成一种任务,阅读的文本变成一种被解剖的标本,这样的阅读显得呆板而缺乏意义。 什么样的阅读才是好的阅读呢?布鲁姆提醒我们,应当回顾小时候拿到第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的时候,那种欣喜若狂、如痴如醉的感觉。那可能是一本简单的故事书,一本小小的神话故事,或者一个寓言故事,但它很快为年幼的阅读者编织出一个完整的伊甸园,一个足以打发一个闲暇的下午的秘密花园。

  儿时读书,宛如漫步秘密花园然而对于大部分人的而言,拘泥于学院派的研究态度并不是阻碍或者说影响成年人阅读的主要原因;更多的人在工作、生活和纵情娱乐的闲暇中抽空读书,往往是为了某种“提升性”的目的,是为了应对一种知识的焦虑而被迫阅读,就像为了“遵医嘱而被迫多吃胡萝卜”一样,这种阅读的体验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更有甚者,总因为自己读了些书,便总想从书中归纳总结出一些道理来,指导自己或者他人的生活。对于这些想法,布鲁姆在《如何读,为什么读》中劝告道: “不要试图通过你读什么或你如何读来改善你的邻居或你的街坊。自我改善本身对你的心灵和精神来说已是一个够大的计划:不存在阅读的伦理学。” 

  

  【美】 哈罗德·布鲁姆,黄灿然译,

  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布鲁姆为纯粹审美的阅读正名:“阅读的乐趣是自私的,而不是社会的。”出于责任的读书叫学习,而阅读则是另一种行为。正如吃饭是为了维持生命,而赏花则是为了怡情悦性,学习与阅读这两者既不冲突,也不应当冲突。 那么,阅读快餐文学、网络流行小说这种“乐趣”算不算阅读呢?在布鲁姆看来自然是不算的。他在写作《如何读,为什么读》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因此他自嘲地解释说: “我快七十岁了,不想读坏东西如同不想过坏日子,因为时间不允许。我不知道我们欠上帝或自然一个死亡,但不管怎样,我们肯定不欠平庸任何东西,不管它打算提出或至少代表什么集体性。” 既然已经决定花时间读些东西了,为什么不读一些值得阅读的东西呢?布鲁姆说的,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而平实的道理。

   各个文学出版社会推出自己遴选的“经典系列”,譬如上图的《企鹅经典:小黑书》是企鹅出版社80周年推出的系列“文学册子”,挑选了30部兼具经典性与当代性的作品。然而对于成年人而言,阅读经典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有人曾经问我说,我好几次想看看四大名著,但是一想到自己这么大个人,到现在还没读完过《西游记》,说起来都感觉不好意思;想要从头读,又觉得自己幼稚的像个小学生一样,想来想去,还是放弃了。 把《西游记》换成任何一本耳熟能详的经典文学作品,甚至是一些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以上这段话在众多成年人的身上都可以成立。感觉自己“过了读这本书的时间”,成为了阻止自己阅读经典文本的第一道心理门槛。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黄灿然/ 李桂蜜译,

  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心领神会地说: “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代表反复的‘重’,放在动词‘读’之前,对某些耻于承认未读过某部名著的人来说,可能代表着一种小小的虚伪。为了让这些人放心,只要指出这点就够了,也即无论一个人在性格形成期阅读范围多么广泛,总还会有众多的重要作品未读。” 卡尔维诺接下来举出许多例子来论证,即使你是一个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的人,也总会有一些被称为“经典”、被视为“常识”的书,是因为某种机缘不凑巧而没有被收入“已经读过”的书单。因此,承认自己没有读过某本经典作品并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情,毕竟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已经有上下三千多年的经典文学作品在等着我们去发现和探寻。

  “世界上最好的寓言作家之一”,伊塔洛·卡尔维诺更重要的是,卡尔维诺强调,当一个人成年后才第一次阅读某本经典作品的时候,往往可能会收获与青少年阅读者完全不同的体验。 “我们年轻时所读的东西,往往价值不大,这又是因为我们没耐心、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阅读技能,或因为我们缺乏人生经验。(经典作品)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林黛玉初进贾府,也不见得听得懂《牡丹亭》曲中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年少时懵懵懂懂读经典,也许觉得艰涩难懂,此时再读,却恍然大悟,方觉彼时不懂得的不是文字,而是人生。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

  “布窗帘系列”经典文库

  共收录经典作品108本然而经典会不会过时呢?过时的经典是否还有阅读的必要呢? 如果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阅读经典很显然不会得到什么立等可见的好处,甚至不如花时间读一本菜谱,或者读一本金融投资指南。但我们的世界里如果只有菜谱、金融投资指南之类的“有用”的书籍,那该多么乏味啊! 对于“过时”了的经典,卡尔维诺是这样说的: “读经典作品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步调不一致,我们的生活步调无法忍受把大段大段的时间或空间让给人本主义者那种庄重的悠闲;也与我们文化中的精英主义不一致,这种精英主义永远也制订不出一份经典作品的目录来配合我们的时代。”

  在2020这个开局就如此糟糕的世界里,阅读经典也许不会让世界变得更好,但可以令我们面对这个“不太好”的世界的时候,多一点思辨,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聆听,多一点慰藉。 又或者,如同卡尔维诺说的那样,如果你一定要问读经典有什么好处,那么他只能告诉你: “唯一可以列举出来讨他们欢心的理由是,读经典总比不读好。” 2020,你列下“想读”的书单了吗?又有哪些书是希望看到书评、或者与其他朋友交流的? 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本心书店”读书群,一起云读书~

  淘宝店地址:1.打开淘宝APP。2.搜索“本心如荷”。或复制下面的??¥mZUrYUDHc8O¥后打开淘宝APP。直达淘宝店

上一篇:从时空之维再思小津家庭伦理电影的诗学
下一篇: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全部无限制开放,网友:影片想看就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