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对电车问题的争论是否可以说明唯一且绝对的道德是不存在的?
如题。1、这里唯一且绝对的道德是指所有人都会认同的观点,而且也对所有人适用,如同这种道德是神所创造的或者正是神的化身。比如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2、如果确实是不存在的,那么是否可以认为所有的道德判断没有正确和错误?无论这种观念选择的人多还是人少,只要这种判断能基于正确的逻辑上,道德判断是否优劣之分?比如有人看都不看直接离去,他认为与自己无关的事都不需要关心,而且他也接受别人采取同样的观点对待他。站在所有人之上的层面上(即道,天地,神),他是否是无法被批判而与我们等同的?3、如果承认以上的观点,是否可以把道德理解成每个人的感情和观点,理解成维持社会正常运行的必要规则,否认它具有超越我们自身的地位?即道德不再被认为是普遍神圣的。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道德判断,并且认识到其他的人也是一样的。没有所有人的善与恶,只有个人的善与恶。这是否是可能的?当所有人都意识到自己只是在坚持自己的道德判断时,是否有利于达到在道德判断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把是否去掉自然就是题主的观点了,但我并不敢说自己是对的,这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罢了。提这个问题是因为每次遇到道德困境的问题,总会争执不休。对于电车难题,我会毫不犹豫选择救人多的那边,但我也明白其他人会和我做不同的选择的理由。希望这是一个好问题。
这是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首先 道德是人发明出来的,发明出来就是为了“有功用”。
每个人的后天经历和教育不同,形成的道德体系肯定不完全相同,但由于人后天经历和教育又有共性,那么每个人的道德体系又是有共性的。
这种大多数人道德体系里的共性,被提炼出来,成为了社会道德体系。
遵守社会道德体系,可以顺应绝大多数人的道德观,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样在处理道德问题时可以达到“和谐”的效果,所以社会道德体系的“功用”就体现出来了,毕竟人类是群居动物,冲突难以避免,需要一个标准来判断和解决一些道德冲突,社会价值体系自然最适合做这个标准。
因此,国家为了调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会有意识地强化社会道德体系的教育和强化,比如“社主核”。
所谓善恶,就是给他人评价的,是一种给他人的影响,于个人而言,本来就没有意义,于个人而言,只有“于我有利”和“于我不利”罢了。善恶主要是承担一种社会功能,所以必然遵守社会价值体系才是合理的、和谐的,不然就会引起不稳定。
而自己与社会道德体系不合的判断,当然也有存在的价值,不但促进了多方面的思考也促进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而且可以脱离社会道德层面在学术层面引起讨论。只是要分清楚,社会道德是社会道德,学术观点是学术观点,不搞清楚就会引发毫无意义的争吵。
孰优孰劣问题,看你的判断标准,于社会整体利益而言,社会道德体系更有用,于个人利益而言,于我有利的都是最好的,于学术而言,多元道德观必然更有利于研究与丰富思想界。
小孩子才求“绝对和唯一”。在自己迫切需要时,“我即真理”。但在大多数时间里,我的需求在大众的区间范围内
在电车问题中不存在绝对道德的解,并不只能推出绝对道德不存在,还可能是绝对道德不在局部(电车问题中)存在。
道德不是用来回答问题的,而是指导个人行为的。道德不能给所有问题一个正确的答案,但能人在面对现实选择时,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PS:不觉得这是在讨论道德,但题主不在问这个,就不展开了。
谢邀。预先声明一下,我对道德的理解偏于道德多元主义,也就是把道德理解为语言一样的规范体系。正如世界上有许多门语言,但每门语言内部是一套绝对的体系;而同理,不同的圈子里分别有一个确定的道德标准,但普世的道德并不是天然存在的。
(1)对电车问题的争论是否可以说明唯一且绝对的道德是不存在的?
答曰:不得不说,是的。实际上,正如人们在学习母语时,通常是以类比的方式来学会表达;而当人们建立起一套对社会现象的评判标准的时候,也是基于人们既有的经验予以适当外推的结果。这么一套纯经验的体系在运用于现实的时候,通常出现的问题,就是:
不同角度下的道德要求在现实问题中往往会彼此“打架”。
比方说,“忠孝两难全”。孝敬父母对不对?那肯定是对的,父母可是把孩子从小拉扯大的,怎么说也要予以回报。忠君爱国对不对?现在来看,“忠君”倒是不必,但得忠于事,得有职业道德;至于爱国,则更是自古以来的道德要求了。
于是,对于上沙场拼杀的战士来说,这就头疼了。你要爱国,那就要为国捐躯;但你要真死了,你的父母就没人管了。怎么办?
于是,对于一名坐镇一方的官员来说,这就头疼了。你要讲职业道德,那就要清正廉洁;但你要在任期内不趁机多搂点钱,父母就要陪着你继续过苦日子了。怎么办?
所幸,在同一套道德体系内,由于历史的既有积累,不同道德要求间的优先秩序已经排出来了;而与此同时,一些社会上的利益相关方也被安排了附加的责任,以补救被牺牲掉的道德要求。比如对于战士,我们通常要求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鼓励为国捐躯;与此同时要求国家接替前线上的战士的赡养责任,帮忙看护好他们的父母。比如对于一方的父母官,我们通常要求他们首先得清正廉洁,然后我们因为满意于行政部门的清廉高效,便以“高薪养廉”的方式来奖励清官、补偿他们的家人。
具体到电车问题,如果人少的一边是废弃的轨道,那么对于人多的一边而言,虽然热爱和保护生命是一条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但遵守规则是对社会上所有生命最根本的保护,所以,保护生命要让位于遵守规则,电车不变道,但与此同时,电车司机作为一种补救,可通过鸣笛等方式尽到告知义务,从而弥补对“保护生命”这一道德要求的无奈牺牲。
而电车问题之所以引起人们不休的争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们现在尚且分别属于不同的道德体系中,同意撞那一个人的,是道德功利主义下的推论;而同意撞那五个人的,是道义论下的推论;而按无知之幕的观点,将结果交给一个产生随机数的计算机程序才是最好的。道德绝对主义者们在各种教条中并没有取舍明白,也就别怪道德绝对主义破产了。
(2)如果确实是不存在的,那么是否可以认为所有的道德判断没有正确和错误?无论这种观念选择的人多还是人少,只要这种判断能基于正确的逻辑上,道德判断是否优劣之分?
答曰:我认为,题主的这种推导,并没有十分坚实的基础作为支撑。而没有坚实基础的推导,是无效的(譬如可参考一下“滑坡谬误”)。道德绝对主义的破产,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得是道德相对主义,或者道德虚无主义;或者说,它也可以是道德多元主义。
事实上,道德多元主义更加符合人们对道德的理解。
首先,道德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单个个人遵从的社会规则体系并不能被理解为道德。这就好比许多人造语言的爱好者各自发明了一些冷僻的语言,但只要这种“语言”并未能实际运用于人与人的对话之中,就不能被称作是一门真正的语言,顶多算是一种新式的密码罢了。
其次,人们是生活在一系列的圈子里的。而在一个圈子里的道德是绝对的,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的。比如说,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就是该抚养年幼的子女,而成年的子女就是该赡养年老的父母。无论你说什么“忠孝两难全”也好,“两个孩子落水该先救谁”也好,在一个家庭内部,道德就是绝对的,就是有一个既有的标准的;而在这么个既有的标准下,又必定是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的。
那么,除了家庭的圈子,还有朋友交际的圈子,工作的圈子,哪怕是两个陌生人之间,也有社会公约予以调节。那么这些规则在既有的圈子里,都各自发挥着调节人与人关系的作用。你一旦进入了一个新的圈子,你就要学会这种规则,而不是让规则来适应你(哪怕是自认为能迫使规则来适应你,那也不过是你利用大的规则调节小规则的结果罢了),所谓“入乡随俗”是也。
而另一方面,不同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道德体系。在世界各国密切交流以前,他们都是并行而存在的。道德绝对主义构建的尝试,不过是世界变得更加紧密的结果,但道德从来没有天然地要求是普世的,它只要在特定的地方发挥作用就可以了。
(3)如果承认以上的观点,是否可以把道德理解成每个人的感情和观点,理解成维持社会正常运行的必要规则,否认它具有超越我们自身的地位?即道德不再被认为是普遍神圣的。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道德判断,并且认识到其他的人也是一样的。没有所有人的善与恶,只有个人的善与恶。这是否是可能的?
我认为题主这种对道德的理解偏向于道义论。我们知道道德绝对主义者有三种门派:动机论、行为论和效果论,其中道义论就属于动机论。但偏偏题主又宣称,“对于电车难题,我会毫不犹豫选择救人多的那边,但我也明白其他人会和我做不同的选择的理由。”这说明题主对电车问题的判断,却又是基于道德功利主义的。
所以说,人的道德体系本来就是一套经验体系,很多时候都是会互相打架的。
不太一样吧=,= 我觉得
电车问题 唔 最传统那个电车问题应该是法律问题吧
就是那个不作为死五个 作为死一个那个
你如果真这么做了 道德舆论会让你在20到无期里变成20(举个例子 我也不知道量刑)
道德
“你看这家为了要个男孩子生了二胎 真缺德”
“你看这家 为了自己活得舒服不生孩子 真缺德”
道德标准随着国家政策和舆论引导在几十年内发生颠倒是很简单的
为什么有道德呢
因为使用法律硬性标准会剧烈反弹 只能靠道德这种软刀子
再想想三纲五常
我眼中的道德不过是统治阶级法律的触手
不存在的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