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闭症】的100个问题~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7-29
手机版

  

  

  

  1. 自闭症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1943 年。

  自闭症也称为孤独症。以前也有,但会被错误地归类为儿童精神分裂或智力障碍等。

  2. 第一个发现自闭症的人是谁?

  一般认为是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位儿童精神病学家里奥·康纳(Leo Kanner)发表了一篇关于自闭症儿童案例的报告 ? 情感接触中的自闭障碍 ? 。

  这篇报告被誉为当代自闭症研究的基础[1]。

  他认为有些儿童身上所展现的一些特质,例如社交沟通上的困难、刻板行为、兴趣范围狭窄、对外在刺激特别的反应等,应该归结为一个新型的、专门的障碍类别—— “早期婴幼儿自闭症“ 。

  3. 第一个被诊断为自闭症的人是谁?

  唐纳德·格雷·特里普利特[2]。

  在唐纳德 5 岁时,他的爸爸带他去看了里奥·康纳医生,并写了一封长达三十三页的信。

  在信中细致地描述了他观察到的唐纳德的行为,这封信为医生的研究和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唐纳德现在已经是一位 88 岁的老人了。

  4. 自闭症有什么核心症状?

  社交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5. 自闭症有什么常见的临床表现?

  ① 缺乏发展和建立社交关系的兴趣和技巧;

  ② 缺乏社会性的发起和回应;

  ③ 缺乏眼神接触;

  ④ 语言交流障碍(口语和非口语);

  ⑤ 坚持相同的程序或仪式;

  ⑥ 有刻板、重复性的动作或语言;

  ⑦ 有高度局限的兴趣;

  ⑧ 感知觉异常。

  6. 自闭症的类型?

  第五版 ?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DSM-5)发布后,自闭症的诊断类型只有一种—— “自闭症谱系障碍” 。

  但按照个体所需支持的不同程度可分为:

  一级:需要支持

  二级:需要大量支持

  三级:需要非常大量的支持

  通常对应我们常说的高功能、中功能、低功能。

  7. 怎样理解 “自闭症谱系障碍” 中的 “谱系” 一词?

  DSM-5 统一使用 “自闭症谱系障碍”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来指代 DSM-4 中的 5 种不同的自闭症亚型[3]。

  使用 “谱系” 一词是因为 ASD 儿童的自闭症特征、能力和严重程度都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像光谱一样,可能在彩虹的这一端或另一端,也可能拥有不同的颜色。

  8. 自闭症很罕见吗?

  ? 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3 ?[7] 的数据显示,自闭症的流行率已由 2009 年的 1 / 88 ,上升至现在的 54 / 1 。

  报告称,中国自闭症发病率达 0.7% ,目前已约有超 1000 万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其中 12 岁以下的儿童约有 200 多万。

  9. 自闭症症状会遗传吗?

  自闭症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具有高度的遗传可能性和多样性。

  一个家庭中如果第一个孩子有自闭症,那么第二个孩子有自闭症的概率会高至 10% ~ 25%[4] 。

  10. 有自闭症的人能够完全治好和普通人一样吗?

  一部分人能够通过早期、科学的干预手段,习得人际交往的必要技能,从外表看上去与普通人一样;

  一部分人可能会因为有严重共病如智力障碍、言语障碍、癫痫等,而需要终身看护。

  11. 自闭症和社交恐惧障碍的区别?

  社交恐惧障碍是心理障碍,可以后天形成;而自闭症是神经发育障碍,是先天的。

  有社交恐惧障碍(社交恐惧症)的群体在社交场合中会感到强烈、持久的恐惧和焦虑,而自闭症群体可能不会有这种强烈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其次,自闭症谱系障碍在三岁前会有明显的表现,并且伴随着重复、狭窄的兴趣和行为。

  

  12. 有自闭症的人是不是不会说话?

  不是!

  有些自闭症儿童具备符合年龄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有一部分孩子可以通过干预建立口语沟通的能力。

  但有约 1 / 3 的自闭症儿童可能会保持无口语或近乎无口语的状态。

  需要发展其他替代性的沟通行为[9], 例如手语、图片交流系统等沟通方式。

  13. 有自闭症的人都在某些领域是天才吗?

  自闭症是一种谱系障碍,智商的个体差异性非常大,并不是所有自闭症人士都有超常天赋。

  约 10% ~ 30% 的人会在某一领域(例如学术或艺术)有超乎常人的特殊才能,这种情况被称为学者症候群。

  同时, 有学者症候群的群体中,自闭症人士的比例约占 50%[8] 。

  14. 自闭症人士是不是爱打自己、攻击别人、脾气比较暴躁?

  “自伤” 、 “坏脾气” 和 “攻击行为” 并不是自闭症人士的标签!

  由于沟通能力的不足,存在一部分自闭症人士可能会用发脾气、自伤行为或攻击性行为作为表达需求的沟通方式的现象。

  但这些不合适的沟通方式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干预减少的。

  15. 为什么有些自闭症儿童看起来傻傻的?他们的智力正常吗?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2020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5]——

  约 38% 的自闭症儿童拥有平均智商( i.e., IQ>80 );

  约 23% 的自闭症儿童处在边缘区间( i.e., 71~85 )。

  16. 自闭症儿童都长得很好看吗?

  跟普通儿童一样,由父母基因决定。

  17. 有自闭症的人都有什么爱好呢?

  和普通小朋友一样,只不过很多自闭症儿童可能会对一些不作为玩具的物品特别着迷,例如杯子、开关、电扇等等。

  还有一些高功能的自闭症小朋友会痴迷于某一类固定的话题,例如某一种动物、交通路线、万年历、历史知识等。

  18. 自闭症人士是不是都不爱学习?

  不一定,甚至有的自闭症儿童的刻板兴趣就是做题。

  19. 自闭症人士都没有感情吗?

  自闭症人士不是没有感情,而是缺乏识别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他们产生的情感反应跟正常发展的孩子相比会更加原始和简单,并且有时可能会不恰当或跟环境不协调[7]。

  一些异常的表达方式可能包括:拥抱陌生人、转圈、到处拍打等。

  20. 自闭症人士对待事物专一吗?

  自闭症人士的兴趣爱好相比于一般儿童往往会更加单一和狭窄,并且痴迷的时间更长。

  21. 自闭症孩子和普通发展的孩子在思维情感上有什么差别?

  ① 多为视觉型学习者,比较难理解抽象概念;

  ② 比较难理解他人不同于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③ 相对于整体,可能会更关注细节;

  ④ 很难进行多任务处理;

  ⑤ 比较难接受变化;

  ⑥ 不会表达情感,表达形式较单一;

  ⑦ 难以理解面部表情、语音语调传达的信息;

  ⑧ 难以建立和维持友谊。

  ……

  22. 有自闭症的人都有智力障碍吗?

  自闭症和智力障碍是两个不同的分类,有自闭症的儿童智力功能差异可能极大。

  2020年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关于自闭症的报告显示,约 38% 的 ASD 儿童可能同时有智力障碍( IQ ≤ 70 )。

  23. 自闭症儿童可以培育一个爱好,在特定范围内成为佼佼者吗?

  他们是有可能把刻板兴趣演变成一种特长的,但是也不一定成为佼佼者。

  譬如说有些人喜欢音乐,但只是听音乐、不能自己演奏。

  (图片来自网络)

  24. 自闭症人士都伴有癫痫吗?

  不是。

  20% ~ 33% 的自闭症人士可能同时受癫痫的影响。

  相比一般群体的 1% ~ 2% ,发病率会明显提高[9]。

  自闭症人士中癫痫发病率的两个高峰期是学龄前和青春期。

  25. 有自闭症的人士都伴有强迫症吗?

  不是,强迫症可能作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共病出现。

  尽管强迫障碍和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展现的重复性、仪式性的行为非常相似,但产生行为的原因有所不同[10]。

  当自闭症谱系人士做重复性的行为,他们往往会享受这个过程,因为重复而感到愉悦;

  有强迫障碍的人通常不会享受这个行为,重复性的行为源自他们想要逃避一些焦虑和恐惧的想法,越焦虑越重复,越重复越焦虑。

  

  26. 自闭症是心理疾病吗?

  不是。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

  27. 自闭症是精神类疾病吗?

  第五版的?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 DSM-5 )的确将自闭症归类在了精神障碍下,诊断人员也多为精神科医生。

  但它并不等同于我们日常理解中的 “精神分裂症” 或 “精神病” 。

  在一些地方,自闭症仅仅被看作一种特质。

  28. 自闭症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自闭症是一种先天的神经发育障碍。

  29. 现在找到导致自闭症的原因了吗?

  自闭症确切的发病机制还未确定。

  现有研究认为自闭症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遗传因素所占比重更大。

  目前已筛选出超过 100 个与自闭症相关的基因,其中有:SHANK2、SHANK3、MeCP2 等。

  但每个人变异的基因可能是不同的。

  30. 孩子有自闭症是父母的错吗?

  不是。

  早期人们不了解自闭症时, “冰箱妈妈” 的说法曾盛行一时,将自闭症归咎于母亲冷漠的教养方式。

  随着我们对自闭症认识的深入,父母已经不用再背教养方式、心理阴影、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几口大锅了。

  31. 我时常感觉孤僻、不喜欢社交、只喜欢一个人生活,我是不是得了自闭症?

  成年后的独来独往、性格内向、不喜社交并不一定是自闭症的表现,有可能仅仅是缺乏社交动机或者是性格或心理上的差异。

  怀疑自己有自闭症倾向的话可以做一份自测量表,再根据需要程度去正规医院检查。

  32. 幼年被伤害、被霸凌、心理受到重创会得自闭症吗?

  多数研究者认为自闭症是一种先天的神经发育障碍,受遗传因素影响更显著,由于伤害和霸凌所造成的心理问题并不是自闭症的致病因。

  所以如果出生时没有自闭症,是不会因为他人对心灵上的伤害而 “得” 自闭症的。

  

  33. 自闭症人士知道自己有自闭症吗?

  在大人(家长、老师、专业人员)的帮助下,有一些理解力充足的小朋友会知道和理解自己的不同,甚至可以参与家长会共同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

  一些在幼时没有被诊断的人,在成人阶段也可能在了解自闭症后推断自己有自闭症倾向。

  34. 有哪些我们熟知的公众人物其实也有自闭症?

  天宝·葛兰汀:动物科学家、畜牧业博士

  丹·艾克罗伊德:演员、剧作家

  田尻 智:神奇宝贝创作者

  格雷塔·桑伯格:瑞典气候保护少女

  ……

  还有很多已无法确认但疑似的公众人物。

  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阿马迪厄斯·莫扎特、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等。

  35. 公共场所遇到自闭症人士怎么办?

  如果已经确定自己遇到了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很可能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展现了一些 “不寻常” 的行为甚至是问题行为。

  家长可能已经在努力去干预了,我们就不要投去异样的目光了,而是给予一些尊重和理解,一起做到不围观不指责。

  36. 如果我想帮助自闭症儿童,我能做什么?

  可以通过书籍和影视作品建立对这个特殊群体的了解,帮助更多人消除可能的误解。

  也可以加入自闭症公益组者当志愿者。

  (图片来自网络)

  37. 有哪些关于自闭症的公众号?

  自闭症互助圈、ALSO孤独症、大米和小米、北医脑健康行为发展研究院、依米星、小丫丫自闭症、恩启自闭症。

  38. 自闭症群体里面是不是男生居多?

  男女比例约为 4 : 1 ;

  男孩比女孩多 3 ~ 4 倍。

  39. 为什么自闭症的流行率变高了?

  ① 对自闭症认识的提高:

  公众和医学界对自闭症的认识水平提高了[7],家长在意识到孩子的发育异常后能接触到的诊断资源也变多了,早发现早干预成为了可能。

  ② 诊断标准的变化:

  相比过去,对自闭症漏诊或误诊为 “智力障碍” 和 “学习障碍” 的现象变少了。

  同时, DSM-5 中 “自闭症谱系障碍” 的诊断标准也纳入了更多的轻度和中度的谱系障碍人士[7]。

  ③ 污染加剧:

  环境污染的加剧也被认为成是自闭症发生率上升的可能原因。

  40. 有自闭症生活相关的影视作品、书籍推荐吗?

  电影:

  ? 海洋天堂 ?

  ? 自闭历程 ?

  ? 雨人 ?

  ? 马拉松小子 ?

  ? 我的影子在奔跑 ?

  ? 沧海赤子心 ?

  ? 我的名字叫可汗 ?

  ? 大海小雨 ?

  ? 喜禾 ?

  电视剧:

  ? 与光同行 ?

  ? 良医(美版和韩版)?

  ? 仁心解码2 ?

  ? 守望的天空 ?

  ? 非典型孤独 ?

  ? 小小谢尔顿 ?

  ? 生活大爆炸 ?

  纪录片:

  ? 自闭症也有爱 ?

  ? Let's talk ?

  ? 有一个 40 岁的自闭症孩子是什么体验? ?

  书籍:

  ? 我心看世界 ?

  ? 我想飞进天空 ?

  ? 爸爸爱喜禾 ?

  

  41. 有了自闭症孩子,应该告诉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戚吗?

  依据自闭症的严重程度、父母的心态、其他亲戚的知识文化水平而定。

  42. 家庭里有自闭症孩子国家有补贴吗?

  有。

  家长可以向所在地的残联机构咨询有关补贴规定的问题。

  43. 家里有自闭症的情况应该让同事邻居知道吗?

  如果孩子可能扰邻,建议提前跟邻居沟通,不要等到被投诉。

  44. 生了有自闭症的孩子,对方要求离婚违法吗?

  不违法。

  自闭症孩子是婚姻的试金石。

  45. 孕期时期做什么,可以预防孩子是自闭症?

  目前还没有任何证实有效的孕期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能有益于预防:

  在怀孕期间服用适量的叶酸、定期产检、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滥用药物、远离污染严重的环境。

  46.自闭症需要办残疾人证吗?

  自闭症可能会被评定为不同等级的精神残疾,并获得相应的福利和补贴。

  中国残疾人服务平台的信息显示我国的残疾人证坚持申领自愿,属地管理的原则。

  新一代残疾人证遵循 10 年一评定的原则,并且不会随便对外公开残疾人的个人信息。家长可以根据自身家庭的需求决定要不要向户口所在地残联提交办理申请。

  47. 发现亲戚朋友的孩子可能也有自闭症,我应该告诉他们吗?

  早发现早干预,能帮助孩子们取得最大程度的干预效果,对孩子自身和家庭都是最好的。

  但我们建议应该避免主观臆断,仅委婉地分享客观的观察,并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48. 一胎有自闭症儿童,二胎也会有自闭症吗?

  并不是绝对的。

  但如果一胎有自闭症,那么二胎有自闭症的风险会更高一点,约为 10% ~ 25% 。

  并且男孩比女孩有自闭症的概率更高。

  

  49. 怀孕时自闭症能被筛查出来吗?

  还不能。

  50. 自闭症症状一般在孩子多大时出现?

  美国疾病控制与防治中心提供的信息显示,一些早期的自闭症特征可以在自闭症儿童 18 个月或更早时发现。

  一些常见的早期迹象包括:

  ①缺乏注视,不观察大人的表情;

  ②缺乏应名的反应;

  ③缺少共享注意力(例如,不能看向他人指向的东西,不会手指指物);

  ④很少模仿他人的语言和行为;

  ⑤对需要社会互动的活动不感兴趣;

  ⑥无假想游戏(e.g. 假装喂娃娃吃东西);

  ⑦语言发育迟缓;

  ⑧难于理解他人的情感。

  家长可以通过对照 0~6 岁儿童发展里程碑[6]及时监测孩子们的生长发育情况。

  51. 为什么诊断报告上很多 “自闭症倾向” 而不是 “确诊” ?

  ASD 的诊断标准,可以拆解为 A、B、C、D、E 五个方面。

  A、B 分别是社交障碍和重复兴趣 / 刻板行为的表现,C、D、E 是这些表现的特征。

  需要同时有 A、B 两个领域的多个具体表现,且症状符合 C、D、E 这些特征,才可以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障。

  而 “自闭症倾向“ 意味着尽管孩子还未达到确诊标准,但在某些领域已经需要及时的重视和干预了。

  同时,医生的个人诊断风格和对诊断标准的理解运用都可能对诊断报告的结果产生影响。

  52. 有自闭症领域的专家推荐吗?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专家 :贾美香、刘靖、郭延庆。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徐秀、徐琼。

  南京脑科医院 儿童心理研究中心 :柯晓燕。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邹小兵。

  53. 怀疑孩子有自闭症应该去哪里做诊断?

  三甲医院的儿科、儿童精神科、儿童保健发育行为科。

  如北大六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京脑科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

  54. 自闭症需要做评估的项目有哪些?

  ① 诊断性评估:

  发育水平及智力检测、遗传学检查、代谢病筛查、筛查诊断量表(自闭症行为量表 / ABC,克氏自闭症行为量表 / CABS,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 / CARS,自闭症诊断观察量表 / ADOS-G,自闭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 / ADI-R)等。

  ② 干预性评估:

  心理教育量表(PEP-3)、语言行为里程碑评估和安置程序(VB-MAPP)、基础语言学习技能评估(ABLLS-R),促进高阶知识涌现(PEAK),ALSOLIFE 评估体系等。

  55. 自闭症有些什么快速见效的方法?

  自闭症没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打针、吃药、烧香、拜佛都不管用。

  但行为治疗能显著改善孩子的行为问题,为进一步的教育打下基础。

  56. 自闭症有哪些疗法?

  根据美国国家自闭症中心( NAC ) 2015 年的循证干预报告[11],自闭症有以下疗法(仅为参考):

  57. 什么是应用行为分析?

  应用行为分析( ABA )是一门基于行为原理的科学,通过分析和应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改善个体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行为。

  基于 ABA 原理的干预方法在自闭症干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58. 有自闭症干预相关的课程可以学习吗?

  恩启 : IDEA 特教基础理论课程

  ALSOLIFE : 渔计划

  依米星 : ABA行为原理训练营

  北医脑健康行为发展教研院 : 孤独症康复专业先修课

  MyStar ABA : 入户干预课程

  59. 想了解有自闭症相关的案例和康复经历,有什么渠道吗?

  大米和小米 话题 : 自闭症家庭百态

  ALSOLIFE 话题 : 自闭症家长故事

  60. 自闭症应该做哪些干预项目?

  每一个自闭症儿童的干预项目都应该是个性化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领域:

  ① 社交能力

  ② 沟通能力

  ③ 游戏 / 运动能力

  ④ 自理能力

  ⑤ 学业相关技能

  ⑥ 职业技能

  ⑦ 问题行为干预

  61. 自闭症有哪些干预疗法是骗人的?

  (可参考 37 问题的表格)

  ① 打着高科技旗号的磁疗技术、生物疗法 : “ BNP ” 生物科技治疗、干细胞治疗法等。

  ② 宣称是可以 “治愈” 的特效药或新奇疗法。

  ③ 主要应用甚至只应用厌恶刺激的疗法 : 电疗法、拉练营等。

  ④ 食疗、针灸等。

  62. 什么年龄段开始给自闭症孩子做干预最好?

  越早越好。

  在确定孩子有自闭倾向或者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那一刻起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63. 给自闭症人士康复干预需要做多久?

  因人而异,以年作单位。

  64. 自闭症人士需要做心理辅导吗?

  心理疏导对于有情绪问题、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等特殊需要的自闭症人群是有益的。

  除此之外,由于谱系儿童父母的养育压力水平比普通儿童父母更高,谱系儿童父母往往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也有不容忽视的心理咨询的需求。

  65. 自闭症需要做感统训练吗?

  不用,但需要加强体育锻炼。

  66. 自闭症人士很刻板怎么办?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刻板行为,比如缕头发、转笔、抖腿。

  当刻板行为作为谱系人士的自我调节机制并且没有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实质性的负面影响时,我们可以多给予一些理解和包容。

  如果一些刻板行为出现的频次太高,或者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行为干预的措施去预防和教授合适的替代性的行为。

  67. 有自闭症的孩子没有眼神对视怎么训练?

  68. 自闭症孩子不吃某个食物怎么办?

  69. 自闭症害怕特定的声音怎么办?

  70. 自闭症群体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提高社交能力?

  71. 自闭症人士的行为问题很严重怎么办?

  72. 自闭症人士打自己怎么办

  73. 自闭症人士自我刺激怎么办?

  

  74. 自闭症可以去哪里干预?

  医院的康复部门和特殊儿童康复机构、启智学校,或者家长自学后居家干预。

  75. 自闭症可以不去机构吗?

  对于自闭症干预,机构不是唯一的干预场所和环境。选择机构、医院或家里,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专业和科学!

  给孩子提供干预的人员是否接受过专业又系统的培训?是否有过相关教学经验?这对孩子干预的成功来说尤为重要。而机构老师一般都是接受过专业培训,所以机构或者机构老师入户会成为干预的常见选择。

  如果家庭条件不允许,在家长经过专业培训且有专业人士持续督导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居家干预。

  但是无论选择哪种干预方式,都强烈建议家长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一方面,这能帮助家长辨别哪些是真正的专业人士,哪些是 “江湖郎中” ;另一方面,由于家长和孩子有最多的接触机会,专业的家长会能把握住更多的教学机会。

  76. 怎么给自闭症孩子找好机构?

  ① 了解机构的干预模式和理念,判断是否是有实证支持的;

  ② 了解师资情况,包括老师们的背景、专业和经验,以及机构为老师提供的培训是怎样的;

  ③ 了解机构能否为孩子进行科学的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

  ④ 询问是否提供家长培训,具体的内容和频率是什么样子的;

  ⑤ 实地考察教学环境,观察环境设置是否安全和合理、老师们与孩子接触时的状态。

  77. 怎么为自闭症儿童挑选机构老师呢?

  一开始要看机构老师的专业背景、经验和会不会接受督导。

  当老师已经开始教孩子后,家长应该继续观察老师有没有努力去跟孩子建立正向的教学关系,并且有没有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有效的教学。

  78. 在家应该怎么给孩子做干预?

  阅读专业书籍或通过线上平台和实地讲座学习干预知识。

  最好在有督导的基础上做居家干预,保证自己选择的是合适的干预项目,使用的是合适的干预方法。

  79. 家长可以做特教老师吗?

  可以呀。

  家长的亲身经历可能也会带来特殊的视角和对这个行业的热情。

  80. 康复师会被传染自闭症吗?

  不会,自闭症不具有传染性。

  81. 在机构有了很大的进步,上学没有问题了孩子还需要干预吗?

  没问题当然不需要。

  有问题或者为避免问题发生可以先请影子老师过渡。

  82. 自闭症可以上幼儿园吗?

  可以,但要看孩子的能力水平再做进一步的决定。

  如果孩子不具备上幼儿园的先备技能(例如,服从指令、等待、社交技能、自理能力、情绪控制等),那么现在在机构或家里提升技能才是当务之急。

  83. 自闭症孩子能上学吗?

  上学是自闭症孩子拥有的基本权利之一,但家长要依据孩子的能力水平决定具体上 “什么” 学和 “怎么” 上。

  是去特殊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去普通学校的特殊班还是普通班,需不需要影子老师等。

  84. 怎么给自闭症孩子上学铺路?

  ① 提升孩子的先备技能,比如自理和听从集体指令的能力;

  ② 了解相关政策 (地区的、学校的),争取权益;

  ③ 和学校、班主任搞好关系,加入家委会。

  ④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学前可以带孩子提前熟悉一下学校环境。

  ⑤ 每年三四月份小学预报名,需要面试。请提前做好面试内容巩固。

  ⑥ 有的地区需要去医院做韦氏智力表测试。入学标准参照各地标准。

  85. 可以给自闭症孩子报兴趣班吗?

  可以,如果是孩子真的有兴趣的就更好了。

  整个过程需要家长和兴趣班老师的沟通。

  让老师了解孩子的特点和特殊的学习需要,但不一定非要告诉老师孩子有自闭症。

  86. 自闭症上学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上学质量?

  ① 上幼小衔接班打好基础;

  ② 影子老师或家长提供辅助再逐渐撤出;

  ③ 和校方积极地沟通和合作。

  (图片来自网络)

  87. 让自闭症孩子进入普通学校环境后就可以被同化(变成正常)了吗?

  在普通学校的环境中,自闭症孩子有更多跟同龄人接触的机会,这些机会可以成为提升孩子技能的教学契机。

  更 “正常” 还是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有效干预呀~

  88. 怎么给自闭症孩子找朋友?

  ① 在小区里找善良、乐于助人的小朋友,邀请到家里做游戏 / 玩玩具;

  ② 在班上找兴趣相投的小朋友,比如某个动画片 / 某个游乐园;

  ③ 观察同龄小朋友流行玩什么游戏,通过在家里训练让孩子能熟练地参与,这样才能自然地加入游戏、不会拖后腿。

  89. 学校拒绝自闭症孩子上学怎么办?

  我国出台了 “零拒绝” 政策,自闭症孩子有法律保障的就学权利。

  “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残疾人申请入学,不得拒绝招收” [7]。

  所以家长可以参考我国的法律法规,像 ? 残疾人教育条例 ? 和 ? 未成年人保护法 ? ,维护孩子的权益。

  当然,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搬出法律武器。

  还是先以情动人,多做沟通。

  90. 学校会劝退我们自闭症孩子吗?

  如果孩子有严重的问题行为,影响到了其他同学或阻扰了上课进程,学校是有可能在其他家长的施压下劝退孩子的。

  

  91. 自闭症群体可以工作吗?

  可以。

  但由于缺少政策和就业支持体系,自闭症的就业环境严峻,自闭症群体面临着社会不理解,就业岗位单一、职业技能和素养学习渠道窄等问题。

  92. 大龄的自闭症人士适合于哪种工作呢?

  不是自闭症适合哪种工作,而是他的能力和优势、兴趣可以做什么工作。

  93. 自闭症人士在不同年龄阶段会有什么表现吗?

  他们在不同的年龄段可能会有不同的需求,这一点跟正常发展的孩子相似。

  例如,青春期对于异性的好奇,以及成年后对于独立生活的渴望。

  94. 自闭症人士成年后,功能和能力会倒退吗?

  一部分自闭症儿童起初与正常发展的孩子无异,到 2 ~ 3 岁才产生功能倒退并开始逐渐显现出自闭症特征,这种自然地倒退在 8 岁前都可能发生。

  成年后的自闭症人士在没有中断干预的情况下,往往不会出现大规模地功能倒退的现象。

  95. 自闭症人士的行为问题长大后就会好了吗?

  不一定。

  如果问题行为不加以及时地干预,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但是如果有一定模仿能力的孩子,可以进入到一个合适的环境。

  那么他可能可以通过观察学习习得一些良好的习惯,从而减少问题行为地发生。

  96. 自闭症人士的语言能力长大以后就会好了吗?

  如果自闭症谱系人群没有一个有密集输入的语言环境,缺少示范、塑造和强化等有效的干预措施,那么他们的语言能力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好转。

  所以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及时进行干预哦~

  97. 自闭症人士的社交能力长大后就会好了吗?

  跟上面两个问题相似。

  社交障碍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之一,而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往往也缺少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学习的能力。

  所以在没有进行专门干预的情况下,年龄的增长不代表着社交能力的好转。

  普通人都需要进行社交训练,何况是自闭症人士呢~

  98. 有自闭症的人能谈恋爱吗?

  爱的表达形式有千万种,其中一定有一种是属于自闭症人群的。

  但由于自闭症的种种核心障碍,想要跟有自闭症的小哥哥、小姐姐谈恋爱的人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了解他们的 “特别” 。

  99. 自闭症群体结婚违法吗?

  不违法。

  100. 有自闭症的人能生小孩吗?

  能。

  References

  [1] Kanner, L. (1943). Autistic disturbances ofaffective contact.Nervous Child, 2, 217-250.

  [2] BBC News. (2016). Donald Grey Triplett: The first boy diagnosed asautistic.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bc.com/news/magazine-35350880

  [3]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Retrievedfrom https://doi.org/10.1176/appi.books.9780890425596

  [4]EARLI(n.d.) What is the chance that a younger brother or sister of a child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will also have ASD? Retrieved from http://www.earlistudy.org/Recurrence-Risk-Fact-Sheet/76/

  [5]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2020). The 2020 community report onautism.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dc.gov/ncbddd/autism/addm-community-report/documents/addm-community-report-2020-h.pdf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1). 0~6岁儿童发展的里程碑.

  [7] 五彩鹿自闭症研究所. (2019). 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报告(III).天津教育出版社.

  [8]Daniel, E.& Menashe, I.(2020). Exploring the familial role ofsocial responsiveness differences between savant and non-savant children withautism. Sci Rep,10, 2255. doi:10.1038/s41598-020-59209-7

  [9] Autism Speaks. (2017). AUTISM ANDHEALTH:

  A SPECIAL REPORT BYAUTISM SPEAKS-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the Health Conditionsthat Frequently Accompany Autism. Retrived from https://www.autismspeaks.org/sites/default/files/2018-09/autism-and-health-report.pdf

  [10]Zandt, F., Prior, M. & Kyrios, M. (2007). Repetitive behaviour in children with high functioningautism and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J Autism Dev Disord, 37, 251–259. doi:10.1007/s10803-006-0158-2

  [11]National Autism Center. (2015). Findings andconclusions: National standards project, phase 2. Randolph, MA: Autho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utismdiagnostics.com/assets/Resources/NSP2.pdf

上一篇:AI大模型“国家队”定了
下一篇: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