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王重阳喜欢不喜欢林朝英呢?
在重温射雕英雄传 看到周伯通和郭靖讲到王重阳武功胜过其他南帝北丐东邪西毒 突然想到林朝英 关于他们的故事仿佛很少 只是隐约听见小龙女说起过祖师婆婆的故事 好像记得当年林陪王一起上阵御敌 之后林想和王一起隐退 王不愿意 林就建了古墓创立古墓派专门研究克制王的武功 觉得这段感情挺起来好苦好拧巴 想知道王到底有没有喜欢林
嫌长的话看结论就好:王重阳非常爱林朝英。但他更爱别的。
题主,两个人不是喜欢就能在一起的。
我对这个问题还有一些更深的看法,写了篇文章,放在这里。
《王重阳与林朝英分手之谜》
金庸大侠写作了十五部书,也描写了许多种爱情。这其中既有小龙女杨过的旷世绝恋,也有郭靖黄蓉的琴瑟和谐,更有李莫愁陆展元的因爱生恨。
神雕的主旨大概是爱情吧,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悲欢离合。
其中最令人惋惜,也最令人大惑不解的一对,当属王重阳和林朝英。
这两个人,实在是没有原因不在一起。
(一) 神仙眷侣
在金书里,王重阳和林朝英都没有正面出场过,但是仅仅通过其他人的转述,也能看出两人之丰神俊朗。
王重阳是什么形象:丘处机道:“『矫矫英雄姿,乘时或割据’。我恩师不是生来就做道士的。他少年时先学文,再练武,是一位纵横江湖的英雄好汉,只因愤恨金兵入侵,毁我田庐,杀我百姓,曾大举义旗,与金兵对敌,占城夺地,在中原建下了轰轰烈烈的一番事业,后来终以金兵势盛,先师连战连败,将士伤亡殆尽,这才愤而出家。
这位重阳先师真乃为国为民的当世英杰!
杨过在活死人墓见到林朝英的画像是这样的: 杨过跟着她走向后堂,只见堂上也是空荡荡的没甚么陈设,只东西两壁都挂着一幅画。西壁画中是两个姑娘。一个二十五六岁,正在对镜梳装,另一个是十四五岁的丫鬟,手捧面盆,在旁侍候。画中镜里映出那年长女郎容貌极美,秀眉入鬓,眼角之间却隐隐带着一层杀气。杨过望了几眼,心下不自禁的大生敬畏之念。
说一句郎才女貌,不为过。
并且林朝英的武功真的非常不错:
丘处机道:“不是。论到武功,此人只有在四大宗师之上,只因她是女流,素不在外抛头露面,是以外人知道的不多,声名也是默默无闻。”郭靖道:“啊,原来是女的。”
你看郭靖这个大惊小怪的劲!
那么,王重阳是怎么看林朝英的呢:当下好生踌躇。其实这位女流前辈才貌武功都是上上之选,她一片情深,先师也不是不动心,但不知如何,说到要结为夫妇,却总是没这个缘份。
王重阳对林朝英也非常满意,而且也动心过。
实际上,俩人也曾经认认真真地谈过恋爱: 杨过拿起第一封信,抽出一看,念道:“英妹如见:前日我师与鞑子于恶波冈交锋,中伏小败,折兵四百……”一路读下去,均是义军和金兵交战的军情。他连读几封,信中说的都是兵鼓金革之事,没一句涉及儿女私情。 杨过叹道:“这位重阳祖师固然是男儿汉大丈夫,一心只以军国为重,但寡情如此,无怪令祖师婆婆心冷了。”小龙女道:“不!祖师婆婆收到这些信时是很欢喜的。”杨过奇道:“你怎知道?”小龙女道:“我自然不知,只是将心比心来推测罢啦。你瞧每一封信中所述军情都是十分的艰难紧急,但重阳祖师在如此困厄之中,仍不忘给祖师婆婆写信,你说是不是心中对她念念不忘?”杨过点头道:“不错,果真如此。”当下又拿起一封。
王重阳还给林朝英送过一份大礼: 那信中所述,更是危急,王重阳所率义军因寡不敌众,连遭挫败,似乎再也难以支撑,信末询问林朝英的伤势,虽只寥寥数语,却是关切殊殷。……他语声突转兴奋,持着信签的手微微发抖,念道:“比闻极北苦寒之地,有石名曰寒玉,起沉疴,疗绝症,当为吾妹求之。”龙儿,你说,这……这不是寒玉床么?”
当然林朝英也情深意重,投桃报李,挽救过王重阳的生活:丘处机道:“事隔多年,先师的故人好友、同袍旧部接连来访,劝他出墓再干一番事业。先师心灰意懒,又觉无面目以对江湖旧侣,始终不肯出墓。直到八年之后,先师一个生平劲敌在墓门外百般辱骂,连激他七日七夜,先师实在忍耐不住,出洞与之相斗。岂知那人哈哈一笑,说道:『你既出来了,就不用回去啦!’先师恍然而悟,才知敌人倒是出于好心,乃是可惜他一副大好身手埋没在坟墓之中,是以用计激他出墓。二人经此一场变故,化敌为友,携手同闯江湖。”
故事讲述到这里。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个标准版本的琼瑶故事:男主才华横溢,女主貌美如花,彼此真诚爱慕对方,后来发生误会,导致分手。而后男主陷入危机,女主毅然解救,误会消除,两人重又恢复关系。
谈恋爱谈到这个地步,彼此还挽救过对方,不能说王重阳和林朝英之间感情不深厚吧!
(二) 斩断情丝
可是,王林两人感情再深厚,也没有逃脱悲剧收场。
种种证据表明,过错方是王重阳:丘处机叹道:“这位前辈其实对先师甚有情意,欲待委身相事,与先师结为夫妇。当年二人不断的争闹相斗,也是那人故意要和先师亲近,只不过她心高气傲,始终不愿先行吐露情意。后来先师自然也明白了,但他于邦国之仇总是难以忘怀,常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对那位前辈的深情厚意,装痴乔呆,只作不知。那前辈只道先师瞧她不起,怨愤无已。两人本已化敌为友,后来却又因爱成仇,约在这终南山上比武决胜。”
而在这最后一场的比武当中,王重阳的表现,简直绝情!先师道:『武比难分胜负,不如文比。’那人道:『这也好。若是我输了,我终生不见你面,好让你耳目清净。’先师道:『若是你胜了,你要怎样?’那人脸上一红,无言可答,终于一咬牙,说道:『你那活死人墓就让给我住。’ “那人这句话其实大有文章,意思说若是胜了,要和先师在这墓中同居厮守。先师好生为难,自料武功稍高她一筹,实逼处此,只好胜了她,以免日后纠缠不清,于是问她怎生比法。她道:『今日大家都累了,明晚再决胜负。’
什么叫“免得日后纠缠不清”!那你之前为什么要给林姐姐写那么多信!
含情脉脉的林朝英终于吐露倾心之语,眼见着对面的王重阳渐渐面露难色——金庸没有将这个场景写出来,否则一定会成为神雕最经典的画面之一。
如果说之前王林的感情问题在于林朝英过于高傲和羞涩,那么这一次,林朝英已经明白地表达了心迹,而王重阳也再也无法装作不知了。
可王重阳的“好生为难”彻底凉了她的心。
所以第二天,林朝英提出了貌似苛刻、但是实际上顺应了王重阳想法、同时还能给自己挽回面子的建议:那人道:『你若得胜,我当场自刎,以后自然不见你面。我若胜了,你要就是把这活死人墓让给我住,终生听我吩咐,任何事不得相违;否则的话,就须得出家,任你做和尚也好,做道士也好。不论做和尚还是道士,须在这山上建立寺观,陪我十年。’先师心中明白:“终生听你吩咐,自是要我娶你为妻。否则便须做和尚道士,那是不得另行他娶。我又怎能忍心胜你,逼你自杀?……先师沉吟良久,打定了主意,知道此人说得出做得到,一输之后必定自刎,于是决意舍己从人,不论比甚么都输给她便是,说道:『好,就是这样。’
其后的故事就是历史了:王重阳输给林朝英,让出古墓,另建道观。王重阳创立全真教,登顶五绝,而林朝英隐居古墓,郁郁而终。
(三) 扑朔迷离
王重阳和林朝英关系的彻底结束,是一个重要的事件,因为它直接导致了全真教的创立。而后才有更多的武林故事。因而全真古墓两方都试图对此事作出自己的解释。
杨过是这么看的:杨过听而不闻,凝视着小龙女的眼,说道:“当年重阳先师和我古墓派祖师婆婆原该好好结为夫妻,不知为了甚么劳什子古怪礼教,弄得各自遗恨而终,咱俩今日便在重阳祖师的座前拜堂成亲,结为夫妇,让咱们祖师婆婆出了这口恶气。”他对王重阳本来殊无好感,但自起始修习古墓上他的遗刻,越练越是钦佩,到后来已是十分崇敬,隐隐觉得自己便是他的传人一般。小龙女叹了口气,幽幽的道:“过儿,你待我真好。”
不过杨过这个时候就有点瞎扯了。他和小龙女之所以受到阻碍,在于两人的师生关系,这确实有违礼教。但王林二人平辈相交,郎才女貌,又都潇洒独立,其不能结合仅与两人的内部矛盾有关,跟他和小龙女完全不是一回事。他其实真的不清楚王林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再参考上文杨过对王林情书的误读,其实他还没有小龙女知道得多。可惜小龙女虽是自小长在古墓派,却始终对此事不加细解。
至于全真派,再引用一下旧文,就可以发现丘处机则是这么说的:当年二人不断的争闹相斗,也是那人故意要和先师亲近,只不过她心高气傲,始终不愿先行吐露情意。……其实这位女流前辈才貌武功都是上上之选,她一片情深,先师也不是不动心,但不知如何,说到要结为夫妇,却总是没这个缘份。
看起来似乎是林朝英过于要强,而导致两人“没这个缘分”。
不过这牛鼻子老道显然在袒护自己师傅:
小龙女微感害羞,脸上一红,转过了头不敢再去瞧他,心头迷乱了半晌,忽然见到棺盖内侧似乎写得有字,凝目瞧去,果见是十六个大字: “玉女心经,技压全真。重阳一生,不弱于人。”
……
当年王重阳……但见玉女心经中所述武功精微奥妙,每一招都是全真武功的克星,不由得脸如死灰,当即退了出来。他独入深山,结了一间茅芦,一连三年足不出山,精研这玉女心经的破法,虽然小处也有成就,但始终组不成一套包蕴内外、融会贯串的武学。心灰之下,对林朝英的聪明才智更是佩服,甘拜下风,不再钻研。
重阳真人争强好胜之心,一点也不弱嘛!
丘处机还提出过另外一个说法,再看一下旧文:丘处机叹道:“这位前辈其实对先师甚有情意,欲待委身相事,与先师结为夫妇。当年二人不断的争闹相斗,也是那人故意要和先师亲近,只不过她心高气傲,始终不愿先行吐露情意。后来先师自然也明白了,但他于邦国之仇总是难以忘怀,常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对那位前辈的深情厚意,装痴乔呆,只作不知。那前辈只道先师瞧她不起,怨愤无已。两人本已化敌为友,后来却又因爱成仇,约在这终南山上比武决胜。”
这也简直叫人难以相信。如果没有林朝英,王重阳说不定还会在古墓里沉沦下去,又何谈邦国之仇?
况且林朝英本非寻常女子,其武功见识未必在王重阳之下。得到这样的夫人,譬如韩世忠之得梁红玉,对匡扶国家的事业只有利而无弊。
最直接的反驳是王重阳自己的行为:和林朝英分手后,他也没有再投入抗金大业,反而创建全真教,继续隐居山林去了。
全真派和古墓派的说法,要么胡说八道,要么为尊者讳,都只是片面之词,根本隔靴搔痒。
(四) 痴男怨女
其实全真七子对这两人的情事讳莫如深,有知情不报之嫌:
当年王重阳和林朝英互有深情,全真五子尽皆知晓,虽均敬仰师父挥慧剑斩情丝,实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好汉,但想到武学渊深的林朝英以绝世之姿、妙龄之年,竟在古墓中自闭一生,自也无不感叹。这时杨过提起此事,群道中年轻的不知根由,倒没甚么,年长的无不心中一震。
对王林这条若隐若现的暗线,金庸本人如此解说道:王重阳与林朝英均是武学奇才,原是一对天造地设的佳偶。二人之间,既无或男或女的第三者引起情海波澜,亦无亲友师弟间的仇怨纠葛。王重阳先前尚因专心起义抗金大事,无暇顾及儿女私情,但义师毁败、枯居古墓,林朝英前来相慰,柔情高义,感人实深,其时已无好事不谐之理,却仍是落得情天长恨,一个出家做了黄冠,一个在石墓中郁郁以终。此中原由,丘处机等弟子固然不知,甚而王林两人自己亦是难以解说,惟有归之于“无缘”二字而已。却不知无缘系“果”而非“因”,二人武功既高,自负益甚,每当情苗渐茁,谈论武学时的争竞便随伴而生,始终互不相下,两人一直至死,争竞之心始终不消。林朝英创出了克制全真武功的玉女心经,而王重阳不甘服输,又将九阴真经刻在墓中。只是他自思玉女心经为林朝英自创,自己却依傍前人的遗书,相较之下,实逊一筹,此后深自谦抑,常常告诫弟子以容让自克、虚怀养晦之道。
总之就是两人都太过要强导致有缘无分。
可是金老爷子在自己的书里常自相矛盾或者欲盖弥彰,兼之又多说了一句“王林两人自己亦是难以解说”,颇有欲言又止之意。我们也不用去管他,且看书中人物言行就好了。
至少在林朝英方面,她的姿态已经放得相当低了。除了以上种种“委身”的言行之外,还有这么一段事:小龙女道:“我听孙婆婆说,这箱中是师祖婆婆的嫁妆。后来她没嫁成,这些物事自然没用的了。”杨过“嗯”了一声,瞧着这口花饰艳丽的箱子,但觉喜意之中,总是带着无限凄凉。他将箱子放在寒玉床上,揭开箱盖,果见里面放着珠镶凤罐,金绣霞帔,大红缎子的衣裙,件件都是最上等的料子,虽然相隔数十年,看来仍是灿烂如新。小龙女道:“你取出来,让我瞧瞧。” 杨过把一件件衣衫从箱中取出,衣衫之下是一只珠钿镶嵌的梳妆盒子,一只翡翠雕的首饰盒子,梳妆盒中的胭脂水粉早干了,香油还剩着半瓶。首饰盒一打开,二人眼前都是一亮,但见珠钗、玉镯、宝石耳环,灿烂华美,闪闪生光。杨龙二人少见珠宝,也不知这些饰物到底如何贵重,但见镶嵌精雅,式样文秀,显是每一件都花过一番极大心血。
林朝英连嫁衣都自己准备好了!这该是怎样的低姿态。
说两人都太过要强所以有缘无分,难以成立。因为要强相争,需要双方的配合——缺一个,就争不起来。
就林朝英而言,她到后来简直就差苦苦哀求王重阳娶她了。
所以,两人性格倔强,互相争执不下,应该是有的。但是很明显,林朝英眼看爱情即将消失,最终选择了屈服。
在古代,一个美若天仙又身负绝技的女子,为情郎做到这般地步,实在大为不易。然而她的委曲求全,并没有换得王重阳的回心转意。
(五) 真相大白
其实真相并不复杂。天真无邪、口无遮拦的周伯通,一语点破了事情的核心所在: 郭靖跟他越说越不对头,只有空自着急。周伯通道:“当年我若不是失了童子之身,不能练师兄的几门厉害功夫,黄老邪又怎能因禁我在这鬼岛之上?你瞧,你还只是想想老婆,已就分了心,今日的功夫是必定练不好的了。若是真的娶了黄老邪的闺女,唉,可惜啦可惜!想当年,我只不过……唉,那也不用说了,总而言之,若是有女人缠上了你,你练不好武功,固然不好,还要对不起朋友,得罪了师哥,而且你自是忘不了她,不知道她现今……
总而言之,女人的面是见不得的,她身子更加碰不得,你教她点穴功夫,让她抚摸你周身穴道,那便上了大当……要娶她为妻,更是万万不可……”
周伯通武痴成性,因为练不了师哥的绝世武功,竟然连女人都恨上了!
这番话里他更是明确说明:练这几门功夫必须要处男之身。
周伯通所谓的“厉害功夫”,又是什么呢?
王重阳曾经传授一灯大师武功,洪七公亲口证明:
老叫化心想:他当日以一阳指和我的降龙十八掌、老毒物的蛤蟆功、黄老邪的劈空掌与弹指神通打成平手,如今又得王重阳传授了先天功,二次华山论剑,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号非他莫属,为甚竟要将这两门绝技平白无端的传给老叫化?……一阳指我不肯学,那也罢了,先天功倘若失传,他却无面目见重阳真人于地下。
练这个先天功却有一些特别的要求:黄蓉奇道:“咦,他不是教你武功了吗?”瑛姑道:“教武功就算理睬人家了?”黄蓉道:“啊,我知道啦。段皇爷要练先天功,可不能跟你太要好埃。”瑛姑哼了一声,道:“你懂甚么?怎么他又生皇太子?”蓉侧过了头,想了片刻,道:“皇太子是从前生的,那时他还没练先天功呢。”
周伯通说王重阳有“几门厉害的武功”,且都要求“童子之身”。也许威力巨大的先天功还不在这几门最厉害的武功之列呢。
练先天功就已经要求不近女色了……连亲热都不可以。
而王重阳既然会这几门武功,那么……他肯定是童子之身,到死都是童子之身……
相对的,林朝英又是一个挺强势的女人。从她主动要求搬去古墓与王重阳同住、预先准备嫁衣几件事来看,她一定已经不能再满足于和王重阳柏拉图式的恋爱关系了。
而王重阳功力不断精进,对女人愈发疏远,甚至躲到古墓里躲避林朝英。所以他才会觉得林朝英“纠缠不休”。
面对武功(或者说事业)和心爱的女人,王重阳选择了前者。
可他终没有马珏对孙不二那样的深情重义,竟如此干脆简单地推开了自己心爱的女人。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王重阳不过是另一个岳不群,另一个林平之。
可他也无法将这段感情完全忘怀: 当年王重阳得知林朝英在活死人墓中逝世,想起她一生对自己情痴,这番恩情实是非同小可,此时人鬼殊途,心中伤痛实难自已,于是悄悄从密道进墓,避开她的丫鬟弟子,对这位江湖旧侣的遗容熟视良久,仰住声息痛哭了一场。
林朝英也一样。
杨过和小龙女修习这章剑法,数度无功,此刻身遭奇险,相互情切关心,都是不顾自身安危,先救情侣,正合上了剑法的主旨。这路剑法每一招中均含着一件韵事,或“抚琴按萧”、或“扫雪烹茶”、或“松下对弈”、或“池边调鹤”,均是男女与共,当真是说不尽的风流旖旎。林朝英情场失意,在古墓中郁郁而终。她文武全才,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后将毕生所学尽数化在这套武功之中。
……
杨过本拟遵照黄蓉嘱咐乘机杀他,那知林朝英当年创制这路剑法本为自娱抒怀,实无伤人毙敌之意,其时心中又充满柔情,是以剑法虽然厉害,却无一招旨在致敌死命。这时杨龙二人虽逼得金轮法王手忙脚乱,狼狈万状,要取他性命却亦不易。
终南山比武那天,林朝英手拿化石粉,沉吟良久,在石壁上写了一首诗,送给她的爱人:子房志亡秦,曾进桥下履。佐汉开鸿举,屹然天一柱,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异人与异书,造物不轻付。
写完这首混杂着叹息,鼓励,埋怨和“洒脱”的小诗,一段武林绝恋,无声地画下了句号。
以供笑谈。
--------------------------------------------------------------------
打个广告,下面准备写杨过的爱情,敬请期待。
---------------------------------------------------------------------------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号“熊猫范”,搜索Ipandastyle。我的文章会首发在这上面的。
喜欢,甚至是爱。
但是,对于重阳老祖来说,爱情,可能真的不是什么大事。
也就是说,那种郎情妾意,你侬我侬的爱情,有时会变成他的束缚。
引用《恰同学少年》杨昌济老师的一段话吧:
杨昌济:“的确,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和个性: 有的人呢,就像一支蜡烛, 光芒也许并不耀眼,但却温馨,祥和,他追求的是平平安安的生活; 可是有的人呢,却像一道闪电,一团烈火, 熊熊燃烧,不顾一切, 也许他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 也许他能赢得世人莫大的敬仰,但同时也就注定了,他不会留恋那只属于两个人的温馨与浪漫,因为还有更高尚更远大的理想需要他去奉献.这样的人,他的情感同样真挚,但却不见得被一般人所接受。”
……………………………………………
“他不会留恋那只属于两个人的温馨与浪漫,因为还有更高尚更远大的理想需要他去奉献。”
而重阳老祖,便是这样的人吧。
感谢邀请。
就事论事的话,王重阳爱林朝英。
林朝英死后,王重阳悄悄来到古墓祭奠,一直念念不忘钻研玉女心经,甚至隐居深山三年,豁然开朗之后又悄悄来到古墓,在石棺明志。
林朝英生前因为王重阳而痛恨男人,立下规矩,所以,王重阳来到古墓不惊动任何人,石棺明志既表达心意,又不教林朝英难堪,如果不爱,怎么可能考虑得如此周到细致。
从文化角度来说,林朝英及其古墓派的出现是对王重阳及其全真派的反思。
《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是金庸塑造的儒家理想人物,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郭靖侠义的本质就是对儒家伦理道德的捍卫,最高形式就是对民族尊严的捍卫,抗金、抗蒙都是这个道理。
从这个意义上说,王重阳就是郭靖的影子,因为王重阳首先是抗金义士,然后才是江湖第一高手。
简单地说,王重阳和郭靖都是金庸以内圣成就外王语境中的理想人物,说得再简单一些,郭靖、王重阳之所以武功高,是因为武功的用途正。
《神雕侠侣》是金庸的反思之作,以爱情反思礼教,塑造杨过反思郭靖,于是,郭靖因为道德优越而不近人情的缺点暴露无遗。这是显性的反思,隐性的反思就是塑造林朝英反思王重阳,至情至性的林朝英和为国为民的王重阳形成鲜明对比。
当然,这样的反思是有限度的,金庸最终还是肯定郭靖,所以,杨过经过思想的挣扎最终还是与郭靖并肩御敌,襄阳城成就了大侠郭靖,也让杨过的人生获得圆满。同样道理,林朝英和王重阳也不是老死不相往来,王重阳最终也是真情流露,承认自己对林朝英的爱意。
张三丰喜不喜欢郭襄呢??
张三丰和王重阳,是历史名人啊亲,没办法的事情咯
在书里面,他们相伴几十年,虽然一个在道观,一个在墓里,总算也是住在一起了吧
剑法也合在一起了,嫁妆也准备好了,也算是精神上无憾了吧
最后王重阳的传人杨过,林朝英的传人小龙女,历经千辛万苦,走在一起
也算是替先人圆了这个残缺了吧
金庸武侠里有许多对情侣,要么性格互补,如郭靖黄蓉,一个憨厚老实,一个机智俏皮;
要么正邪殊途,如张翠山殷素素,一个是武当少侠,一个是魔教妖女。
可要说是真正的神仙眷侣,非这一对莫属。
那就是林朝英跟王重阳。
他们一个是古墓派的开山鼻祖,一个创立了全真教。
郎才女貌,势均力敌,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在《神雕侠侣》中,这两位是神一般的存在。
虽然并未正式出场,但却借由他人之口,刻画地入木三分。
最先揭开这层神秘面纱的,是丘处机与郭靖。
彼时,郭靖送杨过去投身全真教门下。
在终南山下发生了一起误会,李莫愁为了夺取掌门之位,故意在江湖散布谣言,让武林人士前来古墓派比武招亲。
全真教弟子以为郭靖就是来打小龙女主意的,经过了好一番打斗。
丘处机为了解开郭靖心中的疑惑将他带到了山峰绝顶,那里有一块大石,上面写着一首诗。
“子房志亡秦,曾进桥下履。佐汉开鸿举,屹然天一柱。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异人与异书,造物不轻付······”
而这首诗的前面八句,正是出自于林朝英之手。
至此,一段尘封了几十年的爱恨情仇,在丘处机的娓娓道来中,被逐一还原。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当年华山论剑,王重阳夺得天下第一。
可在此之前,他曾经遇见过一位武功才学均超过四大宗师之人。
她就是林朝英,一位貌若天仙又满身武艺的传奇女子。
故事的一切,还要从王重阳年轻时说起。
他少年成名,文武双全,很快就名声鹊起,成了纵横江湖的盖世英雄。
那时候的侠之大者,都有一腔强烈的报国之心,王重阳也不例外。
他愤恨金兵入侵,揭竿而起奋勇抗敌,也曾建功立业。
可奈何金兵气势日盛,大宋将士伤亡殆尽。
王重阳自感大势已去,又不愿与金贼同存于青天之下,故回到终南山建立古墓,自称“活死人”,从此不肯踏出半步。
在刚归隐的那几年,王重阳的同袍旧部与故人好友都前来劝说,邀他出古墓再干一番大事业,可他早已心灰意冷。
直到第八年,有一个叫林朝英的姑娘,来到古墓门外百般辱骂,连激七天七夜,终于把王重阳给逼出来了。
王重阳原本被骂的狗血淋头,气急败坏想出去争论一番,可一出古墓之门见到的却是一个明眸皓齿巧笑倩兮的姑娘,顿时恍然大悟,自知她也是处于一番好心,不愿自己的一身才干埋没于暗无天日之中。
从那时候起,两人便化敌为友,携手同闯江湖。
一个是侠骨柔情的英雄,一个是貌美聪慧的侠女,两个人都是文武双全,才智卓绝,在一起不仅志同道合,还能势均力敌。
试想,这样天造地设的一对,又怎会擦不出爱情的火花呢?
林朝英虽然心高气傲,但对于王重阳却是情真意切,两人之间的争斗打闹,其实更多也只是她亲近他的一种方式罢了。
而王重阳呢?
其实他也早就看出了林朝英对自己的那点情义,只不过碍于邦国大业,总是有种“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感慨,哪还有什么心思去谈儿女私情?
若是换做寻常女子,知道自己的心上人志存高远,要么黯然离去,要么默然相守。
可林朝英是谁?
她品貌一流,才学过人,武功盖世,放眼神州四海,皆是不可多得的良配,凭什么王重阳意兴阑珊,总是装聋作哑?
她心里不服气,怎么办呢?
那个时代的人,没有什么是一场比武决胜负所解决不了。
如果有,那就来两场。
林朝英跟王重阳就是如此。
第一场在终南山上比武,原本王重阳武功略胜一筹,只不过有心忍让,于是过了几千招,两人也是胜负难分。
武斗不行,那就比文吧。
林朝英同意了王重阳的提议,却在次日黄昏比试之前,立下了一个赌约。原著里这么写道:“你若得胜,我当场自刎,以后自然不见你面。我若胜了,你要就是把这活死人墓让给我住,终生听我吩咐,任何事不得相违;否则的话,就须得出家,任你做和尚也好,做道士也好。不论做和尚还是道士,须在这山上建立寺观,陪我十年。”
其实,林朝英很聪明。
她知道王重阳对自己也有情义,断然不会看着自己当场自刎。
所以她提出要他让出活死人墓,并且终生听她吩咐,换一种意思就是要跟他结为夫妻。
对于一个有才情又骄傲的女子来说,这已经是表白的最高境界了。
可她聪明反被聪明误,前两条约定明明已经将王重阳的后路给堵死了,却又偏偏在后面给他指了另一条路。
于是,当她耍小心机在石块上写下那八句诗,赢了这场比试后,王重阳二话不说就搬出了古墓。
第二天当即在附近盖了一个小道观,出家做起了道士。
看着王重阳宁可出家,也不愿娶自己为妻。
那一刻,林朝英心如死灰,她是赢了他,可却输了全世界。
经此一役,二人心存芥蒂。
王重阳刚开始甚是不忿,但也只能苦心修炼,创立全真教,后来竟也大彻大悟,成了一代宗师。
而林朝英备受打击,明白感情之事勉强不得,在古墓里苦心钻研,创立出《玉女素心剑法》,最终郁郁寡欢,孤独终老。
直到很多年以后,曾经在全真教门下拜师学艺的杨过在古墓里见到林朝英的画像,那时候她已经被尊称为“祖师婆婆”了。
那年长女郎眉长入鬓,眼角之间隐隐带着一层煞气,杨过向她多望了几眼,心中自然而然的大生敬畏之念。
小龙女指着那年长女郎道:“这是祖师婆婆,你磕头吧”。
画中的林朝英是如此年轻貌美,可她却在最美的年纪里,选择为一个人苦守终生。
那也是杨过与小龙女第一次隔着时空跟林朝英寂寞的灵魂相遇。
后来,他们两人又突破世俗礼教,在王重阳的画像前拜堂成亲。
不得不说,金庸的确是一个言情高手,林朝英跟王重阳的感情是《神雕侠侣》的一条暗线,也是一种衬托。
最令人唏嘘的,恐怕是那一幕······
杨过与小龙女拜堂成亲的当晚,回到古墓里,翻出了林朝英的一个箱子。
里面放着珠镶凤冠,金绣霞帔,红缎衣裙,虽然隔了几十年,却依旧灿烂如新。
还有那些珠钗玉镯,金银首饰,样样都是极尽华美,显然是花了一番心血。
每当看到此处,不禁心酸泪目。
嫁衣还华美如斯,伊人却已香消玉殒,那些痴痴等待的岁月,那腔殷殷期盼的热诚,究竟备受了多少煎熬?
那个如花美妙的女子,又是如何在这死气沉沉的古墓里,将丝丝深情寄托在那一招一式里,“浪迹天涯、花前月下、清饮小酌、抚琴按箫、彩笔画眉、松下对弈、西窗夜话、柳荫联句、分花拂柳、如影相随······”
这些全部都是她希望能与王重阳共同去经历的事,她沉寂在能与他琴瑟和鸣的旖旎风光里,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也在冷清与寂寥中湮灭。
在自将萎谢之际,她立下誓言:“除非有一个男子心甘情愿为你死,否则终身不得离开古墓。”
或许,她期盼了一生,也等待了一生,终于明白“爱”远比“被爱”要痛苦得多。
所以,她要求弟子要少思少念,少欲少事。
只有心不动,才不会痛。
她用自己的一生痴情与半生凄凉,告诫后世女子,如果非要谈一场恋爱,也必须是男子爱到不顾生命,才能款款付出真心。
纵观林朝英与王重阳的这段感情,没有情敌之争,不带家国仇恨,甚至也没有遭到外界的任何反对之声,可为什么却偏偏不能修得圆满呢?
恐怕也只能怪他们两人,一样的骄傲,一样的清高,一样的聪明,一样的不服输。
最致命的是,不懂得如何去争取,也不懂的如何去经营。
从王重阳的角度来说,他对林朝英未尝没有动过心。
两人能够携手闯荡江湖,脾气秉性肯定是能够融洽的。
林朝英遗留的那个箱子里,除了有嫁衣和珠宝,还在最底下藏着王重阳写给她的书信。
上面那一声声“英妹”,无不寄托着他的关切与情义。
虽然在信中大多都是讲国家大事讲军情紧急,但倘若不是对她有着肯定与信任,又怎会将一个男儿的满腔情怀展现于此。
其中有一封还写到:“比闻极北苦寒之地,有石名曰寒玉,起沉疴,疗绝症,当为吾妹求之”。
后来也证实,这寒玉确实给王重阳求来了,被林朝英制成了寒玉床,用来练功疗伤。
只可惜,对于王重阳这样一个生逢乱世又才华横溢的男子来说,心里装的东西太多了,家国天下是他的情怀,金戈铁马是他的责任。
爱情呢?恐怕只是奢侈品。
他确实动心,但却不可能为之倾尽全心。所以,他放弃与林朝英厮守终老,宁愿去开山立派。
林朝英这样的女子,也绝不愿意将就,更不愿意被看轻。
她得到了古墓,但却失去了他。她的骄傲不容许她再去强求,也只能在寂寥之时,默默穿上那一袭嫁衣。
关于两人的遗憾结局,金庸做出了解释:“二人武功既高,自负益甚,每当情苗渐茁,谈论武学时的竞争便随伴而生,始终互不相下”。
林朝英出处争强好胜,或许是为了引起王重阳的重视。
可王重阳的胜负之心却从未止息。
在林朝英去世以后,王重阳潜入古墓去祭拜。
本来是念及旧情,悲从中来,痛哭一场。可当他看到石室里留下的《玉女心经》,一招一式都专为克制全真剑法而创,当即心如死灰,大步而去。
他竟然独自在深山结了一间茅屋,三年足不出户,静心钻研这《玉女心经》的破法。
后来他参加华山论剑夺得天下第一,拿到了《九阴真经》,并从中参透了破解之法。
竟然又潜入古墓,留下了“重阳一生,不弱于人”的宣言。
倘若林朝英泉下有知,不知会情何以堪呢?
她赔上一世骄傲,空等一生的男子,到头来更看重的竟然是胜负之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好在,金庸虽然没有给林朝英安排一个美满的结局,却也没有忘记这个空前绝后的奇女子。
在杨过与小龙女重逢之后,他精心安排了这么一幕:
走进殿中,只见玉女的神像容貌婉娈,风姿嫣然,依稀和古墓中的祖师林朝英的画像有些相似。
两人都吃了一惊。
小龙女道:“难道这位女神便是咱们的祖师婆婆么?”
杨过说道:“师祖婆婆当年行侠天下,有惠于人。有人念着她老人家的恩德,在这里立祠供奉,说不定也是有的。”
小龙女点头道:“若是寻常仙姑,何以祠旁又有一匹石马?看来那是纪念师祖婆婆的那匹坐骑。”
两人并肩在玉女像前拜倒,心意相通,一齐轻轻祷祝:“愿咱俩生生世世都结为夫妇。”
那尊风姿嫣然的玉女像,仿佛是林朝英看破红尘之后的写照。
而她与王重阳未能如愿的爱情,在小龙女与杨过身上修得了圆满。
或许,这也是一种轮回。
作者:谢文娟(周冲工作室签约作者)
大家不用赞赏,关注专栏就好啦 :)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