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艾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7-29
手机版

  《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国风·邶风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还有:卷耳、汉广、汝坟、草虫、摽有梅、江有汜、绿衣、终风、匏有苦叶、简兮、北风、桑中、淇奥、伯兮、木瓜、君子阳阳、大车、缁衣、将仲子、叔于田、有女同车、骞裳、东门之墠、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月出。

  这个网址可以关于《诗经》的:/shijing/index.htm。

  1. 《艾如张》

  唐代:李贺

  锦襜褕,绣裆襦。强饮啄,哺尔雏。陇东卧穟满风雨,

  莫信笼媒陇西去。齐人织网如素空,张在野田平碧中。

  网丝漠漠无形影,误尔触之伤首红。艾叶绿花谁剪刻,

  中藏祸机不可测。

  2. 《邓艾庙》

  唐代:唐彦谦

  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周。

  如何千载留遗庙,血食巴山伴武侯。

  3. 《白艾原客》

  唐代:方干

  原上桑柘瘦,再来还见贫。沧州几年隐,白发一茎新。

  败叶平空堑,残阳满近邻。闲言说知己,半是学禅人。

  4. 《答蜀中经蛮后友人马艾见寄》

  唐代:雍陶

  茜马渡泸水,北来如鸟轻。几年朝凤阙,一日破龟城。

  此地有征战,谁家无死生。人悲还旧里,鸟喜下空营。

  弟侄意初定,交朋心尚惊。自从经难后,吟苦似猿声。

  5. 《任阆中下乡检田,登艾萧山北望》

  唐代:薛光谦

  观农巡井邑,长望历山川。拥涧开新耨,缘崖指火田。

  荒村无径陌,古戍有风烟。瓠叶萦篱长,藤花绕架悬。

  岸高攒树石,水净写云天。回首乡关路,行歌犹喟然。

  诗经里含有昌字的诗如下:

  《鸡鸣》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閟宫》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

  赫赫姜嫄,其德不回。

  上帝是依,无灾无害。

  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

  黍稷重穋,稙稚菽麦。

  奄有下国,俾民稼穑。

  有稷有黍,有稻有秬。

  奄有下土,缵禹之绪。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

  居岐之阳,实始剪商。

  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

  致天之届,于牧之野。

  无贰无虞,上帝临女。

  敦商之旅,克咸厥功。

  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

  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乃命鲁公,俾侯于东。

  锡之山川,土田附庸。

  周公之孙,庄公之子。

  龙旗承祀,六辔耳耳。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

  皇皇后帝!皇祖后稷!

  享以骍牺,是飨是宜。

  降福既多,周公皇祖,亦其福女。

  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刚。

  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笾豆大房。

  万舞洋洋,孝孙有庆。

  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

  保彼东方,鲁邦是尝。

  不亏不崩,不震不腾。

  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

  公徒三万,贝胄朱綅,烝徒增增。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

  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

  黄发台背,寿胥与试。

  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

  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奄有龟蒙,遂荒大东。

  至于海邦,淮夷来同。

  莫不率从,鲁侯之功。

  保有凫绎,遂荒徐宅。

  至于海邦,淮夷蛮貊。

  及彼南夷,莫不率从。

  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天锡公纯嘏,眉寿保鲁。

  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

  鲁侯燕喜,令妻寿母。

  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

  既多受祉,黄发儿齿。

  徂徕之松,新甫之柏。

  是断是度,是寻是尺。

  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

  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诗经里含有硕字的诗如下: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爱情诗这类作品在《诗经》中共有七十首左右,除《小雅》部分几首之外,绝大多数都集中于《国风》部分,占全部风诗的三分之一以上。

  太多了…………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婚恋诗的内容:男女的相恋相思,如《静女》、《鄘风·柏舟》、《蒹葭》; 诗经》婚姻爱情诗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反映男女之间互相悦慕、爱恋、思念的爱情诗,《诗经》中的爱情诗真实地再现了周代男女之间相恋相爱的世俗生活,其内容丰富而多彩。 其中有的写男女之间互相的悦慕,如《郑风·出其东门》、《叔于田》等;有的描写了男女欢会的场景,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等;有的写男女之间真切深挚的相思,如《王风·采葛》、《郑风·子衿》等;有的写求而不得的惆怅,如《秦风·蒹葭》等,有的写婚姻爱情自由的追求,如《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等。

  《诗经》婚恋诗的第二方面内容是描写男女结合的婚嫁诗,其中有的描写了结婚的仪式和场景,表达对新婚的祝贺和礼赞,如《卫风·硕人》、《召南·桃夭》等;有的表达了婚嫁中的欢乐、幸福、离别等各种情感,如《唐风·绸缪》、《邶风·燕燕》等。《诗经》婚姻爱情诗的第三方面内容是描写婚姻不幸的弃妇诗,其中最典型的是《卫风·氓》。

  婚姻爱情诗是《诗经》艺术价值最高的部分之一,其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上,它真实地传达了男女之间深挚的感情,再现了周代社会婚姻爱情生活的情况。婚姻爱情诗还通过直接的情感倾诉,塑造了许多鲜活生动的少男少女形象,少女的天真烂漫、窈窕妩媚、庄重矜持,少男的孔武有力、倜傥潇洒甚至嬉皮笑脸,都栩栩如生。

  《诗经》婚姻爱情诗的景物描写也颇具特色,其中多有兴寄,如《蒹葭》用凄清的秋景衬托求而不得的惆怅感伤,《桃夭》用绚烂的桃花暗示婚礼的热烈气氛和新嫁娘如花的美丽。这些具有象征意味的情景交融的抒情诗,含有婉转不尽的情蕴,对后世影响极大。

  婚姻爱情诗多是民歌,其语言风格也非常生动活泼,如《郑风·溱洧》写男女间的调笑,《搴裳》写女子对男子的戏谑,都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民歌风味。 。

  《诗经·卫风·木瓜》 【原文】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翻译】 你将木瓜投赠我, 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 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 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赏析】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

  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

  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平心而论,由于诗的文本语义很简单,就使得对其主题的探寻反而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轻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说是不甚可取的。

  有鉴于此,笔者倾向于在较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本诗,将其视为一首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

  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

  这样,我们不妨说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

  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

  清牛运震《诗志》评此数语云:“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法;琼瑶足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法。”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显然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诗者似也有此病。

  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国风·桃夭 【原文】 桃之夭夭①,灼灼其华②。

  之子于归③,宜其室家④。 桃之夭夭,有⑤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⑥。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 桃树含苞满枝头, 花开灿烂如红霞。

  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 桃树含苞满枝头, 果实累累坠树丫。

  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 桃树含苞满枝头, 桃叶茂密色葱绿。

  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 【读解】 一首简单朴实的歌,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

  诗经中的爱情诗:

  1、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采集荇菜的女子真是美好,叫年青人一见锺情。可惜,女子忙於采摘,不知君子情深,君子亦只能够是梦里与美丽的女子互诉衷情。这磨折人的爱情啊。】

  2、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游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分明是爱了一个人,却又不晓得她在哪里,只知道她就在河水的那一方。想要去寻了她?路途却过於艰难,只能够想像她就在那里了。可望不可即的爱情有多磨折人呢?只有落到了个人身上才体会的出罢?】

  3、子 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都说女儿的心是海底的针。我不去,你便不来嚜?甚至不给我一个音讯?叫奴家在城门楼上如影随形的徘徊盼望,一日不见,竟是过了三个月,多麽磨人!】

  4、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宛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美好的爱情往往始於邂逅】

  5、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车,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秀外而慧中。这样女子怎麽能够不叫人心生无限的爱意。】

  6、采 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月而秋,秋而岁,思念越来越浓烈。勤劳美丽的姑娘总是让人无限向往爱慕的。】

  7、木 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所谓「投桃报李」,总要让爱著的人儿安心的。】

  8、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摡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女子恨嫁,古已有之?J梅子落地,青春将逝,如何不令人心慌?只愿年青的人儿快些来。】

  9、汉 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於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於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女子美好,让人爱慕,却只是想想而已。白日梦做得做不得。】

  10、击 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於嗟阔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最著名的话就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了罢?可是,张氏爱玲却说这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一首诗,因为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人支配的。可不是嚜?这诗的最后两句正是这样意思:相距太远无法重见,相离太久无法信守誓言。——感情的誓言其实很无力,说说而已,当真的嚜?】

  《颂》就是祭祀颂歌。

  《颂》分三类,一是《商颂》,一是《周颂》,一是《鲁颂》。《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五篇,即《那》、《烈祖》、《玄鸟》、《长发》、《殷武》,是殷商初期一次大的祭祀仪式,在歌唱了商民的祖先契后,歌者颂扬了成汤继承契的思想与行为,南下征伐荆楚之地。在《长发》中,征伐荆楚应是成汤王的一次较远、较大的战争,尔后便天下太平,众国来贺。

  歌者在意的不仅是歌颂成汤王的功绩,他主要歌颂的还有商国立下的很多规矩、规则,成为各小邦国效法的榜样。成汤王在推翻了夏桀后,在伊尹的帮助下,制定了很多治国原理和规则,在平定战乱后,便推广了这些规则,使得所有臣服于殷商的诸侯小邦国也得以改进。

  所以颂中说:“稼穑匪懈”,就是明显地推广农业种植。分封建立诸侯邦国其实在此时已经开始,只不过成汤王是小规模分封,没有象周武王、周成王那样大规模分封。

  如果没有成汤王的分封建立诸侯邦国,那么历史发展到周武王时期,人们也就不可能大规模分封建立诸侯邦国。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分封建立诸侯邦国是大国统治的一个较为成熟的经验。

  整个《周颂》,如果连起来看的话,是在一个祭祀仪式上所有的颂歌。开始的《清庙》,即是周成王率领百官在宗庙祭祀周文王,颂唱清静纯洁的宗庙。

  然后《维天之命》是周成王歌颂上天的美好,第三首《维清》则是周成王歌颂文王之德的,第四首《烈文》还是一首歌颂周文王的颂歌。周武王消灭商纣王后,就开始了分封建立诸侯,而武王仍把这归功于文王。

  分封,是文王对所有人民的仁爱,所以歌者称颂文王是“大爱无疆”。第五首《天作》歌颂了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及周文王,并从人们的投奔岐山来表现出周国的繁荣昌盛。

  第六首《昊天有成命》是周成王的自我表白,说自己不敢懈怠,不敢追求安乐,希望天下太平。第七首《我将》中,周成王视文王、武王犹如活着一般,表明自己将每天侍奉、早晚侍奉,希望依靠文王、武王的威严,让周国能存在下去,能使天下安宁。

  第八首《时迈》是插入一首另外的人的颂歌,想向文王、武王说明,周成王继承王位是正确的,成王也如同文王、武王一样,是可以依靠的。第九首《执竞》,又是另一人的颂歌,歌者首先回忆周武王保持争竞的武装力量,然后歌颂周武王并不单纯依靠武装力量的光明磊落的行为。

  随后又歌颂成王也继承了武王的这种思想。第十首《思文》即是祭祀怀念周人的祖先后稷。

  第十一首《臣工》则是颂扬众多官吏臣民共同努力于农业种植工作上。祭祀仪式由此从纪念祖先转为向祖先告白。

  第十二首《噫嘻》则是歌颂周成王率领农夫千万从事于农业耕作。第十三首《丰年》是在祭祀仪式上敬酒时的一首颂歌,全歌主要是歌颂丰收,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既是人的努力,也是天意。

  因丰收而致谢上天,致谢祖先,是寄希望于来年仍有丰收。第十四首《丰年》是欢迎来宾的颂歌。

  第十五首《有瞽》是乐队就座,开始序曲,唱此颂歌以示对贵客的欢迎。第十六首《潜》是在祭祀仪式的后半段贡献祭品时所唱的颂歌。

  在贡献祭品中的鱼时,人们要说明这些鱼儿来自何处。这从另一方面描绘出当时渔业生产的丰富。

  第十七首《雍》是周成王将亡父亡母之灵升入宗庙、附于祖宗之后的大祭祀之颂歌,这是祭祀仪式在欢迎来宾后的又一高潮。第十八首《载见》是周成王率领诸侯们充满希望来拜见去世的君王之颂歌。

  第十九首《有客》是在祭祀仪式结尾时为挽留客人所唱的颂歌。第二十首《武》歌颂的对象又是文王、武王,似是向文王、武王告别之歌。

  在第二十一首《闵予小子》中,周成王所强调的就是要继承人际伦理关系。第二十二首《访落》是周成王向文王、武王叙述自己心情的一首颂歌。

  第二十三首《敬之》也是周成王向文王、武王叙述自己心情的一首颂歌。第二十四首《小毖》是周成王就惩管、蔡之乱一事在宗庙里向祖先的自责与告白。

  第二十五首《载芟》中,歌者告诉祖先,我们在全国推行农业生产,并取得了大丰收,现在我们用丰收的果实奉献给祖先,希望能够得到祖先的保佑。第二十六首《良耜》所颂唱的内容也是关于农业生产之事,是上一首的补充。

  第二十七首《丝衣》是一首充满感激之情的颂歌,读后着实让人羡慕。第二十八首《酌》是周成王在祭祀时自表心迹之颂歌,把韬光养晦作为政治手段之一。

  第二十九首《桓》也是周成王自表心迹之颂歌。周成王认为,天的运行有黑夜有白天,人世间的规律则是有黑暗有光明,黑暗与光明将会交替,残暴与美好也是交替出现的。

  但愿美好的光明将会长久持续下去。第三十首《赍》是周成王在祖先牌位前告白,我要寻求事理,要勤奋思考,我该怎么办?这就是周成王的“绎思”。

  诗经之颂篇【周颂·清庙之什】清庙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维天之命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维清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祯。

  烈文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

  无。

上一篇:《哪吒之魔童降生》五天票房超10亿,超过《大圣归来》,你更喜欢哪一部?
下一篇:原创《潜伏》中余成则的原型吴石的命运如何?是如何暴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