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妈妈以母爱为名,为儿子读书献身校长,痛斥老公月薪2万丢人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7-29
手机版

  “我为了家庭,为了儿子,受点委屈算什么?你以为我愿意跟他搞,你一个月那么点工资不嫌丢人?”王女士对丈夫怒吼道。

  这是2019年上海的一起妈妈出轨幼儿园校长事件,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原因无他,这位出轨的上海妈妈所说的言论实在令人震惊。

  轰动一时的出轨闹剧

  王女士,也就是这位出轨故事中的主角,当她被丈夫程先生质问为何出轨的时候,竟然毫不客气地反问道“你一个月工资才两万,难道还不够丢脸吗?”

  她理直气壮的语气让程先生无语凝噎,难道物质条件不佳就是可意出轨的理由吗?

  程先生想要继续追问,王女士却不在意地摆摆手,认为丈夫简直又无能又不可理喻。

  在她看来,她的出轨明明是有正当理由的,她只是想让儿子有个更好的起跑线而已!

  出轨,竟然是为了儿子?

  这样荒谬的言论一经公布,自然就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也被完整地呈现在大众眼中。

  事实上,王女士与程先生是相当恩爱的,他们自青葱岁月相恋,一路跌跌撞撞,从青涩的校园情侣走到如今,还孕育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

  这样的小家庭,如何看都应该是幸福美好的。

  只不过,留在上海的王女士或许是受到了彼时最热的“鸡娃”思想影响,又或许是眼看着网络上越来越多的“小天才”、“神童”各类新闻,看着自己年幼的儿子,王女士越来越坚定一个想法,她绝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因为家境输在起跑线上。

  王女士将目光放在了儿子人生的第一道起跑线上——幼儿园。

  可是,不凑巧的是,王女士与丈夫并没有足够的实力,豪掷一笔,为了儿子买下名校的学区房。

  因此,在竞争激烈得如同八仙过海一样的上海,王女士的儿子想要进入一家名校幼儿园,实在并非易事。

  要如何在这样有限的条件下,为儿子争取一个进入名校的机会呢?

  王女士开始凭借各种人脉,尽可能地寻找一切能进入更好学校的机会。

  一次又一次的妥协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女士通过一位朋友的关系,成功加上了一所在上海颇有名气、收费又能够承担的幼儿园校长的联系方式。

  这位校长姓姜,王女士一直在聊天中尊敬地称呼他为姜校长。

  她时常试图为姜校长送些钱财,好为自己儿子进入这所学校打开方便之门。

  可她没想到,这位校长虽然加了她的联系方式,却似乎对这些东西没有丝毫兴趣,更是从未接受过王女士的送礼。

  不过,随着聊天的深入,王女士却敏锐地察觉到些异样。

  每当谈及儿子的就学问题时,这位姜校长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一会儿强调孩子的起点关乎着孩子的一生,一会儿又询问王女士有没有时间来他办公室一趟,言语之中隐隐透露出些冒犯的意思。

  王女士作为一名成年人,自然不难看出来姜校长的心思,心知姜校长恐怕是看中了自己年轻貌美地外表,而儿子的入园资格自然就是他撒下的“诱饵”。

  可这个诱惑对她来说未免太大,即使她并不愿背叛自己的家庭,但是一想到儿子的未来,她心里又充满了迟疑。

  这次只是普通的幼儿园,那以后不就是普通的小学、中学、大学了?

  她不愿儿子过上这样平凡普通的人生,最终还是咬咬牙,在某天下班后,独自来到了这位校长的办公室中。

  可出乎她的意料,原以为这一次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就能为儿子搏来一个入园资格,可当王女士再次询问,什么时候可以给孩子办理入学后,姜校长又开始模棱两可了起来。

  他先是给王女士发了些照片,并配上了暗示性文字,眼见王女士不配合,这根老油条立马便翻了脸。

  “幼儿园入园名额相当紧张。”

  言下之意再明确不过,如果王女士不愿再和他见面的话,她儿子的“名校梦”自然也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步错,步步错。

  王女士意识到了眼前大腹便便男人的狡猾,她提起勇气质问。

  “不是说过就这一次吗?你什么意思?”

  姜校长对王女士的冷脸也不生气,他从加上王女士的联系方式一开始,便打上了她的主意。

  现在既然已经有了第一次,她儿子的入园资格又全在自己一句话之间,姜校长自然相当怡胸有成竹。

  只要王女士一天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进入这所有名的双语幼儿园,那她绝对就有一天会服软的。

  果不其然,在2019年5月,在姜校长又一次暗示无果后,他直接选择了主动出击。

  “怎么不回消息?”

  王女士本着公事公办的语气回复他,在准备儿子入园资料,并询问他还有什么需要的材料吗?

  姜校长再次变卦,从一开始的“机会是人创造的”,到“这个事情不好操作”。

  王女士终于忍无可忍,她发消息质问这个狡猾至极的男人,也彻底意识到儿子进入这所幼儿园恐怕还需要自己“委曲求全”。

  不得已之下,王女士再次选择为了儿子,顺从了姜校长的心意。

  这场荒诞的关系,也就在姜校长拿儿子的入学资格威逼利诱下,在王女士一次又一次的妥协下,诡异地持续了下来。

  直到儿子入园资格终于落实下来,王女士这才放下心来。

  可令她没想到的是,这场见不得光的交易终究还是被丈夫得知了。

  名为“母爱”的真相

  某天她一回家,便面对起了怒气冲冲的丈夫。

  原来,是程先生意外得知了王女士出轨的事情,他不敢相信自己的妻子居然背叛了他们多年来的感情。

  可王女士面对他的指责,却也同样愤怒。

  “我做这么多,不就是为了儿子、为了这个家庭吗?”

  听到这话的程先生更加气梗,什么时候起,有了理由的出轨还能被称为一种“奉献”?

  伤害从不会因为有理由而情有可原,出轨也同样如此。

  可王女士却丝毫不觉,她拼命向丈夫试图证明自己的出轨的正当性,甚至还拿出了大学时期,两人一起看过的电影举例。

  《阿甘正传》中,阿甘的母亲为了阿甘能读书,同样也和校长发生了性关系。

  她不理解,为什么那时候丈夫将这个行为称为伟大的母爱,现在却又反过来指责她的行径呢?

  越想越认为自己有理的王女士,继续对着程先生一顿输出。

  “你怎么这么幼稚?”

  “为了孩子受点委屈算什么?”

  “一个月两万块工资不嫌丢人?”

  她的这几番话下来,非旦没有如她所愿一般,获得丈夫的支持,反而引来了很多吃瓜群众。

  有人为了反驳王女士的言论,还特意贴出了上海人社局2019年对当地平均月薪的公告,为9580元每月。

  图|上海市2019年人均工资

  换句话而言,王女士的丈夫虽然并非动辄年入百万的高层精英,但依靠自己的努力能在上海达到这样的成绩,也是相当不错了。

  这样的事实支撑下,王女士对丈夫的嫌弃简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难道如今月入两万已经是一件需要引以为耻的事情了吗?

  毫无疑问,王女士的言论受到了许多来自网友的嘲讽。

  还有不少网友直言,王女士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典范。

  也有网友认为,王女士无论是对孩子教育的偏执程度,还是对丈夫工资的不满,都极大地暴露出了当今社会中不少人价值观的扭曲。

  看惯了网络上的繁花似锦,扭头看见自己常吃的清粥小菜,心生不满情有可原。

  但如果只是因为网络上的虚假繁荣,而以自己真实的生活为耻,这样的想法不免令人咂舌。

  不过,网络上的言论丝毫没能改变王女士为儿子未来的规划,她始终认为,她作为一名合格的母亲,必须为儿子考虑一个好的未来。

  程先生难以理解妻子的思维,与姜校长这样的人谈所谓的合作,与虎谋皮无异,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因此,他不解地询问妻子:

  难道就不能让儿子换一所幼儿园吗?上海这么大,难道除了这所双语幼儿园,就没有别的适合他们儿子的学校吗?

  这番话却挑起了王女士的神经,她质问程先生,“你拿什么换?”

  他们没有足够的钱,也没有一个名校的学区房,儿子又怎么能获得一个美好的起点呢?

  显然在王女士眼中,儿子的光明前途几乎成为了她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下,相比之下,自己的身体、尊严、美满的家庭都是可以牺牲的。

  王女士思想的偏执可见一斑,她甚至认为,让儿子去普通幼儿园无异于浪费儿子最宝贵的十年光阴。

  程先生无奈至极,只好开始同妻子讲起了道理。

  一所幼儿园,有这样衣冠禽兽的校长,儿子又怎么可能在其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呢?

  可王女士此刻却已经是听不到任何人的建议了,她一再向丈夫强调。

  “这是我们能负担得起的最好的私立双语学校!”

  “这才不会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

  两人过知己见,谁也不愿意后退一步。

  最终,或许是因为出轨的事实感到心虚,王女士率先向丈夫提出,“我们各退一步好吗?”

  程先生的态度则相当明确,他要求儿子从这所学校退学,并且王女士彻底与姜校长断绝来往,他还会向有关部门举报这位姜校长的行为。

  这话一出,王女士不乐意极了,她大费周章就是为了让孩子进入一所名校,现在说退学就退学,那她之前的行为岂不是全都白费了?

  两人就此不欢而散,这场引发热议的出轨闹剧,也突然就此戛然而止。

  至于程先生是否举报了姜校长,他与王女士之间后续又如何发展,也就不为人知了。

  不过,这场闹剧带来的风波却并没有消散。

  婚姻背叛套上了母爱的壳子,道德沦丧却套上了“为家庭贡献”的名头,这种行为自然受到了不少人的批判。

  有人嘲讽王女士自甘下作,现在为了儿子的幼儿园入园资格都能这样不择手段,那等孩子要读小学、中学,她还可以考这个手段吗?也有人同情王女士的偏执,认为如今这个社会,一个好的起点确实能改变不少。

  当然,更多人还是对程先生给予了足够的关心,他作为一名相当合格的丈夫,却仅仅因为不低的工资,被妻子辱骂、诋毁,心中所受的创伤可想而知。

  事实上,当今社会中的许多问题,也缩影在了这场闹剧之中。

  为了孩子的教育,不惜付出身体与尊严的妈妈;凭借手中权力,对他人图谋不轨的姜校长。

  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在社会中并不常见,却也并非罕见。

  因此,我们又是否应对当今的教育制度与家庭伦理,产生更多的反思呢?

上一篇:《消失的她》票房破33亿,景甜被疑是原型,8个细节和她对上了
下一篇:汤波兰 | 身体之羞的伦理意涵——舍勒、梅洛-庞蒂与施密茨的羞感思想及其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