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成年人能否持有房产以及持有的风险问题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7-30
手机版

  如今,有不少父母会将房产登记到未成年子女名下,那么关于未成年人能否持有房产以及持有的风险都有什么呢?

  一、未成年人可以拥有自己的房产吗?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自然人从出生直至死亡,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二、未成年人拥有房屋的交易风险以及法律风险。

  1. 购买房屋不能申请银行贷款,全款购买的房屋也不能申请银行抵押贷款。

  因为银行的放贷对象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未成年人虽然可以单独买房,但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也没有债务偿还能力。

  2. 处置未成年名下房屋时,手续复杂。

  因为未成年实施购房以及处置相关民事行为需要法定监护人代为实施。所以处置未成年人房产时,未成年父母作为子女的法定监护人,需要提供为未成年人利益处置房产的公证声明书,证明该处置行为确实是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如学习、疾病等重大事项所需否则相关处置的行为无效。

  3. 父母收回房产比较困难,子女成年后,可以随意处置房产。

  拥有房产的未成年子女一旦年满18岁,即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但是实施买卖、抵押等问题,刚成年的子女,社会经验不足,离开父母的监护,比较容易做出冲动不顾后果的行为,也有可能子女不赡养父母,导致父母再难取回房屋。

  三、未成年人取的房产的方式有哪些。

  1.通过继承和赠与的方式取的房产。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但是在实务中常见的受赠方式有父母离婚时,协议将共同拥有的房屋赠给未成年子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子女从父母处取得房产只能通过赠与的方式。民法典一百六十八条规定,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以,父母作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不能代理未成年子女与自己签订房屋买卖协议,只能通过赠与的方式,将房产过户到未成年人子女的名下。

  2. 通过家庭出资购买的方式取得房产。

  在实务当中,未成年人买房相关的具体签署合同和办理登记等事宜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未成年人单独实施的签署购房合同或者其他处置行为为无权处置的效力待定行为,需要法定代理人追认,否则行为无效。

上一篇:东河迷雾丨剧本杀解析_复盘_测评_凶手_真相_攻略
下一篇:原创[新闻]《极限挑战宝藏行》邓伦成黑陶“匠人”,任嘉伦上山采松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