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君子”陈道明:只有在戏中,才能让我低头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7-31
手机版

  原标题:“君子”陈道明:只有在戏中,才能让我低头

  中国人对于“君子”的尊敬,自古以来就有着难以撼动的固执。

  从先秦典籍中地位崇高的“君王之子”,逐步被赋予道德的含义,也让“君子”一词有了德性。

  自古以来,君子多见于文人雅士之中,飘然于世俗之外,然而,在灯红酒绿的娱乐圈名利场中,却也有一位公认的“君子”,就是陈道明。

  出身书香门第,按照一般的轨迹,即使没有继承家业,也大概会从事文学工作,然而阴差阳错,中学毕业后,陈道明就考上了天津人民艺术剧院。

  1971年,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去陈道明就读的中学招生,当时的陈道明,并未萌生从事演员行业的想法,但是朋友们“连哄带骗”,把他拉到考试所在地的宣传队,结果,招生评委老师一眼就相中了他。

  在天津人艺,陈道明整整跑了七年龙套,很多时候一句台词都没有,偶尔遇到一个有台词的角色,也是小到不能再小的配角。

  对于这一段几乎无人知晓的跑龙套经历,陈道明曾经自嘲地说:“非常一般的一般演员,一般到自己都想改行。”

  时间到了1978年,感觉自己对于表演还需要更加深入系统地学习,陈道明选择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表演理论,毕业后被分配到央视电视剧制作中心工作。

  很快,《今夜有暴风雪》《一个和八个》这两部影响较大的影片,为陈道明打开了知名度。

  1984年,《末代皇帝》开始筹拍,陈道明被确定出演青年溥仪一角。

  其实,最开始确定的溥仪人选是姜文,但后来制片人认为,俊朗的陈道明在气质上更加贴合溥仪,这才换了角。

  被选中出演溥仪,虽然带有运气的成分,但有足够的实力才能不辜负这份运气。

  为了演好溥仪这个角色,陈道明用了4年的时间钻研剧本,反复查阅相关文献,对着镜子揣摩角色心理,逐字推敲溥仪的内心世界。

  1988年,这部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陈道明将溥仪敏感痛苦、起伏跌宕的一生,刻画得淋漓尽致,一举斩获“金鹰”、“飞天”最佳男主角大奖。

  《末代皇帝》的叫好又叫座,也让陈道明的“溥仪”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很多人认为他的戏路会被限制在这个角色上。

  当时,正在准备开拍《围城》的导演黄蜀芹,也是这么想的。

  《围城》的其他演员几乎都已经确定了,唯独主角方鸿渐一直定不下来。方鸿渐是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留过洋,作风新式又带有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在角色上既不能找太阳刚的,也不能找奶油小生,得要中间的“恰到好处”。

  直到一次偶然的见面,陈道明一身白色衬衣,清俊的眉眼,忧郁之外还有些清高,黄蜀芹瞄了几眼后,便决定由他出演方鸿渐。

  能够出演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而且还是男一号,很多人都是求之不得,但陈道明这个时候却“怂”了,不敢接这部戏。

  原来,钱老的《围城》他早就读过,方鸿渐从内心世界到外在形象都是一个十分深刻、复杂的人物,陈道明感觉自己目前还驾驭不了。

  面对这样的突发情况,黄蜀芹导演也很强硬,说:“我就要你演,你什么时候行,我们就什么时候拍!”

  重重压力之下,也极大地激发了陈道明的潜力,为了进入角色,陈道明专门找人陪他尖声尖气地练习“上海普通话”,为了融进去民国那个时代,在酷热的夏天,陈道明也穿着一身长衫,圆眼镜不离身。

  在陈道明的死磕之下,方鸿渐终于有血有肉地走进了观众的视野。

  事后,80岁高龄的钱钟书老先生,专门给陈道明写了一封信,说:“你让我看见了一个活的方鸿渐。”

  《围城》的炸裂口碑,让陈道明的演艺事业更上一层楼,同时也使得他身上那股清高的书生气质更加突出。

  书中的小林是什么人呢?是扔到人堆里找不着的那种人,在“八部七局六处”,他谁也惹不起,初到机关还带着点傲气,没多久就被磨平了,适应了,最后他还在这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到了乐趣,应付自如。

  冯小刚虽然很喜欢陈道明的演技,但也担心清高、固执的陈道明能否在“八部七局六处”的办公室里低下头,演绎出在平淡中逐渐被琐碎磨平棱角的小人物,万一拍出来像皇上来民间微服私访,那就没法儿看了。

  看出了冯小刚的顾虑,陈道明主动约他到家里聊聊。

  冯小刚一进门,就看到一瓶二锅头,连个下酒菜都没有。

  圈中都知道陈道明从来不喝酒,对酒局也是能避就避,这次突然主动约酒,也让冯小刚很是惊讶。

  陈道明也开门见山地说:“这次我听你的,该怎么要求,你说。我喜欢这个人物,一切不在话下。”

  面对陈道明如此恳切的态度,冯小刚也很直接,说:“只要你不端着,一切包在我身上。”

  两个人就着一瓶二锅头,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天亮。

  进组后,陈道明身上清高的气质完全消退,不论是镜头内还是镜头外,殷勤周到,善解人意,收了工帮忙收拾东西,任何事都有商有量,完全进入了“小林”的状态。

  然而,戏一拍完,散伙饭当天,“小林”就离开了,陈道明脸上的表情又变回了冯小刚口中的“不阴不阳”。

  在陈道明的心里,演员是他的一个职业,因为热爱,所以认真,也因为认真,才愿意低头。

  溥仪、康熙,方鸿渐、陆焉识……出道几十年,几十部高品质作品,陈道明对演员这份职业,始终保有敬畏与赤诚,也始终如君子一般,出淤泥而不染。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世界无烟日丨警惕“第五种威胁”
下一篇:高考作文100则经典素材,各种命题角度,附解析与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