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爱情:“你不用多好,我喜欢就好。”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7-31
手机版

  前几日和大学舍友见面,没想到毕业两年后再见,她已经完全没了当初充满活力的样子。

  问其现状,她说她现在每一天都过得特别焦虑。

  下班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看书、学习、健身一样不少,完不成的话就会内心焦虑。

  周末两天休息时间,一天报复性学习,一天报复性娱乐,然后在自律和放飞自我中纠结,在快乐和自责中冰火两重天。

  

  虽然在我眼里一毕业就拿到大厂offer的她已经足够优秀,但她却对现在的自己很不满意。

  “我觉得我在原地踏步,所以我必须改变,必须再对自己苛刻一点。”

  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到身边的人说:

  “因为对自己不满意,所以特别想要改变自己。”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们好像总是无法对自己满意。

  01

  之前看了蒋方舟的一篇文章《时代的病症笼罩着每个人》,她在里面说到:

  “欲望与不甘平庸,失败和没有安全感,都是我们内在真实的反映。我们都一样,想独处又不想孤单,想和别人一样,又想与众不同。”

  我想,这或许可以说明“我们总对自己不满”的部分原因。

  上周末去玩剧本杀,认识了一个性格十分开朗的女生。

  不仅很健谈,不会让气氛冷场,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还会认真地倾听,给人一种很温和舒服的感觉。

  让人完全不能想象这是一个一年前还需要用药物治疗抑郁症的人。

  她最难熬的那一年,是大学毕业前夕。

  

  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她选择加入了考研大军。

  她本以为能想高考一样顺利考入自己的理想学校,但没想到最后却落选了。

  看着身边的同学们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她开始陷入自我怀疑。

  她突然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失败的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明知道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却感到无能为力,有时连睡觉醒来都觉得有一种罪恶感。

  于是,她开始整夜整夜的失眠,开始大把大把地掉头发。

  久而久之,她对未来感觉绝望,对自己产生厌恶,甚至在思考自己活着的价值。

  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之后,她听从了亲友的建议,去看了心理医生,结果确诊了中度抑郁。

  回想起那段灰暗的时光,她笑着说道:

  “那时候不知道,原来学会接纳自己,是一件那么重要的事。”

  02

  在心理学上,“学会接纳自己”的另一层意思,是“学会对自己满意”。

  国外有人做过一个小实验。

  让一组学生每天对一盆植物说:

  “你就是一个错误。”

  “你一无是处。”

  “你根本不算绿植。”

  “你还没死吗?”

  让另一组学生每天对另一盆说:

  “我喜欢你做你自己的样子。”

  “我一见到你就特别开心。”

  “这个世界因你而改变。”

  “你真的很美。”

  仅仅一周后,前一组的植物便开始枯萎,后一组却蓬勃生长。

  植物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无法坦诚接纳自己的人。

  

  林青霞,作为“50年才出一个”的绝世美女,她曾说到:

  “我以前很少笑,甚至觉得快乐是有点小罪过的。因为瘦,我还自卑,别人夸我漂亮,我会很尴尬。”

  其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人已经拥有一切获得幸福的先决条件,什么都不缺。

  但即便这样,他们却依旧对自己感到不满。

  每次得到别人的夸赞,他们会在心里提醒自己:“别太当真,这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而一听到批评,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注意到,然后不断苛刻和压迫自己去做得更好。

  这样的人,即使最后实现了目标,也很难获得真正的满足感,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03

  “对于每个人而言,无论年长或年幼,真正的使命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并接纳自我。”

  这是女生在确诊抑郁之后,通过心理治疗走出泥潭得到的最大感受。

  后来的她,接受了自己考研失败的现实,沉下心来,选择了二战,最后成功上岸。

  其实学会对自己满意,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在全然接纳自我的心理状态下,对每一天、每一刻,当下自己的认可。

  

  人的成长,不是变得更加完美,而是变成真正的自己。

  不是因为对过去的自己不满才要成长,而是为了生命的活力而成长。

  当你停下对自我的批判,缓和与自我的关系,对自己有更多的理解和关怀时,你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同时也才能有所成就。

  希望所有人,都能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不必对自己过于的苛刻和严厉。

  就像麦克斯·埃尔曼说的:

  对待自己温柔一点。

  你只不过是宇宙的孩子,与植物、星辰没什么两样。

上一篇:原创41岁林心如搭25岁小鲜肉,偶像剧毫不违和,网友:太嫩了吧!
下一篇:CSKA索菲亚B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