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身店给15岁的未成年人纹身是否构成侵权?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01
手机版

  在手臂上纹了长10厘米的花纹,未成年人花了300元,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想法。

  近日,黑龙江佳木斯市一个纹身店老板拒绝给一名17岁女子纹身的新闻被大家热议,很多网友都表达了对老板的支持和赞赏。

  鉴于中国社会对纹身的保守态度,以及对孩子未来的考虑,很多家长也反对孩子纹身。

  但是现在社会上很多人有纹身,特别是一些明星、运动员等,这些容易被年轻人崇拜的公众人物都有纹身,所以很难完全杜绝孩子去接触纹身,特别是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很令家长担忧。

  前段时间曾有一则新闻报道,一名未成年人瞒着家长纹身,事后被家长发现,家长将纹身店告上法院。

  在中国给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容易引起很大争议,所以这位老板拒绝为女子纹身,一方面是出于社会道义,另一方面也应该是出于职业操守。

  中外对纹身的接受态度差距非常大,中国乃至大部分亚洲国家都对纹身采取保守态度。

  这应该源于古时候中国的”黥刑“,在罪犯脸上留下容易被人识别的标记,很多亚洲国家受古代中国的影响,也有类似的惩罚措施。

  一些亚洲犯罪组织,都热衷纹身,并且用纹身来显示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所以在中国和很多亚洲国家,都容易把纹身与犯罪联系起来。

  纹身在中国也曾是一种民间疗法,主要用来为特殊人群治疗一种传染病,所以民间对纹身的反感也就容易理解了。

  但是古人对待纹身也不完全是抵触的,也有很多古人将纹身作为表达思想和态度的一种方式。

  比如”岳母刺字“,刺字其实就是纹身的一种方式。类似的纹身还有经常能够看到的“不忘父母恩”等,利用纹身来表达一种态度。

  还有《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史进、燕青身上都有纹身,这种纹身与犯罪无关,纯粹是为了表达一种性格。

  不过社会整体对于纹身的态度还是趋于保守的,我国就明令禁止有纹身的人士从事一些行业。所以在中国想要纹身还得三思而行。

  与亚洲不同,欧美对于纹身采取相对开放的态度。

  这应该源于很多土著都用纹身作为家族标志,所以直至现在仍有很多团队都有专属的纹身图案,作为参与团队的一种荣誉象征。

  比如在一些影视作品里,当主人公加入某个团队后,都要先纹一个专属图案,作为成为团队一员的标志。

  另外在欧美一直将纹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曾有一名艺术家专门饲养猪来做纹身,然后将纹有图案的猪皮作为艺术品出售,被很多人收藏。

  欧美对于纹身的开放态度已经形成一种潮流,有相当大比例的人都有纹身,纹身成为一种社会认同的载体。

  著名球星C罗就曾为自己拒绝纹身特别解释了一番,主要是因为他每年都要献血,所以不能够纹身。这番解释恰好印证了欧美对待纹身的开放态度。

  现在随着国外文化的不断传入,很多国人对于纹身也不再抵触,经常能够看到有纹身的国人。

  特别是专门用来掩盖伤疤的纹身,能够帮助受伤者重新建立起信心。

  现在纹身作为被世界广泛接纳的一种文化形式,同时也是个人的选择,不应被完全拒绝,更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但是基于中国传统思想理念对纹身的保守态度,以及社会上对纹身的一些片面认识,国人在纹身或者展示纹身时还是应当趋于谨慎,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上一篇:成年人的读书,是一场自我救赎
下一篇:原创沈腾综艺节目稳如泰山,两个人都推不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