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陈忠实:《白鹿原》破了我的“养鸡梦”!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01
手机版

  原标题:陈忠实:《白鹿原》破了我的“养鸡梦”!

  张嘉译和《白鹿原》

  张嘉译在《白鹿原》中饰演白嘉轩一角,可以说是他演艺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场戏。演出结束后,他甚至考虑过退出演艺圈。事实上,他第一个想扮演的角色并不是白嘉轩。

  张嘉译饰演的白嘉轩是《白鹿原》中的第一主角,而张嘉译在剧中不仅是演员,还是本剧的艺术总监,参与了深度创作。白嘉轩是新型地主的形象,也是具有一定知识和传统文化背景的人。他是小地主阶级养成的封建文化的代表。

  而且,白嘉轩这个角色的年龄跨度也非常大,每个年龄段都有其内容支撑。张嘉译是陕西人。他在上学的时候看过这本小说,收到剧本时难掩兴奋之情。这白嘉轩性格也很善解人意,从身边很多人身上都能捕捉到。

  张嘉译回答的很直接:“黑娃,这个角色很丰富,人生经历跌宕起伏!”

  那么原版《白鹿原》和TV版有什么区别呢?

  原著中,白嘉轩一生娶了七个女人,而电视剧却把仙草前的六个女人变成了六个坟墓,从白嘉轩救仙草开始。

  张嘉译的演技无可挑剔,但与原著相比,电视剧中的白嘉轩有点美化了。电视剧里,好东西都给了白嘉轩,他说的永远都是对的,但是看了原著对白嘉轩的描述,再对比电视剧,不禁让人想起其中的不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之间。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很厉害的,但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有点像神一般的“妖”,白嘉轩也是如此。在原著中,白嘉轩非常耿直,一身正气,但读者看得出来他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在电视剧中,白嘉轩却变成了一个脱离群众、脱离农村认知的“现代人”。

  比如原著中,白嘉轩在田里种鸦片。他知道种鸦片比种粮食更有利可图。他把自己种的鸦片卖给烟斗,村民们也跟着他,他却不以为然。原著中,白嘉轩是刚毅能干的祖师爷,而在电视剧中,他变成了一个品德高尚、为国为民、利人利己的党外人士。

  原著中的田小娥虽然不会让人觉得恶心,更不会让人产生同情,但是在电视剧中,田小娥的处境让人既同情又想指责。黑娃也是如此。原著中,年少的黑娃调皮调皮,但在剧中却一点儿也不叛逆,更是桀骜不驯,心中充满野性!像这样的差异数不胜数,比如鹿子霖、白孝文……原著和电视剧的区别就很大了。抛开原著不谈,电视剧中的人物各有风格,再加上很多老戏骨的加入,也是很精彩的。但看完原著你会发现,导演的目的很明显,放大了人性中让人同情的一面,弱化了人性中邪恶的一面。

  西安白鹿原文化研究所所长卞寿堂这样形容电视剧《白鹿原》:“就像想吃一碗有筋道的面条,结果吃的却是一碗醋。”

  因为原著中有很多露骨敏感的话题,电视剧不得不大改。即便如此,这部作品在豆瓣上的评分也是出奇的高,达到了9.2分的好成绩,在国内电视剧市场中算是不错的了。极为罕见。这部剧远算不上是“烂片”,但原著的精髓却大都流失了!只见情欲,不见风骨;只见小娥,不见云雀。

  陈忠实和《白鹿原》

  《白鹿原》陈忠实44岁开始准备这部小说,写完时已经50岁了。写作的六年里,陈忠实家境贫寒,连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当他写完小说时,他的妻子问陈忠实:“如果小说不能出版怎么办?”

  陈忠实果断回答:“那我回家养鸡!”

  很庆幸中国的养鸡业没有等到陈忠实!

  《白鹿原》中的经典句子:不穿过,就摸不着。世上只有两个字:福与祸。两个字一半相同,一半不同,也就是说,这两个字是相互关联的。就像一篮子面条。当你摇晃它时,它是一种祝福,但当你摇晃它时,它就是一种诅咒。所以你要明白,遇到好事,不要狂妄,狂妄自大,必有祸患;遇到灾难,不要乱来,忍着就好,咬着牙忍着,忍着了,好事就会接踵而至。

  即便如此,人们还是赞不绝口《白鹿原》!有人说,能和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陈忠实老爷子虽已逝世,但《白鹿原》将代代相传,永垂不朽!

  因此,没有看过原著的朋友,建议找一个安静的时刻,从陈忠实先生的话中感受一下白鹿原故事的跌宕起伏。从中,我们可以找到我们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根源,追忆对土地最原始、最朴素的依赖。因为唯有原作,才是《白鹿原》爱恨情仇的最好表达!

  责任编辑:

上一篇:遇见南传·所求皆如“院” | 你好,这里是南京传媒学院——戏剧影视学院!
下一篇:跪求答案:牙医自己为啥不矫正牙齿,莫非是因为牙齿矫正老了就会后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