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成年人游戏管制的一些话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01
手机版

  最近有人大代表提议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这又让我想起了去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这里再把这篇写过的文章拿出来评论一下。

  (与《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工作的通知》作比较)

  (本文原作于2021.8.31)

  1

  两年前,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两年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2

  两年前,法定节假日不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不超过1.5小时,以及游客模式不超过1小时

  两年后,仅法定节假日和周五六日且不超过1小时,以及不得提供游客模式

  3

  两年前,实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

  两年后,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

  4

  两年前,各地出版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职责,严格按照本通知要求做好属地网络游戏企业及其网络游戏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

  两年后,各级出版管理部门加强对网络游戏企业落实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时段时长、实名注册和登录、规范付费等情况的监督检查

  5

  两年前,积极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监护守护责任

  两年后,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从“防止”到“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

  两年时间,网络游戏管制再次调整,未成年人游戏时长进一步压缩,游戏平台责任进一步加强

  两年时间,网络游戏管制也有不变,相关部门严格管理,监督检查游戏平台,积极引导家庭学校履行责任左图为旧规,右图为新规

  先说变的,每天游戏时间从1.5小时减到1小时有很大变化吗?当然游戏天数也减少了。这个半个小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个人觉得对于玩家来说应该不算是什么重要因素。

  所以显然这个游戏时间并不是根本问题,如果通过控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间就能解决沉迷问题的话,那么我觉得两年前的制度不说完美,起码也能一年起效,两年改善了。

  那为什么还要继续通过压缩时间来管制?就是因为解决不了问题。不是说这个方法不好,但这始终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说白了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根本问题是什么?两年前我将其定义为“小学生”“中学生”和“成年人”三者不能坐在同一“谈判桌”上,讨论游戏管制制度究竟如何制定才最合适。当然现在或许可以调整一下这三者为部门、家长、孩子。

  对象发生了变化,但问题还是那个,什么时候才能坐下来一起谈谈?这个对话进行不了,三者就不能互相了解,也就不能明白对方究竟想要什么。

  简单一点理解,孩子想要获得快乐,家长想要教育省心,部门想要社会和谐。这三个愿望能一次满足吗?当然能,奇趣蛋都能,但没有一个机会让它能,也就是没有一个平台。

  于是现状是什么?一些未成年人不时出现因沉迷网络游戏的负面新闻,一些家长苦于教育孩子而大倒苦水,社会上就响起了管制游戏的声音。声音大了,影响严重了,就要出台政策,一个有用但又不完全有用的政策。

  不是说不管制游戏,这一点确实是有必要的,毋庸置疑。那么政策放出来了,部门工作做完了,家长省心了,那孩子呢?有人关心过孩子真正的想法吗?孩子的快乐实现了吗?没有,没有哪个孩子愿意自己的游戏时间,自己的快乐被压缩,只有孩子受伤的世界完成了。

  当然也有可能游戏不玩可以去看短视频啊,就算短视频再限制说不定还有其他的快乐呢,而且可能比这些沉迷危害更大。所以三个愿望一个都不能漏,你们开心了,就把孩子扔一边了。

  本来的关系应该是以孩子为主体对象,家长根据孩子实际情况进行反馈,部门综合进行宏观调控。但现在却变成了以家长为主体,部门为了响应家长的强烈反映(当然也有社会情况)而去出台政策,最根本的孩子的需求被忽视了,这就是目前的矛盾。

  说完问题再讲方法,还是那句话,三方要一起坐下来谈。部门要主动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大家也要理性发声。家长派谁来?有这方面烦恼的代表要来,没有这方面烦恼的代表也要来;孩子派谁来?沉迷游戏的要来,不沉迷的也要来;部门也要各个相关的都来,游戏平台也要列席参加一部分。这些标准爱怎么分就怎么分,总之要给一个机会让各个方面都能一起来聊一聊该怎么制定这个管制制度,不能其中一两个方面谈完了就算了,大家沟通好了,都心服口服了,才能最终满意。

  最后再说说不变的,就是积极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叫他们干什么?履行责任啊,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啊。前面一直说部门要怎样制定制度,那家长呢?站着看吗?显然不行,就算部门出台了完美的制度也还是要靠家长来协助执行,更何况现在的制度还不完美,家长也有自己的责任,不能全部推给了部门,自己袖手旁观。

  就最简单的一个讲法,孩子沉迷游戏?不给或者严格限制手机使用不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吗?游戏短视频不就什么都不沉迷啦?孩子没有快乐了?家长就不能给孩子创造一些你们所渴望的有益的快乐?家长也有难处创造不了?学校呢?整个社会呢?偌大的中国就不能给祖国的未来创造快乐?就没有办法能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两份通知都在不变地强调这个积极引导的问题就说明这个才应该是重点,不重要的话还放在通知里面干什么?凑字数?但有人在意了吗?没有,媒体宣传的,家长孩子看到的,都集中在游戏的时间又少了这一点。

  这个社会各界积极引导,创造良好环境的点不也是上面说的各方面一起谈吗?这个真正服务于孩子的,解决问题的,最终却被人忽视。说严重一点,我觉得这是这两份通知,这两年时间的悲哀。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看法和建议,希望接下来的工作能够回归到重点,找到根本方法,解决根本问题。变了的说明不是根本方法,不变的说明才是重中之重。

上一篇:baby晒巴黎度假照,海边穿比基尼撩秀发,腰细腿长身材火辣超妩媚
下一篇:原创叶一茜晒全家搞怪视频,颜值成为亮点,网友:全家共用一张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