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14岁前没穿过鞋,农村穷小子用了6分钟,改变新闻联播规则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01
手机版

  原标题:14岁前没穿过鞋,农村穷小子用了6分钟,改变新闻联播规则

  俗话说得好,人穷志不穷,眼前的贫困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只要自己有明确的方向,有理想,有毅力,命运终将会被改写。杨伟光用他的一生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真理。

  杨伟光出生在广东梅县一个偏僻的贫穷小山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困苦的家境使14岁前的杨伟光没有穿过一双鞋,即便这样,并没有掩盖住他的雄心壮志,杨伟光有理想有抱负,最终用6分钟改变了新闻联播的规则。那个在所有人看来身无分文难以出头的少年,凭着不懈的努力,造就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身无分文却胸怀大志

  杨伟光从小家境很贫穷,家里的几亩田地根本养活不了他们一家人,所以在他一岁的时候,父亲为了赚钱养家,去外地打工,但是不幸的是,后来父亲身患重病,未能回家便去世了。

  父亲的去世也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一贫如洗。从此家里的重担便落在母亲一人的肩上,母亲便靠一天打好几份零工供家里三个孩子读书,母亲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把赚的每一分钱都给了三个孩子。

  从小懂事的杨伟光明白了妈妈的辛苦,懂得了生活的不易,所以在学校的他更加努力勤奋,回到家后,会帮妈妈干家务活,分担妈妈的劳累。这个14岁前没有穿过鞋的少年懂事得让人心疼,杨伟光也想拥有自己的一双鞋,他也想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放学后跑在乡间的小路上,但这样的画面仅仅在他的梦里出现过。

  小学毕业后的杨伟光因家里无力支付学费而辍学回家种地,直到梅县解放后,杨伟光又重新回到了自己向往的学校,那时的杨伟光激动地流下了泪水,到后来,杨伟光初中和高中的学费都由国家资助。

  为了回报祖国对他的帮助,杨伟光更加积极刻苦的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杨伟光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专业是新闻学。大学期间的杨伟光过得十分充实,丝毫不敢怠慢。

  毕业后,杨伟光到中国国家广播电视台工作,从一个刚毕业没有经验的小白到一名资深记者,再到主任。真是应了那句“人生先苦后甜”老话,杨伟光的职位步步高升,他的事业也在迈向更高的阶段。

  1985年7月16日,杨伟光接到任职中央电视台副厅长的聘书,这对在电视方面不太熟练的杨伟光是一个难以形容的挑战。但是杨伟光并没有退缩,杨伟光接受了这份工作,正是这份工作使胸怀大志的杨伟光有了用武之地,也是这份工作改写了杨伟光的一生。

  一个举动创历史佳话

  上任后的杨伟光想要把央视带出国门,展现给世界。杨伟光说:以前的电视被人们看成消遣的方式,主要是播放电视剧和电影。以后的电视,可以尝试接触更多的时事热点和政治,用真实的语言说话。

  这一番话并不是空谈,1986年,美国一架飞机在升空时发生爆炸,杨伟光将此次事件在《新闻联播》上播了整整6分钟,将国际新闻放在国内新闻的前面播出,这是史无前例的,而杨伟光就开创了这一举措的里程碑,杨伟光仅用6分钟就将新闻联播的规则改变。

  可能是自己从小遭受了过多的苦难,所以杨伟光更多的是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想要让老百姓真实快速地看世界了解世界。

  在一番准备后,“焦点访谈”节目正式开播,一直延续至今。节目一开播就引起巨大轰动,且不说收视率暴涨,“焦点访谈”还揭开了无数贪污腐败的政府人员的真实面孔,这也为老百姓解除了一些隐患。

  但在杨伟光看来,这些成效远远不足,杨伟光想要的是对事件最真实的解说,深入到事件最核心的本质。所以央视紧接着播出了一系列有关这类型的节目,比如《实话实说》《今日说法》等。

  除了在新闻方面的改革,杨伟光还在央视的电视剧制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众所周知的《家有儿女》就是其中一部典例。改革后的央视取得了很可观的收入,从杨伟光刚上任时的2亿多到他离职时50多亿收入,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杨伟光在职期间兢兢业业,一心想要为老百姓做实事的态度。

  新闻界的惊人变革

  在杨伟光上任之前,央视仅有两套节目,且每天只有二十多条新闻。杨伟光说新闻的信息量太少,价值也不高,传递事件不够及时。于是杨伟光决定改变这一缺点,杨伟光刻苦研究了两个多月,将新闻缺乏的时效性和信息量不足进行了惊人的变革。

  这一举措的结果就是将下午在六点前在北京的重要事件,务必在晚上七点的新闻上全部播出,还有就是全国其他的重要事件,尽量在当天全部播出。

  在杨伟光任职台长的几年里,中央电视台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央视频道从三个增加到九个。而且在节目的播出时间上将近翻了五倍,卫星在全球的覆盖率高达96%。在收入方面,以50多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一个个数字背后是杨伟光不知道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所以杨伟光取得这样的成功是必然的。

  七十九岁与世长辞

  2014年杨伟光老先生去世了,他临终前嘱咐一定不要办豪华的葬礼,一切要以从简为主。纵观杨伟光老先生的一生,从贫穷的没鞋穿,再到当上中央电视台的台长,这样的跨越是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的。

  并且杨伟光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没有因巨大的成就而得意忘形。杨老的贫苦生活虽一去不复返,但他心中却始终忘不了那段受穷的日子,这恰好也是杨老一心为百姓做实事的动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杨伟光老先生用一生告诉我们,贫穷并不是限制我们努力的借口,贫穷也并不可怕,怕的是安于现状,无所事事。

  如果没有一颗想要改变的决心,那么自己贫苦的命运将不能被改写。如果你的出身让你低人一等,通过不懈的努力,终将会像杨伟光老先生一样出人头地。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上天对每个人都是绝对的公平。所以年轻人,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你的付出终将会得到回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责任编辑:

上一篇:如何在20岁后长高?
下一篇:日本的深夜档动画尺度太大 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