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照相记忆是真的假的?普通人能训练出来吗?
可以。
说下本人的经历。在初中的时候,记忆方法一直都是所谓的照片记忆法。
记得初中常常要抄各种比如地理,生物,历史的练习册吧。
其实根本不知道怎么答,就到后边翻答案。
小伙伴们都是翻一句抄一句,然后再翻一句。或者把答案撕下来照着抄。
我是翻到答案页看一眼,整个答案就记下来了。
然后从脑子里抄。
这种能力没什么神奇的,你长时间盯着一个东西看,然后闭上眼睛也会出现那个东西的形象。
所谓照片记忆法我觉得只是加强版罢了。即不用长时间看,用目光的游弋代替了闭眼。
如其他答案里所说,单纯的照片记忆对学习没有什么帮助。记得快忘得也快。
但是其衍生的东西很有用,比如你可以对照下来的记忆进行提炼跟加工。
就好像在脑子里做书摘,写大纲,列笔记一样。速度快,印象深。
另外听人说很难练成,对我而言反而是自然而然的。
也许我的眼睛从小就有毛病,反而加强了另一方面的东西吧。
照相记忆法,是指的很多人追求的,快速的翻书还能咔嚓一下记住的方法。
很神奇?但是直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人在追求这个所谓的“照相记忆法”。不信,可以百度一下试试。
不过这里说的照相记忆法,并不是以下所说的记忆法:
1. 图像记忆法,这是一种记忆方法,是通过对记忆材料的重新编码来实现快速记忆的方法,例如联想法编故事,数字桩、地点桩等等。这类的资料很多很多,很多人打着照相记忆的旗号,其实是做的这种记忆法。
2. 读一遍就可以背诵的记忆:这和七田的照相记忆也不一样,这类人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甚至有很多人小时候就有这能力。大声的背诵一遍,甚至默读一遍,然后可以背诵下来。这种是可以训练的,能吃苦就行。
今天要讨论的,只是七田真所描述的那种依靠右脑的超能力来咔嚓照相的记忆法。
首先说训练方法。其思路是,锻炼右脑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做到非常真切的右脑形象(也就是心像:指像照片、或者像电视那样可以明确把握的直观像),然后利用所谓的“比左脑强100万倍的右脑记忆能力”来实现照相记忆。
对于形象思维能力的开发,目前做的最多的是:黄卡、三色卡、曼陀罗图片、esp图片。这些东西训练心像能力,虽然并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成年人的图形想象能力已经被压制的太久了,开发出来并不容易。所以,这种训练对于小孩子相对简单。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黄卡上面看半年一年的还毫无起色的原因。第一关就卡住了,后面的也就别说了。其实,右脑训练的核心方法七田也说过了,只是很多人没重视,就是冥想。
退一步讲,就算有极少数人,通过了这一关,把右脑的形象思维能力提上来了,也体会到所谓的心像了,但是离照相记忆还很远。因为形象思维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并不是对等的,开发了一个就同时拥有了另一个。假如后者能力不行的话,对于照相记忆也只是一厢情愿:比如看一个物体,然后回忆,虽然也是活灵活现,但是右脑已经把它加工处理了,并不是原来事物的翻版;对于文字也是一样,书本上的文字似乎可以很清晰的回忆出来,但是对照原文却发现很多字都是“无中生有”出来的,其实原文上并没有这些字,甚至有些根本就是驴唇不对马嘴。
目前流行的右脑训练法,其实对于形象记忆的练习并没有提到太多,就算是七田真,也只是说了一种和照相记忆靠谱的训练方法:1000图。其余的方法,比如虚空藏求闻持法、只管背诵的素读法等等,和严格的照相记忆并不是一回事。而按照一些右脑记忆的训练方法,训练出来的,只是对于大物体的记忆,比如物品摆放,图形记忆等等。离文字、书页的照相记忆还差的十万八千里。文字的那些细节,是远非这些物体可比的,承载的记忆量和信息也远非这些大物体可比,一页书的图形复杂程度,比一页图画的复杂程度不止高出一个数量级。
再退一步讲,就算真的开发出了对于书本文字的照相记忆,能看完一篇文章,原原本本的根据头脑中的图像把书本的内容都复述出来,但是此时右脑已经有其他的功能随之开发了。右脑才不会随你所愿,只开发出这样一种能力。其余的能力,有据可查的有以下一些(但不是全部),但是已经超出一般人的承受能力了:
1. 不可抑制的闪光:晚上熄灯,甚至进入黑暗的屋中,眼前就会出现各种“耀眼”的闪光。以白光居多,蓝光次之。有一些人甚至在闪光的同时伴有头脑中的噼啪作响。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人不堪其扰,就此失眠。
2. 超强的听觉:比别人的听觉灵敏的多,别人无所谓的声音,他听来就是巨响。不堪其扰,心思烦乱。
3. 栩栩如生的图像:平时,特别是睡前,眼前会有各种各样真假难辨的图像出现。图像并不是只用来享受的,心思复杂的人,会出现没经历过的恐怖画面、**(和谐)画面。很多人无法承受。
4. 混乱的思维:只要想任何事,头脑都是以图像形式出现,无法逻辑思维,或者图像严重干扰逻辑思维。
5. 超强的心理暗示。右脑比左脑更加容易和潜意识沟通,而潜意识的力量几乎是无穷的。对于一些正能量比较充足的人,心理暗示当然是好事,而对于一些人来说就不乐观了,比如总想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结果真的什么都不行了,或者总想自己这里有病那里有病,结果真的得病了。
6. 对周围事物冷淡。以下是知乎上的一篇帖子,作者是蒋言: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蒋言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14885/answer/39180729来源:知乎照相式记忆也叫波动阅读,这种技能包括了记忆和阅读,阅读后有种照片放在脑子里的观感,所以为了能让大多数人体会和理解照相式记忆,这个名字用的较多,但说波动阅读的人,一般都是很早练习的老手,十年之前很少人说“照相式记忆”是照相式记忆。这种技能的训练过程为:一点凝视、黄卡、千图闪视、七色原色、曼陀罗卡、3d视觉(3d视觉个人认为只是个引子,为了让初学者更有兴趣,其实根本没用)波动阅读的学习会付出很大代价,简单的说就好像利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副作用其一:原色再现的能力会让你在夜晚或暗处出现幻视和阻挡现实中的实物成像。(我自从学会开车到现在有五年了,都没开过夜车,夜晚开车对我来说那就是黄泉路,是十分危险的,至于多危险可以参考瞎子开车)副作用其二:眼睛对于光的感觉异常敏感,环境中如果某一处的光反射过强会不自控的引发照相式记忆(我最害怕的就是夜里突然开灯、照相时的闪光、会车时的远光灯,等等突然性的强烈光源,它会让我短暂的失明五分至七分钟然后缓慢的恢复视野,完全恢复至少要五十多分钟左右)副作用其三:视觉幻觉(幻视)的无意识出现,闭眼睛能像和睁眼睛一样看见东西,非常真实的幻视物体即在眼前,这些种种现象的出现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去抵挡.(例如我经常出现的幻视,在看窗户外面的景色,其实我是闭着眼睛的,而且还在晚上背对着窗户)副作用其四:对于负面事物影像的精神影响过强,(例如我就不看恐怖片,因为眼前再现的能力会让你无法适从,情绪上的任何波动都会影响你眼前再现的能力,当然因人而异,有心理素质过硬的人,但我是不可能了,我也没耳闻过会波动阅读的人能看恐怖片,而且我也不相信)副作用其实很多简单而又省略的说:你就像一个思维很正常的精神病,具体我就不一一列举了。真的假的,自己去判断吧,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阅读术非常极端,代价太大,无论是需要的时间或是心理坚守的信念都不是很值得,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我是不会学习波动阅读的,它就像一块精神烙印在你的思虑里清晰可见。后悔也只能后悔,人生需要记住的有什么?又有多少?仅此而已,切忌切记!
以上这些能力,会随着这种照相记忆能力的出现而出现,虽然并不是都有,但是肯定会有其中一两个(注意:这里说的只是后天训练得到的右脑开发,而不是指的那些与生俱来的天才能力,或者从小具有保持到成年的右脑能力。这一类人这么多年过来既然没有变成精神病,那么他自己早就调整好了)如果你真的下定决心要开发照相记忆,先问自己能否承担上述的一些干扰。
其实,一些宗教中的“修炼”,很多都有右脑开发的部分。我们说的这些,他们看来都是小儿科了。但是有一点,无一例外的都是要求先修心,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大脑密码思维训练系统_先进的大脑思维训练软件
真的。
不过……个人怀疑照相记忆会对大脑造成损伤,而且,图片——垃圾文件,占用内存更多?
知道照相记忆的时候是在高中,但是在小时候就用了,高中的时候和同学说过,同学兴趣寥寥(可能觉得我在说假话吧)……不知道后来心理课有没有反应过来
上初中的时候,某次快期中考试了,历史政治不听课,然后在考试之前的一个下午,拿出来两本书……
第二天去学校考试
政治,历史考了98,99
考试的时候整个课本历历在目,不过就一个缺点,就是头疼(随着记忆时间的增长越来越难受,开始是稍许脑涨)
考完试把这些东西试图忘掉,接下来几天像废了一样
小学的时候老师让抄东西,和一个教师小孩一起,我看一页写一页,他看几个字写几个字
小孩家长:你看人家balabala……
某次班里一篇课文只有一个女生背了,然后我作为男生代表扫了一遍开始背……(被小学老师怂恿的)
但是到高中的时候我发现想瞬间获取某页面的所有信息已经不可能了(近视650度,之前还误诊弱视),于是高一的时候就在考试之前抄一遍知识点,之前政治课每节课因为背不下来就站着(也侧面说明当时记忆力下降厉害吧)
然后考试成绩似乎还可以…
但是对物理化学这样的便束手无策,物理公式一个都记不下来
某次对着知识大全想强行记一面……感觉眼要炸,想到了司马师,然后……怂了
现在遇到东西并不能迅速记下来,而且总是感觉眼要飘(看东西的时候),大概还是没适应之前的速度
有的时候还有点管不住自己?初中毕业的时候脑子一冲来了个全景扫描,高一的时候才接收到信息,然后找我初中同学验证,图片比对……
曾经我以为从前拍照记的东西没有了,直到我初三的时候产生了幻觉……感觉脑袋里都是碎片,我就在碎片里,看一道数学题能想到元谋人什么的
高一数学老师说她感觉我脑袋里很乱……说明黄老师就是比谢老师厉害啊
不过这种现象似乎也有好处,虽然功不抵过
比如说我可以把刚刚看到的古汉语生僻字强行变化成一篇有主题的千字文言,写的……窃以为比之前的网传高考文言作文强
其实也就是和脑海中扒拉着解一道数学题难度差不多吧
总的来说,不知道普通人能不能练成,但可以推测练成后想使用要付的代价大概更大,而且容易变成垃圾文件,不推荐练习
照相记忆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过目不忘,也就是我们看完一遍书以后能一字不差的复述出来。
照相记忆这种能力说实话我自己亲眼见过一次,一个孩子用了0.284秒的时间记忆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当时他也去央视录制了挑战不可能,但是录制过程中一直失败所以没有播放出来。
包括《最强大脑》之前有一期也是一个小孩子挑战5秒记忆一副扑克牌也是失败了,这种能力只有小朋友能训练出来而且极其不稳定,受到外界影响比较多,有点像我们坐的交通工具中的飞机,一旦有什么恶劣天气就要取消航班。
这种“照相记忆”最早是从日本七田真传到中国的,训练先是看黄卡
要能看出“原像”才能进行下一步,接下来会看曼陀罗卡。
就是用30秒时间看这幅图,并能在空白卡片上涂色,如果没有问题可以开始看千幅图。
类似这种图片,孩子慢慢看一遍就能从头到尾说出来,再就开始练图片的照相记忆了
然后开始训练眼睛的视幅和视野
当然这些训练不是孤立进行的,很多项目同时进行,慢慢就可以开始练习数字、文字、
英文的照相记忆。
从一行字慢慢扩展到2行字看一遍默写出来,慢慢增加到一页内容看一遍默写出来,这样照相记忆能力慢慢就具有了,但是这个训练过程非常辛苦,短的可能需要一年半的时间,长的话可能几年的时间都没效果。
所以成年人还是不建议训练照相记忆。想要提升记忆力还是多了解一些快速记忆方法吧。
总之,照相记忆也就是过目不忘的能力是可以练出来的,但是很难,可遇不可求。
如果想了解更多这么多记忆方法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记忆快乐又简单
也可以加入公益交流群:
点击链接加入群聊【大白记忆宫殿学习群】:正在跳转
码字不易,觉得回答有帮助的话记得帮忙点个赞。
肯定是真的 普通人也可以训练成的 这个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神奇 都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下面我揭秘一下怎么训练照相机记忆吧
先说训练准备吧,这个很重要,一定要绝对没人打搅的地方,绝对安静,可以另心情很轻松的地方,如果你在宿舍练,拜托,你不要练好了,如果这样都可以练成我佩服你,只有在绝对安静的地方在通过放松冥想才可以进入右脑状态,不然的话你是白练了。冥想放松等就不说了,大家都应该有看书,知道很重要。
接着就谈谈黄卡,黄卡其实不要太拘泥于形式,很多人问我要怎么盯着它看,要盯多小秒,这个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想象,例如闭眼后想象哪个黄圆是一个蓝色的球,而已要想得哪个蓝色的球真的就在眼前,这样哪个黄圆就慢慢变蓝色了,或者想一个蓝蓝的月亮慢慢的掩盖哪个黄圆,或者你眼发出蓝光把黄圆照成蓝圆,要想到眼睛真的能发出蓝光那样,反正最重要 的是想象,怎么都行,开始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想象,你只是盯着它看的话,三个月都出不了原色
当你通过想象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反色的哪个黄圆就有点红红的了上面好象有点雾在上面反色很快消失,这是不要以为退步了相反是有了入门的基础了,可以在眼前想象一些东西,但还没到原色境界,坚持练吧,一段时间以后那些雾状会越来越大,有一天你会发现反色越来越模糊,颜色越来越红,这是是黎明前的最后黑暗了,坚持吧。到有一天你发现闭眼后原色坚持了3,4秒后才变回反色,只要一想象蓝圆就出现了,
第一阶段练成,算是右脑训练入门了吧,用武侠小说来说就是你终于练出了一点内力,和普通人不同了,可以练上乘武功了,继续练就是把原色练变色变形了我也不多说,这个时候配合三色卡练,只要三色卡练到闭眼后不出现反色而直接通过想象出现原色后独立想象力就很丰富了,补充下黄卡练到一定程度后不出现反色了,只要你一闭眼就想原色,原色就出现了,当然你要不出现原色不进行想象也是可以的。
ESP配合黄卡训练是初期入门的最佳组合,
谈谈如何ESP 训练吧,有两种方法,
第一就是你看了一部电影就直接想象你面前有一个屏幕然后把情节从新在面前过一遍就是了,语言可省略。
另一种更好的就是看一部卡通,然后把那些精彩情节与你所在环境融合在一起,例如把那些打斗场面就直接看成在你床上打,要想得绝对真实例如看龙珠,悟空比人打到撞到你家的窗你要像看到窗口玻璃破裂,悟空摔在你家地板,然后他站起来放了一个冲击波,哪个冲击波向你飞来,你要想真的看到一团蓝光飞到,你还要有意识躲避,然后心理还要有好险的感觉
每天坚持1小时这样的训练,想看到原色就不在话下了。
最后给大家赠送一套快速记忆的方法课程 可以根据这个记忆方法一步一步的进行训练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