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顶流,凭什么都听周迅的?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05
手机版

  周迅,表情包界 icon,著名 " 好多人啊 " 表演艺术家。

  图源:网络

  上周在华表奖现场,被内娱显眼包邓超当面模仿。

  图源:网络

  最近忙着拍杂志、上综艺、参加颁奖礼 ……

  作为演员的周迅不缺代表作,二十多岁时有《大明宫词》中的太平公主;

  图源:网络

  三十多岁时有《画皮》中的小唯;

  图源:网络

  四十多岁时有《如懿传》的如懿;

  图源:网络

  但这次,她默默跨圈,做了件和演戏毫无关系的事:

  办了场超长音乐会!

  周迅发起,老狼、陈鸿宇、房东的猫等民谣圈顶流音乐人加盟,只为了一群特殊的人。

  图源:网络

  这源于十年前的一个承诺。

  "ONE NIGHT 给小孩 ",是周迅在 2014 年发起的关爱特殊儿童的公益活动,可以说是她除了演戏之外坚持最久的事。

  为了给这些孩子 " 无差别的爱 ",她组织募捐,每年举行公益演唱会、进行公益探访。

  陈坤、朴树、何炅、赵雷、吴磊、岳云鹏、刘诗诗、倪妮、舒淇、井柏然、刘雯、蔡依林、吴青峰、刘若英 ……

  从 2014 年到现在,上百位明星参与进来,为那些没能被命运善待的盲童、聋哑儿童、被拐卖儿童等各尽所能。

  2017 年公益演唱会,朴树压轴出场,连唱六首歌,引起全场大合唱 ……

  6 月 1 日,第九届音乐会即将在北京开唱。

  今天,想和你聊聊,这里最让人心疼的那群孩子们。

  一出生,

  就被告知死亡日期

  新生命的降临,向来值得庆祝。

  遗憾的是,不是所有孩子都足够幸运,可以健康地来到世上。

  有的小生命刚出生,就被死神的手扼住了。

  图源:网络

  南京彩虹重症儿童安护中心,是专门给重症孤残儿童提供舒缓疗护和临终关怀的地方。

  送到这里的孩子,有的是因重病,被家人抛弃。有的被医生诊断,无法治愈。

  图源:网络

  放弃一个生命,听起来很残忍。

  可对这些重症儿童来说,治疗很多时候带不来希望,只能带来痛苦。

  医护人员无能为力。

  只能尽全力,让这些短暂来到人间的小天使,感受到生命最初、也是最后的人性关怀。

  最后,体面地离开。

  图源:网络

  这里的儿童有各种疑难杂症:躯干不能弯曲,一移动就会陷入极端痛苦;

  图源:网络

  很难吞咽,进食 ……

  图源:网络

  一个小女孩倩兰,患上了一种十分罕见的病——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她的皮肤会自发性溃破,只要受到轻微摩擦,就会出现大片水疱及血疱。

  为了保护伤口不被感染,她全身上下几乎都缠满胶带。

  胶带之下的皮肤,有大片也早已溃烂。

  可想而知,小小年纪的她承受了多大痛苦。

  图源:网络

  在这里,孩子们管照顾他们的护工叫 " 妈妈 "。

  在 " 妈妈 " 的照料下,倩兰除了有着满身的胶带和溃烂的伤疤以外,其他方面看上去一切如常。

  包扎伤口时,她还开心地和 " 妈妈 " 聊天。

  晚上因为疼睡不着觉,还是轻描淡写地说:" 昨天晚上我没睡,睡不着呀。"

  让她痛苦的事那么多,倩兰还是拼尽全力 " 享受生活 "。

  过生日能吃上两块蛋糕很开心,能上课也很开心。

  这里的课很特别,也是孩子们最期待的。

  因为孩子们大多从出生起就待在护理机构,根本没机会体验外面的世界,从没见过 " 春夏秋冬 "。

  老师讲到 "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但他们对牡丹、苔花是什么完全没有概念。

  见不到外面的世界," 妈妈 " 们就想办法把世界搬到他们面前。

  起初 " 妈妈 " 们想教孩子们做树叶画,可大多数孩子的手都因为病症,无法灵活活动。

  " 妈妈 " 们就想出了办法,把不同颜色的树叶搅碎,就像砂画一样,让孩子们通过撒的形式作画。

  图源:网络

  完成作品以后,孩子们都高兴得手舞足蹈。

  沉重不是这里的主旋律。

  " 倩兰你喜欢吃蛋糕吗?"

  " 喜欢呀!"

  " 我也喜欢!"

  " 我明天过生日了,听到没?"

  另一个小孩就带着微笑,唱起了调有些不准的生日快乐歌。

  最后,倩兰也笑了起来。

  房间里回荡着他们的歌声和笑声。

  图源:网络

  孩子是不懂死亡的,不像老人那样,会有一种临终恐惧。

  他们还懵懵懂懂,刚准备探索这个世界。

  也许在换药和病发时会感到疼痛,可痛苦过后,一点开心的事,又能让他们瞬间开心起来。

  " 就像根小草一样,只要有一点点雨水,有一点阳光,怎么样都要生长。"

  图源:网络

  而这样的无忧无虑,离不开护工 " 妈妈 " 们的守护。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医生特鲁多墓碑上刻着一句流传度很广的话: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和医生比起来,她们无法治病,却同样在治心。

  面对孩子时,她们不能表现出一点一滴的难过,总是笑眯眯地逗他们。

  图源:网络

  陪他们玩耍。

  图源:网络

  给他们过生日 ……

  图源:网络

  没经历过的人,不会懂这些护工们承受了多少精神压力。

  有护工说:" 回家以后,也老觉得耳边有孩子哭的声音。"

  常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们的精神时刻高度紧张着。

  所以有的护工三天就过不下去了,有的仅仅只能忍受一天。

  图源:网络

  这里随时都要迎接死亡。

  彩虹中心接收的 50 多个孩子里,已经走掉了一半。

  图源:网络

  许多护工坚持不下去,也是因为难以接受朝夕相处的孩子最终大都会离去的事实。

  图源:网络

  这万般思绪,在面对孩子时,都不能表现出来。

  孩子们的生活已经够苦了。

  护工的职责,就是尽可能让孩子快乐,感受不到悲伤和恐惧。

  只有当孩子们不在面前时,她们才敢落泪。

  别轻易放弃一个生命

  更遗憾的是,不是每个患绝症的孩子,都能遇到 " 彩虹中心 " 这样的地方。

  数据显示,肿瘤成为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仅在中国,每年新增的儿童恶性肿瘤患者,就有 3、4 万名。

  先天性病症、脑积水等病症,每一天都在夺去许多孩子的生命。

  也许,重病带来的负担实在太大。

  所以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孩童被父母抛弃在医院、福利院门口。

  纪录片《弃儿病房的故事》里,就有这样一个不幸的患癌女孩,被父亲抛在医院。

  无钱医治,无可奈何。

  这些冰冷的词汇,加速吞噬着女孩。

  每天被病痛折磨,哭是唯一的发泄方法。

  " 她患肢里面骨头已经是空的了,是要截掉的。已经骨折了,痛得不得了。" 医生说道。

  纪录片《弃儿病房的故事》,患癌女孩由于病痛哭泣

  医院给予了孩子救助,但能做的终究有限。

  每日每夜,她被疼痛折磨得大哭。

  空落落的病房,很多时候只有她一个人。

  图源:网络

  除了忍受患部钻心的疼,她也因和家人分开而痛苦。

  她还不知道自己被遗弃了,依然盼望着回家。

  图源:网络

  伴随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小女孩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

  图源:网络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理解 " 临终关怀 " 存在的价值:

  它为患者提供护理,尽可能缓解病人的疼痛,让人平静、有尊严地离开。

  虽不能挽救生命,也不会轻易放弃一个生命。

  " 一个孩子如果要走,那么走在妈妈的怀抱里,那是有尊严的。生命的尊严。"

  图源:网络

  它给予生命起码的尊重。

  即使死亡把孩子们带离这个世界,机构会像送别成年人一样,给孩子举行追悼会,认真送别。

  图源:网络

  但这样的机构,目前少之又少。

  据调查,中国仅不到 1% 的人能享受临终关怀治疗,且大多是成年人和老年人。

  据某儿童肿瘤科普账号去年的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有 23 个儿童舒缓门诊信息和 11 个儿童安宁疗护病房,数量远远不够。

  图源:网络

  在搜索软件中输入 " 儿童舒缓病房 ",迎面的报道标题大多都含有 " 首家 "" 唯一 " 等描述。

  很少有人意识到,那些生命进入倒计时的孩子,同样需要专业关怀。

  图源:网络

  再进一步,孩子的父母或许也需要。

  他们眼睁睁看着儿女在死亡线徘徊,却无计可施。

  关起门来,谁也不知道他们承受了怎样的痛苦。

  临终关怀组织的存在,也可以为病人家属提供心理疏导。

  但,想成立这样的组织是非常困难的。

  除了需要官方支持,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心血。

  如今,有更多普通人,在号召下关注到这群被忽视很久的孩子,慢慢有更多志愿者加入到这股微弱、但正持续萌发的力量中。

  他们之中,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

  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教孩子们画画、唱歌、算术 ……

  护工解释说,孩子需要的,不只是病理上疾病的需要

  就像周迅说的," 参与的人越多,会不断充实公益力量,让更多的美好发生。"

  生来不完美,

  但每个人都值得被爱

  彩虹中心的教室里,写着这样一句话: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朵花,花期有长有短,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爱护。

  " 如果没有这样的机构,现在这些孩子会是怎样的状况?

  父母也不在身边,又患有那么严重的病,即使将来要走,但哪会有现在的快乐呢?"

  黄轩在纪录片中感慨。

  图源:网络

  漫画家 Pablo Stanley 曾画过一幅漫画,戳中无数人的心。

  " 如果我们终究要死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

  图源:网络

  姐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你喜欢吃甜甜圈吗?

  " 你会因为甜甜圈被吃完而不吃吗?"" 不会。"

  " 也许你在快吃完时感到一丝难过,但这又会让你觉得甜甜圈更加美味。

  人生很艰难。

  有时你会开心,有时你会难过,今年妈妈陪在我们身边,明年她就会离开我们,总有一天我们也会离开这个世界。

  甜甜圈不会永远存在,可有机会品尝它的美味,享受世界的美好,不就很棒了吗?"

  图源:网络

  有些生命,提前逝去。

  但我们可以努努力,让他们在临走前,感受到 " 吃甜甜圈的快乐 "。

  世界的精彩,有他们的一份。

  " 不管他活多长,也不管他病多重,也不管他有没有为这个社会做过贡献,都应该得到爱,都应该有权利好好生活。"

  图源:网络

  生命存在就有价值,那是给我们这世界的一份礼物。

上一篇:大师激辩:人工智能「性善论」——文艺复兴 or 终结者?
下一篇:秘密行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