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要少睡懒觉?医生不再隐瞒:睡不好影响血糖波动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06
手机版

  我国是全球患者最多的国家,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现有的成年糖尿病患者达到了1.2亿人左右。这一数据,占据了全球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的1/4。

  而且,更为可怕的是,由于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不够典型,我国仍然有近46.5%的糖尿病患者并未被诊断!

  

  “糖尿病”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病。

  但是,糖尿病真正恐怖的地方,并不在于血糖代谢紊乱本身,而是由血糖持续升高引发的并发症,它对于身体的伤害是全身性的,从眼睛到肾脏、从神经到血管,无一不受其影响!

  因此,只要是被确诊为糖尿病,无论是哪一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按照医生建议进行调理和治疗,这包括了用药治疗、生活和饮食调整等多个方面。

  有大量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不仅要保持清淡饮食,同时还要规律,避免睡懒觉!

  

  那么问题来了,糖尿病明明是代谢类疾病,它和睡眠之间又有何关联呢?

  对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偶然一次贪睡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糖尿病患者却完全不同。睡懒觉很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加重病情的发展。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血糖和血压一般,它并不是全天都处于稳定状态,而是会经历几个高峰和低谷期;

  

  通常情况下,凌晨4点到上午9点,是血糖最容易出现波动的阶段。所以,有很多降糖的药物都需要在晨起后服用,目的就是为了稳定血糖。

  而如果糖友并没有按时起床服用药物,就会容易导致体内血糖指数增高,以至于影响到一整天的血糖规律、降低药用效果;

  

  除此外,部分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前一天晚上睡觉前使用中长效的胰岛素,这种药物维持效果相对较长。对这类患者而言,如果并没有准时起床吃饭,那体内药物还会持续发挥作用,导致身体血糖指数不断下降,进而诱发低血糖症状!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低血糖远要比高血糖可怕得多,患者甚至可能因此在睡眠中陷入无症状昏迷状态,严重情况下还可威胁到个人生命。

  

  除了睡懒觉会影响血糖波动外,睡眠不足也是非常可怕的不良习惯!

  根据临床研究表明,如果成年人每日睡眠时间超过了8小时,那后期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3倍左右。

  相反的,如果每日睡眠时间都维持在8小时左右或以上,那患病风险就会明显降低。

  但如果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甚至是不足6小时,其患病风险要比正常睡眠者增加2倍!

  由此可见,保持规律睡眠对血糖稳定有多重要!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患病已经成为了事实,且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完全治愈糖尿病的药物和方式,患者只能依靠长期用药、饮食和生活调整来维持血糖水平,以求将后期患并发症的风险降到最低。

  所以,糖友们在用药和调整饮食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睡眠,保持科学规律的睡眠习惯相当重要。

上一篇:“夜南岗”释放城市时尚浪漫新活力
下一篇:一天牛奶喝多少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