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孩子就是家庭的照妖镜,有些人幸运,有些人却……
知乎上有一提问:大龄自闭(孤独)症孩子都去了哪儿?
题主补充:男孩六岁多快七岁了,一直在康复中心训练,理解能力有限,康复中心里没有多少大孩子,他一天天长大,以后能去哪里呢?
下面一个高赞回复得到很多圈内人士的赞同,虽然有些话糙但是理不糙,归根结底还是家长不愿意面对,甚至有一句经典的归因理论——孤独症孩子就是家庭的照妖镜——有些人幸运生了健全孩子,很多问题可以隐藏,但是生了闭娃,家长那些问题一览无余。
回复中写道:
百分之九十九的典型孤独症做不到家长想象中正常的样子,很多家长不能说不付出,确实付出了很多。但是家长能不能不要看到点希望,就揪着上学这个目标。
自理自理自理,这是首要的事。然后变成个没有攻击性行为,可以表达的人。
有很多孩子的不幸是家长造成的,真的。
看到孩子有进步了,就给孩子加各种项目,天天问啥时候能上学。别做迷梦了,他没办法上学,没办法找对象。
一个典型孤独症的孩子,能照顾好自己,和这个世界和谐的相处,最后能做一点简单的劳动,这就已经很完美了。
我看到过那种高功能的孩子,智力没问题,父母天天各种方式重压,爹妈动不动崩溃,孩子有苦还不会表达,孤独症加重压下的心理问题,眼见着孩子倒退,费了老大劲了一点点解开孩子心结,父母觉得进步太慢了,别耽误七岁入学,把孩子弄走了,一切前功尽弃。至于入学,真的很难。后来不管了,找个类似托管班的地方,每天一送眼不见为净。到处说自己花了多少多少万,父母的心也尽到了,就这命,没办法。有谁能说自己蠢呢。别跟我杠你认识的哪个孩子都大学毕业了,典型孤独症需要终身干预,就不应该照着正常人发展的路径走。
这些年我只见过一个清醒的妈妈,短暂崩溃后就开始了恢复,她说,我只希望她做一个快乐讨人喜欢的小傻子,也不想让她做一个怪癖的天才。
大龄孤独症如果前期没干预好,根本没法带出来,又高又大,拉也拉不住,所以看不到。
我知道很多孤独症孩子贪吃,但是家长也别太惯着,零食少在家里囤,能把孩子体重控制一下就控制一下。
三五十斤的孩子能玩游戏能互动,有的六七岁的小胖墩比那瘦的特教老师体重都沉,咋玩游戏啊。不玩游戏倒是小事,他们体重越大杀伤力越大,那一拳头下去谁扛得住。
跟这些家长接触时间越长,无脑的同情心越少。
孩子就是家庭的照妖镜,有些人幸运生了健全娃,很多问题可以隐藏,但是生了闭娃,那些问题一览无余。
天天说自己付出,让他记录一下平时孩子的问题行为,说了几个月了都不记。家长觉得课程应该像补习奥数一样,来一节课就得会点什么实际的。
曾经遇到过两个公务员家长,跟老师说要争取贫困名额。天天拿自己闭娃老大跟健全的老二比,当着孩子面说老大不如老二,你咋不去跟瘸子赛跑呢。
提起孩子,就觉得国家应该衣食住行管一辈子,反正就是我们家这样了,国家就得管。你儿子要上清华了,你愿意让你儿子奉献啥。
都是人性,天助自助者。
目前来看孤独症就是个概率问题,发生了就是发生了,跟婆家家基因不好,娘家带孩子时玩手机,妈怀孕时吃炸串,爸抽烟熬夜打麻将,风水不好等等没关系。用不着家庭内部混战,谁心里不明白怎么回事,谁内心中没有个底线。都知道自己的孩子自己要负责任,但是扛不住了,就开始互相甩锅,把责任推出去。就像有些事就是不对,但是大家都做不好,就有人说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完美。大家的甩锅不过是开解自己不安的内心,给自己个合理化的理由。
你要愿意相信医疗可以打个针吃个药,买个保健品你就去做。世界上传染率高致死率高的疾病都没能攻克,你还在这做啥梦呢。当然,这是个圈钱的好生意。
信佛、念经、信耶稣、信超人,都对孤独症无效,哪怕你天天放生,跪着祈福、坐着冥想、趴着磕头,都没用。当然,你说这缓解了你内心的问题,这倒是可以。说到底就是这些形式比带孩子干预孩子轻松而已。这里没有讽刺真正修行的僧人一类的,说的是那些干点啥都要求点啥的。
有这样一个孩子,如果非要说到根上,就是命不好,摊上了,除了面对没有办法。高考考七百分的和有问题的孩子都是少数,都是摊上了,都是命运给予的。但是人们通常愿意相信学霸的娃是自己基因好教育好,有个闭娃是命不好不知道随谁。
除了以上的高赞回复,还有一个匿名网友讲述了自己家庭拥有一个孤独症弟弟的故事,颇具代表意义——
我弟弟2003年出生,现在已经成年了,身高一米九,体重一百八,是我们家里最高最胖最重的。每天在家,除了吃睡就是玩游戏,哭闹。
从他三岁确诊开始,我妈就辞去了工作,带着他从县城到市里租房子在康复机构做康复训练。
那时候我在上小学,姐姐读初中。爸爸在别的城市工作,我和姐姐要么在亲戚家住,要么住自己家,爸妈托亲戚每隔三五天来家里看看我和姐姐,买点菜和水果牛奶。
在康复中心训练了一两年。妈妈觉得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爸爸的工资很低,那时候就经常借钱,再去市里做康复训练就很难维持家里的生活。综合考虑,于是就没有再去了。
我上初中开始,弟弟就是一直在家。那时候弟弟才8岁左右,我妈妈信誓旦旦,说自己在家给弟弟做训练也是一样的,还不用花钱。于是卡片、强化物、感统训练的羊角球、泡沫垫什么的都备好了。
不过好景不长,弟弟很喜欢哭闹,声音巨大,他一哭我妈跟着崩溃。就这样在家里断断续续训练了一两年,一眨眼,他过了10岁。在妈妈的努力下,他学会了模仿写字20多个,学会了简单的几个发音,但是在生活上,一团糟。
他会穿衣服,但是穿的歪歪扭扭,衣领、袖口经常没翻好。十八岁的年纪挺个水桶腰,和爸爸一个身材,于是穿爸爸的衣服和鞋子,胡子要爸爸给他刮。
反正就是生活自理方面一团糟,包括但不限于:上厕所,但是不关门弄脏也不擦;有时候在外面会随地小便;不会自己洗澡;吃饭要其他家人夹菜;不会洗自己衣服;经常烦躁大喊大叫……
而这一切都由妈妈或者爸爸帮助完成,从来不会强制让他自己去尝试着学一学。在妈妈要求下,全家人都要“照顾他”。
他现在18岁了,早就过了干预的黄金期。妈妈现在每天还是一如既往地把字帖给他临摹。然后在一边看电视。每天“教育时间”一小时。
爸爸指责妈妈不尽心尽力,妈妈指责爸爸从来不沾手弟弟的康复训练。
矛盾的根源也似乎在于此。父母因为这个孤独症弟弟而互相指责,最终又忽略了姐姐和弟弟,反而让处处要求让着弟弟,甚至要求姐姐工作后把工资上交,因为等她出嫁了就不会把钱交给他们了,而且这笔钱是用来给弟弟留着生活的。
妈妈长期在家(家务我和姐姐、爸爸做了绝大部分),和社会脱节,生活看不到希望,本来就性格强势,常年因为琐事(一般人看起来没必要生气的事)发脾气,脾气糟糕,借题发挥,得理不饶人,爱做事后诸葛亮,经常翻旧账,从不承认自己有错,说话很伤人,对别人提很高的要求。和家人的对话方式是用指责开头。自尊心很强,同时又很自卑。因为没有工作收入在家里对别人的态度很敏感,尤其是金钱的问题。陈年旧事反反复复提,反反复复说。
常年在家,没有工作,没有朋友,没有自己的生活。从4岁照顾到弟弟18岁,无休止的夜间哭闹,各种烦心事,爱多想,长了很多白头发,睡眠糟糕,三高,各种慢性病。前段时间去医院,诊断是抑郁症。
爸爸觉得自己一个人咬牙养五口人,会洗衣做饭买菜,给妈妈过情人节、生日,自认为是他们那代人的模范丈夫,也为这个家付出很多牺牲很多,因为弟弟还失去了提拔的黄金机会。面对妈妈的指责一边委屈自己得不到承认,一边觉得妈妈无法沟通,觉得妈妈上了年纪越来越不可理喻,再也不哄妈妈了,也不再包容,开始指责妈妈,要么不愿意在家待着,躲着。要么一个人在家孤单寂寞冷刷视频也不愿意交流。两个人的矛盾随着我和姐姐上大学愈演愈烈,虽然不至于动手,但是动辄冷战、争吵,家里的气压很低。两个人的相处方式变成了隐性对抗。妈妈觉得爸爸变了,因此更失眠,急性病也出来了。然而在我印象中,以前即使聚少离多,他们感情也很好。
家里的钱自然为弟弟这个无法自理的人预备着,我和姐姐从大学毕业起不能再向家里要任何帮忙。
因为家里的不健康教育方式,动辄语言暴力,我和姐姐在高中时都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一度休学。读了大学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慢慢的在改变自己,但我和姐姐都不愿意回父母身边找工作,不愿意长期待在父母身边。
在妈妈身边,心理能量长期为负。全家人,我和姐姐还有弟弟都对母亲的情绪很敏感,弟弟不愿意和妈妈一起出门,不愿意她说话,妈妈一开口他就哭闹。
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久了,讲述者也提出和回复了开篇的提问:“我也很困惑大龄自闭症都去了哪里?”
现在,妈妈的身体承受不了了。而且随着年纪大了,弟弟依旧无法正常融入社会。妈妈开始对自己这样的人生很不甘心,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变成了弟弟的影子、保姆、变成了家庭的附庸。同时她自怨自艾,每天大把空闲时间不合理安排,看电视,睡觉,吃饭散步,一边觉得自己人生无望,只是在等死。简言之,摆烂。
她寄希望于刚毕业的女儿撑起她的生活,撑起家里。最好能想办法把弟弟的事也一并弄好。甚至还想给弟弟找个童养媳,将来弟弟的儿子照顾弟弟,顺便给他们养老。
另一方面,我也开始反思,这种注定搭上一辈子,拖累一家人的孤独症孩子,就为了一个情字,真的值得这样付出吗?让他呆在家里真的是最优解吗?
父母互相指责对方不尽心尽力。这是他们的性格和相处方式有很大的问题。
而一个孤独症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中,即使他什么也不懂,最终也是无法学会生活自理的,更遑论以后的健康成长了。
父母买了自闭症的书籍,他们识字,父亲上过大学,十多年来却没有看完半本。他们不去教会弟弟生活自理,规范他的行为,反而指责姐姐们没有事事照顾他,反而一直固执的教他识字。按照弟弟一年学二十个字的速度,再学十年又能怎样?
思维惰性、知识匮乏、懒于做长远打算……这让我知道,所谓的尽力二字的分量。把父母二字的光芒去掉,他们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很多问题上平庸,狭隘,浅薄,自私,市侩,懒惰……他们确实有牺牲有付出,我不会当着面指责他们,戳破他们,可是这样的付出有多大的价值?有多大的成果?这样的付出难道只是图一个心安吗?
以上第一个故事的回复中有一句话:有很多孩子的不幸是家长造成的。
结合第二个故事以及在特教行业多年接触过很多家长后,真的深以为然。
虽然并不是所有星爸星妈都是造成孩子不幸的根源,但是在不良的后天家庭教育中,却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症孩子的各种问题,他们以为自己找到或者道听途说了一条正确的回归道路,却总是在一条道走到黑的倔强中,一味地将自己的孤独症孩子扳回到健全孩子的正常道路上,奢望他们能够进入普校上学、考大学、毕业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子,然后等到父母老去后,孩子也能够幸福地生活下去。
当然,这是很多星爸星妈的最终夙愿,我们也是希望能够达到以上对于普通人来说最普通的夙愿,可是对于孤独症群体来说,这真的是一种奢望,犹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
所以,带领或者教会孤独症孩子自理自理自理,才是第一位的,自理中包含了基本的社交沟通和最重要的吃喝拉撒等生活自理。这才是最终的夙愿,而不是一味地沿着健全孩子的道路学习和成长,因为第一不现实,第二目前的政策下也不可能实现。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分分钟打脸。因为正如很多特教老师所言,普通人能够做到对孤独症群体不歧视就很难了。
对于孤独症的康复训练,知识学习其实并不是必须和唯一的,天助自助者。家长的作用对孩子的康复效果和后期成长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什么样的家长却需要打一个问号?我们不是否定家长的努力和付出,也不是不需要家长的努力和付出,只是这种努力和付出要如何看待,什么样的努力和付出才是对孩子有利的,而不是好不好的评判,尤其是那些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家长更不敢恭维。
是啊,有谁会承认自己蠢呢,对于家长来说,别抱幻想,能自理就不错了,别看电视上的天才少年,其实连达到正常行为都太难太难,太难了,生活中就没见过。至于那些知名机构创办人的孩子是高功能考了大学,成了各方面都很好的榜样,但是你要看到他们的妈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和成本啊。
有家长留言:“有些家长就是不愿意接受事实,对孩子抱有不合理的期待。我们家对我弟的要求就是自理自理自理,最好能离开其他人独处。”
“父母的心态非常重要,要佛系,又要心存希望,要心大,又不能自暴自弃。加油吧!”
对于孤独症康复训练来说,是第一的,但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评判,赚闭圈的钱也真的是一门好生意。
君不见那些由不专业的星爸星妈转行开工作室的、开机构却没有专业特教老师只为收费圈钱的,还有一部分靠着行业红利套取残联补助的也不在少数。
孤独症康复行业的发展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乱象却已经到了必须到严格整顿的时刻。可是横亘在两者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无可调和的,整顿就要有很多小机构、妈妈型机构淘汰和被清退关闭,那些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孩子又去大机构排不上队,只能在等待中错过黄金干预期;不整顿,又让孤独症家庭成为板上鱼肉,任人宰割,付出了金钱最终却毫无进步甚至越来越刻板的大有人在。
回看第二个故事,已经有重度孤独症孩子的父母,真的能撑得起这样一个孩子的一生吗?能不在自己垂垂老矣的时候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能只是自己付出而不拖垮家庭,不让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变得更糟糕,不让家里所有人跟着精疲力竭吗?
孤独症家庭的感情会消磨掉,怨念与日俱增,将来某一天又后悔了,家庭关系千疮百孔。自己忧思过度,身体早早垮了,金钱也支撑不起来。养老的问题在这些孩子尘埃落定之前基本不用考虑。一生守着他,如影随形。
最终,那些星爸星妈(更多的是星妈)自己也变成了情绪消耗型、情感消耗型、无法控制地指责家人、伤害家人的人,变成钻牛角尖自怨自艾的人。最后的结果,孩子的情况没有改善,哪一样得到了呢?图什么呢?
在做选择之前,要用理性思考,能不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有没有能力负责。如果非要负责,该怎么去负起责任来。
孤独症孩子就是家庭的照妖镜,有些人幸运,有些人却终其一生自己无法幸福,也毁了孩子的一生。
有家长指出,因为孩子会长大,你会老,如果小时候不教他些基本的自理能力,哪怕他到六十岁都不会自己吃饭穿衣服上厕所。而且孤独症分轻度重度,轻度孤独症的孩子只要家长不放弃,甚至能在长大后自己找工作养活自己。而轻度孤独症孩子如果小时候不干预会发展成重度。就算是正常的孩子,家长过度溺爱也会变得生活不能自理,比如那个把自己活活饿死的杨锁。
生了健全孩子,很多问题可以隐藏,但是生了闭娃,家长那些问题一览无余。
【羿云天,非著名写作者。原名徐亨福,生于兰州,现居郑州。原创最深度的娱乐影视评论,时事热点解读,家庭教育分析与心理咨询。不随波逐流,有料有态度,更有温度。新浪微博:羿云天;微信公众号:蜗牛世界观(ID:wnsjg520)】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