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机关】儒家故事 | “成人”的人
儒家
故事
一个人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是不是就算“成人”了?在孔子看来当然不是;那么,一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是不是就算“成人”了,孔子同样认为不是!
在孔子看来,人刚刚出生,就像一张白纸,所以人们称赞一个人的纯粹与真诚时,往往说他有“赤子之心”。然而,这样一个人仅仅是一个自然的人,而人生活在社会中,除了有自己的自然性,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使人们认识、理解社会,从而主动适应甚至引领社会。这样的社会性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就是成人。
显然,人仅仅有一定的年龄,而不具有做“人”的内涵,未必可以称为“成人”。孔子与弟子子游一起谈论礼的问题时,孔子说:“人的自然性就是‘人情’。所谓‘人情’,就是人们不学就会的东西,一般是指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情感;人的社会性就是‘人义’。所谓‘人义’,就是人的内涵,就是父母慈爱、儿女孝敬,兄长温良、弟弟尊敬,丈夫仁义、妻子听从,年长者仁惠、年少者顺从,君主宽仁、臣下忠诚,这十种伦理道德。”
孔子继续说:“人在社会上会有种种的喜好,比如,食、色,是人们最基本的欲望;死亡和贫苦,是人们最憎恶的事情。竭力追求自己想要的,极力避免自己所厌恶的,是人的本性。人人藏有一颗心,别人无法揣度。善恶都藏在心中,外表不显现出来,除了礼,还能用什么治理它呢?这个礼,其实就是‘人义’。所以,人应当陶冶人情,培养人义,讲求诚信,追求和睦,崇尚谦让,消除争夺。”
“成人”又是一个年龄概念。人生而幼,不可谓成人;幼而学,学而长,人的学习与成长,也是社会道德内涵不断扩充的过程。人是一个自然的人,但不能仅仅是一个自然的人。所以,“人”与“禽兽”的区别,无非就是人所具有的社会性,也就是“礼”,就是人之“义”。
最晚自西周开始,中国就有了比较完备的成人礼。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一般说来,士人二十而冠,天子、诸侯、大夫的冠礼相对较早。女子一般十五许嫁,许嫁则笄;如尚未许嫁,则二十而笄。
在周代,人生八岁而入小学,开始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礼,及礼、乐、射、御、书、数等知识。等到十五岁时,贵族子弟、民之俊秀,都要入大学,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这样经过十几年的学习,一个人由少年成长为青年,由不谙世事的孩子变成能够承担社会义务的成年人。
孔子收徒授学有一个基本的规定,就是年龄要达到十五岁。也就是举行过“束修”礼的孩子来求学,他一般不会拒绝。因为这样的孩子已经开始懂事,已经能够慢慢理解社会与人生。到二十岁行冠礼之后,他们便开始享有成年人的权力,开始对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责任。因此,冠礼就是对其“成年”的认可,是其正式步入“成年人”行列的标志。
礼有“礼仪”与“礼义”的不同层面,有形式与内容的区分。长而成人,就应当对社会伦理或行为准则有较为准确的认同。成人礼是人生礼仪的重要环节,行过成人礼,证明已经长大成人,可以结婚成家,可以作为成人社会的正式成员。行过冠礼,就应该切切实实地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尽好自己的家庭和社会义务,而不应使言行、思想继续停留在孩提时代。
冠礼是人生最基本的礼仪。人成为“人”,不仅要能够行礼,还要自觉以礼来约束自身。人之为人,在于懂得礼义,人在成人之后应当穿着得体,行为得当,言辞和顺,不应再像顽皮的孩童一样什么都不管不顾。古代社会的基本伦理是父子、兄弟、君臣、夫妇、朋友,对于一个长大成人的“人”,应当懂得“人义”,即做人的基本要求。人年满二十,行过冠礼之后,便应认同这些人伦,形成基本的是非观念,从而取得实践“人义”的基本前提。
一次,子路请教孔子。子路说:“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像孟公绰那样清心寡欲,像卞庄子那样勇猛,像冉求那样多才多艺,然后再按照礼乐的要求去行动,就应该是‘成人’了吧?”但孔子认为,事情不能停留在礼的表面形式上,更应强调的还是礼的内涵。他说:一个人看到财利就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就勇于担当,长期困顿却不忘平生诺言,就可以称他为“成人”了。
又有一次,颜回向孔子请教“成人之行若何”的时候,孔子认为,成人应当通达人类本性的原理,通晓各类事物的变化,了解各种物象产生的缘故,洞察风云变化的根源。但“成人”与“成人之行”又有不同。他说,一个人有了知识,具有了成人的素质,然后再施以仁义礼乐教化,这才具备了成人的德行。
看来,孔子强调的还是礼的约束意义,因为这是做人的最起码品质。仅仅具有某种技能,仅仅具有某方面的素质,就像通常所说的“有知识没文化”,虽然解决了“治学”的问题,却没有解决“做人”的问题。没有礼的约束,往往走向偏颇,不仅不能“成人”,而且还会使一些原本可贵的品质消失。
【来源丨孔子研究院】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