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都看不懂的《无问西东》,却被高三考生诠释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06
手机版

  

  人性枷锁,束缚一生

  应试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分数。老师不讲实用的技巧,学生就不能提分,不能提分家长就不满意,不满意就不肯付钱,不付钱老师就赚不到钱。那该怎么办呢?只能按套路来呗,如此恶性循环。

  在以分数为目的的大环境下,应试作文就好比流水线产品。背几段华丽的开头与结尾,中间再套几个素材。曾经是司马迁、李白平分秋色,现在是科比、C罗不相伯仲。无论出什么题,往这几个万金油身上靠准不会出大问题。

  这种简单粗暴的应试套路,对学生的语言和审美水平是一种摧残。学生们在生活中嬉笑怒骂、活色生香,写起文章却千篇一律,空洞无物。这样的文章,他们自己都不看,却有那么多老师和家长瞎忙活。

  肖思琪的文章却是反套路的。这不仅体现于祈祷词这种特殊形式,更体现在她所表达的思想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她以彼得的口吻向主忏悔,在作文里写到:

  “当我矢口否认,并起誓说明我不认得你时,我心里也彻底明白了,我仅是个人,我仅是个自私、懦弱、虚伪的小人。哪怕你无数次地洗净、赦免我灵魂的罪,我也永远无法逃脱地狱的牢笼,永远无法挣脱那出生起便桎梏着我的大枷锁——丑恶的人性。”

  这段话并不仅仅是教义的陈述,而是对人性的深刻观察。人性除了光明,也有黑暗如同枷锁,束缚一生无法摆脱。人性的考试,没人能得满分。

  即便是一个高中生,对人性的真相窥到几分,就已经开始寻找一种化解负疚感的方法,帮助他们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带来的心理垃圾。在充满借口与推诿的成人世界里,这样的心态难能可贵。单纯与诚实,或许这就是耶稣要我们做回孩童的初衷。

  

  去功利化,无问西东

  何谓功利化?在笔者看来,就是以赚钱多少作为衡量一切价值的标准。试问,在这种标准下,学生们能写出怎样的作文呢?

  2018年年初,《无问西东》、《一个人的课堂》相继上映。两部电影,一部讲西南联大,一部讲西甲村小学。一间是世界名校,一间是即将废弃的乡村学堂,却都可以称作“教育史上的奇迹”,呈现出教育原本的样子。

  在《一个人的课堂》里,功利化的一个典型表现,是人们经常念叨的“教学质量”。就是让孩子考高分、上好学校,赚更多的钱,挤进更高的社会阶层,享受更舒适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若以此为教学的目标和培养学生们的价值观,就会造成对人性的极大扭曲。

  在这个大环境下,孙海英饰演的乡村教师宋文化是一个异类。毫不夸张的说,现代大学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宋文化相反,他可谓一个“粗犷的利他主义者”。乡村教师一做36年,不生二心。

  他不是没有人性的软弱。妻子的埋怨,也让他心烦;教育体系的不公,也让他愤懑。但在登上前往广东的火车前,他还是毅然决定回头,陪最后一个孩子读完小学。作为老师他所教的不只是知识,更是爱。

  《无问西东》里有一句台词:这个时代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这样的精神,在为应试而写“八股文”的考生里很少见,却在一个高中学历的乡村教师身上散发。

  功利,是不择手段谋夺想要的;恩典,是白白领受本不该得的。教育的本质,是通过现身说法将功利的心灵转化为恩典的心灵,将贫乏的心灵转化为丰盛的心灵。教育的原动力,应当是以爱回应爱,而非以贪婪回应贪婪。

  

  人生教育,爱是永恒

  许多成年人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后,觉得没有必要再接受教育,其实不然。教育是一生的事,成年人也需要持续的教育,来矫正被扭曲的观念和心态。

  荷兰作家卢云的经历时常感动我。他原本是哈佛大学教授,在世界顶级学府与全球最聪明的大脑共事。却因为看了伦勃朗的一幅名为《浪子回头》的复制画,从哈佛辞职,前往多伦多“黎明之家”担任牧职。

  那里是专门服侍智力残障人士的地方,面对落差巨大,他却不后悔。他说:“我在黎明之家的日子,踏进了前所未至的内心世界。那是神停留之处,是我被普爱众生的父亲拥抱之处。”

  在黎明之家,卢云照顾一个叫“亚当”的癫痫男孩,为他擦洗身体、换衣服,喂他吃饭。亚当嘴里的粥,流得到处都是,但只要咽下一口,卢云脸上就会露出自豪的微笑。他说:“亚当救助了我。”

  这给我的感动很深、启发也很大。以前我总觉得,“文章千古事”,我写的算什么?现在则有所领悟,其实,写作和“卢云照顾亚当”相似——重点不是把事情做得多漂亮、完美,而是以真诚的心去付出爱。

  卢云说:“我们离世时,会失去今生拥有的一切,惟有爱除外。”写作带来的毁誉得失,都是过眼云烟,唯有对所写对象和读者的爱,才是真正永存的。因此,哪怕一篇文章写得不怎么样,也同样值得高兴。

  由此可见,最伟大的老师不是教我们写一篇范文,而是教我们如何敞开生命,一起写作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先天智慧导师李淙翰正是这样一位好老师。李淙翰老师经20多年沉心历练,深入研究儒、释、道、兵、法、易经等和合智慧,创办了「李氏易经」,注重“有用”比“有道理”重要。

  将易经各个门派的高效绝招融会贯通,并且提供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让您深入透彻的理解并运用这门经典智慧在您的生活和事业中,从此掌控你的事业、家庭、财富,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新篇章。

  

  附:作文原文

  主,请赦免我的罪

  肖思琪

  主啊,我亲爱的主耶稣,今夜我彻夜难眠。我跪在你赐予我的土地,呼吸着你赐予我的空气,我要彻夜祷告,为我那深似大海的罪状向你告饶:

  “主,请赦免我的罪,让我做一个全新的人。请把我的自母胎裡带出来的污秽洗清,好让我以净洁的灵魂与你交谈。主啊,你告诉我:今夜会因你的缘故跌倒。而我说:我绝不会。主啊,你告诉我:今夜两次鸡鸣以前,我会三次不认你。而我说:我绝不会。

  可你是谁,你是造物主耶和华之子,你心中无所不知,你的预言,从来都是事实。尽管我是你最疼爱的门徒,尽管你行的每一次善事,你显的每一次神迹我牢记于心,但在人性面前,我还是失去了信。

  当我一次次回避,一次次否决我与你密切的关系,当我一次次违背,一次次压抑信仰的良知,当我矢口否认,并起誓说明我不认你时,我心里也彻底明白了,我仅是个人,我仅是个自私、懦弱、虚伪的小人。

  哪怕你无数次的冼净、赦免我灵魂的罪,我也永远无法逃脱地狱的牢笼,永远无法挣脱那出生起便桎梏着我的大枷锁——丑恶的人性。

  我原本是不解的,犹大那个叛徒要出卖你,你一早便知,但为何只是纵容?我也是要不认你的,你一早便知,但为何从未减少疼爱?你前来解救的世人,如今要治你的”罪“,你一早便知,但为何不曾离开?

  现在我懂了。你一早便知,世上最难改变的即是人性。你是前来为世人献身的,因为你一早知,信在人性面前总是不堪一击的,而我们这些信徒只是借你的荣光,为自己的灵魂得到解脱,为自己的私欲得到满足,为这副累累罪行之躯,祈得一个救赎。

  主啊,我是你的爱徒彼得,我也仅是一个凡人。在危难面前,失去勇气,在大流面前,失去底线;在自己渺小的生命面前,失去信仰。你要原谅我,因为我是一个凡人。现在我于我巨大的负罪感下失声痛哭,一个刚刚背叛你的门徒又来讨要你的救赎。你要原谅我,因为我只是一个凡人。

  主,请赦免我的罪,我会承担所有罚,尽管我不知道哪一天还会再犯。但我知道,那一天,你依旧会赦免我的罪。因为你是那样爱人。主啊,我永远信靠你,敬爱你,赞美你。这是你的爱徒彼得,奉主耶稣的圣名求,阿们!”

  ———— / END / ————

  上善若水,止于至善

上一篇: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高清中文网:可以享受福利内容以及欢乐互动的手机软件,网友们非
下一篇:成人如何从零开始学英语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