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借助“饭圈”追星,电信诈骗已盯上未成年人!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06
手机版

  眼下,随着追星族的低龄化,一些骗子利用小粉丝们渴望与偶像近距离接触的心理,大肆行骗。这些骗局成年人一眼能看穿,但涉世未深的孩子中招的却不在少数。

  小李今年13岁,是一名中学生。她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样喜欢追潮流、崇拜偶像明星,还加入了某明星的粉丝QQ群。

  一天晚上,群主在粉丝群发了一条消息,声称有明星演唱会回放记录,想看的需要扫码进入一个微信群。由于群主设置了禁言模式,在群里无法询问观看方法,小李便扫码进入一个微信群。

  在微信群众,群主发布了一张图片,让小李按图片上的步骤操作观看。随后,小李按照图片上的步骤操作,发现需要绑定银行卡,但小李是未成年人,哪有银行卡,当她表明身份后,对方却告诉小李一个“非常严重”的事。

  群主表示,系统显示小李是未成年人操作,导致商户现在被冻结6万元,让小李配合他们解冻,不配合的话会向法院起诉小李。群主得知小李是在家中,就指点小李去拿父亲或母亲的手机。小李有点犹豫。

  小李借口查看作业为由拿来父亲的手机,按照群主的要求,打开视频,将父亲手机绑定银行卡的情况如实给群主看。接着,群主要求小李在指定网站上下载一款语音App,并指导小李开始转账。

  小李转了几笔后,发现因微信转账设置了限额,当天已无法再转账。群主依然不想放过小李,让她过了12点后再上线。于是小李继续按群主的要求,第二天凌晨又转了几笔钱。至此,小李共转账103837元。在这个过程中,群主还指导小李把转账记录、聊天记录、下载的软件删掉。

  第二天是小李父亲信用卡还款的日子,一大早他准备还款时发现银行卡余额不对,竟然少了10余万元。他赶忙询问妻子有没有用钱,得到否定回答后,他又仔细查看了手机相关记录,在微信里发现12笔转账,每笔从4999元到9998元不等,而转账时间手机正好在女儿小李的手上。

  中午小李放学回家,父亲便询问这件事。看到小李支支吾吾,老李很是着急,最终小李告诉父亲自己在微信群里遇到的事。而且小李是在父亲平时手机支付时记住了个别数字,经过两次尝试竟然试对了密码。老李意识到女儿上当受骗,赶忙带着女儿到派出所报警。

  对小李受骗过程调查后,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立案侦查。根据案件的资金流向分析,警方确定这是一个分布全国十余省份、有组织的网络诈骗团伙,并奔赴相关省市成功将十余名嫌疑人抓捕归案。

  解读嘉宾

  共青团成都市委 权益部 副部长 谢非

  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 律师 杜兴

  借助“饭圈”追星,电信诈骗盯上未成年人音频:00:00/04:27

  眼下,随着追星族的低龄化,一些骗子利用小粉丝们渴望与偶像近距离接触的心理,大肆行骗。有一个数据,近10年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快速增长。而电信诈骗高发的原因,主要在于电信诈骗成本低、获益快、取证难的特点。

  而目前我国电信诈骗包括网络诈骗的破案率只有5%不到,而且在破案后更是难以追回赃款。尽管侦察机关往往投入巨大的成本用于侦查此类案件,但都受制于犯罪分子各个环节的隐蔽手段而无法有效地进行打击。

  电信诈骗为什么破案率低?

  电信诈骗是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和网上银行技术实施的高科技、远程、非接触性犯罪,犯罪嫌疑人既不与被害人发生面对面的接触,也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犯罪现场,对犯罪认定有证明力的主要是电信、银行等部门提供的电子证据。但这些证据提取手续复杂,监控录像、IP地址等证据保存时间短暂,尤其是跨地区取证时,要获取齐全的证据难度大,往往会导致指控犯罪不力。

  另一方面,电信诈骗犯罪中人案关联认定困难,由于此类案件通常是犯罪集团针对不特定人群大批量实施的犯罪,且被害人一般无法指认出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当前电信诈骗犯罪从流程上来说是连贯的,从每一个犯罪环节来说却是分离的,这是一条彼此独立的犯罪产业链。这种产业链的分离从所有犯罪成员的联系方式分离这一点呈现。产业链分离造成公安机关即使抓获了一个犯罪分子,也很难从其口中得知犯罪团队操作的情况。

  为何未成年人会成为电信诈骗的目标?

  随着网络平台或应用逐渐向低年龄段的渗透,犯罪分子更容易接触到认知能力有限的未成年人,利用个人信息泄露、容易受到诱惑、社会经验不足和防骗教育缺失等因素获取未成年人的信任,因此,暑期也成为了传统的诈骗高峰期。

  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诈骗

  主要有哪些形式?

  青少年网民的数量逐步增多,青少年中上网的比例已经接近80%。在网络场景下,交友、追星、网络游戏、购物、兼职、助学金、考试、社会实践……青年群体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存在诈骗陷阱,这里列举几个比较常见的诈骗场景。

  场景一:修改分数

  目前很多中学使用了电子成绩发布系统,一些学生假期在家里查到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心绪烦乱的时候收到一则消息说,“花钱可以改成绩,包你满意”。

  这时,有的孩子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联系发布者,然后对方让其先预付费用,在随后的过程中,骗子利用受害学生的改分心理,多次让受害学生去付款。直到最后,骗子会给学生发一个PS(修改过)的图,表示成绩已经被修改,其实,在成绩管理系统的成绩压根就没有改过。

  场景二:高考

  (1)谎称有高考答案出售

  每年都会有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或交流群中兜售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标榜“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惑信息,并以“预付订金”等名义要求用户先付款。

  (2)贩卖大学“内部指标”

  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考生和家长不熟悉高考相关招生政策实施诈骗。有的声称不用看分数,只要花钱就能搞定;有的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收取高额“定向费”。

  (3)伪造查分网址

  高考成绩公布后,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让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场景三:抢红包

  抢红包也是一个时下比较时髦的行为,很多青少年包括成年人都乐此不疲,甚至安装抢红包插件。同时,有些伪装成红包式样的木马或者恶意软件的链接也隐藏在其中。这时,用户插件有可能是恶意软件,会导致手机的信息泄露威胁手机所关联的银行卡的账户安全。在陌生的群,抢陌生的红包是有风险的。

  场景四:汇款、充话费

  社交网络中,突然一个熟悉的好友让帮忙汇款或者充值。看起来这个人特别熟悉,头像也是熟悉的,就是号码是陌生的。这时,有的同学就会不假思索的按照发来的消息去汇款或者充值。

  场景五:追星

  追星是年轻人的一种情感需求和心理寄托,能够缓解压力。明星的成长、成功也能让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正常的追星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有些不法分子利用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的追星心理,以加入明星私聊、拿到明星签名照、参加明星举办的活动等为诱饵,一步步引导粉丝们按照他们的要求操作,从而骗取钱财。

  我们的个人信息

  是如何到犯罪分子手上的?

  当犯罪分子能够准确的说出被害人的信息时,在特定的场景设置下能够较容易使被害人信以为真,进而上当受骗。因此,我们应了解个人信息泄露途径并妥善采取保护措施,确保自己的个人信息不受侵害。

  凡此种种,难以穷尽,当我们在网络上留下痕迹时,都存在着个人信息在不知不觉中被窃取甚至利用的风险,这就十分需要我们提升安全意识,养成良好操作习惯,最大程度做好自我防护。

  未成年人及家长应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首先,家长要做好手机等电子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设置免密支付,更不要告诉孩子银行卡、支付宝和微信的支付密码。同时,多跟孩子进行关于网络诈骗的交流,让孩子在潜意识里形成防诈骗意识,警惕陌生人,不乱点陌生人发来的信息,提高防骗意识。

  针对未成年人,家长应注意教育其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如果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向亲属、朋友或拨打110咨询,以免遭到不法侵害;如果上当受骗,必须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尽快挽回损失。

  牢记以下原则:

  接电话,不管是谁,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中奖了、发放奖学金等,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一律挂掉。所有短信,但凡让链接的,一律删掉。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是不是只要家长严格控制了

  子女所能接触到的银行卡余额

  就能防止电信诈骗?

  面对电信诈骗,千万别以为卡里没钱就高枕无忧,有可能还要背上债务。在一些电信诈骗案例中,在骗子的话术控制之下受害人除了把现金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外,还存在骗子冒充公检法以某某借贷平台涉嫌与案件有关为由,诱骗受害人进行贷款和转账操作。

  由于各种网贷平台仅需领取额度并申请借款,就能极速放款的缘故,使之也成为犯罪分子眼中的香饽饽。如果你是首次借款,在领取额度这一步,需要先实名认证,提供姓名、身份证、支付密码等信息。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APP平时已掌握你的姓名、身份证等信息,可能只输入支付密码就能完成认证;还有的APP在通过手机号验证后,上传身份证正反面,就可获取信用额度,甚至如微粒贷、借呗或因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用户大多已经实名认证,掌握用户信息较为全面,在打开借款页面时,已直接给出借款额度。

  因此,当一些缺乏社会责任的网贷平台只想着让用户多借钱、快借钱,缺乏社会经验和判别能力的未成年人就可能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贷出借款并转给犯罪分子。

  未成年人已经遭遇电信诈骗

  应该怎么办?

  未成年人发现自己被诈骗了一定要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并拨打110报警,由于现在银行转账都有延时到账机制,报警及时的话有可能将钱止付,阻止这笔钱转给骗子,这是减少损失最直接有效的办法。由于案件的管理是存在管辖权的,报案的地方可以是受害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也可以是骗子实施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但是我们一般不知道骗子是在哪里进行诈骗的,所以一般直接拨打当地的110即可,也可以直接去所在地的派出所报案。

  有的未成年人害怕家里人知道,不愿意去派出所报案,甚至有在网上咨询如何在避免父母知道的情况下报案。这是由于未成年人对公安机关办案程序不够了解,不管是打110也好,直接去派出所也罢,都需要实地去录报案笔录并签字确认,即需要亲自去公安机关。千万不要寄望于“网警”帮你破案,受影视剧的影响,不少小朋友都认为网警通过网络就可以帮忙把钱追回来了,现实可不是这样的。也正因如此,有一些骗子瞄准了受害人的这种需求,在网上冒充“网警”,对受害者进行二次诈骗。

  因此,网络空间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新环境,家长和学校一定要协同开展预防电信诈骗宣传教育,家长朋友也要注意保护好重要的信息和财产,细心引导和监督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行为,并加强孩子的网络素养教育。

  学生喜欢偶像无可厚非,但学校和家长一定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教育孩子遇到陌生人的扫码支付、转账等要求一定要拒绝。另一方面,监护人也应保管好自己的支付密码,避免孩子操作失当,被骗子利用。

  来源:998法治大讲堂

上一篇:计算身高体重的标准公式是什么
下一篇:咿呀咿呀 第1季热度 248前往儿童热度风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