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的诗词精选(九篇)
第1篇:怀念父亲的诗词范文
何任教授是我的父亲。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快一年了,可他的音容笑貌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的案桌上一直放着父亲前几年写的一本书,书名叫《诗意流年》。这不是一本学术专著,而是父亲在七十四岁高龄时授课坐诊,忙里偷闲写就的一部回忆平生的自传作品。书写得亲切有趣,言笑晏晏间读来如沐春风。这是一个与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迥然不同的人文世界,一位满腹诗书的学者,以为人生之喜怒哀乐皆可以诗发之,故有了这不输于他诸多医学专著的“诗意流年”。
好书万卷读非多
1921年1月11日,父亲出生于杭州的医学世家,我的曾祖父、祖父都是当时杭州城的一代名医。从小的耳濡目染和祖父的教导,使父亲逐渐认识到:医者父母心,仁心是学医的根本。为此,熟读《汤头歌诀》等医学经典固然重要,更需要博览群书、杂学旁收。年纪稍长,他开始阅读《红楼梦》等章回小说和林琴南译的整套外国小说。中外优秀文化中所包含的人文底蕴,涵养了他的精神世界,陪伴着他的行医生涯。
1937年,十八岁的父亲思虑再三,决定坐小货轮赴“孤岛”上海求学。船上那一夜,父亲跻身于一群贩运蔬菜的苦力小贩中,矇眬睡去,忽然惊醒,只见“当头一轮圆月,满耳涛声,青天碧海”,竟想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句子。在这样兵荒马乱、前途未卜的岁月里,父亲仍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坚定地追求心中的理想。抵达上海,父亲顺利考取了“新中国医学院”的二年级插班生,每天过着“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生活。他节衣缩食,大量阅读中西医书籍,如《伤寒论》、《金匮》等校注,以及张崇熙编的全套西医基础和临床护理书籍。父亲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精神,稍有闲暇,便到四明医院跟老师学习西医诊断及注射,还到设在辽阳路的平民施诊所实习施诊。
父亲从不主张不问世事的读书,不赞成读书人活在自己的天地里。他直面国土沦丧,曾慷慨激昂地写出了“喋血腥旗谁砥柱,丹心劲草托长虹”等诗句。毕业后父亲在浙西南一带行医。是年,衢州等地因日军大肆进行细菌战而造成疫症流行,每天都有病人死亡的情形。父亲心急如焚,怀着对侵略者的仇恨,他查阅了大量资料,结合何家独特的临诊经验,与当时驻在龙泉的一个国际医疗队合作,救治了不少病患。他还针对不明原因的头痛、高热等症状,创制出退热解毒的“青苏散”,请当地药铺按方制作,价廉效高挽救生命无数。
心诚行正,君子比德于玉
2009年8月,时年89岁的父亲被高票评选为全国首届“国医大师”。喜讯传来,记者们纷纷赶去采访,当时父亲刚刚在医院动过手术,老人特意换上正装,在病房里接待他们。一个多小时的谈话,父亲脸上始终保持着亲切的笑容,一一回答记者的提问。最令记者感动的是,放在面前的茶杯,稍喝几口,老人便会起身给他们续上热水,每次都要用双手捧到他们的面前。记者由衷赞叹:真正是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啊。
玉,石之美者。刚正不阿、温润朴实,这正是父亲一生品行的最好写照。1957年父亲任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校长,在当时政治气氛下,他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保护了好几位教师免遭厄运。1966年开始的“十年浩劫”,作为浙江中医学院院长的父亲,首当其冲。但虽“身在缧绁之中”,他始终坚守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节操:坚决不承认凭空捏造的罪名;坚决不写诬陷别人的材料。若干年后,当有人问父亲:“以前中对您老批斗的一些学生,现在也在有关机构中工作,您老对他们如何看待?”他笑笑说:“30多年前,他们还小,还幼稚,为时潮所迫……”
父亲常常引用荀子的名言“养心莫善于诚”勉励自己,他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心诚行正”。六十余年的从医生涯,经父亲之手治愈的病人数不胜数。许多病人多方投医无效已经绝望,经父亲诊治后,又妙手回春。当病人千恩万谢时,父亲却往往真挚地说:“我不敢说已彻底治好了你的病,但只要坚持服药,一定可以带病延年。”他认真面对每一位病人,辨证施治反复斟酌用药。他的处方一般不会超过十五六味药,也很少用价格昂贵的药材。患者一般每天花十几块钱的药费就够了,疗效却非常显著。
因为过于操劳,父亲一生几度罹患重病。在多年与疾病的抗争中,他一边坚持工作,一边以身试药,结合前人的经典医论,摸索出中医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方剂,如“脘腹宁”、“消癥丸”等。特别是探索出较完整的治疗肿瘤的独特药方,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的学生们,造福更多的病人。
怀着兼济天下的理想和筚路蓝缕的实践,父亲毕生为中医学的发扬光大而奋斗。焦灼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举步维艰,1984年、1990年先后两次由父亲发起和参与呈书国务院,陈述制约中医药发展体制上的缺陷,希望中央建立和加强中医药管理系统。“十老上书”、“八老上书”,均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省市相继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92年,父亲拿出自己的积蓄10万元,建立了“何任中医基金会”,用于奖励在中医教学、科研、临床等方面有所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几年前四川汶川大地震,父亲毫不犹豫地交了1万多元特殊党费用于救灾。去年,父亲在住院的前一天还坚持要去坐诊。我们都劝他身体不舒服就不要去了,可他老人家却说:“病人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预约到了一个号,我不去的话,他们会多么失望。”他拖着病体坚持为病人诊治完毕。他生命的最后几天中,躺在病床上气喘吁吁地对我们说:“我走了以后,不要把花圈摆放在楼道里,不要影响邻居们的正常生活。”父亲用自己的方式,默默而坚定地践行着“心诚行正”的人生信条。
一蓑烟雨“任”平生
父亲非常认同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做人理念。他这一生,经历过颠沛流离,也享受过太平盛世,还几度重病。尽管如此,他都能心胸开阔地面对世间的一切。
第2篇:怀念父亲的诗词范文
纨、叶小鸾的文学成就及其在古代文学史的影响进行较全面的把握。
关键词:叶氏文学家族;女性作家;诗歌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汾湖叶氏风雅满门,是明清时期较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世家,“叶氏五子三女并有文藻,一门之中,更相唱和以自娱。”形成了以沈宜修为中心,三个女儿叶纨纨、叶小纨、叶小鸾为代表的汾湖叶氏女性
组家群,她们擅长诗词歌赋、戏曲文章,组成了中国女性文学中很突出的一个创作群体。
(1)沈宜修的创作
沈宜修,字宛君,副都御使沈之女,戏曲家沈侄女。幼年便聪慧非常,她“(八岁)即能秉壶政,以礼肃下,闺门穆然”。①其叔父甚以为奇,所以将她许配给好友叶重弟独子叶绍袁。婚后困顿的生
活并没有减少生活的乐趣,他们夫妻俩“挑灯夜坐,共诵鲍明远《愁苦行》,笑以为乐。”②而这样的生活并没能长久持续,自崇祯五年开始,三女小纨、长女纨纨及冯太宜人先后亡故。此后宛君也被
肺病缠身,崇祯八年(1635年)九月初四子夜安然离世,年四十。著有《鹂吹集》,含盖诗词文各个方面。
《鹂吹集》中诗歌从题材上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悼亡、感怀、咏物、赠答怀人、拟古。悼亡诗均是崇祯五年以后,宛君人生最后三年之内的作品。共六十三首。主要哀悼两女及亡子,还有表妹
张倩倩。
诗集中第二类作品是以送别怀人为主题。这些诗可以从侧面考察诗人的交游情况,诗人怀想的人有仲绍、君庸、君晦、张倩倩、六妹、周姐、昭齐等,都是作者的亲人,可见诗人交往圈子较为狭小,生
活基本以自己的丈夫为中心,怀感仲绍的诗作占主体。崇祯元年到四年,叶绍袁游宦北京,四年之中丈夫在外做官,作为妻子宛君虽然“别恨长悠悠”,但也不忘记时时安慰丈夫“聊歌送君曲,且做无
情游”(《送仲绍北上戊辰》)。在诗中抒发对丈夫的思念,但感情平和,结句往往会安慰丈夫,体现出“怨而不怒,衰而不伤“的诗教影响。
诗集所存最多的是感怀诗,这部分诗歌是《鹂吹集》的主要部分。这些诗多有感而发,以“有怀”、“有感”、“偶怀”、“感怀”为题,抒写生活中的小片断,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绪。这些诗奠定了《
鹂吹集》诗歌的感情基调一一愁。有学者曾对《鹂吹集》出现的“愁”字进行统计,发现共出现了244次。③而在闲愁之外穷愁、病愁亦占很大比例,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贫病交加的生活,折磨着诗人
敏感的心理,尤其是到了晚年病倒之后更是感慨于这样的人生境况,她这样写道:“病骨未消应似沈,愁丝渐看欲垂潘。”(《秋怀》)
(2)叶纨纨的创作
叶纨纨,字昭齐,沈宜修长女。幼年就许配给了袁傲的第三子,三岁“读《长恨歌》不四五遍即能朗诵,无不惊?”④天启六年十月与袁氏成婚。但此次婚姻十足是场悲剧,不睦的夫妻关系使得愁怨日夜
侵袭着叶纨纨的身体和灵魂。加之小鸾突然去世的噩耗使她的肺病彻底爆发,崇于祯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632年)卒,时年二十三岁。纨纨有诗集《愁苦》一卷,又名《芳雪轩遗集》。集中共收诗九十
五首。
纨纨生性敏感,又生活于文学气质厚重的午梦堂中,不幸的婚姻使她敏感的心灵对愁怨的感悟远比他人敏锐。《愁言》中共出现“愁”四十次,纵使满目的“愁”字也难以写尽她的愁怀。叶绍袁说她“
七年之中愁城为家。”这些愁常年郁积于心中,招之不来,挥之不去,终日凄凄惨惨。所以纨纨诗中无论感怀、咏物、赠答的诗作,无不被凄凉愁怨色调所笼罩。如《春同看花有感》:
春去几人愁,春来共娱悦。采去总无关,予怀空郁结。愁心难问花,阶前自凄咽,烂漫任末君,东君情太热。独有看花人,冷念共冰雪。
即使在繁花似锦的暖融春日,诗人的感受却仍然是“冷念共冰雪”,让人隐约感觉到诗人没有任何寄托的生活状态,真是一字一泪。
(3)叶小纨的创作
叶小纨,字蕙绸,绍袁与宜修次女。小纨精于曲律,以其《鸳鸯梦》杂剧的创作为世人瞩目,有《存余草》存世,收录于《午梦堂集》中。叶小纨卒于1657年,在其四十五年的生命中,经历了父母兄弟
姐妹许多亲人的去世,经受了一次次悲痛欲绝的煎熬,血缘至亲接二连三逝世带来的巨大伤痛,使叶小纨创作了大量的悼亡诗词,在其为亲人的凋零而逐年哀悼悲伤之时,其内心郁积逐年增厚,使得她
的作品染上了悲伤忧郁的色彩,这在其诗歌中表现尤为突出。
小纨经历过明清易代的大变革,时代的沧桑,社会的巨变,她都曾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过,所以在其作品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反映。如《恭和大人初度韵》(其二):
分湖回望烟野迷,梧竹犹存凤不栖。莲社欲游庐阜下,草堂重赁漉溪西。
儿声古寺传钟磐,何日中原息鼓鼙。注就金刚参妙理,安心好自证菩提。
这首诗作于丙戌(1646年),是为庆祝父亲叶绍袁五十八岁生日而作。时局的动荡,战火的蔓延,昔日的家园分崩离析,家不成家。小纨对战争充满厌倦,急切的盼望和平,但对中原的声声鼓鼙,她也是
非常无奈,宽慰父亲“注就金剐参妙理,安心好自证菩提”,既然改变外界无能为力,那就不如在佛光摇曳的世界里保持内心的寂静。
(4)心游天外――叶小鸾的创作
叶小鸾,字琼章,又字瑶期,绍袁和宜修的三女,其文名于姐妹间最是突出,十七岁于出嫁前五日而卒。在其短暂的十七年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歌赋,数百年来为后人所称道。在她死后,叶绍袁、
沈宜修夫妇辑其生平诗103首。词36调90首,曲1首,文3篇为《返生香》,收入《午梦堂全集》。
叶小鸾短暂的十七年都在闺阁中度过,生活环境较为狭窄。而闺中自幼习在多愁的诗人气质的渲染下,养成了敏感而多愁的性格。“惜” 、“恨”、伤”成为小鸾诗的主题,诗中所流露出的超出常人的
生命悲剧感,并不是辛弃疾笔下“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无病,而是对生命,对人情世故的超脱的体会。舅母张倩倩的人生遭际以及大姊叶纨纨的婚姻不幸都使她对即将到来的婚姻
产生莫名的忧虑,一面是对自由爱情的呼唤,一面是封建礼教的束缚,这种矛盾心情造成小鸾对未来命运的不安,并从而导致叶小鸾的诗中有着挥之不去的哀感。叶小鸾诸诗或感时伤事,或抒写闺情,
或咏物,或写景,女性生活中常见之景成为她笔下的题材。虽然诗作题材上较为狭窄,且短暂的人生使她缺少透过人生历练所达至的深远意境。然而这些并不能掩盖小鸾诗作上的才华:小鸾以其女性特
有的敏感气质感知着周围的事物,并把对它们的感触诉诸笔端。
参考文献
[1]叶绍袁,《午梦堂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
[2]吴秀华,林岩,《枫冷乱红凋――叶氏三姐妹传》,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曲向红,《吴江叶氏女性诗词研究》,苏州大学.
[4]林晓玲,《论叶小鸾和她的诗歌创作》,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5]关春燕,《明代吴江女性文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
注解
①叶绍袁《亡室叶安人传》,《午梦堂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25页。
第3篇:怀念父亲的诗词范文
一、统观全局领悟“匠心”
教例一:教者首先从“匠心”这个词语入手,巧妙地过渡到一个没文化、字不识几个的农民父亲,引导学生想他有着怎样的匠心呢?这一提问将学生引入了新课的学习,并很快地理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到父亲的匠心。接着再次引领学生潜入文本,细读品味,加深对父亲形象的感悟。通过学生的自读感悟和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逐步体会到父亲的匠心体现在他的童心、慧心和爱心。他以如山般的爱,如水般的情,影响和激励着儿子,让儿子一生感激和铭记。至此,这样一个可亲、可敬的父亲形象已矗立在学生的心中。最后学生深情朗读父亲三次给压岁钱的话语,朗诵《父亲》这首诗结束全课,从而升华对父亲形象的感悟。
教例二:教者首先以一幅农民父亲的油画引出课题。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尽管给的钱只是几枚硬币,但值得我回味的是父亲给我压岁钱的匠心,进而用一个词“匠心”来归纳。然后,引导学生学习父亲第一次赠“我”压岁钱的情景,相机总结出学法:朗读、揣摩、体味。学生以这样的方法自学父亲第二、三次赠我压岁钱的情景,从而体悟父亲一生辛勤劳作,他的人生读了一辈子,也悟了一辈子。最后,教者再次呈现那幅父亲的油画,并以“父亲给了我压岁钱,给了我 ,给了 ,还给了我 。”的句式训练,来提升主旨,表达情怀。
教例三:教者直接揭题,学生自读课文,弄清文中写到父亲几次赠我压岁钱,初步把握主要内容。接着采用扶放结合、朗读感悟的方法,理解父亲给我压岁钱说的三句话,引导学生读懂父亲的匠心,读懂父亲的人生。最后创设情境,想象练笔,走进父亲和“我”的内心世界,抒发对父亲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思考】
从以上三例看,教者一的设计思路就是深入挖掘文本,体会父亲匠心所在,进而感悟父亲形象。教者二以朗读、揣摩、体味学法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明白父亲用人生的经历告诉我们生活的艰辛;用独特的方式,让我明白人生的道理。还试图追寻将课文读成一句话、一个词、一幅图、一首诗这样的读书境界。教者三则以情为纽带,试图让学生经历走进父亲、读懂父亲、感谢父亲、赞美父亲的情感历程,体会从读懂父亲到读懂人生的心灵历程。可见三位教者都是在尊重文本、个性化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扣住文眼“匠心”,深刻剖析“匠心”所表现的方式、过程、哲理,并追问“匠心”背后的丰富内涵,从而揭示“匠心”就是苦难的果实、充满智慧的爱的人生真谛。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灵活的驾驭,将课文中的知识、思想、情感、审美等内容有机地融入教程中,并巧妙地推进教学,书写了本真的有效课堂风景。
二、重点突破演绎“匠心”
【亮点回放】
三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对教材重难点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父亲三次给“我”压岁钱说的话是文章的重点。这三处话语是:
父亲走过来对我说:“孩子,这钱是卖鸡蛋攒下的,你该去抓一把米来,喂喂那几只鸡呀!”
父亲把身子慢慢蹲下去,望着黑油油的土地动情地说:“孩子,咱一家人吃菜靠着园子,五谷杂粮也全是从土坷垃里扒出来的,可不能烦哪!”
父亲凝望着我,意味深长地说:“你以后大了,记住,自己的钱在自己身上装着呢。”
教者通过深入阅读文本,根据自己的理解,精心设计教学,作出了别具一格的艺术处理。
教者一在引导学生读懂这三段话时,让学生在文章中“察言观色”,从父亲的神情、动作、话语中不断感受,从而明白父亲的匠心体现在他的爱心、童心和慧心,明白父亲的话外之音:教我感恩、教我付出、教我自立。
教者二旨在通过朗读、猜想,引导学生揣摩父亲的心里,体味父亲的匠心。品读“扒”“烦”字,体味父亲说这番话的言外之意,父亲其实是用心良苦。特别是在理解第三句话时,教者还精心设计了这样的语言训练:“父亲凝望着我,意味深长地说:‘你以后大了,记住,自己的钱在自己身上装着呢。’”进而让学生思考父亲在想什么;我当时懂了什么;长大后的我又读懂了什么,这种设法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的想象练笔,能够让学生真切地体悟到父亲的匠心所在。
教者三力求抓住情感的线索,以自己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从而让学生触摸文字背后的那根情弦,引发共鸣。在理解“父亲把身子慢慢蹲下去,望着黑油油的土地动情地说:‘孩子,咱一家人吃菜靠着园子,五谷杂粮也全是从土坷垃里扒出来的,可不能烦哪!’”这段话时,是这样设计的:究竟是什么触动了父亲,让父亲如此动情?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老师抛出的这一问题,学生的心湖也激起了涟漪,他们也感受到土地和父亲有着血肉相连的情感。教者顺着学生的答案,情不自禁地吟起著名诗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学生们就在这种浓浓真情的熏陶下,读懂了这位农民父亲,读懂了这位父亲的艰辛、爱心和智慧。
【思考】
有效课堂强调基础、体验、过程 、思维训练,直指各项目标的有机达成。因此,教学中要突出文章的重点内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父亲的压岁钱》中父亲三次赠我压岁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而其中父亲的话语更是重点,三句话写出了丰富的内涵。第1句:在“我”六岁时,父亲在“我”纯真的心灵上,播下了感恩的种子。第2句:在“我”十岁时,父亲教会了“我”要热爱土地,感恩土地。第3句:在“我”十二岁时,“我”从父亲的话语中“似懂非懂”地感受到:要自食其力,自强不息,发现自己,做好自己。这三句话突出了课文的主要思想和主要倾向,表达出父亲亲近土地、热爱土地的真挚情怀。父亲用智慧的方式教育孩子传承农民的美德,精心地耕耘土地、耕耘心灵,这是传承社会文明的脐带。这样,寓教于乐, 融情于境,学生也体会到父亲真不愧是农民教育家。从父亲朴实无华的话语中,我们领悟到:真理是无华的,智慧也是无华的。这三段话的教学处理,都凝聚着教者的巧妙心思。教者一对“匠心”的一次次追问;教者二引导学生对“扒”“烦”的品味、体会;教者三巧妙引用艾青的诗句,引导学生理解父亲热爱土地的情怀这,都是对文章最恰当、最深刻的理解,很好地升华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丰富了课堂的内涵,引发了学生美好思想的生成,精彩演绎了有效课堂的魅力风景。
三、画龙点睛升华“匠心”
【结尾再现】
文章的结尾虽然只有三句话,但是耐人寻味。三位教者对结尾的处理,可谓也是独具匠心。
教者一:再次出示父亲的三句话,充满激情地引读,学生也充满感情地朗读,并深情朗诵补充的《父亲》这首诗。
教者二:设计了创作一首小诗的练习:
父亲给了我压岁钱,
给了我
给了我
还给了我
教者三:在音乐渲染的情境中,学生想象练笔:
每到春节,我总忍不住拿出几枚珍藏的硬币,他们总能触动我和父亲的心弦。父亲啊,你还记得这几枚硬币吗?
儿子啊,我怎会忘记这几枚硬币呢?
【思考】
教者一以精妙的朗读指导来结束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一咏三叹、回环反复,将课堂推向了高潮,将父亲的形象永远定格在学生心中,并以此来指导学生领略语言的魅力和语文课的意蕴。教者二通过创作诗歌的练习,引导学生表达内心的感悟、抒发对父亲的真情,从而将语言训练与情感表达有机融合。教者三通过音乐渲染情境,展开真挚而又深刻的心灵对话。学生在《懂你》的音乐中,走进父亲和“我”的内心深处,享受至真至纯的父子之情。这样,学生读懂了父亲,读懂了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的伟岸父亲。而此时,刘和刚演唱的《父亲》的感人旋律已回荡在教室,流淌在每个学生的心中。这种音乐与语文的牵手,让语文的课堂增添了美感与情意!
四、自成一格挥洒“匠心”
欣赏完同台竞技执教的《父亲的压岁钱》,感觉如同一道道美丽风景,教者从文本中的“匠心”一词入手,深层次地把握文意“匠心”之所在。同时,教者也以其激情与智慧幻化成教学的“匠心”,挥洒出生了趣盎然的课堂风景。作为观课的老师,又该从这样鲜活而有效的课堂中获得些什么呢?为了追寻课堂的有效境界又该如何修炼自身的教学“匠心”呢?
1.深度阅读,体悟文本丰富意蕴
要真正接近文章的本质内涵,需气定神闲地走进文本或本真体验的深处。就《父亲的压岁钱》一文来说,从技巧的角度理解父亲的匠心是不够的,还必须从源头追问为什么会如此具有匠心。这样把目光投向了父亲,一个完整的父亲形象,甚至是这个家庭所体现出来的生活信念就展现在了学生面前。这种对自己主宰生活的信念是父亲的人生哲学,全文洋溢出来的是乐观的色调。为此,我们体会到了文章的丰富意味:虽然生活艰辛、贫穷,但是一家其乐融融。父亲是农民,父亲的乐观生活从来就是真实本色的,父亲对生活的乐观心态给了童年的“我”精神成长的天空,并成为“我”一生的财富。只有深度阅读,才能深刻地感悟文本的丰富意味,也才能描绘出课堂上迷人的魅力图景。
2.匠心预设,挥洒课堂智慧生成
第4篇:怀念父亲的诗词范文
纳雍,其实我并不熟悉,开始只是听我的学生说过。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不少毕节纳雍的,他们常常向我推销其家乡如何的美好,那里的文化如何之深厚,是贵州的“诗歌之乡”,让我的思维开始滋生出纳雍地理概念。而真正了解纳雍,却是我读罢《2010纳雍跨世纪新诗大展》之后,我才有了真正认识。诗乡名副其实,诗歌羽化成为了纳雍的文化符号。在文化或者精神层面上,是否可以这样说,诗歌是这个地域的文化延续。吕进先生说,诗歌是文学的精华,是表现一个地方文化与文明的标尺。《2010纳雍跨世纪新诗大展》正是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个大展的前言里说:“纳雍的好诗人很多,纳雍的好诗歌很多,但版面有限,仅推出了17人的诗歌!”让我们只能从少量的海水中去看大海。从这次大展里,我们看到了纳雍50后、60后、70后和80后四个年龄段诗人的作品。每个年龄段的诗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创作倾向,以不同的书写方式反映特定年龄阶段的书写模式与文化认同,让人窥探到纳雍新诗歌的全貌:50后是基础,60后是主打,70后是中坚,80后是希望。不同年代的诗人共同经营着这片土地上的诗歌,彰显一个地域文学的繁荣。
在大展里,50后的诗人仅段扬1人。段扬的诗歌应该属于新格律诗的范畴,传统的诗歌美学贯穿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有些“现代诗经”的味道。如《你猜不到那是我》:“在你经过的路旁/我愿变成小花一朵/让你欣赏它的美丽/却猜不到那就是我//在你遐想的夜晚/我愿变成流星一颗/让你赞美它的璀璨//却猜不到那就是我……”从中看出一种古典的美。在他的《延续美丽》《想我的时候》等篇什里都体现着这一创作倾向。60后的诗人占了11人,分别是陈绍陟、居一、空空、田庆中、西篱、睁眠、姜方、罗俊荣、王家洋、平镛、龚红梅,形成了强势的诗人阵容。可见,60后,是纳雍诗人的主体,是纳雍最有实力的诗人群体。吕进先生曾经在近年的一次华文诗歌论坛上断言:中国诗坛已经进入了60后的时代,因为这些诗人已经成为了中国诗坛的中坚力量。从展出的纳雍诗人和诗歌文本中可以看出,纳雍也不例外。陈绍陟的诗歌有一种地域文化精神气韵,地域书写中带着强烈的现代符号。比如《西部大书》就是佐证:“荒漠。季风。狼。是否一只大鹰/高悬于天?灼热自翼而退,如海潮/凉风吟成蛇体/漫如晚雪,行人归宿……”新奇的诗歌意象,表现出诗人的想象能力。组诗《还乡》表现了作者的家园意识。该组诗里的《就是这条山路》触动了诗人的创作神经:“这条山路,父亲已经陌生了/尽管山上仍然吹着三十年前的南风/――那么/父亲,我们就顺着杜鹃花林走/一路倾听山泉的声音吧。”山路作为诗歌的具象同时又是诗歌的意象。很多从山路走出来的人,当他们离开山路的时候,山路已经从他们的视野中逐渐的淡去。而陈绍陟却没有忘记自己走过的山路,从中展示出一种浓浓的怀乡情结。还有书写贵州土著民族的《穿青人》表现出一种民族的关怀意识,给读者传达了《土人》刀耕火种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个民族的不屈的历史进程,有一定民族史诗的创作倾向。居一是一位具有地域创作理念的诗人,他的诗歌包含了两个创作层面的题材,一部分是乡土的诗歌,另一部分是写自己远离故土的生存状态的。一个是过去时,一个是现在时。或者统称为过去现在时。前者包括《水西的忧伤》《向一粒苦荞跪拜》《致父亲》等,特别是他的《致父亲》:“写了一辈子诗词才发现/你是一首不讲究格律的古韵/只剩下尾联两句。垂垂老矣/就像瀑布摔到悬崖底下/才从梦中惊醒……”少年不知愁滋味,长大才知父母恩。这种传统的文化思想延续在他的诗歌里。后者包括《深圳情绪》(1―6号作品)《小小的肉体》《听雪》等,优秀的诗歌往往是和生存状态联系在一起的。空空的诗歌主要表现生命的情绪和思考的场景,比如《八月还乡》《一种精神》、《落日》《南方》《人之高原》《追忆死亡》等。《落日》里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在一片小小的碎玻璃上/我看见英雄的眼睛/仿佛一块青春的琥珀/在时间中闪闪发光。”同时展示了诗人的英雄情结。田庆中的诗歌自然朴实,其中还不乏诗歌的空灵,如《重返贵阳》《在总溪河》《月夜》《冬夜》《空酒瓶》等。我们以《空酒瓶》为例证:“我手中有一只空酒瓶/空酒瓶里装满了眼泪/一种更加醉人的液体//燕儿/如果你把自己装进酒瓶/我便永生永世/只痛饮你。”空酒瓶里装的是人生的悲欢离合,装着很多人的无奈和秘密。西篱是比较熟悉的女诗人,早在中学时代,我就在《花溪》文学月刊读到过她的诗歌和散文。我只知道她是贵州人,并不知道她是纳雍人。她的诗歌清丽婉约,往往表现的是一细微的生命状态。如《梦歌》《我的心在秋季醒来》《暮色如同回忆》《父亲》《随水而来》等,小题材写出了大诗歌。小处着眼,表达出女性特有的思考,给人的心灵吹来了一阵清清的风。《梦歌》就是比较典型的:“头挨着头/肩暖着肩/呼吸平和/眼含光明/那是一个多么喧闹的雨季//望着我们想的地方/像两朵花一样/湿漉漉思想/在眼睫间/偶尔闪动……”在她的诗歌里可以听见一种心灵的低语,内心世界的流露。睁眠诗歌里的使命意识比较浓厚。比如《献诗》《怀乡诗篇》《端阳》《有关麦子》《纳雍》等等。我曾经在不少的文字里断言:故乡或者家乡是不少诗人写作的起点,也是不少诗人诗歌创作的高点,甚至是某些诗人或者作家终身的创作主题。睁眠的诗歌创作就存在着这种创作的状态。《献诗》之一就能阐释这一倾向:“现在,我必然以诗歌接近草本/让心深入民间/在穷门小户中也平静地驻扎下来/成为苦水一侧的食物和煤块/替他们的忧伤流泪……”在这几句诗里我们不难看出使命意识。姜方的诗歌比较清新,语言朴素,以小诗见长。像《秋天的路上》《春鸟》《盛满鸟声的脚窝》《当堂作文》《有诗袭来》等,都是从日常生活的瞬间采撷诗意,每首诗歌比较短小,很少超过20行的,但是每首诗歌比较精致,揭示了生活的哲理。比如《秋天的路上》中的几句:“秋天的路上/我将自己匆匆收割了/又匆匆挂在/另一棵树上。”写诗不容易,但是写好小诗更不容易。因为小诗中蕴涵了不少生命信息和作者的思想。罗俊荣的诗歌表现的是来自震动心灵的诗歌意向,总是在寻找一种心灵的出口,表达自己主观情感,在传统的诗歌语言中寻找自己现代意识的文本表达,比如《今夜》里的一节:“今夜/我不会再说话/任滴血的灵魂/为一支流泪的蜡烛/寻找安生的土地。”王家洋的诗歌题材比较广泛,朴实的诗风,有一种生活的历史穿透力,真诚中饱含了自己人生态度。在他的诗歌中,我比较推崇他的“新乡村歌”。比如《怀念村庄》《犁》《献给父亲》等。《怀念村庄》就是可以证明:“怀念村庄/怀念我年迈的父亲/他身子的张力/令我的诗句逊色/在花朵的后面/在灵魂的后面/有一双眼睛/倒映着天空、和我……怀念村庄/怀念烈日下的那片云朵。”诗里充满着灵气他的诗歌里,父亲这个形象多次的出现,表明作者的对父亲的感情与感恩。当然,他的爱情诗也写得不错,如《给阿丽》:“我不想回去/我不想让火焰重新回到/平静的内心/我要将一支深入民歌的花朵/移进屋内//阿丽,您弱小的身子/让我想起一支蜡烛/一支我小屋里尚未着火的蜡烛/洁白、高尚,而又楚楚动人……”像一支爱情的午夜插曲,飘荡在人的心里。平镛的诗歌有一种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容传统和现代为一炉,比如《果实》《认识黑夜》。《果实》里这几句诗歌比较精彩:“我羞涩于秋天/明月在家园的枝头且歌且舞/果实的声音四处飘逸/于风起处。”诗歌里的通感用得比较到位。龚红梅的诗像一支乡村的双簧管的演奏,揭示了一个女人的内心世界。《用心,注视你们》、《阿梅》、《公路那边站着我的爱人》。《公路那边站着我的爱人》里的几句诗就可以凸现诗人爱情追求:“我的爱人,站在公路那边/御风而至/以春天的温度/深入我的胸腔清点我的积蓄/还有一指之遥/就可触及心脏/为爱情跳动的节奏……”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会想起女诗人林子的著名情诗《给他》。
在大展里,70后的有2位,分别是吴艳林、陈炜。关于70后这种提法,诗歌界一直存在一种观念:游离60后和80后之间的过渡代,70后常常是被人忽视的群体。吴艳林的诗歌以女性的视角打量着生活,反映了一种不安于平庸生活的独语姿态。如《周末,我成了一条鱼》《逃离与亲近》《那些事情》等。听听《逃离与亲近》里倾诉吧:“如果愿意/允许拉上你的手/就让我们/在今夜出发吧/你看月光落在雪峰/该有多么好/漂浮的云朵/那是梦的天使……”不难看出,女性内心的个体流露,婉约里甚至几分的凄清。陈炜的诗歌关注现实,诗歌充满着现代的气息。如《儿子》《退房》《伤害》等。如《儿子》:“未来是一副没有翻开的底牌/选择比难产的分娩还要阵痛/没有选择/成了最容易的选择。”诗句里仿佛是在撕碎着传统的语言,给人耳目一新感觉,冲击读者的视觉神经。诗歌应该是永远的语言艺术,这在两位70后诗人里得到诠释。
80后在大展里有3位,闵云霄、周泓洁和徐源。虽然都是80后的小青年,但是他们的诗风也完全不同。闵云霄的诗歌具有80后的那种独特的思考,语体上有自己的个性。如《在你的怀里种植一个春天》《冬天从你的夜晚降临》《献词:灿烂的菊或歌唱》等,单是诗的标题就让人看到与众不同。试读《在你的怀里种植一个春天》的几句:“在你的怀里种植一个春天。是/多么容易的事呵!柔软的小山/和我们纠缠不清并疯狂蠕动/润如酥的小雨在认认真真/清洗我们的天街。亲爱的:/小河已经暴洪了,袭卷我们一春一夜的/疼痛与疲惫。布谷鸟一声声撕心咧叫后/春天已经在我们的怀里降临。”可见,闵云霄和大多数的80后一样,注重语体的革新。在周泓洁的《时光,时光》组诗里,写了1988,2008,2010这三个时间点。也许,这三个时间点,表现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诗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后现代主义”诗风的影响。表现了80后对于外来因素的接受或者借鉴写作模式。在《1988,启蒙老师的粉笔灰》中写到:“掬一捧启蒙老师的粉笔灰/1998,顽皮成园丁的桃李/我说那些细腻的颗粒像一具具尸体/老师说像泥土中种子的养分。”有人认为,诗歌就是撕碎传统的语言或者对传统语言的彻底颠覆。80后的诗人也不例外。他们大多是这一观点的语体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徐源的诗歌是写实的,乡村意蕴在他的诗歌成为主格调。在80后诗人中这是比较少见的。如《村居有感》《童年洗澡的小河》《焊接竹子的人》《姐姐》等。《村居有感》里对乡村传统物事的书写:“我在乡村里,爱上了这些事物/老牛的哞叫,无限延长/直到黄昏漫过每一块开满油菜花的田地/月亮一挂在院子的篱笆上/就只剩下风从竹叶上,悄悄走过了……”可以看出作者对传统物事的现代书写。80后有80后的书写方式,作为评论者,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但是我比较推崇他们的创新精神,应该进行客观的评价。
第5篇:怀念父亲的诗词范文
母亲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一本破破旧旧的《唐诗三百首》,教四岁半的我和一岁半的弟弟背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我生命里第一首诗。
我还不识字,母亲念一句,就跟着念一句,像堆积木似的,把一首诗完整地堆砌在小脑袋瓜里。
就是这二十个似懂非懂的字,敲开了一扇鸟语花香的诗意之门。
我的母亲是护士,一直都是职业妇女,那两三年,也是母亲很难得的一段家庭主妇生涯。我还清楚记得,背诗的时候,母亲在厨房里揉面,捏出一个个面娃娃,有豆沙馅的小兔包;芝麻馅的小鱼包,还有小鸟啦,花朵啦,各式各样的,放进蒸笼里去, 就在我们背完一首五绝或七绝的时候,鼓膨膨的包子蒸好了。能够准确背出诗来,就能获得一个兔包或是鱼包的奖赏,热腾腾的包子捧在手里,却还瞅着别样的,恨不能多背几首诗。
吃过晚饭,父母亲便牵着我和弟弟的手,出门散步。我们把白天里背熟的诗,背给父亲听,欲穷千里目,砰,我把一粒石子踢得远远的,更上一层楼,追上去踢得更远,痛快地,砰!
常常,遇见不相识的路人,因为两个用着嘹亮童音,如同歌吟的孩子背诗的声音而驻足,听完之后,看见他们眼中的惊奇和赞赏,我和弟弟仿佛穿上了最华美的衣裳。
母亲再度工作之后,再没有人领着我们读诗,而我依然爱诗。学校里的老师规定学生背诗,同学们哀鸿遍野,苦不堪言。他们所以为的苦刑,对我而言,却是那样快乐的事。
少女时期,我曾在当时还没拆除的“国际学舍”举办的书展中,买下自己第一本词选,《三李词选》,选的是李白、李后主和李清照。规定自己,每天一定要背一阕词,这三位诗人的词选,统一是感伤的情调,这使我变得多愁善感,沉溺于眼泪与自怜。
有个同学整日里是开心的,如同阳光下的银杏树叶,哗啦哗啦,一阵风过就闪着细碎的笑声。她很惊讶地注意到我的落落寡合,于是,有一次我生日,她在卡片上抄了一首诗给我: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里面的忧愁呢?追悔呢?感伤呢?为什么既不怀念远去的朋友?也不追忆逝去的情事呢?为什么没有年华老去的无奈?为什么没有时不我待的慨叹?为什么这首诗读完了,竟然对生活有了好多喜悦的情绪,让我忍不住想要出门去,感觉一年四季的风花雪月,感觉活着是一种幸福。
从那时候我就意识到,诗词的世界何其广阔,绝不只是提供了多愁善感而已。
我常想到童年时,背着诗,踢着石子,在黑夜里畅快地奔跑。
第6篇:怀念父亲的诗词范文
我想,我的阅读爱好首先是来自父亲的熏陶。父亲今年八十有四了,每天仍然坚持看书、看报,还经常有些诗词(父亲早年受过私塾教育,后来还读过师范专科学校,很会填词)发表在一份民间的小报上。父亲这一辈子不爱打牌、不爱打麻将,就是喜欢看书读报,所以至今精神矍铄、思维活跃。
我在上小学之前就由父亲亲自启蒙,背诗词。上学识字以后,我一头钻进了父亲所在学校的图书馆,七十年代,一个孩子能在几千册的书海徜徉,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我开始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读叶圣陶、张天翼,还有许多的民间传说故事。每个孩子为什么如此热爱童话?因为他们心中有个梦,他们想用这个梦覆盖整个世界。正是这些童话启蒙了一颗幼小的心灵,让我朦胧地懂得真善美。我觉得这些童话的缤纷色彩已经烙在我生命深处,成为我人生画板上鲜艳的底色。
旭日初升,斜倚窗前,清新的空气在心底弥漫。怀揣着明媚的阳光,让书中的甘露浸润着心房。我特别喜欢晚上的阅读,夜阑星稀,将喧嚣和浮躁置于心门之外,让一切都归于沉寂,潜心书海,穿越时间的邃道,仿佛与圣贤相对而坐,谛听谆谆教诲,思绪豁然开朗,困惑迎刃而解。让心灵在书中漫漫而游,观大漠孤烟,赏二月细柳,随陶渊明到桃花源中信步闲游,与李清照一起荡舟争渡。吟咏荷马史诗,倾听莎翁悲喜,感受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诗人雪莱一起低吟: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现代社会,各种媒体的“文化快餐”接踵而至,夜读华章还有必要吗?当然有必要,这有本质的区别:“文化快餐”附以图画,形象而生动,只是从表面上给人观看、鉴赏的,它缺乏对人们语言文字的启迪;而读书则不同了,它用语言文字对人们的思维进行启迪,引发人们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感悟,使人得到了美的熏陶,极大地开拓人们的想像空间。电视让你看到的汹涌的大海狂潮,绝不会胜过你读王鲁彦《观潮》所领略到海潮的壮美;电影里你看到的巍峨的泰山,绝没有你读杜甫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体会到山的雄奇;电视剧中的《红楼梦》,绝没有你静读《红楼梦》原著所体会到的韵味……这些美的享受,这独特语言的韵味,这深厚的人文底蕴,非读书不能提高。
与书相伴,让清风拂去我心灵的尘埃,希望的种子便在心田上萌芽、抽枝、开花。一位真正的读书人,只是把阅读当作心灵的需要,阅读在心灵深处发酵,经过时间的理性按摩,终成一种信念,有了这信念在灯红酒绿的社会就不会迷失自我。普通如我,通过阅读,逐渐地提升着我的生命质量,让我安于教书的清贫,安于享受学生成功的喜悦;安于黎明的微光,安于夜晚的寂静;安于听古人豪情,安于看今人洒脱。
第7篇:怀念父亲的诗词范文
文学指向生存体验,文学的个体性具体地体现在生存体验上。个体对生活世界的感受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种为生存经验,它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印象或感觉,在人的心中一般不能激发特殊的注意,如吃饭、走路、干活等过程;另一种为生存体验,它是对生活中某些过程的瞬间性深层透视、领悟或洞察,有可能在人的记忆中刻下深深的印记,令人激动、愉快或回味再三。个体生存体验是文学写作的起点。
作为北宋文学、书法、绘画皆精的集大成者,苏轼这一个体对当时的社会有独特的认识与看法,这种看法与认识为其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从少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从四川到海南,苏轼有着独特的人生境遇。加上苏轼对周边事物、社会现象和自身处境的独特体验,其文学作品反映了对自然、爱情、亲情、生死等的体验,形成了刚健婀娜、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结合苏轼的生平经历、作品及其独特的生存体验,我们可以看到一位至臻至善、坦荡豁达、品行高尚的文人,还可以看到一位极富才情、充满智慧的哲学家。
一、进京前
宋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公元1037年1月8日),苏轼出生在眉山眉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程夫人为人和蔼、才德兼备,深受左邻右舍的敬重,她坚持不懈地对苏轼、苏辙兄弟进行教导。父亲苏洵二十六岁开始发愤图强,大器晚成,以丰富的人生经验与才学指导苏轼学习,对苏轼的后期学习与为官为人影响深远。这段时间是苏轼性格形成、走上文学创作的重要时期。苏轼的豁达洒脱为后期创作豪放诗词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进京应试
苏轼早年喜欢剑术,接触了儒家、道家思想,眉州有限的地域已经不能满足苏轼。于是苏轼与父亲、弟弟出川,到京城参加考试,向皇帝上交了二十五篇《进策》,为朝廷治国理政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进策》被评价为“文义灿然,时以为佳”,不仅力陈北宋开国以来“无治平之实”的政治危机,还提出了围绕西戎北胡、天下之民的民本思想,并针对财不丰、兵不强、史不择问题及豪强势力赋税轻、贫弱之家重役的弊端,主张通过压制地方豪强,推进赋税改革,以均赋税消除国家存在的诸多问题。正是这一系列的改革建言获得了皇帝的赏识,使苏轼快速跻身于庙堂之上,并成为皇帝所倚重的大臣之一。
苏轼等人形成的这股年轻力量为推动朝廷改革变法提供了条件,也为北宋政治注入了新生因素,同时也为后期的被贬埋下了伏笔。从眉州到京师,苏轼的眼界得到开拓,结识了大量的名师与朋友,并得到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为其后期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
三、名动京师
得到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后,苏轼的文学作品一经问世就受到好评,一时声名大噪。正当苏轼大显身手之时,苏轼的母亲病故,兄弟二人连同父亲一起回川奔丧。守丧期满,在父亲的带领下,苏轼与苏辙一起参加了礼部组织的考试。在返京途中,苏轼经嘉洲、渝州、夔州,饱览名山大川,写就了许多优美诗篇,集结成《南山集》和《南行前集叙》。苏轼以《刑赏忠厚之至论》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文章阐发了“君子长者之道”与“天下”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其所遵循的“以仁政治国”的思想。随后,苏洵病逝,苏轼回乡服丧,并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正碰上王安石变法。在这场变法中,苏轼的众多师友都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遭排斥,被迫离京,朝局开始动荡。
这个阶段的苏轼经历了丧母丧父、师友贬谪等众多事件,其思想开始丰富与成熟起来。初露锋芒之后,带来的是一连串的打击,原本才华横溢的苏轼将这些人之常情、社会动荡等内容写入文学作品中,逐渐形成“文贵自然、师法自然”的文风。没有长途跋涉,没有经历丧失至亲之痛,没有经历亲朋远去,没有遭到反对派的打压,就没有后期成熟的苏轼,就没有文风独特的作品。
四、任职签书凤翔府判官
因成绩突出,苏轼的《进策》深受皇帝赏识,被任命为签书凤翔府判官。在签书凤翔府任职期间,苏轼写就了组诗《凤翔八观》。这个阶段的创作相对成熟,逐渐形成了随物赋形、姿态横生、自然奔放的风格。这个阶段的文学作品仍然延续之前诗文创作的模式,即以改革者的姿态关注国计民生。以《和子由渑池怀旧》为例,以怀旧为引子,进而发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做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的疑问和感慨,阐发对人生无常的追思,对往事的怀念之情。以“泥”“指爪”“鸿”作为写作意象,赋予全诗飘逸之感;原本捉摸不定的事情,往事无常的抽象感在诗中变得具体,令人深思、感慨;东坡本色在全诗中得到有效体现,对人生进行深思的文士典型被塑造得栩栩如生。
幼年受过的良好教育、父母给予的温情、师长朋友赋予的友情在这一刻都逐渐消退,苏轼的年龄开始慢慢增长,人的阅历也逐渐丰富起来,原来的纸上谈兵终须付出实践,印证了“纸上得来终觉浅,吹尽黄沙始到金”。二十出^的苏轼开始走上仕途,在官场历练,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与感受,其文也逐渐从神坛走向民间,关注国计民生不是一句空话,逐渐落地生了根。
五、被贬杭州
如果签书凤翔府是对苏轼的一次历练,那么贬官杭州则是对苏轼人生的一次洗礼,更是苏轼文风的一次升华。夫人王弗和父亲死后,兄弟二人返乡处理家事,然后就返京任职。此时,宋神宗正任用王安石推行变法,希望通过此次变法来改变宋朝多年积压的问题。但在推行变法的过程中形成了两派,即变法派和反对派。回朝之后的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并写下《上神宗皇帝书》,对王安石的变法主张进行了一一批驳,否定了王安石的“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从,祖宗不足法”等观点。随后,变法派指使内臣诬陷苏轼,以致苏轼被贬杭州任通判。在任职杭州通判的三年里,苏轼心情烦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郁郁寡欢,经常与朋友吟诗作赋,互相唱和,写就了众多描写杭州西湖的优美诗文。例如,《饮湖上初晴后雨》将西湖比作西子,把西湖当成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来写,以其浓妆淡抹的姿态比喻西湖的原生态美景,因此,“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已经成为西湖的代名词,也成为后人观赏西湖的一个视角。
元佑四年(1089年),时隔二十一年之后,苏轼再次出任杭州地方官,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第二次任职杭州地方官后,眼看西湖淤塞严重,湖水干渴,杂草丛生,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翌年,苏轼率二十余万民众疏通西湖,去除杂草,并建立三塔标志,恢复昔日西湖的面貌。另外,苏轼将所挖淤泥集中在一起,贯成一条长堤,以便行人行走,也可借此观测水位,防止涨潮,人称“苏堤”。苏堤的春天景色优美,波光粼粼,树影婆娑,燕雀啼鸣,被列入杭州西湖十景。修筑苏堤之后,苏轼又在颍州、惠州西湖筑堤。在筑堤的过程中,苏轼不仅结识了众多文人雅士,受到了岭南人民的热情欢迎,还为其诗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为其深刻体验民间疾苦奠定了基础与条件。
六、任职于密州、徐州、湖州
随后,宋神宗时期,苏轼任职于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期间,他轻徭薄赋,关注民间疾苦,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百姓的政策。面对天灾人祸,苏轼时感力不从心,但也因为这些遭遇造就了他清新豪健的豪放派词风,以致词的创作成为他这一时期的主流。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以狩猎者的豪迈气概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个人的人生体验提出哲理性的问题与答案。全词刚中带柔,极具浪漫色彩,探索古今,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极高,认为这首词一出,其他的词都被比下去了。另一首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写出了对妻子王弗的深切怀念,将官场遭遇、人世冷暖融入其中,前后跨度较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全词想象丰富,构思精巧,时空交换顺畅,悲喜交加,虚实结合,悲剧美感油然而生。
七、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被弹劾,酿成乌台诗案。其间,落井下石、置之死地者有之,唯恐避之不及者有之,多方I救者有之。最后,苏轼凭借亲朋的营救与自身的才华才幸免于难。随后,苏轼被贬黄州。在黄州任职期间,他生活困顿,自号东坡,开荒种田,饱尝生活艰辛,以老庄思想与佛学思想作为处世之道,迎来了创作上的丰收,写就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将政治挫折、官场失意、怀才不遇和报国之志融合其中,形容其如长江之水一般付之东流,一去不复返,表达其建功立业的决心与豁达的胸襟,咏史、抒情、叙事一应俱全,给人以磅礴的艺术感受。
八、重返京城
元丰七年,皇帝大赦天下,苏轼也离开了久居五年之久的黄州,改居汝州。在返回的途中,苏轼游览了名山大川,《题西林壁》成为一时名篇。途经江西九江湖口县时写就了《石钟山记》,以优美的景色描写、气氛渲染,得出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最后有“目见耳闻”的结论。元丰八年,苏轼重新返回京城,被提拔为翰林侍读学士。这个阶段的苏轼生活安逸平淡,写就了不少题画诗。
九、贬官惠州、海南
北宋后期,党派之争日益激烈,苏轼成为朋党之争的直接受害者,也成为旧党排挤的对象。苏轼认清了这一现实,主动请求外调颍州、扬州、英州、惠州,并将官僚的丑态写进了《荔枝叹》。
绍圣四年,苏轼被贬琼州、儋州。在这期间,他写就了《别海南黎民表》,再次抒发了在艰苦生活条件下的豁达情怀。
十、苏轼之死
宋徽宗继位,苏轼再次被赦。在北归途中,苏轼写就了很多作品。一年以后,年事已高不堪长途跋涉,最后卒于常州。
第8篇:怀念父亲的诗词范文
这一诗学路向给习惯了以意象和象征为美学特征的当代新诗读者造成了一定阅读难度与接受排异。那些习惯了通过陌生化、意象拼贴、大跨度超现实链接来追问存在深度的读者,面对叙述类诗歌琐碎庸凡的语言碎片的流淌,不禁会由衷地狐疑重重:这些诗句的诗意冲击力何在?诗性的新异度在哪里?形而上思想所指到哪里去找寻?这也是口语化叙述类日常书写诗歌时至今日依然遭受着不同程度诘疑的现实原因之一。
整个冬天,园丁被允许可以不再去理 会那些已经凋蔽的
花草和树木。他每日微醉偶尔穿行于 那些被他修剪
如仪的花木之间也如同置身事外,他 在努力忘却它们。
然而每日小饮他必得给自己找一个可 以搪塞自己的借口
比如说今天――11月30号,他喝得稍 高了些,他想到
新的月份就要来临,11月的最后一天, 对过去的30天应该有个
小小的纪念。掐指算来,春天已经不远 不近,50岁不长不短。
这首写于2004年的诗,题为《纪念日》。与传统意象抒情诗迥异其趣的是,金辉的笔触平淡无奇,絮絮叨叨的找不到警句,也看不出什么远距离的想象力,言语间隙的微言深义也似乎无迹可寻。“每日微醉”、“每日小饮”、“喝得高了些”的“11月30日”,怎么能成为“纪念日”?作为重要的生命时间“纪念日”,金辉将之处理成了充满琐屑、杂碎、世俗事象与经验之日,与江河、王家新、西川笔下的“纪念”性时间不可同日而语,以致那些满怀本质追问的读者审美期待落空之后生发怀疑与不满的阴云,也许会给这首诗罩上不太美妙的黑暗结局。
但是且慢,让我们再顺着金辉的语流读一遍,并在想象中还原出抒情主人公“找借口”、“掐指算来”悠然自得的神态,“不去理会”时光“凋蔽”,“努力忘却”身外一切,沉浸于无事一身轻的松驰状态,惬意于“新的月份就要来临”喜悦氛围。“如此幸福的一天”(米沃什诗句),不是值得纪念的好时光吗?这样的日子――“比如今天”,难道不可以称之为意味深长的“纪念日”吗?是的,对满怀情趣活在当下体验中的人来说,“春天已不远不近,50岁也不长不短”,不正是人类生活最本真的诗意存在吗?
生于1975年的金辉,属于后于坚、韩东一代青年诗人,如今也已人届中年,在朵渔、陈舸等人组成的方阵里,是对叙述诗学写作有所积累与推进的中坚力量之一。综观金辉的写作,他的主题与旨趣集中于对家族循环繁衍的感恩与赞美,对死亡、虚无、命运的沉思与凝望。金辉有着小说家的美学野心,他试图通过父亲、母亲、女儿、外公和一个叫颖卓的年轻女性等为代表的家族符号,与大自然、泛人伦和每一个个体百感交集的内心生存的交互与纠结之中,在语言秩序的诗性重构中回望自身,安妥灵魂,抚慰他者,提升品界。因此,家族的历史叙说与在场描述成为金辉诗歌的集中看点,本次“首推”栏目所发诗中,以父亲为题有《命运的隐喻》、《豆未央》、《秘密的豆地》、《扦》、《八亩长》等;以母亲为题有《家书》、《动物》、《橘子》等。另外还有大量以土地、植物、动物、庄稼和气象等自然人文物象为题的诗,也大多采取拟人喻态,围绕着家族生命力的盛衰流变而落笔,悄声细语地叙说诗人对人生的感性洞察与直观参悟。
在所有这些人物中,我以为“外公”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符码。从从精神分析学视角来看,外公属姻亲,由于婚姻而进入家族秩序,与“我”和“父亲”相比,同样作为男性成员,在主体与权力维度上处于相对边缘地带,为处于“父权”压抑下“我”的成长提供了神秘的想象空间与多样的重塑可能,因而对“我”有着强烈的亲和力与感召性;放到人类学大背景下看,“外公”则是由母系氏族向父系社会发展的一个过渡与中介,其生命繁衍承担者角色,也被诗人赋予作为时间再生源头与生命不绝起点的精神定位。本次“首推”专辑,直接写外公的仅只《十二月》一首,却鲜明地呈现了金辉的语调与气息:
在我们家里,他显得越来越微不足道
养猪是他唯一的营生。我父母为了戒 除他
十二月天里与猪叙话的坏毛病,放弃了
养猪的念头。我母亲曾经给他做了一套
寿袍,可是在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他却
把它披在了猪的身上。他活过了那年 冬天
而猪却终究难逃被宰的命运
诗中的“外公”,一个孤苦的瘸腿老人,“思想太多,又说话太多”,因“不受g迎”而只能“与猪叙话”,并且“越来越微不足道”。而“我”却被他身上的童话色彩与神话元素深深地吸引。他有独特的本领,“养猪是他唯一的营生”,他有通灵的法道,听得懂“猪”的喜怒哀乐,在“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他将“寿袍”“披在了猪的身上”而逃过死亡的一劫。接着诗人笔锋轻悄一转:
“当大家渐渐对他失去耐心的时候,他又得了难缠的乙型肝炎”,“常把自己剩下的食物送进猪栏。”
在猪又一次被交给死亡之后,外公“闹了三个月,把腰带打成死结,拒绝吃喝。”直到病情加重,以“雪地里站上一个小时”死亡造型,余音袅袅地终结了他那“不让我们看见他的余生”。
仿佛一场颠覆与重构的游戏,一波三折的语流牵领着读者穿棱在由梦境、记忆和幻像构成的“外公”九曲回肠的生命长廊之中。是的,“外公”的“死”并不是此在生命的终结,而是时间的另一种开端,如水细流,循环往复,永无止境。在《当庞德走到乔伊斯的墓前》一诗中,金辉写道:
“他无法走得更近,他无法呆得太久, 他甚至
无法对这一瞬间的历史耳语些什么。 在远处
赶往威尼斯的阵阵紧密的火车短笛正 将他催促
他的心脏骤然缩紧,他甚至想到了死”
我们发现,这个“慢而又慢”的“老年”庞德,是金辉讲东北话的“外公”漂洋过海来到了“詹姆斯?乔伊斯的墓前”。只不过他的角色从养猪人被转换成了纸上的耕种者,并终于可以发挥“思想太长说话太多”的精神特长。当“《比萨诗章》最后一行可以结束”之时,他决定再一次“出门走走”,“火车的短笛正将他催促”,在“赶往威尼斯”永无结局的家族航程之中,“他无法走得更近,他无法呆得太久,他甚至无法对这一瞬间的历史耳语些什么”,他必须永在途中。于是 “把自己埋在几页书里”,“始终坐在临窗的位置”,“外公”又一次回到了东方(《夜车》);“吹一支口风琴”,“学习新曲子”,力求避免“在同一个地方走调”(《口风琴》);最有趣的是,在《毕加索画牛》一诗的叙述中,“外公”摇身一变成了“队长”的“丈人”:
队长感到有些心惊肉跳
他说:毕同志,画牛可不能误了
生产啊。牛的本分是劳动,如果
不去劳动,那它只能是一砣牛肉
可是毕依然不顾不管,他要让
一头牛改变它的本分,变成另外
一头牛。最后,队长在画布上看到的
只是一头牛竹制的构架。他忽然
想起这正是他丈人手中糊制
一头纸牛的过程,只是过程相反
“生产队”在汉语语境中是一个家族场域的代码,“挥鞭前进的”“队长”掌管“毕加索”“画牛”以及最重要的生活资源――“颜料桶”,因父权角色而具有“父亲”隐喻身份。父亲的“丈人”则自然就是我的“外公”了。父亲与外公是一对二律背反的互构,天然拥有人性冲突所产生的面和心不和的伦理特征,但“外公”的姻亲地位与疏离性质就像“糊制纸牛”的“架构”,并不能对“父权”生发实质害,因此“队长”“惊喜”溢于言表:
“为了这一惊喜发现,他顺手/从毕同志的颜料桶里捞起/一把稻草扔进了牛槽”。
这是一个签字盖章意味细节特写,诗人通过“父权”特权的象征书写完成了诗意的兑现,诗,写得情趣洋溢,意味盎然。
至此我们可以说,“外公”就是倒置卷轴(“过程相反”)中的“父亲”,是“我”的多重“自我”散点透视投影,如家族宗祠里牌位高悬的源头性镜像,交织着生命的尊严与此在的虚无,人的博大与美的伟力,爱的德性与光的永恒,倒映着整个家族修行人间的可能性与复杂性。
如果说人事书写是金辉对家族生命力直接的现象学还原的话,那么对自然植物、动物、庄稼、土地、气象的叙写则是对家族存在的间接抵达与曲折洞察:
相τ谌草类桑科植物深陷矛盾论
和菊科植物普遍出现的紫斑症,比如 苍耳
被牧放着的绵羊群更喜欢风滚草
――它们从绷紧了的壕沟里颠扑而至
给群羊们带来了种子和深夜反刍的梦
而群羊们则用深沉的咩叫回应着
这个幸福的秋天,这大而无当的秋天
焦虑了一整天的风会在入夜的时候停 下来
饥饿感随之来临。这落日般的饥饿
会从风滚草被空虚塞满了的腹部攫取 它的
灵魂。会在它因为漂泊而式微的种子 的碎屑里
弄醒它。如果巧合,漫无目的四窜的野火
会舔舐它和它母亲的躯体……这个幸 福的秋天
如果死去,其实,最美妙的方式是停止 一切救治
这首题为《风滚草》的诗以素有“流浪汉”之称的刺沙蓬为叙述对象,通过生长在戈壁、沙地上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植物来反观人类生命绵绵不绝。在“幸福的秋天”,“大而无当的秋天”,“群羊”在上帝的恩慈赐福之下“深沉地咩叫着”,“漫无目的”随风“漂泊”,因“饥饿”被填饱了肚子而满怀感恩地活着,因偶然的“野火”必然地“舔舐”而安静地死去。这是一种带有基督救赎色彩的汉语描述,主观上指陈了现代人的所应有旷达超逸的价值取向,客观上也彰显了卑微生命所隐含的蓬勃无垠的自然伟力。《姜黄花开》也是一首知天达命、顺应自然的好诗,花盛月圆的“秋分过后”,从“挺立墙角”到“兀立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地方”,“姜黄花”并无失落与哀伤,甚至带有几分喜气,像等待亲人一样“候着第一场寒霜”。这种源自于成熟内心的强大乐观,正是支撑人类繁衍不息内在的执著与信仰。
同样的文本还有《春天的树林里》和《塔柏》。前者是一首迸溅着生殖力的小诗,“牡马”被用来叙述春天树林,有罗伯特?勃莱的意味,却在“鲁莽”“冲撞”“分娩”等肉身色彩十分鲜明的描述中指向生命的神秘轮回与万物的有机循环。这是家族传承的一次自然映射,而《塔柏》则在更为开阔的历史语境中对生命进行了一次参悟提纯:
“在由陵园狂欢而致的公园里/我看见塔柏,忽然觉得/人生也大抵如此――披着/突厥、鲜卑、回鹘、契丹、鲜卑的/九重衣,在无数的晨昏里化为灰烬/却又在薄凉的午时醒转//
我的理想也大抵如此――/最后,死在书房里,永沐在/塔柏一样盘旋上升的死亡的气息里/那么现在,大可以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却终是挣不脱塔柏因风起伏的枝柯/仿佛最深最黑的诅咒,用狼眼盯紧了你//”
在黄河、辽河流域的墓葬风俗中,塔柏是一种坟地植物,粘滞着死亡、永生与纪念的语义,在金辉的心灵转轮之上,塔柏投下的并非恐惧与窒息阴影,而是一种“薄凉的午时醒转”,一种生与死、情与恨、理性与感性的“唤醒”。个体有限,生命短促,在“狼眼盯紧了你”的诅咒中,只有从容面对生死,尽可能地为“理想”而投身于阅读与创造,才能在有限人生中活出无限的意义来。“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这是对柳宗元幽怨哀戚精神的反向引用,在绝对的死神面前,必须尽情挥发此在人生,活出精彩,修炼德性。否则,当我们“化为灰烬”之时,也许会遭受以“突厥、鲜卑、回鹘、契丹、鲜卑”为代表的死亡之神“最黑的诅咒”!
综上可见,叙述诗学并不等于小说的叙事,诗人以节制、内敛、平静的语调口吻所叙所述,既有纯客观事象与物象,也有主观化了的心象和心物,且大多为相互杂糅、多重套嵌的事象伴生性喻象。这些事象与心象在剔除了外在的意识形态油彩之后,同样粘附着诸多人类生命原初与本真的意味、意义与情感价值。总体上说,与传统意象征类诗歌相比,叙述类日常书写诗歌在抒情主体态度、诉说方式、承载要素上发生了哲学逆转。诗人,不再是街头与广场的呐喊者,也不再是个人秘密的宣讲人;诗人的语调与节奏,不再一直高亢宏大,不再无端夸饰扭曲,而是以常人的温度与音量悄声细语叙说,读者也以常人心态接纳着文本的所说所叙;诗,需要娓娓道来的描述,也期待凝神安静的谛听。这是90年代以后一次深刻诗学理念与话语方式的转型,置身其中的金辉虽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也有限,但还是有着一种鲜明辨识度。这种辨识度表现在以下方面。
叙述主体的游移幻变与心象的冥想化。在金辉的叙述中,事件的主体与叙述的主体有时是同一的,而有是分离、倒置的,更多的时候是交叠游移的,呈现出扑朔迷离的叙事陷井形态。在《致友人十四行诗》中,叙述主体与事件当事人在“我”、“你”、“龙冬花”和“杨晓娜”之间不断地转换,就像诗中危险的“婚姻”一样,充满了多元的可能性与变幻性。
“关于婚姻,我又能写些什么?顽皮的童年,谁都喜欢/那恶而危险的喜剧。但是岁月总会让你慢慢地/坐下来,坐进一把椅子,阅读,写作,掌握一门语言的/技艺。偶尔看看你的硬盘,婚姻不过是系y附件里/等待整理的碎片。有时候,我更愿意把你的家称作/仓库,装着你和她,还有一袋子米。当米兰?昆德拉/说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你却感到了沉重。当我/以为米兰?昆德拉已经伟大地故去,你却和龙冬花/悄悄地分了手。啊,龙冬花――一个熟悉两国语言和风俗/的姑娘,从未想过更换一个国度。有时候,我宁愿赶/一小时的路程到你们的家里去,就是想看看你在厨房里/忙碌五分钟,再出现在我们中问。有时候,婚姻的显存/过小并不是什么坏事,一首只有十三行的诗歌并非只有一行/的遗憾。而恰恰只有杨晓娜指出了其中的缺陷。”
诗中“婚姻”与“硬盘”、“显存”结合起来,构成现代物性控制人性的存在镜象,人只不过是社会“系统附件里等待整理的碎片”,“家”已沦落为“仓库”,置身此中的人,何其悲哀,又何其无奈!诗故意将事件的叙述主体叙述得似是而非,矛盾杂错,而且句式冗长,语调萦绕,其旨趣在于揭示此种状态乃是现代人的常态,如梦似魇,挥之不去,不召即来,形同物欲,无法拒避。
这个游移幻变的主体到了《动物》一诗中就变成了“他”:“他记得自己已经三十年没有,这是可怖的。”而叙述的事件则指涉到童年与母亲,对象从当下的“他自己”、“自己幼崽时”、“他母亲”。在“”、“牡马”、“茎葛纠缠”、“怀孕”等肉身色彩的词语丛林中,诗人给予生命的原始活力与美的创造以由衷的赞美。像这样叙述主体在“我”“你”“他”与诗中人物之间交叠与穿插的情况遍布在金辉的众多文本之中,形成了多向诉说、相互投射、反复互构多棱语言镜像,为诗意衍生的多向展开提供了艺术可能性。
叙述节奏的多向呼应与言语的音乐性。百年新诗在诗歌语义与音乐的探索与实践方面并无骄人的成绩,郭沫若、闻一多、罗念生、何其芳等人在新诗音乐性尝试上基本停留在格律与音顿上,直到“第三代”口语诗的出现,通过反复、嵌套、收放、救拗等手艺对诗歌内在情绪和结构排序等方面的技术处理,使得新诗音乐性透过出一些令人欣慰的曙色。金辉心性宁静和谐,观察凝神细微,表述从容舒缓,在或长或短的句式与篇幅中,显示了面目独特的语言调性,这种调性在我看来体现为一定的音乐性。《秋末十四行》通过“一个感性时代”、“一个清洁工人”、“一个季节”、“一片落叶”、“一个诗人”等数量词语,将落叶纷飞、机器轰鸣、命运灰烬等秩序井然地糅合成伤时感物的人生间奏曲,悠长绵远,余音绵远,并在结构上呈现为诗歌内在的叙述节奏,赋予了诗以特有的凝练与优雅。《家书》也是如此,通过“一封信打开”内在地推进全诗从容的叙述,为诗添加了一种轻盈与明亮:
“再一封信打开/他们开始敦促我要和/领导搞成亲戚,和同事们/搅成一片,并且注意/恋爱的质量,大米的质量/2001年12月13日,又一封信/被我打开,他们说/大雪落满了南山,家里的生活已经/安排停当。雪大路滑,邮差的马慢/此次不必再写回信。”
诗人不是像一般作者那样停留在“排比”“复沓”传统手艺,而是巧妙地通过句子祈使、吁请、命令口吻的不断转换,来增强诗句内部的情绪对抗与矛盾,产生了低沉与仄昂、凝滞与流畅交错反复的音乐效果。“搞成”与“搅成”的单词呼应;“恋爱的质量”与“大米的质量”句式共鸣;“南山”与“马慢”的同韵隔行回拥;结句“此次不必再写回信”中前六字的仄声音调,淋漓尽致地呈现了通信双方主体情绪的起伏与跌荡,平淡的口语背后中不无剑拔弩张之铿锵。
叙述词语的口语书面语交错与存在的繁复性。后于坚韩东时代叙述类诗歌并不纯粹地表现为口语或以口语为主的叙述,甚至有时显示出以书面语叙述压倒口语的样态。这一点在金辉的诗中显得特别突出,他的一些诗甚至呈现出以书面语为主的叙述面貌:
“三盏中坏了两盏,人去楼空/地板上还残留着几个高难度的回旋/少女正为裤上新鲜的血渍苦恼/剪草机已经蹲踞在黑暗中吐出了短促的舌头/最完美的一次抒情是在厌恶中完成的/少女咀嚼着残余的愤恨,腹部却传来阵阵马达的轰响.”
这首《绝句》书写生命成长的烦恼与骄傲,伴随着外在世界“剪草机”的“舌头”与“马达轰鸣”催生与冲击,人生的成长在一次次曲终人散的宴席中“完成”着“完美的抒情”,而这种成长既令人亢奋,又让人“厌恶”不已,有着不可承受之轻。《绝句》以书面语为主的叙述,略显晦涩,却耐人咀嚼。在涉及自然、动物与生命繁殖力的诗歌文本中,如《春天的树林》《朽木》《扦》等,大多通过书面修辞来规避叙述的伦理尴尬,借助古奥用语来灌注生命内涵,体现了金辉向传统诗歌倾心借鉴的语言努力。
但是金辉并不沉溺在书面语的事象与心象的表达。他会精心地预设一种口语元素来对冲冗长、沉闷的书面语陈述。读一读《冬日荷塘》,字里行间充塞着书面语,“表达”、“楔入”、“阅读”、“彰显”、“折茎”等动词,描述了一个孤独敏感的个人对生命的冥想、创造与超越,全诗在结尾时通过分节的阻隔,且以三个“嗫喏”方言叹词,举轻若重地平衡了全诗的叙述基调。这种平衡或者拗救有时会出现在诗的中间部分,如《有争议的地带》:
“……但是/有几条垅遇到了一起。这容易引起/争议。最后,他们相互妥协了/任凭荒蛮。第二年春天长出了/榆树的毛丛,也得到了期许的谅解……”
上述引诗的省略号部分的语句是非常书面化的描述,有些句子甚至还充满了怵目的学术和欧化特征。但是经过引诗部分稀释过渡之后,紧张庄肃的诗意内容立刻被盛装在轻松活泼的形式之中。诗,一下子从仪式讲究的宫廷大桌,闪回了民间欢愉的家人小聚。而在那些以口语为主的叙述文本中,金辉则通过书面词语进行补救与调整,如《命运的隐喻》中结尾时的“婉拒”,《倏忽就是一夏》结句中的“筑起”,再如《童年》中的“缱绻”和“抑郁”等等。尤其是“抑郁”一词,在我感觉中比“抑制、控制”要更为微妙传神,因为“抑郁”既有客体的控制能指,又有主体的病态症候,巧妙隐喻了现代人繁复斑杂的存在现状。
是的,现代社会是一个空前繁杂的时代,生与死、绝望与希望、黑暗与光明、存在与虚无、永恒与须臾、眷念与决绝……交错杂陈构成世界、存在与自我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映射关系,单纯在依凭口语的叙说也许有些力不从心,仅仅运用书面语也会有失本真。在口语诗沦落为“口水诗”和书面语走向“学院派”眩技写作的大背景下,金辉的诗学探索对当下诗坛也许不无启迪。
我与金辉素昧平生,他在简介中坦陈:“2007年遇到写作的瓶颈,后来的诗写总是断断续续,同时工作和生活的繁重也让其难以为继。近两年来重新下定决心、重新整理书斋,重新上路。”读后好感油然而生,他的身上少有时人的虚妄与张狂。他所遇的“瓶颈”,既是他个人寝食不安的灵魂纠结,也是他所属诗学路向群体面临的精神困境;既是古今中外诗人们突破自我进程的普遍感受,更是百年新诗向更丰富堂奥之境进发中的焦虑与苦烦。
金辉《终南山》一诗翻出新意,趁靼祝寓意深远,结尾尤其精彩:
“终南本无捷径/但是走的人多了/大概就是捷径/即便如此/从前的侠士也要爬上三天/这还算不得他抵达山麓/耽于路上的时日/他始自漠北,取道山海关/一路风餐露宿,一路向着/终南山的“南”/果真要面对终南山/他不会飞檐走壁/亦不会陆地飞腾/他要一步一步爬上去/坐在终南山顶/时辰已是黄昏/他看见了落日/落日那大而混沌的美/这自然不同于数月前/他在市井间看见的落日。”
诗歌写作是事关人类生命秘密的语言永存之大事,没有任何“终南捷径”可走,“落日那大而混沌的美”,只有通过“一步一步爬上去”“坐在终南山顶”,诗人才能说出,我已尽力,并无愧一生。
第9篇:怀念父亲的诗词范文
明天是中秋节。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样诗情画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样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样如水似镜。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
北宋大诗人、词人、文学家苏轼就在这传统佳节,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被称为“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曾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佳句表达中秋之夜的思乡情怀。我们敬仰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爷爷,在这月圆之夜凝望着天上的明月,立志要报效祖!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学子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思念着亲人、思念着家乡,挂念着祖国;更有多少有志之士,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人民的利益,放弃了与亲人团圆的机会,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八月十五月儿圆。在我们与家人团圆的时候,你是否知道祖国还有一个游子——台湾?让我们共同祝愿,台湾——这位饱经风霜的游子,能早日回到祖国妈妈温的怀抱中。让我们共同期盼中华民族从此团团圆圆,不再骨肉分离!到时候,让我们在举国同庆的日子里“举杯邀明月,共谱团圆曲”!
上一篇:总结一下个人觉得最值得看的恐怖电影 ,每一部都是自己看过才推荐的,排名不分先后
下一篇:性心理/伦理上的问题,都来看看~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